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400000035

第35章 程裕华(4)

到了三月,公司“调整”迷雾散去,我这才搞清个中原委。原来,这些年公司经营虽好,但明里暗里都玩了些“小把戏”。眼下大环境变了,眼看着老路一条条被堵死,所以合同锐减。老板自感回天无力,欲另谋它途。过去老板是靠贸易起家,所以也就准备重操旧业,也算是轻车熟路,这样一来当然要放弃产品,所以管它什么“头把改刀”,统统裁掉。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瞎忙,突然电话响起,一摁——是小刘!我心头一惊:“小刘,你在哪儿?”

“我在深圳!在电子厂打工!”

“在深圳?就你一人?”

“不,我们都来了。女儿,小罗和她儿子。”

“你还好吗?”

“好!这里做计件,你知道,用手,我决不输给谁!”

“你在忙?”

“是,我正在生产线上……我们想好了,把女儿供出来,把儿子的病治好!”

“在那里你还是不是‘头把改刀’?”

“不是,嗯……但不会等太久的。”

“多久?”

“至少不会等到下一个‘二月二’!”

我一愣,哦,今天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

你说,到下一个“二月二”,小刘会比今天更好吗?

我说,会,一定会。

杀了一头“米线”猪

一大早,连部传出消息,今天杀猪!全连顿时沸腾了。

我们农场很穷,杀猪是大事,老连队一年都杀不了几头猪,像我们这样的新连队,杀猪更是天大的事。别看每次杀猪就分几两肉,可那几两肉压在心头的分量岂是挂在秤头那点斤两。

兴奋归兴奋,大家又感到很困惑,因为连队过去杀猪都是有定时的,那得是“拼命干”这样的“大需要”搭配上国庆、春节之类的“大节气”,一年根本逢不着几次。可眼下既没有“拼命干”也不逢“大节气”,就连星期天都不是,怎么会杀猪呢?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次杀猪事先竟没透出一点口风,要知道过去连队杀猪都是先放风,再收风;刚决定,又“放黄”(即食言),就这样三番五次,折腾得人人血气上冲。望着老在场院上晃悠的肥猪,知青们人人眼光尖利如刀,直盼着有“豪侠”来替天行怒。

这不是玩笑话,过去还真出过这样的事。近旁的新六连就曾出过“豪侠”,闹出了“猪命”。新六连因为“放黄”放“翻了山”(过了头),一天夜里,那头早该“挨刀”的肥猪被砸断背脊,瘫倒在圈,无奈只好杀掉。猪哪里知道,留着更痛苦。尽管连长阴着脸,大骂有失贼体,扬言严加追查,但大家都只顾高高兴兴地吃肉。似乎谁都知道,劳神费力地严肃追查,到头来不是喜剧也是闹剧。

尽管疑问颇多,但谁也不敢去问个究竟,就连疑惑都不敢挂在脸上,生怕有哪点小闪失叫连长“幡然醒悟”,搅黄了这天大的好事。

大伙儿心里正在瞎揣测,事务长“垮”着脸向大家透露:“下星期场部要开会,想调个‘大家伙’去办会议伙食,几天前就派人各处搜寻,为防意外……”正说着,突然远近连队都传来猪们的惨叫,事务长急了:“快!快!人家都动手了!杀猪!杀大猪!杀‘栾平’!!”

大伙儿都直叫好:“事务长,你今天总算是干了件硬事!”

今天要杀的猪叫“栾平”。“栾平”是连队上唯一一头被取了名的猪。前些年,连长从场部搞回几笼猪,最先钻出笼的是一头小猪,大伙儿一瞅,都笑了,因为这家伙长得尖嘴猴腮,又瘦又小。有人说:“这哪里是猪,简直就是‘栾平’嘛!”连长不依了:“哪样?‘栾平’?这都是良种猪,能长到三百斤!”大伙儿都不信,还是笑。

“栾平”不仅尖嘴猴腮,还是头“僵”猪,几年过去了,它的猪兄们好歹都喂“肥”了,可它还在那里“僵”着。“栾平”似乎知道自己太不招人待见,便干脆隐进山林,不见了猪影。去年雨季,“栾平”从山林里探出头来,没想到竟然完全变了个样,它扯起了一个大大的身架子。事务长很疑惑:“难道这家伙要长肉了?”于是,像是押宝,事务长为它破例搭了间猪舍,“栾平”单猪入住,伙食专司。“栾平”也争气,见风长,不到一年就长到三百出头,耳朵像两把小蒲扇,大大的猪舍顿时成了蜗居。知青探亲回来看见都大吃一惊:“嗬!这是‘栾平’啊?几天不见就长成……”接下来说是“大姑娘”“小伙子”好像都不对,因为“栾平”是头劁猪。每到这时,事务长就会接过话:“长成一头最大,最最最大的‘卫星猪’了!”

的确,“栾平”真大,与过去的肥猪比,一头当三头。

“栾平”的出现顿时让我们明白了,这真是良种猪,真能长到三百斤!我们过去杀的那些“肥猪”其实大多都是“早夭”,根本就没长“伸”。

水开了,刀快了,人亢奋了,叫嚷着立起身。被捆住四蹄的“栾平”像是明白了什么,开始乱蹬死挣,用全身的力气尖叫着。人们顿时火了,猛拧猪耳朵,那叫声立马高了八度,又拧,又叫,再拧,再叫,手里像捏着个“肉喇叭”。连长用膝头抵住猪胛,操刀往“栾平”胸腔里猛地一刀,白白的肥膘立刻翻出来,伤口抖着,血连着沫子涌出来……

地里的人都不干活,没心思,拄着锄头算账:“栾平”连毛带屎三百多,净肉该有两百出头。刨去探亲和超假的,眼下全连不到一百人,一个小孩算半个,九个只算四个半,每人最少该分两斤肉。

家里却忙得不可开交,烫猪、褪毛、下头蹄、开膛破肚。“栾平”真是头老猪,猪皮足有一指厚,但“栾平”很肥,望着巴掌厚的肥膘,人人都高兴,唉,终于可以饱饱地吃一顿了,好险啊!这么大一头猪真要被调走了,会气死人!

随着猪肉一块块卸开,人们愣住了,怎么不对劲呢?肉里怎么全是豆大的“小白点”,再仔细看,五脏器官上也有,用竹签轻轻一戳,“小白点”好像还在动,不知谁问了句:“这是不是‘米线猪’哦?”事务长弯腰仔细看了看说:“天哪,像是!”顿时人们头皮都麻了。

云南风气俗俚,猪大都敞放散养,食人粪便,极易感染绦虫病。因绦虫形似米线,所以病猪又叫“米线猪”。据说绦虫病是人猪循环寄生,所以,谁都知道“米线猪”不能吃。

杀了一头“米线猪”,连长没心思了,任凭事务长处理。

面对着一大堆病猪肉,谁也没了主意。分吧,吃出问题谁负责?埋掉吧,面对一群痨寡了几个月的人,谁下得了这个手?消息很快传到了地里,人们叫嚷着拥回连队。几十号人围着一堆白肉细细地瞅。

“这病得不得传染人哦?”一个女生问道。

“要!”卫生员上海知青小俞说。

话音刚落,原本围得紧紧的一圈人顿时散开了,好像那虫子在满世界乱飞,随时都会钻到肚子里似的。人们散开但并不肯散去,退成一个更大的圈,还是围着那堆肉。鸡趁机钻了进来,抢着啄食肉渣骨渣,鸡不怕,鸡可以吃。

“这肉真的就不能吃啦?”成都知青汪某显得很绝望。

小俞说:“千万不能吃,要埋掉!你们看嘛,书上写得老清楚了……”他拿着一本《寄生虫病理学》正要读。

汪某一把抢过书:“你读哪样读,上次杀猪是春节,都四个月了,管他啥子猪,老子要吃!”

“绝对不能吃,绦虫不比蛔虫,一般的驱虫药根本打不下来!”小俞还在坚持。

“臭假寒酸,不要说是病猪,死猪都吃过。上次那头种猪都死一两天了,还不是吃了……”汪某说的是去年的事,“你说吃不得就吃不得啦?老子晓得咋个吃进去咋个屙出来!”汪某满脸怒气,边说边挽衣袖。

慑于成都知青凶悍霸道,小俞赶紧闭了嘴,返身打电话向分场汇报去了。

汪某蹲下来仔细地看着肉,突然冒出一句:“事务长,这到底是不是米线猪哦?你说是就是?你说吃不得就吃不得啊?”

事务长听出这话中有话,立马急了:“这便宜我都敢占啊?我的歪哥哥嘞!这真是病猪!吃不得!”挂在事务长的脸上哪里是委屈,简直是冤屈。

“‘米线猪’你以前吃过?”汪某问。

“没有。”

“见过?”

“没有!”

“那你咋晓得吃不得呢?”

“……”事务长呆住了。

“不分肉,我晓得你拿来干啥?万一不是米线猪呢?万一吃得呢?那我不是亏大了?不吃,拿来看总可以嘛!”汪某说。

“分!分!吃死了我不管!每人2斤3两,必须要,免得说我占便宜!”事务长真的恼了。

这边小俞的电话打通了,分场下了死命令:病猪肉必须立刻埋掉,绝对不能吃!小俞还多了个心眼,他清楚,若只是简单地埋掉肯定有人会偷偷刨出来吃,所以必须得先烧后埋,断了思念。于是他急急忙忙搜寻煤油柴火,可这边分肉的动作更快,三下五除二,肉就分出去一多半,提着煤油赶来的小俞顿时傻了眼。

肉分下来了,女生个个连自家的碗盆都不敢沾,用芭蕉叶裹着埋了。男生则是你看我,我看你,像是等着有人来宣布这不是“米线猪”,等着胆大的先吃。

这时指导员从分场赶了回来,看了看肉,肯定地说:“这就是‘米线猪’,我以前见过。”一句话彻底击碎了人们心中残存的侥幸,这的确是“米线猪”,还有谁敢吃吗?

“剁得细细的会不会好点?”

“煮!煮它一整天总能吃了嘛!”

“熬油,行不?”

人们执着而顽强地打着各种主意。

“成都现在有一种锅,叫高压锅,骨头都压得烂,用高压锅煮过肯定可以吃,可惜这里没有。”我想起探亲时家里用的高压锅。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科研组的王大兴一拍大腿说:“哪个说没有?分场卫生队有个消毒用的高压釜,前几天科研组还借来用过。”

“真的啊?走!去拿!”人们马上来了劲。

“拿!你以为高压釜是煮饭锅啊,那东西齐腿高,铁砣砣,重得很!”王大兴说。

“就是再重老子也要把它抬回来!”矮矮小小的“叶老实”拖起大兴就动了身。

从连队到分场爬坡上坎来回二十多里,可不到下午3点,两人居然把那个铁砣砣抬回来了。高压釜果然齐腿高,三只脚戳在地上,像颗立着的大炸弹,顶上压力表的红色指针格外显眼。王大兴说:“都看清楚,这是压力表,指针到红线位置就该冒气,如果到了红线还不冒气就赶快退火。不然要爆。”

火烧得旺旺的,人都躲得远远的,仿佛那高压釜就是一颗炸弹,不!在女生眼里,那简直就是一颗核弹,里面的病猪肉更可怕。

第一锅出炉了,端上桌,一屋子人脑袋挤脑袋地仔细看。我的天!高压釜真是厉害,才10来分钟,“小豆豆”全没了,厚厚的猪皮竟然煮化了,粗大的肋骨一碰就断,骨酥肉烂的一大盆。

汪某淋上兑好的固体酱油,“叶老实”尝了第一口,说:“好吃得很!”竹笆房里顿时一阵欢呼。

高压釜忙碌起来,一锅接一锅,直到深夜。

……

第二天出工路上,“叶老实”给大家讲着他昨晚做的梦:“我梦见吃了肉就传染了绦虫病,满身满脸都是虫在爬……”

“哎呀!我也是!”那声音是从好几个人嘴里一齐蹦出来的。

师傅

1979年我支边返城到丝绸厂当了炊事员,说实话,很满意,可以吃饱饭了,并且每月只交六元钱伙食费,对我这个刚返城穷得叮当响的人来说真是太实惠。

伙食团都一个样,几双手抵挡几百张嘴。红案、白案、墩子、饭师、下手都有,只是分得不那么清楚,一般都是轮着转。吃饭的多是中午凑合一顿,吃家常菜,图个省钱,味道不太考究。只有来了检查团,或者过年过节聚餐的关键时刻,那些真正的好身手才会显露出来。

报到第一天,熊班长和几个面容混沌的姆姆(即中年妇女)围着我,将我上上下下一番打量,驼背的钟副班长发给我一把菜刀,拖过来一大筐土豆,吩咐一句:“切土豆丝。”

菜刀硕大锋利,我敢担保,这样的菜刀挥舞三个月,保准你受用一辈子。切土豆不比切白菜冬瓜,三切两砍,不软手,不费刀;眼前这一大筐土豆足有30多斤,还是切丝,真是存心要我的命。可我返城实在太不容易,比战友们晚了将近一年,刚干上新工作哪敢懈怠?好在支边那几年还有点做饭的底子,但这土豆丝还是切得我莫奈何。紧赶慢赶,终于赶在11点前切完。放下刀,擦擦汗,甩甩发酸的手腕。突然,闹哄哄的厨房静了下来,接着竟爆出一片喝彩!一问才知道,伙食团有两个“凡是”。凡是新人,第一天都得切30斤土豆丝;凡是新人,不是中途放弃就是伤了手,全都铩羽而归。自打兴这规矩以来,我是第一个过关者。

这样的“考试”看似简单,其实极难,通过了,你今后便在人堆里有了点地位。通不过,只得老老实实听提调,服安排,就连挨骂都是该的。

在一片叫好声中,钟副班长抓起一把土豆丝说:“丝子还不够匀净。”我原本喜悦的心情顿时添了堵,心想,真是鸡蛋里挑骨头,我这不是头一回吗?

熊班长见我有一点底子,第二天就安排我上灶炒菜,还特别加以说明:“要是换个人,三个月都别想。”

这天要炒的是醋熘白菜,我认真准备着,切菜、备料、发芡粉、调滋汁,头脑里反复默念着那几道程序,并且还专门留了一手,准备先用花椒炝锅,再就是勾第一道芡时不加醋,勾第二道芡时加醋。

虽是很简单的一道菜,但我炒得用心,从色泽和香气里判断,炒出了水平。起锅后众人挨个品尝,都直点头,班长更是一拍案桌:“好!咸淡合适,特别是醋香突出!是块学红案的料。”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 述而批评丛书:珀金斯的帽子

    述而批评丛书:珀金斯的帽子

    忠于幽暗的自己,不驱一时之趣味,不满足于流行。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小说的素材、写作对象、语言以及作者本身出发,挖掘出中国当代文学代表性文本的独到之处,对这些作品做了充满激情的评述。“珀金斯的帽子,作为一个来自生活的被文本和电影固化之后的细节,在我心里变成了一种象征,孤独的、退后的,却又是坚定的。从生活的真实到文本的真实,中间就隔着珀金斯的这顶帽子。在这本评论集中,作者从成长小说、新校园小说、科幻小说、官场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多部作品入手,结合社会变迁与个人经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文本、写作者与批评者进行了多维度的评析。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全面分析莎士比亚著作改编后的意义及其影响的书。本书以20世纪以降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为经,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政治和人物形象为纬,对这10部历史剧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变异做出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和分析。
热门推荐
  • 大明帝国之征服全球

    大明帝国之征服全球

    穿越木匠皇帝,小冰河已无法避免。平内乱,搞建设,练新军,征全球。----------穿越小说,开疆扩土,万人敬仰。都是小事。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强大?怎么才能让一个民族富强?教育,工业,土地,商业,法律,信仰,慈善。也许这里你会有所顿悟个人观点纯属娱乐。
  • 合魂魔祖

    合魂魔祖

    纵横于仙魔两道的申不讳被人伏杀在樱花谷,拖着残魂剩魄重生的申不讳是一个身中噬魂毒和花花符且爱女装的少年,而这噬魂毒和花花符竟是出自申不讳自己之手,何故?我仙魔双修,我行我素,不惧任何鬼祟,也疯疯癫癫,有爱有恨,不得罪一个道友。我要用我的方式解开所有谜团,然而结果却……算了,还是不说了……
  •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数据时代之王

    数据时代之王

    “爷爷,我长大了肯定做一名伟大科学家。”这是栾青松在五岁时,快速做出1到100相加的题目后说的话。八岁,他开发出以自己姓氏命名的N语言。十岁,他开出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N操作系统。毫无疑问,他是一名超级天才,从他出生就已经注定,在网络大数据时,华夏绝对领先世界任何国家。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个小冲动

    一个小冲动

    你怎么想我,那我就怎么做给你看。不把罪名坐实了,我这辈子都觉得委屈。她是我最好的闺蜜,背地里却偷偷撬了我的男朋友,结果回来倒打一耙。笑话,生为女汉子,我能吃下这憋屈的哑巴亏?当她对她说,我真的很爱他,可不可以成全我的时候。她说,你觉得被我丢掉的垃圾,我还会捡起来吗?
  • 护法录

    护法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笑慌乱了我的青春

    你的笑慌乱了我的青春

    笨蛋,你在干嘛呢?想你呢,丫头!夜枳芫抱着手机坐在床上给高胜发着信息,得到回答,她的嘴角微微勾起。15.16岁的年纪虽然有过许多恋爱的对象,但是他却是夜枳芫这一辈子至今为止唯一一个爱过的男生。不知道自己死皮赖脸的还在期望他和自己能够把这一段未完成的爱情继续下去,一次决然的拒绝,然后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冷淡终于让她放弃了。谢谢你的笑在曾经慌乱了我的青春年华。我们就做陌生人吧!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