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100000030

第30章 梁遇春:其他 (3)

要沉醉于美,一个人必得去找雕刻家同画家,要追求感言上的逸乐,一个人必得去找诗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奇特心理。他年轻时候就常到Martial,Byron这班歌颂美酒、妇人同歌声的诗人的作品里去求安慰。他还说:“人世真正的狂欢只有从宗教可以得到”,但是他对于宗教也有许多不满的地方,以为尚未尽美尽善,所以好像也是不值得人们的一顾的。他同Philine有时亲近,有时疏远,不即不离地过了十几年大概可说是恋爱的生活,但是每提及结婚问题,他就觉得有无数的难关,不是Philine性格上有什么缺点,或者恐怕会有缺点,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不对,或者恐怕会不宜于结婚的生活,一再考虑之后,种种计划都烟消云散了。同时他还认得许多女人,对于她们也是这样子始终游移于爱人和朋友的关系之间,有时高兴,有时悔恨,永远没有一个明白的表示。这些女朋友里跟他最亲近的,除开Philine外,要算是Egeria了,据说Philine老年时候去找Egeria,两人一齐死去,各人的脸孔都贴在Amiel在柏林时候穿的一件蓝色的天鹅绒衬衣上,假使Amiel尚在人间,不知道他会多么沉痛地把自己再仔细分析一番呀!

这个选本最大的好处是编者不单将提到Philine那几段集在一起,而且把稍微有些相关的地方都列入,这样子使我们能够了解他当时的心境是怎么样,因此能够有个更具体的观念。这个选本虽然没有包含Amiel对于一般事物的意见,但是让我们看出在爱这个热烈情绪之下的Amid是怎么样,这于我们了解Amiel上可说有极大的帮助。Amiel的确是个值得我们仔细去研究的人,他的苦闷有许多是属于所谓近代人的悲哀,徘徊于歧路上的我们很可以从他精密的观察得到一些启示,在这个千灾百难的人生途中这总不能算不无小补吧。

《金室诗集》

吉卜生是一个平民主义的信徒,他和John Masefield一样,总是用日常简朴的辞令来传达千千万万平民共有的情绪,在他们的诗集里面,我们找不出什么传统的词藻,可是他们这种平铺直叙的文字却充溢着诗情——或者正是因为他们用的全是极普通最没有诗味的文字,所以里面所蕴蓄的诗情更来得清新可嘉。Masefield是位海洋诗人,他还有个浪漫的大海做他的背景,吉卜生所歌咏的却是社会里一班最下级的工人生活。但是他在他们的颠沛流离的苦处和静默忍痛的态度里,看出人性的尊严。他从他们那种碌碌无闻,辛苦终身的生活中,领略出人生悲哀的深味。平民的悲哀是无声的,说不出来的,他们只感觉到生命的重压。他们在层层的负担底下天天照例地麻木活着,实在没有闲暇去理自己的情绪,就是偶然有那闲空工夫,也找不出那种自悯自怜的心境,去默察自己的心情,所以他们的情绪是混沌的不容易用言语说破的。要把这不能说的说出来,而且又不会失去庐山真面目,这才是大艺术家的本领。吉卜生就是个具有这样的天才的人。

吉卜生这部新诗集还是保存着他一向的作风。严肃同怜悯是这部诗集主要的音调。他这部集子里有四句诗很可以表示出他对于人生的那种惋惜凄然的态度:

All ecstasies,

Of love and anger,joy sandagonies,

And all the passions that plague man from birth,

Are lapped at last in unim passioned earth.

《斯宾罗沙的往来书札》

近代的思想常常在古人的遗书陈言里听到了同情的声音,有些人就赶紧将那旧书由书架上取下,拂去了多年的灰尘送到印刷局去,刊行种廉价的版本,十七世纪的斯宾罗沙就是近代人这样子重新发现的一个哲学家,去年美国“近代丛书”新出了一本《斯宾罗沙哲学文选》,现在吴鲁夫先生又打算译他的全集,预备在他三百周年纪念(一九三二)时候译完。斯宾罗沙反对宇宙为人而设的学说,主张上帝是照着自然律管理一切,这种科学客观的精神是近代思想的神髓。他又说:“人的快乐是在于能够在世界上站得住,继续他的生活——快乐是人到更完全境界的路,悲哀是人到下等境界的路。

”他由灰暗的命定论里爆发出这么一朵快乐的花,同近代人想由科学器械观里寻出一条到意志自由的路,是具有同样认清事实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爱念斯宾罗沙的缘故。可是他当时受尽人们的攻击,教会用了上帝的名字拼命地诅他,他自己磨着镜来维持生活,寂寞地活到四十四岁就死了。二百多年后亚诺德Matthew Amold谈到他的生涯时候,还替他有些心酸。所以我们对这位哲学家的身世知道得非常少。好了,现在吴鲁夫翻出他的书函,我们读起来,他那种卓然独立不怕一切的精神活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他哲学的赞美外,还加上对他人格的钦崇。他的人格又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他的哲学。而且这书里还有许多他和英国皇家学院第一任秘书欧罗登堡Oldenburg的通信,英国皇家学院是近代科学的摇篮,我们借这本书可以知道近代科学呱呱堕地时候的情形。

东方诗选

欧美人总爱谈东方的事情,尤其是东方的艺术,东方的哲学和文学等等。可是他们对于东方的了解常有欠缺透彻的地方;或者因为他们不能够十分明白我们这古色斑斓的东方,所以在他们心眼中,东方始终是神秘的结晶,好似星光朦胧底下的一所茅屋,刚好做这班住在大城里的疲劳心灵的安息地。世界上有哪件事看穿了,还觉得有趣味呢?所以他们对于东方文学的见解我们看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他们的见解有和我们相同的地方我们觉得很愉快,即使他们的认识有出我们意外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一种参考。倘若大家全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那么话也不用说了,书也不用写了,这些书评更是用不着了。假使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话,我们这里也用不着多说。我是一个玩赏这种一知半解,无关紧要的误解的人,所以我才这么高兴谈这部芝加哥女诗人所编的东方诗选。

有人说诗人总是主观性很浓厚的,所以他们不能够做个客观批评家,自然也不会编出好诗选来,他们太着重于自己的口味,选的东西恐怕不容易博得大众的同情。又有人说非有这种主观的态度不能得到生气,如此他们的选集才可以很显明地表现出他们的性格,仿佛变做一首申诉自己情绪的诗歌,我们却应当尽我们力量和它去表同情。孰是孰非,我们这部诗选或者会给我们一个证明。

提真斯在序言里声明集内不选宗教诗,所以希伯来,古代的埃及,同许多绝妙的印度诗人都没有包含以内。通常一提到东方的诗歌,欧美人便会想到希伯来的长老,恒河河畔修行的老僧,以及埃及宗教的习俗。现在她却偏重于世俗的诗歌,这倒是新鲜的办法,因为可以改正这个误解。

全书分五部:阿拉伯,波斯,日本,中国,印度。每部前面都有一篇概括的序论,跟着就是那一国英译的代表作品。提真斯定下一个标准:凡是译成英文后仍然是一首好诗才算有录入这部选集的资格;若使找不到还带有诗的情调的英译,那么不管原诗多么有名也就不选进去。这倒是个好办法。提真斯在各篇序言里面讨论各国诗的特色,她说阿拉伯的诗歌是自由的诗歌,淋漓痛快是他们的特色,波斯却和他们正相反,诗的形式技能非常讲究,作者是取一忡超然的态度,同英诗的情调有点相似,日本的诗是短小精悍,(真是跟他们的身体一样,罗马人说得不错,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精神!)他们的诗最讲究的是炼句,将许多的意思用一两句轻松的话半隐半露地说出,那些不尽的余音让读者自己去体贴理会,这是俳句的妙处;印度的诗歌却是主观的诗歌,是冥想的结晶,句句全含有超乎物外的色彩,他们是不怎么感觉现实的民族,他们的诗里也没有现实的影子。提真斯所写的序言都很短,全书十分之九是名家英译的东方诗,的确是一部包罗很丰富的东方诗选。

末了要谈到她对于中国诗的见解了。她说中国诗的最大特征是“成熟”这个性质the quality of being adult,欧洲的诗总带有稚气。中国诗是非常客观的,不像印度那样充满了“灵”的情感。中国的诗歌同中国人的人生观同样地受孔子思想的支配。中国诗歌里几乎找不出男子对于女子的恋歌,而女子思慕男子的情歌却是很多。中国人一般是非常敬重文学的,这一点提真斯是由她在中国时所用的无锡仆人敬惜字纸的习惯上推论出来的。中国念诗的调子和爱尔兰古诗人有些相像。她在说到宋元明清四朝的诗时候,只提起袁枚一人的名字。这是这位美洲女诗人对于中国诗的意见。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话,不会莞尔,然而我们很感谢她的盛情同热心。不知我们的邻居们:拜火不怕烧着衣服的波斯,骑着骆驼流荡,衣服老穿不整齐的阿拉伯,脸色青白的日本,和红头阿三的同乡对于提真斯的批评有什么感想。人类的互相不能了解常使我们怅惘,可是虽然不能够抓着真相,她始终是极力地想来了解;所以我们也愿意忽略她多半不妥当的地方,只去看她的高谊隆意;这样我们便觉得非常感谢她。

当人类的互相了解性还是这么柔弱时候,我以为这部《东方诗选》是本很难得的好选集。

《人生艺术(蔼力斯作品的精华)》

前几年当代散文家Logan Pearsall Smith曾把美国哲学大家George Santayana的著作里最精粹的部分集做一本书(Little Essays of George Santayana,Santayana)的著作卷帙浩繁,奥妙精深,念他书的人本来不多,经这么裁剪拣选之后,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这位给希腊精神所渗透的老头子全部思想,而且所读的都是他那绝好的珠圆玉润,气魄回转的文章,因此Santayana的精神能够普及于一般素人(Layman),Smith先生真是做了无量功德。

现在赫伯特夫人对于蔼力斯的作品也施以同样的工作。蔼力斯真可说是一个“看遍人生的全圆”的人,他看清爱情,艺术,道德,宗教,哲学都是人生的必需品,想培养人生艺术的人们对于这几方面都该有同情的了解和灵敏的同情。他又认明这各门里面有许多的冲突,他以为最良好的办法是保持一种平衡,让我们各种天性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且没有互相摧残。比如谈到性的问题,他说:“我们若使想得到适当的节制,我们一定要有适当的放纵才成。”他又说:“若使你要做个‘圣’Saint,你起先应该是个非‘圣’的人物才行。”他对于我们的行为,也主张一面要照着知识,一面要顾到本能。他这种兼含并包的精神的确是可佩服,也只有蔼力斯学识那么渊博,才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度,他在《断言》Affirmation里说:“生活始终是种艺术,是种每个人都要学的,而谁也不能教的艺术。”然而蔼力斯还是谆谆不倦地告诉我们应当要怎样他讲究生活艺术。这个矛盾的地方正是他最大的平衡。在当代作家里只有高尔斯华绥(Calsworthy)的心境是这样地看透人生一切的纷纭错杂,而下个分量适中的判断。

有些思想家的文笔一清如水,他的意思是狂涛也似地一直涌下来,罗素就是个好例子,这类的文章不宜于选出一段段来集在一起,反把思想的来龙去脉同气魄弄丢了。但是像蔼力斯这样子思想沉重,又常常有意味无穷的警句,那是最宜于这种采取精华的办法。我们可以静躺在床上,读一小段,细味半天,这真不下于靠着椰子树旁,懒洋洋地看恒河的缓流,随着流水而冥想的快乐。

这本书唯一的毛病是所表现蔼力斯思想的方面太少了。全书分五章:爱情,艺术,道德,宗教,哲学。每章中间编者总是只着意于一两个论点,关于这些论点的选得特别多,其余大概忽略过去。蔼力斯的意见非常多,对于每一件事情,总是从各面着想,没有疏漏的地方。可是这本书所给我们的印象却好似蔼力斯的主张只有几个,同我们读完他的杰作《人生的跳舞》后的印象绝对不同。不过这或者因为篇幅所限的缘故,赫伯特夫人这副普及“一个最开通的英国人”的思想的苦心是要感谢的。

《俄国短篇小说杰作集》

同类推荐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不需要秒回

    不需要秒回

    本书收录了26个鲜活的段子,曰“把日子过得特二”;10篇逗哏的个人博客,曰“起哄架秧子”;还有31则“妖蛾子世界杯”,看准球盲王小柔如何施展她的“妖蛾子大法”,演绎2006年世界杯球赛。
  • 归雁

    归雁

    《归雁》浸透着痛失丈夫又孤寂无靠的庐隐极度的悲伤与沉重的心情。庐隐借女主人公纫菁之口,抒写她在内力(内心的情感需求,个性解放等)与外力(社会规范、舆论、礼教等)之间痛苦挣脱的一段心路历程。《归雁》标志着庐隐思想与人生的转型,她的人生观由极度的悲哀开始转向热烈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敢打破礼教的藩篱,所以她的情感是纠结的。她的矛盾、悲哀与无助都透露着在回归与挣脱之间的苦苦挣扎,庐隐在情与理、旧爱与新爱、悲哀与快乐之间徘徊。
  • 孔雀翎:赵丽宏经典美文100篇

    孔雀翎:赵丽宏经典美文100篇

    本书收入著名作家赵丽宏所作散文代表作100篇,是他近40年散文创作的精华,内容包括记事、写人、纪行,以及个人生活、写作经历与文坛交谊,每篇都写出了切身的感受,渗透着比较深刻的思想,充满感动人鼓舞人的力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高远的情怀,语言优美,生动,富于意境和诗意,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和青少年的阅读范本。
  •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

    本书不仅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的好书,而且是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描绘声绘色精神文明的一次壮举,是一件带有开阳意义的工作。正当全党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这部报告文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相信,它的面世将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充分发挥出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还是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的优良品德,使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心,无私地将辛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于同胞和全人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无私与慷慨而变得越发美好。
  • 傅少的首席娇妻

    傅少的首席娇妻

    有没见过面就生孩子的,有见过一面就闪婚的,另外还有奉子成婚等等等等。但是——傅宗楠和季童雪显然并不符合以上三种!不仅没见过,匆匆结婚后,一个回了部队,一个去了英国。再见是三个月后季童雪以军方外援帮助傅宗楠所在特种部队执行任务。后来才知道,这个看起来狡猾的像只狐狸一样的小女人,竟然是自己三个月的新婚小妻子当身份揭开,两人的命运再一次扭转这个看似张扬而又迷糊的小女人,究竟经历过什么可怕的事情?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她已经想嫁给他想很久了。********本文可放心食用,绝不伤身!
  • 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访谈录·Ⅰ

    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访谈录·Ⅰ

    新世纪以来,文学新闻、叙事新闻、长报道、非虚构写作等概念相继出现,其内涵有所差别又大同小异。2005年,纽约大学教授罗伯特·博因顿(Robert S. Boynton)把新新闻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称为“新新新闻主义”。可以说,新新闻主义写作运动曲折前行。今天,新新闻主义写作理念、风格与技巧被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媒体间“讲故事”竞争的重要技艺。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但其快速、便捷传播新闻信息的优势有带来“速朽”与“易碎”的先天缺陷。在此背景下,新旧媒体都重建新新闻主义写作的传统。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回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过程与写作理念,对媒体“讲好故事”,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加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分访谈的是活跃在写作一线的著名非虚构作家,所有书籍都是通力合作的成果,本书更是如此。我特此向在百忙之中参加访谈的所有作家表示感谢。本书关军、迟宇宙、卫毅、柴春芽、张赞波、陈徒手、南香红、杨海军、周华诚、易小荷、范承刚、王天挺、杨潇、叶伟民、田毅20等作家整个过程中都给予热心的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误犯妖孽狐君

    误犯妖孽狐君

    如此美艳的“女鬼”,竟然是个男的,还是一只狐妖!?她不得不承认,他让她动心。但是这“瞎眼”的狐狸,怎么就对那蛇蝎心肠的女人百依百顺呢?再次相见,他搂着坏女人嬉笑,对她还一副冷漠的摆谱:“我不认识你。”她陆小草也算是意志坚强的人了,几次忍耐,终于,她站了起来。岂能让那臭狐狸的奸计得逞?!她势要夺回属于她的东西。
  • 快穿攻略之前任男神有点撩

    快穿攻略之前任男神有点撩

    叶烟为了回去复仇,从此开始了卖萌卖节操之路。等等,你说这都是一个人的精分?!来人,前任耍流氓啦![1V1]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林立传

    林立传

    一枚神戒,一座黑塔,混元门的传承。千年的追忆,万年的传承,林立究竟来自哪?修真界,仙界,神界?是同一个维度,还是不同层次的界位!传统与科技的争锋,谁起谁落,谁降谁浮。
  • 雪地行歌

    雪地行歌

    最好的爱情,无非牵手,无疑相守,那一年,飞雪漫天,李行歌在医院里哭的歇斯底里,注定要走的,哪怕你拿命来换,辗转人间几年,她还是要走。遇见她之后,陡然间变得鼠目寸光,时间真的太晚,余生真的好短。多年后,我很庆幸,墓碑照片里的你一如当年初见时那般美丽。人不在了,再怎么爱,也只能守着那座坟,从此以后,婆娑三千碧落黄泉,你我再不相见。你走了以后,从此再无天日,余生是你,余光也是你,要么不爱,要么爱的人都像你。
  • 在火影的人生

    在火影的人生

    这是一个秘密重重的穿越者,在火影世界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