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4200000009

第9章 要明了世界,先明了自己(1)

世上最难弄懂的不是深奥枯涩的道理,也不是形形色色的人,而是我们自己。只有弄懂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搞清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搞清什么是自己擅长的,搞清什么是自己能做的,搞清什么是自己想做的。弄清了这些,自然也就找准了人生的方向。

直下承担

有些人很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因素困扰,从而导致内心烦躁,无法静下来。而这份烦躁,会给他带来更大的烦恼,让他离心静越来越远。这时候,人们往往会从外界环境中寻找原因,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一个人之所以会烦躁,不是环境造成的,而是其自身的修养不够。如果心灵的修养到了,那么,即使是在闹市也一样能够保持宁静。

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的座下参学,虽然精进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

有一天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无知,空受信徒的供养,一无所悟,请老师慈悲指示。”

无德禅师答:“你最好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约束住口中的一条虫,同时不断地与一只大熊奋斗,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能做到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参禅悟道会有所帮助。”

元持不解地问:“弟子孑然一身来此参学,身边并不曾带有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如何看管?更何况,我想知道的,是与参禅有关的必修课程!”

无德禅师含笑说道:“我说的两只鹫,就是你的两只眼睛:非礼勿视。”

“两只鹿,是要你把持双脚,不走罪恶的道路:非礼勿行。”

“两只鹰,是指你的双手,要让它经常工作,善尽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

“我所说的一条虫,就是你的舌头,你要紧紧约束:非礼勿言。”

“大熊就是你的心,克制它,不要让它自私、固执,不要有个人主义:非礼勿想。”

“我所说的病人,是指你的身体,不要让你的身体陷于罪恶之中。”

“这些是在修道上的必修课程。”

佛经里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好像是六个强盗土匪,占领了我们的身体。它们每天攀缘六尘,作恶造业,影响着人的心情,让人无法体悟禅的真谛。

一个修炼不够的人,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当身边有一点响动的时候,他就想去观看;当别人有一点秘密被其得知以后,他就会马上四处言说。这样的人,是不会体悟到禅的高妙的,甚至在人群中都很难得到朋友。因为他的心不安静,他没有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

一个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无法遏制自己的欲望,就会经常犯错。这些错误,不仅会让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受挫,更容易影响到别人,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带来烦恼。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避免的。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快乐的心境,想要让身边的亲人朋友喜欢你,那么,你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体验自己比众人的弱

很多人想做成事,但却找不到方法,他们一心做着人上人的梦,有的甚至还处在底层的时候,就已经对人颐指气使,一副大人物的样貌了。在他们的心中,这是一个人的气派,殊不知,这不叫作气派,不过是身上的坏毛病罢了。一个真正懂得成功内在意义的人,他肯定明白,要做到比众人强,首先要做的是,体验自己比众人的弱。想要成为人上人,先学会的应该是服务他人,而不是指使他人。

一位学佛不久的居士在阅读“劝发菩提心文”时,读到一句“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居士不懂这个意义,便去请教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告诉他道:“在学佛的菩提道上,每个人难免由于自己的惰性、业障或机缘不巧,有各种障道,因而退失菩提心。所以,必须靠愿力来支撑,来鞭策。历代高僧大德的道业成就,无一不是靠着誓不退转的愿力来完成。”

“例如,普贤菩萨有十大愿,观世音菩萨有十二大愿,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愿。这许多佛菩萨的大愿,无一不是学佛者的榜样。”

居士仍然不懂:“为什么想成佛,一定要立下志愿普度众生呢?”

无相禅师答:“如一棵树,众生好比是树的根,菩萨就像树的花,佛便是树的果。要想一棵树能开花结果,就必须灌溉树根,要爱护它。否则根受到损害,树就要枯萎了,又怎能开花结果呢?”

《华严经》上说:“欲作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信徒因此也深觉愿力重要,便问无相禅师的愿力是什么?

无相禅师答道:“我的愿力是我的,不是你的。你为什么不问你的愿力呢?”

信徒到这时终于心开意解,礼谢而去。

佛之所以受人尊重,所有人都愿意参拜他,不是因为他有大法力,而是他爱众生,愿为众生受苦。人也一样,想要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并不是看你有多么强势、多么有钱,而是看你为别人做过什么,愿意为别人做什么。

因为你有势,因此有人愿意尊重、恭维你,那不是你的魅力,而是权势在作怪。他们对你的尊重不是出于真心,而只是害怕权势而已。这样的尊重不是牢靠的,一旦权势消失,你也变成了普通众人了,甚至先前受过你欺负的人,还会反过来欺负你。

因为钱而受人尊重也一样,人们羡慕富户,并不是羡慕他的人,而是羡慕他的钱。这样的尊重也是不牢靠的,会随着钱的流失而消失。

真正牢靠的尊重,一定是因为你个人的人格,因为你的善良。就像佛一样,愿意为众人去做事,所以人们才会礼拜你,才会尊重你。明白了这点,就会明白如何才算真的成功,如何才能够获得真实的、恒久的尊重了。

跳出自己看自己

洞山禅师去访问龙山禅师。龙山禅师见了面就问:“你不知道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来的呢?”洞山禅师说:“且先不谈我是怎么进来的。请问老师,您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

洞山禅师再问:“请问老师,自从您住进这座山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答:“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跟我没有关系。”

洞山禅师又问:“是您先住在这里,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道:“我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问道:“为什么不知道?”

龙山禅师回答:“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怎么会知道呢?”

“既不是人,又不是仙,难道您已经成佛了?”洞山禅师追问。

“不是佛。”

“那是什么呢?”

龙山禅师答:“说是一物即不是。”

洞山禅师到这时终于提出他的主题,就问:“是什么缘故您才住进这一座山中的呢?”

龙山禅师答说:“因为我以前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退,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不由得肃然起敬,恭敬地对龙山禅师礼拜。

两位禅师口中的山,并不是哪个具体的山,而是指“五蕴山”。佛家认为,我们的身体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故称“五蕴山”。一个人进入“五蕴山”也就是进入了自身,意即了解了自己。

龙山禅师见两牛相斗,最终双双坠入大海,从此泯灭,因而悟到如果在意身外之物,总是负气跟人争斗,那么其下场往往不仅是无法获得胜利,反而会因此丢了性命。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自然也就去了争斗的心,了了胜负的念。这就是龙山禅师给出的,认识自己的方法,要跳出自己看自己。

人们要做的,就是放弃欲念,全心投入去做事。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么你必将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像你不是本着升职的目的而去工作,只是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你必将会得到提升。因为你的认真决定了你要比只盯着职位的那些人做事更加仔细,也更加完美。

提起放下

鼎州禅师与一个徒弟沙弥在庭院里散步,突然刮起了一阵风,落下好多树叶。禅师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捡起来,放在口袋里。

一旁的沙弥说:“老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话不能这么说。打扫难道就一定扫得干净吗?我现在捡一片树叶,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不理解鼎州禅师的意思,又说:“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后面又再落下,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叶子不光落在地面,我们心上也有落叶。我现在也不光是捡地上的落叶,同时,也是捡心上的落叶。心地上的落叶,我终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终于懂得了禅师的禅者生活。

当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非常愚笨的弟子叫周利盘陀伽,教他一首偈颂,念后一句忘了前一句,念一句忘一句。佛陀不得已,就问他平常做什么事,他回答说扫地。佛陀就叫他在扫地时念“拂尘扫垢”,因为很简单,他便依言照做。

时间既久,他心想:外面的尘垢要用扫把去扫,心内的污秽,要用什么东西清扫呢?周利盘陀伽这样一想,聪明智能豁然开朗。

鼎州禅师的捡落叶,实际是清除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要去管它,心里的落叶却是捡一片少一片。等到彻底将心内的落叶捡干净了,也就悟禅了。

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即刻就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

不仅是禅,儒家也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儒家讲究个人清而世界清。虽然说法不同,但其道理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一种表述方式罢了。

而且,类似禅者捡拾内心“树叶”的故事,在儒家也有。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就曾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跟前面两个禅者的故事是同样道理的。

不管是禅者、儒者,还是一个普通的民众,想要获得内心的宁静,都需要自省,需要从自身找问题,懂得清扫心里面的“树叶”。只有这样,禅者才能悟道,儒者才能明世,普通人才能知礼。

禅者悟道后即可成佛,儒者明世后即可成圣,而普通人,知礼以后,就可以无畏地立于天地之间了。

虚空是无相无所不相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禅师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禅师回答:“来拜见禅师。”

“你见到禅师了吗?”

“见到了。”

“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禅师说:“我看到的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禅师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禅师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禅师听罢大为惊叹:“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也无人优胜于你。”

事后,仰山禅师逢人就赞叹:光涌禅师是肉身的佛。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光涌禅师的“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正合了经书中的“若见诸相非相”,所以仰山禅师才说他是肉身的佛。因为所见一切都没有所像的东西,那就只能是像自己了。能体悟到一切皆像其自己,也就到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了,自然就可以去见佛祖了。

如果有人问虚空像什么,这问题没有办法回答,因为虚空是无相无所不相。

真正能得自己所求者,一定是求诸己,是向内心寻找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自己,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从而可以轻松获得。求诸于外者,表面上也得到了,但往往并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所要的。因此虽然得了,却也似没得。

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首先就是认清自己,只有认清自己了,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否则,结果只能是苦心追求,追求到手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要的一直不是所得的。就像很多人追求钱财,觉得有钱之后,自己就会快乐,但钱财真正到手时才发现,其带来的只是烦恼。而自己曾错过的真情,才是内心最渴望的。

谁在井中

人一生中,最难了解的不是世间事,而是世间的人,在各色的人中,自己又是最难了解的。一不留神,就会自我束缚,陷入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牢笼之中,这时候,就要学会自救了。而想要自救,要先从认识自己入手,深夜静坐的时候,反观内心,在心中梳理一下自我,是认识自己的好办法。如果自己无法梳理,也可以借助他人,从别处获得指引。总之一句话,要有认识自己的意识,有了这意识,总会想到办法;如果没有这意识,那么想要认识自我就难了。

有一年轻的学僧问性空禅师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性空禅师回答道:“假如有人落在千尺之深的井中,你能不用绳索把他救出来,那个时候我就告诉你。”

学僧听了以后就说:“刚去世的湖南畅禅师也曾讲过同样的话,不合乎常识。”

性空禅师喊仰山禅师说:“快一点来,把这个年轻的学僧赶出去。”

后来,仰山禅师就问耽源禅师说:“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井中之人?”

耽源禅师反问道:“痴汉,谁在井中?”

仰山禅师无法回答。后来又问沩山禅师道:“老师,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井中之人?”

沩山禅师出其不意地大声叫道:“仰山。”仰山禅师就应诺。沩山禅师终于哈哈大笑说道:“从井里出来了。”

后来,仰山禅师告诉大众说:“我在耽源禅师处得到命,在沩山禅师处得到地。”

于千尺之深的井中救人,可谓是不合常理之极。不仅世上没有那么深的井,即使有那么深的井,不用绳子救人怕也难有人能做到。但却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且要人作答,那么答案只能有一个了,即表面上说的是井,但其实指的是人心。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不明白这点的人,就是被内心所困的了,是没能找到正确的角度。仰山禅师就是这般,因此才没能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能直下承担从理上去看,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那就明了了。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本书力求把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重要问题,不仅梳理了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是一个关涉多学科的问题,其理论思潮之庞杂、历史内涵之丰富使得如何总体性地把握这一分析路径成为一个难题。本书稿以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垄断资产阶级社会(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核心的关节点,试图贯穿起马克思主义分析路径的中心逻辑。市民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基本社会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对市民社会展开考察,对当代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
  • 秘·见

    秘·见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欲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无欲则刚?信念和觉知又是从何而来?这是一组追求生命本质的谈话,带你进入更深的领域,探寻神秘的生命。
  •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准确、优美、流畅,带你读懂原著,走近真实的尼采——天才、狂人、世纪末孤独的漂泊者、20世纪最走红的哲学家。天才的命运是一再被误解和一再被重新发现。尼采是属于年轻人的,愿你们不做20岁、30岁、40岁的老人。《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在本书中,尼采开创性地提出日神和酒神二元艺术冲动学说,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完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无悔的幸福人生。本书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出发点,全书从新时代什么样、新矛盾怎么看、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世界大同怎么谋、伟大工程怎么建等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如何以伟大奋斗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执政本领具有一定的帮助。
热门推荐
  • 读和写

    读和写

    《读和写》本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字浅显,故事性强。采用故事体的表达方式,学生们很容易就会被其情节吸引,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浅入深出,寓教于乐。二是比喻新奇,印象深刻。书中采用了很多形象鲜明的比喻和小故事,来阐明对学生们来讲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些读写知识。
  • 大话设计模式

    大话设计模式

    本书主要采用JAVA语言介绍设计模式中比较常见的23种设计模式,分29章具体介绍,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例来具体分析讲解。
  •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穿越文,双洁文,爽文,宠文,无节操,无下限,雷人!慎入!21世纪鬼才萌妹子一朝穿越成了皇后。一个不得宠的皇后!皇上不爱,爹爹不疼!这个后位还要不要?果断不要,跷宫!***沐菲比这一生有两个愿望,要么当最傲骨的发明家,要么当最迂腐的暴发户。如今她只能选择后者。***出宫要干啥?废话,肯定是挣钱啊!干啥能挣钱?废话,干啥都能挣钱!***包子不好卖咋办?找个形象代言人!老婆娶回家不满意咋整?来举案妻美啊,挑选的老婆包漂亮,包温柔,不满意可以退货喔亲。【无节操借人篇1】某女叼着牙签翘着二郎腿,看着眼前的美男子,一脸的贼笑。“逸哥哥,最近能出来撑场面的美眉不够啊,借几个?”眉毛上下抖动ing某男无语,上天不公,这美女坐如此猥琐的动作,竟然也能别有一番风味。“哥哥美人没有,大汉倒是不少,可否男扮女装。”“滚粗!”某女暴跳,摔杯子走人!【无节操继续借人篇2】某女穿着一身土豪金,头上钗子珠子重的抬不起头,笑的一脸春光明媚!“皇上,民女想跟皇上借几个妃子用用可否。”睫毛以高频率上下闭合ing。某男得意,上天眷顾,这美女依旧是那般的“俗不可耐”,俗的让人清透心脾。“嗯,朕准了。”“大爷您真大方,民女满意再借。”某男黑线连连。简介用人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子穿越到古代变成了皇后,再从皇宫逃出,成为极品奸商的故事!故事随性,不喜?你喷我啊!有意见请点封面下边的“加入书架”进行投诉!
  • 自喜

    自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人旅行团

    华人旅行团

    我见到他本人之前,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叫老曹,小人物,但很有意思。夏馨回国探亲,和我谈起这么个人物,还说等我去了新西兰,最好能见见这人。她接着说了许多有关他的琐事,比如,原先是个老板,来新西兰后,给人建过房子,卖过电脑,现在干导游,细心,温馨,会自备饼干,会根据不同的景区,选播与之相配的CD,诸如此类。在家里呆的那段时间,夏馨唠叨了很多次,特别是坐在卡座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望了外面的风景。我看得出,她在回味咀嚼一些美好的回忆。
  • 海文

    海文

    倘若有一天你前往了异世,你都会去做些什么?本作讲述了一个平凡少年在历经沧桑后,穿越到名为“海文”世界的故事。真实系,非爽文,地球与异世,今生与来世交相呼应。无低俗恋爱,无强行降智,无主角光环,相信值得各位倒杯茶细细慢品。且看小人物邵梦楠,是如何在异世界一步步的生存下去,并最终探索隐藏于两个世界背后的真相!
  • 云倾天阙

    云倾天阙

    狼烟,马蹄,刀刃倒卷。血染,黄沙,风吹沙净。丝帛裹住刀刃,美人一笑卸甲。前世被父母厌弃,今生一场大火焚毁她如水柔情。利剑挥下,青丝飞断,从此甘愿红妆藏匿,与一国为敌。巾帼一人骁将略,夜响刀环匹马驰。投身军营,她英姿飒爽。都道霸者男儿身,她偏要鸳鸯袖里握兵符。*当当网《云倾天阙》购买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2625692素素完结文《侯门嫡女》《江山如画,红颜堪夸》素素新文《弃妃太妖娆》*那一身湛蓝布衣的轻影在血腥厮杀中让燕奚痕心惊。这个叫易青的小兵,土头土脸竟敢在战火黄沙中抢了他万军主帅的战马!简直可恶!“丫头,我要告诉你,这一生我祝福你,但却不会放手。你不必顾念我,只需知道,这一生只要你想要的,我便给你。旌国也永远都是你的母国,是你的后盾。”初次见她,他们兵戎相见,针锋相对。狄飒望着眼前血眼猩红的男子,怒目弯弓。这个男子便是八珍阵灭他数万大军的易青?今日便是他的死期!“她恨我,可我却不可自拔的爱她。先生,您是对的。她要的,是我的命!可我已为她疯魔了,她要,我允她便是。”花街上,蔺琦墨望着那抹独倚栏杆的黯然清影,心神微窒。白衣轻袖挥过清空,一杯清酒于窗前洒下。花楼喧哗,他倏然孤立,只是那一袖一洒,却让他恍然一失。“这乱世道德仁义似乎变得不再清晰,生命太过卑贱,谁对谁错,孰是孰非……爱恨情仇,都背负上了战争的枷锁,沉重的让人窒息。真实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你非要英帝死,那便交给我,让我来!四郎之愿,唯冉儿能活的快乐。”庙堂之高,他侃侃而谈,令凤瑛暗自低叹。词翰淹通,意态娴雅,衣袂纷飞,这便是那个旌国新起之秀?风采清雅,翩翩仪态,武艺精悍,有趣!“冉冉,我凤瑛最受不得他人威胁,也受不得有人影响我至深……你蛊惑我至斯,你说我该将你怎么办?也许我该杀了你的......”《云倾》的漂亮视频:(会员花心小小66制作)(会员悠雅居制作)隆重推荐老公奉天最新玄幻力作《魔界妖娆》l亲亲们喜欢玄幻的一定去看看哦。推荐老公奉天完结文:《玄月引》《凤枭》《嗜血太妹》
  • 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实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实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新闻办联合承办,是一个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学术论坛。本论坛每两年在上海举办一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是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中国故事丰富而精彩!
  •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 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 三世姐妹

    三世姐妹

    姐姐,原来是我一直错怪你了,我犯下的错,我陪你一起走,我们会一直在一起。下一世,我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你护我,而我之后,却在伤害你,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对不起,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