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5100000002

第2章 周朝开国有太姒

当三月春光明媚的时候,满眼的树木,都已经翳翳向荣,那翠绿的柳树枝条,拖起丈来长的嫩叶穗子,正借着拂人衣袂的柔风,轻轻的在长空扇动。在这柳树斜对过,有一座蔷薇架,堆翠也似的长着新枝。那艳红色的鲜花,密密层层,都分布在新枝上。这种鲜花,经太阳一晒,正有一股浓丽幽香袭人。而在柳树和蔷薇架中间,正好搭着一座秋千架。这时,正有一个女子,两手挽住两根五色绳索,脚踏在吊着的平板上,一来一去,越打越高。那女子穿了红罗长夹衫,下面露出黄绫裙,脚踏齐云履,真是像大蝴蝶一样,和柳絮花影,贴住秋千架子飞舞。这架子旁边,站立着一位十六七岁的丫环,她身穿紫绫子夹袄,横腰束了一根青绫带,头梳双髻,倒也五官齐整。

她道:“小姐,下来吧!秋千打久了,你又叫累了。”

那个打秋千的女子笑道:“今天我颇高兴,多玩一刻,不会累的。”

说着,两腿齐站在平板上,手挽绳索一摇,身子一蹲,秋千又高上去。

丫环道:“下来吧!我真有事,告诉小姐。若是没有,你尽管责罚我呀!”

那女子听了,就停止秋千不打,绳索慢慢儿缓了,由缓而停止,她就跳了下来。她头上原梳的盘龙髻,额边贴有翠花片,汗珠子正在上面流着。她是长圆的瓜子脸,可以说眉清目秀,通关鼻子,笑不露齿。她虽然不累,但自秋千下来口里还微微的喘气呢。丫环站在旁边望了出神。

女子笑道:“银心,你只管看我脸上作什么?”

银心道:“小姐,你说打秋千不累。我看有些不然吧?你今天多玩一会,你就脸上带了红色,额头上也出汗呢。”

那女子在衣服里取出手绢揩抹额头上的汗。叹了一口气道:“我祝英台的心事,你哪里会看得出。我玩秋千是闷不过。多玩会子出点汗,那算什么?你说有话要告诉我,现在可以告诉我了。”

银心点头道:“当然我要告诉小姐。不过在花园里谈,怕有人听见。或者不大方便。我们同到房里谈去,好吗?”

祝英台看她的神气,好像真有话谈,便点头说可以,抬步先走,银心跟着。一刻儿到了房里,祝英台在梳妆台上支起一面铜镜,看了镜里人影,笑道:“这房间里有四个人,从你的口里说出来,由我的耳朵听了进去,这里没有外人,你就说吧。”

银心站在小姐面前,倒是一楞。便道:“这房间里共只有两个人,何以忽然加起一倍?人在哪里?”

祝英台道:“这有什么不懂?我们在镜子里面,(注:晋朝没有玻璃,镜子都是铜制的。)各有一个人影呀。”说着,就在梳妆台前团几上坐着,对她微笑。

银心这才懂了。因道:“你不是闷不过,才去打秋千吗?我就能猜着你那番心事。”

祝英台道:“好的,你就猜猜看。”

银心道:“你时常这样说,你要像男子一样,也要出外跟从名师,求学几年,回家来,装成一个满腹诗书,才不辜负父母所生的这一表人才。听到有一位周老师,倒是满腹文章。而且道德高尚,决计想去杭州,(注:杭州这个名称,隋朝才有。隋以前,汉朝的时候,名曰钱唐县。唐字旁边加个土字,是唐朝加的。所以这书出在晋朝,应当说钱唐县才对。可是戏剧故事书,都说上杭州,只好从俗。)拜进周老师的门下。不过最近听到周老师有离开杭州的一说,所以闷闷不乐。你说,我猜得对也不对。”

祝英台抿嘴微笑道:“正是如此,我也和你提过的。”

银心一按桌子道:“我们家王顺最近曾往杭州一次,他说,周老师依然在尼山设馆,因为去馆不远,有一爿杂货店,是王顺亲戚开的,所以打听的消息,非常确实。”

祝英台望了她道:“这话是真?”

银心道:“你叫王顺来问上一问,便知真假啊!”

祝英台道:“好的,我去叫王顺来一问。若果然不错,今天和两位老人家闲话,我就要提出来。非到杭州去求学不可了。”

银心道:“我说怎么样,一猜就猜中了吧?去叫王顺来吗?”

祝英台点点头。原来王顺是这祝家打杂的,一叫就来了,祝英台一问,果然千真万确,祝英台自己盘算了一会,怎么向父母进言,约莫半下午的时候,父母都在小客厅闲话。祝英台慢步进屋,喊了一声“爹、妈。”

原来她父亲祝公远当年曾作过县令,因为膝下无儿,只有这个女儿,人口简单,银钱有了,不作官也罢。因此告老还乡。母亲滕氏,也是十分疼爱女儿。看见了英台,便道:“打过了秋千吧?瞧,你这身上红红儿的,怕要受累呢。”祝英台道:“上午打的秋千,这会子还会红吗?若真要红,那除非你女儿真害病不可。”

祝公远哈哈大笑。他坐在一张炕床上面,将大袖压着炕几。将手伸出来画着圈儿道:“虽然你母亲的话,有些不实在,然而她肯说出这话来,实在是爱你呀。”

祝英台走近一步道:“那是自然。不但母亲爱我,爹爹也爱我。”

滕氏坐在炕床相对的一只墩子上,(注:自唐以前,我国人是布席于地,跪在席子上坐着,两只脚板朝后。晋朝可能用此种法子。自宋以后,跪席这种法子,不大方便,已经不用了。所以作者为读者习惯起见,从略。)将旁边一只座位移了一移。笑道:“英台,你坐下。蔷薇开得很好,你没有摘一两朵戴呵!”

祝英台随母亲的指示坐着。因道:“今天很高兴,连蔷薇花都高兴得懒去摘了。”

祝公远道:“什么事这样高兴?”他用手摸摸嘴唇上的长黑胡子。

祝英台道:“今天王顺回来,据他对银心所说,周士章老先生并没有离开杭州,如今仍旧在尼山设馆授徒。”

祝公远道:“这与你有什么相干?又何从高兴呢?”

祝英台听到这里,就站了起来,向父亲道:“儿有下情禀报。”

滕氏望了她道:“我儿有什么禀报呢?他是个道德高尚的老先生啦。”

祝英台道:“正因为他是个道德高尚的老先生,才引起我一番尊敬。尊敬就尊敬吧,而怎样又引起一番高兴呢?这要感谢父母看得起我,自我八岁时候,就给我请了一位先生教授我许多书,教我为人修身之道。后来长到十五岁,爹爹告老还乡,先生就被辞退了。这实在可惜。好比搬梯登楼一般,只爬了一半,梯子又搬走了。如今是登楼既不能够,又不在地面上,就这样不高不低,一辈子让我作个半油篓子,这可是读书人的大不幸。现在好了,周先生还在尼山设馆授徒,儿想和国内少年男子一样,也往杭州拜在周先生名下,当几年好学生,将来学得微末功夫回来,不敢说满腹诗书,总比现在半途而废要好得多吧!所以今天为周老先生还在杭州设馆授徒,大为高兴。特意前来,请示儿要往杭州升学,父母的意思怎么样?”(注:舞台上于祝英台要求上杭州的时候,常把花木兰作譬。但花木兰有人说,是北魏人。也有人说,是隋唐人,无论如何,她出世的日子,比祝英台都要晚,似乎不能比。)

祝公远先听祝英台的话,还不明白什么事她会高兴,只管手摸胡子,静静的往下听。后来听到她要学少年男子一样,到杭州升学。胡子也不扯了,望了祝英台,才问道:“你要到杭州升学,你是说着好玩,还是真话?”

祝英台站在那里,还是从从容容的答道:“自然是真话!岂能把上杭州读书的正经大事,当作儿戏?”

祝公远对她身上望着。不觉哈哈大笑。把手指着她道:“我儿在这里,为什么说许多梦话?我们就从孔子手上说起吧?他在杏坛设教,收下弟子三千人。这个数目,真不为少。可是,三千人里面,哪一个是女子呢?孔子设馆,都没有女子,他周士章无非把圣人之学,传授后人,他不能在孔子设馆之外,另设一科,专教女子吧?所以作父亲的人,就是答应女儿前去,也是碰壁而回呀!所以我说你的话,完全是梦话。”

祝英台一点也不忙,笑道:“父亲的话,未见得完全顾虑周详吧?孔子当年设教,收罗弟子三千人,请问父亲,三千人里面,可断言没有一个女子吗?可断言就没有女子改装的少年吗?你说书上没有传下来,这里面有女子,所以三千人里面,都算是男生。但是你想想看,这能硬说是对的吗?因为女人穿了本装,人家当然晓得,若是女扮男装,无论什么人,都要被瞒过的呀!那为孔子立传的人,当然也会被瞒过的啊。女儿若去,自然要改扮男装前去,这个不用发愁。”

祝公远听说,连说:“岂有此理?”

祝英台道:“爹爹,不要性急。女儿的话,还没有说完啦。周朝开国的人,有女子在内,爹爹可曾知道?”

祝公远听说,昂头想了一想,便道:“没有。”

祝英台笑道:“你瞧,这样放在眼面前的书,都会忘记,当然女儿要去杭州攻读,算是梦话了。女儿这话,也是圣经贤传上找来的呀。就出在论语泰伯章。曾说,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译成白话说,舜皇帝有五个能干的臣子,天下就强盛了。武王曾说,我有治理国事的能手十人之多。孔子也很赞叹,说是国家大才,那本是难得的,唐虞的能手也只有五人,周朝盛况空前,共有十个人。不过里面却有一个女子,所以只有九人了。)爹爹,这不是女儿自造的呀。至于那个女子,是武王的母亲,她嫁的丈夫叫文王,所以就恭维叫文母。她真正的名字叫太姒,这似乎没有错吧?”

祝公远倒没有想到她有这么一着棋,便说:“不错,是有的。但这与后人读书有什么相干呢?”

祝英台将头一偏道:“怎么不相干,关联还十分紧密呀!大凡一个女子,自小就不把自己等闲看待,和男子一样读书用功。于是男子可以作的,女子当然可以作。男子们可造就为治国有用之才,女子们也可以造就为治国有用之才。所以女子才不才,还看自己觉得如何而定。就说太姒吧,若不是觉得为将来治国有用之才,凡事不肯用心去学,也不过平常一个妇人罢了。当然,人有贤不贤的分别,读书造就也不能完全一样。但是人只要肯念书,总比不读书的要强上好几倍吧。女儿现埋藏在家里,是祝家一位躺在绣楼上的小姐,再过几年,这绣楼上小姐就不能这样叫了。所以这个日子有这一点儿自悟,应当前往杭州加紧念书,他年读书回家,至少比现在好几倍,也好作一点事出来人家看看。”祝英台一说,道理很多,简直没有完。滕氏坐在身边,没法儿拦阻,好容易,这时有了空隙。

便道:“孩子,你说的都有理,可是周先生不收女生,也没法可想呀。”

祝英台道:“女儿不是说了,可以改男装前去吗?”

祝公远听着英台的话,胡桩气得根根笔直。这时,见英台依然站着没动,似乎还在等父亲的吩咐,便道:“英台,你要到尼山去攻读,这志气是可嘉的。虽说改装前去,可是这不是三五天的事呀!日子久了,谁能说一点儿不出毛病。再说,女人身上破绽不少。像耳朵眼,胸口,都是极不好掩饰的地方,你能长久瞒得过去吗?这个不谈,我们光谈谈礼记吧。曲礼上说,他对男女之别,防范得很严的。凡是男女衣裳架子不通用,叔嫂不通音讯,外言不得进入门槛以内。请问,这种防范之下,周士章的学馆,女子进去不是很难吗?再说,你对父母的教育,应该听的。父亲痴长几岁年纪,说是不能前去,一定就不能前去。你不听父言,那就为不孝。”说到这里,禁不住生气,气得直把大袖在几上左右乱拂。

祝英台看到父亲这种情形,知道一定不让去杭州的了。但话在口里,还是要说。便道:“爹爹的话,当然是疼女儿的。但父亲的说法,经女儿仔细考量,都不会实现的。第一,儿知道身上有破绽,而且比别人知道多得多。这一些破绽,几一定会掩藏起来,爹爹不必挂心。第二,爹爹叫女儿守礼,这一节女儿更知道。但圣人告诉我们,在紧要关头上,还应当从权呀!这在孟子离娄章上,他说,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译成语体文,淳于髡问,男女之间,要放下或拿取一些东西,都不宜手对手的接授,这是守礼吗?孟子说,是的。淳于髡说,嫂子被水淹了,也应当用手去救吗?孟子说,嫂子淹了,还不用手去救,那是豺狼了。)当今的中国,被人占去了一半,晋朝的天子只好避居南京,这还不是嫂被淹了吗?我们应当救一救呀。男女授受不亲的守礼,现在来不及讲了。第三,说女儿对父亲说话不听,就为不孝。现在孩儿攻读杭州,正是讲求大孝。有一天学业多少有些成就回来,当然不敢说对晋朝天下,有什么贡献,但是比现在绣楼小姐,那总要好得多吧?这难道不是作爹爹所愿意的吗?”

祝公远听了这话,摇着头道:“这还了得,一律强辩。从今以后,你要准备三从四德,紧守闺门,如其不然啦,哼!”他两只大袖,紧贴胸前,自己放宽了大步,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祝英台看到父亲生气,有话也不敢说。只是呆站在那里两手搓弄衣服的带子。滕氏便站起来,拍着英台的肩膀道:“孩子,你爹爹都是好话,你就不必说了。随妈到房里去休息。”

祝英台才扭转身子来,向母亲道:“儿的话,也不是胡说的呀!都是圣经贤传上摘下来的。”

祝公远走来走去,兀自未歇。猛然听了这话,便站着瞪了双眼道:“多话我也不说,就是不许去杭州读书。”

滕氏道:“说两句大话,不要紧啦。这里也没有第四人听见。孩子,你进房去吧。”

说这话,用手去推她,谁知她站呆了,一动也不动。看时,祝英台在袖子里伸出右手来,拿着白罗手绢,只管在眼角上去擦泪痕。原来她自父亲把脸一变,她立刻脸色一红,眼睛里滚下热泪来。

滕氏把两手扶着她的肩膀道:“你是怎么啦?”

祝英台被母亲一问,却哗啦一声大哭,望着娘怀里一扑,浑身颤动起来。

同类推荐
  • 我们会好吗,还是会更糟

    我们会好吗,还是会更糟

    「ONE·一个」高赞作者蒋话的奇妙故事剧场,八篇色彩各异的情感故事,以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人们总应该赋予无序枯燥的生活一些主观涵义不是吗?让它尽量充满戏剧色彩,尽可能朝着善始善终的方向不断前行。于是,我与你的偶遇变成了必然。冰冷的巧合,也被温暖动人的缘分充分诠释。那些漫无目的的来去都变得有意义,变成了色彩各异的回忆,变成了光影斑斓的故事……”分别讲述了情感、推理、奇幻、不虚构等七个类型的故事。
  • 盗墓之王(一)

    盗墓之王(一)

    “风先生,摄像机准备好了,您要不要检查一下?”刚才我的“下井”的言论语出惊人,墓穴里的每个人都开始对我刮目相看,特别是那群自诩无所不能的彩虹勇士们。作为埃及人的后代,骨子里对法老王根深蒂固的畏惧感,让他们自一进入墓穴开始便畏首畏尾,不敢撒野,更别说是贸然进入这口古怪的古井里了。勇士钦佩勇士,我只说了那些话,几乎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我又回头看了一眼木然对着石壁的巴弯,略做权衡,先向中央墓室那边走去。
  • 昂梯菲尔奇遇记

    昂梯菲尔奇遇记

    一个好心人救了一个总督。这位总督便把自己收藏着价值一亿法郎珠宝的无名小岛的位置,写在遗嘱中告诉了他。然而,总督只告诉了他小岛的纬度,至于经度,总督要他去找其他的几位遗嘱继承人了解……。就这样,一场寻宝的狂潮开始了,由好心人的儿子昂蒂费尔师傅带头,裹进了公证人、银行家、教士……自然还有航海家。然而他们找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岛,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危险。终于,他们解开了总督遗嘱的最后秘密,眼看这价值上亿法郎的珠宝就要到手了,可是……可是怎么样,你不妨自己来看看。
  • 开国功贼(全集)

    开国功贼(全集)

    主人公年少时家道中落,饱经苦难,被迫落草,但始终在心底有着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在他身上,有着很多中国人的特性,追求安定的生活,为了生存努力经营。中国的坚韧和软弱在主角身上展现无遗。他和所有老百姓一样,希望天下统一,四海升平,不要有战乱,每个人都能吃饱,不要再出现“好人活不下去,坏人却能生存”的现象。这本书更多的是体现中国人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 幻觉

    幻觉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最新长篇爱情小说,2004年日本《读读新闻》连载一年。细致反映现代精神医疗的真实世界,深入探究美女医生隐秘的内心深处。精神病院的护士北向健吾一直深深地暗恋着美丽高贵的女院长冰见子医生,正当两人的恋情渐入佳境时,冰见子医生有时出现的奇怪言行及对两位患者的不可思议的治疗,却使北向的困惑日益加深……冰见子医生年轻貌美,医术精湛,又是两家精神病医院的院长。然而因小时候受到过父亲的性侵犯,同时又有恋父情结,故成年后在人格、性格上都有着时隐时现的分裂和异常。这种异常不仅导致了她的畸形情爱,最终也使自己身败名裂,自杀而亡。
热门推荐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 我不当妾

    我不当妾

    她是妾侍的女儿,注定是当妾侍的,可是谁说她一定要当妾侍,她可以不当的,她可以当农民的妻子,可以当乞丐的妻子,只要是妻子,只要有名分,她宁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无奈啊无奈……她无心进入前院,只为了寻找不小心遗落在前院的发簪,可是却被他给看上,还强迫入宫为他暖床,天啊!她是造了什么孽?不过是欺骗了师太说会跟她一起脱离红尘而已?为什么要这样的折磨她?暖床,她不!命一条,要不死了就给他,要不活着就离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邪恶的男人,威逼利诱的要她主动成为他的暖床工具,用家人的命来威胁,用媚药来迷她,用酒灌醉她施暴……还趁她不记得所有一切的时候让她有了孩子而且还不娶她为妻……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孩子可以不要,命可以留下,就是不能成为他的妾,王子,王子的妾,哈哈!她若稀罕就不是上官妃意了!是他不想娶她的,就不要怪她离开……只是……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她真的能离开吗?她腹中的孩子真的会像她一样因为是妾侍的孩子而一辈子也无法抬头见人吗?还是,命运会让她把这个孩子收回……部分人物:上官妃意:“今生只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邪魅的王子司徒长歌:“上官妃意我恨你,我真的很恨你。”美丽得让男女为之心动却心如止水一心向佛的司徒雪歌,“妃意,我爱你,爱你,并不只是想要去占有你,我只要你快乐,我就满足了。”一身的仙风道骨,他是不染红尘的精灵,却为她心动,“妃意,我爱你,从我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我会爱上你了。”青燕国皇帝,虽非美得无人可及,却风流倜傥,“我不管你是什么女人还是有多少个孩子了,总之我要得到你。”司空雅妃,皇上最爱的女人,司徒雪歌的母亲,“不要救我,留住孩子的命,求你,留住孩子的命。”恩怨纠缠,莫帆,那个一直保护着她的男人,“妃意,我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守护你的决心,我永远不会改,即便得不到你,我也想继续爱你可是……妃意……上官妃意,你到底是什么人的孩子?上官世家的二小姐?还是……《狼魔传奇之爱上魔鬼老师》<p>《笑拥天下美男》<p>《极品绣宠》<p>《狼性女皇要雄起【女尊】》<p>《邪肆狼君》<p>《魅世妖娆》漫沙罗新文《宿世情债》
  • 实相之壤

    实相之壤

    欧塞芭伸出柔软的枝蔓,插入土壤。土壤厚实,潮湿而又温暖。她将根尖探入土堆,品尝营养穿过茎干时的甘甜。她满足地哼唱着,用整片叶子把土一勺勺舀到大花瓣里,再把花瓣裹起来,以便这些土壤能够被分配到飞船各处。她的导师简德塞哼出送别曲和欢迎曲。沙沙沙的声音摩挲着欧塞芭顶端的树叶。她放好最后一小包土,站起身,根部稳稳迈过地上缠绕交错的藤蔓,步入光线昏暗的内室。一群萤火虫在简德塞的身边飞舞着。
  • 宝贝,你节操掉了

    宝贝,你节操掉了

    十五岁那年洛可可带着白若水,白若水带着她爹的青花瓷,跑了到H国去当了三年的练习生,结果回国的第一天就被各自逮会了家。又是一个三年,洛可可丢下俩孩子带着白若水,白若水带着肚子里的小包子,跑了!“喂,冰块,你家老婆跑了。”林笙雨满脸的幸灾乐祸。“给你老婆打电话。”陌玉一脸鄙视的看着那个老婆跑了都不知道的男人。双女主,宠文
  • 自然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

    治病不如防病。对于中老年人自身来说,在晚年患上的疾病基本上都是会留下后遗症的,它会使原本美好的夕阳蒙上一层阴影。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对中老年人十分重要的事情。
  • 厨娘致富记

    厨娘致富记

    现代高级厨师穿越到落后的古代,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无长物的小丫头。一贫如洗的家里,底下还有一堆的小萝卜头,外还有凶恶狠毒的“奶奶”虎视眈眈的要将她卖掉。这样的日子,盛卿卿怎么能忍得住!斗恶婆,养孩子,身负空间的她快刀斩乱麻。没有米下锅?空间有!没有银钱花?卖了空间的菜就行!一对弟妹身子不好?空间的泉水包治百病!舒舒服服的小日子,还是要自己努力才行。等等,这位公子,你干嘛凑那么近?我的菜是明码标价的!某人:“但我只想要你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稻草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稻草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跛乞丐》《快乐的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故事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体现了叶圣陶早期作品文艺抒情、唯美写意的风格。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本书着重讲述销售员如何掌握客户的心理,进而通过对客户心理的把握,促成交易。书中案例丰富,点评精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销售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你在销售道路上走得更顺畅,让你的销售业绩一路飘红!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