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800000033

第33章 最后的辉煌(4)

李鸿章在营里急得直跳脚,最后,他想出了一招诱降之计,对城内的太平军士兵开展思想攻势。他让士兵写大字报,中心意思就是只要投降,一律免死,而且还有官做。这一招还真是管用,据说,到了常州战役后期,每天投奔李鸿章大营的“约有三百上下”。对此,陈坤书无可奈何,开始还想通过杀几个逃跑的士兵镇住局面,但是,随着跑的人越来越多,陈坤书也不管了。战斗进行到后面,只能用悲壮来形容。

李鸿章的军队攻入城里,留下的数百名太平军官兵与敌展开拼死搏斗,寸土必争。最后,陈坤书指挥着只有三十余人的队伍一直守卫护王府,杀死了一批批冲上来的敌人。战到最后只剩下陈坤书一个人。陈坤书杀了几十名湘军后,被乱矛戳死。

江、浙大小城镇被湘军逐一攻破,天京成了一座四面被围的孤城。

6.天国大幕徐徐落下

曾氏兄弟一步步剪除了天京城外围的残余太平军,把南京围得跟铁桶一般。

早在同治二年五月(1863年6月)间,天京城的粮食供应已经断绝了。当年冬天,洪秀全号召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大家在城里空闲的地方种菜、种地,但是,小麦要大半年才能收获,这大半年里数十万军民吃什么?

丢了浙江“小天堂”的李秀成在这年冬天再次向洪秀全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明白李秀成的意思,心里也觉得这是唯一的路。但是,南京即是天国,哪有天国会被攻破的道理?这让他以后如何面对子民?如果“别走”,也意味着他鼓吹的那套革命理想的破灭。于是他大声训斥李秀成:“朕奉天父天兄之命下凡,是九州万国唯一真主,何惧之有?尔畏死,尔就走。朕铁打江山,尔不扶助,有人扶助!”还要赶李秀成出城,大家苦求一番,洪秀全方才罢了。

到了第二年初春,可以吃的都吃光了,不少人饿死了。洪秀全鼓动“吃甘露养生”。什么是甘露呢?其实就是野草。洪秀全解释说,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粮食,现在城里百草丛生,就是上帝给我们准备的粮食。为了鼓励大家渡过难关,洪秀全亲自带头吃野草。洪秀全显然是富贵生活过惯了,身子骨没有年轻时那么硬朗。没过多久,便因为吃野草中毒辞世了。

这位和曾国藩打了半辈子的洪秀全,从一个农民子弟白手起家,最后成为占据半个中国的一方霸主、神州大地的半个君王,把名字留在了华夏青史中,成为千古传奇。

洪秀全死后,其子洪天贵福即位,称幼天王。为了稳定军心,洪秀全去世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以至于天京城破后,很多太平军战士还不知道洪秀全已经死了大半年。

南京城的粮食虽然断了,可是怎么攻进去?

前面提到,南京城六朝古都,每一代的皇帝都把城墙修了又修,到了洪秀全时,城墙竟然有三层楼高。而且城墙与江湖相接,只有通济门至太平门一带是陆地。这是进攻南京的唯一通道。洪秀全让军队在高处修筑一座石垒,名曰“天堡城”;在低处修筑一座石垒,名曰“地堡城”。这两座堡垒成了双方争夺的关键点。

天堡城首当其冲。曾国荃看天堡城太高,强攻的话代价太大,于是命令萧孚泗、朱洪章以巨炮连日轰击,终于在同治三年一月二十一日(1864年2月28日)攻占了这座号称“钟山第三峰”的制高点。

地堡城又是另一番景象。曾国荃准备如法炮制,一边悄悄挖地道到城墙底下,一边以重炮狂轰地堡城。但是,地堡城就是攻不下来,挖地道的士兵还被地堡城的炮火炸得埋在地下不少。双方僵持不下,每日消耗着无数弹药。

围城一晃就是几年,清政府的耐心也一点点消失,慈禧多次下旨曾国藩速速攻城。但是,曾国藩也没办法,破城的日期一拖再拖。

曾国荃久攻不下,各方议论纷纷,有的说曾氏兄弟为争天京之全功,拒绝他军前往,坏了大局;有的说李鸿章看湘军攻不下也不来帮助。曾国藩深怕朝廷下旨让其他军队来接替曾国荃,就五月二十二日(6月25日)上疏,让李鸿章立刻前来围攻南京。

李鸿章此前多次和曾国藩通信,深知老师是要独占全功,就不好意思来了。但是现在朝廷下旨,李鸿章也怕被人说不顾旧主,于是赶紧派刘士奇炮队以及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营陆军,会攻天京。

六月十五日(7月18日),曾国荃接到李鸿章派兵会攻的书信,怒火中烧,集结众军,大声宣读了书信,说:“争功的人到了!我们艰苦奋斗两年多,却要让别人来争吗?”

大家一听这话,立刻炸开了锅,齐声说:“不能。”

曾国荃说:“那好,我们就在援军到达前拿下天京。”

此前,曾国荃的狂轰滥炸已经取得了成效,此时群情激愤,一鼓作气攻破了地堡城。曾国荃终于逼近南京城墙,他让军队把一百多门大炮安于龙脖子山上,日夜不停地朝城墙轰击,迫使太平军上不了城墙,然后掩护军队挖地道炸城墙。六月十五日,正好是李鸿章派兵助攻之信到达之日,地道也挖好了。

炸药埋好,可是谁去打头阵呢?一向不怕死的众将这时突然安静了。以前出生入死不都是为了城破后好好抢掠一番吗?好容易活到现在,离财宝就差一步,谁都不愿意现在去死。曾国荃问了多遍,谁也不回答。曾国荃说:“那好吧,大家就这么等着,大不了等李鸿章来干。”

朱洪章忍不住提出:“不如按职位高低排,职位高的打头阵!”萧孚泗是提督衔,职位在突击部队里是最高的,李臣典是总兵,职位第二。萧这次是死守住“闷声发大财”的古训,就是低头不说话。李臣典一看萧孚泗那副模样,于是说:“我去就我去,只是要把朱洪章的军队拨给我指挥。”朱洪章一听怒从心头起,大声说:“我的军队难道我不会指挥?”大家起哄,那你来指挥吧!朱洪章弄巧成拙,在曾国荃面前又不好学萧孚泗、李臣典那样装怂,只得硬着头皮领兵打头阵。

于是,曾国荃部署朱洪章、萧孚泗、刘连捷、李臣典、张诗日、熊登武、彭毓橘等部的作战任务,并各立军令状。

一点火炸城墙,朱洪章的肠子都悔青了。由于怕炸弹炸不垮城墙,就把大量的炸药放到地道里,结果一引爆,二十余丈城墙崩塌,朱洪章的先锋营四百余人全部被炸死。朱洪章领着人冲进缺口,城里的太平军潮水一样涌出来,一番冲杀过后,朱洪章的人又被杀了一千多。

但是,由于城里断粮已经多日,很多人食不果腹,甚至连刀都举不起来,城破后,几万人马立即投降了。曾国荃没有想到,半天时间,天京九门都破了。于是,天京城霎时间成了人间地狱。只要是反抗的,无论是太平军还是老百姓,一律刀枪相向。天京城内,绝非“血流漂杵”可以形容。

据记载,城里总计三万人,其中一万是太平军。在城门攻守战中,太平军几千人被杀,随李秀成突围而走者千余人,利用各种机会逃走者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在后来的屠杀中,很多被杀的是老百姓。曾国荃的说法是,很多太平军化装成老百姓,因此只能“宁可误杀三千,也不可使一人漏网”。于是“大街小巷,尸骸塞路,臭不可闻”,“秦淮河上,尸首如麻”。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是一位颇具正义感的谋臣,对曾国荃手下残忍杀害老百姓颇感痛心。他不仅在日记里记述了湘军的罪行,还上报给曾国藩。赵烈文说,街上的死尸百分之九十都是老人,未满两三岁的孩子被用矛戳来游戏。四十岁以下的女人一个都没有,老人受伤,有的被砍十余刀。

曾国藩知道这种情况后,不但不制止,还帮助曾国荃隐瞒、掩盖,同时夸大湘军的“战功”,谎报说:“湘军入城,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十余万。”

湘军的兽行还体现在对待妇女上。南京城里的妇女,尽数被湘军抢掠奸淫:有的被强拉进营房,全营糟蹋;有的被掠走他乡贩卖。

除了杀人、抢人,湘军的另一恶行就是抢东西。他们抢劫的目标是诸王府,王府抢空了,就逐户抢劫市民百姓;后来则是挖地拆屋,掘坟开墓。在抢劫过程里,老百姓稍有反抗就被杀死,而且湘军之间还为财物火拼。

整整十天,天京被一抢而空。有人记载,南京城外,湘军上下用船装满财物运往湖南,长江之中千船万帆,日夜川流不息。曾国荃获资数千万,他的手下也个个变成了富翁。曾国荃用湘军抢劫进贡给他的银钱回乡抢购田产,使得舆论沸扬,称之为“老饕”。曾国藩则为九弟鸣冤,说:“吾弟所获无几,而老饕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

杀光、抢光之后,曾国荃为了毁灭罪迹,四处放火,焚烧房屋。大火自六月十六日(7月19日)烧到六月二十四日(7月27日),因为天降大雨,才慢慢熄灭。

这座六朝古都、江南名城现在是四处残垣断壁、碎砖破瓦,连一株完好的树木也找不到了。李鸿章、何绍基、赵烈文,甚至连曾国藩看了南京被毁的情景,都感慨万端,认为自南京成其规模以来,被毁之程度,从来没有这么严重。昔日的虎踞龙蟠之城,如今黯然立于长江之畔,沉默无言。

同类推荐
  • 谁说商人只逐利

    谁说商人只逐利

    金钱,爱情,声名,梦想?小孩子才做选择,既然穿越了,那我全都要且看小江发家致富,抱得美人归
  •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天主教在全球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文化移植的过程,而这种文化移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本土文化。天主教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找准中国本土习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适应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应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书对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遭遇进行了客观描述。
  • 大明军侯

    大明军侯

    新书《汉当兴》发布!!!杀异族,戍边关!报家仇,卫大明!目标十分明确的张枫在未来的永乐大帝朱老四的手下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 大朙药丸

    大朙药丸

    神仙降世也难救大明,又何况只是个被恶魔追杀的空壳假仙?为抵抗恶魔入侵,只能征服世界。欲征服世界,必要先征日本,要征日本就要先平朝鲜。要平朝鲜就要参与辽东战事;要打赢辽东战争就得掌握政权。要掌握政权……九千岁魏厂公一脸茫然,这关咱什么事?这是个为收集龙珠,不断绞杀黄太吉、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朱由检、朱聿键、朱成功的故事。
  • 乱斗之千古一帝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大乱斗模式载入中。。。北原之地、天帝、清帝,试问谁才是草原帝皇神州大地、始皇、武帝、太宗、太祖,试问谁才是千古一帝柱洲之地、亚历山大、凯撒、查理曼、拿破仑,试问谁才是西欧大帝玄州之地、华盛顿、亚当斯、林肯、试问谁才是天下之主此时一个假的主角路过,表示自己只想当一条咸鱼安安稳稳的赚着自己的小钱钱,数着金灿灿的元宝奈何!奈何!朕!始皇、打钱!朕!武帝、打钱!朕!太宗、打钱!重八:老板,要不要我把他们三个都做掉?
热门推荐
  • 这世上和我一样的傻瓜

    这世上和我一样的傻瓜

    为好友打抱不平的大学女生蓝之华,因为一时头脑发热竟当众招惹贵为校草的尤物男——丁子宪。从仇人到莫逆,从针锋相对的现实生活到爆笑连连的网游世界,暧昧升级,一路心跳。满以为初恋告捷的蓝之华却忽然发现——什么,之前不过是一场误会?那接下来……该怎么收场?
  • 清贫史

    清贫史

    本书时间跨度从20世纪末叶的1998年到本世纪的2015年,以中国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力图全景式地反映中国特别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近20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和社会底层普通人、穷苦人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以华业、夏灵芝及华远山等人物为中心,通过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奋斗与无奈、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时代历史进程中和社会大转型中的思想变迁和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
  • 代嫁公主要休夫

    代嫁公主要休夫

    “殿主,林姑娘要嫁入太子府了……”“无妨,太子眼瘸。”“殿主,千面剑客拐走了林姑娘……”“无妨,他没时间。”“殿主,林姑娘刚上花轿就被人劫走了……”“传令三万暗卫,掘地三尺也要给本殿主找出来!”现代特工林若曦医毒无双,遭人暗算穿越到天照第一美女白若涵身上,稀里糊涂成为代嫁公主,自从遇到腹黑的林子轩,日子就没一天清净……某天,林若曦抓住一只蠢萌的小狐狸,邪魅一笑,“你说本公主要不要告诉小轩轩,他爹其实……是一只狐妖?”“哦?本座还没当过妖狐奶爸!”“你……本公主要休夫!”
  • 宝可梦之虚拟成真

    宝可梦之虚拟成真

    。。。。。??!喵?你是我主人吗?喵喵喜欢你!
  • 帝女凰歌

    帝女凰歌

    他,郦国太子,继位登基,一朝权倾天下。她,战将之女,大迎宗室,晋封公主远嫁。他果敢决断,步步为营,只为取得她的诛心血泪,救他心爱之人。她遗忘前尘,冷静睿智,洞悉真相却还是陷进了对他的爱恋不能自拔。他冷静地知道,他爱的是谁,他不能喜欢她。她却努力让自己糊涂,以为他待她的好皆是真的。他剖开她心脏的那一刻,过往重现,这一切的爱恨纠葛,不过是画地为牢。
  • 精灵世纪之传奇的诞生

    精灵世纪之传奇的诞生

    从小生活在华武国南海一座海岛上的少年林皓,在一次天赋魂测仪式觉醒出了异于旁人的天赋,但却不被长老们看好,最后在岛长爷爷的坚持下获得了乘船前往华武国大陆灵院修习的机会,新的社会和新的人、新的精灵和新的机遇、新的挫折和新的挑战……他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他能否成功主宰自己的命运?
  • 郝敬堂报告文学集(大暑卷)

    郝敬堂报告文学集(大暑卷)

    该作品集共24集,分卷以农历24节气命名,连缀起来是一部风景如画的悦目长卷,铺展开来是一条催人奋进的漫漫长路。
  • 誓不为后:追捕神医小逃妻

    誓不为后:追捕神医小逃妻

    四年之前这个男人退婚让她成为凤府的罪人命悬一线四年之后这个男人竟然把她困在皇宫之中要她成为他的妃子为他生皇子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她是谁?她可是凤子歌天下商号‘歌’号的幕后老板还是神医‘魅’的唯一传人这样的她不屑待在这个皇宫之中经过一番算计她带着他的儿子落跑了这一落跑竟然就是另外一个四年
  • 荒古乱神

    荒古乱神

    习惯这样的寂寞已经多少年了?好像已经记不起来了。这些年来的我,跋涉过茂盛的远古森林。出没在雾气缭绕的死亡沼泽,穿过雪原,越过荒漠,路过无数埋藏在岁月荒芜里的各种壮阔遗迹。习惯了身边只有一柄长刀陪伴的自己,在这段潦草的岁月里,几乎没有和人交谈。心怀一种微弱的期待,像在大风里捧着一朵孱弱的烛火。而如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