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5900000006

第6章 自我认识:剖析人性中的优点与缺点(5)

【去他的效应:面对诱惑,一定要守住底线】

心理学家彼得·赫尔曼曾经带领自己的研究小组做了一个关于“去他的效应”的实验,目的在于了解人在屈服于诱惑的时候,能不能因为罪恶感而控制自我。

被试者到达实验室时,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进食,正如研究人员说的,他们已经到达“饥饿状态”。这些被试者被分成三组,分别对待。实验人员给一组被试者一小杯奶昔,让他们先缓解一下饥饿感;接着给另一组两大杯奶昔,让他们一次就吃到饱;而最后一组被试者则没有分到一点奶昔,他们仍然处于饥饿状态。

接下来,实验人员把这些被试者安排到一间装有各种零食的房间内,里边放着几碗烤薄饼和曲奇,外加一张评价表。实验人员想看看不同饥饿程度的人面对零食的各种反应。被试者想吃多少就可以从碗中取多少出来,吃光碗里的还可以再向实验人员索取。被试者以为自己吃得多,评分会更高,其实分数对于实验人员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被试者吃的食物的量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以及节食的人和不节食的人在美食面前有何差异。

在不节食的一组被试者中,刚刚喝了两大杯奶昔的人只是吃了一点点薄饼,然后就填了评价表;喝了一小杯奶昔的人,吃薄饼的数量稍微多些;一直处饥饿状态,一点奶昔没喝的人,一下子就吃掉了很多薄饼和曲奇。这一组人的做法,应该算是正常的反应。

对于节食组的被试者来说,情况就出现偏差。喝了两大杯奶昔的人本来应该是肚子最饱、最吃不下东西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令实验人员惊讶,他们吃的东西居然比好几个小时没有进餐的被试者吃的东西更多。实验人员不敢相信,为了进一步证实结论的正确性,他们反复用实验进行论证,结果与第一次实验是相同的。

节食者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好每日的进食量,当他们有一天一旦进食超过了这个限量,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而食用更多的东西。实验人员把这个行为称为“去他的效应”。就像实验中提到的,节食的人因为在实验中一下就喝了两大杯奶昔,这明显超过了他们给自己限制的食量。他们知道今天的节食计划落空,所以就会想:“去他的吧,反正计划泡汤,今天先把肚子填饱再说,节食的任务交给明天处理吧。”他们的脑海中只有把握今天这一个概念,而不去想今天的放纵会让自己增加多少热量,增长多少斤肉。反正已经罪恶了一次,就放纵到底吧。他们这样做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

人们受到“去他的效应”影响,意志力就会失效。为了满足自己一番,就多吃一口,但是多吃之后又会悔恨,接着就更加放纵自己。总之,对于想节食的人来说,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对挑战,意志力居然难以抑制冲动。

一家大型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八只名贵的金表被盗走,损失金额达到16万美元。就在案子尚未侦破的时候,纵横商场数十年的雷克夫人恰好来到此地批发货物,当时雷克夫人随身携带了四万美元。到达酒店后,有人在谈论这桩案子,并将盗贼说得神乎其神。据传言,如果能和盗贼私下达成交易,5000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只金表,八只金表仅需要四万美元,转手后就可以净赚12万美元。雷克夫人一听,不禁想:“难道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尽管道听途说终归是不靠谱的事情,雷克夫人却对金表的事情动了心,一天时间内有关金表的话题多次在她耳边响起。当天夜晚,正当她准备入睡,床头的电话铃声响起,雷克夫人顺手拿起电话,听筒内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雷克夫人,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手里不缺钱。”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难道就不怕我打报警电话吗?”雷克夫人显得有些惊慌。

对方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说:“请不用担心,我不会对你造成任何伤害。可能你也听说商场金表被盗的事情了吧。这几块金表在本地不好脱手,若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做一笔交易。”

对方说到这里,雷克夫人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不过她在听筒的另一端没有出声。对方见她没有回答,又说:“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金表的真假,如果你实在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找一家珠宝店进行鉴定,你觉得怎么样呢?”

雷克夫人又惊又喜,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要比其他一般生意丰厚许多,于是便答应对方见面详谈。最后雷克夫人以四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八只金表中的三只。

买完金表后的第二天,雷克夫人拿起金表仔细观察,感觉金表有些地方不对劲,于是便把金表带到相熟的珠宝店鉴定。鉴定的结果差点让雷克夫人疯掉,这些金表都是假货,三只金表的价值加起来也只值几千美元而已。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雷克夫人才知道从她一进酒店存钱的时候起,骗子就已经盯上了她,而她听到的有关金表的话题也是骗子们故意说给雷克夫人听的。骗子的计划是,就算雷克夫人第一天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她,直到雷克夫人上钩为止。

雷克夫人没能抵挡住诱惑,成为“去他的”效应的牺牲品。所以,一定要随时提醒自己,欲望很可能让你失去一切,欲望会直接点燃起你心中贪婪的火焰,最终会把你烧得体无完肤。

那么,如何打破“去他的”效应呢?显然不是强迫自己不被眼前的东西诱惑,而是用“自我谅解”的方式。也就是说个人遇到挫折,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

当你原谅了自己的放弃行为,而不是悔恨,你会发现这个信息传入大脑后,你居然能约束自己的内心。就好比喝了两杯奶昔的节食者告诉自己反正减肥计划失败,多吃点薄饼也没什么关系。当你原谅了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现在吃薄饼的数量,比带着罪恶感去吃时反而大大减少。你为这个行为感到惊奇,但人就是这样,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过度苛刻自己,你就会发现你的自控力也是很强的。

【权威效应:不被权威所左右】

“人微言轻,人贵言重”,这句话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学效应,那就是“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地位高,名声大,他说的话就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更愿意相信其正确性。

“权威效应”之所以存在,是由人们的“安全心理”造成的,人们觉得权威人士在他所在的专业领域里比普通人懂得多,研究更深入,所以愿意相信他们。但是,这个心理惯性有时候会成为思考和做事的阻碍,限制我们的思维。

虽然说,崇拜权威的心理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成功者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自己的视野。但如果过于崇拜权威,而从不去怀疑他们,总是按照他们提出的“真理”做事,那样只会阻塞我们的思维通道,影响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久而久之,这种盲目崇拜权威的心理会将我们塑造成一个僵化的、盲目的、平庸的“傀儡”,试问一个傀儡又怎么会取得傲人的成就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对所有的权威说法持有怀疑态度,对社会上的任何信息都抱有怀疑态度,这种态度一直陪伴着我,直到现在。”有些时候,真理并不完全存在于世俗的老旧观念里,也不存在于这些“权威说法”中。我们要敢于打破世俗的框架,学会向权威质疑、向权威挑战。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想要在某一个方面取得进步和成绩,都必须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丰富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对于现有的一切都感到理所当然,那么就只能原地踏步,永远都无法拥有独特的思想。所以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就非常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任何人的眼中,他们的成就都是伟大的,他们的魅力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伽利略之前,人们对于自由落地的物体的认识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和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越快。

这个理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权威理论,即使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够证明,人们也完全没有想到要去验证一下,这种盲目的认识一直持续了一千七百多年。

伽利略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认为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一致,他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质疑。但是,很多人都在批评他,认为他不该质疑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伽利略难以一一说服那些反对者,他决定用实验告诉大家结果。

一天,比萨斜塔下,不断有人聚集过来,大家都等待着见证伽利略的实验,事实上,多数人都在等着看伽利略的笑话。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怎么可能呢?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对这个现象下过结论了,为什么这个年轻人就是不相信呢?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亚里士多德的拥护者满脸怒容,认为伽利略亵渎了权威。不过结论马上就要出来了,再等几分钟,究竟谁是正确的就有了定论。

在比萨斜塔内部,伽利略正在做最后的准备,他把一磅重的铁球和十磅重的铁球一起拿在手里,吩咐助手为他清理出一片空地,然后缓缓向塔顶走去。作为当事人,伽利略反而更加平静,他对自己的理论很有信心,类似的实验他已经做了无数次了。

突然,斜塔下面人群一片骚动,原来是伽利略出现在了塔顶。只见伽利略微笑着看了一下下方的人群,他并不言语,但是举手投足信心满满。向助手示意之后,伽利略将两个质量相差十倍的铁球同时放开。结果不言而喻,伽利略在短短几秒钟打消了人们的怀疑,也击碎了人们心中的权威论断。

如果伽利略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古代的大贤者的说法是毋庸置疑的,而不去发现这其中的问题,不去思考这其中的问题,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吗?他能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吗?当然不能!

可以说,科学上的很多重大发明和发现,都需要对当时已有的那些说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只有这样,这些科学家、发明家们才能够激励自己进行探索。如果说,他们总是墨守成规,不去思考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事情其中有哪些问题,那他们的知识又怎么能够丰富起来?理所当然地,也就没有了这些新思想、新事物的产生,整个世界也就无法再前进了。

有人说,盲目服从要比主动犯规更加有害。这句话说得十分正确。一个人如果只会盲目地循规蹈矩,那他就永远都无法摆脱别人的阴影,也永远都无法拥有创造性思维。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对所谓的“专家建议”、“专家判断”、“专家方法”等一系列的“权威”性指导深信不疑。甚至有些人会将这些专家语录作为真理而全盘接收。其实,即便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对事情的判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盲目地崇拜权威有时只会引导我们走向错误,这对自身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都是非常不利的。

想要开发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想要与众不同,就不能鹦鹉学舌,不能一味地盲从所谓的“权威”。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且要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然后凭借着自信心和自强的心理,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突破阻碍,直到取得成功。

同类推荐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之所以活得那样逍遥、自在,是因为他把利益看得很轻,把功名看得很利淡,所以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乘物以游心”,并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如果我们也像庄子一样,凡事也想开一些,那么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喧嚣中拥有一份宁静,在忙碌中拥有一份悠闲。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庄子。有人仰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有人秉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处世态度,也有人心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洒脱性情。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内容在于述评我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智慧说的创立者冯契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贡献,资料详实、论证严谨、表达顺畅、层次架构安排合理,体例格式也较为规范,是了解并研究冯契哲学的较好读本。
热门推荐
  • 夏日的索拉尔

    夏日的索拉尔

    生于那个燥热的季节,让她拥有了和那个季节一样的名字,夏天。但却不同于这个名字的热情,她的爱总是被隐藏在阴影里。跨越了几十年时间的暗恋,因为他的出现再次被照亮。犹如她过去写的那封信,致—夏日的索拉尔。他是她这一生仅此一次的爱,也是她心中唯一的太阳。
  • 如娇似卿卿

    如娇似卿卿

    皇家娇女,多才贵子,白衣将军。青梅竹马,赏识之恩,因她一句承诺而交紧纠缠。权谋智斗,云诡波谲,谁能自其中抽身?
  • 吕梁英雄传(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吕梁英雄传(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吕梁英雄传》是当代名作家马烽、西戎合的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此小说改编为电影《吕梁英雄》。2004年,导演何群、制片人张纪中等人将该小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 吉狄马加的诗

    吉狄马加的诗

    汇集作者自发表诗歌以来的的代表性作品,重返展现了作者迄今为止的诗歌诗歌创作全貌,以及这一方面的发展路径。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得惠于其民族文化的滋养,得惠于经年不断的汉语创作的锤炼,也得惠于其长时间文化管理工作培植出来的视野,其社会效益毋庸置疑。
  •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魔影噬天

    魔影噬天

    叶家小子叶三,垂死之际,偶得地球界黑帝传承,遵从其遗愿,重振极影门!从此腾飞上清十三境,激战万千宗门,夺异宝,得异宠,伏仙兽,获倾城,让那天为之动荡,让那地为之崩裂,让那江河为之倒转!
  • 活用庄子:安时处顺

    活用庄子:安时处顺

    本书是介绍庄子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庄子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作者论述了庄子智慧在启发心灵方面的价值,指明了当今社会,人们如何运用庄子智慧去顺应自然、认识自我、透视人性,在自主自足中圆满人生。作者还讲述了许多西方人士吸纳庄子之言、善加应用并获益良多的实例,中国读者读来会自发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由衷自豪感和深切共鸣。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 无双武帝

    无双武帝

    身中寒毒的少年,于隐忍中崛起,誓要复仇。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踏十万兽山。男儿一诺,流血漂橹,伏尸百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儿女情长,纵使三千荣耀加身,我只恋你一人。踏日月,碎星辰,破苍穹。登天路上,镇压万千神体,斩尽天下英豪。我,只为等你归来!
  • 太白山人漫稿

    太白山人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诸天宿敌

    我的诸天宿敌

    吴浪很郁闷,别人家的系统都是兢兢业业为宿主着想,为什么自家的偏偏把自己往死里坑。系统:“到达新世界,检测到宿主想法,绑定宿敌――魔教教主!”吴浪:“……”……系统:“到达新世界,检测到宿主想法,绑定宿敌――大成圣体!”吴浪“……”……系统:“到达新世界,检测……”吴浪:“等等,就不能来个新手难度的么?”系统:“不能,只有最强的宿敌才能铸就最强的宿主。”吴浪:“那我能放弃你么?”系统:“可以,前提是你能活下去……绑定宿敌――世界意识。”吴浪:“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