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9300000058

第58章 三线建设地标攀枝花开发建设(2)

1986年攀钢二期工程恢复建设,投资近100亿元,铁、钢、钢材生产能力分别增加到250万吨、270万吨、210万吨。新建了炼钢连续铸锭工程、1450热轧板厂、1450冷轧薄板车、轨梁万能轧机工程,使攀钢的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得到大大提升,尤其是75公斤/米重轨成为全国名牌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达50%,并连续出口成为免检产品。

(四)依靠科技,对资源进行综合、深度开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始于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科技联合攻关”,使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进入一个新阶段。攀枝花钒钛磁铁共生矿探明储量98.5亿吨,其中含五氧化二钒2000多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9%,含二氧化钛8.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4%。然而在1978年前,钒的回收率只有10%,钛的回收利用率几乎为“零”,白白流入金沙江中。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攻关,使我国由钒的进口国,一跃成为钒的出口国。钛由20世纪70年代前只能用于军事装配工业到在军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我国主要钢材及装备的性能大大提升。

目前,攀西地区钒渣产量已达5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仅攀钢的三氧化二钒和氮化钒、氮钒合金产量分别达到1万多吨、5万多吨,均居世界第一。2013年攀枝花钛精矿产量已达230多万吨,占全国产量62%,攀枝花已形成了年产钛渣、富钛料、人造金红石产能66.7万吨,占全国产能44.5%;各种钛白生产能力达50万吨,占全国近20%,海绵钛产能近3万吨。

通过综合利用,促进了攀枝花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1991年9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9年11月总装机330万千瓦的二滩水电站的建成,成为20世纪中国最大水电站,年发电量170亿度。除满足四川、重庆用电外,电流还输往华东地区,实现了我国“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至此攀枝花真正成为我国主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

(五)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科技与生产的深度结合,先后攻克了诸如“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钒钛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新材料的生产与应用”“在山区进行大规模建设,征服地质灾害”等许多重大世界性课题,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18项重大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

二、攀枝花工业基地成功开发建设的主要原因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根据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基于“国家安危”“生产力布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国家决定开发建设攀枝花这个战略大后方,并把它作为大三线建设的龙头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毛主席当年讲到加快三线建设,实现我国工业的纵深配置时,有十多次讲到攀枝花,其中有四次讲到攀枝花建设不好,他睡不着觉,睡不好觉。

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196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亲临攀枝花审定工业区总体建设规划,盛赞“这里得天独厚”,当即明确表示,把建设审查的权利下放特区指挥部。并于12月上旬在昆明会议上,绘制出到20世纪末,西南地区钢产量达到1000万吨的宏伟蓝图。

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李富春、薄一波、贺龙、彭德怀、郭沫若、余秋里、李井泉、程子华、吕正操等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陆续到攀枝花视察指导。

特殊的历史条件、特殊的战略地位、特殊的开发建设任务,决定了攀枝花开发建设成为当时全国的重中之重。这是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实行特殊的领导、管理体制

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西南局《关于成立攀枝花工业区人民政府的请示》,同意成立特区人民委员会,决定“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仿效大庆形式,实行政企合一,受冶金部和四川省双重领导,有关企业工作以冶金部为主,有关党务工作和政治工作以冶金部为主,四川省为辅。”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成立攀枝花特区党委和工地指挥部的决定”。决定明确特区党委和工地指挥部受冶金部领导,统一指挥工业区规划建设。并任命冶金部副部长徐驰为特区党委书记兼工地指挥部总指挥,冶金部基建司司长李非平为特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工地指挥部第一副指挥。

1965年8月20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对攀枝花基建计划管理体制作出规定,确定“攀枝花工业特区作为国家重大综合建设项目”,并明确特区内各项建设都按统一领导与分工负责原则进行管理。工业特区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项目平衡、投资调整,民用建筑,施工安排,劳动力调入,原材料分配,由工地建设指挥部统一负责;钢铁厂、电厂、煤炭、公路、化肥、水泥等各部在攀枝花安排的建设投资,由各部列入本部计划,分头负责。

对攀枝花实行“综合项目、计划单列”。计划、投资、物资均由国家计委直接下达特区总指挥部,实行“直供直达”,畅通无阻、高效运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计划单列”“综合集团项目”。这种管理体制在开发建设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三)倾举国之力,各方支援、通力协作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参加和支持了攀枝花的开发建设。无论是生产物资或是生活物资几乎是有求必应。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的优越性。

为解决铁路不通的问题,1965年7月23日,交通部直属汽车运输总公司在北京成立,由北京、辽宁、河南、山东、安徽五大车队组成,配备1500辆汽车,编制4500人,担负成都—攀枝花北线6吨以下小件运输工作。1969年7月16日,直属汽车运输总公司又成立了“大型汽车运输车队”,配备各类大型牵引车58台,大型拖车39台,20吨以上载重汽车40台,负责南线昆明—攀枝花重、高、大、长件运输,解决了铁路不通,特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难题。

1970年为确保“七一”出铁,冶金部一冶(武汉)、三冶(鞍山)、四冶(甘肃)、五冶(成都)、十三冶(太原)、十四冶(昆明)抽调精干施工力量与主力十九冶集中大会战。这是确保攀钢一号高炉1970年7月1日出铁的关键。

(四)实行“以老带新,对口包建”

1966年5月20日,冶金部作出决定,调整攀钢“对口帮建”单位,原定武钢、重钢对口支援攀钢任务,改由鞍钢全部承担。要求鞍钢按照“三老带三新”原则,对攀钢组织筹建、生产准备一包到底,完全负责。鞍钢矿山、本钢矿山、大冶矿山“对口帮”包建攀枝花冶金矿山。

1964年8月14日,冶金部决定将鞍山钢铁研究院迁到四川,成立西南钢铁研究院。1982年与攀钢合并成立攀枝花钢铁研究院,专攻钒钛磁铁矿冶炼和钒钛综合利用科学研究。

煤炭部决定以辽宁阜新、抚顺矿务局等为主,“对口帮”建攀枝花宝鼎矿务局;华北电业、北京石景山电厂、华东电业“对口帮”包建攀枝花电厂;唐山、重庆、哈尔滨“对口帮”包建攀枝花建材渡口水泥厂;伊春、吉林“对口帮”包建攀枝花林业;上海兴达汽车修理厂成建制内迁攀枝花,承担特区汽车修理任务;河南安阳轻工机械厂、富拉尔基技校、湖南衡阳技校、上海嘉兴技校及鞍山技校“对口帮”包建攀钢区域机修厂。

成都、重庆、昆明“对口帮”建设攀枝花商贸服务业;上海包攀枝花商品供应,上海红十字医院、四川卫生系统、辽宁医疗队“对口帮”建攀枝花医院;天津城市公交公司“对口帮”组建攀枝花公交公司。

“对口帮”体制,有的是成建制,有的是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新建制开到攀枝花。这样做,组织健全、业务技术熟悉,在攀枝花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有一支政治素养高、技术过硬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科研、生产队伍

冶金部决定由当时技术实力最强的重庆钢铁设计院担任设计总承包院,负责钢铁厂主体设计,长沙矿山设计院、鞍山焦耐设计院负责相应专业设计,由冶金建设王牌军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承担冶金主厂区建设,实施工程总承包。煤炭、电力、建材、交通、林业、城市规划都是从全国挑选能征善战的一流设计、施工队伍参与攀枝花工业区建设。这是工业基地建设速度快、质量好的主要因素。

(六)坚持“五个先行”

1.思想工作先行

开进攀枝花的十多万建设大军,有敢于担当,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开发大西南,他们离开优越的城市生活,撇下妻儿老小,毅然决然来到攀枝花。每个人都始终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创业之中。这种敢于战天斗地,开拓前行的精神,越是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时,显得越加充分。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敢于为国担当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2.设计、设备先行

为抢速度争时间,当时所有承担设计任务的设计院,均组织设计人员到攀枝花建设工地上的帐篷、席棚里现场作设计,而且还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的“三段设计”程序进行。

为抢建设速度,并严格按基建程序充分准备,攀钢主体生产车间的主要工艺设备,提前进行预订货。1965年6月13日,冶金部副部长、特区指挥部总指挥徐驰,一机部副部长沈鸿,在北京香山召开“攀钢设备订货会”。沈阳重机厂、上海冶机厂、齐齐哈尔第一重机厂、大连工矿车辆厂、太原重机厂、武汉锅炉厂等100多个厂家出席。并组织联合设计攻关,确保攀钢设备制造质量。

为争时间抢速度,提高施工效率,当时,国家在外汇极度困难情况下,特批拨出2000多万美元,从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进口一批大型专业施工机械装备。

3.交通、电力先行

攀枝花工业基地是在铁路不通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建设的。公路交通先行,关乎建设成败。

交通方面,一是首先抓成都—昆明南北大通道建设。1965年5月14日,川、云公路西线改造开工(以1937年老路基做基础),全长1303公里。二是抓横贯攀枝花厂区的东西大通道——石华路(会理石家湾到云南华坪县),全长144.77公里。三是抓川、云公路南段到攀枝花厂区公路——平大路(平地—大渡口)改造,以1957年毛路为基,全长57公里。四是抓川、云公路北段到攀枝花厂区公路——甸雅路(甸沙关—雅砻江出口)改造,全长99.7公里。五是抓从成昆铁路正线,三堆子—格里坪贯穿攀钢主厂区,全长37.6公里的铁路支线建设和场站建设。于1970年6月3日建成通车,年通过能力1036万吨。成昆铁路于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确保了攀钢一号高炉出铁的运输需要。六是抓横跨金沙江、雅砻江的大渡口临时吊桥、雅砻江吊桥等7座大桥建设。

电力方面,渡口火电厂,是全工业区最早建设的一座电厂,人称“功勋电厂”,装机3.6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度,1964年7月14日开工,1966年6月12日建成发电。河门口火电厂,装机20万千瓦,年发电量8亿度。1965年10月11日开工,1968年12月26日首台机组发电。新庄火电厂,装机10万千瓦,年发电6亿度。1975年4月25日首台机组发电,1977年4月全部建成。

4.建材、矿山先行

建材方面,为保证攀枝花工业基地大规模施工需要,集中力量抢建了两座水泥厂。一是金沙水泥厂,从德阳拆装一套旧立窑运达渡口。1965年3月8日开工,同年12月18日建成投产,年产水泥3.2万吨。二是渡口水泥厂,1965年8月2日开工,1966年12月25日建成投产,年产水泥28万吨,均在工业基地主体工程大规模施工之前生产出合格产品,保证了建设之需。

煤矿山方面,矿务局龙洞煤矿,年产气肥煤21万吨。因贵州水城原计划供煤时间保证不了攀钢一号高炉1970年7月1日出铁,特区指挥部组织全市19个单位,3600多人大会战,历时75天,于1970年5月13日建成投产,保证了出铁的需要。巴关河洗煤厂,1970年5月16日建成投产,年洗精煤180万吨,也赶在“七一”1号高炉出铁前建成,确保了攀钢焦炉、高炉生产用煤。

铁矿山方面,攀枝花冶金矿山,兰尖铁矿采场,也于1970年2月27日建成出矿石,年产设计能力650万吨。攀矿选矿厂的一、二系列也于1970年3月14日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处理原矿1350万吨,回收铁精矿580万吨,也先于攀钢1号高炉出铁前生产出铁精矿,使“七一”出铁有了可靠的原料保证。

5.科学实验先行

1959年4月22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样316箱,计16.5吨,经当时苏联专家马林万夫斯基和维什涅夫斯基鉴定起运发往苏联境内进行综合科学试验,5月正式提出报告,结论是“不能冶炼”。因此,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被判为“呆矿”。

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建设攀枝花,建设战略大后方。攀枝花储量近百亿吨的钒钛磁铁矿“不能冶炼”的技术难关,就成了务必解决的重中之重。

同类推荐
  •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发展历程。本书主旨是探求中国道路六对辩证法树立根本,贯通社会主义四个三十年筹谋新命。本书提出中道辩证法、实践知行辩证法、群众路线民主、总体阶级、融合经济、驾驭资本、自主性开放等。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 普京当政时的俄罗斯

    普京当政时的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国北边最大的一个邻国,从各方面来讲,都算得上是一个实力比较强的国家。研究俄罗斯一方面对我们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也具有研究的价值。俄罗斯这个民族是个很优秀的民族,大家回顾一下,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艺术家、文学家,任何一个领域,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能够从俄罗斯找到一批。基于此,我研究俄罗斯几十年。它与我国的关系很复杂,侵略过我国,占领过我国的领土;也有过蜜月,也给我们提供过很多援助;同时我们两国还翻过脸,吵过架,甚至还打过仗;现在又开始和平发展。普京前不久说过一句话:目前的中俄关系是处在历史发展的最高水平上。我是同意这个判断的。今天我们主要不是谈中俄关系,但是作为一个引子,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对俄罗斯有个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也是我今天的讲座的题目叫做“今日俄罗斯”的原因。
  •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力量最先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和发展起来,虽然其中历经波折起伏,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更是进入低潮时期。但是经过共产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数十年的反思、蛰伏与探索,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一部分,什么是西方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主要关注和探索哪些问题?西方国家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创建和实践探索?有哪些类型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西方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联合活动与斗争?西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发展趋势如何?本书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建设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与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本书从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由中央党校教授按“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个体系,结合党政工作之需,进行精要解析。以古论今、古为今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深入认识政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作为。
热门推荐
  •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决定青少年一生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受益终生。
  • 桀骜狂妃惹不起

    桀骜狂妃惹不起

    她,是世代为盗的家族弃女;她,是被送往异国的人质公主。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让她成了她,从此借尸重生覆手天下。毒药机关,于她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神器魔宠,追着她跑也只怪她天赋太高。妖魅的帝国皇储誓要宠她;冷漠的东龙太子随她浪迹天下。‘北海为聘’-她,只当一句笑话。‘皇妃王妃’-不过只是一个身份,她不屑去要。这天下,只有她不想要的,没有她得不到的。狂妄如此何天睐,又何必仰仗上天青睐。
  • 你在对角线的另一端

    你在对角线的另一端

    本书是青谙安首部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的10篇作品,每篇作品结构和概念新颖又独特,是一部优质的创意小说作品。本书收录《房间讲给衣柜的故事》《消失的头绳》《小庄与阿妆》《一个名叫吹风机的吹风机》《困在我心里的女孩》等小说作品。青谙安全新的讲述方式使得她书写的内容更加具有可读性,也使得她在新一代青年小说家中脱颖而出。
  • 1978-201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 Fairy Tales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有今日岁有朝

    年有今日岁有朝

    相隔三年,叶一弦再见到陆湛衡的时候竟有些认不出了,不是她变了,而是他变了。以前的叶一弦总是会摸着陆湛衡的头说:“湛衡,快些长高吧!等你赶上我的时候,我就不每天强迫你喝牛奶了。”再见陆湛衡,叶一弦刚好到他的肩头,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好久不见,陆湛衡。”而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叶一弦,我很想你。”
  • 魔鬼进化系统

    魔鬼进化系统

    前世之师,后世为尊;一万年奈何,当生生不息。蒙沧海不弃,巫山依旧;辗转梦回,惟恸时间。……异世界魔鬼来寻,被封印在进化系统内;游走世间的游魂,从此找不到彼岸。对酒当歌,弹剑饮血,方雷惆怅:试问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回?
  • 抗战之狙杀行动

    抗战之狙杀行动

    刺客赵子龙因一个青铜鼎穿越到抗战年代。他去南京救人期间,发现鬼子的侵略而隐藏着一个重大秘密。之后,他要做的就是,杀鬼子除汉奸,挖宝藏……这是一部情节紧凑,充满热血、悬疑的抗战小说。欢迎朋友们阅读!
  • 晋文公的应援系统

    晋文公的应援系统

    重耳:爹,你别杀行不?我不想在路上啃介子推的腿。晋献公:你们几个逆子一个都跑不了!别人是杀父之仇,重耳穿越而来,遇到的却是父之仇杀……
  • 快穿反派BOSS有点熟

    快穿反派BOSS有点熟

    程言死了,下班的时候被公交车撞死的,与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哥哥,为了活下去,她莫名其妙的遇到了一只自称是上古神兽的火舞凤凰,从此开始了她穿梭各个世界征服反派boss之旅,美其名曰净化他们的心灵,拿走他们的灵力,实则这一切到头来不过都是某个人的阴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