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3500000050

第50章 姥姥的花生面

冬天,一切都显得那么冷清和生硬,当最后的枫叶落下,芦苇就变成高贵的灰色。繁华落尽,果实各归其位,经历了夏之火热、秋之喧闹,曲终人散后的田野呈现的只有裸露和僵硬。

大概是因为到了冬天,被寒气逼进温室的人们都爱剥剥花生、磕磕瓜子吧,我忽然想到了花生面——那种我专门为姥姥做的吃食。

一定很奇怪吧,知道玉米面,豆子面,没听说过有花生面的,其实,我也不知该不该这么叫它,就是把炒熟的花生剥壳去皮,然后用擀面杖压的像面粉一样细。

从小我就爱吃零食,口袋经常装着花生和瓜子,扔得满地是皮,吃得满嘴流香。姥姥的牙口不好,她就坐在炕头上眼巴巴地看,用鼻子闻。看着她那种欲吃不能的样子,我很难过也很着急,姥姥可是最疼我的。

我就想啊想的,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躲在厨房先一粒粒把壳剥下来,再把花生仁的皮用手搓下来,然后吹干净,放在切菜板上拿擀面仗压,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被我压成了那种精细的粉末状。那晚,姥姥尝到了二十多年未曾吃过的炒花生的味道。

从那以后,隔几天我就给她压一次,她也帮我剥花生,一粒粒的,很笨拙、很缓慢的,像在欣赏一件工艺品,像在捉摸一个彩绘的下笔处。她一边摸摸索索地剥,一边唠叨着一些闲话,我就含糊地应付。

那一天,姥姥又要回她自己的家了,我赶紧到街上买了一大袋花生。做完作业我就坐在炕沿上剥壳,那晚速度比平时慢也仔细了许多,我把那种瘪的和炒糊的都挑了出来。

姥姥一声不吭,她默默地坐在被窝里,她的影子斜斜地印在墙上,如一尊柔美而沉寂的佛像。我知道,她的目光一直都没离开过我。大约用了三个多小时剥壳吹皮吧,因为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灶膛的火灭了,花生抓在手里冰凉冰凉的。等我红肿着双手把压好的花生面给姥姥包起来时,已经是下半夜了。

许多年后,我想起了看过的一部电影《飞来的仙鹤》,乡下的父母为去了城里的孩子剥瓜子仁,老俩口一边剥一边说着孩子的种种,一粒一粒竟剥了满满的一饭盒。那不是一盒瓜子仁,那是父母的爱。当然,那时我只有十三岁,还算是个孩子,并不真正懂得爱的含义,也许当时想的就是让姥姥吃到我的花生面。可能那就是爱吧,就如浪漫,花前月下是浪漫,一顿家常便饭也是浪漫,只是形式不同,表现不同,程度不同而已。就如爱情,海誓山盟是爱情,一菜一蔬也是爱情,只是一个用语言一个用行动而已。

四十五天后,姥姥躺着回来了,她的包袱里塞着吃剩的花生面,用那种黑色的草纸包着,虽包了七八层,油还是穿透层层障碍急切地渗了出来,香气飘过,但那种香气已经有了一股霉味。

一仰成秋,再仰冬已深了,当我像洛夫一样背对着镜子独饮着胸中二三事件时,姥姥坟头的小苗已长成了大树,她的花生面也成了我午夜梦回时枕边的清泪。

现在,每次看到有卖干鲜水果的地方,像是条件反射一样的,我都会走过去站一会,我多想买上几斤,剥下壳,搓掉皮,压成香喷喷的花生面。

但是,我压出来的花生面再细再香又给谁吃呢?

同类推荐
  • 戴明贤集(第三卷):物之物语

    戴明贤集(第三卷):物之物语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三卷,系戴老贵州系列作品之一。戴老着眼于生活小物件,集中选取了父辈友朋之间流传赠送的部分书画拓印、照片书稿、居家物什等,从“物之历史”的视角切入,将物之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亦默默写下数十位亲人师友的人生故事。书中主要述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人事,并借由相关物件追忆更早年月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地域变换多,所述人物众多。这些物件带着历史和旧日子的气息,是百样人生的无言见证。戴老以生活中的物件为支点撬动记忆,由物及人,展现了各种人物及其背后的时代风景,构成了“人与岁月”的深刻内涵。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诗歌和书信,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感情、家庭中的心路历程,反映了那一段历史。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有音乐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热门推荐
  •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击,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 Pyramid
  • 指尖下的四分音符

    指尖下的四分音符

    一部半写实的大学校园爱情故事,记载了属于80后的集体情感经历。书中每个章节以当时的流行歌曲命名,所有的细节都让我们怀念! 全书以一段唯美曲折的校园爱情故事为主线,串联起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场景。比较认真、客观又不失优美、轻松地记录了80后大学生的典型事件,如:入学、军训、非典、考试、爱情、宿舍、社团、歌曲、实习、找工作、毕业等等。 作者坚持以纯文学的态度,以求客观记录那些属于我们真实的大学情感与生活历程,只为了给想怀旧时的我们、风烛残年后的我们一个可以回忆的依据、一扇能找寻过去时光的小窗。
  • 槐木动凡心

    槐木动凡心

    小说又名《祸心》,后续会推出相关系列文。前世她为药人,一颗心反复淬毒,终是煞气入体,坠入魔道。今生她为槐木,无心无血,却被人视作妖物,为天理所不容。唯一不变的是,她想要成为正常人的决心,还有那世间众生,不明所以而来的讨伐。这世间之大,何处才是她的容身之地?她纵使怕活着,却也难决定自己的生死。唯有在不停地死去、复活中,感悟世间的冷暖。原来……她有心、无心皆被视作异类,没有资格活在这世间。直到,前世与今生相遇,她才得以明白自己是谁……原来,她不死的存在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好在,总有那么一个人,不论轮回几许,不论她变作何物,且都爱她如初。玄幻+仙侠+宫斗乱入,一切为不断复生的女主而服务。
  • 隐身奇人

    隐身奇人

    某年年底,逃离在外的“隐身人”吴有法【原房地产公司老总】潜回吴村,为的是将母亲的骨灰放入祖坟。这时候有一直追踪他的高利贷追债人候着他,要追杀他。吴有法侥幸逃出,于是开始了一逃一追的紧张故事。吴逃到县城,差点被前妻与家人逮住;又逃到仙潭,幸得第二任妻子营救,惊险逃脱。与此同时,关于吴独特的身世,经历,在他逃往时我们用另一种叙事展开。
  • 诸天小店铺

    诸天小店铺

    执掌店铺,连接诸天,与诸天万界的所有人物交易。(小白文,不喜勿入)
  • alanwalker起源录

    alanwalker起源录

    “音乐总是能唤起我心中两个截然不同的渴望:一个是战争;另一个是田园诗般的宁静。”已经记不清这是哪位名人的话了,但只知道,这墓志铭般的语言是我行动的理由,使我有信心走出卑尔根,去面对这个濒临死亡的世界。我试着以音乐帮助他们抹去心中绝望般的恐惧。原以为这种事情一个人也能做到,因为习惯了一个人,但是,与她的相遇让我知道这个想法是错的。我用我当年的成名之作给她命名,她从此就叫做——Faded。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