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0000000038

第38章 单岭堡野鸡(3)

鲁兆平想说什么,但说不出来。他瞟了一眼文纹。文纹端正地坐着,上身挺得笔直。她的脸上没有表情。也许,她现在只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快回家。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文纹绝不是他所想的那样柔弱无助。

“文老师,你让我感觉到,我是一个混蛋。”鲁兆平说,“我真的是一个混蛋。”

有时候,林译苇会闭上眼睛,探索自己内心的黑暗。黑暗其实是一种通道,可以到达许多地方。她在黑暗中发现声音和图像,在黑暗中寻找生存的理由。

所以,她经常坐在某个地方,闭上眼睛。她会看见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当办公室的窗外阳光明媚时,她只要一闭上眼睛,那些过去的影像就会在她黑暗的视野里缓慢飘浮。

有时,她会坐在家里,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倾听外面的声音。她会听见丈夫回家时开门和关门的声音,会听见他换了鞋子以后,穿着拖鞋在室内走动的声音。从地面发出的嚓嚓声,她能够判断出,他走到房间里的哪一个位置。他会走到自己的房门面前,听一听。他也在倾听。他也在判断她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正在做什么事情。

林译苇知道,外面的天色在变暗,一天又会过去,她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黑暗里。这是她自己制造的黑暗,又深沉,又温暖,还有点陈旧的气息。它像一个洞穴,把她的身体和思绪一起关了进去。

“黑暗是探索真相的必要条件。”

林译苇在便笺本上写道。

陶蕴玄一边说,一边走进教室,他身穿一套灰色的西装,手里捏着烟斗。在他的身后,一个勤杂工提着一个大包袱。他把包袱放在讲台上。

“我们经过睡眠,迎来了黎明的光线。”陶蕴玄说,“就像我们经过了生命,才看见死亡。”他把手中的烟斗一扬,勤杂工把包袱解开,露出一大堆干净的骨头。这是人的骸骨。灰白色中略带浅黄色。

“我们身上所有的骨骼,都在这里。”陶蕴玄说,“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终点,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要研究死亡。艺术尤其要这样。我们研究死亡,我们研究骨骼,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把握死亡的形状,更成熟地表达它。表达死亡,其实就是表达生命。前一段时间的课程,我们学习了自身的骨骼,我们知道每一块骨头的形状和名字,但这还不够。除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还要用手去认识它。我们现在不需要光线,是为了更好地获得光线。到时候,你们就会看见,经过你们的手做出的雕塑,落在上面的光线,都会有真实的形状。东方的雕塑和西方的雕塑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东方雕塑忽略光线,西方雕塑重视光线。这直接导致了它们的结构不同。一座雕塑的结构是靠光线来检验的,一座雕塑的真实感也是靠光线来检验的。你们现在从黑暗出发,那时,你们的眼睛和现在的眼睛就会不一样了,那是一双艺术家的眼睛了。你们看见的不再是平凡的物体,你们看见的,已经是艺术品本身了。你们要牢记尼采的话:‘伟大的风景是给平凡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凡的风景是给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骨骼就是我们自身的风景,它到底是平凡,还是伟大,这就要看你们怎样从黑暗中去探索它了。”

陶蕴玄把颅骨拿出来,放在一边。

“我们的骨头,由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组成。颅骨不用辨别,它的构成太复杂,太具有特征,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认出它来,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块简单的骨头。”陶蕴玄说,“关键是要区分相似的骨头,如躯干骨和四肢骨。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手,我们的思绪,要在细微的差别之间准确判断它,这样做,难度更大。它们表面更简单,但它们之间差别小,所以它们更复杂。人体一共有二百零六块骨头。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人群中存在着差异。我国大多数人只有二百零四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两节,而欧美人却有三节,所以中国人的骨头比欧美人少两块。这一点,对我们研究艺术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些骨头,要用手来识别这些骨头。现在我们要做到,以后我们也要做到。”

勤杂工把包袱放到讲台下面,然后取出一块骨头,用布蒙住,放在讲台上。

“蒋勤学。”陶蕴玄翻开点名册,叫了一位同学的名字。

蒋勤学走到讲台边。他把手伸到蒙布下面,摸索了一阵。

“肋骨。”他大声说出答案。

陶蕴玄把蒙布拉开。一根弯曲的细长骨头躺在桌面上。

“正确。”陶蕴玄说。当勤杂工把另一块用布蒙着的骨头放在讲台上时,陶蕴玄用烟斗轻轻敲击它,然后把布拉开。

“这一块又是什么骨头?”陶蕴玄问,“谁来回答?”

大家都举起了手。陶蕴玄用烟斗指向一位同学。

“是锁骨。”那位同学站起来说。

“好,答案正确。”陶蕴玄说,“但这是用眼睛来识别的。要用手来识别,你们才能及格。叶一峰,你来。”

叶一峰走到讲台前,把手伸进布匹下面,抚摸勤杂工拿出来的骨头。这一次,里面有三根骨头。

“肱骨。”

“尺骨。”

他闭上眼睛,用手指抚摸罩布下面的骨头。他的指尖在骨头的表面游移,轻轻触摸骨头的边缘。边缘的形状决定了骨头的特质。边缘就是骨头的名字。他准确地说出骨头的名称。他的手就是他的眼睛。他在黑暗中行走,他的判断力在黑暗中游刃有余。

叶一峰抚摸着罩布下面的骨头,想起了自己所经历的素描课。素描是一种干净的艺术形式,又简捷又复杂。通过素描课,他已经学会了用线条构成块面和体积,学会了用线条去构成一个世界。那时,光线还是平面的。

现在,他用手指触摸骨头,触摸真实的块面和体积。他用素描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直接展示在他面前的黑暗中。他用手指访问它,想象着光线铺在它上面时的模样。他想起了前几天在暗室里发生的事情。他看见一张照片在红色的灯光下显形,看见块面和体积以精确的形式显现在一张光滑的纸上。他当时就感觉到手工与机械的区别。一个人的写实技巧无论再高超,也赶不上一台普通的照相机。问题并不在这里。他想。如果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它的价值就是把对象复制下来,那么,谁也无法超越摄影。艺术作品的意义肯定不只是复制对象。但到底有什么意义,他想不清楚。

叶一峰手里握着布匹下面的第三块骨头,正准备说出它的名称,眼珠向右一转,瞥见陶雅坐在座位上。她皱着眉头,对他做了一个旁人无法觉察的鬼脸。他的手指变得迟钝了。

“腰骨。”

勤杂工把布揭开。一块颈椎骨躺在桌面上。一些同学发出嘻嘻的笑声。

“好了,你下去。”陶蕴玄挥了挥手,让叶一峰回到座位上。他从桌面上捡起一截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了两个大字:“大门”。

“大门和骨头有什么关系呢?”陶蕴玄说,“我们今天所说的‘大门’是什么呢?很简单,‘大门’就是我们正在学习的课程。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从这个门进去,发现里面的世界。”陶蕴玄扬了扬手中的烟斗,“我们这一阶段学习的课程,目的是了解人类的骨头。为什么要了解人类的骨头?是为了了解人类的肉体。为什么要了解人类的肉体?如果造型艺术真的有一个法则,那么,这个法则就是——掌握了人体的结构,你就进入了通向世界上所有物质结构的大门。因为,人体是最复杂的形体,你能够掌握人体的每一块骨头,每一块肌肉,你就会掌握人体在每一种光线下面的形状。你能够掌握人体在每一种光线下面的形状,你就会掌握世间每一种物质在任何光线下面的形状。这样,你才有资格从事造型艺术。但是,这还仅是第一步。你们到贵都美术专科学校来学习,目的是什么?你们会说,很简单,学习艺术。这没有错。问题是,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真正的艺术是学不来的。它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我们能够学到的,仅是一些有关艺术的技巧和一些普遍的法则。有了这些,并不等于你拥有了艺术。你们现在努力要做的,是把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东西。而真正的艺术,永远是把熟悉变成陌生。明白吗,同学们?”

叶一峰努力想理解陶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字。

他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在家乡用陶土捏人像的事情。家乡的陶土是紫灰色的,人们从山坡上把它挖回来,放在一个坑里,浸在从田里引来的水中,再把一条水牛牵到坑里,让它在泥土上反复踩踏。

被水牛蹄子踩得又软又绒的泥巴适合捏成各种形状,但人们只用它来做陶缸。工匠穿着一件硝过的牛皮围裙,用一张弓将泥巴切下来敷在一个坯子上。他用一只脚使劲踩坯子下面的转轮踏板,坯子飞快地旋转,多余的软泥从他的手指缝里溢出来,陶缸就在他双手的抚摩下逐渐成型。

让叶一峰着迷的是泥巴本身。被牛蹄踩踏过的软泥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叶一峰拿起一块泥巴,轻轻捏住。他感觉到泥巴在手心变形。他用双手把泥巴团成一团,摊开手掌,看见泥巴变成了一个人头。他用指尖捏了捏,人头的鼻尖出现了,他又用指甲画出了眼睛和嘴唇。一张人脸生动地躺在他的手掌里。

那一天,叶一峰采下路边荷塘里的一片荷叶,包了一团软泥回家。他用这块软泥捏出一只鸡,捏出一只鸭。然后,他捏出父亲的头像,捏出母亲的头像。当泥巴用完之后,他从屋后的山坡上挖回新的泥土,浇上井水浸透,放进木盆里用脚踩。他有了自己的泥巴,他每天都用泥巴捏他周围的动物——鸡,兔子,小狗,蛤蟆。他还跑到镇东头的一个小庙里,用泥巴捏菩萨。这些菩萨已经在小庙里待了许多年,他们坐在破损的莲台上,构成他们身体的泥巴在漫长的时间里缓慢剥落,但脸上的微笑还没有掉下来。叶一峰从菩萨的脸上学会了塑造眼睛和鼻子的方法。他用指甲刻画出眼睛和嘴唇,用指尖捏出鼻子和耳朵。他是家里的老三,永远没有新衣服穿,只能捡哥哥的衣服。哥哥的衣服太大,穿在身上,袖子长了一截,他就在袖子里捏人像。有一次,舅舅到家里来和父亲喝酒,他站在桌子旁边,一只手给舅舅斟酒,一只手在袖子里捏出了舅舅的头像,尤其立在脸上的酒糟鼻子活灵活现。当他把泥巴头像从袖子里拿出来的时候,舅舅的嘴巴张得老大,手里的酒杯掉在地上,“啪嚓”一声,摔成碎片。

叶一峰成了镇上的名人。

许多人都知道,酱园老板叶成椹的三儿子会用泥巴捏小人。十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镇上的改良私塾——乾心堂读书。这是叶家祠堂的族人捐资办的宗塾,在学堂的正门,有一尊孔子的石雕像。塑像的表面曾经被人涂过色彩,现在已经剥落,露出灰色的石质部分。

孔子是一个慈祥的胖老头,他眯着一双笑眼,穿一身长袍,左手抚着右手,站在石头底座上。私塾先生也是一个老头,与孔子相比,他显得很瘦。他穿一身蓝灰色旧长袍,叫孩子们排成一排,对着孔子作揖。

“作为学生,你们现在很自在,现在的规矩少多了。”先生说,“现在不磕头,只作揖。便宜你们了。我先教你们作揖。”

先生双手抱成拳。

“首先说作揖的姿势。先是双手抱拳,向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是男人,就应该用左手抱右手。在抱拳时,两个拇指要平伸,不能左拇指压右拇指,也不能右拇指压左拇指。大家看清楚了没有?看清楚了就学着我做。”

先生把抱着的拳头举到眉毛的位置,向孔圣人的塑像弯下腰。孩子们纷纷抱起自己的拳头,跟着做了一遍。

“现在,你们该向老师行礼了。”先生说,“不用我再教了吧?”

孩子们在弯腰行礼的时候,先生发现一个孩子的双手笼在袖子里。

“你叫啥名字?”先生问。

“叶一峰。”孩子回答。

“你把手拿出来。”

叶一峰站着不动。

“我叫你把手拿出来。”先生说。

叶一峰慢慢从袖子里抽出手。他的手里捏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把手摊开。”先生说。

叶一峰慢慢摊开手掌。一个小泥塑躺在他的手心。这是一尊先生的头像。

“哦。我晓得了。”先生说,“你就是叶成椹的儿子,会捏泥巴小人的那个小孩儿。”

先生把小泥像拿在手中。他取下老花眼镜,眯缝着眼睛打量小泥像的时候,鼻尖快凑近小泥像的脸了。他仔细观察泥像的脸,观察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他从鼻孔发出满意的哼哼声,又戴上眼镜看看叶一峰。

“我有这么胖吗?”先生问,“你把我捏得胖了一点。我也想自己胖一点,但我一个月才吃两次肉,怎么胖得起来?”

先生在裤腰里掏了一阵,摸出一根黑色的尺子,在左手的手心里轻轻拍打了几下。他对叶一峰说:“把手伸出来。”

叶一峰伸出右手,先生的尺子重重打在他的手心。

“今天打你两下。第一下,是因为你行礼不认真。”先生说,“第二下,是因为你把我捏成了一个胖子。”

叶一峰想到这里,一种遥远的疼痛感从当年的岁月里传送到手心。他不知不觉捏紧了拳头。当初,他把先生的人像捏得胖了一些,是因为不懂人体结构。所以,他只能复制先生脸部的外形,他只能模仿对象的表面。现在,他是一个了解人体结构的大学生了,看世界的眼光与以前不一样了。依照陶老师的说法,自己已经进入了一扇大门。一扇通向艺术天地的大门。但是,进入了这扇大门,他却感到迷茫。他还没有看清楚里面的世界,陶老师就告诫他,这里并不适合进来的每一个人。

站在这个大门口,叶一峰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再一次考虑一下关于艺术的问题。

林译苇写道。

同类推荐
  • 背负

    背负

    齐玲坐在一辆破损不堪、臭气熏天的大巴车上,坐了大半天的车,早已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但她顾不得这些了,当务之急是要赶到老家武县去。昨天,齐玲的父亲齐老汉打电话来说,她弟弟齐天宝杀人了,杀的就是对象小翠,年前两人一同出去打工,在武县城的一个建筑工地上。齐老汉一女一儿,女儿齐玲高中没毕业就跑到武县城打工去了,说是在美容院学手艺,后来就听人说是做了鸡,齐老汉气得差点吐了血,把女儿叫回来,一顿皮鞭教训,女儿死活不承认,不仅如此,第二天就跑了,跑到现在这个大城市来了。说是在一家工厂里做工,不做鸡了。
  • T台的秘密:台前幕后那些事儿

    T台的秘密:台前幕后那些事儿

    本书真实地揭露了经济危机大环境下,都市时尚业一族的血泪打拼史,真实地反映了爱情、婚姻、经济、权利以及人性等当下热门的社会现实问题。小说以一场处处透着阴谋、谎言和潜规则的模特大赛为主线,以名模赵子琦的婚姻为导火索,主要描写了名模朱迪因爱生恨的报复以及嫩模沈珍妮的一段错位人生,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现了神秘的时尚圈的真实面貌。尽管亲情、友情、爱情,在扭曲的职场人格中被看得一文不值,但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却试图通过黑暗的职场氛围,去宣扬正面励志的正能量:坚守爱情和友谊,坚守人格中永不泯灭的正义感,人生才会真正的圆满和幸福。
  • 家事律师

    家事律师

    一部由资深律师用15年积淀创作出的实力作品,本作品是对律师行业的窥探,体现的是一个家事律师的成长,但更有形婚男女的故事的精彩。一个家事律师的成长记,一段璀璨的红尘恋事,一场理想与现实的较量……熬过难捱的时光,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作品旨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心灵告别兵荒马乱,有勇气和力量,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要在自己的故事里,成为勇者。你若美好,世界便好。
  • 给父母的爱调成振动的(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给父母的爱调成振动的(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张格娟创作的《给父母的爱调成振动的》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快门》、《寻找米小西》、《梨花开过的冬季》、《哆来咪》、《金子》、《胡子》、《雷米》、《润格》、《裸奔》、《剑客》、《红围巾》、《老费的错误人生》、《底片》、《亲爱的》等故事。
  • 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

    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

    《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一书由余秋雨为北京大学学生开设的中华文化史课程讨论整理而成。本书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形式新颖而内容异彩纷呈。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的中华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
热门推荐
  • 上古时间之诅咒少女

    上古时间之诅咒少女

    传说上古时代有一个家族被赐予掌控时间的重任,世代长流传。传说只有嫡子才有资格打开时间之门。据说有一个上古传说流传世代“暗紫瞳孔,白头发乃上人也,得此人的天下,此人乃妖与仙的种子,不为世间容纳,她有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当时上天们怕此种诞生会危害世界平衡,联合十大家族将其封印并放到轮回,希望洗退其能力......这次的封印消耗太多,十大家族慢慢隐退,其他种类生物也消失了很多.....如今,这位上人要降临了...封印也要解除了...
  • 绝色嫡女俏王妃

    绝色嫡女俏王妃

    这辈子是她凤雪鸢瞎了眼,才把爱她的人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可以,下辈子她定让他们血债血还……为了财富就算她死后都被剖腹,发誓如有来生,定要让那些狼子野心的人生不如死,永世不得安宁。一朝重生,她还是她,凤府的明珠,只是为什么明明没有灵根的她却可以修炼了,还是逆天的那种,从此她倒要看看那些所谓的天才,在她这个废物面前如何嚣张跋扈。只是,那座冰山,不是说互帮互助吗?这事情都完了,你的病也好了,怎么还天天闯她的闺房呢?小丫头,我们是互帮互助,只是这个时限得本王说了算。某位直不起腰的女人媚眼如丝,这一刻,她算是明白,这个表面看起来高冷的大神,完全就是一只腹黑的披着人皮的狼。
  • 全世界就我没系统

    全世界就我没系统

    神给全世界的人都发放了系统,却唯独漏掉了夏凉。为了弥补过失,神让夏凉成为了系统任务对象。……书友群:260087041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 前方超能来袭

    前方超能来袭

    赵穆莫名穿越了(╯‵□′)╯︵┻━┻请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儿童保护局吗,虽然不保证内在很可爱,但是外表至少是可爱的孩子啊!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人与非人之物的融合,科技与超凡的结合!
  • 愿你乘风归

    愿你乘风归

    “夫人,你看这对玉佩你喜欢吗?”“不喜欢。”“那你喜欢什么?要不我把一整个将军府连同我都送给你吧”“…”前朝皇帝亲封的御北将军宁玄刚刚凯旋归来居然就被新帝赐婚迎娶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妻子。人人都等着看他们夫妻的笑话,更有甚者还公然打赌宁玄多久会休妻。谁知这对小夫妻却恩恩爱爱的逛了花灯,狠狠打了众人的脸。从此之后,帝都百姓日日哀叹道:这还让不让单身狗活了!
  • 错过花收获雨

    错过花收获雨

    时光若水,悄无息至!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没有遗憾。通光它,看到你,看到你们那些逝去的青春,那些关于分班,关于暗恋,关于......
  • 欢乐颂(第二季)

    欢乐颂(第二季)

    《欢乐颂2》5月11日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开播,五美回归,恋情发展状况百出!22楼五朵金花的工作和感情及心路历程几乎都有了重大突破。樊胜美家里的破事儿依然不断,好在樊美眉换了工作涨了薪,尽管理智上樊美眉决定开始自己的生活,但情感上仍时常陷于家的泥淖。绿叶王柏川依然在身畔,两人各自撕下面具坦诚相待,双方的家庭却成了最大的阻力?樊美眉的爱和未来何去何从?关雎尔顺利通过一年实习期,同事好友中不断有爱慕者示意。小姑娘的心,开始摇摇晃晃。爱谁,爱吗?一番挣扎后,小关关利剑斩情丝,哪怕没有天生美貌,却也不肯将就。小关成为剩女的潜质,大大的啊。
  • 舌尖上的健康之道

    舌尖上的健康之道

    《舌尖上的健康之道》是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部通过饮食来改善健康的养生宝典。本书共11章,分别从饮食细节、饮食安全、饮食搭配以及男女老幼不同人群的饮食讲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引用一系列真实案例,详尽地分析讲解了吃什么、如何吃这一经典课题,并提倡通过饮食疗法来到达祛病保健的目的。文中所述的饮食养生细节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简单易操作,我们只需顺应天时,合理安排饮食,便可发现身体向健康和长寿迈进了一大步。
  • 吃垃圾也疯狂

    吃垃圾也疯狂

    这些是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主人公马飞飞和他的铁杆哥们在学校里、在公园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本书囊括了知识情感、童趣搞笑和快乐烦恼交织的成长历程。相信你在不同的角度,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和发生在你身边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