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9300000029

第29章 三线建设与相关省区经济社会发展(17)

常规兵器生产基地建设方面。1965年11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业办公室召开云、贵、川3省地方军工座谈会,要求将地方兵器工业的布局重点放在云南。根据规划,云南被确定为常规兵器生产基地,生产项目包括:迫击炮弹、火箭弹、手榴弹、地雷、步枪弹、机枪弹、半自动步枪、轻机枪、高射机枪、高射机枪弹,各种引信、雷管、炸药等,还包括配套生产项目。国家第一、第三、第五机械工业部先后在云南建设生产精密机床、飞机配套、大型精密测试仪器、光学仪表、大口径炮、氧气仪表等项目。兵器工业二九八厂(后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三五六厂(兵器装备:云南西仪工业有限公司)和二一一所(兵器研究:昆明物理研究所)等也在云南建成。到1970年8月止,国家先后在云南建成包括各种常规武器及模具工装制造和电力供应配套的12个厂。

国防机械工业建设方面。1964年,国家计委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昆明召开西南地区机械工业专业化协作规划会议,确定机械工业在三线建设中的布局问题,调整新布局,增加新的门类。在此背景下,先后改建和新建有昆明机床厂、云南重机厂、昆明电线厂、昆明电机厂、云南轴承厂和云南仪表厂、云南林业机械厂、昆明煤矿机械厂、云南煤矿机械厂等企业。同时,先后在寻甸组建了云南红星机械厂、云南跃进机械厂等企业,在禄丰组建西南春光机械厂等工厂。“四五”期间,按一机部搬迁、分迁计划,先后在云南建成铣床、磨床、锻压设备、压铸机、筑路机械、风动工具配件等重要工厂,煤机、轻机、林机、冶金机械等厂,完成重机厂、电线厂、化工机械厂、建筑机器厂的扩建,完成轴承厂的续建和无线电元件器材厂的新建任务,至此全省机械工业骨干力量基本配套。各工厂提高各种零部件自配水平,以做到省内所需的各种专用、通用、非标准设备和电子工业各种器件、元件、测试仪器,自己制造,自己配套,自己供给。

新兴电子工业建设方面。电子工业是中国新兴的工业,国家在1963年到1968年投入5.29亿新建52个电子项目。国家配套电子技术装备各工业部门在云南投入了无线电军用通信设备、计算机、有线通信设备、广播电视发射与接收设备、无线电测量仪器、电子管、半导体器件、无线电元件及专用设备等项目,云南省委成立“三电”领导小组办公室、电子工业局等机构,领导开展工作。1970年,电子工业部在云南兴建昆明春光器材厂,之后,全省开展电子工业的生产、建设,并相继在昆明及各地州(市)、县都兴办电子工业厂点,至1971年全省已经建有53个厂点。

建筑材料生产建设方面。三线建设期间,国家批准云南恢复建设一批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停工的企业。1965年2月,批准恢复建设开远水泥厂,设计规模年产水泥27万吨。1966年7月,开远水泥厂复建工程动工。1969年12月,该厂第一条生产工艺线建成投产,1970年第二条生产工艺线建成,工程全部竣工。它是全省仅次于昆明水泥厂的第二个大中型机械化水泥生产企业。1965年4月,国家批准复建昆明平板玻璃厂,设计规模为年产平板玻璃75万标准箱,1970年8月建成投产。

基础工业建设的规模性开展,为云南工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直接带动云南工业的独立自主发展,云南原材料和轻纺工业产品基本自给,能成套生产全省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和常规兵器,交通运输基本适应比较独立的“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木材、橡胶等重要的战略物资,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原料换产品”的被动局面。

二、云南省三线建设成就

云南三线建设规模之大,项目之多,成就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云南工业建设史和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仅1965年中央大投入,动工兴建的一批工交项目,基建投资总额就达8.2亿,是1946年的2倍多。工业总产值20.31亿,比1964年16.36亿增长24.14%。

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巩固了国防战略。三线建设大大地增强了云南的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在三线建设以前,云南只有生产军用光学器具和常规武器的三五六厂、二九八厂和属于核工业勘探的二〇九大队等3个企事业单位。为了“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防止“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党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建设三线,通过沿海工厂内迁和沿海各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云南给予支持,云南迅速发展成为包括航天、船舶、核矿冶、核工业、兵器、地方军工、民用爆破器材、民品军工配套等门类齐全的科研、试制、生产基地,发展有企事业单位40多个,职工3万人,高职院校1所,科技实力增强,成为国防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三线建设改变了云南交通闭塞的局面。成昆铁路、贵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宣告云南省结束了没有标准轨铁路与全国铁路接轨的历史。以铁路建设推动和促进云南的公路建设,改变了云南交通闭塞情况,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密切了西南边疆与全国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煤炭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和森林、水力资源的开发,加速了云南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昆、贵昆铁路连通川、滇两省,各支线、专用线贯通了世代隔绝的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和改善了沿途彝、苗、藏、傈僳、白、回、傣等少数民族的关系,对开发沿线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贵昆、成昆的带动下,云南铁路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先后开通建设东川支线、羊场支线、盘西支线、昆阳支线和罗次支线,1976年,全省营业铁路里程达1682公里,比1965年的1261公里,增加了421公里,客运增加86%,货运增加57%。新增公路9975公里,改建1061公里;到1976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4.09万公里,比1965年增加1.77倍。

三线建设完善了云南地方工业体系。三线建设围绕“战略后方基地建设”的目标,“大办工业”,扩大工业建设规模。在三线建设的推动下,国家对云南的大规模投入大大改变了云南地方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面貌,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为云南工程设计、技术、施工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以国防工业、交通建设奠定了云南的基础工业,完善了云南地方工业体系。新建项目包括铜、铝、锰、煤矿、电站、输电线路、变电站、机械、化肥、玻璃、卷烟、造纸等18个厂矿和9个制糖厂,原料加工的主要项目除增加中薄钢板、无缝钢管、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外,还有机械、化工、轮胎、造纸、卷烟、制糖等。从原料输出逐步转移到原料加工和成品制造,改变了原来“以原料换成品”的工业结构。

三线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贯彻党中央三线建设战略,云南省提出“工业合理布局,形成‘小而全’、满足吃穿用打(仗),并为国家作出一定贡献的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的目标。在交通改善、中央投入、工厂搬迁、沿海省市援助的大背景和条件下,云南全省大办小钢铁、小煤矿、小化肥、小电力、小金属、小水泥、小机械等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改变了云南工业经济的结构,扩大了中小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使中小企业能按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为大企业起到补充作用。更重要的是,小企业能更好地利用本地资源,不仅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改善了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面貌,提高农业外收入水平,并为后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小水电的建设,每年新增5万—7万千瓦,到1975年,地方小水电站装机达到40—50万千瓦,实现大电网供电,保证50%~60%的生产队用上电;“云天化”及云南氮肥厂、红河州磷肥厂等一批大中型生产化肥企业建成投产,驻昆解放军化肥厂二期扩建工程竣工;云南省1975年比1966年,化肥产量增加118.98万吨,化肥施用量由18.5万吨增至65.4万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

三、云南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

由于贯彻“靠山、分散、进洞”的方针,注重战备要求,全省三线建设的企业布局不合理,经济效益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共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从1978年开始,国务院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军民结合”的调整方针进行了一些调整。到1983年底,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以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把“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提到了议事日程。从“七五”计划开始,进行了三线建设布局的调整改造。云南列入三线调整改造计划的企事业单位共计30个,其中军工企事业单位有25个。

根据国家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的方针政策,云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先后制定出台了扶持政策,昆明、曲靖等州市也下发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文件,增强了被调整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企业调整改造的进程。在调整改造中,云南国防科技工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由于军工企业建设之初进山太深,交通不便,产品成本高,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困难面前,军工企业坚持“军民结合”的方针,提出了不怕产值低、不怕利润少、不怕品种杂、不怕批量小、不怕难度大的“五不怕”精神,坚定不移地实行调整改造,坚持三线调整与发展云南经济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三线调整改造与企业改组改制相结合,优化资本结构、盘活资产、搞活企业。兵器工业、船舶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系统的军工调整企业,在调整建设过程中,贯彻“保军转民”的方针,积极探索开发民用产品的新路子,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优化了产品结构,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一些三线军工企业,积极进行改组改制,激发企业活力,对民用企事业单位的调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船舶、航天工业的调整初见成效。云南省把西南曙光机械厂、西南向阳机械厂、西南云水机械厂、西南高峰机械厂、西南东光机械厂等5家军工厂合并成立昆明船舶工业公司,走“军地结合”公司化运作的路子。同时,合并云南昆船第一机械公司(五〇一二厂)、云南昆船第二机械公司(五〇二二厂)、云南昆船电子设备公司(五〇三二厂)和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七五〇试验场),成立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到上世纪90年代末,昆船工业区占地63顷,职工7000余人,工业区总资产达15亿。云南省建立的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国有大二型企业,职工3000多人,总资产2.69亿元。

军工兵器配套企业调整改造卓有成效。1966年始建于陆良的云南燃料一厂,原来生产军用发火器材和起爆器材,上世纪80年代调整改造后,成立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民用起爆器骨干生产厂家,全国百强企业。同期建于楚雄西郊的云南燃料二厂,进行“军民结合”后,改名为“云南天力生物发酵厂”,成为国家大型综合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亿多元,成为全国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骨干企业;云南机器三厂转军品生产为军、民品生产后,通过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考评,从1983年开始连续12年盈利。军工调整改造的企事业中有的把企业发展到国外,产品销售到外国。如云南包装厂,不仅在国内文山、宣威建炸药分厂,与昆明联办“云南东大水泥厂”,还与老挝合资创建“寮云实业有限公司”,把事业做到了国外。云南模具二厂,军转民后生产自行车和轻型汽车配件,其中购物车产品出口美国,把产品卖到国外。

围绕三线建设,云南新建了一批国防科技工业的企事业单位,改建、扩建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事业单位,还从沿海迁来一批企事业单位。提高了云南科学技术水平,壮大了云南的经济实力,大大改变了云南地方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面貌,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为云南工程设计、技术、施工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三线建设在贵州的曲折历程和巨大成就

◎覃爱华 谭玲

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基于国际形势的严峻以及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决定在西北、西南地区进行三线建设,贵州是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之一,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三线建设即在贵州启动。

一、三线建设在全省的布局及初步展开

同类推荐
  • 青樱桃红樱桃

    青樱桃红樱桃

    本书是李春雷同志精心创作的一部全面反映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李春雷同志系中国文学界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历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中国报告文学界最高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惟一蝉联三届的获奖者。全书共分为15个部分,以张广秀当村官的工作片段为主体,叙事间穿插着她的成长过程,通过时间流转、空间转换塑造了一位可亲可爱、朴实无华的当代大学生村官的形象。
  •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的单行本。
  •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为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有力支撑,本书围绕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和方法展开,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也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提供了方法,对于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执政能力,践行旗帜鲜明讲政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谁来建设、为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道路、制度、理想、实践、建设主体七大“特色”之中。这些特色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基本路径、根本保障、精神支柱、现实运动和主体力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容丰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整体。
热门推荐
  • 末世系统:尸姐求罩

    末世系统:尸姐求罩

    女主在前世嗝屁之后,来到了斯诺·尼古尔星。自从绑定这个系统,她食物多多,可是不能吃。因为她是一只丧尸。好烦啊!每天都在饿肚子中……特么的连心跳都没了,每天生活在食物增多恐惧中。系统小财迷:你不想再活一次?林嫣:不。系统小财迷:你有没有觉想得到的东西?林嫣:没有。稳住不要慌,小财迷抱紧了宿主的大腿。——主角语录——林嫣:那么麻烦,统统杀掉算了。一群弱鸡,还不努力。系统:十级警告,放弃你那想法。林嫣:麻烦,今天又是咸鱼干的一天。
  • 半城烟雨尽

    半城烟雨尽

    世间浮华万千,我只想做,你的心上人……我恋上一座城,只因为一个人。我离开一座城,也因为一个人。我爱的那个人,如今是谁的人。我在的那座城,却不见你身影。嘘~别告诉他(她),我爱他(她)……这是一本短篇集哦~欢迎入坑~
  •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起九华

    凤起九华

    女主轩辕月被自己妹妹毒打后死去,恰好与来至25世纪的顶尖杀手轩辕月在同一时刻死去,因此25世纪的轩辕跃便成为了这位废材大小姐。没有人知道在他那丑陋的表皮下有着一张倾倒众生的容颜和她那从未向外人展露过的天赋,忽然有一天他性情大变急下展露锋芒,光耀众生,无数男女为之倾倒。在不断的历练与成长过程中成就了无上的荣光。
  • 日月再临

    日月再临

    三料博士朱海涛穿越到了1780年的南洋,面对着这个工业革命的前夜,他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吞并南洋,消灭满清,将华夏文明照耀于坤舆万国之间
  • 囚子浪子君子

    囚子浪子君子

    这是一部励志小说,曾经的我犯下累累罪恶,在炼狱中洗涤,冲刷那不纯洁的灵魂。出狱后,漫无目的流浪,陌生的环境中寻觅,在物欲横流中流离。最终,在汗水和泪水的洗礼下。我把目光投向远方深隧的宇宙,在那里让我平静,忘确,升华。这里有喜剧,悲剧,闹剧,这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静静地流淌,诉说着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在这片平凡的神奇大地,有我呼吸的一缕空气,有我沐浴的一缕阳光!聆听大自然的心音,完善角色的转换。
  • 袅袅枯岁以相望

    袅袅枯岁以相望

    世事荒诞,我从未料想得道。原本想经此一生不过如此,从未想到竟能得解救。生来无奈,任由着许多事情发展,是否终有一天,它成了我希望的模样。
  • 耻辱的罪

    耻辱的罪

    这么高的山,陡而且滑,小径两旁的斜枝枯蔓又时常划人的脸,扯人的衣,待爬到平缓处案发点的附近能看得见那黑乎乎的洞口时,王钢早已累得喘作一团,双腿哆嗦,胃里翻江倒海似的直想呕吐,回头看看,法医老张和刑警小白,一个脸色蜡黄,喉头分明也一阵阵收缩,另一个也是连脖子都紫了,豆大的汗珠啪啦啦地乱滚。王钢苦笑着摇摇头。自己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又年富力强,想不到关键时刻,平日里那套摸爬滚打竟然用不上了。再看前头这位报案的山民老谷头,瘦得跟暖气片似的,又偌大一把年纪,在这山路上不但行走自如,而且时不时回头拉他们几把,荒山野岭的粗饭淡养人哪。
  • 怎么回头再爱你

    怎么回头再爱你

    我叫路柏然这些年我一个人带着我们得回忆走小心看管不敢弄丢顾可欣又下雪了回家吗你已经离开一年多了我开始学着做一些琐碎的家务被人爱过也跟人在一起过个中滋味大概只有自己清楚没有给别人提起过你不知道开口要用什么情绪我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然后路柏然要开始他新的人生了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先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恒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