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400000033

第33章 程裕华(2)

只可惜“瞎子”一天也没有风雅过。风雅似乎离他很远,而生计却靠得很近。并且,生计这东西很怪,如同大病,当它触碰到你时,往往已经晚了。当“瞎子”父母双亡,他背后没有了温暖结实的家庭,“瞎子”这才明白,烟火还在人间。可这时的他既无力扛起艰难的生活,也无法跟上变化的时代,只留下生不逢时的哀叹。

早些年,出门是件很令人牵挂的事。常言道:行船走马三分险。依常理,出门十五里就要写家书。别的不说,每到一地总得报报平安,让家里人放心吧。若是走得更远一点,更久一点,身边再带着两三个月的用度,那就更叫人惦记了。但是,一路匆匆行人并非人人能读能写,所以,水陆码头,大小场口都有代笔人,就像每个场镇都有肉架子,酱园铺,这是“标配”。

洪碾子也是一样,但洪碾子场口屋檐下并未虚席以待。此刻场口屋檐下坐着另一位“读书人”——下河场的老柳。洪碾子二、五、八逢场,从下河场到碾子上五里路,老柳二、五、八必到。老柳每场来做两件事。先写信,忙完了,绕到“洪烧锅”打一罐酒。老柳有一只黑釉双耳罐,很能装,老柳打了酒,斜着肩自己提回去。肯如此狼狈走五里,就因为“洪烧锅”的酒要酽些。

话说到这里往往接下来就该是“且说老柳”,可老柳没什么值得多说的,因为碾子上的人不喜欢老柳。他们不喜欢的不是老柳这个人,而是不喜欢老柳手中的那支毛笔,那支九紫一羊九紫一羊是紫羊毫笔的一种。用十分之九的紫毫(即兔毫)为心,十分之一的羊毫为被,相配制成。。

老柳在下河场写信用钢笔,在碾子上却用毛笔。用毛笔,看起来是写得有起有收,可毛笔字大,一封信两页打不住,一般都是三页。并且,老柳在下河场代笔润资论封,而在洪碾子却是论页,所以,细算下来,在这里每封信老柳就要多收两分钱,这叫乡邻们很不高兴,当着面叫他“柳三爷(页)”。

“柳三爷”提回去的酒自己并没有喝,而是偷偷往酒里掺了水,再偷偷地卖到幺店子。但真酒假酒,搭口便知。这天,“柳三爷”正往酒里掺水,突然几条壮汉破门而入,疾如迅雷,拿了现行。假酒没收,宣布罪名,罪名爽快直白,叫作掺杂使假,投机倒把。从此画地为牢,“投机倒把分子”不准再去洪碾子。

人犟不过天,抈在茶铺里的“瞎子”被请到了场口屋檐下。于是,浓墨砚开,一笔工整的蝇头小楷换得糊口的银两来。

“瞎子”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是陈木匠。

陈木匠遇到件难事。陈木匠有一做小生意的亲戚,年前向他借了一笔钱,说好两月就还。可眼下快三个月了,那人居然来了个“老王不照面”。上月陈木匠往他家里一连去了三封信,均未闻回音。无奈,陈木匠今天再请“瞎子”写信,催促还钱。

“瞎子”听完,沉吟片刻,提笔写道:“明山兄台惠鉴:冬至过后,叠寄三函,未蒙一复。虽邮传或有差失,未必尽皆浮沉。昨晤启森兄,方知兄近来癖爱方城,夜以继日。纵能获胜,究非正务也。而况新政禁令尤严,倘或不慎,致伤体面是小,恐牵连我等筹借赌资是大。前所借乃备料急款,至关重要,非别项所比,恳望掷下。若再迟延,弟必前往,弟兄彼此难为情不说,恐牵连兄台赴任教职……此布并候。顺请财安。”

三天后,钱回来了。陈木匠觉得很奇怪,先前一连三封信都不见回音,这次咋就……

这就是“瞎子”的本事了。你别看“瞎子”整日抈在茶铺,可街谈巷议,交头接耳,他都牢记在心。就说这个“明山兄”,早年曾是塾师,开春入职村小,他正翘首以盼。此人癖爱方城,通宵达旦。“瞎子”清楚,这样的人一好面子,二怕失手丢了饭碗。于是,先劝其戒赌,再说还钱,而“入职”一事更是“直见性命”,仅提一提就足令其畏怯,还钱便顺理成章了。你看,欠债还钱,说起来天经地义,可做起来却不易,像“瞎子”这样能不能说是“成如容易却艰辛”呢。

写信说起来简单,识字就行,但绝非识字就干得好,特别是这样的专业代笔人,一手好字自不消说,还得晓家道明事理,因为家书不比文章,得道出生活的本真。家书也不全是温情蜜意,还得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别人都急得火烧房子了,你还在那里“久违雅教,辄深景仰”当然不行。所以,这看似小菜一碟的家书,“瞎子”拿捏斟酌,用字苟细,往往一字十巧,四两千斤。

比如,某老病重,写信求医,述说“已吃了‘姚中医’六张单子”。“瞎子”还会点明“每单三服”。(因为“姚中医”也是二、五、八前来坐诊,间隔三日。)加上“每单三服”这四字,也就说明乡间医生已难起此沉疴。

有妇道人家给远在外地的丈夫写信,“瞎子”写道“高堂父母,妻自奉之,弱女幼儿,妻自抚之,家中纷务,妻自理之……”还会写上:“盼夫早归,不尽欲言”,落款是“盼你的×××”。虽然闹得那女人脸红红的,但感激出于肺腑。这既表示妻有倚门之望,也表明她在家里是规矩的。而随信寄去十斤粮票,瞎子绝不会说是“粮票十斤”,他会写明是“全国粮票十斤”,表明这是“硬通货”,来之不易。你看,仅仅就多了两个字,可带给丈夫的哪才是两个字的惊喜。

托人带送的藕粉,他会写明是当年新出塘的“九孔田藕”制成。要知道,田藕一般不用来制藕粉,因为出粉率太低,但这种藕粉冲出来带一点桂花香,塘藕就没有。并且,这种藕粉不卖,只用作孝敬。

场上的人带给乡下亲戚“几件破衣服”。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瞎子”会立刻停下笔,建议是否把这个“破”字改成“旧”字,即“托××带来几件旧衣”。一字之易,足显精细。

这精细不仅是“瞎子”用心,还得益于他与乡邻们熟到骨子里的关系,你家里的那点事全在他的心里。碾子上谁家与谁家要攀亲;哪家已经“背看”(一种相亲见面方式);谁家的儿子在省城读书;某家的男人刚寄回钱;哪两个泼妇昨天吵了架……

但凡“客人”有求,只是看人,他立马就能掂出分量,这信该怎样写,是应酬还是急事。若是应酬,他用词雅致雍容,语态敬谦;遇到急事,全信没有敷衍应酬,虚词诳语,要钱就是要钱,求医就是求医,言简意赅。

当然,也有“瞎子”不肯写的。碾子上有两位悍妇,一个豪放彪悍,一个泼辣伶俐,平日里两人可谓针尖对麦芒。“豪放”的丈夫远在外地,她吵架落了下风,总以为身背后缺个叉腰镇场子的,一旦落败更是又气又急,老想写信把丈夫招回来“扎起”。来到“瞎子”案前开口就嚷:“你(指他丈夫)这个砍脑壳哩,短阳寿哩,你在外头好清闲啊!把老娘丢在屋头受那×婆娘的气……”你说,这样的信能写吗?

遇到这事,“瞎子”总是说:“等一等,我把手头忙完……”把她晾一晾,消消气,自己就悄悄走了。

“瞎子”用心,带来笔业兴旺。每逢二、五、八,洪碾子场口屋檐下“客人”络绎,主客双方坦诚对座,相顾平和。你一字一板,他一笔一画;你一声一句,他一行一段。二人口出心随,口带笔走,笔随心游。乡音俗语,在“瞎子”笔下转换成亲人间的对白,见字如面的亲情。此时的“瞎子”更是功力见长,“客人”只需述说一遍,每当客人停口,“瞎子”也恰好收住笔,且全信字迹不乱,顺顺当当,清清楚楚。

书毕,当面受授。“两过”,“过信”,“过皮”。

把写好的信当面复诵,这叫“过信”。“瞎子”过信轻快,每每来到关键处,他两眼盯着你,一字一顿,一句一停,等着你查缺补漏,改错添新,直到你满意。所谓“过皮”就是核对地址。用对方的旧信封(又叫信皮,所以叫“过皮”)认真核对,不能把崇庆搞成重庆,马家场闹成马家寺,若仅是枉费八分邮资还好。万一是这家高堂就吊着那一口气,等着要见长子交代身后之事,谁耽搁得起?

家书代笔虽是两相情愿,但客人言者无戒,当然希望闻者坦诚,这就要求代笔人要讲信用,讲品行,保守客人的家庭隐私,遵循“害人之心不可有”的伦理道德和传统教化。这些,瞎子似乎都不缺,更何况瞎子还有一副好脾气。他原本是个急性子,可眼疾怕心火,急不得。所以随着那双眼一天天地瞎,性子也就跟着一天天地磨,现在已经是从从容容,平平和和,逢水不起澜,遇火不生烟。更叫人放心的是,瞎子孑立一人,枕边少一只耳,也就少了一张李家长,张家短的嘴。让人省去一颗“防人之心”。碾子上的人应该庆幸,庆幸有“这样”一个“瞎子”。

“瞎子”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就是在“寒天”(不逢场的日子)他的门口也时常停着高靠背鸡公车(当时的交通工具)。

“瞎子”一路顺风顺水,心中不免有几分得意。但是,人久历世故,必带有几分势利,“瞎子”也未能免俗。这竟然让他栽了个跟斗,一个大大的跟斗。

这天中午,“瞎子”正在收摊,“桴渣儿”抹着泪赶来,急着要写信报丧。此刻“桴渣儿”正悲伤不能自解,所以无论是谁都该送上几句安慰,或是陪着掉几滴眼泪。可在“瞎子”眼里,“桴渣儿”肮脏破烂,不堪入目,不仅没陪着掉泪,还双眉紧锁,语气生硬,甚至连信文都涂改了好几处。见此情景“桴渣儿”顿时火了,一抬手,掀了“瞎子”的摊子。

这事在碾子上顿时家喻户晓,引起轰动。摊子居然被“桴渣儿”掀了,“瞎子”觉得颜面尽失,于是,家门紧闭,足不出户。这天,天擦黑,“瞎子”正吟唱“一轮明月照窗下,陈宫心中乱如麻”,忽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门口居然斜着一乘滑竿,说是洪大爷有请。“瞎子”顾盼左右,用竹扇掩住脸上了滑竿。

洪大爷是过去的碾房主,早年间是碾子上“吃讲茶”的人,眼下社会变了,洪大爷不论名声日子都不堪闻问,但那架子还在。

那乘滑竿将“瞎子”一直抬到洪家堂屋前,刚落座,茶就上来了。洪大爷说:“他们说用鸡公车去推你,我说,简直不懂规矩,你是先生,抬滑竿去请!”

久违“先生”二字,白昌美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洪大爷礼数周全,可事情不大,就是来说摊子被掀一事:“……这方圆数十里的读书人,若论才华意气,先生足以振采鸡群。家书代笔能行其道,全因乡邻们不识字。代笔虽是一张素笺,几行淡墨,可骨子里却是替人排忧解难,行善积德。行善积德当然就无论贵贱,你是明白人……”不愧是“吃讲茶”的人,寥寥数语让“瞎子”顿生悔悟,明白自己在衣食劳碌之中,还应留存一分真诚。

时代在变,但旧的生存方式仍在以惯性延续,随着识字的人渐渐多了,代笔业短暂兴盛过去,开始慢慢萧条。“瞎子”的业务也从过去单一的家书代笔扩展为代写契约、字据、状书、题红白喜事对联……此外,“瞎子”还有改革。在他案下偷藏着一个布包,内装粉红,浅蓝暗花高级信笺,溢着兰花香。这是专门用来替一帮“青勾子”写“情书”的,收费颇高,但肯定是改了笔体。说起来“瞎子”自己都是光棍一条,他能写出什么,无非是打油诗、藏头诗,对联等旧体字句,年轻人虽是半懂不懂,但也如获珍宝,用来博取恋人芳心。但无论“瞎子”怎么改,仅那一分工整押韵,藏头逗趣,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手笔。

时间来到火红年代,全国上下鼓足干劲,旗鼓狂飙,各地捷报频传,亩产万斤,十万斤。“袁锅盔”有位表亲在省府做事,觉得这事太蹊跷,怎么会亩产万斤呢?于是去信给“袁锅盔”,询问亩产,以便一管窥豹。“袁锅盔”当然找到“瞎子”。说起来,这些年民众在运动中获得的直观教育可谓深刻,但那些大都是在城里,乡下人还不知道“怕”。“瞎子”也就实话实说:“承垂询敝乡秋收情况,今予奉报。今年秋收,亩产760斤,足称丰获,较之去年可多三成,良因四月之后,风调雨顺,故得此佳境……亩产万斤,非‘神仙数字’,集数十亩熟稻于一田,可成……当此秋高气爽之时,盼兄一过茅舍,瓮中尚有佳酿,尽可一醉……”

那人一看,“万斤稻”竟是如此得来,哪里还敢“一醉”。赶忙将情况上报,谁知这一报竟惹下大祸,上面按图索骥,擒获始作俑者,于是“袁锅盔”和“瞎子”被“请”到镇政府“反省”。

“瞎子”以为秉道直行何惧之有,但“袁锅盔”一听“反省”二字,先就怕了,对“瞎子”说:“这‘反省’比啥都厉害,这与我打锅盔是一个道理……”“瞎子”不明就里:“说来听听?”“袁锅盔”说:“打锅盔要‘省面’,‘反省’和‘省面’两个‘省’是一回事,面‘省’透了,也就软和了,随你揉捏;人也是一个道理,这你都不懂?”好一个“袁锅盔”,竟如此明白。可“瞎子”心中还在暗问,难道一封家书也得俯仰由人?但回头一想,“袁锅盔”一番话确有道理,于是怕了,口中念念有词:“苟且,我是草民。我可以苟且,一生都苟且着,无妨再苟且一次。”

两人顿时被“省”软了。

天府之西,青城之下,小镇优雅如许。但镇口檐下的那位“瞎子”却不再面目和善,而是表情漠然。

接下来“瞎子”的日子一天苦似一天,他已经不再是二、五、八出摊,而是日复一日,端坐于屋檐下。

同类推荐
  • 城下笔记

    城下笔记

    作者真诚记录了大学毕业后十年间的经历、观察和省思。这批随笔,或记叙“趣事”,或主题思考,或对生命难言之痛的幽黯表达,皆是作者沉浸生活的即时性书写。作者直面日常生活,念念不忘将反思和审美注入日常生活,使自我更加健康、美善。
  •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李银河暌违六年的最新随笔。李银河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六年,专心读书写作,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自我存在的价值、交友之道、激情之爱、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本心灵笔记宁静而优美,清醒而通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呈现了理性和文艺兼具的独到的生命体验。
  • 流过的泪是爱过的证明

    流过的泪是爱过的证明

    春花秋月,最是情浓迷离。而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里唤起一些久存的故事,如青春,如爱情,如缓缓流淌的光阴,在某个回转的瞬间,就和记忆撞了一个满怀。冬来听雪,等一场雪来温暖爱情,浪漫到极致。春来看花,尤其的三月的花事最美撩心,那些花呀朵呀都成了妖精,红得妖娆,蓝得沉迷,绿得隔着时光,也能感受那份暖意。夏来,小美可观,凉风阵阵,既有清辉月华的夜,也有慢时光里的温情。时间一天一天的过。有风的日子里,看秋起,落叶翻飞。枫叶惹起感情,即便是枯萎,也是最美。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掌声响起来

    掌声响起来

    本书收录了石绍平57篇散文,分为“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书房中的幸福、正气不可无、白发新娘、传奇的钟祥”五个篇章。“亲情、友情、爱情从他笔下汩汩的流淌,铁肩、道义、正直在他文字中悄悄的诞生。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笔调,献给你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一颗悲悯的心”。
热门推荐
  • 大鸟

    大鸟

    短时风力8至9级,瞬间风速每秒17至33米,最低能见度为零。这是入春以来受蒙古高原西路及北路冷空气的影响而出现的第三场沙尘暴天气。这是一条大峡谷,强劲的风裹着沙尘从谷口吹进来。山谷两旁的缓坡地是刚刚播种完的一望无际的麦田,风连拉带拽地将光秃秃的地表层土搅起来扬向天空,漫天的尘埃在广袤的天空里游移、飘荡,充塞了整个山谷。漫过无际的麦田,风又把它那无形有力的长爪伸向山顶的树林,被风扼住喉咙的一棵棵大树无法逃逸,一顺水地弯曲了身子在那里哀号、哭泣,“呜—呜—呜”千百棵大树一起呜咽,隆隆的轰响翻江倒海,声音响彻峡谷的上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只想做刺客的法师

    只想做刺客的法师

    在异界动感体验游戏大赛中,选手李白不小心被吊灯砸中,意识来到了全新的世界。巨龙翱翔于天际、兽人粗暴的挥舞着巨棒、矮小的哥布林猥琐的瞄着人们腰间的钱袋、高贵的精灵优雅的迈着步伐。随处可见的酒馆内,人类用闪闪发光的金币拍在柜台上,肆意吆喝着。“什么鬼?!我穿越了!”李白目瞪口呆道。“是的,欢迎来到异世界。”一个机械般的声音在李白脑海中响起。“你是谁?”“我是‘最强法师系统,’本系统可以让宿主变成异世界最最最无敌的法师。″“我不要,我要当刺客。”“不,你不想。”“十铜币……”“好的,宿主,没问题,宿主。本系统这就提供刺客顶级枝能供宿主学习,包您满意。”“em…你节操呢…”李白的嘴角微微抽搐。
  • 惹爱成婚:天价老公送上门

    惹爱成婚:天价老公送上门

    一纸契约成为终身监禁,她怀着必死的决心日日在他身边。可他却宠她如命,待她如妻。她无可救药的眼睁睁看着自己掉进他温柔陷阱里。她曾以为这一切成真,却不想他神秘的未婚妻突然出现。她被设计陷害,最后发生车祸失去孩子,香消玉殒,他都熟视无睹。就在他婚礼当天的最后一个电话,得知她死于车祸后,他心痛的恨不得杀了自己,他并非不爱,只是不够相信,所以才导致了今天的悲剧。四年后他遇到跟她一模一样的人,他笃定她没死,对她使劲浑身解数的纠缠不休,死缠烂打。最终激怒某女,某女拿着手术刀威胁他再敢纠缠就要了他的命根子。某男脸皮太厚说没了命根子你以后可不会过得幸福。某女泪流满面竟无言以对。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锦州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锦州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雄踞中国渤海北岸、关内外咽喉要地的锦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北方文化名城,本书从古代史略、百年风云、现代风貌、名胜古迹四个方面,对锦州的悠久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既有锦州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明清松锦大战、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等)、重要历史人物(如耶律楚材、慕容廆、尹继善、张作霖等)、又有锦州的现代风貌,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锦州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底蕴。
  • 高端直立人

    高端直立人

    比泰山还大的月亮,长着翅膀的恐龙,五米高的巨猿,正在进化中的直立人,一个生命走到尽头的行星。商究:“既然这个世道蛮荒,我就要为这天下,立个道义。我不要建个国家,一世辉煌。我只要公道,自在人心。”
  • 素手佑尘缘

    素手佑尘缘

    十万年前,她是祸乱三界的妖神,本该在神魔大战那日魂飞魄散,却被人护下困于方寸之间不得自由。十万年后,她阴差阳错结识后辈墨白,自此护于身后,任他胡作非为。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好友竟能将九重天搅得天翻地覆。看着他被人追杀灰头土脸的逃回桃山,眉宇之间尽是无奈,目光中带着少许护短:“天帝这是要拿我夫君问罪吗?”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背后之人,嘴角的偷笑。1V1甜宠前世今生文
  •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许地山散文》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