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6100000006

第6章 古代家族何以传承(4)

【家族长盛的奥秘:诗礼传家】

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三国]王昶《家诫》

考察古代的成败,推论未来之吉凶,没有追名逐利、贪得无厌却能够让家族长存永保福禄者。你们这辈人要想立身处世,就要遵循儒家教诲,实践道家真言。你们要保持恬淡超脱,深刻理解,不敢违背。

大凡世人多喜欢追逐荣华富贵,追名逐利,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人性使然。中国古代的贤人圣哲对此并不反对,只是强调君子好财,求之有道。不管是富贵还是贫贱,都要遵循世上公认的道义原则,按法规挣钱,靠勤劳致富。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一般的人挣了钱之后想着继续多挣,有公德事业心的人,挣了钱之后想着济世行善,这无关善恶,只是境界不同。

前一种人在世上占大多数,挣钱想越挣越多,事业想越做越大,被功利驱动着生活。他们中间难得有几个人想明白,挣钱不难,能够守得住才难。好多人发财了,短的转眼破败,长的子孙没落,钱财事业守不住,辛辛苦苦换来一场空欢喜。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极为常见。以王朝创业为例,每一王朝兴起的时候,风起云涌,豪杰并起,建功立业,一大批英雄豪杰成为开国元勋,这些家门气势如牛,非常风光。可是继续看下去,却发现他们大多以没落收场,有几家能够香火常在的呢?恐怕连1%都达不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其实是三个阶段,第一是人性趋利,第二是得利逐利,第三便是名利皆空。一句话,守不住。

这个现象不是用理论分析能够回答的,真实的事例最有说服力。在漫长的时代里,有没有哪些家族超越而出,经久不衰呢?

显然是有的,在汉朝就有一个家族数百年间受人敬重,经历多少次改朝换代、社会变动却巍然屹立。这家人姓杨,他们是如何起家的呢?

根据中国的百家姓传承,杨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这家杨氏崛起的真正机缘,还在推翻秦朝的大起义之际。有个名叫杨喜的人参加了义军,后来成为刘邦麾下的战将,在同项羽最后大较量的垓下之役,汉军十面埋伏,项羽一路败退到乌江边上,已经可以看到江东故土了,但被紧紧地包围起来。最后那一刻,汉军发起了总冲锋,率部冲在最前面的是五员汉将。项羽回头一看,把这五个人的名字全都喊了出来。项羽对他们说:“你们不都是我当年的老部下吗?听说刘邦下了重赏,杀我者封侯。念在我们曾经君臣一场,现在我就成全你们吧。”项羽不战了,拔剑自刎,这就是有名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

刘邦出的赏格很重——封侯,它是什么意义呢?它和赏钱不一样,钱花光就结束了,而封侯却可以由子孙继承,非常稳定,家族跻身贵族行列。因此,刘邦真的下了重赏。冲上来的这五员汉将想获得这份重赏,哪里顾得上旧日君臣情义,将项羽大卸五块,一人扛一块回去领赏。刘邦真的大方,原来说好赏一个的,现在来了五个,他不计较,全都赏了。这五个人里就有杨喜,被封为赤泉侯。杨家崛起其实是从这里开始的。

再往后,杨家在汉朝曾经出过宰相,也出过其他几个大官,但总的来看,官是越当越小,家族也越来越不起眼,更谈不上受人敬重。前面说过,权力是公器,不能私相授受与继承,光凭政治势力或者军功,就想代代垄断它,并且维持家门不衰,根本做不到。所以,杨家在西汉并不显赫,甚至日趋衰微。

可是到了东汉,这个家族突然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叫作杨震。人们发现杨震和他的祖上截然不同,不是以军功或者官僚的身份,而是以饱学之士的形象登场。他对于儒家经典,传统的天文地理,经史百家无不精通,让人钦佩。

他不追求当官,一辈子在家里安心读书,不求功名,热心教育,在家乡做善事,招收学生,教授子弟,培育了很多人才。

东汉朝廷知道杨震很有学问,多次征召,请他出来当官,可他不应召,安心做学问,就这样过了大半辈子。一直到五十岁时,他遇到清官,一再劝说他,有这么好的学问,应该出来施展才干,为社会做一番事业,实现胸中远大的抱负。杨震才出来当官。

从杨喜到杨震,经过了大约三百年,杨氏家族的形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军功家族变成文化家族。杨家在文化上达到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杨震的学问极好,时人把他称为“关西孔子”。孔子出生在山东,属于函谷关以东;杨震家乡在弘农,就是今日华山之下,属于函谷关以西,故世人称颂关西也出了个孔子。可见,在东汉时代,杨震的学问和人品多么受人尊崇。

杨震在荆州当过四任刺史,再到东莱任太守,经过地方官的历练,提升到朝廷,官至太尉,位登三公,尊贵无比。

杨震曾经当过地方官,负责一方,具体处理民间的事务,想托他办事的人很多。有一次,有人要求他办事,晚上揣着十斤黄金,摸黑来到杨震家里,悄悄送给他,并且跟杨震说:“请您放心收下吧,我来时没人看到。”可是,杨震跟他说:“这件事怎么会没人知道呢?天知、神知、我知、你知,天地神明不可欺,所以不要以为没人知道。”杨震坚决把这个钱退了回去。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四知”故事。

杨震的清廉不是做给人看的,也不是怕贪污受贿被人检举揭发,完全是基于个人的操守。他恪守为官清廉的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儒家一直告诫人们要慎独。慎独就是在没人看到的场合、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没有人看见,失去外在的监督,内心中平时刻意抑制住的念头容易冒出来。那些趁着没有人的时候才做的事情,大概不会是什么好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轻则形成虚伪的人格,重则变成骗子,如果有权有势,更成为众人所指的衣冠禽兽,表面上道貌岸然,满肚子男盗女娼,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仁义道德,想着如何贪腐整人。无人之处见真性情,所以,儒家才这么强调“慎独”,把容易放出心魔的地方变成自我修炼的绝佳道场。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天地有正气,头顶有神明,做一个真诚的人,无愧于天地良心,哪怕做不了大官,发不了大财,至少心安,不怕夜半鬼敲门。所以,千万不要羡慕那些贪赃枉法、昧着良心发财的人得势风光,你听听他们败露以后的自白,才知道原来一直提心吊胆过日子,表面装神气,内心如惊弓之鸟。

杨震不收钱,他这个地方官就当得很穷,常常是粗茶淡饭,衣着朴素。有人跟他讲:“你自身当官俭朴不要紧,可也得替子孙想想,给孩子留点钱吧。”杨震笑了,回答道:“我当个清官,让后世的人见到我的儿子,就会说他是清官的孩子。我留给他的遗产就是这个,已经够丰厚了。”他追求的最丰厚的遗产是什么呢?口碑。

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梁]徐勉《诫子崧书》

古人说:“把清白留给子孙,不也够丰厚的吗?”又说道:“留给子孙黄金满筐,不如传给他一本经书。”

古代家训说,留给孩子一筐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橱书籍。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留那么多的黄金呢?因为我们担心孩子不够生活,我们想挣很多的钱,留给孩子打底,让他起步比别人高出许多。孩子很有钱,就不用受我们受过的苦,可以过舒适的日子,拿这钱去读书,去成就大事……其实,我们想太多了,没有经过磨炼,不曾吃过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压根就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这样呵护出来的孩子,十有八九会成为败家子,大手挥霍,坐吃山空。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留太多钱的原因。国内外有好多挣大钱的人,到晚年怎么处置财产呢?设立慈善基金会,把钱都给捐了。捐钱就是为了不留给孩子,好让他自己去努力拼搏。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太低估孩子了,我们能挣这么多的钱,做这番事业,就这么没自信,以为孩子就不行,就做不到?也许人家做得比我们还要好,做得比我们还要大呢。那么,我们更需要想的是如何让孩子做得更好、更大?那就是一定要有品德、有文化、有毅力。这就是为什么要留书的道理,让他自己好好读书,明事理,懂得怎么做事,磨炼成才,那么他一样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

留书是最好的选项吗?也未必。我以为留很多书给孩子,还不如给他广结善缘。中国人总说要积德,积德也是在结善缘。你一生行善,帮助很多艰难困苦的人,别人有难、有急,你尽量去帮,能做尽量做。帮助别人有求回报与不求回报的区别,哪怕是心里隐隐有求回报的期望,做的可以称作好事;连回报都不想,帮了就当没这回事,那属于做善事。做了很多不求回报的善事,受你帮助的人是有感情的,他现在没有能力回报,心里会念着,有一天有了这个能力,就会想起是某某人曾经的帮助才有了自己的今天。也许这个时候你已经不在世上了,可是你的儿子、你的后代,还在社会行走,人家见到就想起这个人的父辈帮过我,大家都来帮你儿子一把,你一把我一把,众人拾柴火焰高,你儿子在这个世界上会活得很潇洒,很顺畅。而且,他心里得到善的滋润,也会行善,代代做善事,这样的家族一定绵延不绝。反过来,如果你一心只想着赚钱,路数不正,这里刻薄人家一下,那里骗人家一把,坑蒙拐骗,钱是赚到了,口碑却坏了。人家即使拿你无可奈何,背地里也会恨得咬牙切齿。这样的钱留给子孙不但没用,反而有害。你的子孙后人在社会上走到哪里,人家都会记得他父辈当年如何使坏,谁都想踩你儿子一脚。一人踩一脚,你儿子受得了吗?

杨震虽然清贫,可他实践了儒家提倡的道德,学问好是基础,人品高才是灵魂,留给子孙的是为官清廉的口碑,这是最大的遗产。注重眼前利益得失的人都看他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穷死了也没人同情,还不如同流合污捞取现实利益。然而,从更加长远的历史来看,杨震的声誉却是这个家族崛起的转折点,弘农杨氏因此冉冉升起,受到世人敬仰,子孙后代以他为榜样,传承优良家风,缔造了数百年誉满天下的家族。回望走过的路,人们不能不赞叹杨震留下的遗产真是丰厚!

杨氏家族从军功起家,到杨震这一辈完成了转型,变成一个文化名望家族。这一步很关键,权力和金钱是无法让子孙继承的,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要懂得花钱,把权力和金钱转化为人的培育,变成文化,打造门风,形成家族传统,这就是扎根。家训立意高,子孙家教好,对社会的公益道德贡献大,这个家族根扎得正,将来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管子》早就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看重眼前利益,那就种稻谷,只有一年。想长一点就种树,再长远就育人,不用担心你做的善事没有得到眼前的回报,给子孙耕种福田最是福气。所以,事情要朝远处看,心量便大了。一个经久不衰的家族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常年浇灌与养护。

杨氏家族的第二个转变,是家族内涵的提升。古人告诉我们,世上只有三样东西可以长存,不是权力,不是钱财,而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品行,高风亮节,让人高山仰止,成为楷模;立功是为民兴利除害,统一国家,开创制度,确立法治,垂则后世;立言是洞察天地人,大彻大悟,著书立说,启人智慧,导人向善。除了这三条,其他的都留不下。杨震对于杨家的最大贡献是立德。

杨震所处的东汉王朝,可谓命运多舛,大致从第三代开始,皇帝很年轻就死掉。皇帝死了,继承皇位的皇子年幼,只好请舅舅来辅政,太后垂帘听政。皇帝渐渐长大,可是舅舅品尝到权力的滋味,不肯把朝政交还给皇帝。皇上怎么办呢?朝中都是舅舅的人,他只好靠自己身边的人来夺权。皇帝身边主要是什么人呢?宦官。一群没有文化,身心受到残害,以致对社会充满仇恨和报复心的人,皇帝和他们一起密谋,发动政变,扳倒舅舅,夺回政权。皇帝完成这番事业后不久,年纪不大又死了,于是外戚重新掌权。这事情没完没了地重复,不停地循环,外戚和宦官每一拨人执政的时间都不长,权力斗争非常激烈,每一次变动必定伴随着利益重新瓜分,权和利紧紧捆绑在一起,全是私利,整个社会被扭曲了,受伤的是老百姓。所以,民众对此深恶痛绝,怨愤积多了就一定要爆发。

自从西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教育讲正义、讲公平、讲清廉,官员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培育出来的,因此他们对东汉的这种政治现状非常不满。

东汉宫廷内部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最终都要拿到宫外变现。例如皇帝小时候的奶妈,依仗着皇帝这座靠山,也要在政治上大捞一把,她要安插自己人在朝廷当官,为她收受贿赂,收揽钱财。奶妈也玩政治,是不是太过分了,可朝官不敢惹她。杨震骨鲠,站了出来,公开给皇帝上表,针砭时弊,指出政治要以贤为本,去除污秽。什么是污秽呢?宫里那些来路不明,出身低微,根本不按照正当的人事选拔制度提拔上来的人,诸如奶妈、宦官之类,都应该从官吏队伍中清除出去。杨震的上表直接打击了东汉掌实权的人,发出社会压抑已久的声音,鼓舞了正气,杨震成了东汉后期清流官员、年轻学子的领袖人物。

同类推荐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古琴之道

    古琴之道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热门推荐
  • 教你学摔跤(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摔跤(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七零佛系小媳妇

    七零佛系小媳妇

    新书《福运小娘子》已经上线,求关注求投喂!人家重生先是虐渣渣,斗极品,接着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孙思妙重生却只想当个废物。为啥?哦,极品都疼她,渣渣也是她要守护的人。咋斗?咋虐?吃饱了撑的。只要不作死,看着呗,挺好!发家致富就别想了,那玩意多累人,躺着吧!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大志向的日常文,鸡飞狗跳的小欢脱文。阅读指南:1.逻辑已经去了外太空,别在意!2.全架空,别考究!3.男女主都重生!4.别被佛系两个字误导!
  • 营销革命(经典重译版)

    营销革命(经典重译版)

    本书是一本专门帮助商业人士快速学习战略的自助书籍。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通过层层晋升终成为企业CEO的人,更多来自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而非其他职能部门。我们如今生活在“竞争年代”,几乎在所有品类中,商业竞争都已经越来越像战争。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的“自上而下”战略模式也随之过时。当你已经无法预测未来的竞争动向时,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资源分配也受制于长期规划,那又如何能灵活应对竞争变化呢?
  • 重生之锦绣嫡女

    重生之锦绣嫡女

    当表姐出现在眼前,巧笑嫣然的告诉她:“你不是说绝不为妾么,现在跪在这里,不是还得叫我一声主母!”——宁为寒门妻,不做高门妾!云卿怎么都没有想到,只为这一句话,引来表姐处心积虑的谋害,联合他人灭她满门,夺她正室之位。当父母被斩,家门被灭之时,她才知道,这世人眼中美好的姻缘,不过是一片假象,他们心心念念的都是她沈家巨富的家产。再次睁眼,却回到父母皆在的十三岁,她还是沈府千金嫡女,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护父母,保家业。为了不重蹈覆辙,她开始步步算计。为了家人的安危,她开始狠下心肠。这一世她一定要不枉此生,斗姨娘,斗姐妹,斗舅母,誓将一切牛鬼蛇神全部打倒,活出一个锦绣人生。【推荐本人完结文】《浴火王妃》女强,一对一P:本文,一对一,宅斗,重生,宠文
  • 帝妃风华

    帝妃风华

    创世神之战,浩浩汤汤!!!帝尊之战,昏天地暗!混沌女帝坠入轮回,九荒大帝誓死跟随!!上古异兽,绝世古兵齐齐跟随!!!为同伴而亡,为同伴而生,异界的启程,睁眼间,命运的开启,女帝降临异世!初见他,冷淡成霜,再见他一世仿徨,三次而立,强强联手!踏碎山河,挥指灭世!什么魔?什么神?圣人?邪神?皆不过蜉蝣撼树!大道通天,不管女帝也好,尊王也罢,儿女情长,怎可三言两语?江湖悠悠!吾只想与汝共饮浊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偷心交易:盛宠小辣妈

    偷心交易:盛宠小辣妈

    免费?堂堂大总裁竟被当做ED牛郎,黑眸一眯,“我怕你包不起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豪气万丈:“哈,开什么国际玩笑,A市还没我包不起的男人!”看着男人发黑的面庞和渐渐俯下的精壮身躯,她欲哭无泪,完蛋了,自己果然惹到了不该惹的男人……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 重工法兰西

    重工法兰西

    一样的工业,不一样的法兰西,谁敢乳法就送他去见拿破仑皇帝
  • 网游之初吻献给过滤嘴

    网游之初吻献给过滤嘴

    一名穷困的、运气不是很好的学生,被迫在毕业前离校。前途渺茫之际,开始以网游为生。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织,让他领悟很多,明白很多。为了亲人,为了荣誉,他在全球在线人数最多的网游里,打出了国人的自强、自信,彰显了国人的傲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彰显了华夏民族的博爱与包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捍卫。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社会最底层的男人,最爱情的坚贞守护。
  • 婚色撩人,偏偏对你情深深

    婚色撩人,偏偏对你情深深

    “苏小姐,请问您怎么评价裴总?”“他——霸道,毒舌,!”“裴先生,请问您怎么评价,苏小姐?”“不,是裴夫人!”某男人一伸手臂,“走,夫人,我陪你逛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