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仗下来,西梁边城被攻陷,驻边大将被活捉,出去逃跑了站亡的俘虏了大概三万敌军,缴获了上好的西梁骏马一千多匹,还顺手牵羊了西梁边城里的粮草,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但沈临风他们这边也有损失。战亡人数达两千多,重伤一千,轻伤五千,淳于砚和钟子谦身上只有两三处皮外伤,相比之下沈临风的状况就严重多了。
虽然最后关头被人救了下来,可沈临风胸前中的那一掌可不轻。若是换了别人,就算受了内伤,大不了多养几天。但沈临风体内尚有余毒,这一掌,将沈临风刻意压制、已经很久没有发作过的毒素给激活了,近乎疯狂在沈临风经络之中乱窜,偏偏沈临风现在没有多余的力气控制。
钟子谦看着面无血色昏迷不醒的沈临风,干着急却没有半点法子。连沈临风师父都解决不掉的毒素,他着实无能为力。
倒是淳于砚比他淡定,喂沈临风吃下一粒不知哪里得来的药丸,和钟子谦商量:“你说,是不是给子御的师父去个信儿?我也不能保证那药丸一定有效,就算有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最好还是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将余毒清除。”
钟子谦点头:“好。”
淳于砚写下求助的信,钟子谦将小胖抱过来,把信儿绑在小胖的腿上,让它速去速回。好多天没有接到任务的小胖有点晕晕乎乎的,拍了好几次翅膀才飞到高空中,然后,糊里糊涂的飞错了方向。
还好谢瑶当初给淳于砚的药丸效果奇佳,第二天一早,沈临风就醒了过来。
虽然打了胜仗,但后续的事情更加复杂繁琐,沈临风就是昏迷了也不安心。安置战亡将士的后事,发放抚恤银子,清点战利品和剩下的粮草,别看俘虏了那么多敌军好像很威风的样子,可俘虏也是要吃饭的,这样一来,原本还能撑些时日的粮草,就捉襟见肘了。
再者,他们这边受伤的人不少,需要大量的药材,军中原本的储量,不知道够不够用。想到前段时间的雪灾,沈临风就头疼了,这个时候,就算去信和皇帝干爹要银子和粮草,也不现实。
估计皇帝干爹自己都在着急上火,忙着派银派粮赈济灾民呢。
实在不行,就让沈掌柜把各地粮店的储备全都调出来,总不能让自己的手下跟着自己饿死吧?
只是这调动粮草也需要时间,就看现在剩下的粮草能支撑多久了。
把事情一件件吩咐下去,沈临风的脸色又难看起来。淳于砚将熬好的药端进来,皱眉道:“小命都快玩完了,你就消停几天吧。有子谦在,这些事儿耽误不了。”
沈临风也知道比起带兵打仗来,钟子谦在谋略策划这方面更加擅长。只是沈掌柜那边,只有他才能调动。
“知道了,死不了。”沈临风笑笑,并不把自己受的伤当一回事儿。
见沈临风还有心情还玩笑,那就是没有大碍了,淳于砚微微松了口气。还好他随身带了那小丫头给的药丸,不然可就说不准是什么情况了。
想到那个面色枯黄的小姑娘,和后来去寻子御时相差甚多的白皙面孔,淳于砚忍不住轻笑出声——竟有人和他一样,喜欢玩变脸这种子御口中“幼稚”的游戏?
拧着眉头将苦哈哈的药汤一口气喝完,沈临风看见的就是淳于砚那副发呆傻笑的表情,把药碗塞到淳于砚手里:“淳于,看你这一脸春意,又是再想京城的哪个花魁姑娘呢?行了,要想,回你屋里想去!”
淳于砚这才回神,也不急着解释,把药碗端走,然后钻进钟子谦的屋子里,商量战后事宜。尽管沈临风嘱咐了需要注意的事情,可具体怎么执行还得列出章程才能有条不紊。这大元帅身负重伤了,他们俩只能顶上。
大夏的南方一年两熟,一向稻米充足,尽管受到今年异常的天气影响,这第一茬稻子多半是黄了,可还不至于闹饥荒。但北方的情况就严峻多了。
谢瑶所处的清河县,坐马车的话,距离京城大概三天左右的路程,完全属于北方地带。大多地界都是旱田,种的都是麦子,还是一年一熟。雪灾一过,粮价就开始上涨。
可以想象,若是之前种下去的种子无法长出来,所有土地都得重新翻过犁地,再下种,这还得赶得及时间,不然最后也无法成熟,或者产量极低。
冬去春来的时候,大家家里或许还有余粮能支撑一段时间,可长期这么下去,存粮越来越少,新粮打不下来,这一年过去,多半还得再等一年才能挺过来。两年时间,在明年秋天粮食下来之前,北方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成为流民。
粮价现在就已经开始上涨,过段时间,岂不是更加猖狂。
到时候,聚湘楼和烧烤店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包括三叔三婶家的豆腐坊。
想到空间里储藏的大批粮食,谢瑶咬唇,犹豫不决的想,要不要将粮食拿出来卖?
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突然出现的大批粮食。那不是十斤八斤,谢瑶初步估计,至少也有两百万斤……
没办法,空间土地扩展的越来越大,谢瑶种植药材的地方并不多,除了常用的一些药材,就是最贵重的那些,而且种植时间比较长,越长,年份越高,也就越值钱。
常用的药材卖给孟钊普度众生了,剩下那些贵重的药材,就留着换银子,或者还人情。
剩下的大片土地,她就全都用来种粮食了。稻米麦子土豆红薯玉米这些,空间的种子好,土壤好,水源也好,产量几乎是外面良田的十倍以上,而且种子种下去,三天就成熟了。
因为这个,啾啾给带来做苦力的那群皮猴,没少辛苦。平时谢瑶没注意,这次清点过后,才被吓了一跳。
谢瑶在这里纠结的时候,皇宫里钟牟阳更加纠结。
今年的雪灾,虽然称不上百年一遇,在大夏的历史上也是五十年不一定遇到一次了。早朝上,甚至有大臣上书,建议他下罪己诏了。
他下个屁的罪己诏啊!他犯了什么天怒人怨的罪了!全都是一群无能之人!不过……郁闷之下的皇帝突然想到,难道是因为自己之前算计了安王,让边城损失了一批粮草的缘故?
呸呸呸,安王那个混账王八蛋,朕就是算计他怎么着!他就是活该被算计!要让他因为安王下罪己诏?想得美!没门儿!连窗户都别想!
好在这几年,除去跟西梁较劲儿养着军队之外,没有其他大的消耗,国库还算充裕。嗯,先把北方今年的税免除了,南方的税收降低一半,在给北方各地派发赈济的粮草,让各地的府尹和县令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粮**打细算,一定坚持到明年。
这个任务不是有点困难,是十分苦难,可皇上这么说了,他们不行也得行。接到命令的各地长官,都默默在心里寻思,该怎么做才能平安度过这一年,尽力减少流民,防止暴动发生。
就在白少鸿也收到上面的命令时,谢瑶发现,雪化了以后,自家田庄的庄稼竟然没有被冻死,还顶出了嫩芽!
关于这个发现,最高兴,要数谢文良了。这表明自己这一年有希望了,不会像别家一样,颗粒无收啊!虽然他也搞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有收成就是好的!
而且,谢瑶在上柳村建设的果园,果树苗也还都活着,那一颗颗的,在谢瑶眼里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了——“亭亭玉立”啊!
最最最让人绝对不可思议的,让上柳村欢欣鼓舞的,是上柳村绝大部分的庄稼,也都好好的活着!活着!
整个上柳村都沸腾了!柳村长迷茫的不行,这是怎么回事?隔壁村的庄稼,可都冻死了呀!他们村是有什么神佛保佑不成?
不行不行,这事儿得赶紧上报县令大人。
其实就算他们不说,这事儿也瞒不住别人。北方田地几乎全都颗粒无收,偏偏出来个上柳村,保住了绝大部分的庄稼,这么异常的事情,没几天就传遍了清河县。
柳村长还想着,这能不能算是他治理有方?白少鸿也在考虑,这件事能不能当成祥瑞之兆,也给自己的政绩上添上一笔?
上柳村家中有地的人们就得了福利了,今年免税,收成又影响不大,他们可是能过个好年啦!
给谢瑶种过果树的人们更高兴,本来以为大雪一下,树苗指定都活不成,奖金也就泡汤了,现在看来,还是有门儿的嘛!
倒是谢老太太和谢老爷子傻了眼,谢瑶家的果园没事儿,那就不会赔钱,难道他们失误了?不过,看看已经拿到手的五千两银票,他们顿时安心了。
就算老二家不赔钱,他们也不可能拿到这么多银子。这银子啊,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踏实。
就连看到奏折,说明清河县上柳村事件的钟牟阳,心中也大感安慰。看看,看看,若是他这个皇帝有罪,那老天怎么会让上柳村平安无事呢?
唯独谢瑶在看到这一件件的事情后,联想到了自己的空间灵泉水,心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