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700000053

第53章 十六(3)

宋瑞媛坐下喝了一口茶,抓了几颗瓜子在手上正要嗑,淑贞进来说话,赶忙把瓜子放回盒子里,站起来。

淑贞问宋瑞媛:“今天几个娃儿呢?”

宋瑞媛回答说:“他们吃了早饭先做作业,然后到姥爷姥姥家去。”

一会儿,何氏夫人又来,没说其他什么,只说:“莫拘礼,吃糖吃瓜子。”

谢红、谢双姊妹上街回来,听说宋瑞媛来了,放下买的东西就要进屋去看。

淑贞说:“给舅舅说的这个阿姨姓宋,要叫哈,不要没礼貌!”

两姊妹手拉着手,蹑脚蹑手地来到门口,往里偷看,不料被杨梦麟看见,叫道:“红红,双双,进来嘛!”

两姊妹逼着站起身,叫了一声:“舅舅,宋阿姨!”然后转身跑了。

杨梦麟对宋瑞媛说:“这两个就是姐姐杨淑贞的双胞胎女儿。”

“哦,这么大了!”宋瑞媛说。

同杨梦麟坐了一阵,宋瑞媛站起来,要到院子里走走。

厨房的阶沿上和院坝边的一张小方桌上摆着洗了的碗、筷、碟、盘、汤匙等餐具,筲箕里装着洗过了的萝卜、青菜、芋子、葱子、蒜苗,炉子上的大提锅里冒着香喷喷的白气。淑贞母子和何氏夫人正忙着。

宋瑞媛看见,说:“这把你们累的,给你们添麻烦哪!”

谢应林年轻,不会客套,淑贞和何氏夫人说:“不累,没啥麻烦,你不来我们也要吃饭。”

站在院坝里,宋瑞媛又抬头望皂荚树,说:“这棵树长在哪儿的?我去看看!”

杨梦麟见她好奇而有兴趣的样子,说:“走嘛,就在后面!”

俩人从小巷往后面走。

三婆婆住的大屋门开在巷子口。过门口,杨梦麟对宋瑞媛说:“这里住的是我三婆婆。”

三婆婆已经将近八十岁,一张瘦脸老得像核桃壳,但眼睛和耳朵都还好,听见杨梦麟带人从门口过,颤颤巍巍地走到门上,手扶门枋,说:“进来坐嘛!”

宋瑞媛见老人偌大年纪出来招呼,忙说:“三婆婆,不坐啦,我们到后面去看看皂荚树!”

“啊,那是一棵老树了!”三婆婆说。

打开小门,一股冷风吹进来,巷子里糊在墙上的白纸被吹得“呼呼”响。

宋瑞媛迈过门槛,伸头下望,江水碧蓝,水声“哗哗”。皂荚树长在堤边,树干斜倚江上,树冠偏向院子里。

“这么大的树长在堤边,刮大风下暴雨会不会掉到江里去?”

“不会!我们小时候树就这么大,从来没有发生过危险。可能树根都已经长到里面街上去了,才这么稳当。不要久待,人莫要掉下去了!”

宋瑞媛听到杨梦麟叫她,转过身往院子里走。

回到屋里,宋瑞媛问:“前面那一家跟你们也是亲的?”

杨梦麟说:“那房子是我大伯们的,大伯死后,大妈招了一个男的,后来大妈死了,招来的这个大伯又娶了一个带着一个女儿的女的,我们叫邱姨,邱姨的女儿叫夏莲,已经结婚了。”

“哦,还挺复杂的!”宋瑞媛说。

谢兴华和二儿子谢应安、大媳妇谢明丽来了,何氏夫人招呼在前面的客厅里坐。

谢明丽还没坐下,就说:“我们先去看看新舅母!”

谢兴华说:“走嘛,我们都往后面去看看。”

父子三人到后面来,淑贞看见谢应安、谢明丽,问:“谢应平和郑淑惠咋没来?”

谢明丽说谢应平有事,谢应安说郑淑惠值班。何氏夫人说:“我给你妈说,叫你们都来喃!”

谢明丽和谢应安说:“他们倒想来,但有事的有事,上班的上班,咋来得了嘛?”

父子三人同杨梦麟和宋瑞媛见了面,杨梦麟作了介绍。说了一阵话,谢红、谢双进屋来说:“舅舅,外婆和我妈问可以吃饭了吧?”

“弄好了吧?弄好了就吃嘛!”杨梦麟看表已经十二点了,又看了一眼宋瑞媛说。

吃饭安排在杨梦麟的屋子里,谢应安和谢红、谢双两个妹妹抬了两张方桌拼起,又从前面客厅里抬来一些凳子。

谢应安算人数,十一个人,又数凳子,也够了,说:“舅舅,叫不叫三祖祖和前面大爷爷他们?”

何氏夫人正好走过来,听见谢应安问,看了看杨梦麟,杨梦麟也看了看母亲,说:“算了,不好招呼的。”

餐具摆好,谢红、谢双两姊妹端凉菜上来。

杨梦麟从橱柜里拿出一瓶“绵竹大曲”酒,看桌子上,只有谢兴华喝酒,说:“谢应安,你也喝点儿!陪你爸爸!”

“我没法喝!我不喝!”谢应安忙说。

“那咋办,只有哥哥一个人喝酒?”杨梦麟转向谢兴华说。

谢兴华说:“那我也不喝算了!”

杨梦麟见再也没有人喝酒了,说:“我也喝不得酒。谢兴安也不喝,我陪哥哥喝一点儿,我总量这一小杯。”

杨梦麟举起酒瓶,先给谢兴华斟满,然后也给自己斟了一杯。

桌上先坐着杨梦麟、宋瑞媛、东生和谢兴华、谢应安、谢明丽六个人,何氏夫人、淑贞、谢应林在厨房,谢红、谢双端菜。

淑贞、谢明丽、谢应安、谢应林、谢红、谢双都叫何氏夫人先坐,何氏夫人是忙惯了的人,推辞不坐。谢明丽也要去端菜,淑贞和谢红、谢双说她们忙得过来,叫她先坐。东生不知道什么事,看桌上桌下,只有宋瑞媛一个人不认识,叫他坐他就坐上去了。

厨房里基本上忙完,淑贞、谢红、谢双来坐下,只留下谢应林和何氏夫人。

一共十几道菜,蒸、炒、烧、炖齐全,青白黄绿紫俱有,荤素搭配恰当。宋瑞媛看到这些菜,夸谢应林的手艺好。

开始吃饭,谢兴华和杨梦麟喝酒,其他人吃菜。每尝一道菜,宋瑞媛都说好吃。

一会儿,谢应林双手端来一大碗木耳黄花汤,说:“菜上齐了!”何氏夫人也跟在后面出了厨房,大家叫他们快来坐下吃。

见宋瑞媛开朗随和,大家也放松了,说说笑笑,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

饭吃完,宋瑞媛要帮着收桌上的碗筷,何氏夫人和淑贞忙拦着,说:“你今天是客,才来第一次,你快去坐!”杨梦麟也说:“他们人多,你就不用了。”宋瑞媛这才站到一旁。

碗碟收完,谢应安和杨梦麟往前面屋里搬桌凳,宋瑞媛出来找扫帚扫地。

其他人到前面客厅里喝茶去了,淑贞、谢红、谢双帮着何氏夫人洗碗洗锅,后面屋里只剩下杨梦麟和宋瑞媛两个说话。

何氏夫人和淑贞母女快要收拾完了,宋瑞媛对杨梦麟说:“我还要去看我爸和我妈,我走了。”

杨梦麟没有强留,说:“那你走嘛。”

宋瑞媛从书桌上拿上自己的手提袋出来,到厨房向何氏夫人和淑贞道别。淑贞们留她,她说她还有事。淑贞们不好强留,放下手里的事出来送她。

到了前屋,宋瑞媛又向谢兴华、谢应安、谢应林、谢明丽打招呼,又客气了一番才出门。

娘家离得近,杨梦麟送到门口,宋瑞媛就不让他再送。看见她走远,杨梦麟回来到后面屋里端来自己的茶杯,同姐夫谢兴华们说话。

厨房里收拾完,何氏夫人和淑贞母女一齐到客厅里来坐。

喝了一口茶水,淑贞说:“妈、杨梦麟,你们看宋瑞媛如何?”

何氏夫人看了看杨梦麟,想听他的意见,但是杨梦麟没有说话,这才说:“这才头一回,看起来对人还平和,但负担太重了,三个娃儿。”

淑贞对杨梦麟说:“我见了两次,觉得可以。虽然人才跟不上钱雪梅,但是为人处事和做家里的事,我看可以。钱雪梅跟你在一起十年,给你煮了几次饭,洗过多少衣服?啥子事还不是靠妈做!到了这个年龄,不要光去图好看,主要看对你好不好,对妈好不好,对东生好不好。宋瑞媛虽然出身于干部家庭,但一看就是一个居家活人的女人,你不要错过。”淑贞是对杨梦麟说,也是向大家表明她的态度。

好一阵都没有谁说话,谢兴华这才打了一个哈哈,说:“这宋瑞媛我也看是个居家过日子的人,性格也还开朗,不是个阴肚子,如果遇到那种阴肚子人,有啥事阴在心里,不说出来,才怄死人。”

小字辈谢应安、谢应林、谢红、谢双在一旁听着,因为是说舅舅的事,都不好发言,只有谢明丽说了一句:“宋姨看起来还是可以。”

美不美,头一嘴。大家对宋瑞媛的第一印象不错,一家人都接受她。

这些,杨梦麟都记在心里。

宋瑞媛出了杨家门,径直往宋家院子走去。她尽管一上午面子上表现得很自然很成熟,心里却谨小慎微,生怕举止失措,出言不当。这时她都还是不敢左顾右盼,眼睛瞟也不瞟地往前走。

走到娘家大门口,宋瑞媛停下来,往上拢了拢头发,看了看身上,把衣服往下扯了扯,才抬腿迈进去。

院子里,她的三个孩子玩得正高兴。最小的老三突然看见宋瑞媛,大声叫着:“妈!”然后飞快地跑过来。老大张伟和女儿玲玲听弟弟叫,抬头看门口,真是妈妈来了,一齐“妈!妈!妈!”地叫起来。他们也走拢来,拥着妈妈往屋里走。

客厅里,父亲宋志远正坐在桌旁抽烟喝茶。

“爸爸,你中午没睡?”宋瑞媛问。

“睡了,刚起来。”父亲回答说。

“爸爸,妈呢?”宋瑞媛又问。

“她在屋里,不知在倒腾什么。”父亲回答。

母亲迟子英从隔壁屋里出来,听见女儿在问她,说:“啊,瑞媛回来了!我在隔壁屋子放东西,快坐。”

“我以为你出去了呢!妈,你也坐!”宋瑞媛说。

母亲放下手里的东西,同女儿都坐下。母亲问宋瑞媛吃饭没有,宋瑞媛说吃了,又问他们中午吃的啥。

母亲边回答边去给宋瑞媛倒水。

“妈,我自己来!”

母亲端了一杯水过来,宋瑞媛忙上前接住。

“媛媛,你今天上哪儿去了?”父亲宋志远问。他很疼爱女儿,从宋瑞媛小时候到现在,他一直这样叫她。

“嗯……我到一个朋友家去了!”宋瑞媛红着脸说。

“什么朋友,你还在人家家里吃饭?”粮食、猪肉和清油都是定量供应,要请在家里吃一顿不容易,所以宋志远这样问。

“嗯……嗯……”宋瑞媛的脸更红得厉害,她从来没在父母面前撒过谎。

“孩子有孩子的事,你问那么仔细干啥?”母亲迟子英见女儿窘了,阻止宋瑞媛她爸说。

宋瑞媛上午到杨家,看了那地方、那一家子人,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了,心里已经有了主张。她现在回来,是看望父母和接三个孩子回家,也准备向父母说她和杨梦麟的事情。见父亲问到这里,她决定告诉他们。

宋瑞媛打发三个孩子说:“小伟、玲玲,你们带弟弟出去继续耍你们的,我和姥爷、姥姥有事!”

孩子们都到院坝里的鱼缸边玩去了,宋瑞媛把近两个月来同杨梦麟接触的情况全部给爸爸妈妈说了。“今天中午我就是到他们家去了。”宋瑞媛最后说。

大女婿死后,二老一直为宋瑞媛的事情操心。每个星期天和节假日,宋志远和迟子英都叫宋瑞媛和三个孩子回来,给他们做好吃的,也安慰她,让她好好休息一下。宋瑞媛很勤快,到家就给爸爸、妈妈洗衣服,帮妈妈做饭。

弟弟、弟媳和妹妹、妹夫也经常带着孩子回来,一大家子十几个人,大人和大人在一起,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热热闹闹。每当这时,看到弟弟、妹妹们都一家一家完完整整的,宋瑞媛就暗自流泪。看到她这样,宋志远老两口心里难过极了——女儿才过三十,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太辛苦了!

每天晚上,一觉睡醒,老两口就为宋瑞媛叹息。但是,操心归操心,着急归着急,适合她这个年龄的小伙子,没有没结婚的,离婚的也很少,到哪里去找?老两口一筹莫展。

听宋瑞媛一说,老宋和夫人喜不自禁,叫媛媛不要嫌杨梦麟年龄大,要主动点,决不要放过。

宋瑞媛见父母支持,同杨梦麟好的心定了下来。

宋瑞媛已经有十几年工龄,在单位算是老资格,又熟悉业务,会处事,同时父亲是南下干部,领导和周围的同事都对她非常好,她上班很开心,也很自由。在供销社,她有一间单身宿舍,门口还搭了一个小厨房。但是,自从结婚以后,她很少在这里住过。有了孩子,除了年终加班,她几乎完全没有在这里过过夜,只是有时睡个午觉,放一下东西。决定同杨梦麟来往以后,她每天下班以后就坐城里唯一的一路公交车回家。回到家,给孩子煮了饭吃,洗了衣服,收拾打扫一下,就约杨梦麟耍。

杨梦麟本来是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宋瑞媛外貌没有钱雪梅漂亮,也确实像母亲说的那样——负担太重。但是,接触了一段时间,宋瑞媛的热情主动、大方稳重和贤惠体贴使他在一次一次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地动摇了。他死寂的心又复活了——他放弃了不再找女人、一个人把儿子养大、侍候母亲终老归山过完一辈子的想法,决定接纳宋瑞媛,结第四次婚!

中秋节临近,宋瑞媛从供销社买了一些烟、酒、糖拿回家。这些东西都是节日供应品,她有工作之便,关系处得好,没费多大事就买到了。

她对杨梦麟说:“我们来往和接触了这么久,你没有邀请我就登了你们家的门,见了你母亲、儿子和你们的亲戚。中秋节我邀请你和我一起去同我的父母和弟、妹们见个面,我已经给我爸爸妈妈说了,你同意吗?”杨梦麟的嘴唇嗫嚅了两下,宋瑞媛继续说:“国庆节我又到你们家去,这该行了吧?”

还能说什么,杨梦麟只好笑着说:“对嘛!”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节,是天下的家庭团聚的日子。但是,国家不放假,大多数人合家团聚都在晚上。

杨梦麟一天三顿都在家吃饭,中午就同母亲和儿子一起过节。在桌子上,杨梦麟对母亲说:“宋瑞媛叫我晚上到宋家去过节。”

何氏夫人听了,看了他一眼,心想:“都在喊上门吃饭了,看来事情定了。”

同类推荐
  • 天津卫双烈女案

    天津卫双烈女案

    公元1916年3月,直隶省天津卫发生了一桩轰动津门的惨案:南皮县张氏族人张春姑、张立姑,二位烈女,为反抗直隶省高等审判厅的无理判决,以死抗争,被逼殉节。消息传出,津门哗然,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在津的南皮张氏族人,认为这是张氏家族的奇耻大辱,遂联络天津的各界名绅,出面报打不平。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省高等审判厅不得不推翻原判,发拘票辑拿肇事凶手,为双烈女出殡建祠,以示抚恤昭雪。演出了中国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官为民“赔情”的闹剧。
  • 单声列车

    单声列车

    孙子墨是一个胆小懦弱爱哭的男孩子,这与他有一个爱读情诗的父亲有关,在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纵火被抓进监狱又因逃狱而溺死水中,从此孙子墨的成长过程便如一出戏剧般跌宕起伏。他的母亲改嫁给一个屠夫,这个屠夫教他男人就要像流氓;他又遇到一位男老师,这位老师告诉他男人也可以很文雅。他经历了家庭与爱情的变故,在面对成长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关卡时不知如何面对,甚而不知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于是他毅然选择逃离所在的城市,想要到外面的世界寻找真正的男人形象。旅途中他遇到未来也遇到过往,旅途结束后,回来的是男孩还是男人?人生是结束还是再出发?
  • 虚妄之城

    虚妄之城

    何小河以为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她会泪流满面,以为同事们会相视无语泪双流。都没有。她甚至听不清讲台上的社长在说些什么。她屁股一落椅子睡意就来了,同事叫她何小困。左边国际新闻部的记者王子路在玩手机游戏,右边财经部的主任朱颜改在看股票行情。时政部的江左捅她的后背,递给她一张纸,上写:找到下家了没?何小河这才听到社长的声音有些哽咽。他宣布,最后一期报纸是为自己做的,不对外发行。朱颜改晃了晃手机说,今天又是全线飘红,二位怎么看?王子路说,用眼看。何小河说,泰极否来。
  • 迟到的救赎

    迟到的救赎

    我常常想,一个人死去后,灵魂应该是不灭的,只不过不再受地球引力的约束,飘飞在宇宙中;或者说,宇宙的空间里,有无数的灵魂在飘动,它们也会与某个星球摩擦,或产生某种关系……刘凯这个人早已经不在了,他死在四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四十年以后,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中,好像他的幽魂莫名其妙地又飘回了这个地球,飘进了他生前曾与之有过关系的某些人的意识中。那年冬天,来自全县的各个公社的青壮劳力都集中在一个大水库工地上,热火朝天地挖泥砌石垒堤坝,除了白天大干猛干拼命干,还要挑灯夜战,工地上展开了各种方式的竞赛。
  • 大唐悬疑录4:大明宫密码

    大唐悬疑录4:大明宫密码

    易学奇书《推背图》,相传为唐代数学家李淳风与天文学家袁天罡所著,融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仅六十则谶言便算尽天下大势。然自成书起,便版本各异,真假难辨,让大明宫充满腥风血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象征大唐百年功勋与荣耀的凌烟阁,突发异象。玩火球的猿猴、一枯一荣的巨树……数个古怪图像,深夜时分出现在凌烟阁中。更为诡异的是,这些图像竟与相传预示大唐国运的《推背图》一一对应。此时的大唐,削藩成功,正值中兴。然而大明宫内,人人自危。
热门推荐
  • 网王论如何捕猎男神

    网王论如何捕猎男神

    莫小迟穿漫了,还是自己从小到大最喜欢网球王子里。面对男神,一向放荡不羁的莫小迟就更加的荡漾了,撒娇卖萌扑倒上下揩油那是居家必备。“龙马,人家不开森啦!”“……为什么”“因为龙马今天没有亲亲人家!”“……”“人家要龙马亲亲才开森啦!”
  • 灵孽

    灵孽

    一个被封印了灵魂和记忆的男人,纠缠在这个人妖混杂的时代,好友杨伯的诡异死亡,女友菲儿的神秘失踪,家乡小镇的猫孽事件,再返学校之后接连遇到的诡异死亡事件,那个抱着洋娃娃讲鬼故事的小女孩,会哭的婴儿车,阴魂不散的尸钉,封印不了的地狱坟场……一个又一个的血脉暴涨,惊魂破心的经历,到底和这个男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 绊魔记

    绊魔记

    九幽,传承自上古九幽大帝,九幽门人,就算深陷九幽也要背负起清除世间污秽的重任。悠悠万载,过眼云烟,神州大地,魔宗在起。一位坎坷少年,一个破烂石埙,一方镇魔石碑,再现九幽传奇。“我诃冬,便是这世间最寒冷的冬。”
  • 快穿:终极目标

    快穿:终极目标

    苏音躺在床上,翻着自己的手机,旁边备着一堆零食,这是周末最幸福的时刻。“哎呀,这个主角……
  • 守阴人

    守阴人

    我过了二十年白开水般的日子,从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在一个午夜被扭转,当门口的黑风铃响起时,就注定我这辈子逃离不开那些东西......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些年遇见的你们

    那些年遇见的你们

    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相遇是很奇妙的事。请一定做好准备,人生旅途中你很可能会突然遇见这么一个人。他扰乱你心湖,打破你平淡的生活,让你的世界从此变得不同。我们会遇见,会错过,会失去,也许会重逢。继续走,继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负自己,也不负遇见。烟雨朦胧夏季时,故事在这么一个江南的小城镇上演。三年前,她刚刚进入湖乡二中,与他们相遇。三年后,又是雨季,她告别了他们,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段时光,被称为,青春。那些年遇见的你们,是我的永生不悔。请支持青春成长文!本文虚构!切勿当真!
  • 火车去哪儿

    火车去哪儿

    离婚后,为了温饱,她选择再嫁。半路夫妻,相敬如宾,却少了她熟悉的烟火气。是继续过体面却隔心隔肺的生活,还是回到千疮百孔但知根知底的旧日子里?白杨就像她的名字那样亭亭玉立,虽然接近不惑,却仍结结实实地挺拔着。你撇什么嘴?看你撇嘴我就来气,怎么了,女人上点岁数就不能亭亭玉立吗?当然可以,就像我们的白杨。白杨一直认为自己名字好听,挺脱俗的。像她那个年代出生的女孩儿名字大都跟果蔬和花有瓜葛,白杨却偏偏和树搭上,虽然爹说杨树不是什么好木头,大都劈了烧火。她不管些,觉得自己棵白杨就该美美地挺直了。小时候她用火柴棍画眉毛拿面粉涂脸,再后来拿牛奶往身上抹。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