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1000000332

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

“那么,便视士卒性命为草芥吗?士卒之命便不是命吗?”

那书生竟然不避不让,直接反问道:“将军可知,在这些士卒身后,关联着多少家庭?”

张昌宗不气不恼,反而笑起来,神情自若的转向主持人冷子畅:“冷主编,可能顺势展开第二主题?这位兄台的问题,若让我谈来,连主题都可以一并说了。”

冷子畅略略颔首,转向台上的大佬们:“诸位先生的建议呢?”

王琰道:“若细论起来,其实方才世茂所述,已可说是第二主题范围之内的论题,既然世茂有谈兴,依老夫看,顺势进入第二议题恰当其时。诸位以为呢?”

广陵先生点点头,表示附议,其他几位老先生也没意见,张昌宗看着,不止没意见,怕是还满心期盼他们这些小年轻辩论,看能说出什么个所以然来。

张昌宗见大家都没意见,笑了一下,笑容在俊美的脸庞上分外的英俊好看,从容不迫,气定神闲:“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那书生朗声答道:“河东桑泉张思让。”

张昌宗讶然道:“原来还是同姓本家?也是巧了。既然张兄问了,在在下答之前,请问张兄,面对四夷,对朝廷有何建议?和或战?可有主张?”

张思让道:“既然将军动问,那在下这里倒有些愚见。”

“请讲。”

“喏。”

张思让昂然道:“张将军方才说,战略主张对突厥施行长期削弱的策略,于此,在下不同意。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削弱敌方的同时,我方不也在损伤吗?”

张昌宗道:“说到损伤,我认为不能撇开战争的本质去谈损伤,枉顾根基空谈损伤以讲仁义的做法,那就是耍流氓。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是为国家利益服务!不是为国为民而发动的战争,那是不得人心的,国虽大,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唯有本着利国利民的基础上发动的战争,才是得人心的战争。而若是为国为民,若是保家卫国,以少量的损伤换取家国民族的存续,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不是军队应该尽到的责任吗?若军队都怕牺牲,还还谈何保家卫国?那军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张思让哑然。而听众们,台上的大佬和台下的年轻人们,不少人为张昌宗的发言击节赞叹不已,显然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张昌宗笑着抱拳致意表示感谢,谢完了,张昌宗又道:“方才张兄所言,似乎是出自怜惜士卒,出自仁义之心?”

张思让道:“正是。前隋广加征伐,死伤壮丁无数,乃至暴政而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将军以为然否?”

张昌宗依旧微笑着,慢条斯理的道:“说来说去,还是仁义的问题。既然张兄说到仁义,是该论一论。论及仁义,先贤们曾各有论点,而我这里来说,我的仁,唯有四字,知行合一。心之所向,行之所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何谓知?”

张思让分毫不让,咄咄逼人的继续追问。张昌宗自然也不惧他,朗声道:“知者,良知也。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于良知之上立志、勤学、修身、笃行,便是我的仁。此是我私德之仁,还有大仁。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为民者各思其职,则天下太平,是为大仁。”

“叮!”

竟一起响起好多声敲磬的声音,冷子畅左右看看,不止台上的大佬们,便是台下的后辈们,都有许多人敲了磬。

冷子畅满脸笑的劝道:“还请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否则,大家挤在一起发言,乱糟糟地,岂不是说什么都听不清了?不如,请台上的先生们先来可好?”

“大善。”

众人纷纷点头。台上的大佬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王恭显然是急性子,立即抢着道:“王某先来?”

众大佬不禁苦笑,只得让他先来。王恭立即问道:“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汝之良知,便是仁乎?”

张昌宗理所应当:“便是仁。君王、臣子、百姓,大家都在一个国里,各司其职,各担其事,君王治理好国家,臣子辅佐好君王,士农工商诸百姓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例如,农耕好田,士做好教化工作,为国家开启民智,输送更多的人才,格斯其中,难道不是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吗?这不是仁政吗?”

河汾学派的根本依旧是儒家的仁政爱民为本,讲究君王勤于纳谏,重视民生。太宗朝的魏征便是河汾学派的佼佼者。

张昌宗的观点出自王阳明的心学,但又不全然是心学的东西,有他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其中。当今的形势,自两晋南北朝以来,一直都有谈玄之风。大唐立国,以老子后人自居,谈玄之风并未断绝。如今女皇又崇佛,佛教一时兴起,论禅之风盛行。

相比佛道,儒家这时的情况有些弱势,虽说科举选士,但科举重诗赋而轻经学之风渐起,对儒学发展并不利。有识之士中,已渐渐有了儒学需改革的认识,

张昌宗今天提出的观点,并不是所有大佬都赞同,但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思路,一个与佛道截然不同的,根植于儒家仁义为本的根基上的新方向。

于是,本来是要辩论针对四夷的政策,最后却歪楼成了儒学讨论会。张昌宗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他觉得对畏威而不怀德的四夷来说,唯有战争才能换来长久的安宁。四夷就像对中原虎视眈眈的饿狼,只要中原王朝露出一丝软弱,他们就能群起而上,分食中原。

张昌宗抛出的知行合一的观点就像是引子,彻底引燃了大佬们和与会人士的热情,支持佛家观点也好,支持道家观点也好,儒家子弟也好,各自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各种观点、思想相碰撞,交汇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张昌宗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与各家思想相碰撞,以辩论做交流,互相说服,互相驳斥,颇有兴致勃勃之感,说到兴起时,拍桌子、撸袖子,什么斯文,什么教养都忘记了,先说服对方再说。

看着侃侃而谈的张昌宗,东正先生跟广陵先生低声附耳道:“悟观兄,你说这张昌宗真是上官修仪的弟子?”

曹参:“据闻,张昌宗的蒙师是义丰李钦让,座师却是上官修仪,是否还有旁地师承……倒未曾听说。”

东正先生有些嘀咕:“上官擅诗文,此事闻名天下,也多有笔墨流出,但于儒学……能教出张昌宗这等弟子的,非大儒不可为之,上官嘛……”

东正先生笑着摇摇头,虽未明说,但意思已然明了。曹参心头一动,道:“此事不急,且先看看再说也不迟。”

这一场文会,从白天一直进行到晚上,与第二主题的热闹相比,赛诗会上的诗作虽然算得上佳作,但第二主题后投到季刊的众多文章相比,却显得相形见绌。

与诗篇相比,更精彩的是众多文章中精彩的思想碰撞,这些思想的产生和交流,不止影响到本朝儒学的发展,成为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亦发展出许多流芳千古的学说、学派,史称“洗月台争鸣宴”。

这些都是后话,最直观的影响是,张昌宗一宴成名,成为了天下共知的才子,儒学造诣过人的年轻士子,为士林看重。

同类推荐
  • 山中缘

    山中缘

    大学生秦钥附身到大山深处的一名少年身上,却在某一个月黑风高夜,被一棒子打晕,醒来时,却被强迫要成为大秦帝国的驸马。公主,不带这么强抢民男的……
  •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论述印度从开始遭受殖民侵略到最后获得独立的历史。本书着重说明英国统治在给印度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怎样不自觉地导致了印度社会的巨大变革,启动了现代化进程;英国统治怎样促成印度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兴起,这种力量如何成长壮大,如何积极参与促进印度发展并最后迫使英国交出政权。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印度国情出发研究印度,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殖民主义双重愈来愈的实现、殖民统治与印度现代的启动、非暴力不合作道路的作用、甘地与国大党的关系、下层人民在民族斗争中的地位、教派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缘由、英国在印巴分治中的作用和印度独立的历史意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 一千零一个国王

    一千零一个国王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蹬地。天每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长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虽然盘古已经不在了,但听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就藏在天地间的某处。他的大名叫盘瓜,不过他更喜欢人们叫他,盘小瓜。
  • 四方凌云志

    四方凌云志

    男儿当展凌云志,一步青云踏四方!一封书信引动天下风云,沉寂多年的宝木王朝,终于迎来了这乱世的到来。追溯过往的道门道子,守国平乱的年轻将军,霸刀镇世的铁血刀客,在宿命的安排下相遇。三种不同的选择,三条不同的道路。苍茫乱世,谁能勾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壮阔四方?
  • 大唐烟雨

    大唐烟雨

    周云原本是一个新世纪的都市小白领,每天在公司和家之间来回徘徊着,单调乏味的生活让周云突发奇想的给自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想到这次的旅行直接把自己和他的二哈一波带走,来到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朝代。贞观元年四月,那一年,在周云跟着某位袁姓无良道士踏入长安的那一刻。原本应该沿着历史轨迹前行的大唐因为周云这只小小的蝴蝶而发生了小小的偏离……
热门推荐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里有只神明

    那里有只神明

    此书是一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成五个体系:巨人、诸神、精灵、侏儒,以及凡人。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业绩才是硬道理

    业绩才是硬道理

    在市场的大草原上,胜者永远是竞争力强的狼。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狼族的竞争尤其强烈。狼不但要面对与其他动物种类之间的竞争,而且还要面对狼群之间的激烈竞争。
  • 旧页未褶

    旧页未褶

    人如同一本书,最开始的时候一崭如新,历过烈火,浸过冷水,陈旧的黯页是不是还未褶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修仙生存指南

    修仙生存指南

    百万年来修士间口口相传,修为的尽头,便是成仙、得自在。但欲得自在,却必先历经磨难。曲折道路,谁人敢言必达终点。万般豪气,却只为雨打风吹。苦否?累否?惧否?一句自在、一句仙(这可能是一本没有金手指的书)
  • 佛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经

    佛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