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8700000332

第332章 赤地千里

何老汉蹲在自家窑洞门口,满怀忧愁的望着门前的那条土路。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空气中满是燥热,让人觉得呼吸都很困难。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田间地头根本就不需要去看,春天里种下的那点庄稼早已干枯死掉了,只要不下雨,就没办法补种,也就谈不上收成了。老天爷真的是不开眼,生活本来就已经非常艰难了,还要接二连三的制造灾难出来,这可叫人怎么活得下去?

何老汉所在的村庄唤做沙泉村,隶属于延安府洛川县,这里属于典型的陕北农村,自然条件并不算好。耕地面积有限,水源匮乏,天灾三年五载的来一次,说是苦难深重一点都不为过。

问题是生活本来就很艰难了,村里的地主老爷可没有半分仁慈之心。何老汉租种着村里地主马富仁二十亩土地,一家八口起早贪黑的干,到头来收获的粮食连糊口都难。就算是遇着这百年大旱,地里面颗粒无收,该交的田租一点都不能少。现在交不出?没关系,欠着,子子孙孙这笔田租也赖不走,等年成好的时候再加倍还。

而官府方面也没有任何救济,任老百姓们自生自灭。该摊派的徭役也不能少,这不何老汉的两个儿子前几天就被征到县衙里去,说是要在县城里建一座观音庙,征召民夫服劳役。工钱是不要想有的,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只要没累死在工地上,就该去烧香拜佛了。

世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何老汉想不明白。在他年幼时,那土地还是自己家的,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少量上缴之外,完全归自己处置。那时候一样有天灾,官府的摊派也不见少,但老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终究还是有碗饱饭吃。这土地是什么时候没的?何老汉已记不清楚了,只知道自己长到十几岁时,就成了马富仁家的佃农。那时候还是马富仁的老爹当家,他定下了非常严苛的规矩,哪个佃农要是不听话的话,租种的田地马上就会被收回去,连带着田地里的青苗也不属于他,那这一年就等于白干了。不少人忍气吞声,接受着地主家订下的规矩,只为了有口饭吃,不至于全家饿死。然而在那种严苛的规矩下,佃农们永远都翻不了身,辛劳一年,欠马富仁家的却越来越多。

何老汉知道这些都不合理,但他不明白该怎样去改变。几十年浑浑噩噩、逆来顺受的过下来了,到如今轮到他儿子、孙子接受这个可悲的命运了。

“爷爷,我饿!”一个奶声奶气的童音在何老汉身后响起道。

何老汉回过头来,看见他孙子端着一个破碗,碗里原先有一小碗非常稀的粥,此刻已经被吃完了,甚至连碗都舔得干干净净。可是这么一点稀粥哪里能够填饱小孩子的肚子?更何况这种饥饿是经年累月的,决不是一顿饭就补得回来的。

何老汉叹了口气,这孙儿是他大儿子的孩子,叫做何小宝,今年五岁了,可从出生到现在,就从来没有吃饱过,瘦得只剩下了皮包骨,脑袋却反而显得特别的大。所以人们都叫他何大头,这完全就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可是家里并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只能熬成稀粥,每人喝上小半碗。自己的那碗还没喝呢。他心里酸酸的,喉咙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堵住了,憋得十分难受。他抚摸着孙儿的大头,和声说道:“爷爷还有一碗,你去把它喝掉吧。”

“那爷爷你呢?”

“爷爷不饿。爷爷昨天晚上吃的还没消化完呢。快去喝吧。”

小孩子哪里听得出话的真伪?听见爷爷这么说,登时就高兴的跑进屋去,端稀粥去了。

可是屋内很快就传出打骂声,不一会儿,一个青年妇女走出来,正是何老汉的大儿媳妇,她手里端着那碗稀粥,走到何老汉跟前,轻声说道:“爹,这碗粥已经冷掉了,你还是快点喝掉吧。”

“我不喝,给乖孙儿喝。”

“这怎么行?你已经几天都没好好吃东西了,再饿下去,就饿出毛病来了。”

“唉,我这上了年纪的人,少吃点有什么要紧?反正都是半截埋进黄土了。留点给乖孙子吃。”

“你要是饿坏了,村里人还不把咱家人的脊梁骨给戳坏了?你还是快点吃吧,小宝那里我给他匀点。”

何老汉叹了口气,只好将粥碗接过来。他这个家虽然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好在子孝媳贤,光是这一点,就比马富仁家那忤逆的儿子儿媳好太多了。

他一边小口的喝着稀粥,感受着食物在齿间停留的时候留下的醇香——其实稀粥哪有什么醇香,但是饿久了的人,吃什么都香——一边用眼睛瞄着村里最雄伟豪华的建筑,同样是窑洞结构,但气派比村里任何一家都大得多,那里就是马富仁的家。

虽然是遭遇到多年未见的大灾,但马富仁家的粮食吃几年都吃不完,灾害对他家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而且村里有一个泉眼,不管外面旱成什么样,这泉眼里永远都有水流出。由于水量不大,完全不够全村人使用,所以马富仁就将这泉眼独占了去,只允许他一家使用。别人家都是干得土地冒烟,只有他家还有余水灌溉庄稼。别人家的庄稼都死完了,只有他家的青苗还在茁壮生长。世道就是这个样子,毫无公平公正可言,有钱有势的人占有一切,只留下穷人在生死线上挣扎求存。

何老汉当然没有受到压迫就要反抗的觉悟,只是觉得日子一天天难过,离逃荒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事实上,村子里已经有人过不下去,开始逃荒了。只不过官府严厉镇压流民,到处设卡拦截,哪怕是跑出去了,也会被外地官府遣送回来。这年头连逃荒要饭都不被允许,除了活活饿死在家里,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何老汉又叹了口气,收回了视线,将碗里的一点点稀粥吸溜干净,站起身来,正要回到破旧的窑洞里去。忽然看见那边的土路上来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身穿长衫,看上去就是个体面人,比身穿短褂的庄稼汉们高级了许多。何老汉这辈子没见过多少穿长衫的人,村里只有马富仁一家子才穿得起。他端着粥碗,一时间不知道该进还是不进。那两人明显是朝着他走了过来,一个是大约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另一个是书僮打扮,哪怕只是个书僮,也比马富仁家那个忤逆儿子体面得多。

他还在犹豫着,那年轻人已经向他打招呼道:“老大爷,你好。”

何老汉就站定,回道:“相公大人好。”

所谓相公大人,无疑是何老汉生造的称呼。对于没什么见识的他来说,实在不知道怎样跟这些有身份的人打交道。

那年轻人也不甚在意,只是自我介绍道:“晚生姓邹,叫邹君明,这是晚生的童子,叫邹鱼儿。老大爷,初来宝地,有些事情想向你打听一下。”

“相公大人请问。”

“这个村子叫什么?”

“沙泉村。”

“有多少户人家?”

“大概有六十多户吧。”

“我看这里尽是山疙瘩,农田不多啊。”

“谁说不是呢?总共也才两千亩地,其中大部分还是马富仁一家的。”

“马富仁占了这么多地,挺能耐啊。我看村里就只有那栋建筑最气派,那就是马富仁的家吧?”

“是啊,他家的窑洞也占了村子里一多半的面积。”

“这么说老大爷是马家的佃户吧?”

“是。”

“这年景看着很差啊。我刚才从地里那边一路走过来,发现地里的庄稼几乎都变得干枯了,还有很多死掉的,要是还不下雨,那不是一点粮食都收不上?”

“唉,这一茬庄稼就别想有收成了。大家只盼着早日下点雨,趁着节气还早,能够补种下去,能收多少就算多少吧。”

“收成这么差,东家有没有免你们的租?”

“哪能呢?相公大人一看就是不怎么下乡的,哪怕是地都干裂了,该缴的租粮一斗都不能少。以往遭灾的年景不少,有哪次免了租的?”

“那大伙儿都没吃的了?怎么办?难道地主家还能逼你们变出粮食来?”

“那就欠着呗。村里欠租的人一大把,一欠好多年的都有。反正收成好的年头就得加倍还。还有些实在吃不起饭的,也可以去马富仁家借粮,借一斗还两斗,心黑着呢。”

“那官府呢?听说如今朝廷在下令赈灾,所有赋税全免,没饭吃的还可以去衙门里领粮。老大爷没领过吗?”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我们这个村里从来没听说过。该缴的粮税一分都不能少,还有粮领?官老爷咋会这么好心?”

邹君明情不自禁叹了口气,朝廷政策再好,传到下面来往往就大幅走样。这是完全没有得到赈济的,就算那些有赈济的地方,也得经受层层克扣,最终到灾民手上的就所剩无几。吏治就是这样败坏下来的,吸食民脂民膏从来不是什么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同类推荐
  • 神猫传

    神猫传

    宋末,鼠疫四起,民不聊生,天地愁惨,大劫将至。宋末,一个现代医生,广结好友,悬壶济世,战八方,平四海,肃清貊乡鼠攘,铲尽世间污秽。誓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海清河晏!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却不多见。国人历来重视姓氏。和人初次相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这个“某”,就是对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严。
  • 梁传

    梁传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是名将“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气概?还是儒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是故事,是情怀,更是我想与你一同思考的历史。
  • 天启五十年

    天启五十年

    大明帝国迭起兴衰,天启皇帝独自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没有人能帮他做出选择。王朝的未来究竟会去向何方,天启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 大唐兴亡三百年2

    大唐兴亡三百年2

    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读一页就上瘾!比《唐书》有趣,比《资治通鉴》通俗,比《隋唐演义》靠谱,一部令人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读书节目《罗辑思维》推荐书目!了解唐朝历史,读这套就够了!《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畅销历史作家王觉仁唐史经典之作,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2年大唐全史。
热门推荐
  • 考场

    考场

    以一对情人关系为切入,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爱情”阴谋的浪漫面纱。刘汉民与张群看似“情”不可遏,却又被貌似清纯不俗的“情”所绑架,踏入人生的另一考场。张群要刘汉民的儿子为自己女儿高考,自此条件一出,围绕这一额外的情债,身心备受折磨。最终的情人关系也演变成一本情侣间患得患失记忆的烂账。
  • 暮有飒风

    暮有飒风

    苏暮栀不喜欢有事情脱离原有的计划,那样会很麻烦。白飒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她的禁忌。苏暮栀咬牙切齿朝着某个嬉皮笑脸的男生说,“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暮暮,你一定不知道,你炸毛的模样,有多可爱。她是学霸,他是学渣。“暮暮,你给我补习吧,要不然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回家继承家产也不错。”“我不在你身边,万一你移情别恋了,那我怎么办!”“……”谁要喜欢你了!某天,看着他怀里突然出现的奶萌奶萌雪白的小奶猫。“你养了只小猫啊?”“对啊,我们家拇指姑娘可爱吧!”“……”要去摸小猫的手陡然停住,看着上方少年笑容灿烂的脸,苏暮栀一噎。她是潞城的苏暮栀,他是帝都的白小爷。“暮暮,不管发生什么,我在,永远都在。”
  • 南之潇潇璃之裳

    南之潇潇璃之裳

    她是四族中最为神秘的鬼族皇室之人,终身不得与人族通婚,而他却是人族南宫帝国的寒王殿下。茫茫人海中,他竟遇到了两个她!一个温顺柔和却带着疏离感,一个表面冷漠却对他极为特别。世人以为她们是双生姐妹,殊不知她们都是她。六岁时他们第一次遇见,她救了他,他说他会娶她。可再次相见时,两人都各负婚约。身份的悬殊,各方势力都阻拦他们在一起。他们的命运究竟该何去何从?
  • 重生97当咸鱼

    重生97当咸鱼

    回到97年,银行卡上多了600万,有钱不敢花……他必须解释这笔钱的来源……事情越搞越大……随波逐流还是踏浪而行……
  • 最后的契丹(中国原创历史悬疑小说系列)

    最后的契丹(中国原创历史悬疑小说系列)

    故事发生在“非典”那年,恐慌的氛围让城市变得安静,甚至有些压抑。考古学家石教授的压抑心情,更多地来自女儿丹丹。他为父女间的交流感到苦恼,更何况,他还向女儿隐藏着十几年的秘密……耶律大石进士及第后,在翰林院供职。踌躇满志的他奉旨护送成安公主远嫁西夏。这期间,他了解到公主的传奇家世和不平待遇,却没有料到自己和公主陷入到更大的阴谋之中……相隔千年的因缘际会、相隔数十年的人生感怀,她的身世之谜、最后契丹人的命运,超出了探究者的意料。
  • 木叶的通灵者

    木叶的通灵者

    什么?你说我是救世主?别闹!那是鸣人的活好不好!你看看忍界大战,辣么可怕!吓死个人嘞!小爷只想苟且偷生,没事养养鱼,溜溜鸟罢了,打打杀杀的和我有什么关系?啥?不行?盖欧卡给小爷破坏死光喷他,凤王龙卷风扇他丫的。——综上,这是一条咸鱼被迫翻身的故事。
  •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凤九言,原名凤微言,当朝大将军京城首府凤家的嫡长女。狗屁的人微又言轻!离开凤家,老娘从此叫九言!一言九鼎!谁敢不从!不做千金偏爱侠女的她舍弃了贵族身份,开始闯荡江湖。她内心要强,是为了要活下去;她的薄情毒辣,那是为了要顾着你的周全……
  •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她是银幕上璀璨的明星,她是高雅、美丽与气质的代名词,她是女人心中永不老去的公主和女神,她就是奥黛丽·赫本,正如有句话说的:“有一种美,叫奥黛丽·赫本。”但赫本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女人呢?本书带领我们去了解和欣赏一个真实、全面、优雅且有智慧的赫本,去领悟她的独特魅力,从而帮助女人找到自身的优势,与原来不自信的自己告别,以此来提升和打造自己的魅力,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烟雨阁传说之饕餮盛宴

    烟雨阁传说之饕餮盛宴

    京城第一的青楼烟雨阁旁边,有一个小小的点心铺子。梅菜是铺主的独生女,每天帮助父母往烟雨阁送点心。上古神兽饕餮被人封印百年,他手下的各色妖灵,趁他沉睡时造祸人间,酿出很多麻烦。饕餮因梅菜的出现才得以苏醒。于是,饕餮带着机灵少女梅菜,在点心铺子的各色美食里,在充满人情味的古街上,将妖灵一个个收回。其间他们经历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险境,发生了许多或妙趣横生,或催人泪下的小故事。
  •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20世纪俄苏文学理论框架下的高尔基巴赫金进行了理论梳理,更加清晰的突出苏俄文学的世纪理路;第二部分是“文化研究”,采取补充、接续的立场阐述了中国“文化研究”与欧陆学术传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