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800000035

第35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与侧面 (6)

王毅:的确,废除科举这么大的事情在倏乎之间就完成了,这似乎应该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制度变迁的大势所趋。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说以科举为代表的传统教育选拔制度,真的已经离我们而远去,真的已经成为历史了。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博弈过程有许多戏剧性的场面,比如当初设立“京师大学堂”的时候,因为科举制影响之大,使得每到了乡试、会试期间,大学堂宿舍中的学生就走空了一半。这种局面现在当然不能想象了,但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在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制度中,科举制度确立的许多基本的原则,比如把知识的本源归附于政治权力,把体察“圣人”的意志和语录作为学习和考试的唯一标准(“代圣立言”),比如对于人类多元文化成果的排斥,比如教育体制与国家行政体制的高度合一,比如因为教育考试体制与行政体制一体同构而导致的严重腐败等等,就依然一直严重地梗塞在一百年以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

王学泰:高考刚刚结束,各种媒体都把高考放到极重要的位置,几乎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了,一切都要为高考让路。考完了,媒体又开始议论谁是状元、各地的状元会受到当地政府如何优惠等等。从这些议论中,我们仔细揣摩一下群体的情绪心态以及价值取向,令人恍如在科举时代。

王毅:时过一百年,社会也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为什么人们却很难走出科举制度的余荫呢?这的确是需要认真说明的问题。

科举在中国制度文化中的重要功能及其形成的过程

王学泰:造成科举遗绪延绵不绝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因为科举历时太久,如果从知识阶层通过一种制度安排能够进入统治阶层说起,几乎近三千年。春秋以前社会的管理层或说统治层是士以上的贵族。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进学校,拥有知识,具备管理技能。春秋以后原来的贵族社会管理体系解体,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术下移,有教无类,使得一批不是贵族的人掌握了文化,成为新的知识层人士,从而获得了进入管理层的资本。因此《管子》中对社会制度管理层人员来源的设置就产生了变化。“士”之子恒为“士”,但农夫之子中的“秀者”也可以擢升为“士”(后来还有主张通过军功进入管理层的设计——法家的主张)。这就破除了社会阶层之间,特别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不能流动的制度藩篱,其意义是很大的。

但此时的流动是社会转型造成的,还远不是制度安排和设计的结果。汉代建立了“察举”制度,“察举”腐败后,曹魏改用“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主持的地方评议)。后“九品中正制”也腐败了,隋朝诞生了科举,科举前后两阶段:1.唐五代基本上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有点像“文革”中选拔工农兵大学生,开卷考试,其录取与否与其名望有关,而名望多来自有权有势者的推荐,进士科考试内容不太确定,一般说来比较重视对策和诗文;2.宋代和宋代以后,采取密封、誊录制度,基本上依照考卷决定去取。考试内容则以经义为主,明代以后“经义”发展为严格的八股文。

其次是科举制度面对的社会面越来越广。它一出现后马上就成为王朝官吏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宋代和宋代以后其制度设计就是把入仕之途尽量向社会下层开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一句空话,许多历史学家做过这方面的统计,例如,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员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就拿明清一直坚持以八股取士来说,也可证明这是为贫寒人士开放考试之门。“八股”题目都来自《四书》,学作八股只要熟读《四书》就得之大半。如果考试以策论为主,就非要博览群书不可,那时没有图书馆,寒士到哪里去找?《儒林外史》中写了一个匡超人。他没有发达时还是农村劳动青年,是一边干活、一边读书的,他读的无非也就是《四书》以及八股选本之类常见书,也能考中。范进是中了进士的人,但连苏轼都不知道是何许人,大家笑他无知,这正说明他的极贫困的家世。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不是少数人的事,凡是有志进取都可以投入其中,它的社会动员面是极其广泛的。

其三,科举使得许多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这一点在《儒林外史》中有着生动描写。范进在中举的当天连饭辙都没有,抱着一只鸡跑到集市上去卖。可是随着中举报单的到来,银子有了,土地有了,房子有了,奴仆有了,真是一步登天,这怎么不激起人们艳羡?就是“进了学”——考中秀才,这个科举中的最低层次的功名,也是不得了的大事。报禄的一到(送通知单的),全村大喜。当了秀才就可以改换门庭,把门框提高三寸,因为秀才的帽子可以加三寸的顶子了(见齐如山《中国的科名》)。

又如乾隆之前,本来不许旗人参加科举考试(男性旗人在原则上都是战士),怕沾染汉族文人柔弱之习,可是不行,旗人对科举考试获得的荣誉羡慕得要死(旗人不必通过科举道路照样可以做官,而且升迁更快),非要参加不可,乾隆后科举也向旗人开放了,而且条件比汉人优越得多(这令人想起汉人妇女以缠足为美,举世羡慕小脚。旗人本不裹脚,有些男性旗人竟自约束自己的脚,穿袜套,当时称为“刀条脚”)。不仅旗人,有些在中国生活久了的外国人也对科举生艳羡之心。《春冰室野乘》中说,清末在中国作海关总税务司长的英国人赫德的儿子赫承先“酷慕中国科第之荣”,也学习写八股,练台阁体的书法,要求参加癸巳(1893年)科的乡试,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从中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

王毅:通过科举选士制度的发展成熟,士绅由先秦诸侯国家的小臣和乡曲之士,中古时代许多高门大族的“门荫”、“部曲”等等,逐步变为了日益与统一皇权国家组织方式相互适应的、能够全力在社会结构的两极(皇权与底层社会)之间进行双向调节的关键力量。中国千百年来的选拔制度的发展以此为焦点,也是因为建立和维系这个骨架对于金字塔式社会形态的运行来说,从始至终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在交通和信息等社会组织手段非常有限和非常粗陋的农业社会,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将一种统一的文化形态和取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庞大社会空间的每个角落?直到今天,我们都是要历尽跋涉之苦才能到达的那样一些山乡之地,那里却能够产生出一个又一个的举人、进士、大学士,留下直到今天仍然让人叹为观止的“学士第”、“大学士牌坊”、“丞相坟”之类彰显文化身份的长久标志,这里面包含的意义当然远不仅是一种个人命运的改变,更主要的是通过成这千上万跃上“龙门”的人物,将统一政治和文化形态的理念、规则、社会价值向心力等等输送到这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层面之中,这种不舍昼夜的“输送工程”对于皇权国家制度运行的意义显而易见。因为这种大一统制度的稳定运行要依靠科举制的成熟,所以唐德刚先生归纳传统中国的特点时,就是把“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制度”、“中央集权”与“高度科学化的文官制度为骨干”这几项制度原则看做是相互依存的。可见,当时条件下科举选拔制度的“高度科学化”,是统一庞大皇权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从权力学的角度来看,因科举制度的根本指向只是在于,在庞大宗法国家的“层序”环境中始终维系皇权对金字塔体系的控御,于是聚集了巨大的统治成本才得以建构的科举教育、选士任官、考课监察等政治、文化和行政制度,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以及为实现这个目的而建立的官僚系统而运行的。而中国区别于西方中世纪的行政制度特征也就因此形成。

王学泰:科举制度的思想背景是“选贤任能”和选拔人材于寒俊之中。这种思想意识产生于西周和春秋时期,实际上反映了沉沦下僚士人们的期待。他们编造了或改造了一些历史故事。如伊尹说汤,成为商的开国元勋,而伊尹只是个媵臣(陪嫁的奴隶);殷高宗(武丁)从筑城的奴工中发现了贤人傅说;周文王师事姜太公,齐桓公相管仲,秦穆公以五羊皮换取奴隶百里奚而命为相等。这些有的是传说,起于春秋间,有的是把历史改造了,如太公望乃是姜姓部族,进攻殷商时姬周与许多部族联盟,姜氏是其中的重要的一姓。儒家把它改造为一个落魄的隐士成为帝王师的故事。

这种拔擢下层人士进入最高统治层,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大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中国改朝换代的频繁,最高统治者打天下时都要联合能够联合的力量,但坐天下后,以前的联合者必然要分享权力,成为最高权力的威胁者;太平时期也是如此,掌握权力过久的大臣也是最高统治者权力的威胁。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拔擢小臣以取代权力日增的大臣。小臣被拔擢感激涕零,一定会兢兢业业做好工作。科举制本质上就是一种制度化的选拔小臣的方式。另外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小臣进入了统治高层确实带来新的气息,是官僚层的新鲜血液。然而要记住,“小臣”不是下层民众推举的代表,他们只是了解下情,可作为施政的参考。他们是小臣,与最高统治者距离悬绝,是匍匐在统治者面前的。如果他们的思想意志与决策者差距太大,他们并没有改变决策者的能力,甚至不会有这个愿望。小臣只能改变自己以适应朝廷。因此,科举制的产生不是抑制皇权专制的,而是调节它不使之畸形发展的。

从中可见科举制是最高统治者遴选小臣的制度,可是它在史书中是与教育放在一起的,因为生为士人的人生目的就是给最高统治者当个小臣,如有可能,爬升为大臣。因此科举遴选的标准就成为士人们努力奋斗力争实现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士人们的学习和努力的方向。这对统治者说来也是很合算、很省钱的事。他们只管选拔,不管培养。虽然州府县名义上都有学校,在明清中后期这些学校只是管理秀才的衙门,对他们很少有培养的责任。人们读书大多是自学,或者自费到州府县里私人或官家开办的书院听课学习。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

因此不论是从“用小臣”的角度看,还是从自社会下层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都是起着加固皇权专制统治的作用的。

王毅:除了农业社会物质和技术条件有很大限制这个原因之外,科举考试内容的日渐狭窄,最后成了八股一统天下,这还由于皇权社会后期的制度,对于知识分子能动调节作用的允许和需求程度越来越低微。比如我们看唐代的科举取士,除了常规的考试以外,还有皇帝特召的人才考试,称为“制科”,其名目繁多至八十多种,比如贤良方正极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等。但是后来这种考试在宋代以后就越来越萎缩,乃至形同虚设了。

明代初,当时最有学问的大臣在皇帝面前的自称是“虮虱小臣”,一直到明代末的崇祯时代,人们信奉的政治原则还是“皇上神圣,臣子不宜异同”。这种情况下,因为皇帝一个人永远是圣明无限,所以其他一切人就再也没有了“极言极谏”、“才识茂明”的资格。于是科举考试也就成了塑造标准化行政工具的基本方式。陈寅恪先生在1952年赠邓之诚的诗中说:“八股文章试帖诗,尊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入时。” 据研究家考证,此诗是针对当时的情况有感而发,但是很明显,知识依附于权力早已固化成为了一种“成规”,或者如你刚才所说,知识分子把自己人生终极价值固化为充当匍匐在皇权政体面前的小臣,这的确是科举史遗留下来的一项最主要的制度结果。

但是这样一个今天看来悖逆于现代社会方向的结果,它在历史上非但是一种人们的“主观恶意”安排,相反它在历史上对于中国文化在中古时期世界领先的地位曾经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果我们把中国科举的这种情况与欧洲中世纪时的教育情况有一个比较,则情况可以看得更清楚。罗马帝国没落以后中世纪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以往作为社会结构、官僚政治和罗马法律体系者支撑的知识是阶层不复存在了,于是知识和教育成为教会的特权,知识的研究和传承只能龟缩在阴暗的修道院里;即使是贵族子弟,也只能接受简单的“骑士教育”,只能掌握简单的读写算等知识以及与等级制度相匹配的社交礼仪。至于农民和农奴的子弟,则根本与教育无缘,他们所能学习的知识是从父母那里传袭下来的、标志他们卑贱身份和义务的一些劳作技能,以及宗教信仰。相比较之下,中国科举时代在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内容的丰富深入、社会底层成员通过教育而改变自己地位相对较大的可能性等等方面,就都比欧洲中世纪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

同类推荐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 记者生活研究

    记者生活研究

    你眼前的这本关于记者的书确实值得一读。记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是审视、研究报道别人的,而很少为别人所研究,报道。其实,现代人离不开媒介,而记者是媒介的核心,更是其灵魂,他(她)既是信息的报道者,真相的揭示者,也是观点与意见的提供者。可见,作为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记者,其生存的社会化程度极高,公众关注他(她)也是关注我们自己。这本书从“生存状态”着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记者的新视角。而其讨论的许多话题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趣味性,其中仅仅与“三”相关的内容就很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决定记者生存状态的“三大要素”,记者“撬动历史的三种角色”,记者作家的“三种主要形态”,记者屁股后面的“三把火”等等,都别有意趣。更值得提及的是,这是一位曾在主流媒体做过十年记者的人写的一本关于记者生活的书,这决定了它与出自一般研究者之手的书有所不同。惟其做过记者,其谈起这一行才不隔不玄,感同身受;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思考才能入木三分,“挠到痒处”;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沙化”现象才会有切肤之感,对良好的新闻生态才会那样渴求企盼;惟其做过记者,其文风才能那样畅达,如同山间跳动的小溪,清新而流畅……不需恐惧渊深的学理,也不需畏难艰涩的表达。这部书别有韵致却又浅显易懂:沿着那一行行简洁明快的文字读下去,你会获得一种春日游园的惬意;而间歇掩卷,你又会浮想联翩,领悟颇多。
  • 如何从这个世界消失

    如何从这个世界消失

    《如何从这个世界消失》是全球一流隐私专家、美国人弗兰克·埃亨所著,在书中他以自己的二十年从业经历,讲述了个人应当如何避免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窃取或检索,从而保障隐私、财产安全,乃至人身安全。丰富的案例和行之有效的行动法则,使得本书极具可读性,并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作为优秀的“追踪者”之一,客户会花上千万美元请他找出那些试图藏起来的人。他通过看似“原始”的方法找到了莫妮卡·莱温斯基的藏身之处,令他声名大噪。书中弗兰克总结罗列了自己的若干“消失”守则。也许你会说,你没有被追杀,也没有要逃避的巨额债务,然而只要身处数字化时代,你一定需要小心身份窃贼,他们可能趁你在公共场合打电话偷听到你的个人信息,也可能化身黑客盗取你的电脑文件,那么弗兰克就是你的贴身教练,他会给你全面的“消失”指导,为你的信息、财产乃至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热门推荐
  •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成贵女奔山村

    穿成贵女奔山村

    在丞相府长大的文欣,嫁给了刚被皇上重用的大将军郑凯,却不想他们的婚姻,掺杂了太多因素,使得皇上恼羞成怒,出手对付文家,随着丞相暴亡,文家离京,文欣也跟郑凯和离。文欣去了一个偏僻的山村,想要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可她不知道,青梅竹马在关注他,前夫在关注他,皇上在关注他,穿越过来,就注定不会安静平淡的过下去,文欣该何去何从……
  • 淳熙玉堂杂记

    淳熙玉堂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大道九万里

    大道九万里

    “我辈修士当为红尘,为苍生,为七情,为六欲。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可谓快哉”
  • 打开人生三重门

    打开人生三重门

    本书的第一重门分三个要素——从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我到学会体味快乐,重点阐述了“自我”在人生中所占有重要位置;第二重门分四个要素——从广结善缘、善解人意、善用资源到乐天分亭,告诉我们“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第三重门分三个要素——从瞄准目标,愿付代价到立即行动,来教会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
  • 一生的财富(经典励志文丛)

    一生的财富(经典励志文丛)

    在拿破仑·希尔的诸多著作中,《一生的财富》可谓是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思想观念,激发了所有美国人的潜能”。你真想将自己的生活改变得更好吗?如果是的,那么本书可能是你所碰到的最好的书之一。阅读它,再阅读它,然后开始行动。这是一本铸造富豪的奇书。这本书介绍了一个最奥妙、最玄炒,也是最科学、最实用的法则——“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个人都能发掘自身所潜藏的“积极的心态”,都能思考致富。
  • The Ecology of Law

    The Ecology of Law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science has shifted from seeing the natural world as a kind of cosmic machine best understood by analyzing each cog and sprocket to a systems perspective that views the world as a vast network of fluid communities and studies their dynamic interactions.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