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5200000018

第18章 策划出版首本《贾平凹书画》

笔者的手头有两张时隔一天的《华商报》,一张是2001年1月9日的,第15版头条报道:《贾平凹深圳画展遭质疑》,题上还有一行“画作被指国画版《废都》”的文字,下边的相关报道是《贾平凹对此不愿置评》。另一张是同年同月11日的,第15版头条报道:《贾平凹要回家办画展》,题上也有一行“长安男人火了深圳”的文字,下边还有相关报道是《贾平凹新书5月问世》。

无需评引上述报道的具体内容,也不必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硬要弄清是非真假来,反正有言道:陈谷陈糠陈忠实,假烟假酒假(贾)平凹。但从上述报道和以下事实我们会看出贾平凹书画已成气候,贾平凹书画展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活动。

在深圳举办的贾平凹《长安男人》画展结束不久,稍息的贾平凹即携书画挥师北上,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举办了书画展,又一次引起媒体关注。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电台报纸都作了不同程度的采访和报道。南征北战的贾平凹风尘仆仆刚回西安,陕西省文联、西安市文联和群贤庄房地产公司又诚邀贾平凹回家办画展,于是从正月十五起在群贤庄举办了上元节贾平凹、柏雨果等书画家、摄影家的书画和摄影作品联展,展出了贾平凹在深圳展出的全部84幅作品,“以正视听”。留言簿上留下了热心观众的肯定和赞美之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贾平凹的书画出版物也如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继1998年笔者策划的《贾平凹书画》出版后,2000年,深圳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贾平凹书古句》;2001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贾平凹书〈道德经〉》;同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当代名书画家精品集·贾平凹》,分特精装和软精装两种版本,前者定价高达2180元,后者定价为180元。笔者有幸获赠藏有特精装一册。贾平凹文名大盛以后,有人说贾平凹的字画是靠文名拉动上去的。其实不然,应该说贾平凹的文名掩盖了其书画。其实自幼就喜爱书画的贾平凹正是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而被推荐上了西北大学。早在1980年的时候,陕西民间就有人刻印了一部《平凹书画集》,当然都是钢笔书画或曰硬笔书画,据说都是他随手丢弃的玩意儿,但被有心的朋友收拢来翻印成书,竟有美术收藏家高价求索而不得。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贾平凹毛笔书法渐为人知,求字者日益增多,那时平凹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竟为吃一顿搅团给主人连写了一卷子达数十幅,据说有人靠他的十来幅字后来买了一套单元房。1986年,西安市某书画店经理找到平凹执意要和他签订合同,每幅书法按200元收购,要求他每月提供10幅字,但却被贾平凹拒绝了。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贾平凹的书画尽管已有名气,但基本是无偿馈赠亲朋好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凹名气日隆,书画大进,时有报刊刊发其书画作品,或在书画展上展有他的书画,日益引人注目,求字求画者也日益增多,以致应接不暇。正如他自己所道:“我自字画被人看上眼后,先自为得意,不料从此苦恼日增,每日敲门者不断,皆是言要解决调动、升级、农转非中等等原因做礼品送人。”骚扰太甚,无奈之下,遂联想到郑板桥、冒辟疆等古代文人曾卖字售画,我何不效仿,遂借鉴郑板桥的润格格式书写了一尺见方的《润格告示》,起初羞羞答答贴于门后,不知被谁顺手牵羊当作书法作品拿去收藏。于是便用大毫书写了一米见方的《润格告示》张贴于客厅墙上,其内容如下:

自古字画卖钱,我当然开价,去年每幅字仟元,每张画仟伍,今年人老笔亦老,米价涨字画价也涨。

一、字。斗方仟元。对联仟贰。中堂仟伍。二、匾额一字伍佰。三、画。斗方仟伍。条幅仟伍。中堂贰仟。官也罢,民也罢,男也罢,女也罢,认钱不认官,看人不看姓,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对谁都好,对你会更好。你舍不得钱,我舍不得墨,对谁也好,对我尤甚好。生人熟人来了都是客,成交不成交请喝茶。

告示一出,果然阻挡了许多人,但求字者们仍不乏其人,省了时间,创了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但包括笔者在内的平凹亲朋好友却乐而有烦,不时有人托人向平凹求字,但却不想出钱或少出血,到了平凹家,大写的《润格告示》张贴在那儿,令人难以启齿。苦恼无奈之际,苦思冥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个选题闪上脑海,何不策划出版一本《贾平凹书画集》,以解贾平凹书画爱好者的精神饥渴,不用花上千甚或数千元,而仅用十几元多则几十元便将贾氏书画精品饱览无遗,这岂不是个两全其美之策?对于平凹也是个梳理小结,出版之后既有扩大名气的社会效益,又有增加收入的经济收益,如此双赢之举,何乐不为?想来平凹会痛快接受,一拍即合的。

其实却不然。也许平凹忙碌顾不上,也许平凹专注于创作,不想分心编书画集,也许谦虚谨慎的他有所顾虑,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前文说过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即向平凹提及策划其书画集的想法,到了1994年,又相继建议或提示过几次,请他考虑和支持,一度出版社很热,多次找笔者谈要编辑出版平凹书画集,但剃头担子一头热,出版社热,平凹却热不起来。

转眼到了1997年秋季,出版社要制订新年选题,因为次年第九届全国图书市要在西安举办,各出版社都在抓选题。想出版一批精品参加出版盛会,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也展示各自的实力和形象。贾平凹著作成为各出版社争夺的焦点和重点。仅陕西各出版社就计划出版以下贾平凹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在编辑《贾平凹文集》(14卷);太白文艺出版社在新世纪宾馆包房请平凹专心创作《高老庄》;笔者正在策划编选的《贾平凹序跋书话集》,也准备在陕西找家出版社出版,这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胡耀辉多次找笔者想编辑出版《贾平凹书画集》,该社领导也很支持,托笔者请平凹参加该社的特邀编审会议,同时授予平凹特邀编审,目的还是要争取《贾平凹书画集》的出版。1998年1月10日笔者在日记上写道:

下午4时电话预约平凹、雷树田老师,代表美术社给平凹送挂历,谈《平凹书画集》《平凹序跋书话集》的出版事宜。

1月20日的日记上写道:

打电话给平凹谈《平凹书画集》和《平凹序跋书话集》的稿酬出版事宜,他说年后再面谈。

一个月后,即2月20日的日记写道:

10点到平凹处,谈《书画集》的出版。平凹乘车到西关取书画,我和李朝成(时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胡耀辉(责任编辑)登记(平凹)书画,胡整理,李点数,我登记。

12点到西关再取画,请平凹为我写横幅。到西关黄家牛羊肉泡馍馆吃普通的胜似优质的牛羊肉泡。

饭后与平凹分手,他找孙见喜,走了不远,就有读者跟上他要他写什么。

2月22日的日记上写道:

平凹打来电话,让我通知胡耀辉到孙见喜家取两幅字画,作为其书画集之一。

2月24日的日记上写道:

胡耀辉打来电话让我与平凹联系,11点多联系上,平凹让选两幅有重复的书法照片给孙见喜,用于台湾某出版社出的平凹作品集上。

由此可见出版社已翻拍了平凹书画。2月27日的日记写道:

打电话给平凹,让老胡(耀辉)到孙见喜处取裱糊了的字画,给孙打条。

3月3日的日记写道:

老胡(耀辉)通报和平凹联系情况,贾答应为《贾平凹书画集》写序,再画些画。本周末谈稿酬,签合同。推荐写序的书画家。向老胡介绍平凹的《武松杀嫂》等画。

3月6日的日记写道:

传呼平凹,回音,说他先后给老胡、我爱人、我打电话均不通。让约老胡和我一块去他那儿谈其书画集出版事宜:1.序他已写,不用画家再写序;2.尽快翻拍(书画),还有用,画不可再增加了;3.稿酬、合同商谈后签订。他问我稿酬标准,答曰:旧的不高,新的未定,原则不亏个人。让老胡告诉他的电话给贾。

临下班时玉玲打电话说平凹和鲁华来家,望速回。赶回,聊盗版。平凹谈他到大荔劳动,累、饿。支援三夏,听说喝汤想:不让人吃干的,光喝汤顶啥。不料吃饭时上的却是面条和馒头。误解喝汤了。谈及《书画集》,望和胡耀辉联系,快定。他下周外出写长篇。还有序跋,也争取定下来。看平凹写的王氏族谱谱名(平凹应邀为吾修的家谱题签)。

吃商州家乡饭糊汤面。饭后打牌。平凹牌不兴,自称不会打的鲁华却兴得不行,而且老克平凹。评论家和作家老作对。

3月10日的日记写道:

胡耀辉喊一块去西大和平凹谈《贾平凹书画》的出版事宜:1.平凹写自序(已写);2.请别人写前言或序,再考虑物色人,没有合适的可定;3.平凹提供一幅照片(当场交);4.以书法为主,画为辅;5.后记看写否;6.书法用胶版纸,画拟用铜版纸;7.平凹题写书名(已写);8.稿酬每幅30元(平凹说:不要亏个人,能增加更好;王新民说:第一次出,新稿酬标准也将出,望给作者稿酬优厚,出版社并有盈利,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据李朝成社长讲:美术社给吴作人等京、陕画家出书画集,均不付稿酬,而是给一些书作稿酬。如给吴作人50本画册。

平凹说:书画家有钱,不在乎嘛。说到封面设计,平凹介绍了别人的书画集,建议封面色调为绛红色、杏黄和黛色,看起来很雅。平凹还在书名旁画了个示意图。据胡耀辉讲:李丹愿设计平凹书画集。去平凹(家)前夕,老胡对我讲,社里有人异议平凹书画。社长耳根软,有动摇,对他说,不要急于翻拍,把稿酬谈妥再说,有的人不主张付酬。你怎么搞的、谈的。

胡申明他无私,望社长莫出尔反尔,提醒他:社里对摄影、文字编辑的选题历来苛求,望社长主持公道。

在去平凹府上之路上,我对(李朝成)社长说:社里有的人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用正统的眼光看文人书画。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目前中国文人画已走红东南亚等海外各国,作家里只听说冯骥才出过画集,其他尚无,平凹的画不好说,但书法有较高水平,影响愈来愈大。

回来后,胡到我办公室,说到社里一些人非议平凹书画。认为无销路,是赔钱货,要看书画。社长无奈,让他在昨天把平凹书画从家里拿到单位,让大家品头评足。多数人认为不错,尤对书法评价好。有的人吹毛求疵说“年”写得不规范。画不讲笔法。胡说:平凹的书画是书画家写不出来、画不出来的。有的人说老胡成了平凹的崇拜者。胡承认是。值得。

胡说:平凹的字到处皆见,求者若骜。有人说:那领导们的字也到处题,就说明好吗?胡说:那不是一回事,领导有权,有人巴结。有多少人(出了陕西)知道某领导,而贾平凹名闻天下,家喻户晓。

嘱平凹补充序跋。近日和旅游(出版社)谈。复印《贾平凹书画》自序。

嘱胡耀辉尽快翻拍平凹书画,初选后,到平凹寓所审定,签订合同。

平凹答应书出后签名售书,说:你们说咋弄就咋弄。拟搞个首发式或座谈会。印三千册,编码(号)发行,印暗价,向海外发行。

平凹说安康有友愿销些《平凹书画集》(即《贾平凹书画》)。平凹喝水用大杯子,新近又搞到个大坛,说:小人爱用大东西。我说:平凹追求大器大气嘛。

3月16日日记写道:

老胡(耀辉)来取平凹两幅新作的画,谈《平凹书画》的开本,用纸有争议。改日劝说(社长)还是用16开本,画得(用)铜版纸。

(又谈)宣传、签名。

4月3日日记写道:

胡耀辉打电话给我说:美术社要报《平凹书画》到省委宣传部审批。我怒斥有人脱裤子放屁——多一道手续。指出根子是怕无销路,无识无胆。老胡来后,谈孙庆华等发行(界)朋友愿帮发行,请转告社领导,审批无必要。胡走后不久来电话说社里欢迎书商帮助发行。语气有所缓和、改变。催胡快翻拍,早日还画,签合同。

克服重重阻力,《贾平凹书画》的编辑工作在进行中。两个月后的6月8日,笔者和胡耀辉密访躲在西安高新开发区新纪元宾馆潜心创作长篇小说《高老庄》的平凹,将平凹的书画原作完璧归赵,平凹清点后给老胡打条。我们让平凹看《贾平凹书画》封面设计效果样和版式,留给平凹细审。下午老胡送画的照片(小样)供平凹选择调整。又拿出出版合同让平凹就用纸等事宜证明签字。

6月12日,笔者和胡耀辉及《贾平凹书画》的装帧设计者李丹到西北大学平凹家中谈《贾平凹书画》封面、版式及书画的调整。笔者认为设计要创新,有突破,质朴,精美,有珍藏价值。可做些精装,编号发行,亦可签名。版式该出血就出血。

平凹的情绪很好,说他收藏的汉罐特好,三个大罐天下无二。其中一个大罐上题字:大观天下。称其收藏品拙朴、大气、简约,曾有德国画家前来参观,叹为观止,称赞平凹对民族艺术的痴爱。可惜地方小,有损国威,但外国人无所谓,在书架前和平凹合影留念。

平凹说他构思很多,就是画不出来。笔者建议他将来写不动了,就像退休老干部一样进书画培训班培训一下,也许在书画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平凹又说:一般画家画李时珍就是背着药篓采药,李白就是举杯邀月,叫人一眼就看透了。而我则不同,叫人有些咀嚼。

谈及《贾平凹书画》插页要用的那幅以黑色为背景仅显平凹脸面的照片,平凹说:像个老狐狸。笔者旁白:老奸巨猾。

平凹指着墙上挂的狐皮说:我收藏狐皮七条,爱这些东西。平凹又嘱笔者和胡耀辉到书法家李杰民家拍他题写的“澹然无极”四个字,用于书画集。临走时,说到更换的两幅照片,平凹让我给负责《贾平凹书画》终审的陕西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桑勤志说:一幅是佛经写意,一幅是李渔文意。序中说佛是屎橛子也是出自佛经,不删为宜(遗憾的是还是被省略了)。建议版式该横放就横放,也可跨页,不要老是竖条条,要有突破,思想解放点,咱这不同于一般画家的画册。

平凹自谦地说:咱是野路子。我说:不管啥路子,只要成功就行。毛泽东开始打游击,被称为匪,后来不也打败蒋介石的正规军,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其实平凹的书画尤其是书法也非一日之功,正如他在自序中夫子自道:

我喜欢写字,是我从事着写文章的工作不能不写字,没有当兵的不爱武器的。我看到过许多人,以至于许多人让他的孩子,没黑没明坐在房子里练字,我就想起了乡间剪窗花的妇人和日本人的相扑。有趣或许有趣,但毕竟过去了。我坦白招来,我没有临习过碑帖,当我用铅笔钢笔写过了数百万字的文章后,对汉字的象形来源有所了解,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所理解,也从万事万物中体会了汉字笔画的趣味。如果我真是书法家,我的书法的产生是附带的,无为而为的,这犹如我去种麦子,获得了麦粒也获得了麦草。有人说,书法必须是毛笔创造的。平凹说:我的字被书法了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那时,我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的烟也是那时吸上瘾的。毛笔和宣纸使我有了自娱的快意,我开始读到了许多帖,已经大致能懂得古人的笔意,也大致能感应出古人书写时的心情。

平凹讲:在我有了做“书法家”的意识也可以说有了“书法家”的责任后,我认真地了解了当今的书风。当今的书风,怎么说呢,逸气太重,好像从事者已不是生活人而是书法人了,象牙塔里个个以不食烟火的高人自尊,博大与厚重在愈去愈远。我既无夙命,能力又简陋,但我有我的崇高,便写“海风山骨”四字激励自己,又走了东海西海。东边的海,我是到了江浙,看水之海,海阔天空,拜谒了翁同龢和沙孟海的故居与展览馆。西边的海,我是到了新疆,看沙之海,野旷高风,奠祀冰山与大漠。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在这两个海边的日日夜夜,当我每一次徘徊在碑林博物馆和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前,我就感念这两海给我的力量,感念我生活在了西安。

可见平凹蓄势久矣。平凹知自己的书法功夫不够,故有意临大山大漠取其势,采其气,他说:我得力最好的是我到新疆去过一次,那地方给你一种气势,我原来字写得比较软,到那以后写字,马上感觉好得很,书风就变了,我的字产生了飞跃,有大气的感觉。第二年我又去采了一回,以后老顺着那个路子写。

平凹关于书法的一次谈话对上述书论是个注释,他说:岳王庙里有两块匾最有意思,一是沙孟海的,一是叶剑英的。沙是文人,书法刚劲之气外露;叶是元帅,书法内敛绵静。人与字的关系,可能是缺啥补啥的心理因素。我是北方人,可我老家在秦岭南坡,属长江水系,我知道自己秉性中有灵巧,故害怕灵巧坏我艺术的趣味,便一直追求雄浑之气,而雄浑之气又不愿太外露,就极力要憨朴,这从我的文章及书法的发展中即可看出。

魏碑尤其是龙门十三品对平凹的书法影响很大,他从中借鉴了拙朴和大气。宋代文豪苏轼是平凹心仪的古代作家和书法家,其洒脱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造就了独特的书法风格,洋溢着浓厚的书卷气,即被后人称誉的文人体或文人书法对平凹熏陶也不小。平凹曾在其画作《东坡出游》上题写道:“吾爱东坡好潇洒好率真,不拘一格作文章,出外好奇看世事。晚回静夜乱读书,当今谁是苏二世呢?”曾有人问:“有人说你的字有点像苏东坡,你觉得这种评价对吗?”平凹答曰:“苏东坡是我最向往的人物,他无所不能,能无不精。苏东坡的字多用侧锋,肥扁,我也爱用侧笔,用侧锋取势。”

要笔者讲,平凹的字如其人,正如他夫子自道:“我的字静,能沉下来,再一不花哨,做人、写文章我都不喜欢花哨。我的字表面上看,瓜瓜的、憨憨的、笨笨的,好像没啥技巧似的。内部有灵动的东西,有学养的东西。我对美学的鉴赏自然而然地带到字里面去了。我的字比较耐看,不是写得很死、很板,也不是写得很野,故意做作,我的字里面绝对没做作气。另外我的字从来不龙飞凤舞,不粘到一块,规规矩矩地写。”

对此,《贾平凹书画》一书的责任编辑胡耀辉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说:平凹的书法,粗看就像他的为人,带着几分敦厚和质朴,没有矫揉造作,少有龙飞凤舞,但透过其不俗的用笔,巧妙的构字,便能看出他对书道的深悟,对笔意的熟驾,对章法的融通。那合乎法度的多种书体,那字里行间时有流露的汉隶、唐楷和魏碑的书风意韵,那富于弹性、几近苏体、善于侧锋的笔法,传达着其灵感和思绪,流动着一个书法家的沉稳静气、横溢才气和做人的苍茫骨气。加上只有平凹才能赋予的全新视野的书写内容,或写“但用我法”,或写“白眼观人”,或写“澹然无极”,顿时给人以从未有过的刻骨铭心的警示、教益和振奋。此时,也许只有在此时,人们对平凹书法的感悟才有一个明显的升华,感到他的书法除了锋际笔意间的传神外,更多的则是给人一种心灵的冲击力,一种意念的净化,一种把握人生风帆的自信。平凹书法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仅缘于名人书法,更重要的是平凹书法具有独特的风骨。平凹书法属文人体,因而少了从师摹祖的束缚,也少了笔墨上的刻意追求,还少了某些书画家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逐名汲利的浮躁之气。同时,他的书法多了文人的风流倜傥,多了名士的洋洋洒洒和率意求真。他的字质朴、厚实,寓精巧于古拙之中,在无法中建法度,于众法中求法度,万法归一为我所用,转师多益自成一家。字里行间,我们既能感受到他运笔时的豪迈之势,也能体会到他布局上的沉稳之态。当然,他有时也会大刀阔斧,激情澎湃,随意泼墨,一气呵成,让观者在欣赏其书法过程中胸怀渐开,心旷神怡,使人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毋庸讳言,贾平凹不是专业书法家,但凭良心说,贾平凹书法作品即使让书法界中的行家来看,也堪称中上乘的,因为他有古典文学修养,有汉字的艺术造型能力。另外他还不断地涵养着自己的精气神,陶冶性灵,变化气质,所以他虽然无意做书法家,但其字里行间却爽爽有一种风气和意趣,其书法作品隐隐透出作者的人格特色,尤其是他的行书,温和内敛已有“贾体”的架势和风姿了。

贾平凹书法主要有对联、中堂、条幅、牌匾和不拘形式的夜玩集。经反复筛选,录入《贾平凹书画》中的对联有12幅,中堂有27幅,条幅有44幅,牌匾有6幅,夜玩集有1幅,共计104幅。

平凹书写的对联多为八字或十字,联语有自撰的,如1997年为母祝寿的“蟠桃结实,慈竹留荫”;也有朋友撰的,如1996年费秉勋教授撰的“议谈悬河水,刊勒过竹风”;更多的则是集古诗名句,如集李白的“我醉欲眠去,君明抱琴来”;集杜甫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等,多为行楷,也有隶书和魏书。

中堂从二字到数十近百字不等,内容相当丰富,多为行草,也有隶书、魏书和篆书。既有寓意的“飞鸟”,也有思乡的“丹水”;不仅书录有李白、王维、元稹、老子、屈原等人的诗文,也有自撰自书的“送杨毓荪君东渡返美”,还有状写秦人风俗的行草“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大吼秦腔,捞一碗粘面喜气洋洋,不调辣子嘟嘟嚷嚷”,以活泼的地方俗语表达出清闲和悠然境界中贾平凹的幽默、旷达的心态,无论在气势上还是艺术的精致上都堪称平凹书法之精品。条幅多录名言警句,如“道德积身惟敬诚”,也有录自古人诗词的,如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还有录自韩信墓碑文的“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有时平凹也借书法传扬自己的文学观点或创作心得,比如有一幅条幅写道:“文之神妙,在于能飞,善断之,善续之。世上万事万物皆可入文法,应穷及哲理,以物赋形,以形写意,于空白处求大意,见虚见涵,此中国人整体感知世界之特征也。艺术靠征服而存在,不是以适应而赖活啊。”内容十分广泛,各种字体几乎都有。

牌匾多为行楷,如“集虚”“文籍”;有隶书,如“泰山石敢当”;也有魏书,如“不邀众赏”;还有草书,如“如语堂”。

夜玩集多录古近代诗文和名人政要传略,其中曾国藩、左宗棠、于右任的传略最多,内容上涉及书画艺术创作真谛。字体多行草和大草,当为随心所欲之作,最能代表其性情,反映其爱好和追求。夜玩中的平凹最真实。

《贾平凹书画》仅选用30幅画。相对书法而言,平凹的绘画实践却晚得多了,也缺乏基本技法的训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只是将文字上无法表达的东西任性在纸上涂抹,从不敢轻易示人。他说他的画当然不是油画,也不是以水墨宣纸来故意弄一身前卫气出来,这基于他艰难的生存环境和已熟悉的毛笔和宣纸。他画的当然也不是目下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那种画,缘于他不在书画界,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和顾忌。以致画出了很多画,他都没有想到要出版。

尽管平凹谦虚,但他的画亦受到好评,被人称为“时世窗”或“意会画”,他的画不媚时,不造作,不粉饰,灵感所至,放任笔墨,自由挥洒,充满新意。综观平凹绘画作品,有三大特点。一是题材新,例如《坐佛》中的坐佛和枯木及配文:枯木作菩提,随地可坐佛。二是意境妙,例如《红狐》妙不可言,也难以言传。三是配文精,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跛足狗不前,七斗珠断线,英雄梦难圆,时已变,奈何焉。平凹戏而叹。

1998年金秋十月,全国书市上,《贾平凹书画》首发式暨贾平凹签名售书吸引了众多读者排起长龙般的队伍,半天下来签售近千册,不久即脱销。次年再版加印,仍供不应求。据报载,2001年1月,《贾平凹书画》第三次印刷。

又悉《贾平凹书画》在全国装帧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成为既获奖又畅销的双效书,而且成为礼品和收藏品。该书的策划被马河声等文化出版界策划人士誉为金点子。如今走在西安大街上,时不时就会看到贾平凹题写的“群贤庄”“天德书屋”“高老庄食府”等巨幅牌匾,宴席上喝的是平凹题写的“西北狼”。图书中的不少书名也是平凹题签的。坐落于朱雀门内的“贾平凹书画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流连忘返。据2000年8月6日网上消息,平凹在给某葫芦头泡馍馆题名时五个字按8.5折仍收2500元,显然已超过了润格告示中的“匾额一字五百”的价格。实际上,西安书画市场上的平凹字画也在行情看涨。10年后的2013年贾平凹书法每幅6万元,画每幅16万元,而且有价有市,还在看涨。

同类推荐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从夹缝中崛起的“时代终结者”:“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曹锟(北洋风云人物)

    曹锟(北洋风云人物)

    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无法预计

    无法预计

    案中有案,丝丝相扣,伸张正义,去除罪恶。
  • 杨柳欣欣柳叶青

    杨柳欣欣柳叶青

    为什么人家重生就可以狂拽酷帅吊炸天,而我重生却一路被绑。人家就是老天爷亲生的,我是领养的没毛病?叶青很崩,心里不平衡了。被一个爱装温柔实则可怕的男人盯上就算了,告诉我,为什么还有一个非人类啊!!!!!!!本文纯属脑洞,不喜勿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色英勇勋章

    红色英勇勋章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年,他在美国内战中入伍,希望成为一名英雄。但由于初次参加战斗,他的内心也怀着恐惧和各种复杂心理。因此战斗打响时他被吓得当了逃兵,脱离军团。待战斗结束后他又返回去,一路见到部队死伤的残酷场面。他感到内疚,深怕自己的胆怯行为被战友们发现。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一名士兵打伤头部,回到自己连队便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到他头上的伤口——红色英勇勋章——都称赞他是个英雄。他不敢说出真情,内心感到羞愧。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他决心要勇敢地参加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英勇杀敌,最后成了一名受到大家赞赏的英雄。
  • 妃来横祸:邪王很宠很撩人

    妃来横祸:邪王很宠很撩人

    一朝穿越,她本无意沾惹是非,却被母妃早逝的皇子乱了心。她以为他是弱小无助的小可怜,可“小可怜”一朝登上皇位成了王。“子衿,天下为聘,你可愿嫁?”
  • 大明浪子

    大明浪子

    成化十六年,杨洛枫迈出了镖局的大门,自此无论是府衙还是大牢,皇宫还是江湖,就连大洋彼岸,都留下了他到过的痕迹。
  • 巨龙玩家

    巨龙玩家

    这是一个存在魔法与各种奇幻生物的异世界,却也是玩家眼中的一个游戏! 预言中的浩劫即将降临,被封印千年的巨龙再度归来,一场超越维度的战争一触即发。风高,放火燃天。夜黑,怪物出行! 村庄化为一片火海,村民们倒在血泊之中,怪物几乎屠戮了整个村子的人,只剩下一个小女孩孤零零地哭泣着。 这时,一条巨龙从天而降,挡在女孩身前。 “我今日就要带她走,我看下哪个够胆拦我!”说完,他带着小女孩一飞冲天。 不会飞的怪物们:“………” 刚好赶到的玩家:“………” “从他上线时起,这个世界的画风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星凡 简介暂定,想到更好的再改……
  • 第三生:前世今生如梦

    第三生:前世今生如梦

    天界幽冥司执掌凡人轮回,幽冥司主历来主人都是幽冥之地的紫月玲珑九窍花化形而成。所以从第一任幽冥司主卸任之后,到如今幽冥司主才第二任,按辈分而言,她比现任天帝辈分还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征石城记

    西征石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