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1200000002

第2章 沙滩人语(1)

我的一九七七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1977年的高考经历与大家既相同,也不同。

1975年5月,我从山东省曹县第十中学高中毕业。在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做了慷慨激昂的发言,表示要“扎根农村闹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但是,当背起行李卷,回望学校的大门,想到这辈子也许永远和学校再见了,当农民将是我一生的宿命,深刻的悲伤与凄凉弥漫心头,禁不住泪流满面。

回乡以后,尽管希望很渺茫,我要上大学的心始终没有死。那时虽然年轻幼稚,我也能看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是实在话。在农村有没有作为,还有谁比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农家子弟更清楚呢?读书让我看到了天地的广阔,从小学到高中又一直是全校有名的优秀学生,我不甘心、也不相信一生的出息就是做一个农民。现实告诉我,下乡知青可以通过招工、病退再回到城里去,庄稼人的子弟要改变命运,只有上大学一条路可走。毛主席不满意解放后17年的教育制度,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于是,大学招生不再通过考试,而是采取推荐的方式。要想被推荐上大学,首先要在农村锻炼两年,再看在劳动中的表现。用电影《决裂》中主人公的话说,手上的老茧就是上大学的“资格”。家兄在上大学问题上遭受的挫折使我懂得,要想上大学,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先安心在农村坚持下去。1975年大学招生时,我哥哥已经过了推荐这一关。但是他高中时的班主任一封告状信送到县里,说他在农村接受再教育不够两年,结果被取消了上学的资格。哥哥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强烈地刺激了我。回乡近3年中,再苦再累,我从来也没有动过中途离开农村的念头。

家乡父老有一句挂在嘴上的话,叫做人有闲死的,没有累死的。我父母也教育我要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投机取巧。既然人在农村,就要比农民更农民,汗要比农民流得更多,脸要比农民晒得更黑,手上的老茧要比农民更厚。由于在劳动中的表现好,高中毕业生在农村已经算是知识分子,再加上我父亲在当地有一定影响,1976年8月份我开始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团委常委,9月份入了党,10月份又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成为村里的二把手。我们村里有个孩子叫双印。老少爷们开玩笑说,你怀揣四块大印,比双印还多一半呀。老实讲,按照我当时的“政治条件”,即使不恢复高考,清华、北大不敢奢望,进入菏泽师专当个工农兵学员还是有可能的。

1976年10月,“四人帮”轰然倒台,不久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开始清算极“左”路线流毒,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我自认我这个人不是绝顶聪明,但还比较理智。当时我问自己,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后谁能上大学还会像现在这样,大家比脸黑茧厚吗,会不会恢复高考制度?不管大学招生办法变不变,我坚信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向父亲谈了我的想法,得到了他的支持。1976年年底,我把尘封的课本翻出来,开始复习功课。1977年夏天我在县城做了一个小手术,住在父亲的办公室复习了一个月。到1977年11月份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时,我已经把数理化课本复习了两遍。这样说,似乎我有先见之明。其实是我要读书的愿望太强烈,为此我愿意付出一切努力,哪怕是无用功也要做。这种心情,只有乡村孩子才会理解。

正式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离考试只有一个月时间了。虽然我对考试已经有所准备,但丝毫也不敢松懈。那时我白天或者在大队、公社开会,或者要参加劳动,晚上10点以后才能复习功课。1977年的夏天多雨,冬天就格外的冷。窗外北风呼号,屋里呵气成霜,每天晚上我都要熬干一灯油才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擤出的鼻涕都是黑色的。

回想当年报志愿的情况,真是荒唐。10年来第一次恢复高考,没有比较,没有参照,既不知道别人的水平,也不了解自己的水平。抱着撞大运的心理,我准备冲一下几个名牌大学。北京大学法律系当年在山东招收两人。由于我父亲在县里干公安工作,回家时腰里挎着一把手枪,走在村里威风八面,我对政法这一行从小就崇拜。北京广播学院采编系,在山东招收两人。辽宁财经学院,在山东招收10人。再就是山东大学中文系。和父亲商量时,他认为北京那些名校根本不要考虑。东北离山东太远了,天寒地冻,还要花一大笔钱买皮大衣、皮帽子。山东大学在本省,也是全国名牌大学,建议报考山东大学,但不要报中文系。学中文将来要舞文弄墨,容易犯错误。当然,当年的招生情况并不像父亲说的那样,实实在在是按成绩录取的,今天的作家也不会因为写一篇小说而获罪。但是,父亲是从当时的情况考虑的,人的认识毕竟不可能超越时代和历史环境。当年山东大学哲学系也在山东招生50名。但我没有考虑。回乡后,我曾仔细研读了毛主席的5篇哲学著作、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他一些小册子,有时还和父亲交流学习的体会,竟然天真地以为已经懂哲学了,不用再学习了。我在农村时还读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是青年自学丛书中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中期,“四人帮”发动了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发表的文章我都读了,知道了商品、货币、等价交换、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经济学概念。这使我认为对政治经济学是有一定了解的。当年山东大学成立了政治经济学系(后改为经济学系,现在已经发展成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在山东招生50人。于是,我第一志愿报考了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填写第二、第三志愿就比较务实了,我报考了聊城师范学院和菏泽师专。当时的真实想法是,只要能离开农村,成为公家的人——窝头变成馒头、布鞋变成皮鞋就满足了,上什么学校是次要的。

时至今日,我仍然感谢父亲帮助我作出了正确的决定。山东大学校风严谨朴实,强调学生要打好基础,使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选择经济学而不是历史、中文专业,也使我能够为国家做一点更实在的事情。

考试结束后,就是焦灼的等待。因为考试的情况既使我抱有希望,又使我感到没有多少把握。语文、政治和史地没有不会做的题,整个考试时间我都在紧张地书写,而坐在我旁边的那个人一直无所事事,我写字时的“笃、笃”声,使他更加烦躁不安,鼻尖不断地出汗。走出考场,听到居然有人把“鱼肉人民”解释成给人民鱼肉吃,把蒋介石说成是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我对自己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但是,由于我的功课文理不均衡,考数学时又赶上发烧,一道关于如何才能在一块土地上建造尽可能多的猪圈的大题目没有做出来,情绪十分低落。一个多月后参加了体检,给我带来了一线期待。1978年春节前,我的同学张增奇收到了长春地质学院推迟入学的通知书,而我到底是否被录取了,迟迟没有音信,一时变得寝食不安。接到通知书前的那段日子里,心情类似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既盼望被录取的喜讯,又害怕等到的是名落孙山的坏消息。春节后,我的初中老师到公社打听他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没有,结果老师当年没有考上,却带回了山东大学给我的录取通知书,我很能理解他当时的心情。

当晚,我和张增奇买了一斤地瓜干酿造的烧酒,也没有下酒菜,对着瓶子你一口,我一口,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我们两个酒量都很浅,那天居然都没有醉。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喝过这样多的酒,超过二两就会醉倒。

1977年的高考对我们这一代人以及在国家历史上的意义,别人写文章谈得很多了。我想说两点想法。第一,一个社会一定要让普通老百姓有点念想。有了希望和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生的苦难就会减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身死次之”,生活中最可怕的是绝望。1977年恢复高考,尽管能上大学的仍然只是少数人,尽管这是一条独木桥,但毕竟给社会底层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前方有一抹亮光可以追寻,远比一片漆黑、无路可走好。现在的情况就很让人担忧。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城镇,农民子弟不能挤到城里上学,就考不上大学。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上得起,举全家之力或借债上了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有工作。现在农民子弟辍学的越来越多了,读了书也没有用呀。以后农民子弟除了出去打工,希望在哪里?当政者该想一想了。第二,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太重要了。后来从报纸上的文章中了解到,粉碎“四人帮”不久,邓小平就决定要恢复高考。当时的国务院文教领导小组负责人刘西尧等汇报说,要到1978年夏天才能作好恢复高考的各项准备工作。邓公说,不行!年轻人已经被耽误了10年,不能再等了,1977年高校招生就要恢复考试制度。当时纸张紧张,据说那年的考卷是临时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印制的。邓小平一生跌宕起伏,前七十几年做了多少事对我来说是间接知识,最后一次复出,做了多少决定国家和几代人命运的功德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求真务实,心系苍生,多谋善断,举重若轻,静如深潭,动如雷霆,这才是大政治家风范。权力掌握在伟大的政治家手中,是人民和国家之福;掌握在无耻政客手中,国家和民族就要遭殃。在中国尤其如此。由此观之,好人中的精英还是应该出来做官、做大官。

(2007年11月)

当年我做“九品官”

我还不满19岁时,就在老家的村子里当上了“九品官”。

1975年夏天,我高中毕业了。那年月取消了高考,田野里来,泥土里去,回乡当农民是我的宿命,没有知青文学里那么多的不平和委屈。一年下来,老茧磨得厚厚的,脸皮晒得黑黑的,学会了像老农民一样卷“大炮”,抽旱烟,说带有荤腥味的笑话——生活已经把我打磨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1976年7月的一天,支书来到我家,问我愿不愿意入党。怎么不愿意?那时的年轻人谁不想进步,说不定入了党,当了干部,就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接下来一段时间,写入党申请书、填表,一个月后我成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团委常委。又过了两个月,我清楚地记得是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那一天,成了中共正式党员(那时候取消了入党预备期)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或村委会主任。

说给现在的年轻人听,他们肯定觉得可笑。那几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不少“扎根农村闹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一类的豪言壮语,很有一点“当今之世,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但是,很快我发现这个官不好当。

我敢说村官是中国最难当的官,因为要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在机关事业单位,有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管着,还有职务、职称等帽子管着;在工厂,工人有工资、奖金管着。在这些地方当官,我看都不难。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既不拿工资,也不享受国家提供的福利,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你还能不让他当农民吗?除非开除他的球籍。不要相信对农民理想化、牧歌式的描述。农民固然淳朴老实,但也不乏精明狡黠;农民善良厚道,但有时也很势利和欺软怕硬;农民没有文化、外表木讷,但也拥有来自泥土的生存智慧。与那些已经成了精的老农民相比,20岁左右还是个大孩子,要给他们当领导,对我来说,是拔苗助长,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不仅过早地结束了我的青少年时代,也使我患了“官场厌倦症”。

每年秋收秋种结束,不知道是真不愿意干,还是要拿一把,几个生产队的队长都要撂挑子不干。大队的主要领导干部就要挨个做工作,动员他们继续干。话就是那几句话,说完了大家就相对无言,只能不停地抽旱烟,人都隐藏在烟雾里,变得面目模糊,一耗就是夜里两三点钟,眼皮沉重得像拴了磨盘,等的就是一句话:“那我再干一年试试,明年你们可得换人。”拖着双腿迷迷瞪瞪地走在村子里,月光清冷,白霜满地,万籁俱寂,不闻鸡鸣犬吠,村庄完全睡熟了。这时,我对那些困了就可以上床睡觉的普通社员,真是发自内心的羡慕。

70年代“农业学大寨”热火朝天,每年秋收冬藏忙过,县里、公社里就要组织修水利。革委会主任分工抓生产,有到外地修水利的任务,自然是我带队。在家里,大家都是本家,一切都好商量,外出修水利就不同了。100多号精壮的汉子,带出去就是100多头老虎。有一点不周到、不细致,“老虎”就要伤人。挖河修堤,累死人的活,一顿饭吃不好,有的愣头青把饭碗一摔,跳着脚骂祖宗。骂就骂吧,反正大家都姓马,一个祖宗。挖河修堤实行包干,分配任务时,地面上差一铁锹,几十米挖下去,劳动量差别就大了去了。稍有差错,山东人好勇斗狠,耍起绿林脾气来,抄起铁锹敢往你头上招呼。一次水利修下来,人瘦了一圈,一下子好像老了几岁。

同类推荐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他国的你我

    他国的你我

    2013年夏天我来到旧金山留学,开始把自己在美帝的各种见闻写成一封封小信。长长短短的信里,我记录了两年来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经历:有初入美国时的胆小局促,有课堂上的提心吊胆,有在酒吧里的不知所措,有体育场上的放肆疯狂,也有和师长们掏心掏肺的洗脑对话……这不是什么立竿见影的留学申请攻略和出国指导丛书,我只是记录和书写自己与同龄人的成长故事,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们——有缺点,有迷茫,有无助,有迟疑,有价值观的猛烈冲击,但一直努力、勤奋、有趣、坚韧,不论生活在哪里,都尽量活得有意义——所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和脑子里飞来飞去的想法一一落在了纸上,最后就变成了这本留学亲历手记。
  • 请说我美

    请说我美

    痛快并细腻,热烈而温情,情感记录者琦殿七年成长倾情书写,给失意者力量,令伤心人不孤独!这个世界被胖瘦限制、被外表主宰,但不管外貌变成什么样子,永远都要觉得自己是美丽的、自信的、充满能量的。无论你是谁,有着一张怎样的脸和如何的社会地位,我希望你永永远远爱护自己,而非鄙薄自己,拥抱自己,而非离弃自己,不要被轻易地规定和物化,不要从受害者变成施加暴力的人。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张爱玲传:失望是一种幸福

    张爱玲传:失望是一种幸福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诗意的叙述讲述了张爱玲的生平事迹,从年少时的恐怖遭遇到成年后与胡兰成的爱情,再到五光十色的成名经历,最后是令人哀叹的孤独晚年,带领读者走进张爱玲的世界,见证属于她的传奇。带领我们走进张爱玲的世界,见证属于她的传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泽地(短篇小说)

    大泽地(短篇小说)

    我的记忆始于一九六八年。那年,我六岁,我爸带着我们全家,从山东到了关东。我家来关东,只有一个目的,找活路。在哈尔滨,爸有个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哥们儿。爸让我管他叫四大爷。我只记得四大爷头上戴着个黑毛狗皮帽。看到那样的帽子,我就觉得冷。四大爷是个电工,三十多岁了还没成家。他领着我们到了哈尔滨城郊,给父亲找了一份差事,在一个农场当帮工。他说,先将就着混口饭吃,待有了机会,再换地方。我们在那里住了不长时间,妈就死了。妈死的那天,我没有哭,我只有冷,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只想找个暖和地方烤烤火。
  • 系统之万界神帝

    系统之万界神帝

    地球上一个渺小的人类获得了一个系统的认可,从此玩转万界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天下夫君一般黑

    天下夫君一般黑

    2010年9月22日,新闻报道,国内最神秘的考古墓葬——“殷墓”出土文物被盗,该墓葬文物皆陈列在XX博物馆,防盗系统国内国外一流,然其中最神秘的三样珍贵文物失踪,目前警方正在全力寻找文物下落,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予以配合。天上的月亮高高地挂着,有些朦胧的诡异。一座豪华的公寓内,正在看新闻的三名少女笑作一团,沙发上偎着的身穿青色睡衣的小小少女扬声道:“七姐,你看看警方正在全力寻找文物下落……
  • 万界鸿蒙至尊系统

    万界鸿蒙至尊系统

    从都市穿越鸿蒙知道了我的父母之后的故事那就是我爸说鸿蒙,我妈是混沌。从今天起老子也能说我爸妈是谁谁来装13了真TM的开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道若星河

    剑道若星河

    剑道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执念吗?是为了守护自己的至亲吗?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剑之一道,犹如繁星般璀璨,又犹如星河般浩瀚。真正的剑道还是要靠自己的,当你找到了自己的道。试问:握剑立于天地间,谁敢与我争其锋?
  • 佛说四自侵经

    佛说四自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