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8900000008

第8章 究元决疑:早年的困惑与求索(4)

1.3 替释迦说个明白

1917年10月,漱溟正式到北大讲课。在这之前,他虽答应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并已受聘,但因当时担任司法总长张耀曾的秘书,一时无法脱身,所以暂由许季上代替他任课。一学期后,恰逢许大病,在蔡元培的催促下,漱溟才正式到任。漱溟以一无学历、二无资历之自学青年身份进入北大,全赖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和不拘一格的选才观念之赐,堪称是千古之美谈。漱溟自认他是得到当时北大培养之人,而不是如许多名流学者那样得到发抒之人。的确,以当时北大强大的新派阵营之众多名家和诸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知名旧派学者而论,年仅24岁的梁漱溟是太不起眼了,他不可能一下就成为学术中心的人物,而至多扮演一个边缘的角色。但梁的不凡从一开始就表露出来了:

民国六年蔡孑民先生约我到大学去讲印度哲学。但是我的意思,不到大学则已,如果要到大学作学术一方面的事情,就不能随便做个教师便了,一定要对于释迦、孔子两家的学术至少负一个讲明的责任。所以我第一日到大学,就问蔡先生他们对于孔子持什么态度。蔡先生沉吟地答道:我们也不反对孔子。我说:我不仅是不反对而已,我此来除替释迦、孔子去发挥外,更不作旁的事。[67]

抱着倡明中、印古学,替释迦、孔子说个明白的决心,漱溟首先主讲的是印度哲学。在此之前,许季上已在哲学系讲过半年,并参稽西方学者的数种著作,编有该课讲义。漱溟初到,不及另草,仍以许本为讲义,“但事增订,未及改作”。直到第二年,在许本的基础上,“又得吴检斋(承仕)借给许多日文的印度哲学书籍作参考”,才得编成新的讲义。[68]这本《印度哲学概论》在1918年11月先由北大出版部印行,翌年交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虽说佛教在中国流传久远,影响深广,近代以还,又有唯识学等的大盛;但印度哲学只是作为一点背景材料和某种陪衬得以零星播散,而素无系统面貌。所以当时蔡元培邀请漱溟任印度哲学讲席时,漱溟便感到为难,立即说:据我所知,无论西欧或日本,讲印度哲学并不包括佛学,一般都是讲六派哲学。而我自己对六派哲学素不留意,仅仅是对佛学有兴趣而已。要我教印度哲学,怕不能胜任。蔡表示:没有发现旁的人对此更精通,大家都只不过知道一星半点,横竖差不多,你就大胆来吧。在蔡元培的鼓励下,漱溟硬着头皮接下来了;但因确不熟悉六派哲学,所以不能按照当时西方学者或日本学者的路子走,只得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漱溟在该书的序中指出:流行的西文、日文之讲印度哲学者只讲六宗而止,不及佛教;而他的书则以叙述佛法为主,反只是兼及六宗。“又举佛法与诸宗对裁,意特侧重佛法而诸宗所说各具且甚备”。[69]另外,是取问题来排比讲解各家之说,所以全书分本体论、认识论、世间论三部分,又于各部分之下列出若干重要问题,按章节划分来做叙述。这样,《印度哲学概论》不仅是现代中国学术界最早系统研究和述介印度哲学的开山之作,而且也是20世纪同类著作中较有特色、光彩依然的一部。

漱溟于概略篇首先称赞了印度人之富于哲学思想:

盖其国君民上下,几以研究哲理为人生唯一事业。故诸宗竞起,异论繁兴,极思想之自由,尽慧悟之能事,辩难征诘,妙穷理致,古今各国罕有及其盛者。可谓洋洋乎极哲理之大观矣。[70]

这样一个富于哲学智慧的民族,典籍古老,宗派繁出。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僧佉(数论)派、瑜伽派、吠世史迦(胜论)派、尼耶也(正理)派等正统六宗各擅胜场,漱溟对之分别做了概述。又于六派之外,提拈出佛典中所谓四大外道之二的尼犍子和若提子两家,以及顺世论一派。漱溟认为,六派哲学的共同特点是“寡欲摄心”,这代表了印度文化的主流。而唯有顺世论“极端与印度土风相反。不信梵神,不信三世,不信灵魂,不厌世,不修行,排神秘,尚唯物,其坚确不易或叹为西土唯物家所希见”。[71]所以,“顺世外道在印土思想界色彩特异,不当忽视”。[72]汤用彤先生谓:“印度学说宗派极杂,然其要义、其问题,约有共同之事三:一曰业报轮回,二曰解脱之道,三曰人我问题。”[73]此离生死苦、超越轮回、以谋自我解脱之倾向,皆含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学术界多有论焉。漱溟亦强调六派哲学的宗教性,谓印度哲学当于其宗教求之。而宗教作为信仰体系大抵有三端:一是“神密不容以常理测”,二是“尊上绝对人所仰赖”,三是“有束缚力,不容同时为二信仰,亦不易迁变”。[74]依此三标准,漱溟认为印度哲学各宗各派“并属宗教”,只有顺世论和无神数论例外。与其他宗教相比,印度的宗教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出世倾向上特别突出,一般宗教不是“真出世教”,而“印土宗教则多为真出世教”;二是“根本反对世间生活”,“乃举一切生活而废之,即所谓断灭是也”;三是以哲学辩证所得之宇宙本体为其寄托和归宿,“故印土宗教可以谓之哲学的宗教。以其宗教建于哲学故,此其高明过乎他方远矣”。[75]这样,六派哲学不离于宗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亦不离于哲学,哲学与宗教,一而二,二而一,浑融一片。

依于上述特点,漱溟认为佛教是宗教、亦非宗教,非哲学、亦是哲学。尤其是大乘,除净土宗含宗教之质分外,相宗说一切唯识,性宗说一切皆空,圆教则一法不立,顿教则直指本心,“信仰二字且无处著得”,何有宗教式之信仰?所以认佛法为宗教,不若视为哲学,他说:

质言之,佛法中固不建立一种迷执即所谓宗教式之信仰者,以增益众生之执。而次第开导犹不无宗教式信仰之遗留,逐渐蜕化以至于无执。观其改革之点,宗教式信仰之精神全亡,根本已摧,而安俗顺序之迹又般般可考。[76]

正因为“无执”,不拘泥于一特殊信仰,所以佛教大开方便之门,可以发挥优长、“安俗顺序”、与时俱进,此为一般宗教“所绝不可及”。“一般宗教所以不能图存者,以彼之教化不复适于现代思潮,即现代思想已迈过之……而佛之教化任思想界变迁至何地步,只在其中,无由相过。”[77]漱溟之佛法非宗教论,以及对佛教现代意义的装扮显然受到了章太炎等人的影响,也反映了清末民初学术界极为普遍的一种时髦倾向。

因哲学与宗教浑沦不分,所以印度哲学的方法也是出自宗教,这就是特殊之禅定。禅定的本质在于亡知,即冥极证会。“禅定为世间与出世间之通介,证会为可知与不可知之通介”。漱溟认为,证会方法为印度所特有,思想乃从禅定中得,所以高下之别视乎禅定,而非逐物积累。“今西土治哲学者亦尚直觉,与此非一事而未尝无合”,[78]所以证会方式约略相当于现代哲学中所谓直觉。除了方法外,思想上之问题提出亦大端本之于宗教,其核心即出世间的修养,一般哲学问题无不应此种要求而来,所以印度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其宗教的基本问题。这也是印度哲学的特殊之处。

漱溟之早期佛学思想特重本体论,《究元决疑论》如此,《印度哲学概论》也是如此。他认为本体论是哲学之核心,亦为东方哲学之精要:

有情于世间之致思,其第一步恒欲推索万有以何为体,与夫本原所自。由体达用,由本之末,而人生归命所在可得也。故本体论为哲学所自始,亦哲学之中坚。东土哲家犹未察及认识论之切要,其所反复而道者尤在乎是。[79]

漱溟于本体论归纳出六大问题:一是一元论与多元论之别,二是唯心论与唯物论之争,三是超神论泛神论与无神论之异,四是因果一异、有无诸论之疏解,五是有我论与无我论之对立,六是(大乘空有二宗)有性论无性论之辩。并采用佛法与六派哲学对勘之方式,详加分析。

就一元二元与多元问题,漱溟指出:地水火风四大及空方时诸外道依一有形之物质立万有之原理,皆是“客观之一元论”。而“以空、方、时为万有之真因,此印度所特有,他土哲学中未之见云”。[80]弥曼差、吠檀多等派为“主观之一元论”。不论是《吠陀》“金卵化成说”之俚谚,还是商羯罗之释梵分设上下,均未脱出精神性之一元本体。数论为“心物二元论”,“凡二元论支离割裂之失,此宗皆不免”。胜论之六句义,及极微论等,“鲜于探讨本体之意,于本体论中无所归类”,所以毋宁谓之宇宙论,殆非本体论故。至于瑜伽、尼耶也等,皆与本体论无涉。[81]佛法中,小乘鲜于探讨本元之意,大乘则不取一法为万法之本,所以不能简单以一元二元归纳之。若“强为之言,则对二元多元可云一元论,而非二元非多元;对一元论则又非立有一元者。”[82]虽说就名相言,佛典中如来藏、法身、法界性、真如、圆觉、圆成实性、心、识、菩提、涅槃等,异文别用,大要皆表本体。但是,佛之本体的特点是万法奚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既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

关于唯心唯物,漱溟引述了马克弥勒《印度六派哲学》一书中的有关材料,[83]证明除地水火风空方时诸外道外,顺世论之极微说是印土唯物论的主要代表。而佛法,小乘诸部多持极微论,大乘教典每每说心,似与唯物唯心相合;但实际上,佛教并不是世俗所谓唯心论,当然更不是唯物论。漱溟依据《成唯识论》及《述记》,对“识”做了详细疏解;并指出佛教唯识学之“唯识”与西方哲学之“唯心”根本不同。其异有三:一是唯识以阿赖耶为大根本,而西哲唯心全不及此;二是唯识之识是识自体,非识能缘之用,而西哲唯心全不及体,只关涉用;三是唯识重在所变,而西哲唯心结成观念、辗转自困。所以漱溟以唯识论为武器,从五个方面对西方哲学之唯心论做了批评,谓:“西土唯心论原是随情虚妄计度。乍聆其说,犹觉其与唯识未尝无似处。稍加推征,乃处处乖舛,罅漏如环之连,一口不可顿说,十指不可顿指。”[84]

德国哲学家多伊森将印度对于神之观念分为四式:一唯物主义之神观,二超神观,三泛神观,四唯心主义之神观。[85]漱溟论述诸宗之有神无神,一本于此,悉数抄录。唯于佛法,坚主其为“明确之无神论”。指出《成唯识论》、《十二门论》、《瑜伽师地论》等皆有破神之词,并详加引述,以做说明。

漱溟认为,因果观亦是印度哲学中“关系本体之一问题”。“诸宗所争在因中为有果为无果,因果为一为异。佛家则穷论因果本身之立不立也”。[86]数论说因中有果论,吠檀多主因果不二、无分别相,胜论持因中无果论和因果为异论,尼乾子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因果亦一亦异),若提子计因中非有果非无果(因果非一非异)。唯佛家跳出因果怪圈之外,以缘起道理广说之。小乘之十二因缘,大乘之八识异熟,皆关此理。漱溟指出:佛法于本体论中空一切见,所以因果之说自不容立;空宗三论处处破生灭,即是处处破因果。所以,说因果一异、有无只是诸宗差别,而因果之可得不可得才是佛法与诸宗的分脉处。[87]

有我无我是讲我执问题,有性无性是讲法执问题,漱溟认为二执之立破亦关涉本体。诸宗皆为有我论,《成唯识论》判列三种“执我”,《瑜伽师地论》指出四种“计我”,《大日经·住心品》所说十四种计有我之外道,皆为佛法所破。“故佛法在人生观上为无我论,在本体论上又为无我论”。[88]佛法根本即在于破人我执,所以无我论可以看做是佛教的核心。与破人我执相关,即为破法我执,漱溟讲破法我执是通过空有二宗有性无性之辩展开的。大乘有宗讲三性三无性,大乘空宗讲八不,漱溟认为“两家之义未见乖舛”。但为何历史上兴争聚讼?他认为这是因为唯识曲解了依他,若直下明空,则殊途同归,争讼自消。从总体上说,漱溟是据于中间立场,调和空有的,他说:

识家排三论固无当,而世之援三论破唯识者亦不成。如此土嘉祥大师《百论疏》、圭峰禅师《原人论》皆有破识家之论,于唯识义终无破损也……大乘各宗义无不圆,破无可破立不待立耳。[89]

漱溟指出:“学者苟于知识本身未能明察不惑,而于形而上学问题或其他问题妄有所论,皆为徒虚。”他说:“余书特着意于佛法之精神。佛法之精神与其在本体论上表著之,盖不如在认识论上表著之为能剀切明白也。”[90]所以在讲完了本体论之后,他就接着讲认识论。漱溟于印度哲学之认识论,着重讨论了知识之来源、知识之界限、知识之本质等三大问题。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看穿莫言

    看穿莫言

    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在看穿中国文学与中国当代生活的历史诉求、现实期待,并建设一种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中国式表达及中国文学的现代精神。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 陆孝彭传

    陆孝彭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和采访记录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立志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航空工业,壮国胆,扬国威而奋斗的一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和发展社会公众阅读。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是“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第3辑)”中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青年作家符利群*创作的《去往松花镇》《水上花生》《木槿只开一回花》等十部中短篇小说,大多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文笔细腻,可读性强。
  • 重生之天眼女宗师

    重生之天眼女宗师

    重活一世的梁嘉熙最大的愿望便是练好咏春拳,按照前世师傅的遗愿把它发扬光大。可她总能看见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遇见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然后她的奋斗目标变成了顺带的......最后还做回了老本行......
  •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力量最先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和发展起来,虽然其中历经波折起伏,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更是进入低潮时期。但是经过共产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数十年的反思、蛰伏与探索,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一部分,什么是西方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主要关注和探索哪些问题?西方国家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创建和实践探索?有哪些类型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西方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联合活动与斗争?西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发展趋势如何?本书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武尽天途

    武尽天途

    力之极境,可拔山,可覆海,指碎星辰!武之巅峰,天难葬,地难灭,万劫永存!万族林立,天骄并起,问世间谁主沉浮,唯我武尽天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樱曦之月

    樱曦之月

    他与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祖国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祖国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持美行凶之毒医快穿

    持美行凶之毒医快穿

    姬笑笑是自学成才小毒医,十八岁生日当天毒死了所在科研所的全部人,包括她自己。死后的姬笑笑被帝国快穿总局选为了第一任快穿“天使”--即快穿系统载体。她将按照上级的指示穿越到各种时空,高举“道德犯罪也是犯罪”的正义旗帜,完成“翻身逆袭,打脸虐渣;国家调控,合法行凶”的艰巨任务。时空一:大哥是影帝,我是小网红。(娱乐圈豪门)她爸是大导演,她妈是一代影后,她大哥是当红影帝,她未婚夫是新晋演技小生,就连她资助的女生都是新一代流量小花。一天,她的未婚夫和她资助的妹妹睡了。这还不算!小三为了分手不惜买凶对她大下杀手,而另一个却为了不分手而对她死缠烂打,拒不还钱。姬笑笑怒了,插足就烂胸,劈腿就烂丁--笑笑牌毒药,保你C位出殡!影帝大哥:渣海无涯,回头是我。时空二:军阀是暴徒,我是病娇花。(民国下堂妻)她是皇家末落小格格,为了皇家利益被“贱卖”给了医药世家之子为妻。成亲当日,相公出发海外留学。三年后,相公一回来就要休她另娶。另娶的女人大大方方登堂入室,看她如看地上的泥。她被扫地出门,身无分文,还轻微哮喘。这可怎么办?姬笑笑望天,还能怎么办?撸袖子加油干呗!干谁?当然是渣男贱女!当年的十里红妆啊!这些你们都要吞,还要不要脸了?暴徒军阀:抱怨没用,抱我!报仇雪恨挫骨扬灰一条龙服务了解一下。时空三:猎户是将军,我是假秀才。(复仇农家女)家族没落,她上无爷父,左无兄长,为减免赋税,她只能女扮男装考取一个秀才功名。岂料功名才到手不过三天,就被自小一起长大的好表姐给揭发了。她被抓捕入牢,病弱的母亲由此撒手病逝,小妹要被姨母贱卖为奴,幼弟则被姨母抱走借以侵占她家家产。她的竹马表哥非但不为她奔走,还转身就娶了揭发她的好表姐。姬笑笑发暗誓:老娘左手毒,右手医,还怕翻不了身的?你们等着!到时候我要让你们在我娘坟前跪下认错!让你们悔不当初,让你们……将军猎户:别思进取,思我!……时空四五六七N中,脱贫致富打三灭渣忙到不行的姬笑笑:总有莫明其妙的人干扰我走剧情!呵呵,无事献殷勤,非……非常喜欢你!--某“帅到能促排卵,无人匹配只能自我繁殖”的顶级程序工程师,半路退役特种兵,快穿总局首任CEO。本文又名《毒医教做人》。虐渣很凶残,打脸特血腥。每早九点更,通知见评论。最后,旧文《怂妻》《污敌》《吻杀》了解一下?毒医笑~
  • 狂暴平头哥

    狂暴平头哥

    ps:新书《斗破之万兽沸腾》,欢迎试读!!! 社会我平头哥,凶狠话不多!我很少记仇,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当场就报仇!我的一生不是在干架就是在干架的路上!我的人(兽)生格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反正我拥有不死之身,打不死的! 这是一只低级蜜獾一步步成长,带着妖族走向强大,最终成为一代妖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