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5100000006

第6章 柳荫结拜

当梁祝四人上了官马大路,一路所见,野林桑田,平川秀石,本来也就欢喜。加之梁祝相公都有些诗情画意,一人见物发生点感怀,另一人也就赋起诗来。一路之上,颇不寂寞。约莫三天旅程,就到了杭州。

在路上,祝英台道:“小弟有些东西,王顺先一日挑来杭州的,等着先把东西寻到,再换了干净衣服去拜见先生,好吗?”

梁山伯道:“但凭仁兄的意思。”

祝英台因记好王顺所告诉饭店,前去一问,果然在内。梁祝也就投身这家饭店,先宿一宵。次日,便换了衣服,往尼山周士章所设经馆中来。到了门口,就见白色粉墙,八字门,里面种了几百根竹子,遮掩到门外,决不是三家村里私塾了。两人到了门里,门旁有一人闪出,问来馆有什么事。

梁山伯道:“在下叫梁山伯,这位叫祝英台。我们是特意到杭州来,打算投奔周先生名下读书的。未知能通报否?”

那人道:“我是他看门的。周先生设了经馆多年,各方来读书的,现在共有一百多人。周先生倒是一位博施济众的人,对于来者总不拒绝。请二位稍等,我去给二位通报。”

说着,把姓名籍贯开了,向屋里去禀报。过了一会,便出来相请。二人便随了进去,见一座堂屋,正中摆了一字长案,案上摆了许多钞写书籍(注:自唐以前,没有印刷,书都用手钞。书不用本子,都是用卷轴。所以一“本”书,古人讲一“卷”书。可见古人藏书以至读书,都是不容易的事。)堆叠得像砖墙一样。四围都是书架,大小卷轴摆满。

那先生头戴古母追巾,身穿蓝衫,三绺苍白胡须,有三四寸长,正站在案头外边。那看门的就告诉梁祝二人,这是周先生,然后告退。梁祝二人一看周先生倒是落落大方,先作了一个揖,各通了姓名。

周士章道:“两位请坐,有话细谈。”

说着,将手一引身旁,有两排木椅。说道:“请坐下。”自己也在对过一张胡床坐下。然后对梁祝二人道:“二位来这里动机,可以略说一二。”

梁山伯道:“久仰大名,早已想来的,只是堂上二位老人家难以分舍,所以未能成行。但是今年春季,眼见山伯渐渐长大,周先生名下求学,也不可耽误,所以就命弟子前来。行至中途,遇着英台仁兄,晓得他也是来求学的。而且神气飘爽,英朗照人,谈得非常投机,于是结伴前来杭州求学。自觉有二人在一处,遇事都可勉励一点,这就是经过实在的情形。”

周士章手摸胡子,只是点头。他在梁祝二人之间,只觉得山伯和英台都有点英气扑人,但英台英气之外,总带几分媚气。便道:“祝贤弟到这里来的缘由,也可略说一二。”

祝英台道:“慕先生大名,正和梁兄一样。想到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所以想求点实用,以备国家采纳。其余的话,也同山伯一样。”

周士章道:“呵!二位可带了窗稿前来。”

二人都答应有。各在衣服里面,将窗稿取出,双手捧着送上。周士章将窗稿取过,看了两遍。便道:“好!二位窗稿,还不少进取模样,我就收两位作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共有一百零八名,每逢二四六日听讲,就在这后面,有一所顶大的讲堂,那就是为众生预备的。其余的日子,学生将读的书,前来问问,我倒也是知无不讲。当然,也许有不懂的,留在我这里以待考查,过后再行奉答。”

梁祝二人各答了是。就请周先生上坐,各拜了四拜。

周士章道:“二位既是同气相投的朋友,就在这后面有房两大间,分作读书休息之用。”

梁山伯道:“谢谢先生。还有两个学生家里带了来的书童,也要住房。”

周士章道:“也给你二位两间小住房,这住房就在你二人读书房子对面,正好以便呼唤。”

梁祝称是,告辞回寓。第二日,把东西挑了进馆,看门人已经将房间打扫干净。所住的是两间正房,房外靠南院子里两株大樟树,映得屋子阴凉,后屋有雕木窗户,正对屋角上一个小院落。里面有百十根竹子,最妙的还有两株大柳树。外面是一道粉墙,墙外常常听到马蹄声经过,想必外临大路了。屋子里床和几案,都是现成。

祝英台道:“仁兄,这后面一间屋子很好,哪个居住。”

她说这话时,走到后屋的窗户边。梁山伯随在祝英台的身后进来道:“这间屋子,既然仁兄说是很好,那就归仁兄居住。我看先生对我二人,甚为关心,知我二人性情相投,所以挑选房子,也不用我多费唇舌,就分两间彼此相连的。”祝英台点点头,随意将房子观察。忽然哎哟一声。

梁山伯走到她的面前,问道:“仁兄,为什么作一个失惊的样子。”

祝英台道:“梁兄,你不感觉吗?这后面房间,没有通外边的门户。”

梁山伯哈哈一笑道:“这是对的。我觉得有门户自前房进出,那就够了。后边再开个门户,又多一层照料,不但本房里不谨慎,连前面房也欠着谨慎。”

祝英台怎好说出所要说的话,因道:“虽然说谨慎些,此原是对一个主人而言。若是两个主人,就怕读书吵闹,所以我主张对看房子的人说一说,把通前房的门户,掉上一掉,使后房前后不通,摘下那个房门安起来通外。”

梁山伯道:“仁兄若是觉得这样妥当,就这样办吧。”

祝英台一想,这事还是不妥。先生都觉得我两人共一扇门为是,若是把前房通后房的门阻死,另外向外开一门以为进出,那就和其他同学一样,无所谓同气相投了。女子这一关节,千万不可露痕迹,还是不提为妙吧。笑道:“我不过有这个想法,仔细想来,还是兄的想法为是。”

梁山伯不知道她为什么有此一驳,他只好付之一笑。于是打发四九与银心把房子布置起来。因问起四九的屋子。

他道:“出房门左边便是。”

祝英台问银心道:“可有什么不便当地方。”

银心道:“倒没有什么不便当,只是壁缝多些,四九哥若从壁缝里张望,怪有不便。”

四九道:“哟!壁缝多些,怕我由壁缝里张望,张望要什么紧呢。壁缝张望,和打开门瞧,有什么两样吗?”

祝英台点头道:“你这话说得对。他自小有个毛病,怕人家私瞧,这样会感到周身不痛快。”

四九道:“既是那么着,我不瞧就是。”

他两人口里说着话,手里做着事,不到半上午,房子布置已经就绪。各人长案,都靠窗户。梁山伯对两株大樟树,满院青苔,只是阴凉爽快。而祝英台环境又属不然,她窗外一百多根竹子,那长的几枝,带了绿色,直压到她窗户台上。尤其下雨以后,竹梢比屋脊还高,那滴笃响的雨点,正好打在青苔上,好看煞人。那两株大柳树,也正好长阴遮日,阵阵凉风袭人。这里两人读书,浑浑就是一正午。晚上点烛攻书,倒过了个自在。过了一些时候。

梁山伯道:“小弟倒想起一件事。”

这时,祝英台正点了一支烛,插在铜制的烛台内,放在桌子角上,自己坐了看书。就望梁山伯道:“仁兄,想起了什么事?”

梁山伯手一指道:“我们两间房,各点一支烛,未免过于浪费。以后非有重要事情,可同在一案攻书,共点一支烛,仁兄以为怎样?”

祝英台不敢说不是,便道:“是的,以后可以俭省的地方,仁兄作主便是。”

于是祝英台便端了那只烛台放在梁山伯桌上,把原来烛吹熄了,两人对面坐下,温习他们的功课。这梁山伯真是至诚君子,他说着省点一支烛,真是省点一支烛,等祝英台共坐而后,他依然温习功课。两间房里共点一支烛,同坐看书。第一晚是如此,第九晚第十晚也是如此。祝英台着实有些感动。至于日常情形,除了读书作文而外,梁山伯第一件事,就是散步。同学的一百多人,慢慢的混熟到二三十人。散步时候,总是太阳离山不多高的时候。当梁祝一对儿,由学校门口,散步附近的人行大路上,那熟同学,相遇一点头。有时候,谈点先生课余的指示,有时候,谈点古人的得失,有时候,谈点他乡的人情风俗,梁山伯因话答话,倒也谈论得拢。有时候,谈及妇女的事情,颇有引起不正当的兴趣,梁山伯总含笑点头,并不回答。祝英台对他这点涵养功夫,也非常的满意。有时候,遇着混得熟的同学,点头道:“二位散步,总在一处,真个像弟兄一样。”

梁山伯道:“我们熟人很少,只有彼此熟悉一点,所以外面散步,不期然而然就是我们两个人了。”

同学听了这话,有为之一点头,也有不以为然的。但梁山伯倒是实话,每日下午,总是邀祝英台出来。

这日下午,天上下毛毛细雨,祝英台道:“今日同去散步,天气上不能够,仁兄可觉得烦闷?”

梁山伯走到祝英台窗子下,因指着柳树道:“是的,不过因此,我倒想起一件事。草亭相会,还有此物,那时枝叶青青,我想我们相会,也是柳叶青青吧?”

祝英台也站在窗户边,看那柳叶拖了细雨,青得爱人,觉得这书斋让柳树笼罩了。因之点点头。

梁山伯道:“现在同学都道我们像亲生弟兄一样,小弟看来,也的确是如此。本来我们都是独生孤儿,都是来杭州同拜名师,求学深造,有许多地方,又属相同。据我看来,多少有一个缘字相引。因此,弟有一句话,考虑再三,还不敢说出来。”

祝英台道:“我兄与弟相见之下,果然十分投机,我兄有什么言语,尽管说不妨事。”

梁山伯道:“我想与我兄更结盟为金兰(注:在晋以前,金兰二字,根据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人就假托异姓结为兄弟之辞。)之好,虽不能说什么祸福共之,至少有一个帮助,未知我兄对这事意见如何?”

祝英台对窗外竹枝看去,正好枝叶交叉,那竹叶子上,半晌滴落一点水。还有交叉阴密地方,叶子铺张得像一把伞一样,那雨点落下格外来的大,而且急速得像一根绳索一般,只是响得的的扑扑,这就像击鼓催花,好像告诉人说,帮忙越大,成功越快。于是点头道:“我兄的话,也正合小弟的意思。不知仁兄实在年龄多少?”

梁山伯将手一比道:“今年痴长一十八岁了。闻道我兄今年十七岁,是吗?”

祝英台道:“正是一十七岁。”

梁山伯道:“这样说来,我痴长一岁了。”

祝英台两手一拱道:“我敬你为兄了,不知何处结拜?”

梁山伯将手一指两株柳树道:“你看,这房间里面很好,百根竹子,两株柳树,表示这结拜前途,正是绿叶蓬勃的日子。”

于是祝英台叫四九银心进来,将书案扶得正中,焚好了一炉檀香。梁山伯祝英台在香案前跪下,对天三拜。梁祝二人起来,祝英台又过来一揖道:“梁兄,小弟有礼了。”

梁山伯以揖相还道:“贤弟,为兄有僭了。”

祝英台道:“银心,你过来见过梁大相公。”

银心对梁山伯拜了一拜。

梁山伯道:“四九,你过来见过祝二相公。”

四九赶紧过来,对祝英台也拜了一拜。

梁山伯对四九道:“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了。以后作事,比以前还要尽力。”

四九站在梁山伯面前道:“相公既然和祝二相公都拜把子,我想和银心哥哥也拜个把子。因为我和银心在外,都是一个人,我们虽也互相帮助,但究竟不如手足那样亲密啦。”

梁山伯微笑,目视祝英台。

祝英台道:“银心,四九的话,你听见吗?我觉得相当有理的。”

银心道:“相公都拜了把子,我等自不能例外呀。四九哥今年几岁了。”

四九道:“我比相公还大一岁哩,今年十九了。”

银心道:“我今年一十七岁。”

四九道:“那末,我是哥哥了。”

银心道:“那是自然,要敬你为兄。”

梁山伯指指檀香道:“现在炉香正热,正好结拜。”

于是四九银心对天赶快磕头,爬起来,银心对四九叫了一声哥哥。

梁山伯道:“今天余兴甚豪,回头吃晚饭,要同饮几杯。”

祝英台道:“小弟不善饮,但今天是一桩喜事,稍微尽一两杯吧。”

梁山伯甚喜,数了银钱,交给四九打酒买肉。到了晚上,烧起两支红烛,放在长案上。叫厨子共作了四碗菜,乃是烧鸡,烧鱼,虾子拌芹菜,咸菜烧肉和豆腐,另外两双杯筷。

梁山伯将一只左手袖子卷起,把左手托起右手,右手提了酒壶道:“贤弟,请坐。为兄斟上一杯。”

祝英台在一边看着道:“这就不对了。应该由弟斟酒,怎么梁兄抢起壶来。这似乎不像小弟了。”

梁山伯道:“贤弟,你就坐下吧。一来弟不会饮酒,所以不善斟。二来既是一家人,谁得空谁就斟,毋须客气。”

说着,就把壶向对面空杯子斟了去。古人杯子格外大,一杯就是一两多酒。壶的形式,原不一样,梁山伯抱的这把壶,是陶器,是个扁瓜形,装满了怕不有斤把斤。

祝英台向酒壶笑道:“酒怕打多了吧?”

梁山伯道:“这壶只有半壶,为酒不多。四九买的酒,多了他也不会干的呀。请坐吧。”

祝英台听了,只好落座。

梁山伯自己斟了一杯酒,端起来一饮而尽。笑道:“其味甚佳。”说罢,方才落座。梁山伯自斟自饮,拿着筷子挑碗里的菜吃。因道:“贤弟,人生所没有的事,一天变成了有,这是人生所最快活的事。你我原是独生孤儿,今天结拜之后,你有了痴兄,我有了贤弟,是人生一乐呀。喝……”

说着,举起杯子来对祝英台一请,自喝去了。祝英台看见梁山伯甚为高兴,也不拦他的酒兴,也不断的微笑。

梁山伯道:“贤弟酒量怎么样,我还给你满上一杯吧?”

祝英台道:“弟只有一杯之量,够了。”

梁山伯一手举起酒壶,一面摇头道:“还加上一杯,至多醉了而已。”

祝英台见他手举了酒壶,始终不肯落下。自己一想,加上半杯,大概不要紧。便举起杯子道:“好,这是喜酒,请还加上半杯。”

梁山伯是信任祝英台的话的,真的,只给了半杯。举起杯子来道:“贤弟饮呀!”

祝英台依然微笑。在这样高兴之下,四九进来了,他站在桌子边,望了一望酒壶。

梁山伯笑道:“大概酒是差不多了,你收去吧。”

于是都为此哈哈大笑,吃了晚饭,祝英台便前仰后合,坐在一边,颇有点醉意。

梁山伯道:“贤弟真有点醉态,对酒真有点不中。那末,去睡吧。”祝英台想打个呵欠。手刚一伸,又猛可的停住,望望梁山伯道:“唯酒无量不及乱(注:论语乡党章上,专门记载孔夫子的行动。有一句话,‘唯酒无量不及乱。’那意思说,酒是没有量的,但喝下去绝不会乱来。)这句话真是不错。我们不能乱啦。”说着脚一抬,似乎没有着实,人晃了一晃,将手赶快扶住桌子。

梁山伯道:“贤弟真有点不行,我搀扶着吧。”说着,就走过来伸手扶着她后背,笑道:“走吧。”

祝英台这时真不要走,可说不上什么道理。因为真要说出是个女子,那就读不成书,若不说出道理,盟兄扶着盟弟上床,手膀子搂着后背,那是十二分的亲切,怎样可以谢绝?她这样一番考虑,依然没有走。

梁山伯道:“真醉了,走吧。”

说着,手膀搂得更紧。祝英台不容再顾虑,就随着梁山伯一推,半依靠他的手背,竟近了床前,连忙倒了下去。梁山伯给他脱了鞋,他一翻身向里而睡。梁山伯因为他没脱长衣,正想低身和他去解纽扣,忽然靠里的汗衫,发现了钉着许多纽绊。便道:“哎呀!这短衣服上,何以钉上许多纽绊。由袖子直到胸脯,像钉上许多补钉似的。”

祝英台道:“这是有缘由的。是三年前家母常常害病,小弟暗中许愿,将里衣绽上三十六节,所以有许多纽绊。至于绽上三十六节的缘故,就说家母有三十六节的毛病,都移到小弟身上来了。要望解除,须待四年以后,母亲不生病了呢!”

梁山伯两手一拍道:“原来如此,贤弟可说孝心很重。不过这种孝心,是鬼神的说法,将贤弟迷惑住了。”

祝英台道:“完全属于迷惑,小弟也知道,但穿着也有三年了,也没什么不便,所以现在还穿着。”

梁山伯点头道:“贤弟说得是,愚兄去睡了。”

说毕,自去。祝英台听了半天,一点响声没有,不觉私下赞道:“梁兄真是君子人啦。”

同类推荐
  • 回忆一个恶人

    回忆一个恶人

    监狱大院长大的杨顺成在监狱高高在上,虐待犯人,肆无忌惮。他喜欢同学高玲玲,喜欢诗,吉他弹得好,会写歌。毕业去了西藏,穿着皮大衣回来看高玲玲,遭高玲玲漠视,他断琴告别。他去广东佛山强奸了房东女儿,劫车杀人碎尸,成为彻头彻尾的恶人。是音乐给了他新生,他加入火柴乐队,但是结局却被枪毙。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 三界宅急送

    三界宅急送

    钟小魁是树妖裟椤的侄儿,捉鬼世家钟氏家族的传人,一个即将高考的17岁俊秀少年。他无意中被神秘的女人逼着签下了一份协议书,在未来的一年里必须自食其力,加入PKD快递公司赚钱。这家公司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用银餐具切油条的装十三HR总监姜南海,遍身名牌妖艳性感的员工玛丽欧,还有一个每次都拖油瓶的兼职林七七,他们就是每次都在钟小魁卖命工作的时候唧唧歪歪、游手好闲的“家事三人组”。
  • 请你给我道个歉

    请你给我道个歉

    程晓玲好像并不着急,从那次电话里跟何林说要离婚后,程晓玲竟然一次电话也没给何林打。因为两人不在一个系,在校园里遇上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有一天,何林下课往家走,在教学楼外花园拐角处就遇上了迎面而来的程晓玲。何林突然有一种想跟她说句话的冲动,可惜的是,程晓玲不是一个人,是和几个女同事在一起走,而且明明看见了对面的何林,却假装没看见,头一扭,就与何林交错而过了。何林站住,回头望着程晓玲远去的背影,有点发呆。他发现,程晓玲烫了发,比以前洋气了许多,腰肢也似乎细了些,摆来摆去的,弄出了一缕从未有过的风情,让何林的心竟然就那么动了一下。何林想,也许自己早该主动去跟程晓玲道个歉了。
  • The Last words

    The Last words

    新潟县西部有一个小镇叫做浣,那里靠近海,却因为周围有一片浓密的林带无法直接看见海。浣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地区,镇子上只有几台自动贩卖机,还是无法选择冷热的那种。浣镇上有一座桥,桥下是干裂的河道,曾有一条流向海洋的河。不过奇怪的是,这种干涸的景象只在桥下以及周围有限的范围内发生了,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已经种起了碧绿的农田,这让整座桥看起来更加荒凉。这座桥和下面的河道,对生活在浣的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把浣分成了两个部分,由地势高低命名为上浣和下浣。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球人类当打手

    全球人类当打手

    张文穿越了!他发现自己拥有了一整个世界。一个广袤神秘的世界~~这个世界实在太大,他需要帮手,那么,开启系统功能—召唤,他会将地球上随机一个人类召唤到异界,这个人或许是我,或许是他,或许是你,习惯平淡舒适生活的我们是否能经受残酷异界的考验?不想再过平凡生活,想活得刺激精彩,想拥有强大力量,或者……只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那么就跟我来!
  • 秦逍遥

    秦逍遥

    《秦逍遥》由凡战之弦、神战之键和战天之音三个部分组成,乃是无数英雄豪杰勇踏征程,对邪恶进行制裁的斗争,精彩地描绘出无数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你若不强任他欺,你若不勇任他杀,你若不猛任他灭,修行的世界,千般事物,千般变化,精彩绝伦。气运之论,命运之轮,性命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伟大的理想千万重,不成王,便成寇,微小的蝼蚁也存在着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天欺,人不自欺,若自己轻视自己为细小的尘埃,那么你只能被时间长河洗尽,被万物所抛弃。你若把自己看作是星辰大海,那么你将拔出利器,成为掌控命运的主宰,历史长河里震古烁今的存在。战争贯穿全书,是推动一切故事发展的基础,它是优胜劣汰的催化剂,以燎原之火的气势,磨砺强者的毅力,颠覆长存恐怖的势力,改变世界的权力形势。
  • 我的可爱大小姐

    我的可爱大小姐

    昔日王者重回都市,本想低调做人,拿到本属于他的东西尽快走人。没想到,意外之下成为大小姐的保护人。想低调却不行,想走,不好走啊!既然这样,那就不走,重做都市霸主,开创人生新天地!
  • 穿越之明萌贵公子

    穿越之明萌贵公子

    莫瑶在大明只想打打脸虐虐渣过清静日子,可上天似乎看她太闲了,劫个财也招惹到霸道狂妄的太子殿下。二货太子不好对付?她一个睿智、冷静的现代反派集团女特工,为了挣几个钱气得抽风抓狂暴走。不虐他千百遍,都对不起自个的良心!通晓多门外语的她,女扮男装下南洋,斗蛮夷,引食材,做生意,混得风生水起。京城第一贵公子,容颜倾城绝色,却被传喜欢…男人?流言四起,版本N多。京城美女们芳心碎一地。公子追妻路漫漫,尤其摊上一个能打能怼看似明艳大方,实则抠抠搜搜,不贪他美色,只贪他钱财的小财迷。莫瑶弱弱表示,其实美色她也贪……还有她对挣钱一视同仁,不光只挣他的。肩膀拍过,小手摸过,身子抱过,名声也坏了……他眉目如画,笑意盈盈,眸光幽深灼灼逼人,“莫公子,本公子的名声该如何负责?”她风中凌乱,“能不能……不负责?”“那我给你负责,如何?”他眼波流转,温柔浅笑,语带诱哄,“分文不收还有补贴,可享受一辈子,你不要就给别人了哦!”“要!”她眼神一亮,这么好的事就是圈套她也跳了!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竹马你马甲又掉了

    竹马你马甲又掉了

    认识十余年冷战两年的竹马,谁曾想会有这么多个牛炸天的马甲!?星允安本以为韩夜瑾除是自己的竹马外,只有樱鹿高中学霸校草这么一个马甲。谁知……“劲爆!国民秘密偶像天团成员歌之王子Night竟是京城重点高中的校草!?还是个实打实的学霸!?”WHAT!?竹马是她的神秘队友!?“超劲爆!电竞圈大神K竟是偶像天团成员!?”天了噜!竹马还是她的男神!?“超超超劲爆!!!顶级集团X.Y的创始人与CEO竟是偶像天团成员、电竞圈大神、韩氏的二公子!!!”星允安已经惊到心力交瘁了,于是绑来了韩夜瑾进行了一波灵魂拷问。“韩夜瑾,你还有什么超级马甲?快爆出来!省的我的小心脏遭受轮番攻击。”“有啊。我的小青梅。”“这是我的最大马甲了。”“?”竹马笑得如沐春风,恰似十里桃花开。“你的未来老公。”“……”怎么办?她的小心脏好像遭受到了史上最强攻击,要阵地失守了。
  • 旷古神尊

    旷古神尊

    出生之土不可选,至尊一途我可逆。少年半妖之身,饱受欺凌,偶入神秘灵墟,得以魔道至圣真传,从此开启逆天一途。三灵之力,四方秘境,五大神族,六方灵主,七门七绝,八部真诀,九奉至尊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 苏谈

    苏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