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0000000010

第10章 徕卡照相机(6)

她把这页纸撕下来,用一枚图钉钉在墙上的一幅油画印刷品旁边。这是一幅风景油画,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的《靠近悬崖的房子》。林译苇看见过德加一些人物画印刷品,却很少见过他的风景画。这幅画的画面呈现出暖色调,几幢乡村房屋的斜坡式房顶在夕阳下闪耀着玫瑰色的光泽,呈现出一种永远的安谧氛围。她特别喜欢这样的氛围。

她往后退了两步。在这个距离,纸上的字已经变得模糊了,但那张画片上的天空、房屋和树丛还清晰可辨,它们从时间的另一端浮现出来,展现出古代空间的特质。林译苇的视线融化在画面的色彩之中。随后,她又想到了玻璃板下面压着的那几张没有色彩的照片——荒野的风景——河流、荒坡上的小路和石块、旧木屋和栅栏。一幅油画与一张照片所传递的信息不一样。她想,油画所表现的空间是主观的空间,而照片记录的空间是客观的空间。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时间的方向性不同。一个画油画的男人或女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画笔显现消逝的事物,他们可以让一座古代的村庄浮现在一块画布上,可以让一个牧羊人在古代的阳光里行走。而一部照相机只能再现同一时间里的事物。如果一个行走的当代人被一部照相机拍摄,他的影像被固定在感光胶片上时,他在空间移动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生活在一连串的瞬间之中。她想,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被一种物理的方式固定下来,并且被分解。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当生命和生活纠缠不清的时刻,就是一个人迷惘的时刻。

林译苇又开始在便笺本上书写。

早上,林译苇离开家去上班。她走下住宅楼外面的斜坡。这是一条十米宽的水泥道路,两边是刚长出嫩绿色新叶的法国梧桐树。柠檬色的阳光像明亮清澈的水,将树叶洗得透亮。林译苇走在斜坡上的树荫里,跳跃的光斑在她身上闪烁,她看见斜坡的尽头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他身穿一件缀有许多口袋的帆布背心,肩上挎着一个黑色尼龙摄影包。他的长头发扎成一束马尾巴,脸部处在阳光的阴影里。搞摄影的人总是这样打扮,林译苇想,他们总是做出很艺术的模样,总是把一些符号化的东西作为标志,成为时代的常识。

突然,她意识到这个人可能与自己有关。他似乎是在等自己。离他越近,她就越是感觉到他是一个障碍物。而且,他的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危险的气息。这时,她的高跟鞋踩进路面一处浅浅的凹坑,右脚崴了一下。她想起自己每当面临紧张场面时,往往会崴脚,这是自己最不争气的地方。她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向前走。

那个年轻人跟了上来,与她并肩走在一起。他打开摄影包,取出一个棕色牛皮纸袋。

“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说。

林译苇很少与陌生男子并肩行走。他的身上有一股强烈的男人气息,夹杂着淡淡的陈旧烟草味。林译苇对这种气味很敏感,但她并不觉得讨厌。只不过,他的装束让她感到别扭。她加快脚步,他也加快脚步,把一沓黑白照片递到她眼前。

林译苇曾经细致描述过一些黑白照片的内容,那是一些城市的风景,是各种建筑物。这个男子递过来的黑白照片上,仍然是城市的风景,但其中的主体却是一个女人的背影。她认出来了,这个女人是自己,穿一身黑色的风衣,行走在一条街道上,像走在一个梦里。她的衣襟被行走时产生的气流拂动,充满动感。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她的目光转向右边。她第一次欣赏到了自己的脸部侧面。

林译苇看完了这沓照片,镇静地看着年轻人的眼睛。他的眼睛像深褐色的水晶石,又深沉又透亮。

“你为什么要跟踪我?”

“为了拍摄你的照片,你的背影。我没有恶意。你可以把这样的行为理解为摄影艺术创作。”

“你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现在我就征求你的意见。也许你会喜欢这些作品。”

林译苇不说话了。她的步子迈得更快了一些。年轻人跟了上来。

“我叫叶飘。”他说,“你呢?”

“你既然有本事偷拍别人的照片,就应该有本事知道我的名字。”

“我不知道你这是在表扬我,还是在挖苦我。”

“总之我不会说谢谢你。你可以走了。”

“我的手中还有一张照片,那是我在另一个地方拍摄的。那上面有你。”

林译苇停住脚步。她转过身来面对着他。他直视她的眼睛。他在她的眼睛里发现了一丝奇特的神色——它包含了愤怒和惊讶,也许还包含了一点点兴奋。他无法描述这样的眼神。他只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猛烈跳动。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多事?”

叶飘从她的语气中感觉不到怒气和厌烦。他仍然与她并肩行走。不知不觉之间,两人靠近了一点。

“我叫叶飘,飘落的树叶。”

“你说第二次了。”

“很正确。但是你还没有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对你说过两次,你对我说一次就行了。”

“你这个人心眼儿多,话也多。”林译苇说,“我的名字是林译苇。”

“噢,谢谢。怎么写呢?”

“树林的林,翻译的译,芦苇的苇。”

“好精彩的名字。”叶飘说,“我正好知道有个哲学家说过,人是一棵芦苇,但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林译苇,我懂了。”

“你懂不懂不要紧,我想问的是,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我的?”

“几天以前,在前门街,离嘉乐面包坊不远。你想一想,摩托车出事的地方,那天你去过那个地方没有?”

“你到那里去做什么?”

“我平时为报纸拍摄新闻照片。这是一份临时的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好,我每天都背着相机在城里东奔西走,拍摄各种新鲜事情。有一天,我正好碰见两辆摩托车撞在一起,我无意中把你也拍摄下来了。”

“我知道,你们这些搞摄影的人,身上挎了一架照相机,就以为自己有了特殊的话语权。你们的优越感主要倚仗一个机器,一个工具。”

“你说的那种人的确有。但那一定不是我。我的理解是,摄影活动是一种很自由的行为,每个人的动机也不同。所以,搞摄影的人也是各式各样的。”

“不一定。在我的眼里,摄影者都是一种类型化的人。当然,这也许是你们类型化的外表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林译苇说,“搞摄影的男人都身穿一件有许多口袋的背心,背着一个大挎包,脑袋后面扎着一条马尾巴。也许是因为你们拥有这样的装束,再加上照相机这样的工具,自我感觉就特别好。也许你们自认为可以用这种工具对这个世界随意处置和随意评价。你们自己为自己赋予了一种权力。拥有权力的人感觉应该很好。你是不是这样认为?”

“也许吧。”叶飘说,“我有一点你所说的感觉,但是……”

“‘但是’并不重要。”林译苇说,“有这种感觉,你就会成为类型化的人。这种类型化不是职业的特征,而是心理的特征。一个人只要在肩头挎上一部照相机,他就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说到底,这是因为工具会延伸人的力量,会提升人的价值。照相机是一种工具,而且,这样的工具不是简单地制造物质产品,它还制造精神产品。它创造一种文化,或是负载某种思想。所以,它具有不确定性。拥有它的人也许就拥有了探索世界或者表达世界的可能,但这个人往往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会迷恋于表达他所理解的社会关系,表达他所感兴趣的图像。因而,就会有大量的男人拿着照相机去拍摄女人。这一点我很理解。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是最平淡无奇的事情。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有些人却把它看得很神圣。为了这种神圣,有的人感到兴奋,有的人感到紧张,有的人感到如临大敌。如果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这种摄影观念是叶飘从未听过的。他感到新鲜。他小心地吸了一口气,没有闻到他所期待的香水味。显然,身边这个女子没有使用香水。他回忆起自己过去拍摄人体模特儿的场景。那些青年女子赤裸的身体在他的记忆中闪烁着象牙般的光泽。当他从照相机的取景器中对准她们的裸体时,他总是有点激动。将女性完美的身体留在胶片上,再复制在照相纸上,这是创造艺术品的过程。他对这样的过程着迷,同时也感到信心不足。每次他从彩扩店取到冲印出来的彩色照片时,都会对自己所拍摄的画面感到失望。曾经很生动的场景变成简单的图像,照片上的女人身体变成平面的呆板物体,那上面附着的颜色变成纷乱的视觉信息,干扰阅读者进入更深的层面。后来,他只拍摄黑白照片。在彩色照片和数码照相机的时代,黑白照片是一扇朴素的门。它阻拦了繁杂的信息,将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构成人们视线的入口,使阅读者能够径直进入事物的核心。

叶飘明白了身边这位女士对他产生吸引力的原因。第一次的拍摄现场是灰蒙蒙的阴雨天,第二次的拍摄现场是灰白色的街道上,在这两个场景里,她都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这本身就类似一幅黑白照片。当他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拍摄了她,然后在黑白照片上认出了她时,她全身蕴含的气质就不可阻挡地在他的意识里洇散开来,侵蚀了他的灵魂。

现在,他和她并肩走在彩色水泥砖铺成的人行道上。他觉得自己像是在梦游。他在一张正在显影的照片上发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子,后来他又在现实中找到了她,与她一起在街上行走,听她作为一个局外人对摄影人进行评价。他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的评价。在她的语调里,他感到摄影人简直像一群傻瓜。

他们拐过一个弯道,来到另一条街面。叶飘感觉到,他们一同拐弯,这很有意思,这是一个象征,仿佛他的生命轨迹也随之拐了一个弯。这时,她停住脚步,转身面对着他。

“我家里有一部旧照相机,牌子是徕卡。”她说话的时候,仍然没有表情,好像是一个证人在法庭上陈述事实,“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试一试。也许它还能拍摄照片。”

说完这句话,她加快脚步,径直向前走去。叶飘呆呆地站在原地。

韩其楼在高峰砦下面的天顶小学围墙外面走来走去,倾听校园里发出的声音。他听见的是自己的皮鞋踩在草丛中的沙沙声。

一阵电铃声打破了沉寂,随后,孩子们兴奋的喊叫声像浪潮一样从围墙上空漫出来。下课了。

韩其楼从裤兜里摸出被焐热了的三星牌手机,翻开机盖看了看显示屏上的时间。现在是上午十时五十分。他又转身看了看远方的竹林。几天前,他曾经和凌志在那里捕捉画眉。由于空气中潮气较浓,那一大片竹林呈现出模糊的蓝灰色,一些灰色的小点子从竹林里弹出来,然后又消失在竹林中。那是画眉鸟在嬉戏。文纹说得对,它们又回来了。

韩其楼在手机的按键上按了几个数字。电话通了,他不希望像刚才那样,没有人拿起听筒。今天,他已经是第三次向这个电话机打电话了。

今天一早,他乘公交车来到天顶寨。下车后,他去那片竹林观察了一下,林中有许多画眉鸟。它们像一些烦躁的影子,不断地在林中的竹枝间闪来闪去,并发出叫声。他能够分辨出来,发出“啤啤”声的是雌鸟,雄鸟的叫声更悦耳,富有旋律性。

他沿着上次追赶画眉鸟的小路来到那幢砂岩砌成的房子后面,那扇玻璃窗却紧紧闭着。他拨通了房间里的电话。他听见微弱的铃声从窗户的缝隙里透出来。没有人接电话。她是教师,她一定是在教室里。他想。但也许她会在下课的时间回到这间屋子。

屋里没有人接电话,他感到失望,又感到轻松。他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并没有一个男人拿起电话听筒,然后厉声地问他是谁。

然后,他期待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在学校下课的时候再次拨通了电话,有人接了。是她的声音。

“喂?”她在电话里说。

韩其楼不知不觉地捏紧了手机。

“我是韩其楼。”他说,“我想问一下画眉的消息。它们飞回来没有?”

电话那一端在沉默。

“文纹,你听不出来我是谁了?我是那天钻到你的床下捉画眉鸟的那个人。”

“我听出来了。”文纹说。她的声音很轻,似乎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并不感到惊讶,“你在哪里?”她轻声问道。

“画眉鸟飞回来没有?”

“它们一直没有飞走。现在你在哪儿?”

她说的是实话。画眉鸟确实活跃在竹林里。她还想知道他在哪里。韩其楼的心跳加快了。他对她说,他在学校的大门外。

“我刚才听见了铃声。”他说,“我希望这是放学的铃声。”

电话那边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搁下了电话。

韩其楼感到自己的心脏不断地往下沉。他的双腿有点发软。他沿着那堵灰色石头砌成的围墙向前走。他想走到那扇窗户旁边去看一看,那是一扇让他失眠的窗户。

在离那扇窗户十多米远的地方,他感觉自己的身后有人。转过身来,他看见一个身穿灰色套裙的青年女子向他走来。是文纹。经过他身边时,她没有停下,而是看了他一眼之后继续向前走。她沿着他上次追赶画眉的小路走了几十米,拐上了一条灰色的沥青小公路。这条小公路也许很久没有通汽车了,路面长了一些苔藓。韩其楼远远跟在她的后面。当她走到小公路与一条大公路相交的地方,一辆客车驶了过来。文纹招手让汽车停下,她回头看了一眼,抓住车门把手上了车。韩其楼紧走几步,也上了这辆汽车。

同类推荐
  • FBI卧底系列1:弗兰西丝卡

    FBI卧底系列1:弗兰西丝卡

    FBI女特工弗兰西斯卡·唐纳文受不了了,身为纽约FBI高层的单亲母亲对她采取全方位盯人式关照,因此当机会来临,她毫不犹豫地调动去了拉斯维加斯工作。在维加斯,她获得了真正惊险刺激的卧底任务,见到了素未谋面的生父,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完美情人,还打破了长久以来与母亲的隔阂……这是一个节奏明快语言幽默的故事,有一些小惊险,愿为你带去一份好心情。
  • 不死华佗

    不死华佗

    《不死华佗》烽火连天,生灵涂炭。他是身怀秘技的毒门刺客,也是身世成谜的少年神医。曹操爱女、貂蝉遗孤、毒门尊者……机缘巧合之下,与他发生了诸多纠葛。他只是个小人物,却周旋于三国名士美女之间,以医道论政道、兵道,进而影响了天下大势。
  • 斩鬼传(下)

    斩鬼传(下)

    作者借用长期流传在民间的钟馗捉鬼故事作为因由,加以发挥铺演,写成了一部寓言性的讽刺文学作品,在明清小说中独创一格,开辟了讽刺小说的新领域。《斩鬼传(下)》继续讲述钟馗克服重重困难斩除鬼怪,后来得到玉帝封赏的故事。本书汇集整理了历代关于钟馗的民间传说,并对中国其后的讽刺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食人藤事件

    食人藤事件

    一个炎热的午后,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东部,一群来自中国的游客正在滚烫的沙丘上行走。此时骄阳似火,烤得众人口渴难耐,经过了一个上午的跋涉,他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导游先生,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大家实在是走不动了。”一个男人气喘吁吁地说,然后没等导游回话,自己先坐了下来。另一个女人见了,也把身边的男人一拉,“老公,我们也休息一下。”说着就和她的老公双双坐了下来,见有人带头,其余众人便也迫不及待地纷纷停下脚步。或坐或倒在沙丘上,导游不得不坐下来喝水休息。
  •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尤·奈斯博,风靡全球的挪威作家,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挪威图书畅销排行榜冠军。此套装包含《雪人》+《猎豹》+《幽灵》+《警察》共5册。
热门推荐
  • 通灵小姐事件簿

    通灵小姐事件簿

    在剑与魔法、龙与科技并存的世界里,葛瑞斯·沙利文却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这是发生在她身边的,和她听说过的,各种悬疑、奇幻、探险、灵异故事,涉及通灵、驱魔、鬼怪以及秘术。
  • 学校那堆糗事儿

    学校那堆糗事儿

    送走了省卫生优秀学校评估验收组专家,覃定宽副校长路过那棵大榕树下,禁不住停下脚步,抬头仰望那个“百年树人”。五年前,覃定宽发现了“百年树人”这个奇观。白源高中校内共有六棵据说已有两百年历史的古榕,这些巨大古榕给白高这所百年老校带来了非凡的气势。那年,覃定宽不经意间,抬头仰望,就在这棵最高大最挺拔的古榕上,发现了一根横逸的树干上竟然长出个十分逼真的人头来,让他惊喜万分。覃定宽当即就给这道奇特的景观命名为“百年树人”。他断定,百年树人的出现,是一个好兆头,会给学校带来好运。
  •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豪门之弃妻不掉价

    寒夜里,她满眼绝望,跌撞跑出那栋豪华的别墅。绝望是什么?是我明明爱你,爱到至深至死,却抵不住你对我的残忍!※※※※※※※※十八岁的年纪,应该是如花儿般灿烂纯真,可她却因为家庭的重担,被送上陌生人的床。那一夜,她在黑暗中,被陌生男子压在身下…※※※※※※※※“我没有推她,更没有害她流产,上官,你相信我。”医院长廊里,她怔怔立着,兀自徒劳地解释着。“闭嘴!”他英俊的面容上,泛着森冷的气息,“我此刻,不想见到你!”她强忍着眼泪,终于安静下来。转身离开,远离开他视线范围的那一刻,挺直的身影忽然痛苦地弓了起来,苍白的手紧紧地捂住狠狠绞痛着的心口,如纸般苍白的面容上,却缓缓地露出了一抹浅笑,满满的绝望…※※※她涅槃重生,努力想要遗忘过去自己爱的遍体鳞伤的那几年,他的身影却在五年后的深夜里闪过伦敦的街头…锐利的眼神,缓缓凝聚在她怀里漂亮可爱的小男孩身上。她低头,轻柔浅笑,满眼的绝望,牵住宝宝的小手,想要离开,却被他拦住去路。“韩若曦…”他猩红的眼凝视着她,嗓音暗哑,“…你还想逃去哪里?”
  •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张艺谋最新电影《归来》原著小说】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聪慧倜傥,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 恣意怒马江湖行

    恣意怒马江湖行

    邝凡飞从一个朝廷要犯变成统领江湖九大神器的武林大至尊,战天斗地,黑白通吃,只因为一次偶然的出头便无法置身事外,不断获得各种技能,金钱,美女,权利,强大的气场,最终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心中那个不灭的复兴梦。
  • 带来子

    带来子

    丁秋香带着儿子丁五斤乞讨流浪,被田白村单身农民白旦收留成家。母子二人在苦难屈辱中艰难度日。白旦看护果园时,不慎点燃草棚,葬身火海。白旦族人怀疑秋香母子纵火杀人,将其告到官家。审问时,丁五斤遭毒打,种下仇恨。他怀恨寻仇,将仇家打成重伤,自己也因此锒铛入狱。出狱回家路上,丁五斤勇敢地从歹徒手上解救了遭绑架的果汁厂老板张志清。
  • 钞级大赢家

    钞级大赢家

    金钱是百善之本?还是万恶之源?辍学在家的啃老族车文卓无意中从游戏里获得了拥有日额的钞能力,从此踏上了追(xiang)逐(shou)梦(sheng)想(huo)的道路,离开那个熟悉的家,只身来到大都市,拥有钞能力的他还保留最初的低(ku)调(bi),不过在通过考验之后获得所谓的“无敌系统”,从此车文卓的生活在平凡和梦想中穿梭,最终在“无敌系统”的助力下踏上康((zhuang)庄(cha)大(zhi)道(lu)。(酸爽中带着笑,平凡中带着泪)不仅有嘻哈和烤鸭,还有啤酒饮料皮皮虾)
  • 群英集

    群英集

    修道界和世俗界的恩怨,人族和妖族的战争,水火遇,相克不相容。倔强少年为报血仇,出凡云,破九幽,修曦修灵不可取,唯有极限破天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由少年的灰色时光、旧时已逝,天地默然、无语凝噎的史实、趣与意的有致结合、以含泪的爱送别疮痍、没有华丽外衣只有艰难求生、不到死亡不能解脱、“我愿意为你朗读”、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记录个体对战争的反应方式、于获释中幸存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