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400000032

第32章 程裕华(1)

“107”号胶林

阳春三月,歇了一冬的橡胶树还没有彻底苏醒,暖暖的旱风刮过,扫落一树老叶,满山胶林只留下密密匝匝的灰色枝条,远远望去,胶林就像罩在群山上的雾霭,叫人心头闷得慌。好在春天的脚步很快,这样的景致也就很短。来到三月中,随着青茸茸的小草冒出头,橡胶树就彻底苏醒了,仿佛就在一夜间,孕在枝头上的芽苞全绽开了,一时间,漫山的胶林新得就像刚用水洗过,嫩绿嫩绿的,一派生机。

就在这时节,新一年的割季也就开始了,看着嫩绿的胶林,真还有点舍不得下刀。

刚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时,我被分在三营新一连,新一连种花生、玉米,知青们都觉得在这里支边很有些冤,花生、玉米哪里不能种,非得来这里种?不是说好了来“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吗?不是说去种“争气胶”的吗?可怎么过了一年又一年,自己连胶刀都没有摸过。看着老连队成片成片的橡胶林,看着同是知青的胶工在胶林里忙碌,看着一挑挑白花花的胶乳,心也在痒,手也在痒,总想上去摸一摸。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满怀激情。因为没能割上胶都很不甘心,总盼望着能干上点大事情。思来想去,挑选了当下最好的柑橘品种,一气播下两千亩,想在三五年后也有个收获的喜悦,有资格拿出来炫一炫。谁知不种还好,种了更叫人泄气,那两千亩柑橘直到我们离开都没有挂果。知青们这才明白,这就叫“不容易”。

1974年年底,我随“工作队”来到了分场三队。三队是个老连队,有近千亩橡胶,为了不枉支边一趟,我当即参加了胶工培训。

三队是全分场海拔最高的橡胶连队,在它前山上有一片胶林很特别,别的胶林树干是灰色的,而它却是白色的;坡下的橡胶树发出绿色的嫩芽,而它的新芽却是紫红色。每到春天,紫红色的新芽,整齐的白树干,远远望去,就像给大山带了一顶小花帽。老队长告诉我,那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橡胶林,已经种植十三年了。

后来我知道,低海拔区种植的橡胶品种是“600”号和“86”号,生长快,产量高,但不耐寒;而山顶上的那一片是耐寒品种“107”,全分场万余亩胶林,只有山顶这一片是“107”,所以大家都管叫它“107”号胶林。

“107”号胶林准确的海拔高度是1186米,这个海拔在你眼里肯定算不得什么,可是你要知道,海拔800米就是国际公认的种胶禁区。海拔1186米,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同时也是我国橡胶“高海拔种植”的标志性林地。

橡胶树对环境的要求很苛刻,据资料记载,很多南方省份都种过橡胶(比如四川的西昌、攀枝花),但大都不行。冬天,冷空气一来,胶树的表皮就冻裂了,裂开的树干会得上“溃疡病”,如果到第二年春天胶树不发芽,就再也不会发芽了。勐撒农场虽然位于北回归线边沿,但气温偏低,在海拔600米上下种植橡胶生长都非常缓慢。要想在海拔千米以上种橡胶,能不能成活都是个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勐撒农场承担了我国橡胶“北移栽培”“高海拔种植”的试种任务。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老职工们艰难地从头摸索,经过认真的比对,高海拔种胶的地点选择了南定河支流平寨河谷的向阳高地,也就是当时的勐撒农场平寨作业区。

1962年,农场的老职工在红土地上播下了胶种;1964年,实生苗定植到了海拔1186米的平寨作业区。此时,人们并不知道,浸透了辛劳汗水的播种竟然是一项世界纪录。

1968年,华南热作学院的罗技术员和欧技术员毕业分配到勐撒农场,近乎“发配”的分配,缘于两人的家庭出身。但是那一辈大学生对自己的选择有一种朴素的执着,此时也正赶上橡胶“北移栽培”“抗寒高产”攻关的关键时刻。于是两人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科研的接力棒,毅然承担起了“抗寒高产”的科研课题。

那年,抗寒的橡胶“PR107号”新品种刚刚问世,他们当即决定引种,并于当年进行了大田芽接。试想,要砍掉手臂粗的实生树,重新芽接上指甲盖大小的小芽片,且生死难料,这需要何等勇气?对此,人们更多的是不理解,甚至还有嘲笑和反对。可两个脚踏实地的年轻人一边默默地工作,一边承受着嘲讽和不理解。

橡胶栽培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育苗、芽接、定植、大田管理……每一项都不敢大意。为了“107”,两人搬到了条件很差的三队与它做伴。高海拔区的胶苗最怕过冬,为保证“107”胶苗能够顺利越冬,他们把夏季沤青肥改在秋季,保证冬季有足够的地温。冬季来临,临沧大雪山的冷空气时有侵袭,有的年份甚至还出现过霜冻。每逢寒流袭来,他们都守在“107”胶林旁,升火为胶林驱寒。他们先在胶林的上风方向点起大大的火堆,再往火堆上盖上厚厚的草,熊熊大火沤成了的滚滚浓烟,笼罩在林地上空,就像给胶林盖上了一床棉被。

那时,每人每月只有23斤口粮,每隔半月才休息一天,这对每天从事体力劳动的年轻人来说可想而知。虽然已是极端困难,但农场还号召每人每月捐献2斤口粮。欧技术员对我说过,每当饿急了,只有用芭蕉根之类的“代食品”充饥。

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107”缓慢而顽强地生长着。慢慢地,淳朴的老职工接受了这两个年轻人,让他们加入到培育“107”的行列里。于是,两个人的坚持,变成了大家的坚持;两个人的守望,变成了农场职工的守望,就这样,三年、五年……

1972年,大家得知了这片胶林是世界之最。面对人们的惊喜,两个技术员却是出奇的平静。他们明白,这不值得炫耀,这并不意味着成功,失败的风险随时都需要自己承担。

橡胶林每年都要进行普查。测量胶树在离地13米处的胸径,当胸径达到50厘米,并且这么粗的胶树占到整片胶林的50%,胶林就可以开割了。在勐撒农场,一般的胶林七八年可以割胶,而“107”号胶林生长缓慢,种植十三年了,却一直未能开割。所有为“107”付出过的人们都为迟迟得不到回报而焦急。

有些看似平常的瞬间,对亲历者来说,却是难以泯灭的记忆和情感。1977年,也就是在“107”种下的第十五个年头,胶林开割了,我和另一个成都知青代建国担负起了“107”的割胶任务,成了这片胶林的首任割胶工。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107”割胶的手感与其他胶林的不同,其他胶树的树皮很娇嫩,软而薄,一点也架不住刀,而“107”皮质紧实,下刀还有点抵手,并且能够听到胶刀与树皮摩擦发出的“沙沙”声。“107”出胶很慢,当你匀着脚步,绕着树割下来,收住刀,胶乳才从沙粒状厚厚的树皮中慢慢地渗出来,接着乳滴一滴一滴地聚拢,缓缓地汇成涓流,顺着割线汩汩地流下来,显得那样的沉稳、从容。我们割胶也格外小心,因为在这样的海拔和气温下,割伤了树就等于要它的命。

开割当年,我陆续收到罗技术员交来的各种统计表格,从气象资料到割胶刀数、单株胶乳产量、干胶含量……都要求一一填写,汇总上报农垦总局。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非常繁杂,需要格外认真仔细。“107”号胶林海拔比连队高出近两百米,离连队有近20分钟的路程,要想取得第一手资料都得一手一脚,深入实地收集,来不得半点虚假。那几年,为收集数据,我起早贪黑,奔波往返,经常为整理资料忙到深夜。当年底,我意外地收到了云南农垦总局的感谢信。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边远的山区连队会提供如此完整、详细的资料信息。

其他的数据已经忘记,但我一直清楚地记得,“107”号胶林开割当年,单株产干胶17公斤。虽然这只是勐撒农场平均单产的60%,与其他地区的高产胶林相比肯定就更低,但是,两个技术员还是激动不已,因为那是十五年艰辛的回报。

历史为平凡做证。就是这样一种平凡,可以让人肃然起敬。

1978年,当科学的春风吹到边疆,三队的知青成立了科研小组,基地就在“107”号胶林。实验项目都非常简单,只是减刀、浅割、电石催胶增产等,但是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做得也极其认真。因为,此时的“107”号胶林已不再属于哪一个人,那是两代农场人科学奋斗的结晶。

1979年,随着知青的返城大潮我也离开了农场,“107”号胶林的数据收集统计工作交给了老职工子弟继续进行,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我还时常写信问起那片胶林。

三十多年过去,过往的很多经历都已从记忆里抹去,但是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始终不能从我心中抹去那片胶林。它是否还在那个山顶上顽强地生长?它是否还保持着高海拔的世界纪录?所有这些都让我牵挂。

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在电视纪录片《胶魂》中,我惊喜地又看到了“107”号胶林,更令我惊喜的是,它至今仍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橡胶林,而且还在产胶!

白瞎子

白先生快60岁了,但人们称呼他不会带一个“老”字,都叫他“瞎子”。其实他并不瞎,只是深度近视。

白先生家住洪碾子。

洪碾子是个小场镇,场上人家推开后院柴门便见沃野田畴,人们大都靠种地为生。但也有不种地的,那就是手艺人和生意人,白先生不种地,可他该算哪种“人”呢?我说不清。

白先生在洪碾子场口屋檐下支一张油漆斑驳的小桌,桌上放着一叠粗劣的信纸,一扎牛皮纸信封;笔、墨、砚台、镇纸;桌前立一块“代笔书信”的小牌。桌后那位胡须花白,颧骨高耸,面目和善的先生就是“瞎子”,他靠代笔书信度日。

“瞎子”终年四季都是同样打扮,一顶圆帽,一领布衫,夏单冬棉(但都是同一种蓝色),鼻梁上架一副眼镜,镜片光圈重叠,看上去如同一对十环圆靶。因为深度近视,畏光。所以,在他帽檐下总是塞着一张遮光的硬纸片,那张纸片还附带计时。每天,当那张纸片从他额头左边阴悄悄地移到右边,“瞎子”也就收摊了。

白先生名昌美,表字千寿。据说,这个“表字”还有些来历。

在碾子上,乡邻间的称呼很是随意,但对手艺人和生意人却另有尊重,往往是将姓氏与行当拴在一起。如:陈木匠、姚中医、杨皮匠(修鞋)、林待诏(剃头)、袁锅盔。这样的称呼,乡邻间大都乐于接受,有的甚至以此作为店招招揽生意。碾子上的烧酒作坊“洪烧锅”就是如此。众口一词,诙谐热辣却不伤人。但不论是店招也好,字号也好,落到个人头上也算是有名有姓。整个洪碾子只有两人例外,有名无姓。一个是冬季给“烘笼儿”添加炭火的黝黑女人,得名“桴渣儿”,再就是白先生,人称“瞎子”。

“瞎子”在碾子上算是个人物。每到年底农户杀猪座席,主人总是“这厢有礼”,恭请上座。但说到“瞎子”这称呼,白先生却感觉很是失礼,十分抵触。其实白先生心里清楚,这称呼绝无恶意,不过带有几分戏谑玩笑而已。但这样不分场合,不分老少一通乱叫,又的确有失尊卑。

白先生非常后悔,后悔自己早年怎么就没有留得雅号,取一个“字”呢?若是有“字”,便可相敬而呼。并且,白先生早年也确有此愿,只因为时代在变,取“字”略显招摇,又还有些不合时宜。

面对眼前的尴尬,“瞎子”旧愿重启,为自己起“字”。

“瞎子”对诸多备选都不太满意。这天,“瞎子”在场口遇见一位测字先生,先生立于“千字牌”前,“瞎子”上前求字,先生请他“指字”。指字的随机性很强,突如其来,考人急智,若遇刁钻古怪,谁也不敢保证能自圆其说。很巧,“瞎子”随手指出个“美”字,先生说,“美”拆开来是大、王、八。王八即龟,龟,主寿,所以,得字“千寿”。

“瞎子”对这个“字”很满意。从此,白昌美,字,千寿。

可是在碾子上,再好的“字”也无济于事。人们根本不管什么“千寿”“万寿”,你还是你,仍然叫他“瞎子”。可白先生觉得,“千寿”上合天意,下符己愿,岂能不用。所以,对往日谬称一概置之不理。这天,他买了一束青菜,踱步回家。突听背后有人轻声问道:“谁的菜掉了?”“瞎子”赶忙回头去看。那人突然大笑:“哈!哈!你不是‘瞎子’嗦……”白先生气急败坏:“刁顽!刁顽!不可教!”但毕竟叫起来顺口,且人多势众,“不可教”有增无减,白先生败下阵来,任凭碾子上老老少少直呼其“瞎子”。

在乡村场镇,“读书人”可做的事情不多,家书代笔还算是看得见,摸得着。此行开业成本不高,设一小案,毛笔,砚台(这些都是读书人现成的),若用钢笔,则取一粒药片似的墨水精,烫水化开,纱布滤过;再有信纸一叠,信封三五;“代笔书信”小牌就是“营业执照”,这就可以等着来生意了。投入少,见效快。

但是,在过去的“读书人”眼中,书信代笔实属贱业,塾师不屑,君子不齿。所以,这一行多是些未仕的仕子,落魄又怀才不遇,或者是穷老书生,迫于贫寒才会街头提笔。

读过书的白先生虽未能跻身缙绅,但他以为,自己绝非引车卖浆者流。眼下自己的日子虽然过得不怎么样,可心头却装着七律五绝,文酒雅集。白先生有言:“人生苦短。因其‘短’,故不可不风雅……”闻此言,谁相信白先生会操此贱业,虚掷光阴呢?

同类推荐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哈姆雷特》是由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 神秘彼岸花

    神秘彼岸花

    本书收集了32个精彩小故事,其中包括了飞机为什么飞得远、特殊拍卖、再来一个、凌晨五点有盗贼、疯狂的鸡蛋、金镶玉观音、温暖大篷车、一辈子就窝囊这一回、一句话的事儿、阿p学模特、三文钱、喊鹊桥、污点证人、笨谍一箩筐、天下有谍、保卫敌酋大岛浩、说好了一辈子在一起、二十二世纪卖房记、农夫山泉有点甜、爱情三碗酒、涨什么别涨脾气、沈老太的长征、火车上的三字经、这钱借得值、粮心良心、月老病毒、神秘彼岸花、陵园里的约定、这个婚宴混不得、地下举办的婚礼、直起你的腰来、少收了五块钱等精彩内容。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让心灵更自由

    让心灵更自由

    读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或意味深厚或清新奇妙,像沉浸在诗画里,文字间有暗香浮动。他描写四季,春天最先是闻到的;他回忆年少,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他探究灵魂,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他行走异域,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与原状;他抢救遗产,今天为之努力的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他热爱生活,是一位真正用心灵在生活的人。冯先生说,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对你的馈赠,不要抱怨生活。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
热门推荐
  • 凤凰醉君与邪妃

    凤凰醉君与邪妃

    南宫清一朝穿越竟穿越到废柴苏静雅身上明明是最优秀的特工,都变成了人人可欺的废柴本可以做个无忧无虑的人,却因自己是嫡女,是废柴,被姊妹残害,被未婚夫扔到那乱葬岗。“我南宫清,一定会为你报仇,让那些欺负你,伤害你的人都付出代价,这一世,我不但要替自己活,也要为你而活!”一个嫡女之位竟对这些人来说这么重要,竟不惜残害手足。明打算重新来过,却遇到了那般看似残忍却无赖至极之人。“我墨玄冥在此立誓,此生只娶南宫清一人,如若失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你疯啦,要是你死了,我怎么办?!!!”
  • 浮生一遇十年心

    浮生一遇十年心

    她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就职于某杂志,担任写实文连载作家;他是活跃于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的彪悍男子,原以为毕生将会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忠于家族事业,孰料一场意外,他英雄救美,从此她和他便被生活的红线牵引着。“冉丁丁,你是我的师妹,可还记得?”“凌逸,我没印象哎……”“那我会帮你好好找回属于我们的那段记忆!”冉丁丁,聪明、有才华、气质出众、样貌出色,可是为人大大咧咧、神经大条,不记仇、崇尚自由,却因为一场意外掉入了凌逸的爱情陷阱里,无法自拔。凌逸,一个专情、有点小腹黑、还有着独属于草原男子的那份潇洒、豪迈、爽快的特质的男子,为了一个多年前的梦,毅然放弃家族使命走上了艰难的求爱之路。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凌逸与冉丁丁的爱情之路,内蒙男子与江南女子的爱情注定命运多孓,他们终将会走向怎样的结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怪夫人不吃鱼

    怪夫人不吃鱼

    什么?重生就重生,干嘛把她丢到一个鸟不拉屎、落后的异世界去!好吧,她接受了。和前世一样倒霉,命运坎坷,身边渣男、蛇蝎女人满天飞!好吧,她也接受了。然后安然见鬼的发现,重生之后就算所有的一切都和前世发生的一样,可场景换了,人和名字也对不上了?!这下她再也忍无可忍了。呵呵哒,开什么国际大玩笑?这样就算重生又有什么意义?不是在耍她又是什么?!还有,她深爱一生的男人在哪里?为何她到处揭瓦,上天入地老是找不到呢?可有个长得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却一直想以身相许,抓她这个丑八怪回去当夫人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他就是他……
  • 你站在星辰中央

    你站在星辰中央

    因为演“小王子”而走红的简亦承是个表面待人温和,却被激发出怼人技能的男神。都说简亦承能够毫不犹豫怼天怼地怼粉丝,被广大网友呼吁道:来个小姐姐收了他。直到一天,官宣了。小姐姐是温柔可人的夏浅兮,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有房有车,还有一身好才华。于是,网友就开始要拆CP了,这么好的小姐姐怎么能和这个大恶魔在一块啊?!但是无论网友怎么努力,简亦承还是日常秀恩爱,撒狗粮。真气人!却又不能拿他怎么办!所以网友们又到夏浅兮那里呼吁,咱们小姐姐一定不能宠着简亦承,他会嘚瑟的!
  • 卧底警花

    卧底警花

    本书为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海港城市银港,年轻女警花何毓被安排去执行卧底任务的故事。美丽的海港城市银港,刚刚从公安学院毕业的年轻女警何毓被安排去执行一项特殊的卧底任务,进入银港最大的商业集团长河公司,寻找证据,破获走私路线。面对物欲横流的商场,何毓将如何应对?这边举步维艰地搜罗走私证据,那边疲于应付集团少东家的狂热追求攻势,年轻的警花身心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何毓深入走私集团内部,与战友齐心协力,智断南方最大的走私链条,成为警界的英雄。多年以后,走私集团余孽换装归来,对何毓展开疯狂的报复。阴谋,背叛,正义,忠诚,一时间风云际会。
  • 神翼降临

    神翼降临

    圣徒们唱着颂歌,星辰压倒下来,神已降临。
  • 重生之庶女惊华

    重生之庶女惊华

    柳花溟被慕容玄文利用,生下的人三个儿子皆因救柳若熙的儿子而死,被慕容玄文推下悬崖,重生到十二岁的年纪。避开了姨娘和庶妹的陷害,斗倒了嫡母,胜过了嫡女柳若熙,获得医官的头衔编撰医书,被皇帝赐婚于太子慕容玄毅,生下儿子慕容浩烨。慕容玄文谋反,又因内斗兵败,柳若熙为报仇喂慕容浩烨吃下毒药,为了解毒,慕容玄毅放弃太子之位奔赴西方大陆。慕容浩烨长大,向往江湖儿女,与任紫萱踏上江湖,学成归来消灭江湖魔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棚地

    大棚地

    到晚春,夜晚渐短,白昼渐长,桃花谢尽,油菜花开。太阳落下去,露珠升上来。田地、村庄弥漫着金黄的油菜花香,寡静得慌。一只野猫窜过村巷,村庄里流动着一缕绵绵暖暖的塑料气息,酷像一只野猫在村前村后、院落屋脊间蹑足轻走,在满满的油菜花香的缝隙,在零星的几盏灯影里。灯影甜兮兮的,灯一盏一盏的熄灭,灯影愈来愈稀,唯有村主任家的灯要亮至深夜。村主任家聚着一桌麻将,这恰是村主任聚拢村人的一种饱含德意的举措,若是没有麻将机,村民小组就是召开个与新农村有关的会议,都别想传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