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400000043

第43章 嘉嘉(5)

6人间的病房,姑妈这张床最寂寞,除了护工,一般就一个家属,偶尔姑父,时常是我或者我妹,其他病床气氛热烈欢快,像赶场天的集镇。川医牌子大,川内各地来的病人多,一人生病,众人随行,陪的人多了,就轮流值班,不当班的出门做短途旅游,吃了火锅,逛了荷花池,回来必有一番心得,大嗓门此起彼伏喳喳哇哇。老姑妈嘴上清高,批评人家修养太差,不尊重病人,其实总拿眼睛往热闹处凑,暗地参与人家的快乐。人家无意刺激她,随便一问婆婆你家里人少哇,她总像跟人争输赢,回答我有两个侄女,旁边年轻的主刀教授说还有我,姑妈眼里一下子充满了泪水。主刀教授是姑妈的高中学生,这两次发病,都是教授亲自为她动的刀,派人上门救的急。老人在成都一直住在儿子7楼的住房,老房子,没电梯。表弟出国之前,多次提出给他们换个不爬楼的住处,他们死活不肯,一换就得换离与川医一墙之隔的优势。教授是他们的独家120,24小时随叫即使不能随到,也会立马安排人紧急处置,老两口宁肯爬一层楼歇两阵气,也不愿去别处的电梯公寓。

姑妈一直把小弟放在成都跟我奶奶,自己大半生都在川北一小城教书,她有足够的时间在学生身上挥霍母爱。姑妈是数学教师,长期带毕业班,管学习是本分,分外还管了哪些事,我不大清楚。她病危住院时,一个跑前跑后的学生说,姑妈与他家有两代的情分,学生为其一,学生的女儿考大学前,也是吃住在姑妈家,在那儿免费补课,连填报志愿,都是姑妈说了算。姑妈爱那座小城,那里有她太多的学生,各行各业,只要开口,谁都愿帮她。“5.12”地震波及小城,震后学校的住房鉴定为危房,重建高楼重分配,姑妈人在成都,小城的学生一手包揽了她从选房到装修全部工程。

小弟突然要卖他的房子,说是那边急需用钱,家里一下子炸开了,我和我妹直想给小弟几大个越洋耳光。姑父有肺气肿,喜欢在成都生活,小城冬天太阴冷。虽然对儿子儿媳陈见深重,但住着他们的房子,腰杆还是挺硬的,失去房子,不单是打道回小城,姑父深信老脸必将扫地。他们,小弟的父亲母亲,在儿子又一次选择中,将再度败给儿媳。明明左右不了儿子,姑父还是成天抱怨指责不断。姑妈不急不躁,也不向儿子做丁点儿争取或请求,她心疼儿子一定遇到跨不过去的坎了。姑妈想回小城,姑父就不答应,为防止矛盾激化,只得将就丈夫,她要我妹去找个老年公寓,尽快把房子腾出来,躲着姑父还给儿子打电话,主动表示卖房款不够她可以支持一笔现金。妹的调查结果让姑妈不满意,现成的老年公寓麻将室多,书报间窄,我们一时难以为她找到带书房的公寓,她也不愿屈就。做生意的亲戚听说后,二话不说,全额买下小弟的房子,告诉姑妈哪儿都不用去,想住好久住好久,还和从前一样。

皆大欢喜了几年,城市房价开始翻着筋斗上涨,姑妈老两口自觉占了别人太大便宜,睡不踏实了。终于有天这房子的女主人带着新买主来看房,姑妈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这回姑父也不再坚持,收拾起大包小包,返回小城。

第二年年底,破天荒接到姑父电话,哭得呜呜呜的,说姑妈不行了,肺癌晚期。几天前我才和姑妈通过话,她竟没漏一点迹象。我正生病,妹和她丈夫准备开车急奔小城,车还没动,姑妈就去世了,探望成了奔丧。好容易找到小弟,我不由分说丢下一句话,马上回来!弟媳妇接过电话也尽是哭声,我们早几天就晓得了妈妈的病,没想到这么快。一听这话,火气忽地蹿上头,我尖刻地问她,你以为我姑妈能熬好久?她不与我一般见识,反复讲圣诞节放假,不好订票。我耐心尽失,努力克制还是迸出狠话,我不管,你两口子看着办!从大洋那边到姑妈家的小城,颇费周折。飞机横穿那个国家,就要大半天时间,飞北京,等待转机成都,睡一晚,再改乘第二天最早的火车,前后耗时近两天两夜,到这天中午,才走得完一个儿子为母亲最后的送行之路。

三天后小弟回到小城,安顿好姑妈,姑父就住进了医院。不是因为病,是把那里当成了休养地,这结果对两个话不投机的男人,都能接受。姑妈走了,家便名存实亡,父子间没有了缓冲,更没有留恋,小弟每天去医院陪父亲,道义多过感情,形式大于内容。我建议小弟哪怕敷衍,也在家住上一年,他爹的状况,能熬出一年应该庆幸。哪想小弟订的往返机票,留给父亲的时间不到一个半月。天下可大乱而姑妈不能先倒,姑妈活着,姑父百毒不侵,他理所当然认为,妻子有义务陪他走完最后一步,姑妈住院那几天,他衣服的扣子总是错位,整个人被纠扯着向一边倾斜。单方面指责小弟自私显然不公平,但将这支见风即灭的残烛搁弃在举目无亲的小城,未免残忍。

姑父1949年前揣了一腔热血投奔革命,他精心追求的前途,在1957年被连根切断,多年疏离家人,孤独地对付翻云覆雨的气候,他修炼出一套刻板的生存本领。他早已不习惯做丈夫和父亲,他只爱自己,反过来,却苛求儿子做孝顺孩子。姑父性格孤僻多疑,尤其不擅打理与邻居同事的关系,不时把小事弄成乱麻,置自己于紧张纠结的环境。姑妈刚走,他就当众斥责姑妈多年好友,对姑妈好为的是钱,老太太又是电话又是短信,朝我哭诉,我只好一遍遍向她软语致歉。老太太的儿子从牙缝里放出话说,你(指姑父)就是死在我脚跟前,也休想找我帮忙。平常人们看姑妈面子,姑妈不在了,姑父境况突现严峻,小弟试着跟父亲沟通,提出了几个折中安置方案,他全都不接受。他拿定主意,一天也不多留儿子,不向儿子示弱,就在医院扎下了。

姑父比姑妈多活了13个月,这一年,小弟与父亲在电话里讲的话,可能比他们生为父子一辈子说的都多。每周一次,小弟照例是老套路,问问长短,然后让女儿去逗爷爷舒心,几次下来,女儿害怕了,爷爷在电话里话也不说,只是哭,哭得她发毛。小弟回国料理父亲后事时,终于动了感情,他说不敢想象这一年父亲是咋过来的。

母亲

母亲是璧山乡下人,一生保留了硬度很高的家乡方言,璧山现在归重庆,说起来,还是改不了口,还是说,四川人。三十多年前去过老家,留守那里的亲戚都住在县城,表弟表妹们摩拳擦掌,欲往重庆,读书,或算计做别的大事。热热闹闹的几天没什么记忆,单记得最怕饭点,十多个人围一方桌,桌子上两大盆主菜垒如危崖,一人领头,众筷齐攻,危崖遇洪水,转眼就坍塌流失。姨妈们一边快乐地佯骂吃长饭的儿子姑娘,一边催掌勺的男主人,手脚遭麻糖黏紧了哇,利索点儿。猛然一瓢米饭越过头顶扣进我才扒拉了几口的饭碗,不容惊讶,主人解释这是老家的规矩,吃多少加多少,直到多次告饶。老家人对饥饿有神经质似的恐慌,母亲一辈吃饭的嘴多,落下了抢着吃的病根儿,吃饱远远大过吃好,遂成真理。我妈晚年,一般人群的传统生活完全乱套,米面肉蛋奶这类主食,随时爆出不自爱不争气的内幕,经人与人、群与群奋力传播,结成广大雷区,不知哪一脚就会踩炸。果蔬杂粮虽也嫌疑重重,但仗着营养学上的地位,身份还是应声上涨。过午不食、每顿六分饱、薄油寡淡的进食风尚深得人心。妈不信那一套,笃信晴备雨伞饱贮干粮,不变应万变,生活阳台上,总有不少于五六十斤的大米,冰柜里永远塞满了比砖头还坚硬的肉疙瘩。正经吃饭是一天最大的正经事,缺了肉油大米的饭食,在她眼里就很不正经。

外婆瘦小,脸窄,皮肤色暗,戴深度近视眼镜,自从嫁给了大块头说话算话的外公,肚子就没闲过,孜孜不倦生了十多个儿女。到底十好多,我妈和弟妹们的口径长时间不统一,到我明事的时候,除了她,健在的还有两个舅舅,四个姨妈。我妈是家中老大,她出生的那个家,有少量薄田,因缺劳力,只得出租给他人耕种。外公敢大着胆子生个没完,全仗那点儿薄田换回的租金,一开始就稳住了阵脚。

外公读过私塾,说话一板一眼,我见过他写给妈的信,即便老年,仍字清句爽,还是繁体。大姑娘自小偏爱书本,到晚年还能背诵“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塚黄昏路”,纳兰性德不是写边塞的好手,纵是写,也凌厉得婉转,妈最先感兴趣的不是他的词,是他稀奇的名字。外公没敢耽搁,送大姑娘从乡村小学读到中学,妈是她家方圆百里第一个考取省城第一大学的女子。外公独饮三天,庆祝自己一生的最高成就,然后卖了粮食送女儿进省城。回忆至此,妈每次都强调那是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哦,后半句不说完,那是她对父亲一生的感激。乡下外公脑子管用,不唯尊卑,举全家之力,供养最先成气候的那个孩子。我妈用尽了她弟弟妹妹的福气,弟弟妹妹再没有谁和她一样读至大学,不是他们读不得,是外公养不起。儿女们的命运由此成定局,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一个当船员,走出了乡村;几个女儿除远嫁者,一辈子都没离开老家。妈80岁那年,二姨和八姨来为她祝寿,二姨退休前是她所在小城老资格的小学教师,提起童年还是百般放不下,姐姐你记得到不,为了一瓶墨水,我两个争,爸爸硬要我让给你。二姨耳背声大,七十多年前的事了,笑谈中还有委曲。

大姑娘很懂事,自此开始独立生活,边给人当家庭教师边读书,大学毕业到西南文联做了文学期刊编辑。在那里,和我父亲相遇。

父亲做文艺理论研究,母亲和他在一起,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先疑似与胡风集团沾边,被隔离审查。几年后,终以“文艺思想同领导唱反调”,划为“右派”。他不是最倒霉的,倒霉蛋如诗人孙静轩,因“常和‘右派’打堆”,干脆把他划拨到堆里成了正选“右派”。毫无征兆带走我爸的那个晚上,妈接到通知,要她三天内安顿好我和妹妹,随父亲同去农场劳改。那年我4岁我妹3岁,妈出身农村却并非农妇,和我爸结婚后经济宽松,家里有保姆,另有个叫王妈的专为我们洗衣物。妈的抱负在写作和编辑上,对日常生活既不上心,也不曾预料横生枝叶,那天晚上她方寸大乱,来不及厘清政治身份的突变,就我和妹托付给谁这要命的事,逼她哭了大半夜。诗人雁翼让他家保姆蒸了一笼馒头送过来,保姆带话说,我们家主人说了,先对付两天,饭还是要吃的。妈念了一辈子这笼馒头,屋漏未遭连夜雨,她撑着缓过劲儿来。

妈在重庆只有个舅舅,找上门去低三下四请求收留我们姐妹,她的舅舅我的舅公,是医院的药剂师,共产党员,常跟我爸一起喝酒。但感情归感情,如今爸头上戴顶跟党作对的帽子,与舅公的原则生出严重分歧,他垮着脸,不松口。舅婆看不下去了,表态娃娃她来带。舅婆比我妈年长七八岁,扁圆的柿子脸,说话慢条斯理,爱干净,她摆出罕见的当家样子,让舅公下不了台,妈趁机把我们姐妹连夜送了过去。舅婆没有生育,抱养的女儿当时已到了出嫁年龄,舅婆要我直呼她的全名。他们的女儿平时不在家,偶尔回来,总鸡飞狗跳,有次舅公拿锅铲在她头上铲了个洞,血和密实的头发结成块,到医院救治时,顶上被剪秃一片,舅公评价养女仅四个字,好吃懒做。

我和妹在那里过了4年,直到我妈我爸从农场调到成都。离开重庆,妈尽最大努力带走了我爸的一壁藏书,而全家的日用行李仅仅装了一只背篼。此后我妈还了一辈子舅公舅婆的情,过紧日子的时候,三十五十给他们寄钱,舅公先走了,妈的日子也好过了,就半年一次给舅婆三千四千。我对妈讲,我饿得遭不住,偷吃一颗硬糖,被舅公打到最后哭不出声,妹的棉裤尿湿了,也不给换,穿身上捂干。我放学去打兔草,亲眼看到小伙伴从悬崖跌落嘉陵江边活活摔死,妹从幼儿园揣回半片饼干给我,边哭边说,我们两个是一家人。妈奇怪我小小年龄,咋把这些闹心事记得那么清楚,和寄人篱下的遭遇相比,她终身感恩舅公舅婆在三天时限里,及时伸出的那把手,伸得再勉强,好歹救我们于危难。再说那会儿正是三年灾害时期,他们也难过,没饿死我们姐妹,妈说已经是天大的幸运。我以后不再向妈讲更多的遭遇,疙瘩还在,童年之伤还在,但不妨碍我去理解别人的难处。舅婆晚年多次对妈讲对不起我们姐妹,我背着伤心,童年的残破记忆,终于可以从当事的另一方获得证实,不管怎样,我还是十分感谢他们夫妇。他们收留了我们,走投无路的母亲总算可以按时去劳改农场报到。舅婆孤老时,有个邻居长期帮她管理经济,舅婆去世快一年,也没人吭声,妈照样寄钱,直到一个远房亲戚去重庆看老人,这事才暴露。妈为舅婆流了好多眼泪,那时她只能凭声音分辨我和我妹,眼睛接近失明。

父亲的厄运直接剥夺了母亲的独立命运,她从此不再是自己,仅仅是某人的老婆。我爸劳动改造她同往,我爸关押她跑遍全城监禁场所打探,我爸不恢复工作,她就不歇气地在日记里写检查。检查中出现最多的两个词是“组织”和“爱情”,对前者她绝对服从又充满畏惧,至于后者,她一直做自我批评,怪自己被爱支使,感情上无原则,听任丈夫所言所文,她想为父亲揽下些“罪责”,不惜盲目夸大自己的能耐和用途。她的日记中,抄录有成段的小说原著,比如:

同类推荐
  • 揭开当年海城大地震成功预报的谜底

    揭开当年海城大地震成功预报的谜底

    1975年的海城地震由于成功预报,拯救了十万人的生命。这次预报是地震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谁预报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刊发这篇中外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预报大地震的报告文学,力图揭开一种历史真相,以祭奠逝者,并望引发生者尤其是地震预报工作者的思考。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无数人的生与死,其实就是他的一句话。——作者的特殊感言。姜成田,1941年6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大甸子村。从呱呱坠地那天起,他便是一介草民,直到今天,也是。
  • 枕草子

    枕草子

    文学大师周作人经典全译本,译自《枕草子春曙抄》原版珍稀底本《枕草子》是日本治愈系至高杰作,畅销千年的文学里程碑经典。传奇女作家清少纳言,用纯净细腻、精致简明的独特笔触,完美呈现日常生活、风物自然、宫内趣闻中稍纵即逝的美。人世间的寻常物事,在她的笔尖开出花,她那颗不染纤尘的天才之心,体现在书中每一页,读来温暖治愈,不忍释卷,赢得“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之美誉。
  • 世界帝国史话:波斯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波斯帝国

    本书包括:波斯帝国的兴起;波斯帝国的强盛;希波战争;波斯帝国的衰亡等四部分内容。波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国,是世界帝国的领头雁。本书介绍了波斯帝国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本书力求客观地反映波斯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全貌,全书分为4章,用20多万字对波斯帝国整个兴衰史作了简明系统的全面叙述。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其实爱情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白天到夜晚的距离,也不是两小孩儿个校门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夜凉如水,灯光如豆,失眠的姚雪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这个仲夏夜的城市。原本以为高考过后可以和床有个美丽的约会,但是一张意外的纸条却拨乱了她的心弦。
热门推荐
  • 隐者无奈

    隐者无奈

    绝世高手李昊无奈归隐,却被一直爱慕他的美女弟子云裳相逼重出江湖。此时不断有武林高手神秘失踪,就连武道排行榜的编写者都惨被虐杀。李昊和云裳携手探案,闯深山,进老林,雪山相扶持,大漠共生死。刚逃离险境,又受困孤岛。就在李昊以为自己无限接近真相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阴谋也浮出了水面。而云裳也慢慢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这一次,她还会选择义无反顾地支持李昊吗?
  • 思维幻界:文明之海

    思维幻界:文明之海

    这是科技的三维深渊。亦是基因的开疆战场。文明的博弈,众神的赌约。无限推理,揭穿宇宙孤岛法则。通往四维世界的最后门票,兜率天文明现世,四维宇宙的阴谋。天河联盟不朽,律星文明永存。探长大人驾到,诸罪孽尽皆臣服!我,桓不在,带领司法法庭昂扬不灭!
  • 博爱天使

    博爱天使

    牛二娃亲眼目睹身怀六甲的女友何花儿惨遭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他无法承受一尸两命的重大打击,被活活气死。实习医生夏天不顾一切从殡仪车上把他抢回医院,注射了“天使一号”续命针,可以延续七天生命,希望能弥补一些人生的缺憾。他复活后,不敢面对事实,在何花儿灵柩前再度昏厥,企图企图自杀徇情。夏天为履行医生职责,鼓励他珍惜最后的生命、燃烧自己,从而点燃了他要传宗接代的梦想。以七天有限,两人嗑嗑绊绊,和死神赛跑,发生了买彩票、骗保险、斗黑车、尽孝道、献爱心等一系列感人心扉的故事。
  • 用尽生命等你爱我

    用尽生命等你爱我

    殷茜爱了薄炎熙十年,可这个男人却厌恶她,恨她,用尽手段羞辱她,折磨她;但悲哀的是,纵然被他伤得体无完肤,这份爱也没有减少,她究竟有卑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工重生奇遇记

    特工重生奇遇记

    一个特工重生为一个农村女孩的故事,主角因捡到一枚双蛇共舞的玉佩而巧遇蛇族王子,从而开始了人类和异类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复杂的原主身世让女主经历了很多困难,随时随地的被亲人,朋友,情敌算计,女主还是乐此不疲的赚钱,虐情敌,扫除一切障碍。
  • 一品贵妻:权相,别宠我

    一品贵妻:权相,别宠我

    苏耀钰在火中重生,他的目标是把五年后的妻子莫庭荷宠成一个白痴+生活废,这样她就非自己不嫁啦!可事实真的会和他想象的一样吗?
  • 闺冠

    闺冠

    萧知秋住在范府舅舅家,被人人都称赞的镇国公府柳世子退了亲,范家的几位姑娘恰好要和大哥上京处理生意问题,各人都有各人的心思,萧家迎来了范府的几位表姑娘,萧家姑娘都看不上眼范家姑娘,可是要对付萧知秋又有点束手束脚……
  • 全球高武之我大舅哥无敌

    全球高武之我大舅哥无敌

    穿越到全球高武世界内,意外觉醒军团系统,和大舅哥方平互助互利,主角老好人,半推半就把系统献给国家系列,而且主角的军团系统只有女人【除了大舅哥没别的男人!】,讨厌女人的读者慎入…
  • 缘中之缘

    缘中之缘

    尘缘客栈开业四周年,新老客户享受一切消费只需八折……这里有性格彪悍的老板娘,身份神秘的店小二,连客栈本身就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因为缘分而住进店里的客人,看似简单,每个人却带着各自的目的而来。涌现出来的江湖恩怨、朝廷斗争、四国大战……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 痛失青春

    痛失青春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爱情故事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