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4000000006

第6章 人口增长的极限(3)

1.5 资源:一个终极约束

从历史上看,人口过多和资源紧缺,特别是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始终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种过剩农业劳动力与有限农用耕地矛盾在农业社会持续时间越长,就越尖锐。今后,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下降仍是基本趋势。

耕地。中国有19.4亿亩土地,其中,耕地仅有14.5亿亩,人均耕地不到1.5亩。有三分之一省份人均耕地不到1亩。如浙江省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0.7亩),四川只有0.06公顷(0.9亩),福建只有0.04公顷(0.6亩)。

目前,世界共有耕地225亿亩,人均耕地4.3亩,是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近3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是加拿大的1/19,前苏联的1/9,美国的1/9,法国的1/3,印度的2/5。而且,在中国现有耕地中,好地和比较好的地只有8.9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其他低产田、盐碱薄地和风沙干旱地占4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即使现有耕地面积不再减少,2000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1.11亩,到2010年将续降到1.02亩。

水资源。中国的淡水资源总的说来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仅排在世界84位。淡水资源年径流量为2.7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年径流量总量47.0立方米的5.1%),仅次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世界第五。按人均占有径流量计算,每人每年约24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的1/5,印尼人均的1/7,加拿大人均的1/50。日本水资源是中国的1/6,但中国人均水量却只有日本的3/4。耕地亩均占有径流量也只有1900立方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就人均和亩均径流量而言,中国水资源远不算富裕。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各类水利设施总供水能力为5000亿立方米,2000年全国需水总量约为6700亿立方米,到2010年约为8500亿立方米,需要较大幅度增加设施供水能力。由于中国大部分矿产、耕地和人口集中于缺水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工农业争水矛盾突出,能源基地水源不足,增加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1世纪初,随着中国人口大幅度增长和工农业生产、城市化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需求量将急剧增加。中国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缺水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水资源不足制约将日趋严重。目前,北方缺水地区的开发程度已很高,其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已高达43%-68%,地下水资源开发程度达40%-84%。因此,要再增加供水量,无论从资源利用条件,还是从投资能力上看都相当困难。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如不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排入江河湖海污染物将进一步增加,接近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带的水体将呈恶化趋势,这会进一步降低水效用,加重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是继耕地危机之后中国自然资源第二个危机。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动力,能源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能源消耗与人口增长关系极为密切。据计算,在现代生产力发展情况下,人口增长一倍,能源消耗将增加3-5倍。从可采储量计算,按人口平均能源资源量看,中国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2,而且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水资源70%分布在人迹罕至的西南地区,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现在,按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约为每人每年0.8-0.9吨标准煤,只相当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7%-17%,比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低60%左右。发达国家人均高达5.16吨,美国高达12吨。

人均储量也并不丰裕,到目前为止,中国探明煤炭可开采量为10000亿吨,约占全世界探明储量的1/6,按人均计算每人仅合100吨。

从能源种类看,中国是煤多油少。同时,能源利用率很低,农村能源利用率仅10%,工业能源利用率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比如中国每生产1吨钢,消耗标准煤1.6吨,而日本仅为0.8吨;每度电日本消耗煤335克,中国消耗474克。这无疑加剧了中国能源的紧张状况。至于其他一些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铝、铜、铁等,就储量而言虽居世界前列,但由于12多亿人口的“分母效应”,中国又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按人均计算远不富裕。

从能源结构上看,中国能源消费中煤比重较大,石油、天然气只占23%。从分布上看也很不均衡,煤炭资源大多集中于华北、西北,仅山西一省就占全国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而人口众多的江南9省市储量则很少。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则占全国的70%。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能源资源却很少。

上述种种情况对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将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成为21世纪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据1999年一份调查表明,由于能源不足,工业产值损失相当于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2%。由于缺煤,还将影响电力设备运行。中国目前的主要油田已陆续进入中后期,产量将逐渐下降,新油田开发又相对滞后,目前,中国产油主要依靠建设海上新井和开发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西部油田来增加产量。因此,未来的中期石油供给增加潜力有限。中国能源供应紧张因为能源利用效率低而更趋严重。能源利用率,发达国家为50%左右,中国则还不到30%。从主要产品单耗看,目前中国消耗水平比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水平高出30%-90%。能耗高、浪费严重将成为中国能源紧张的另一重要原因。

矿产。今后几十年内,矿产品资源的形式是喜忧并存,形势仍然严峻。从远景储量看,矿产品资源还是有一定潜力。但2000年以前,45种主要矿产品中,已有十多种矿产品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其中,15种支柱性矿产品(煤、天然气、铜矿、铀矿、铁矿、铝土矿、铅矿、锌矿、金、硫、磷、钾盐、钠盐、水泥原料等)中有6种(石油、天然气、铜、钾盐、煤、铁)储量不足,或地质工作程度不够。此外,还有铬、铁矿、钴、银、锰、硼、金刚石、天然碱等八种矿产品的目前探明储量甚至不能保证“十五”(2001-2005)5年计划的需要。若干年后,由于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以及世界资源形势影响,中国矿产品资源形势与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今后进入这一水平的国家相比,将更为严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矿产品人均消费量虽然很低,但绝对消费量很大。若大量依赖进口,不仅受进口能力限制,且国际市场也难以满足。在矿产资源方面,中国利用国际市场的余地绝对是有限的。

粮食。过去20多年中国农业生产能力(供给能力)经历了一个先大幅度上升,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然后大规模调整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1999年9种主要农产品有6种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中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量比重为24.8%,棉花为24.5%,油料为22.9%,肉类为23.4%,禽蛋占40.4%,水产品占28.9%。

但到了世纪之交,中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1230万吨,2001年下降为45264万吨,相当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5966万吨,累计下降了11.6%;其中稻谷生产量由1997年的20074万吨下降为2001年的17758万吨,减少了11.5%;小麦生产量由1997年的12329万吨下降为2001年的9387万吨,减少了23.9%;玉米生产量由1998年的13295万吨下降为2000年的10600万吨,减少了20.3%。

从中国粮食生产的历史经验来看,“上来艰难,下来容易”。在粮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调整规模过大,调整(减产)速度过快也会出现诸如“粮食减产”、“粮食短缺”、“粮价上涨”、“粮食安全”等新问题。

未来5-10年中国粮食产量还会持续下降5%-10%,为40000-42000万吨,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不排除中国粮食生产出现“大滑坡”情形,甚至出现严重的生产萎缩现象。由于中国粮食或谷物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5,不仅对国内粮食或谷物供给产生极大影响,而且还会对世界粮食或谷物生产与市场产生严重影响。

从另一方面分析,粮食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是今后三四十年中国粮食市场的基本格局,中国将长期被严重粮食问题所困扰。200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量约为6500亿公斤(人均需求量约500公斤),粮食总供给量(加上进口粮食250亿公斤)在5000-5500亿公斤,供求缺口约为1500亿公斤。到202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量9000亿公斤,总供给量(加上进口250亿公斤)为6150亿公斤,缺口为2850亿公斤。

粮食问题也始终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大限制因素。若粮食商品率由1985年15.4%提高到2000年的20%,按人均消费量350公斤计算,可供养城市人口2.7-3.0亿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包括城市农业人口)为20.8%-23.3%,略高于1985年的水平(19.2%)。若每年进口250亿公斤粮食,并全部用于城市,则可供养城市人口为3.4-3.8亿人,城市化率为26.3%-28·8%,仍低于目前中下等收入国家的水平(36%)。

因此,在2030年,中国人口基本上停滞增长以前,粮食生产的人口承载力将始终是中国政府一个需要认真对付的严重问题。特别在21世纪初,由于人口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口增长速度为12‰以上,每年新增人口1300-1400万,消耗粮食50亿公斤。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大丰收),人口——粮食这一对矛盾问题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分。

为了实现粮食增产,可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灌溉面积,改良土壤,增施化肥,实行集约式经营,推广机械化,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坚持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等等。但是,现实与未来严峻的形势使上述种种设想充其量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耕地逐年下降,粮食播种面积随之大幅度下降。21世纪初,粮食播种面积将减少到12.6亿亩,人均不足一亩,出路只有使亩产由最高的1984年的241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即全国粮食平均单产必须大大超过浙江、上海等地区的现有水平(325-330公斤),才能维持人均400公斤的水平。若采取严格措施,使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量控制在1000万亩,2000年将减少到14.8亿亩,要求亩产必须达到350.5公斤。在粮食播种面积大规模减少的情况下,到21世纪初期,以人均400公斤的水平供养近13亿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到21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总人口规模将在15亿以上的情形了。

显然,中国的人口困境实质上是粮食危机,而粮食危机是耕地危机的直接反映。一方面,由于后备耕地不足,开发难度很大,城乡建设占地逐年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由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势必压缩其他经济作物、饲料、绿肥面积,相应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结构将更趋单一,从另一方面表明,将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的需求,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遇到了难以解决和协调的生存与发展的矛盾。

——灌溉面积有增无减,供水不足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在未来50年内,扩大灌溉面积一直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但据有关研究资料,它的贡献仅占9.8%。1978-1999年的21年间,全国灌溉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275万亩。其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机井设备因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而废井,以及水库失修无法正常发挥效益所致。在北方农村,地下水普遍超采,地表水因单位耗水产值较低而让位于工业。北京近年来在缺水季节不得不采取“弃农、抑工、保生活”的做法。粮食及农业生产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挑战。

同类推荐
  •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目的在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解剖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和技巧,浓缩成了本书的十余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战争。美国将会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呢?我们的“危”有三,第一、资产泡沫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而美国无疑将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 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本书为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动力和强力“推进器”。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 一眼看穿金钱骗子

    一眼看穿金钱骗子

    本书是一部关于防诈骗的图书,特别是对当前电信诈骗案高发的特点,作者结合多年在银行工作的经验,在总结自己从事本职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参阅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资料撰写了《一眼看穿金钱骗术》一书。书中囊括关于集资、银行卡、股市、理财、钱币、外币、存款、借贷、票据、黄金、期货、保险、房产、收藏、彩票以及银行职员等方面,剖析了形形色色的金钱骗术。只要看一眼,如同看穿骗术的老底,你再也不会被金钱骗子那华丽的外表所迷惑。
  •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本书是一本讲述新媒体时代IP化生存方法的图书。而本书是在基于不可逆的新媒体营销潮流下,从IP产生的背景、原因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P化生存的实质、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红模式进行剖析,结合案例介绍具体模式的利弊及运用技巧。书中避免了晦涩生硬的专业术语,用比较通俗轻松的笔法,结合丰富有趣的案例阐述了IP化生存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运用新媒体营销的商家,以及新时代的IP人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高洪民著的《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沪港金融中心处于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的枢纽地位。为此,本书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大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跨境经济循环与跨境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观点,并根据“两个循环”的特点,提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功能上将会按照国际“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位一体的方式演进。为促进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建设,本书还系统研究了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上海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目标和对策、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策略以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构建跨境金融循环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
热门推荐
  • 幻界奇世

    幻界奇世

    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恐龙,异兽,灵兽;科技,基因,魔法,异能……无奇不有,五大系超能者,宇宙星空……无限之战,灭依铭来到这,又如何与其争锋?
  • 五次离奇死亡

    五次离奇死亡

    “被害人为男性,年龄在19——22岁之间,中等身材,全身只有颈后靠下处有一道伤痕,为大号的斧子或砍刀造成,脊髓受损是死亡的直接原因。脊椎未被砍断,流血不多,衣服上没有血迹,身上有绳子捆绑过的痕迹。衣袋内有本人身份证,标明被害人名叫朱广思,就是那个新出道的作家。”听完这些,心理师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问道:“那么根据你们对被害人社会关系的调查,谁有最大的杀人动机呢?”金警官顿了顿说:“我们已经调查过他的社会关系,他没有什么对他有杀害动机的仇人。”
  • 重生在一千年前

    重生在一千年前

    (极品爽文,新书期一日四更!)一代仙尊睁开双眼,竟发现重生在千年前的地球上!看着大嫂睡在旁边,再看看丑恶嘴脸的亲戚!张狂感觉,事情大条了!
  • 末世无敌之养成系统

    末世无敌之养成系统

    未世,无限流。系统流,什么都有。爽文、…………
  • 春明外史(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

    春明外史(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种,本书是张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篇以爱情为主线,同时广泛描写当时社会各界的生活动态,情节生动,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男主人公杨杏园寄寓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他结识了青楼雏妓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刻骨铭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才女李冬青,亦与杨杏园有深厚感情,经过一段复杂的感情纠葛,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奉母南下。而杨杏园则因“文人病”缠身,吐血而亡。
  • 公子来了,小奴快跑

    公子来了,小奴快跑

    一脚踏进未知异世,姜美初诚惶诚恐,小心求生存。可这是哪里,入目不是绝色美女,就是盛世男颜,让平凡微胖的自己还怎么混?什么,我比绝色还妖娆,比盛世还妖孽,这是怎么回事?战败公主?我去,这是什么玩意!祸国妖姬?我嘚,老娘担得起!啥,乱世霸道,美貌位卑者,无论男女都是礼品,姑奶奶竟要被送人?么,诸候林立,这么多家公子都等本姑娘祸害,我呸……本姑娘才不干!别啊,美姬,本公子来了!或高冷、或呆萌、或温润、或风流、或邪魅、或无心绝情……一位位扑面而来的公子,吓得小奴撒腿就跑!娘啊,救命啊!这是风云人物辈出的东周,这里有最原始的朴素人性,最浪漫的人文情怀。也有最残酷的阴谋诡计、最血腥的战场杀戮。在这里,胜者为王,败者为奴。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除了心惊胆颤,还得绞尽脑汁,凭借智慧才能从容活下去。本文有热血,更有青春。除了荡气回肠的爱情,还有生死与共的友情。相信自己,不轻易放弃,成就最平凡的自己。本文又名《公子威武》、《伪东周日记》,此东周非彼东周,架空异世,请勿考究!简介无能,喜欢的点进!不喜,慎入!
  • 变身之我是魔法师

    变身之我是魔法师

    一个主角异界回归,重修魔法的故事。变身文,不喜误入。暂定变嫁,可能单身,不百合,如果变身就是为了百合,那还变什么身呢?
  • 剑法九决

    剑法九决

    武道之路,自古本就是强者生,弱者陨。谁言天定,武道本就是逆天行,转乾坤。谁在破败时崛起,谁就是奇迹!谁在枯弱中站出,谁就领风骚!谁在定数中破局,谁就名万古!生,人修武,死,鬼修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路,不同的境界有着不同的感触,不有一颗剑心难以抵达彼岸。少年林剑,几经波折,书写了这一笔灿烂的奇迹……
  • 婚意盎然:绝色娇妻买一送一

    婚意盎然:绝色娇妻买一送一

    她是任性的豪门千金,他是人人趋之若鹜的霸道总裁。她和他意外相爱,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却不想,一场惊天阴谋,让他们的家庭支离破碎,误会丛生。两年后,他找到她,说出的话令她如坠冰窖:“你想用此博得我的同情吗?我可从未记得,娶过你。”
  • 难经经释

    难经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