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5100000004

第4章 李志华

1964年6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中函本科学历。历任北郊区物价局综合科科长、马头水乡党委委员、尖草坪区妇联副主席、档案局局长、区委办副主任、台办主任、残联理事长。

◎有个儿子真好

初为人母时,六月的天下着些小雨。望着可人的婴儿,十几个小时的阵痛与痛苦都成了一种欣慰与怜爱。年近七旬的公公见孙子平安落地,非要冒雨搬家不可,原因是要“双喜临门”,让孙子能够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丈夫更是乐不可支,悄悄在我耳边说:“其实我以前是哄你的,我最喜欢的还是男孩,非常感谢你——亲爱的。”看着一家人喜气洋洋,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有个儿子真好!

儿子在众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我遵循“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训,严格管教孩子。毕竟是男孩,任性、脾气倔、不服管似乎是天性,我不免有时会发牢骚,还是女孩子省心。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小男子汉的本性越来越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小朋友们玩,无论同龄,还是小几岁的孩子,他都能宽容地对待任何事,处处让着小朋友;对小朋友的无礼取闹和欺负,他总能忍让再三,迫不得已才“以牙还牙”。进小学后,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晚上学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管晚上学习得多晚,早上闹钟一响,自会一骨碌坐起,穿衣下床,洗漱吃饭,准时出发,走时还总会留下一声“爸爸妈妈,再见!”望着儿子下楼远去的身影,我又会感到有个儿子真好。

因工作调动,我被安排到离家远的山区乡镇工作,每星期只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看到儿子扑进我怀里泪眼汪汪地说想我,我的心一样在流泪,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撇下八九岁的孩子去追求自己的事业是不是一个错误?三年艰苦的山区生活锻炼了我,也让儿子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爱别人。一到放假,儿子总会跟我上山住上一段,习惯了城市优越的条件,富裕的生活,我开始担心他不能适应,可他总是不在乎,与山里的小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后来竟然住到山里小朋友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现在我已下山两年,他仍然有去山里住几天的愿望和习惯,他吸收着山里孩子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有养尊处优的恶习。每次我远行归来,只要他在家,他总会把兑好的温开水送到你的面前,并会甜甜地说一声:妈妈喝点水。偶尔仰起脑袋自信地告诉你:放心吧,我会自己安排的。有一次,丈夫出差,我也因有事回来晚,一进门,边赶紧往厨房跑,边问儿子“一定饿了吧?”儿子却说“我已经做好饭了,妈妈您赶紧洗手吃饭吧!”望着桌上扣着的饭,热腾腾的馒头,冲好的豆粉,炒的鸡蛋西红柿。我感动不已,捧着儿子那充满稚气的小脸,由衷地对他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儿子。

虽然儿子现在只有十二岁,在我们眼里他已是一个伟少年。星期天如果他没有时间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他会自觉地打电话给老人,问候身体,告知我们的情况;双休日大人们想多睡会儿,他会悄悄起床,把大人的卧室门关住,安静地学习;姥姥过生日父母没时间回去,他会代表全家自己坐车送去全家的祝愿……每每与学校里老师、朋友或同事谈到儿子,在别人的称赞声中,我总有一种自豪感。我常想,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培育下,无论他将来会是发展成一名科学家还是普通劳动者,作为母亲,我都会说:有个儿子真好!

当今社会,有些人推崇西方生活方式,家庭变成了二人世界,自认为活得逍遥自在,没有麻烦,没有负担,没有责任。但他们只看到了有孩子的负面,而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有孩子的快乐,享受不到有孩子的欢乐。作为女性,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从嗷嗷待哺,成长为天真无邪的少年直到成人,不能不说是个缺憾。而我的感受是有个儿子真好!

《傅山文艺》1999.2

◎悠哉,黄昏

黄昏时分,汇入归家的车流人流中,思绪就会随着车轮的转动而飘荡、飘荡……

清晨是匆忙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和无奈。随着车流人流疾驰,要干的该干的事便在心头萦绕,无暇注意朝霞变幻,晨辉灿烂,也不知道风儿是否温柔。

然而下班后,步出单位,踏上那影子长长地落在地上的街道时,心就异样地轻松了。一切人和事都云消雾散,不再想那些棘手的问题和无聊的应酬,不再为什么文字推敲与案件定性而烦恼,没有了必须的急迫与必尽的义务,也没有赴约的冲动与神秘,心在坦然平和中,犹如一缕风儿似的,飘飘然涌出许多念头来。

临街的小食摊一个挨一个,长长短短的一字摆开,吆喝声炒菜声声声入耳,悠长的香味扑面而来。并州的小吃在全国不算出名,但品尝起来也别有风味。渐渐地小食摊红火热闹起来。电灯亮了,光晕中透露着卖者与食者笑容可掬的神情。这时,我真想停下车子,也挤上那矮矮的小木桌,寻个小凳坐下,无论吃什么,知道味道都和家里的不同,那有一种掺和了自由味的愉快呢。

路还长,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又一个十字路口。大街小巷中,极想随意地骑下去。

轻快地骑着车子,哼着走了调的歌儿,看路旁或高或矮的树木,看楼房或开或闭的门窗,看华灯初绽或黄或白的柔漫,看往来车辆或暗或明的灯光……记得在运城一个悠闲的黄昏,独自在街上静静地走,突然抬头望见一芽金色的新月和金星紧紧相依,心立时就有说不出的感动。在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大自然本来也是一样的美妙,但因种种烦忧,心情浊然,就忽略了这种享受,人在紧张与繁忙之中,视而不见的景致有许多许多,细想起来,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在自行车的潮流中飘浮。不断有后者赶上,超过自己。自己也时而提起精神,猛蹬几下超过别人,体验一下拼搏的快意,更常常十分地惬意,知道此刻是自己的时光。

直想这么一直骑下去,随意、自由,自己支配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这也是一种人生享受吧!当然,认真于一个想往,也许会有一个奇妙的黄昏,有一种打破常规后难以预料的收获与激情。然而,在种种渴望与设计中,在时时变幻的思绪涌动里,我却依旧沿着每天走过的路,悠悠荡荡,穿过黄灯绿灯,穿过大街小巷,穿过车水马龙,穿过黄昏的诱惑,穿过内心的激动,朝自己的小家骑去……

在拐进细细的小巷之时,我总习惯地抬头望一望东方。那儿有时会悬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说不出的温存;有时则月光如水,好像一阵微风就会将它拂去。不几步,便是热热闹闹的住宅小区了,我便不由得去搜寻那幢四层楼上唯一没有封闭的阳台,枯黄色的窗帘后常常透出柔柔的灯光,辉映着一切,消溶了一切,连同归途上的幻想与企盼,留下的是一片温馨……

《傅山文艺》1999.1

◎优雅地生活

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资产过半亿的人简约的生活,不追求奢华,不显摆财富,他爱好收藏,喜欢字画,喜欢瓷器,喜欢绸缎,不在乎东西的收藏价值,更不在乎有无升值空间,他优雅地生活着,正如作者所说,他的优雅生活是以一种对钱财的从容为基础的,这种从容可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冀所能达到的,但就像拥有对钱财从容的人未必都能优雅生活一样,优雅生活其实也未必一定要以拥有太多的钱财为基础。优雅生活,就是一种品位,一种格调,一种情趣。并不需要太多的钱财,只要有心,只要用心,一样能优雅地生活。

我常想,人生本就是一个过程,幸福与否则是一种感觉。有太多的欲望,就需要不懈的奋斗;有太多的追求,就需要不断的奉献;有太多的无奈,就会有内心的不平;有太多的失落,就会觉得生活是那样百无聊赖。这样的生活太乏味了。没有时间和精力细品,财富会成为负担,钱财会酿造痛苦。在平淡中感受生活,在简单中体会生活,生活才不会是纯净水,而是茶,还可以是咖啡。至于喜欢花茶,还是绿茶;喜欢甜咖啡,还是苦咖啡,用心去品味,那是一种意境,一种快乐,一种心情。

不精通又何妨,不富有又怎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随意和心思都会令我自己感动和快乐,这种愉悦不一样是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我喜欢一切美的东西,无论传统还是现代;无论廉价还是昂贵。我喜欢五颜六色的中国结,喜欢憨态可掬的木娃娃;喜欢古色古香的瓷器、花瓶,喜欢通透的玉石、手镯;喜欢大气的字画,喜欢雅致的布艺;喜欢传统的旗袍,喜欢得体的正装;喜欢设计优美的特种邮票;喜欢山花烂漫的原野小溪;喜欢典雅的家具;喜欢经典的汽车。只要是喜欢,几块钱的小饰品会喜滋滋带回家,价格不菲的工艺品也舍得买下,条件不许据为己有的还可以去欣赏。只要是自己选定的东西,我总是固执地喜爱,久看不弃,更不会见异思迁。有人说,不爱变化的女人不是优雅女人,我却认为变在不变之中。因为我会把不变的饰物不断地调整位置,重新摆放,还会变换入眼的角度,使每件东西放出光彩。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小女人的小资情调,感受的是低级趣味,我会告诉你,做生活中的小女人,能常常拥有小资情调,生活中不乏低级的趣味,正是我要的生活,一种能让男人在家感受女人跳跃着的思维,变化着的家的温馨,一个职业女性工作之余的生活。

《傅山文艺》2000.1/2

同类推荐
  • 美丽的权利

    美丽的权利

    这是龙应台《野火集》之外的“三把火”。在这三次著名的风波事件中,龙应台就其所见社会即景有感而发,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的争议与回响。“龙卷风起”,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论战;风过之后,深层的反思却没有息止。本书分为 “美丽的权利”、“星洲风波”和 “啊,上海男人!”三部分内容,并加上读者投函回应的各种文章和相关文字,集为一册。
  • 讲述

    讲述

    万宁的散文漫散着人间烟火气息,记录着世俗人生,温婉地体谅各种状态各类群体,带着真诚,坦言自己的观点与来自内心的种种感受。这本万宁的散文集,既有散文必然的真切情感的凸显,又有小说叙事的节奏和张力,给人阅读的快意和回味。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在成长的路上,你是否注意过那双在你跌倒的时候扶起你的大手?在外漂泊的时候,你是否想起过在家中盼望你归来的父母?在偌大的世界中,你可曾记得家给予你的温暖?亲情与爱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默默地等你回来,不是每一个人连你痛狼狈的模样都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你付出所有,可是父母却这样地爱着你。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遗憾,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痛的遗憾。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请多花些时间陪陪父母吧!
  • 人一生要读的100篇散文 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 人一生要读的100本书 大全集

    人一生要读的100篇散文 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 人一生要读的100本书 大全集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正如“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和艺术熏陶,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花幡

    花幡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本书告诉妈妈:和女孩相比,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面临的竞争也许会更激烈。因此,无论男孩的家庭多富足,男孩也要穷着养。男孩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激发出无限潜能,变得自信、自强、自立,从而担当重任。穷养不是吝啬、打骂以及惩罚,而是给他足够的磨砺以及发展空间。可以说,穷养的着眼点,是给儿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是给妈妈一些教育上的建议,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让儿子在习惯、品格、情商、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 痛彻心扉情缘未了

    痛彻心扉情缘未了

    她,被他误会成杀害爷爷的凶手。他,把真正的凶手留在身边,甚至还杀死她肚子里的孩子只为给那女人治病。等她再度归来时,两手插在风衣兜里,见到他时抬起一只手摘下墨镜,嘴角弯起好看的幅度,对他轻吐了句:“闫总。”该说“你好”还是该说好久不见?
  • 约会大作战暮色余晖

    约会大作战暮色余晖

    希望与绝望相互交织的过去,少女们困于轮回,而我身为其中一员侥幸逃离,在命运的指引下,我即将踏入这片新的天地。“并非精灵,亦非人类”〈谜之精灵·云暮暮〉 (封面自己画的,手绘勿嫌弃)
  • 失落大陆

    失落大陆

    天赋与生俱来,勤奋事在人为。废柴说:谁说废柴不能飞天,谁道咸鱼不能翻身。天才说:垃圾终究是垃圾,天才与废柴的差距不是一个神器可以抹平的。废柴阴险的笑道:那,两个神器呢?
  • 后宫心计

    后宫心计

    男人有血流成河的江山—— 女人有硝烟弥漫的后宫—— 这群女子,时而闭花羞月,再者尔虞我诈;间或沉鱼落雁,怎堪勾心斗角… 在高墙之中,争相斗艳只博君王一笑。然则倾城红颜,仿佛绚丽烟花,过眼云烟… 在权术阴谋中,究竟是谁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The Adventures

    The Adven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房子啊房子

    房子啊房子

    天已黑透。温月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慵懒地把身体摊在沙发上,死鱼样的眼呆呆地盯着对面的影视墙,半天不动。影视墙是用锃亮的铝塑板做的,方块的红、白铝塑板相间,造型新颖独特,就是在黑暗中,也闪着别样的光。当时的装修工人听说他们家要用铝塑板做影视墙,笑得把头拨浪鼓样摇着,不客气地指责他们说你们到底懂不懂装修啊?是头一次住这么大的新房子吧?我们做了这几年的装修,影视墙有搞石膏的,木线的,就是没有搞你们这种的。先说好了啊,这可是你们自己的创意,出来效果不好我们拆可是要钱的,而且墙给凿得乱七八糟,再改别的都不好弄的。
  • 我是通往异域的飞机

    我是通往异域的飞机

    从小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人的,可是后来才发现,我还真是人,如果正常人的家里会经常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如果……那我还真是正常人。可是,直到很久以后,我宁愿自己不是人,也不想再当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正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