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600000015

第15章 CIA特工的识人 探人秘诀(1)

——中情局特工的实用阅人法

一、CIA特工瞬间看透对方的方法

1.洞察力:瞬间阅人的首要条件

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如果能够对他所接触的人和事物加以精确而系统地观察,那么必然会有很大的收获。

CIA特工可以通过和一个人交谈得出对方的心中所想,也可以从一个人惯有的行为姿势来揣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甚至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装束来推断出这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可以说,CIA特工在第一眼看到对方时,就可以从这个人的个人体型,比如高矮胖瘦、体毛疏密、面貌美丑等方面,着手分析此人的性格,而想要具备这种阅人能力的前提条件,便是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每一名合格的CIA特工都必须具备如同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一般的敏锐洞察力,这种洞察力甚至要求他们能够在见到对方第一眼的时候就看出对方的职业和经历,能够从一个人瞬息之间的表情,眼睛的每一次转动,甚至是肌肉的每一次牵动来推测出对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来。由于CIA特工在观察和分析上训练有素,基本上都具备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被人“欺骗”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名叫艾伦的CIA特工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医生,两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艾伦就一眼辨别出对方是一名去过阿富汗的军医,令这名医生感到惊讶不已,因为两人之前从未见过面。事实上,艾伦之所以能够那么快地就辨别出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名军医,仅仅是凭借着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再加上一部分合理的推理。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正能令CIA特工迅速地辨别出一个人的职业和经历,并对一个人迅速作出判断。

从上述论断我们可以看出:CIA特工之所以能够获得大量的情报,并不仅仅是通过语言交谈或是线人提供的情报获知,敏锐的观察力也是其获得情报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因为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能够从一个人身上得到信息的多寡。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尽可能多地将一个初次见面的人的信息更好地把握住。

在CIA新人特工的考验和训练中,其中有一项就是对观察力的考验。一名CIA特工曾回忆过有关观察力方面的训练:当时,他和其他的几个人被一起带到了一间办公室里,管理者要求他们在十分钟内,尽可能多的找出和办公室主人有关的线索和情报。

这是一间看上去很普通的办公室,与以往见过的办公室没有什么不同,但若想找出办公室主人的特征恐怕还真的是要仔细观察一番了。这位新人特工开始仔细地从办公桌上的照片看起,从照片上看这个人已婚,妻子很年轻,而且有一个十岁大的儿子。紧接着,他还注意到,这些照片都是在专业而且收费昂贵的照相馆里面拍摄的,这或许说明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有轻微的浪费倾向,并以家人为荣。紧接着,他又看到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滑雪的情景,一张是游泳的照片,从这能够看出这个人酷爱运动,而且生活多彩多姿。

当他抬起头环顾整间办公室的时候,发现这间办公室的环境井然有序,因而推断出这个人做事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在办公室的墙上还挂着几幅色彩鲜明的现代艺品,与屋内优雅的现代家具相互辉映,这说明这个人很时髦。接着,这名新手特工又从墙壁的颜色到桌椅的摆放,甚至连钢笔的款式都经过仔细地检查,然后几乎对这个人了如指掌了。

从上述的这个观察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名特工虽然只是一名新人,但同样也能够从有限的条件中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取不少的信息。但实际上,由于处于刻意布置的场景中,每一位新人都在竞争的压力下,发挥出了自己最大的洞察力,若是回到现实生活,恐怕就不会观察的那么仔细了。作为一名CIA特工,必须要让自己具备一种敏锐的观察力,而不仅仅是要在经人提醒之后才会刻意地去进行观察,而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观察力,是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来达成的。

由于在CIA新招募的人员培训过程中,观察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CIA专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训练观察力的方法,尽量将每一名特工都训练成福尔摩斯式的识人专家。现将这些方法经过筛选和整理,转变为一套适用于每个人的观察力练习方法,列举如下:

(1)静视:一目了然

在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比如手表、笔、台灯、椅子或是一棵花草,距离约60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件物体。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1-1. 5分钟,然后闭上眼睛,努力地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尽可能地加以详细描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然后再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再加以补充。

等到训练熟练后,你再逐渐转到更复杂的物体上,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然后闭眼回想。重复几次,直到每个细节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地平线、衣服的颜色、植物的形状、人们的姿势和动作、天空阴云的形状和颜色等等。观察的要点是,不断改变目光的焦点,尽可能多地记住完整物体不同部分的特征,记得越多越好。在每一次分析练习之后,都闭上眼睛,用心灵的眼睛全面地观察,然后再睁开眼睛,对照实物,反复进行,直到完全相同为止。还可以在某一环境中关注一种形状或颜色,试着在周围其他地方找到它。

之后,再刻意去观察名画。必须把自己的描述与原物加以对照,力求做到描写精微、细致。在用名画做练习时,应通过形象思维激发自己的感情,由感受产生兴致,由兴致上升到心情。

(2)行视:边走边看

以中等速度穿过你的房间、教室、办公室,或是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然后开始回想,把你所看到的事物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再对照实物进行补充。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行走过程中一眨眼的功夫,去看眼前的物品,然后回想其种类和位置。如,看马路上疾驶而过的汽车后面的牌号,然后回想上面的字母和数字;看一张陌生的面孔,然后回想其脸部特征;看路边的树、楼,然后回想其棵数、层数;看路边的广告牌,然后回想其画面和文字……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视觉的灵敏度,同时还能够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

(3)速视:疏而不漏

取50张7厘米见方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面都写上一个汉字或字母,字迹应清晰、工整,将有字的一面朝下。也可用扑克牌。取出10张,闭着眼使它们面朝上,尽量分散放在桌面上。现在睁眼,用极短的时间仔细看它们一眼。然后转过身,凭着你的记忆把所看到的字写下来。紧接着,用另外10张纸片重复这一练习。

(4)统视:尽收眼底

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到让你觉得不适。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视正前方,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可以有一点转动。坚持10秒钟后,回想所看到的东西,凭借你的记忆,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不要凭借你已有的信息和猜测来做记录,每天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明显地有所进步。

除了以上的几点训练方法外,CIA特工还强调了几点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观察目标要明确

在确定观察目标时,可以将一个大目标划分成一系列的小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小目标比大目标更容易实现。同时,这样划分还有助于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掌握必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洞察力的强弱主要依赖阅读者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学富五车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古丝绸上发现很多重要的信息,而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他只是一个门外汉,对考古方面的知识可能一无所知。

第三,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顺序

洞察力的高低与观察者是否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有很大关系。按照一定的原则、顺序,才能阅读出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关系,才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多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

多感官认识事物,不仅可以获得事物各方面的感性知识,而且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第五,观察时应当做好记录

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事实十分必要和有益,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功与失败,差别往往只在咫尺之间。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处,让一些人获得了成功,也让一些人碌碌无为。

对于从事特殊事业的CIA特工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与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因而,能否洞察到他人细微的变化并准确地掌握阅读他人的方法,对他们是否能够进一步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细节阅人法”:看穿对方的关键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劳伦斯在他的一篇论文中阐述道:“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振动几下自己的翅膀,结果是两周以后引起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实际上,“蝴蝶效应”告诉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隐喻,它还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酿成很大的后果。也就是说,一次计划周密的行动,却可能败在不经意的细节之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反法西斯联盟的缘故,美国对苏联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其中也包括了情报获取方面的特工委派。当然,当时的中央情报局还没有成立,成立的是由威廉·约瑟夫·多诺万任局长的美国战略情报局。

一次,一组训练有素的德国间谍,来到了苏联的作战司令部,冒充是上级派来视察工作的,并提出了看苏军作战计划的要求。

可能是由于这帮间谍的伪装技术实在是太好了,苏方司令部的人员一开始竟然没有发现他们是冒充的,便准备将作战计划整理好交给对方。可能是事情太过顺利了,使得这伙德国间谍感到很是得意。其中的一位,得意得似乎有点忘乎所以了,只见他他很放松的坐在桌旁,翘起了二郎腿,并用手指轻轻地在桌子上敲着不知名的拍子。

显然这个人已经忘了自己还身处于苏军司令部的事实。在这里的所有人员,都是精英级人物,甚至还有不少专门收集情报的特工人员,这些人的知识、智慧和观察力绝非普通士兵能比。

所以即便是这个间谍轻微的用手指敲桌子,这个极其细微的举动,也没能躲过一个美国特工的眼睛。因为这个特工已经辨别出,眼前这个人所敲的拍子是德军《胜利进行曲》的鼓点。就是这个细微的动作,泄露了一切秘密。

这个特工心中产生怀疑之后,便偷偷地向上级打电话求证。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德国间谍,被一个不少的如数捕获。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的情报机关,想要得知侵华日军的编号。但是由于西方人与东方人在外貌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情报局的特工几乎没有机会混进日军的机构中来获取情报,但是他们也想了一个比较妙的办法:就是从日本人的行为特点出发。

因为通过美国特工们的细致观察发现,日本人最重要的一个行为特点就是对中国的文化十分感兴趣。日本人的服装,文字,建筑无不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日本上层的知识分子,也都以能写中国汉字,能背中国古诗为荣。中国的文物,流落到日本后,被这些日本人保存得极好,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懂得珍惜。

日本人的这种文化心理,在被美国情报部门洞察到之后,美国的间谍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去了中国北京的颐和园,因为他们知道:想要的情报,在那里一定能够找到。

果然不出所料,有很多日本军人去颐和园游览,并且在那里留下自己的签名,而在这些签名里,就有美国特工努力搜寻的日本部队的编号。

对于CIA特工来说,由于从事的是情报和秘密工作,自然会对这种细节,有着近乎病态的关注和重视。因为细心,是保护自己生命的最有用的武器。所以,“细节阅人法”也是特工们最为看重和常用的一个方法。

一位哲人曾说:“在大的事情中,人们表现出的是他们所希望表现的;在琐碎的小事上,他们才表现出他们自己。”

细节是一个人的品性、喜恶、知识修养的具体表现,由人的行为细节上溯到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品性、喜恶、层次的方法就是细节阅人术。“细节法”在阅人的层次和效率上虽不及相术,但却是最准确、最有力、最详实的阅人术。CIA特工们可以在初次与一个人见面时就获悉对方的心理情况,而他们所依靠的参考信息就是对方不自觉的一些小动作。比如看到一个人在掰手指,那就说明此刻他是紧张、局促的;如果看到一个平常说话流利的人此刻说话结结巴巴,眼神飘忽不定,那么即可断定他的心思不在双方谈论的话题上。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往往从一件小事或者一个细节,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任何细小的行为,都是道德大厦的奠基石,也是用人者识别人才的重要参考。

所以,CIA特工认为,运用“细节法”阅人,能够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识别对方的地位、修养和人品等。

那么有哪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识人呢?

(1)地位实力

同类推荐
  • 心理学入门:改变一生的66堂心理课

    心理学入门:改变一生的66堂心理课

    懂点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不但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我,还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调节心理和情绪,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本书为心理学入门读物,通过66堂妙趣横生的心理课,帮助读者在提高心理学素养的同时,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 心理学与谈判力

    心理学与谈判力

    本书全面介绍了谈判中的心理技巧,包括:如何通过耐心倾听来把握对方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如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感;如何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了解其真实意图;如何营造强大的气场,在谈判中占据心理优势;如何抓住对方的弱点,突破其心理防线;如何化解剑拔弩张的敌对情绪,打破谈判僵局;如何迷惑与诱导对方,达到自己的谈判目标。读完这本书,相信谈判桌上的心理专家、现实中的谈判高手就是你!
  • 再忙也要看的77条心理定律

    再忙也要看的77条心理定律

    人们总是说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但是心理学家却说这个社会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总是说人心叵测,但是心理学家用事实证明人心是可以揣摩的。心理学家经过深入的研究,总结出许许多多适应于生活、工作、交往的心理学法则。以往人们只是局限于心理定律本身所适应的社会领域,但事实上,这些定律对人生也有“导航灯”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设立目标、与人交往、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本书详尽分析了每个心理定律,既有对这些定律的详尽介绍,同时也举出了生动详实的例子加以说明,使这些定律更实用,更具指导意义。
  • 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L.莱希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全面剖析了嫉妒心理。他阐明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嫉妒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嫉妒心理。同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验证原则,本书还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疏导自身的嫉妒心理——通过自我接纳、正视内心、共同面对等方式来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法忽视的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嫉妒带来的问题及种种身心折磨。本书或将成为你读过的最好的有关嫉妒的自助读物。最重要的是,它为那些需要改善关系的伴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2》是一本自我成长心理指导书。在这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博士针对亲子教育、职业交往、婚姻与家庭等社会性问题,给出了战胜自卑情结的策略和心理调整方法。阿德勒指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题——社会关系、职业、恋爱与婚姻,就必须超越自卑。与《自卑与超越》一书相比,本书所探讨的话题及案例更为广泛和贴近现实生活:优越感、生活风格与生活风格、态度与动作、问题儿童的教育、成年人与孩子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意识常识等。这本立足于实际应用的心理学巨著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阅读,激励更多人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真的天下第一

    我真的天下第一

    倘不是你不离不弃,我又何苦天下第一。Q群:【113760687】
  •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 又见那朵花

    又见那朵花

    一段时光旅行,从过去到现在,经历爱恨与成长,欢笑泪水。一台时光机器,从现在到过去,重温懵懂和悸动,青春故事。一生时间有限,从现在到未来,携手真情和温暖,享受人生。
  • 妄想序列

    妄想序列

    【浩然书院】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这是纯粹的妄想……有着无限可能的妄想,孕育着无限希望的妄想。……“当文明将数学与哲学推演到极致,洛晨曦的脚步随之浮现。”——————作者自叙:洛晨曦所在的层次比我们我们高级,我写的妄想序列只是洛晨曦故意放给我们看的。我只是个高维辛秘的记录者,而且只能记录我能理解的那一部分,而不是编写者,懂?想否定?请证明我不是。(滑稽)(本书更新随缘)(前期各种设定经常修改,比较混乱,建议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并不影响剧情;有关于世界观大小的设定以第二卷为主,第一卷经常修改,看看就好,但可以作为参考,作品相关里的各种东西可以选择性看看,除了少部分与本书内容有关外,主要就是科普一下叠盒子知识,文中未解释的设定可以选择性代入文中,但不要全部代入,一切以文中设定为主)
  • 进化吧,工蜂

    进化吧,工蜂

    一只身处虫族最底阶层的工蜂,意外穿越到一片陌生深林,虫族全部基因库的权限,向它解锁!面对恐怖魔兽、异界文明和魔法斗气,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比赛中,辩手们都希望通过辩论来说服他人,而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工具——规则。这薄薄的《辩论守则》是一本介绍议会制辩论赛的辩论指南,阐释了国际通行的辩论赛制的各个组成元素、规则、句式及回答方式,裁判的评判标准以及这些规则存在的理由。虽然重点在讲规则,但规则中却包含着如此设置的智慧和理念,是高效、有序、公平辩论的有力保障。此书已被许多大型国际辩论赛采用,影响深远,相信辩手、裁判和辩论爱好者们都能从中获益。
  • 使命倒计时

    使命倒计时

    因为一场意外,她遇见了他,可惜医院诊断书的证明,让她只剩下了七天的生命。他问她:“你有想去见的人吗?”她傻笑道:“带我去老地方看看吧,专属于我们的老地方。”
  • 天命降临

    天命降临

    世界自我毁灭灭绝人类,人类拯救世界延续生存。叶华带着一款没有智能,没有任务,甚至连现实都无法干涉的坑爹手游来到这个扭曲的世界。“系统,给个任务呗?”“系统,说句话呗?”许久没有得到回应,又被系统坑了数次的叶华拍案而起。“你这个破系统!你这个烂游戏!你这个没有一点用处的垃圾!你听不懂人话吗?滚啊!滚啊!”
  •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一书分别为面试的理论、礼仪篇,真题、技巧篇,政策解读篇,语言积累篇。全书体系完备,从面试的基础理论到各种题型应对方略,从时政热点的解读到真题演练剖析,内容涵盖了面试各方面。同时,本书还附有面试怯场心理分析以及应对策略、考官忠告、学员感悟等内容,有利于考生构建全面的面试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