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5500000004

第4章 油画疑云(4)

宋明新按照从左至右顺序,依次将《春色满园》、《秋林尽染》、《夏日潺溪》的图样紧密排开,三幅油画的图案连为一体,恰好是从宝应寺山门外远观的视觉效果。

宝应寺始建于唐代渤海国时期,是一座千年古刹。寺庙坐北朝南,四周用玄武岩石筑起围墙,庙宇今存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殿、藏经阁、三圣殿等五殿。三圣殿穿过后往左走顺着一条柏油路面直抵43米高的通仁塔,转过塔后,沿石阶而上,可登山后顶峰——莲花台;往右走,是一条砂石小径,路旁种着钻天杨、垂柳等,荫郁苍翠,格外幽雅。路到尽头,又分两支,左侧的路掩映在一片掩映在一片杨林中,杨林深处就是碑林。右侧是一片珍贵的红松林,周围环绕着一片白桦林,白桦林的中间位置是一棵四百多年的古榆。

不凑巧,由于准备七天后宝应寺一场重要法会,通仁塔已暂停开放一个多月,进行维护保养;通往古榆的那条道因为刚整修完,正在洒水保养,今天也无法开放。两人辗转半天,只好去碑林一探究竟。

传说中的龙首龟蚨处于碑林的左侧,但龟蚨基座上的石碑却不知去向。鉴于碑林中的龙首龟蚨仅此一个,两人对龙首龟蚨仔细察看,林蕊卿认定:这件龙首龟蚨造型浑圆,显然出自清朝!根据导游册介绍,龙首龟蚨石碑是唐朝时期渤海国所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唐朝渤海国时期的龙首龟蚨,它的棱角突出,两者差别还是较为明显的。由于见不到石碑,无法对碑文进行考证,线索就此中断……

两人分头察看其他碑刻,林蕊卿对另一块清代石碑产生兴致。据碑文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这座寺庙曾遭雷击发生过一次大火,烧毁了部分殿宇,于是,清政府出资进行了重修,后来立碑作记。宋明新怀疑,是否石碑的流失与光绪年间的那次大火有关,林蕊卿没有正面回答,她分析,从公元926年渤海国为契丹国所灭后,契丹人除强迫渤海国人迁离故土外,还对渤海国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至今,考古发掘始终难见渤海国文字记载就是佐证。或许,石碑早已毁损于千年前了。

谈到这里,林蕊卿念头一转,她提议到宝应寺史料陈列馆去看看。

史料陈列馆位于三圣殿西北,依山而建,分为左、右展室,左侧展室收集了宝应寺的寺藏文物,右侧展室云集了历代方丈、高僧事迹图文介绍及实物展柜。由于临近黄昏,展馆内的游客寥寥无几,宋明新和林蕊卿在一个个玻璃展柜前驻足观察,当他们进入右侧展室,来到第九个拐角一侧的展柜前,林蕊卿忽然俯身下去,她的嘴角在发抖,眼中泛起泪花……

那是一封写给第十九代方丈普休法师的信函,用笔精到,线条流畅。信中说,自从与普休大师那次彻夜畅谈“人生与佛”之后,终有感悟,言辞间充满了对大师的尊崇,信尾落款“季诺”两个字。

“季诺”!这两个字的出现,终于找到林峰和宝应寺的衔接点。宋明新悄悄用数码相机把信函拍了照,两人细看普休大师的生平介绍:普休大师不但是一位慈祥谦和、佛法造诣精深的高僧,更是一位念佛不忘救国的传奇人物。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巧妙地与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政府周旋,不但保存了许多珍贵寺藏文物和佛经古籍,还冒着生命危险收留受伤的抗战志士在寺内疗伤调养,为后人称颂。普休大师是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不到两个月圆寂的,遗体封龛。三年后,众僧开龛发现普休大师端坐如初,肌肤红润,富有弹性,为一罕见之肉身菩萨。普休菩萨的金身如今已供奉在通仁塔七层。

宋明新和林蕊卿一商量,看能否把林峰的信取出。他们找到须发皆白的执事老僧,林蕊卿出示了肥城美术馆馆长致林蕊卿的信和林峰为严裴俊所写的那篇“九指豪杰”的祭文为证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没想到,老僧看过书信双手合什请两人暂歇,径自转入后堂。片刻间,拿出一个金黄丝稠裹着的长盒和黄布包裹的片状物,打开黄布包,是一片竹做的仰莲,两人不解问是何意,老僧只淡淡一句:“随缘而解”。宋明新收起竹莲,看着林蕊卿缓缓打开褐色漆盒:盒内只有一个笔记本。

两人对望一眼,神情都有些失落。

眼看天色渐晚,两人走进骊山镇一家简易两层楼的小旅馆,包了两个单间住下。通过研读、归纳林峰,林峰的笔记大致记载有金册来历、与谭静娴的悲欢离合、与普休大师的参禅悟道等三方面内容:

第一,金册的来历。藏匿金册的是姓赵的太监,1922年北京故宫那场莫名大火后,清廷内务府清点被烧毁的珍宝古玩数量其实被人为夸大了,有不少宝物被太监、宫女借收拾残品时机隐瞒私藏起来,赵太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随侍奴仆,他跟着溥仪逃亡东北,受尽日伪的欺压。在溥仪再次逃亡的途中,他身染重病被遗弃,被林峰父亲救下,喂给热水、热饭,用草药医治已溃疡肿烂的外伤,赵太监深受感动,咽气前把贴身收藏的《正始石经》的金册(下卷)送给林峰父亲,但是金册(上卷)赵太监并不知情;

第二,林峰与谭静娴。其中仅提到一次两人在东北,时间推算应该在“桃园结义”三兄弟未分头避难之前。后来,林峰等人因参加抗日爱国运动遭到日伪政权通缉,匆忙中他将自己保留的画封存好转交给天津胜荣艺苑经理的女儿、林峰学画时的红颜知己——谭静娴。另外,还提到铁盒须用荷花骨朵铜杖里的一把特制铜钥匙开启,任何外力都会触动铁盒里的神秘物质,导致东西毁坏;

第三,林峰与普休大师。提到了他曾聆听普休大师论经讲禅,林峰问普休大师何谓“明心见性”,普休答道,人寿命不过百年,奇珍异宝却可流传千古,据为己有不过痴人说梦而已,如能拨开心中这层浮华烟云,自能做到淡定从容。林峰不解,珍宝让倭寇伪满抢去,身为炎黄子孙,怎能“淡定从容”得了?普休回答,不图私欲贪念,这叫“心放”,为国追索珍宝体现的是不做亡国奴的国人气概,这叫“手不放”。持“心放手不放”,无论遇到多少艰险危难,自会“淡定从容,明心见性”。普休大师阐释的佛理对林峰影响深远,直至再遭追杀伤重弥留之际,他也没有留下片言憾恨之词;

笔记本最后一页写有“榆北八米,门西入井;五浊众生,渤国传世”十六个字。

宋明新问林蕊卿关于渤海国的秘道和古井查得怎样了,林蕊卿回答,未见渤海国的秘道有文字记载,而古井受唐朝建筑影响很大。公元713年,崔忻率领的唐朝使团在返程路过黄金山时,命工匠开凿了两口水井,还凿刻了二十九个汉字的“唐鸿胪井刻石题名碑”。后来,渤海国人仿唐朝在深山峡谷中凿井取水,供灌溉饮用。黄金山古井遗址所在的旅顺距此有大约八百公里,鉴于遗址地处某海军基地深处,且不对外开放,只能作罢。据说距此八十公里外的莲台镇燕雀山有一处渤海国古井遗址,明朝时期还有人为此修亭立碑,两人商议,明天一早乘市郊长途车去那里实地考察。

那片黄布包裹的竹莲,宋明新多方求证,认为它与供奉菩萨莲台的仰莲图案较相似,回味那句“随缘而解”,一时难下结论。

林蕊卿提醒宋明新,还记得三幅油画里叠加显示出的“榆树”图案吗,宋明新答道,你是说那棵四百年的古榆?对,就是它!油画里的宝塔、龙首龟趺和榆树之间必定与“随缘而解”有某种联系。

(八)北斗七星图

第二天一早,宋明新与林蕊卿乘车直奔莲台镇,寻访古井遗址。

沿山路曲折而上,拐角边倚山矗立一处圆顶石亭,两侧石柱刻有对联:甘泉墨宝垂青史,古井清冽印月明。亭内深处有一块长约两米高一米五的奇石,井刻石碑碑文记载“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渤海国松宝将军东追叛军,宿燕雀山,时人马饥渴,假寐中有人示曰:泉井在此。翌日,掘此地,得泉水。色清味甘,名为感应井,于成化二年(公元1466)夏四月十五。”遗憾的是,古井已不知何处。

林蕊卿想起旅顺黄金山的井刻石碑碑文,查阅相关史料,该处井刻石碑其实原来也是一块“巨大如驼”的十多吨天然石块,1906年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后有人重新刻石立碑,才有了尺寸见方的碑碣,由于有明清两代许多名人的勒石和题记,被现今许多博物馆都以碑碣状加以陈列,误传至今……

讲到“许多博物馆都以碑碣状加以陈列,误传至今”这句,林蕊卿眼前一亮,“对了!油画里那幅‘龙首龟趺’的石碑里肯定包含渤海国某种神秘信息,我们在碑林只看到龟趺而没有石碑,石碑很可能保存在博物馆。”

那么石碑究竟会在哪个博物馆呢?两人一商量,觉得还是再去宝应寺史料陈列馆,询问那位白发执事老僧较为稳妥。

两人风尘仆仆往回赶,顾不上吃午饭,再次来到宝应寺史料陈列馆,找到执事老僧,询问龙首龟蚨和石碑的去向。执事老僧听了,将他们领入后堂,一一作答,正如林蕊卿所分析的,碑林现存的龙首龟蚨是清代的石刻,渤海国的龙首龟蚨残品保存在省博物馆内,石碑残片的图文历经千余年沧桑,早已无法辨别。两人心里都凉了半截。

执事老僧转身打开一个紫檀木柜,由里面取出一个黄丝锦包裹的东西放在桌案上,打开包裹,从一个黑漆木匣里拿出张发黄的纸张,递给林蕊卿。林蕊卿和宋明新一看,原来是一幅星象图,却并无一字,从勺子状的连线和“勺子”上沿左侧一颗较大的星来推测,应该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但它仅用于天文观测吗?据执事老僧透露,清朝中期有一位居士捐资重修了寺内部分殿宇和碑林,并把包括龙首龟蚨石碑在内的许多石刻图文拓印下来,刊印成册,交寺庙保存。不料,寺庙后来遭受雷击,一场大火毁了许多佛堂佛经。据说石碑正面刻有文字,背面是“北斗七星图”,公元926年渤海国被辽国所灭,辽国掀起毁灭渤海国文字运动,石碑正面文字与背面的“北斗七星图”均被铲平,只因“北斗七星图”凿刻手法高超痕迹较深,捐资的居士特意请来高人,最终才还原出这幅“北斗七星图”留存下来。

两人谢别执事老僧,在镇上买了些包子带回旅馆,边吃边琢磨上午的所见所闻。宋明新推断,如果油画里的“古榆”和“十六字”中的第一句“榆北八米”暗示的是寻找某个入口或打开某道机关,那么油画里的“龙首龟蚨”石碑是否暗合了“十六字字谜”中的第二句“门西入井”中的这个“井”字?假设暗合成立,这个“井”与“北斗七星图”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

林蕊卿表示认同,她认为“北斗七星图”很可能就是揭示古井和秘道的一幅地图!从宝应寺所处的地势方位来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北斗七星图”中左侧的“北极星”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就是靠它来导航和辨别方向的,而宝应寺正是依托自西向东连绵不断的北侧山脉而建的,那么,渤海国秘道和古井必定存在于北山之中。按北斗七星的名称,然后用笔把七颗星连线起来,就会构成由西向东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这七口古井以及与之相连的秘道。

宋明新拿起勾勒出的“北斗七星图”端详一阵儿,若有所思道:“这样看来,渤海国的秘道有七口井将它们连接起来,那么‘五浊众生,渤国传世’的秘密就应在通仁塔中找到答案了。”林蕊卿点着头说:“在《阿弥佗经》中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统称为‘五浊恶世’。《悲华经》云‘释迦牟尼为渡五世之恶浊众生,慈悲愿行,广布善缘。’我想这句‘五浊众生’的禅语必定与普休大师有关,在通仁塔中供奉的普休大师不腐肉身也恰好暗合了油画中‘宝塔’这条线索。事不宜迟,我看今晚就去搞个水落石出。”

(九)枣红乌木匣

夜幕降临,骊山镇灯火斑斓热闹非凡,而半山腰处的宝应寺却幽暗乌沉灯稀人寂。宋明新和林蕊卿一身黑衣黑裤,各自背负一只帆布包,沿砂石小径,穿过红松林和白桦林,来到古榆树下。

这棵四百多年的古榆高十八米,接天拿云,树围有四米多,需三人合抱方能围拢。榆树根深叶茂、虬枝繁盛,树干周围是近两米宽的圆泥地,然后是垒砌成半径有三米长的水泥地面,外沿边扎制了高约一点五米的环形铁丝防护网。两人从古榆正北方向量出八米,钻进一片低矮草丛,宋明新把LED夹帽灯戴好,打开灯,又从旅行包内拿出两把工兵铲,两人往下挖了大约一米深,忽然“铛”的一声闷响,宋明新的工兵铲似乎触碰到了硬物。

随着硬物上面的泥土被逐渐清理掉,一块长方形的青石板展现在眼前,石板长一米,宽七十厘米,厚度有十厘米左右,沿着石板往下挖,露出了碎石砌成的壁墙,打开石板成为唯一选择。宋明新尝试着用工兵铲撬动石板,没有用,石板与碎石壁的连接处似乎用灌浆给封死了。林蕊卿拧亮手电筒,围着石板细看着转了几圈,拿一把小锤,在石板棱角下沿着与碎石接缝的水平线轻轻敲击了一阵儿,随着碎石泥屑的脱落,她掏出多功能刃具,找到折叠锥子在石板四周戳了一阵儿,招手示意宋明新一起用力推动石板,那块足有两百多公斤的石板竟能缓缓向前移动,石板下面渐渐显露出两道带凹槽的滑道。一个黝黑的地道口出现了。

同类推荐
  • 突破爱情生死线

    突破爱情生死线

    本书故事就发生在当今年轻人的身边:参加同学会的男人也许都在期待着初恋情人的久违重逢,江源却收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拥抱(《你为什么拥抱我?》);如果说世界上人的愿望不仅仅是金钱、权势和美色的话,你猜,还会有什么呢?(《欲望之塘》)“天上掉”馅饼的背后隐藏着天下父母的多少良苦用心?(《天上掉馅饼》)……
  • 烟筒王

    烟筒王

    以前沙河镇替女人打首饰、为男人做黄烟筒的匠人被誉为铜匠。原来镇西头有棵大枫树,树下有爿铜匠店,狄毛是店里师傅。说起狄毛当铜匠,就得说他儿时的抓周。生狄毛前,他母亲已养了三个女孩。他父亲是个不甘心没儿子续香火的汉子,有了儿子,自然养得金贵。狄毛满周岁时,家里就让他抓周。那天,屋场的人纷纷来看热闹。兮爹是周家湾坐头把交椅的长者,放了恭喜发财的万响鞭,随着他一声吆喝,狄毛娘便将狄毛抱了出来。就见狄毛长得团头大眼,小牛犊子般壮实。
  •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埃米尔·辛克莱从小生活在温暖而美好的光明世界,一个谎言让他陷入黑暗的世界。深感绝望与无助的辛克莱渴望解脱,却无法向任何人开口。德米安的出现,帮助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之后辛克莱每每感到不安、遭遇困惑之时,德米安总会及时出现,帮他走出困境。德米安不仅是辛克莱的朋友,也是他的引路人,带领他克服恐惧,找到真正的自己。辛克莱从此不再彷徨,越来越坚定地朝着自己的内心前行……
  • 浮城

    浮城

    当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一座城市在一夜之间从陆地上断裂,孤岛似的漂浮在惊涛骇浪中,从此,“浮城”就像一艘巨舰,带着茫然的人们走向未知的命运。危海浮城,人鸥之战,惊心动魄,可谓惨不忍睹,惨不忍诉。人们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利益冲突大爆发,国人人性的劣点在《浮城》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游戏般的残忍、邪狞的妒恨、同胞互憎的丑恶、无政府状态的心理病毒……《浮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活在世纪末的人们在陷入尴尬而可怕的生存境地时,社会各层面所表现的人生百态,这让每一个读者的内心充满了无可言状的惆怅与悲凉。
  • 晚年

    晚年

    老顾每日的生活都是按照一张表在运行:六点起床,洗漱完毕,坐公交去槐园,沿景湖香径快走四圈;迎阳光吐纳300次;做第八套广播体操;撞背500下;打一套陈氏太极拳;吃过早点,去御园买菜;写字;午憩一小时;写字;读书;七点晚饭,七点半散步四十分钟至一小时;八点看看电视;十点烫脚半小时;十点半上床。表就贴在老顾书房书案上方的墙上,抬头即见。表是打印出来的,一边写有“持之以恒”,一边写有“锲而不舍”。很像学生的课程表,一度让老顾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表的制作者是老米。老米是老顾的老伴儿。
热门推荐
  • 腹黑男神洗白计划

    腹黑男神洗白计划

    王三柏在认识的人看来很完美,在不认识的人看来很冷酷。付靖溪在认识的人看来很呆萌,在不认识的人看来很沙雕。王三柏从国外回来,遇见了前女友的分手现场,那自己这前前男友,是不是只能去领证?
  • 影后很甜:总裁夫人有点懵

    影后很甜:总裁夫人有点懵

    为了躲掉导演的潜规则,唐心借了某个小姐姐的裙摆躲了躲,最后发现是个女装大佬?还是只手遮天的娱乐圈老板?庄奕寒从没想过,他让一个才认识三天的女人住进了他家,也住进了他心里。娱乐圈纷繁复杂,我陪你成长,也陪你变老。
  • 陆少无限宠:太太,老板又作妖

    陆少无限宠:太太,老板又作妖

    家庭的一场变故使得陆修离到死都尸骨无存,苏沐潼被送出国。三年归来,又会是怎样的变化
  • Rinkitink In Oz

    Rinkitink In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续秦歌

    再续秦歌

    小太阳少女暖化冰山同桌,与他共度甜蜜而短暂的恋爱时光。却因家庭关系,不得已分开,两人之间更是产生了重重误会。他对她已是失望透顶。回国后的她携他们的孩子解除误会,让这两人再续前缘,再续秦歌。(每天晚上20:00更新)
  • 王老抠崛起

    王老抠崛起

    吾姓王,今日名道,曰——王道。其意:吾王道之言,从今日起,便是王道!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蟋蟀轩草

    蟋蟀轩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英嫁

    云英嫁

    【“三生为聘”历史言情小说之一】【一句话简介:史上第一对一夫一妻制帝后的故事】 诛仙台,三生往。他以三生为聘,她以三生为嫁。 第一世,西魏。 他是傀儡之子,她是权相之女,可他终究走进了她的心,她也拥有了他唯一的爱。 这一世,执手,相知,青梅成馔;东魏,南梁,江山如弈! 她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却不知往昔枕前千般愿,是否能待到青山阑珊? 一生一代一双人,请静听西魏帝后间的别样情爱! 【主要人物:宇文云英/元钦/独孤信/高澄/凝欢//时代:南北朝(西魏、东魏)//类型:爱情/宫廷/悲情/历史】 【已完本,被挟持“靖难”的古琴王子与绝世琴女的故事《秋鸿曲》周一、三、五更新。】
  • 满级修仙大佬删号重来

    满级修仙大佬删号重来

    月夜自认她这么多年见识,什么人的心思都可以揣测个七八分,直到遇到邪魅这个人生污点,直到他莫名其妙将自己和伙伴踹到一个陌生的大陆……还好主上这么多年穿越经验丰富,还有外挂附体,纵然在异世,也是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灵宠神器左拥右抱。可是伴随着超神器还魂玉的出现,食人脑髓的恶灵,埋骨山脉混乱的兽潮,以及各式各样残忍凶悍的奇特人种,一个波连两个空间,万千位面的真相开始逐渐显露它的冰山一角。脑海中零星的记忆,异世大陆冰海下的身影,这一场意外的穿越,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