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9300000003

第3章 三线建设:新中国大战略(2)

发源于西部的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上游流域是西部血脉和精粹所在。寄情西部的毛泽东,还设想骑马考察黄河、长江上游。他规划的具体行程是:沿黄河往上一直走到昆仑山,到达通天河,再从那里翻过山到长江的发源地,然后沿金沙江而下到长江。立志考察这些地方,自然与经略和开发西部有关。长征的时候,毛泽东和红军从西南云贵川到西北陕甘宁的路上,度过了中国革命最困难的岁月,随后长期经营陕甘宁地区,打下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这样的经历,无疑使孕育两大母亲河的西部,给他留下特殊的印象,增益具体的认识。的确,毛泽东的一生,似乎像中国大地上一位没有终点的旅行者。地理意义上的游历,当然是以精神和社会层面的探索,以国家的改造和发展抱负为底蕴的。有人甚至做过这样的比喻,黄河犹如凸起的弓背,长江恰似拉满的弓弦,这两大母亲河把中华民族编织在了一支蓄势待发的箭上。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相撞的西部,仿佛是一具坚韧的骨骼,往东延伸的无数河流,则像是条条充盈的血脉,这西高东低的地貌走势,恰如一个民族准备腾飞崛起的身姿。按这个比喻,毛泽东骑马考察黄河、长江上游的计划,或许是要细细扣问西部的地理、资源、气象、人文、风俗:西部如何得发展?西部梦想如何得实现?

1964年8月,毛泽东准备骑马出发了。不巧的是,8月5日越南发生“北部湾事件”,美国军队开始轰炸越南北方,还调集大批舰艇,云集越南北方沿海一带,径直北向的战火,威胁到中国。8月6日早晨,毛泽东在一个批示中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9页。)直到晚年,他还为失去这次骑马考察黄河、长江上游的机会遗憾再三。不过,也正是1964年取消远行计划的时候,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挟带西部梦想的三线建设,遂正式登场。

三、三线建设:从两个战略目标看效果

毛泽东为什么会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实施这个战略与西部梦想有什么实质关联?事实上,早在1956年开始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略时,毛泽东就向西部内地投去长远的战略目光。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这个设想,可视为三线建设的思想源头。同时表明,毛泽东1964年决策三线建设,有两个鲜明的战略目标。

三线建设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在西部构筑备战基地。西部纵深地带,是保障国家安全天然的战略后方。一般认为,三线建设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始于1964年,但两年后“文革”爆发,有些停顿。1969年3月,中苏之间爆发珍宝岛战斗,三线建设再掀高潮。当时的备战氛围很浓,中央高层还有人提出一个“北顶南放”的应对方针,即如果苏联从北边打过来,我们需要顶一下;如果美国军队从南边打进来,就放进来再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日益加紧对中国的战争威胁,是部署三线建设的直接起因。所以,毛泽东推动三线建设,几次讲要“同帝国主义争时间,同修正主义争时间”。他脑子里还常常浮现苏联在德国进攻面前准备不足的教训。1964年8月20日,他对搞计划工作的薄一波强调,要在新的战略方针下调整工业布局,“要好好地研究、吸取斯大林的经验教训,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就是教训。”

当然,战争有打和不打两种可能,我们要争取不打的可能。备战恰恰是争取这种可能的必要策略。毛泽东当时就说:“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敌人就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7页。)这就是避免战争、争取和平的辩证法。在苏联和美国对中国都有战争威胁的情势下,搞三线建设这样的备战措施,等于是在西部纵深地带为国家安全购买了一份“保险”,不能因为后来没有出险,就轻松地指责花钱投保是浪费之举。中国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至今未曾使用并宣布将来也不会首先使用的原子弹,也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三线建设筑起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后方基地,为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同超级大国周旋赢得了时间和砝码。

三线建设的第二个战略目标,是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得很明确,70%的工业在沿海,30%的工业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1964年,经过“大跃进”之后的几年调整,发展势头起来了,在“三五”计划中突出三线建设这个重大战略,实现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均衡发展这个既定方略,也是水到渠成之势。为此,在部署三线建设时,毛泽东强调不要只是某一方面单项突进,要综合配套,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要同时并举,备战和长期建设要统筹考虑。1965年1月2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三线只修铁路,只规划煤和钢?应当是机械、化工、军工什么都有才好,还有煤气,四川那个地方就没有石油?西南搞不搞汽车厂?一定要搞个汽车厂。打起来还可以继续建设,你打你的,我建设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这番话,事实上把三线建设看成了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国防战备的重任,一头挑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任。所以,邓小平1966年1月在军队政治工作会议上就说:“我们大小三线一抓,不仅国防意义很大,建设意义也是很大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1892页。)

在毛泽东看来,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利于打开对外经济交流的通道。早在1963年会见尼泊尔外宾时,毛泽东就谈到修建从西藏到尼泊尔的公路。他还说:我们现在还没有通往拉萨的铁路,等到铁路到了拉萨,和你们交流物资就方便了。一直到晚年,毛泽东还念兹在兹。1973年底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一行时又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修一条铁路到你们边境。修了一条公路也没有多少用处。你们跟我们的西藏做生意,很少,要跟我们北京做生意,就得要修一条铁路到你们边境才有可能。我就是想修铁路这件事。”谈话中,毛泽东建议让外国驻华大使到中国各地去看看,在专门点了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后,又说:“我这个提议还包括四川、贵州这些偏僻地方”,“世界上就有那么一块地方,名曰中国嘛!这个地方有的地方有些事办得好,有些事办得不好呢。”(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09页。)“偏僻”的西部,发展不快,大概就是萦绕在他脑际办得不那么好的事情之一。

当然,三线建设战略是在特殊国际背景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提出来,又是在“文革”严重干扰环境中实施的,难免挟带着时代的痕迹。诸如有的项目论证不充分,选址上过于强调靠山、分散和隐蔽,还有投入和产出比例问题,这些都不能说不是缺憾。但总体上讲,是瑕不掩瑜。说清难掩之“瑜”,则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

第一,企业“搬家”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东部沿海的工业生产力?三线建设并不是把东部沿海的企业掏空。邓小平1964年10月13日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谈到这个问题时,态度很明确:“是把一线地区重要的技术力量、设备样机搬到后方去,是利用一线的技术力量发展三线。沿海地区的企业还要继续发展生产,搞机械化、自动化。”实际操作也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三线建设固然影响了东部企业的强劲发展,但不至于伤筋动骨。以钢铁企业来说,“三五”计划就强调继续发展一二线的鞍钢、包钢、武钢、太钢等,并未因三线建设而伤了东部沿海基础工业的元气。

第二,三线企业效果到底怎么样?确有一些企业,存在先天不足,后来在发展中面临不少困难。不过,1984年,国务院三线办公室曾经开展全面调查,认为在所有1945个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建设成功的占48%,基本成功的占45%,没有发展前途的仅占7%。大体表明,三线建设这根扁担,确实挑起了两个战略要求的重担。

第三,三线建设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如何?事实是,三线建设以前,虽然也讲要支援西部,但没有具体抓手,三线地区生产能力有限,靠自己发展始终较慢。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过去比较落后和闭塞的西南、西北及湘鄂豫三省西部地区,初步形成了能源、钢铁、机械、电子、化工、汽车、军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建起了一批具有高度文化和科技含量的科研院所,造就了攀枝花、六盘水、德阳、十堰、金昌、酒泉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自贡、绵阳、遵义、宝鸡、汉中、襄樊等古老城镇焕发了青春,成都、重庆、昆明、西安、太原、银川等西部的中心城市,经济和科技能力也因三线建设而显著增强。从1965年起,相继建成的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阳安、太焦、焦枝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等10条干线,基本上打通了西部发展的脉络。这些成就,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也使三线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西昌、攀枝花属于大凉山彝族地区,费孝通先生1991年到那里考察后,感慨地说: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这种进步,正是落实前人孜孜以求的西部梦想的一次比较集中的效果。

四、西部发展:从三线建设到“一带一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三线建设的战备意义自然下降,大部分三线企业随即进入调整改造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线企业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此,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1983年12月27日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中提出,三线企业“可以继续调整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改变三线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朱元石主编:《共和国要事口述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三线建设的企业本来就有“剑”有“犁”,既有军工企业,也有基础工业,更不用说大量能源交通企业了。在调整改造中,三线企业“化剑为犁”,实现军民融合或军转民的转型发展,虽然历经痛苦,但对西部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来说,毕竟是有了相应的积累,奠定了物质、管理、技术和人才基础。如今西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便是三线建设时打下底子,调动积累,通过转型和二次创业,得以成功的。

需要明确的是,调整改造三线企业,并不意味着对三线建设战略的否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中,李先念参加了三线建设及其以后的调整改造全过程,他曾对人说:“当时建设三线的气魄很大,速度很快,确实振奋人心。三线建设从战争的观点来看是必要的;从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来看,也是应该的。”(采访李先念原秘书程振声记录,2009年7月29日。)江泽民1991年4月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三线重点工程后,得出的结论是:“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调整改造三线企业,并不意味动摇了几代人经略和开发西部的梦想。改革开放兴起后,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在这个构想中,虽然东西部发展的优先程度不同,但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基本方略没有变。邓小平说,“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江泽民1995年进一步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页。)1999年6月正式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承接、发展了三线建设战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西部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今天,伴随着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协调区域发展,用更大精力发展西部的任务愈益凸显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大空间发展战略,都与西部有关,都为西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使经略西部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实了。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廉洁句典

    领导干部廉洁句典

    作者撷取众多国学句典里的精彩章句,加以归类和译介,目的是给领导干部读者推荐国学知识,从中了解廉洁自律的经验和为官处世的道理,结合当下反“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在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前,始终坚守为官底线,坚定理想信念,顺利过好从政关,成为合格的、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领导干部。
  •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论述,遵循从哲学之道到工作之术这一主线,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等核心内容、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工作能力非常实用的指导性读物。
  •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基层党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基层党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时代的党建有新的风采。本书首先梳理了大数据的技术格局与当今基层党建信息化的最新探索,总结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展望了大数据在基层党建中的应用方向。
  •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热门推荐
  • 命运与使徒

    命运与使徒

    一个男孩的命运旅途,用成长追逐生命的意义,完成自己的使命。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请勿离开车祸现场

    请勿离开车祸现场

    一个不信任恋爱,但是想要个孩子的独立女性,和玩世不恭、害怕情感束缚的男性选择合作,结婚生子,二人维持了九年的平静生活,有一天被打破。一个男人和前妻离婚后,依然在儿子面前装成一家人那样吃饭,然而,儿子已经知道了真相;互相认识的三男二女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互相揭秘,婚姻令各人的缺陷暴露无遗,也令他们渐渐认清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
  • 九州御龙

    九州御龙

    是什么样的一部秘籍,让古华夏国各个朝代的大贤们的经典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武技和心法?秦皇汉武等帝皇,项羽关羽等王侯,诸葛亮张良等将相,李白屈原等文才,孙膑岳飞等武略,有卧薪尝胆,鞠躬尽瘁,有鬼谷纵横,三十六计,有狂放醉剑,飘逸洛神,有好逑君子,十面埋伏,还有神奇御兽,逐鹿九州,甚至还有传说中的八仙过海……到底是什么国度?什么秘籍?得之,问鼎天下……御龙九州!
  • 儿童成长120:儿童应该掌握的120种成长技能

    儿童成长120:儿童应该掌握的120种成长技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会些什么呢?本书以儿童为阅读对象,专门列出了他们一定要懂的120件事,全面、科学地讲解了他们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本书分为8个章节,从生活、学习、交际、理财、心理、品质、娱乐、安全等方面,来告诉孩子具体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本书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书,在每节内容中都告诉孩子们的是具体的做法和操作步骤,同时书中还配有精美的插图,相信孩子一定会喜欢并且自觉地去读这本书。
  • 侠盗名剑实录

    侠盗名剑实录

    少年从小得到家传顶级内功心法,却不会用,常常受人欺负,从而立志学武,做一名行侠仗义的,学成之后与心爱的人闯荡江湖,双宿双飞。
  • 叶牧

    叶牧

    平凡的少年,却有恐怖的背景,在这个绝望的世界会翻起怎样的波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狸颜

    至尊狸颜

    千年前,天界与龙狸一族为享太平,皇子灵蓬与龙狸落颜结盟联姻,传为佳话。不料,狸后却趁此良缘,意图谋反,女娲后人重瑶,奉命镇压龙狸族,此灵蓬落颜从此殊途...千年后狸后之女落颜转世为小龙狸,为灵蓬转世宁如书收做小徒弟。此后三年如书执掌仙笔峰,从此与小狐狸一别一百年。一百年后小狐狸化为人形,下山寻找师傅,可师傅记忆物是人非,全然不记得小狐狸....师傅说“初遇我于大雪里,故而给我取名雪里。师傅师傅,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雪里....”师傅说,他从来没有哭过,他是没有眼泪的人,后来他才知道,整个玉镜湖都是她的眼泪…… 我在师父的怀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后来我却发现,师父根本就没有心……
  • 盲女今天又想溜反派

    盲女今天又想溜反派

    我是一名捉妖师,却为他踏过千山与万水,只为重塑龙身。我以为是我成全了他。却不知是他渡了我。当我重归仙位,方知他已等了我万年。我:你知道黑暗是什么味道吗?他:那是思念的味道。这是一个瞎子和一只虫(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