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300000005

第5章 导言 (5)

杰拉尔德·鲁道夫·罗易的《克什米尔争端:洲际边界冲突的国际政治之个案研究》Roys, Gerald Rudolph, Ph.D, The Kashmir Dispute: A Case Study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an Interstate Boundary Conflic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981,是南加州大学1981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该文从洲际边界冲突的角度来分析克什米尔,视野开阔,有深度。

哈里?弗里德曼的《印度独立后的统一行动:葡属殖民地、法属殖民地、海德拉巴和克什米尔四个印度领土争端的比较和研究》Friedman, Harry J, Ph.D, Consolidation of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Four Indian Territorial Problem: The Portuguese Possessions, The French Possessions, Hyderabad and Kashmi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56,是匹兹堡大学195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该文虽然行文比较简单,但仍然很有价值,选择四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印度领土争端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文章认为,决定印度对这些领土争端的政策,是印度的政治力量而非法律权利,尽管印度领导人在争论时想遵循甘地主义的道德教导,但他们更多的是奉行现实主义政治的原则。

克什米尔问题无疑主要是印巴两国之间的问题,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对象,这方面的着作很多,希西尔?古普塔的《克什米尔:印巴关系中的研究》Gupta, Sisir,Kashmir, a study in India-Pakistan relations,Bombay, New York: Asia Pub House, 1966、普拉克斯?昌德尔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无尽的冲突》Prakash Chander,India and Pakistan: Unending Conflict (Vol3, Present turmoil),New Delhi: APH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3和罗伯特?沃尔辛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争端》Wirsing, Robert G,India, Pakistan, and the Kashmir dispute: on regional conflict and its resolu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4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希西尔?古普塔从上古的历史起,对克什米尔的历史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形成以及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介绍和分析。如果要从印巴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克什米尔问题,该书是不错的选择。普拉克斯?昌德尔以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自己的论述,主要关注目前克什米尔的问题,这与本文的主题关联不大。罗伯特?沃尔辛虽然也涉及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原因,但更侧重于寻求它的解决办法。

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但印度和印控克什米尔之间的克什米尔危机的研究者也不乏其人。

贝赫拉的着作《国家、身份和暴力:查谟、克什米尔和拉达克》Behera, Navnita Chadha, State, identity & violence: Jammu, Kashmir, and Ladakh, New Delhi: Manohar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2000认为,通常的分析都是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视角来分析克什米尔问题,这是不够的,有必要从克什米尔内部来认识该土邦的政治特征,理解克什米尔各共同体人民的政治渴望,进而去研究克什米尔问题。

她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各种社会模式,包括族裔的、宗教的、地区的、文化的和语言的身份,他们的政治性以及在查谟和克什米尔的背景中与该土邦变动的关系。从印度过去五十年政策的得失和克什米尔人的反应,考查了不同时期克什米尔动乱的原因,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印控克什米尔爆发分离主义运动的原因。指出印控克什米尔危机的出现,是印度政策失误、经济发展滞缓和教育水平提高,导致克什米尔人的认同发生变化,使得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印度态度也发生改变,导致问题产生或和缓。她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现实多元化和政治结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是克什米尔分离主义运动产生的原因。

波比尔?辛格通过考查克什米尔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认同的变化,以及由此对政治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克什米尔危机的恶化是由于克什米尔人在不同时期的认同转变而导致的VB Singh, Shankar Bose,State elections in India: data handbook on Vidhan Sabha elections, 1952-1985, New Delhi;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7-1988。

古拉姆·纳瓦拉卡在《祈求的联合:克什米尔和“婆罗多”官方民族主义》一文中则认为,克什米尔危机是印度官方民族主义和克什米尔区域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碰撞和激化的结果。问题的根源在于印度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克什米尔人身上,削弱他们的特性,导致双方产生矛盾,克什米尔人的分离主义情绪越来越浓,与印度渐行渐远TV Sathyamurthy Edi,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India(Vol3),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简而言之,阐释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的论着,大致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是从印巴关系方面来解释克什米尔争端,一是从印控克什米尔方面来剖析克什米尔危机。分析克什米尔争端的着作,一般都采用现代民族理论来展开分析,它的中心思想是一元化发展,由传统到现代、部族到民族。因此,他们多从政治和外交的角度来分析克什米尔问题为何产生及其解决的可能性。分析克什米尔危机的着作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采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拒斥中心化意识形态,强调给人民、社群和族裔以社会、文化和政治等空间,认为克什米尔人有权利保持他们的特性,应当给予他们高度的自治权。

巴基斯坦学者伊伽兹?侯赛因说:“克什米尔问题的法律视角被忽视了。克什米尔问题的政治而非法律方面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来考查它是否以及何时产生。”Ijaz Hussain,Kashmir dispute: an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 Islamabad: Quaid-i-Azam University, 1998传统的克什米尔研究过于注重从政治尤其是印巴关系的角度来展开,或者是从克什米尔内部局势的演变来进行阐述。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克什米尔问题的法律背景予以忽略,也有学者只专注于法律问题而不顾及政治层面,从而把克什米尔问题的政治与法律层面割裂开来。传统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缺点是,把1947年作为分析的起点或终点,从而在阐释克什米尔问题时把现代与传统(近代)割断开来。传统研究的第三个缺点是,分析克什米尔问题的格局比较小,对于周边形势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这三个缺点破坏了克什米尔问题的完整性,因为它们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关联性和继承性,所造成的后果是不能对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完满的解释。

四、研究思路

传统的克什米尔问题研究大致有三大缺点,即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政治与法律的割裂以及分析格局稍小。通过对克什米尔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考查可以发现,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克什米尔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周边紧张的国际关系。为了避免传统研究的缺点,本书试图立足于相对宏观的国际关系格局,考之于相关的法律文本,把克什米尔的现代与前现代结合起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研究克什米尔问题,大致的思路如下:

克什米尔问题因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而起,它虽然产生于1947年,但与克什米尔此前一百多年的历史紧密相关。本书首先考查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如何在地缘政治的作用下得以建立和成型,由此而形成的民族版图和政治结构对克什米尔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及其与克什米尔问题的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结束对印度殖民统治的一项副产品,没有印巴分治就没有克什米尔问题。本书接着阐释了在印巴分治的大背景下,国大党/印度、穆盟/巴基斯坦和英国对克什米尔的政策,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内部各主要政治势力对其归属的态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导致了克什米尔问题产生。此外,本书还试图解释为什么地缘政治才是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原动力,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宗教冲突、民族主义或霸权主义等因素。

克什米尔问题产生之后没能及时地得到解决,反被卷入更大范围的国际政治斗争之中。因此,本书接下来分析,在地缘政治的作用下,克什米尔问题如何被卷入国际冲突之中,期间是怎样发展演变的,这些后果反过来又对克什米尔问题有什么影响,直到1971年孟加拉战争爆发。

孟加拉战争是印巴两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较量,以巴基斯坦惨遭失败和肢解而收场,从根本上改变了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孟加拉战争的结果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直接影响是,1972年7月2日,巴基斯坦与印度签订《西姆拉协议》,宣称此后以和平手段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1974年11月13日,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最重要的政治领袖谢赫·阿卜杜拉与印度政府签署了《克什米尔协定》,接受印控克什米尔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彻底放弃此前一直不肯放弃的克什米尔独立计划。《西姆拉协议》和《克什米尔协定》是孟加拉战争结果的法律表现。因此,三者一道成为克什米尔问题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它在此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史料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史学底蕴的国家,在历史研究方面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自唐代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以后,历代后学对此莫不孜孜以求。着名哲学家冯友兰说:“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冯友兰着,《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自序第1页。对于历史研究而言,首要的是对史料有尽量全面的掌握,但浩繁的史料不可能穷究,研究者唯有从中择取精当之材,再用流畅的语言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力争对历史事件和现象作出完整而准确的阐释。

同类推荐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政治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追踪政治经济学的国际研究前沿,促进我们对世界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了解、把握与借鉴,并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为了伟大中国梦:红船杯·迎接党的十八大优秀征文汇编

    为了伟大中国梦:红船杯·迎接党的十八大优秀征文汇编

    本书为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面向组织的一次征文比赛,收录了各省市基层党员干部写的如何进行党建创新方面的文章百十余篇,里面涉及各个地区不同岗位的不同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热门推荐
  • 圣经中的故事

    圣经中的故事

    本书收选的圣经故事,共分三十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目的是引导青少年了解西方文化。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 江山为聘之凤临天下

    江山为聘之凤临天下

    一觉醒来现代顶尖间谍成了相府家嫡小姐,被祖母虐待,被姨娘陷害?是时候让你们见识什么叫城里套路深!她坑祖母,毁庶妹,手段狠辣,霸气无双,却因为颜控陷入腹黑王爷的温柔乡,是利用是真爱?要娶我,行!把你的江山送我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传说有个魔法堡

    传说有个魔法堡

    在这个有着神奇魔法的世界中,张阳始终怀着一个入乡随俗的心态,我来了,那便要走到最高处看看这个世界的风景!当黑夜将至,必有传奇现世!
  •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强,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图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什么事都做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应该放……
  • 穿越的少奶奶惹不起

    穿越的少奶奶惹不起

    江氏集团的千金大小姐江风来,在订婚典礼的前一天意外遭高空抛物砸了头,当场晕厥。再睁开眼,周围的一切都充斥着民国的气息。她发现自己穿越了,竟还穿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那本民国小说当中,成了小说中最牵动她心弦的悲情女主角。怎么办?她想回去,她必须回去。于是,跳湖、撞墙、砸头……招招用,招招不好用。看瞧着就要成亲嫁人,她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索性这样,不妨干脆留在这里,将大少奶奶的命运改了又如何?没想到的是,新婚燕尔,见到自己的新郎官时,江风来一口水喷在了他脸上。“噗——怎么是你?”更没想到的是,见到自己的小叔子时,江风来差点没憋过气去。“怎么又是你?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命运好像就喜欢跟她开玩笑,就在她做好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准备时,又嗖一下子穿越了回去。她发现,父母当年的死亡、如今自己的受伤都是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人不配称之为人!是隐忍还是复仇?是怨恨还是原谅?敬请期待。PS:新书求收藏!!!动动手指头,你就是我的小仙女。七夕正式发文哦,爱你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漫长的瞬间(中国好小说)

    漫长的瞬间(中国好小说)

    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主人公是一位113岁的老女人,她在家庭中的辈分是曾祖母。然而她有6位亲人先她而去:长子8岁时死于脑膜炎,女儿15岁时溺水而亡,老伴在她42岁时从树上失足摔死,最后一个儿子在49岁、儿媳在63岁病亡,重孙在未成家时亦死于工作事故。时下由孙子世雄、孙媳玉容、重孙小伟赡养。世雄等赡养者认为众多亲人先于老人亡故是因为曾祖母夺了他们的阳寿所致,并时时担心自己也遭此厄运,故均盼望曾祖母早离人世以解除潜在威胁……
  • 快穿系统之反派BOSS大攻略

    快穿系统之反派BOSS大攻略

    亦朵粒无意间得到一个系统001,必须进入各个空间完成宿主心愿方能解锁新姿势。她披荆斩棘,打脸特效,终于完成了任务,开启了逆天钥匙。“王,那个人类在长月山住下来了!”“去!把他打一顿。每日一打,可以包月买一送二!”呵呵!男人,你这眼神成功的引起了本宝宝的注意!本宝宝决定要虐得你爽歪歪的。
  • 我有一个MC世界

    我有一个MC世界

    创意人人有,永远都很多,别放弃,做最好的自己!高考失利的可怜学生文泽羽,因一次意外昏迷而觉醒了身躯内的MC世界!从此之后,他开始了走向人生巅峰,身边全是美女的超级网文主角之路……才怪了……网文主角是不可能主角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主角的,就算是饿死死外边从这跳下也不可能主角的……
  • 离开你我才发现

    离开你我才发现

    我一直在关注你,以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