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4300000010

第10章 游荡的生灵(9)

从文化宫后门出去,就是菜市街。街两边都摆满了蔬菜、水果。摊贩们吆五喝六,招徕生意。来买菜的,大多是老年人。仿佛他们是众多家庭的“保姆”。大凡人老了,也只能买买菜,做做饭,以此证明自己还有用。那些做儿女的,大概也只有等到肚子饿了的时候,才会想起家中的老人来。这些老人,活了一世,活得世故,也活得精明。他们往往为了一、两毛钱,拉下老脸,跟摊贩吵嘴,争得唾沫飞溅,面红耳赤。那些叫骂声里,藏着的,全是油、盐、柴、米、酱、醋、茶,以及对儿女们的情和爱。

令我感到兴奋的,是这条街上的两家旧书摊。我每次路过,都习惯性地停住脚步,凑上前去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书。我在这两家书摊上,曾购买过三大箱旧书。都是些老版本,品相也还完好。好些书现在都难买到了。大部分的书,都是单位图书室的藏书。书的扉页上,还印着诸如“某某机关图书室”等字样。有些书属于作者赠书。我买的好几本书上,都留有作者签名。也许,这些书的主人,曾是作者的朋友,或者至交。否则,作者也不会送书给他的。然而,时移事异,友情怕也被时间淡化了吧。致使这些象征友谊的书籍,沦落街边,落满了尘埃。当然,也有让我感到温暖的书籍。我曾购得一册贾平凹散文自选集,那本书上,画满了不少横线。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读书心得。书的扉页上,还贴着两张被剪辑下来的报纸。报纸上刊登的,是有关贾平凹散文的评论文章。看得出,这本书的主人,一定是贾平凹的忠实读者。我猜想,这本书,要么曾经影响过他(她)的人生;要么,感动过他(她)的心灵。这大概便是一本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吧。

从文化宫路右拐,就到了人民大礼堂。这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不少的外地人来重庆,都要来这里看一看。如果礼堂再稍微大一点,那气派,丝毫不比人民大会堂差。礼堂的正对面,是中国三峡博物馆,免费开放。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走进去,感受一下历史的古老和文明的进程,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启悟。参观完博物馆,我总要到旁边的露天茶馆要一壶茶,一个人,慢慢地品,品历史的苍凉,也品人世的滋味。

二〇一〇年初春,散文家阿贝尔去凤凰,路过重庆,我邀他来这里喝坝坝茶。夜幕低垂,晚风拂面。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文学,谈人生。由于谈话投机,竟忘了时间。直到零点过后,天空飘起小雨,我们才握手言别,披着夜色离开。

三峡博物馆的侧面,即是我们编辑部现在的办公地点——人民路二百五十二号。隔不远,有一家皇桥大酒店。凡来了作者,我们就到这里来用餐。以至于,这里的服务员,都知道我们是杂志社的人。每次吃饭,酒店都给打八折。后来才听说,这家酒店的老板,曾是一个诗人。我们沾的,都是文学的光。

惟一让人不解的是,如此富丽堂皇的一家酒店,门口竟然挂着一块“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牌子。有一次,《西湖》杂志副主编吴玄到重庆来,让我事先给他找个住处。为图方便,我便在皇桥给他订了一个房间。他到后,我带他去酒店入住。刚走到门口,他便站住了。说:我还是去你们编辑部睡沙发吧。我问何故,他说:“进去,就成畜生了。”话毕,我们都大笑了起来。

【在重庆的码头上流浪或飞奔】

我不想直接说苦痛,那就从写景开始吧。

几场冷雨过后,冬天就跟着来了。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空气像吸足了水分的海绵,稍稍一挤,就泪眼汪汪,露出委屈的模样。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阴沉着脸,像一个生闷气的怨妇。惟有街边的树,依然沉静,挂着一点绿。不像北方的树,那么荒凉,透着粗犷。

远处的山,只能呈现一个轮廓,像谁在白纸上信笔勾勒出的一幅素描。雪是很少下的,只刮风。风从山的那面吹来,猛烈,虎虎有生气。但风在翻越山头时,被山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后,就弱了,羞涩了。以至到达城中心时,就只存一点余威,卷起马路边的几片残叶,在空中翻来覆去地飘。

天桥上行走的人,都缩短脖子,穿起大衣,把身体保护起来。我则像一条刚刚破茧的幼虫,睁大惊恐的眼睛,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目光游离,甚至有些躲闪。经过漫长的冬眠期,我的目光似乎还只适应黑暗。对于这个庞大而繁华的大都市而言,我是渺小的,易碎的,不堪一击。哪怕身旁汽车经过时的一阵气流,都有可能把我卷入这座城市生活的旋涡,在劫难逃。

而在这之前,我还肩扛一把锄头,或手握一把镰刀,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锄地或砍柴。陪伴我的,是母亲苍老的容颜和父亲伛偻的脊背。寒风从山坡上刮过,鬼哭狼嚎。这种风,我太熟悉了。从我的童年起,它就没离开过我的记忆。我是亲眼看着它如何把我母亲的脸割出沟壑的,如何把我父亲的背刮弯的。我更是深切地体会到风是如何把我一天天吹大、吹成熟的。每次父母路过我干活的田地时,他们都要借助自己瘦弱的身体,替我挡挡风。他们怕风过早将我吹病、吹老。他们需要留下一个健康的我,来为他们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更重要的是,万一哪天他们死了,至少得为自己留个送终的人。

我必须替父母活着,好好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当我放下锄头和镰刀,背起布包踏上山路的那刻,母亲哭了。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不松开,好似一松手,连接我和她血脉的这根藤,便断了,再也接续不上。父亲则站在山路的那头,静静地看着我渐行渐远的身影,仿佛看着从他身体里逃跑的一个灵魂,带着他一生的理想,负重上路。

就这样,我带着一个家族的梦想,怀揣恐惧的心情,离开了家——那块生我养我让我既爱又恨的土地。

车子到达重庆的时候,已是黄昏十分。一天的生活快结束了,而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饥饿让我更加寒冷,我把手伸进裤袋里,摸了摸那几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纸币,最终还是忍痛掏出三元钱来,在街边的一个小面馆里,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面条是属于民间的,底层的。我也是属于民间的,底层的。那碗小面,给了我太多关于幸福的想像,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吃完面条,天完全黑了。次第亮起的路灯,发出鹅黄的光晕,迷蒙了我的双眼。我站在菜园坝汽车站外面的广场上,擦肩而过的都是些陌生的面孔。匆忙的脚步来来往往,从我的影子上踩过。我不知道那些脚来自哪里,就像我不知道自己将到哪里去一样。我只看见那一双双粗大的脚,沉重的脚,先后从我的耳朵上踩过去,鼻子上踩过去,眼睛上踩过去,胸脯上踩过去……将我踏扁,踩碎,压成齑粉。每一次踩踏,都是一道伤,一种痛,在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蔓延、发酵、裂变。

我躲在疼痛里,四顾茫然。耳边响起的,是嘉陵江和长江汇合流淌的滔滔水声。

寂静在隐遁,喧嚣在蔓延。我的周遭遍布黑暗。几个扛着蛇皮袋的人从我面前走过,穿着破烂,表情僵硬。刚走了一段路,他们又倒回来,再次从我身旁走过。我们彼此对视了一眼,目露凄楚。我迅速埋下头,怕被他们的眼神灼伤。从他们的言说中,我知道他们跟我一样,来自乡下。脸上落满尘土,指甲盖里藏满垢甲。我们体内流着相同的血质。我们的肌肤上生长着青草和庄稼。当他们在离我不远的一根电线杆下躺倒睡觉时,我的心像被针刺了一下,疼痛潮水般淹没了我。他们是大地上一株株弯曲的秸秆,紧紧抱在一起,抵抗生长,也抵抗死亡。我知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兄弟。

黑夜沉沉。

我和我的兄弟们,没有一片瓦,没有一寸土地。我们是一群被现代城市文明所遗弃的边沿人。站在重庆的大街上,我看不清未来生活的方向。眼里只有恐惧,只有颤栗,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要不是X及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真不知道那夜该怎么办。或许,只能跟那些躺在电线杆下的兄弟们一起,蜷缩在黑夜的边沿,做着永无止尽的恐怖的梦。

X是我在重庆惟一认识的熟人,也是我惟一值得信赖的朋友。他同样来自乡下,跟我一块儿长大。那时候,我们都还不谙世事,懵懂无知,但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深怀憧憬。每天黄昏,我们肩背背篓,手拿割草刀,站在山坡望落日西坠,爬上树杈看炊烟升腾。太阳每落下一次,我们都双手合十,祈祷它能把我们带入城市。我们是那样虔诚,双目紧闭,两膝跪地,内心肃穆,仿佛两个圣徒在面对他们的宗教和信仰。日升日落,寒来暑往。我们的祈祷最终全都化为泡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可我们的生活却越过越枯燥。超强度的劳动压榨着我们的身体和青春,面对疼痛的生存,我们是失语者,是料峭寒风中折断翅膀的麻雀。

但即使是折断翅膀的麻雀,也渴望飞翔,哪怕一挣扎,就会遭遇创伤。

X即是在创伤中奋力挣扎的那只麻雀。

我至今还能回想起那个秋雨绵绵的下午。我头戴一个破草帽,脚穿一双被雨淋湿的黄胶鞋,去喊X一同上坡割草。我走到X的家门口时,看见他正在院坝边的磨刀石前磨刀。那把刀割过太多的草,以致刀刃磨损得像一弯月牙。X用拇指刮刮刀口,铮亮的刀刃过于锋利,将他的拇指拉开一丝缝,血珠像一条红线缠在他的指头上。他把指头放进嘴里吮吮,正准备起身跟我走。这时,X的父亲醉熏熏地从堂屋大摇大摆走出来,一脚将X面前的背篓踢飞一米多远后,破口大骂:你个野种,成天吃了饭,就只晓得割草。除了割草,你还能做些啥?去,先把茅坑里的粪挑了,再上坡割草。X铁青着脸,把父亲踢飞的背篓捡起来,并示意我赶紧走。谁知,X的父亲再一次将背篓踢飞,还顺手扇了X一个耳光。那个耳光像一个炸雷,在村子的上空滚过。X浑身颤抖,睁着两只血红的眼睛,仇恨的目光箭一样射向他的父亲。当X的父亲再次举起手扑向X时,X早已挥起那把锋利的月牙刀,向他父亲砍去。那枚月牙,恰好落在X父亲的右胳膊上。X的父亲大叫着与X扭打在一起,像两个仇恨已久的敌人终于交锋。那一刻,X把多年来积压的怨恨统统向他父亲发泄了出来。X虽然矮小,但勇猛、狠毒。他从不对父亲手下留情,挥舞的两个拳头,像两把铁锤轮番从父亲的头上砸下去。他恨不得砸掉父亲的两颗门牙,甚至咬下他的两片耳朵。那个阴冷的下午,一个儿子报复了他的父亲。X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大逆不道之人,被村人们骂为不肖子孙,忤逆,无人性。但X胜利了,他不仅战胜了强权和暴力,还战胜了屈辱和自卑,战胜了贫穷和苦难。

X到底还是逃离了乡村,尽管是被迫的。

X来到重庆后,因找不到事做,一度流落街头。睡过草坪和广场,也睡过天桥和桥洞。后来碰到几个从合川来的大哥,介绍他去做“棒棒”,生活才勉强有了着落。X说,当“棒棒”是最苦的差事。冒烈日顶寒风不说,还受人歧视。就是人家手里牵的一条狗,都比“棒棒”有尊严。一根棒棒就是一把刀,我每天都在刀尖上穿梭。干过几年棒棒后,X觉得前途无望,苦海无涯,他便寻思着另谋出路。为跨越从乡村到城市的这段路,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牺牲了亲情不说,还把自己的根割断了。走到如今,他已是过河的卒子,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哪怕路漫漫,夜茫茫;哪怕他明知掉进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陷阱。其目的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借城市的一角屋檐避避风雨,让自己游走的灵魂安宁下来。

在失去了对亲人的牵挂后,X放开胆子去走自己的路了。他走街窜巷,搞过传销,捣过烟酒,卖过碟片,发过传单……他曾数次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又都化险为夷。生活总是让人琢磨不透,在经历过种种挫折之后,X决心要为自己开创一条光明之路。他要亲手揭开这座城市的面纱,抚摸一下这座城市的肌肤。他要在重庆的大街上挺胸抬头地走着,走出一个乡下男人的气度和阳刚。

重庆给了X一个幸福的坐标。

二〇〇六年,他通过多年打拼,终于在沙坪坝三峡广场附近按揭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新房。在此期间,他还和江津来的一个打工的姑娘喜结良缘,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日子终于向他露出了微笑。这意味着X已经融入了重庆这座城市,他不再像浮萍一样漂浮。更不再像我一样,继续在看不清方向也看不到尽头的未来之路上苦苦摸索,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打量城市的灯火。

当X把我接到他那温暖的小屋时,我只剩下一具肉体的躯壳和满身的疲惫。

同类推荐
  •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中的十余篇游记写于1933—1934年。此间,郁达夫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与政治几乎不沾边,“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 安妮宝贝经典作品(全6册)

    安妮宝贝经典作品(全6册)

    本书含《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别薇安》、《莲花》、《春宴》、《素年锦时》共六部作品,关于爱情、孤独、成长中的怀念和思省等主题,始终为一代代年轻人所关注,并深深引起共鸣。
  •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京大学的历史源头在哪里?其思想轨迹大体如下:(一)1918、1925年,蔡元培校长两次讲到:中国古代太学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二)1925年蒋梦麟代校长判定:本校由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堂;(三)1948年胡适校长提出:北京大学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四)1964年前后,陆平校长提出: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考英美是北大三大办学方针;(五)20世纪60年代和1982年,冯友兰讲: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六)1987年,任继愈指出:北大源头应追溯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开办太学;(七)20世纪80、90年代,季羡林在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时提出:北大历史应从国子监创办算起,还可上溯到汉代太学;(八)1986、1988、1997年,萧超然反复讲:北大源头可直接上溯到代代相传的晋代国子监;(九)1998年,我提出:北大最初历史源头是公元前124年西汉太学创立,直接源头是古代北京地区的太学和公元947年辽南京太学、1287年元大都国子监。
  •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专享她,哀艳如诗。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世界的核善军火商

    异世界的核善军火商

    由于女神的疏忽而被迫穿越到异世界的男人,获得了从地球带一些行李的权利。不可以太多哦,最多只有半个地球......女神这样说道。嗯,卧槽!半个地球!我这不是要上天?天空母舰,战术机甲,粒子大炮,天基武器......看我带着这些二十二世纪的人间大杀器横扫六合,席卷八荒,荡平异世界!......哈哈哈,那是不可能的,诶诶诶,别拆我的机甲!哎呦,我的战机!!那个谁!为了这个世界着想,千万别碰反应堆!!!做一个军火商太累了,或许我应该当个好领主,和我的魔物娘妹子们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哦,骑士姐姐,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这么堕落,女王姐姐救我啊!!!那边的巨大怪兽已经摧毁了一半的世界,什么,你们也没有办法?!那么.....只有我了吗?别怕!这次,我绝对会保护你们!
  • 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

    “本教材从我国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出发,针对职业礼仪的特点,设计了五个单元:职业礼仪原理,职业形象塑造,基本职业礼仪,职业礼仪的延展,境外职业礼仪。教材以一个学期十八周的教学时限为依据,设计了十七章,预留适当空间,利于课堂教学灵活安排。本教材2013年8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2014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教材适合作为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职业礼仪”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线秘书和礼仪研究的参考书。”
  • 不和豪门大佬恋爱就会死

    不和豪门大佬恋爱就会死

    【治愈甜文,狗粮管饱】一朝被人所害,南乔重生为华国十八线小歌手。重生第一天,豪门大佬霍云骧送上门来以身相许。不和这个男人谈恋爱就会死。南乔不信邪,誓死不从。哪怕霍三少百般套路,上位成了男朋友。南乔也跟人分了手。分手一个月,南乔突然开始病入膏盲,生命垂危。原来……不和豪门大佬谈恋爱真的会死。于是,南乔又乖乖地去投奔前男友续命去了。“大佬,大佬,我们复合吧。”“不想复合。”“不想复合的话,结婚也行。”“……”……霍云骧:“还分手吗?”南乔:不分了,不分了,分手要命。霍云骧:“还离婚吗?”南乔:不离了,不离了,离了你就不能活。
  •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三年前,她却决绝而残忍地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他的人生瞬间跌落谷底。三年后,她却突然回到他身边,不计时间和金钱,不顾距离和仇恨,苦苦守候。
  • 故事会(2015年10月上)

    故事会(2015年10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小制作

    小制作

    文章讲述的是:两用纸飞机模型;蚕生活史的制作;鸡蛋保护器;会滑冰的机器人;小巧精致的桥;高效消烟除尘装置;听话的蝴蝶等内容。
  • 亚格传

    亚格传

    他叫亚格,是异端与基督徒所生的孩子,他还没出生前,他母亲拿着剪刀想把他刺死,他小时候被架上十字架火刑,他长大后,被圣廷追杀。他叫亚格,被称为魔鬼的孩子,凡是亲近他的人最终都没有好下场。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一个人想干的事越大,社会对他的要求就越高,小毛病的危害就更大,更不能忽视。其实,成功人士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与大家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只不过他们能够认清了这些小毛病、坏习惯的危害,并且坚持去克服它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并长期地与自己人性的弱点作斗争,战胜自我,从而最终使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