登陆注册
9182200000039

第39章 故事(12)

王秀才的家坐落在伍家板桥的高背山麓。朝南五间正屋,砖木结构的;两侧是厢房,东侧两间是罗文读书处,西侧两间厢房是王秀才弟子的寝室;东西厢房的山墙由围墙连接着,围墙中间有双扇墙门,围墙内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内有两个花坛,花坛里栽着几种花木,如开放的迎春和红梅、凋叶的白菊、常青的石榴和女贞子等;围墙外是一条卵石小路,路边是一条溪,溪水在潺潺地流动着;溪南面是较宽广的田畈,屋外东西北三面绿树与竹林环绕着,在这幽静的私塾里读书,罗文怎不喜欢呢?

母子俩跨进墙门,正遇上从堂屋出来的师母罗氏。她见罗文母子俩忙上前迎接:“啊!是罗文母子,进屋坐!”

“新年好!师母!”母子俩异口同声。

“是罗文兄来了吗?”王秀才女儿王玉蓉听到罗文的声音,从屋里像彩蝶似地飞了出来,“我刚说过,罗文兄快要到了,果然是,娘,您看!”院子里响起了百灵鸟叫似的嗓音。

“丫头,算你猜对了,快去倒茶!”

“是!”彩蝶似的身子一上一下地跳动着进去了。

“不用了!不用了!”

罗氏和母子俩入堂屋坐定,王玉蓉端上三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罗氏说:“端给舅妈和师兄,要学会招待人。”

高兰英接过茶,夸王玉蓉能干聪明,真是个懂事的小姑娘,并感叹:“要是我女儿在世的话也有八岁了。”

罗氏也在高兰英面前夸罗文聪明好学,成绩优越,是个好弟子。

罗文一方面急于想见到先生,另一方面觉得听夸奖不好意思,便对师妹说:“我们还是到书房里去吧!”

王玉蓉正求之不得,说:“好!”

师兄妹俩出去了,高兰英问罗氏:“先生呢?”

“先生前天去余姚,至今还未回,我真担心他能否租到书房。”

“到余姚租书房做啥?”

“兰英呀!都怪这讨厌的年头,接连几年的水灾、旱灾和倭患,人们连生活也难过,哪里读得起书呢?”

“是呀!”高兰英深有同感。

“兰英呀!先生此地教书二十多年,以往每年总有二三十名弟子求学。近三年来,因为灾祸弄得人们日子也难过,弟子逐年减少,到去年底连玉蓉在内也只剩五人了。正月初三,王孝康和罗永海两个弟子来辞学,为了生计问题,王孝康只好去上林湖做窑工,罗永海不得已出海去打鱼捞蟹。这两个弟子虽比罗文年纪大了,但干这种活儿,我看还吃不消的吧,现在不知怎样了。前天上午,小张贵的父亲也来辞学,说是家贫难以度日,只好叫孩子给人家放鸭去。”

“那怎么办呢?”高兰英十分焦急地说。

“先生想,这学今年是办不下去了。因此前天早晨老长工来上工,也当面辞掉了,三亩水田今年租给他耕种。两亩山地打算让邻居张丁去种。为了谋生,前天下午,先生去余姚城租书房,若能租到书房,先生打算今年去城里教书。”

高兰英听了这消息,好似听到一声响雷,发出一声“啊!”她失望了。

“兰英,有条件的话先生打算把罗文和玉蓉带到余姚城里去读书。”

“听说,城市里学费昂贵,读勿起的呀!”

“罗文不同于一般的弟子,先生非常喜欢他。再说,我与罗文爹是堂姐弟,虽远了一点,但毕竟是本家,王先生是罗家的女婿,你交不起学费,先生肯定不要让你交的,他就当少教一个弟子。”

“上城读书吃的东西贵于乡下,要读书难呀!”

“不要着急,等先生回来,让他想想法子。”

在客堂中,她俩默默地坐着,相对无语,心里都埋怨着这讨厌的年头。

师兄妹俩欢快地来到书房,谈过一阵寒假分别后的情形,也谈到今年的读书问题。罗文听了玉蓉的叙述,也好似响雷轰头顶,惊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玉蓉只好劝慰他:“师兄,爹说过你是很有前途的人,他一定会让你去余姚读书的。”

“读不起呀!”罗文感叹后,书房里长久寂静无声。

正当两人沉默无语时,墙门口响起了王秀才的嗓音:“玉蓉——玉蓉——”

四个人同时从椅子上弹起来,奔出屋去迎接院中的王秀才。

“先生!”罗文先到王秀才身边。

“你们都等急了吧?”王秀才摸着罗文的头对出来迎接的人说。

“到这辰光才来,怎么不着急呢!”罗氏埋怨。

“先生,书房租到了没有?”高兰英问。

“进屋去,我向你们讲。”

“哎!”王秀才走进堂屋,坐下来就叹气地说:“城里与乡下一样,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就是租到了书房,若没有二十来个弟子也不成,因那里开支太大了。”

“开支大,也得把学馆办起来呀!”罗氏说。

“今春,城里有五六个学馆因为弟子少,收入薄,难以支付不得已而关了门。”

高兰英焦急地问:“那怎么办?”

“乡下弟子走了,城里弟子不来,学馆是开勿成了,幸亏我找到同窗好友王俊,否则今年生计都成问题了。”

“是前年来我家吃杨梅的那位吧。”罗氏愁脸转喜。

“王俊是王阳明的远房侄孙,在城里声望极高。因此,那些学馆关门后,想继续读书的弟子纷纷托人求情转入了他的学馆。弟子一多,王俊忙不过来,正想雇一名教员。这一次,我就同他讲好,今年在他的学馆中教书。三天以后我就要去任教。”

“文哥,我们好上城念书去了。”王玉蓉高兴地跳了起来。

“玉蓉,这不是为父开的学馆,你去念书要多费用的,我的一点点俸禄只供父女俩花了,让你母亲喝西北风去啊?”

“哎,这年头……”罗氏叹息着。

“玉蓉,你伴母亲在家度这大荒年,明年读书的人多了,为父再开学馆,让你与罗文一起去念书。”

“兰英想卖掉房子后,供罗文去念书,我看我家也变卖一点,让师兄妹俩继续去念书吧!”罗氏说。

“兰英,这年头谁买得起,若有人来买,能卖几个钱呢?没有房子,将来母子俩在何处栖身……”王秀才摇了摇头说:“人还小,辍一年学是不要紧,有时间温习一下过去所读的书也是需要的。”

“先生,我对不起死去的罗文爹。”高兰英绝望了。

王秀才沉默了一会儿说:“不愿辍学,还有一条路:我到彭桥黄家祠堂去跟族长太公求个情。”

“那是黄姓弟子的学馆,半天读书,半天去祠堂田间干活。”罗氏向兰英介绍。

“恐怕族长太公勿会答应吧!”高兰英忧虑地说。

“我会对太公说‘罗文是我的得意门生,为人聪明,勤奋好学,非是一般凡人俗子,将来定成大器……’我了解太公惜才之情、怜人之心,相信他定会破个例。”

罗文感激地说:“多谢恩师操心!”

“先生,拜托您了!”高兰英无限感激地起身告辞。

罗氏说:“等吃了饭走吧!”

“辰光还早,等下次吃吧!”高兰英说。

“玉蓉,去书房把《论语》和《孟子》两本书拿来送给师兄。”王秀才说:“罗文,这两本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它会告诉你许多道理,有空多念念吧!”

“弟子牢记!”

罗文接过玉蓉送来的书,想起几年来在学馆念书的情景不禁流下了眼泪。

非是凡人

在王秀才的恳切求情和极力推荐下,黄氏族长太公破例同意外族弟子来寄读一年。这样罗文又获得了求学的机会。

上学那天,罗文和王玉蓉一起,在师母罗氏的陪同下来到彭桥黄家祠堂。

这祠堂是一座古老的房屋,坐落在黄家村中央。正屋没有分间之壁,是一个有五间屋大小的厅堂,供黄氏族人聚会之用;正屋前面是块大空地,在平时,是黄家弟子做游戏的场地,收获季节就做晒场,春节前后,常常要搭一个台子,请戏班子来演戏,它自然变成了露天剧场;这块空地两侧是厢房,东西各有三间小屋,东厢房是黄氏学堂,西厢房是族长太公的住处;大厅两侧是连着厢房的毗屋,东毗屋是学堂厨房兼饭堂,西毗屋是农具间。黄家弟子每天上午到学堂来读书,中午在毗屋就餐,下午去田间劳动。这田地是黄氏一族公有的,出产归学堂所有。因此,黄家弟子只要愿意,就可以来这半读半耕的学堂入学,不仅学费可免,而且中餐免费。这学堂是黄氏家族的公益事业,教书先生由族长太公兼任,下地劳动由厨师黄二带领,近三十名弟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七八岁,采用复式教学,以弟子自学为主,先生略作辅导,下地劳动也量力而为。

罗氏把女儿和侄儿带到西厢房,拜见了族长太公。

族长太公说:“看你俩的先生王秀才面上,我违背学堂章程,珍惜人才,今日收你俩为弟子,你俩在此学堂暂时寄读,可要用功读书,切不可辜负先生之厚望呀!”

“兄妹俩一定要记住呀!”罗氏叮咛说。

“太公先生的教诲弟子铭记心间。”罗文说。

“玉蓉,你记住了吗?”罗氏问女儿。

“我一定记住。”

“记住了就好,跟我来,到东厢房去。”

罗文和玉蓉跟着太公先生来到东厢房。厢房内摆放着三十张书桌,每张书桌配有一把椅子。此时,厢房内已有十多个学童。有的在背书,有的在习字,有的在作文……他们看到先生领着陌生的学童进来,胆小的装出用功读书的样子,但是,两眼不断地瞟着进来的人,胆大的停下手头的事打量着陌生人。

族长太公走到最后一排桌椅旁边,对罗文说:“进去就座吧,里边窗下那两个位置是刚添置的。”等罗文和玉蓉坐好,他走到讲台上,大声说:“静一下,先生有话要说,刚进来的两位学童,男的叫罗文,女的叫王玉蓉,今后你们要和睦相处,互相照顾,师兄妹、师姐弟应该互相学习,好好用功!”

“是!”众弟子异口同声。

从此,罗文开始了耕读生活。

有一天,罗文读《孟子》,有疑问,向先生请教:“先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用舜等六个人的事例来论证,很有道理,令人信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观点能不能也用历史事实来证明?”

“那要看你用哪些史实。”

罗文聪明好学,很快被族长太公看重。因此,他经常表扬罗文,把罗文作为黄氏弟子学习的楷模。随着时间的流逝,同窗之间的情谊也在一天天加深。罗文虽是外族人,但同窗之情没有一点区别。特别是与王玉蓉的师兄妹之情更加深厚。他们一起上学,同窗读书,一块干活,一道回家……清晨,玉蓉把馒头、粽子塞给罗文吃;傍晚,罗文把玉蓉背过湍急的溪流。妹背诗文兄校对,兄掘泥坑妹栽苗。书房读书,是对好伴侣;田间劳动,是对好搭档。

有一天学习六书的罗文红着脸,眨了眨眼,对黄秀才说:“先生,有些字好像是会意字,但是它们的意义却相反了。”说着,他用手指在桌子上画了“出”和“重”两个字。然后,他讲起理由来了:“千里远行离家出,山山相叠应称重,可是这两个字的意义却相反了。”

“对!对!”师生异口同声肯定他的见解,称赞:“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罗文受到好评后,说:“还有两组字也造错了。”

“侬写在纸上吧,让大家看看!”黄秀才一手把纸放在罗文面前,一手把笔塞到他手中。

罗文拿起狼毫笔,蘸了墨汁,工工整整地写了两个颜体字——射、矮,说:“射与矮这两个字的意义也相反了——身材只有一寸长,怎会提弓把弦拉?有的放矢委是人,方可捏箭去射靶!”

黄秀才听了,仰天长叹:“圣人仓颉造字也有错呀!罗文是奇才,非是凡人哪,将来必成大器!”他又吩咐弟子:“尔等要以罗文为榜样,读书需用功,将来才能有作为啊!”

“是!先生请放心。”众生齐答。

傍晚,罗文放学回家,路过土地庙时,他觉得菩萨似乎站起来向他微笑。

回到家里,罗文对娘说:“娘,今日,我放学回家,路过土地庙,菩萨站起来向我微笑。”他娘不相信。可是,罗文从来没撒过谎呀。

于是,她说:“明早,侬上学去,我跟在你后面,看看菩萨会不会站起来。”

第二天早上,罗文和娘一前一后朝土地庙走来。罗文走到庙门口,看到菩萨又站起来了,说:“娘您看见了吗?”

“没有站起来。”娘说。

“您没看见,那是我在撒谎吗?”罗文说着,向学堂走去。

罗文娘想:我没有看见站起来,孩子硬说看见站起来了。怎么能分清楚呢?哦!对了,用这个办法就能分清。”

下午放学前,罗文娘拿了两个鸡蛋来到土地庙,在菩萨的身兜里放好,然后在远处等孩子到来,弄清楚菩萨有否站起来。

当罗文走到土地庙时,那两个鸡蛋滚落下来,跌在铺于地面的石板上。罗文娘跑过去一看,蛋已经碎在地上了,流出一摊蛋黄和蛋清,这说明菩萨是站起来过的。

她喜出望外,心想:罗文非凡人,是一个特殊的人,读书又这样用功,一定有出息。等将来孩子入仕了,我便能享清福了……罗文娘想着想着,不禁笑出声来。

对联扬名

清明节那天,慈北有五位秀才在鸣鹤场金仙寺摆擂台设联求对子。黄秀才带着廿七位弟子去杜湖春游,归程经过金仙寺,被寺门口墙上的黄纸海报吸引住了。师生念了起来:“……今日,慈北五位秀才在金仙寺摆擂台设联求对子,凡对出一联者奖铜板一个,连续对出五联者,赏对课秀才锦旗一面,银圆一个……”读完海报,黄秀才说:“我们进去看看!”

设联求对子的擂台搭在金仙寺的后院内,台上坐着五位设擂台的秀才。秃顶老秀才居中,他的两旁是四位中年秀才。擂台前两侧的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

求见士农工商客;

问道东西南北人。

中间横批为:设联求对。

黄秀才师生一行来到后院,只见庭院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约有三百多人。前面数十排长凳早已坐满了人,有一部分少男站在两旁,后到者只好站在后面了。

有一位与黄秀才相识的老农见他到来,便叫伙伴坐得挤一些,让出位置来给他坐,罗文等廿七人只好站着观看了。

同类推荐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纯美的情郎。这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写下了感动人间的情诗,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在三百年后依然在感动着现在的人们。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白落梅用洁净、美丽的语言,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真实而又深情的仓央嘉措。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普通人和神,作者借以形象化的故事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等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
  •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古近体诗选注本,由黄思维选注。全书收诗近百首,把秦观诗作“清新妩丽”与“严重高古”两方面的风格特点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热门推荐
  • 四大名捕震关东(全集)

    四大名捕震关东(全集)

    《四大名捕震关东》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的处女作。在这部书中,名震天下的“四大名捕”首次出场亮相。名捕冷血追杀恶徒,血战于黑森林中;名捕追命为救侠士,亡命于大漠荒野。喜爱四大名捕的朋友们,读罢此书,方有得窥全璧之感。无情、冷血、铁手、追命为追查要案远赴关东,与关东群雄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 林夕凡的旅行

    林夕凡的旅行

    二万一千九百一十五个日出日落,人的一生或许也就这么长了。太阳升起的晨辉,夜色将近的残风,恋,你喜欢吗?夜幕降临的前奏,似血般的残阳,渐渐升起的星辉,恋,夜凉了,该回家了哦,来,到背上来。
  • 旧爱的秘密,前夫离婚吧!

    旧爱的秘密,前夫离婚吧!

    猫猫开新文啦《再婚难逃①总裁,蓄谋已久》http://m.pgsk.com/a/1029316/宠文,欢迎收藏~~~.莫锦年最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了简纪庭——蜜月的第一天她却被告知怀上了另一个男人的孩子。夫妻四年,他从不碰她,最后换来一张分居协议书——她说:“简纪庭,你永远都不知道因为爱你,我都付出了什么。”他笑:“生下一个和我有血缘关系的野-种,这就是你爱我的方式?”离婚后,宝贝儿子给穷困落魄的她找了个“临时老公”——这人有相貌,有身段,还有一手只手遮天的本事。他包她吃住,管她穿衣,外送她一份秘书的工作——可是,这个上司的要求也太多了吧?“衣领太低了,裙子太短了,这次的广告代言由你来拍,多加几场吻-戏,男主角换我上。”“……”遇到霍臣商的那一天,莫锦年的人生就没有平凡两个字。当他签着她手,走回那个曾经将她扫地出门的家,他皱了皱眉头问她:“莫锦年,我想娶你当老婆,但是有一个问题——你前夫是我的外甥,他儿子又是我亲生的,这个辈分该怎么算?”“……”
  • 腹黑蛇女不厚道:误娶猥琐妃

    腹黑蛇女不厚道:误娶猥琐妃

    “你叫什么名字?”男人看着她吓得惨白的小脸,出声问道,嗓音低沉而厚重,不冷不热。他便是龙泽,本体是少有的五爪金龙,龙族的新任龙皇!眼前这小女孩,他从未见过,有着如清泉一般的眼,如远山之黛的眉,更有一对鲜嫩异常的红唇,小小年纪便可一窥她今后的绝世美貌。她近距离看到了他的脸,突地绽放出一个天真可爱的笑容,忍不住伸出嫩嫩胖胖的小手,在他的脸上,自额头到鼻翼,再到嘴唇,勾出一个性感俊逸的弧线,那嫩嫩的小手传来的触感,让他的心莫名的软了。
  • 倾城悍妃:邪王轻点宠

    倾城悍妃:邪王轻点宠

    纳兰晴羽穿越了,人家穿越女大多数都会成为主角大放光彩,展开一番惊天动地的抱负,再不济也要混个王妃皇后当当。可她却穿成了一本重生复仇文里面的恶毒女配……这还不算,她还刚好就穿到了恶毒女配大结局的时候。满门男子斩首示众,女眷被发配充军,原本高高在上的镇国侯府嫡女被充入军营,沦落为人人践踏的奴婢……纳兰晴羽当初看的有多爽,现在就过的有多凄惨。既来之则安之,纳兰晴羽什么不想,就想着如何在书中重生女主角的眼皮子底下活下去。然而,谁知她一不小心抱上了一根金大腿。凤卿霄:“你是恶毒女配,我是反派邪王,在一起,绝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宿主你任务又失败了

    快穿宿主你任务又失败了

    别人家的宿主,打怪升级刷副本,她家的宿主,完成任务困难户,系统君表示心塞至极! 攻略个男主而已,又不是让你挑战高难度统治世界,咋就这么难咩? 女主:统治世界只能算A级,攻略男主是SSS级好吗? 系统:???【1V1,SC,HE,甜宠,女主自萌属性,男主同一个人。】
  • 快穿女配之神秘BOSS

    快穿女配之神秘BOSS

    【1v1甜宠】每个世界,都有一个比男主强大百倍的神秘boss,他们被称为气运之子,而路瑶的任务,就是去攻略这些气运之子。专执冷漠的总裁,冷血痴情的帝王……路瑶穿越万千位面,最后却发现,这些竟然都是一个人…“从前,路遥车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路瑶,我爱你……”他深情的低声许诺。
  • 兽世田园:夫君来种田

    兽世田园:夫君来种田

    尹竹带着鉴别系统穿越到兽人世界,成为一个丑肥圆的熊女。面对异世里面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没关系,姐有鉴别系统,来,给姐摸一下,就知道你是什么了。这别的东西还好,这一个个枕席自荐要当伴侣的雄性要怎么打发?雄性这东西一个都吃不消,更何况一下来这么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之吻

    末日之吻

    本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丰富的大学生活及大学毕业前大家各自的选择与思考,真实地再现了大学生的现状。
  •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在炎黄大陆上,有这样一个传说……找到上古神帝玄冥子遗留下来的头盖骨,就可以得到一大笔宝藏。在这笔宝藏里,最吸引人的不是珠宝玉器、黄金白银,也不是神兵利器、宝剑大刀,而是神帝玄冥子的心头血。相传,神帝玄冥子羽化飞仙之时,留下了一下瓶心头精血,让后世有缘人得之,饮下可以长生不老,修道者甚至可以直接飞仙。这样一个东西无疑是吸引人的,然而经过千年,寻寻觅觅的世人也没有找到玄冥子的头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