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6000000003

第3章 大一(2)

小祖母还爱看书,就算她发已星星,视已茫茫,还常常歪在床上拿我们的书看,从童话《顽童流浪记》、漫画书《机器猫》和《小叮当》到各类小说,她都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却在一旁笑得乐不可支。我们受她影响的还有衣着,她的打扮一向素净,标准的样式是一袭浅色洋装,襟上别一个胸针。我们五姊妹小时候照过一张相片,五人站成一排,一式五款浅色洋装,各人胸前都别一个胸针,我的是金龟子呢!

可惜我长到反叛年龄,却有一种恶劣的心胸,事事与人抵牾,又禁不得人说,有一句便顶一句,那时候喜欢用自以为是的是非标准来论断别人,对家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渐渐不能忍受。大家庭的特征是饭锅特别大,纠纷特别多。何况那时家里还有一个未出嫁的姑婆和守寡的婶婆。几个女人壁垒分明,互不相让。一天里常常听到各种不同的批评,看到亲爱的人恶言相向。最使我不能忍受的是姑婆年纪轻轻便过世,婶婆悲伤过度撞昏在棺木旁,而小祖母却在一旁追着小弟玩。

依我当时的简单归纳,我把家庭的一切祸根归咎于小祖母一个人身上,何况论亲疏远近,大祖母是亲,我当然是向着她的。小祖母大概被我伤透了心,对我也渐渐冷淡。到后来她连出门旅行看电影也瞒着我,不愿我跟去,平常便当的菜色总比大姐差。她把爱集中在大姐身上,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什么好吃好用的就是没我的份。我再次感觉到她爱憎分明的个性,她甚至当着我的面跟母亲说:“伶子就是没我的缘。”

这句话可真伤了我,既然她把话说绝了,我发誓此后不再叫她,有话要说就背着她说。那段日子,我变得不喜欢回家,每天待在学校,说是念书,其实是逃避。总要等到夜幕低垂家人用过晚饭,才摸进厨房找些残羹剩菜吃,因为我不能忍受桌上也受到差别待遇。

这种情况维持了好几年,直到离家念大学,也谈了恋爱,慢慢了解感情与婚姻旁人是不能轻易下论断的,纵要论断,也常与事实相左。上一代的恩怨自有上一代的悲剧基础,我怎能代替上帝作任何裁判呢?小祖母也有她的爱与憎,需索与苦闷,我何曾去了解她。这时我对她的感觉由怨恨变为同情。

我同时发觉大家庭的生活是学习人生最好的课本,你总是要过早地尝到悲欢离合的滋味,会在同一天看到亲人死去,又看到新生命降临;看到亲爱的人争宠争斗,又常把对方当成暂时的敌人,在很小的年龄就要学习如何防卫自己,如何在适当的时刻哭泣与嬉笑,如何要求,如何拒绝;在血气尚旺之时,你已翻完了这本人生的课本,因为眼看前人演出这出戏;在好梦正酣时,要尝试生老病死的滋味。我能了解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心情了,他在大家庭里有所爱也有所恨,早在生命结束之前,他已活过了,为别人活过。此后,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大祖母在我念研究所那年过世,不久小祖母才真正与祖父办了结婚手续,那时她已六十八岁了。她到户政处办户口登记时,办公的小姐大约是太忙没有抬头看她,竟递给她一份家庭计划宣传单,她气咻咻地回来,又是怒又是笑向母亲说了好几番。那一天,仪式很简单,小祖母从她独居数十年的小房间搬进祖父的房间,家人面对他们时故作严肃,背后却不断交换会心的微笑,全家真的还洋溢着一团喜气,他们两老扭扭捏捏地有些尴尬,我们只好装作没有看见。以前他们鲜少讲话,此后却以斗嘴为乐。祖父上了年纪胃口极差,临到吃饭时间不是赖在床上,就是躲到顶楼烧香。小祖母总是用私房钱买些祖父爱吃的跟在他后面追,一直到饭进嘴里才肯罢休。有一次祖父发起蛮来硬是不吃,还骂了小祖母一顿,小祖母把饭菜一摔,拿起菜刀敲着桌子说:“你要气死我,我死给你看好了。”还好我们又说又劝才算了事。到了下一餐,小祖母还是兴致勃勃地调羹汤,追着祖父跑,当然争吵又重演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祖母突然老得好快,经过数十年的操劳,潜伏在体内的疾病一齐爆发出来。原来精力过人的她,头发大把大把掉,眼睛因为高血压有些溃烂,整张脸布满了褐斑与皱纹。那是一张我最不忍心看到的脸,记忆中的明眸皓齿皆成昨日之梦,令人无法相信她曾经美过。对于她的年老我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更觉不堪,有时看她呆坐在椅子上消磨一整天,我总还以为她会像往日一样跳到我面前,手指指向我鼻尖,数落种种不是。而她毕竟是不能了,只是垂着头眼神飘得好远,连人经过都没有发觉。我正想付出我的爱意之时,她已不能等我了。

小祖母死的那一天正是端午节前一天,那一天我正赶着回家过节,才一进门,父亲就告诉我们小祖母在半个时辰前去世。我和青妹匆匆上楼,看见小祖母坐在她惯常坐的椅子上,母亲正为她换衣服。青妹马上跪下痛哭也帮着换衣服,母亲泪汪汪地说小祖母过世前一刻,还为家人准备午餐,哪里知道心脏病突发,五分钟就过去了,死前一直流泪不能言语。祖父坐在她身边,竟不知她已死去,还以为她在睡午觉呢。他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她,不停叹气,以前总以为死在爱人的怀里很美丽,没有想到是这么凄凉。

那一天特别炎热,时正中午十二点,强烈的阳光直射在小祖母泛白的脸上,似乎充满了讽刺意味,那阳光灿烂得不同寻常,也罪恶得不同寻常。我汗如雨下,两脚发软,死亡的恐怖与无情正以冷漠的姿态面对着我,我竟不能掉下任何一颗眼泪。母亲要我替小祖母梳头发,我拿着梳子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小祖母的头发已经掉光了,想到她以前那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梳子从我手中掉到地上。

守丧期间,悲痛才慢慢来袭,有人劝我写文章来纪念小祖母,这个建议令我愤怒,死亡如此残酷,毁灭如此丑恶,我如何能再去重复一遍它的滋味。我们既知生命的结局,如何能做一只歌颂残缺的乌鸦?那几天我的心好像又死了一次,不能、再不能想任何事情。

丧期之后,终日沉浸在故人与往事中,一直想着流着泪去世的小祖母,死前一刻到底想些什么?她是否觉得生命是一出痛苦的戏?或者觉得生命是一场太短的梦不忍离去?抑或是这么严重的告别,只能以泪水致意?小祖母幼为人养女,长为人妾,一生受尽欺凌,心中定有幽怨难诉,也许泪水正是她一生的诠释吧?我无能诠释她的一生,只能记录她的泪水,虽然回忆会令人再度心碎。

写信的母亲

母亲一向嫌自己的字不好看,不太肯写信。遇有事传达他人,常教我们代笔。面对信纸,她恒是羞涩。但是她会纠正我们的坐姿,要我们握笔时要心诚意正,笔迹应清晰。要求母亲提笔,她会笑着直摇头,指着自己的头说“里面封了水泥”,好像在推却一件难为情的事,她是如此怕写信。

其实,母亲的字有种纯稚之美,我们的童年笔迹大概就是那样,一笔一画中规中矩又扭捏不安,拙得可爱。后来我们姊妹一个比一个走得远,她不得不提起笔来给我们写信。她有七个孩子,这令她忙碌不堪,并加速地衰老。但是她仍执意在生意打烊之后,夜深人静之时,戴起老花眼镜,在灯下写出自己毫无信心的句子,寄到美国,寄到台中,寄到桃园,她七个孩子居住的地方。

母亲写信时十分郑重,看她端坐在桌前,像小学生练字一样毕恭毕敬,看到我们哪一个走过,又毫无信心地要我们查看字句是否通顺,那个字又该怎么写?写信的母亲,像乖乖的小学生。

除了记账鲜少提笔的母亲,一定为写这么多信伤透脑筋。往往在一张信纸中,出现好几种墨迹,字句也是接力式的,大概一封信要写好几天。有时候很不忍心看她如此劳累,要她不用写了,虽然心里还是很希望看到这种五彩的信,织锦的信。可是她还是战战兢兢地写下去,拍着自谓封了水泥的头,写下去。

母亲的童年很寂寞,外祖父和外祖母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意见不合分居。外祖父工作忙碌,常常一整天看不到人影,偌大的果园只留母亲一人看守。外祖父很疼爱母亲,买一整桶的糖果饼干放在家里,任母亲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可是那么多糖果饼干,一个人吃不完,一个人吃也没意思,只好放得发霉。母亲提起这件事,便要叹息一回说:“唉,那么好吃的东西。”其实东西有什么好可惜,可惜的是人寂寞,东西也寂寞了。

外祖母不识字,不能写信给母亲,只能趁外祖父不在的时候,偷偷去看母亲。外祖父出门一定把大门锁起来,谁都不能出入,母女只好隔着竹篱笆喊话,外祖母一面喊母亲的名字,一面把铜板丢过竹篱笆,母亲在树丛里一面捡钱一面哭。

我想母亲第一次讲这件事给我们听的时候,一定哭了,后来大概讲了好几遍,现在说起来只是一副镇定的神态,幽幽的口吻里已经没有悲哀,只是眼神一下飘得老远老远。她又说那时好想跟外祖母通信啊,可是外祖母看不懂。一辈子没和母亲通过信,一定是件很悲伤的事情。

不知道母亲在给我们写信的时候,会不会再度想起那段往事?会不会怀念已经过世的外祖母?那个有钱便来看女儿的母亲,不能写信的母亲,终日想念的母亲。

所以,母亲很坚持要写信给我们。她和国外的大姐通信多年,感染美国人亲昵的语气,在称呼上很洋派地冠上“亲爱的”三个字,每次看到这里,我总要甜甜笑一回。其实母亲表达感情的方式一向含蓄,这么露骨的话,大概是闭着眼睛横着心写下来的。这都归功于大姐在信上,喊了许多年“亲爱的妈妈”的缘故。

母亲写信的句子很平淡,因为平淡,偶尔有一句曲折的句子,就会吓坏人,像“光阴如流水,一晃已是白发苍苍,尤其时值深秋,倍加思亲”,还有“春天好怪哦,自己要保重。”她又喜欢自创新语,如“勿误思”是不要误会的意思,“烦恼”变成“心带愁的”。不知怎的,看了就是鼻酸。

母亲常说等她有时间,要好好给我们写一封完整的信。好不容易等到有一年冬天,母亲到纽约探望大姐,在那里度过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终生劳碌的母亲难得这么清闲,不但全身酸痛消失,而且听说在雪地上,像孩子一样奔跑着,我们都以为是怪事。

那一段时间,她给我们写了好多信,上自父亲,下至我们兄弟姊妹。读信的时候,我常想起在异地的母亲,如何在雪地上奔跑,如何在灯下,一字一句写出羞怯的语句,那些羞怯的语句呵!伴随着异国的雪,温柔地飘落在我心间。

我们目前的工作,都不在母亲的计划之中。依她的希望,孩子最好都住在家乡的镇上,都教小学生,她认为女孩子教书最高尚,所以她要我们一个个去考师专,我们都去了,但也都落榜。幸好落榜,才能继续往上念,后来大姐和青妹念博士、硕士,那已经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这时我发现母亲开始看一些书,在这之前她只埋头于工作。她说这是为了能赶上女儿,赶上时代。有一阵子,我在报社服务,她更勤于读报纸,也会给我一些意见。但是她的信依然是腼腆的,羞于展示刚学到的新名词、新观念。

我常心折于文学作品里缠绵的爱情,也喜欢拼凑一些美丽的句子,但是与母亲写信尽量朴素,唯有朴素才能表达更真挚的感情。母亲的信中,写的无非是天气凉了,热了,家中大小如何,努力加餐饭之类的句子。我则喜欢告诉她,吃过什么东西,如何好吃,胖了几公斤,买件漂亮新衣。生活还原到吃饭穿衣,句子也简化到清清如水。在这样朴素的对话中,已不必再去渲染情绪的高低起伏,以及生活中的得失荣辱,像心灵所能照顾于身体的那样:饥么?寒么?

给儿女的信,是母亲一生所有的作品,她没有为自己写过只字词组,甚至从未写过情书。母亲和父亲在同一条街上长大,订婚后才谈恋爱。沉默寡言的父亲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在外祖父家静静坐一上午或一下午,眼光不敢往母亲那里抬。母亲走进走出,也只敢从眼角偷瞥父亲一眼。这两个沉默的影子还来不及交换一个字就结婚了。

我想每个人多多少少会在某些人身上,寄存一些文字,这些文字莫不是感情的保证。未曾在恋人那里寄存文字的母亲,将凭借什么去回忆爱情?而未曾以文字表达的爱情,是不是深沉如夜?母亲在我这里寄存的文字,是美好回忆的凭借,也是心灵永恒的依靠,我将珍藏。

我很幸运地选择了文字工作,这一生不知要把玩多少新奇美丽的句子,不知要爬过多少稿纸格子?但是,最诚实简朴的句子要留给母亲,最纯洁善良的心境要还给母亲。像心灵所能照顾于身体的那样——除了珍重,还是珍重。

小大一

偷偷叫你们一声“小大一”,你们一定又要抗议:你们早已是大人了。你们不小吗?有谁的头发短秃秃的,好像是稚毛茸茸的小鸡?有谁会在校园碰到老师,站得笔直,举手为礼?有谁会在提到恋爱,还有高中生似的腼腆?在“东海”你们是与春天为伍的,你们不小吗?

我叫你们“小”,你们还嫌我不够老呢!记得第一次到你们班上课,我又长又直的头发把你们骗了,你们把我误为重修生。我本来就是重修生,重修大一的纯真与热情,不是吗?因为我不够老,你们不太相信我的话,总想争辩,你们依然笑得天旋地转。每次一到课堂,总想回去,你们不大情愿向我敬礼呢!

同类推荐
  • 履二集

    履二集

    本书是谢居高的个人诗集。居高的诗词感与哀乐,缘事而发,言之有物,郎朗上口,情景交融,颇扣心弦。
  • 鲁迅和他的周边

    鲁迅和他的周边

    《鲁迅和他的周边》是一部研究讨论鲁迅和他同时代人的著作。书中内容紧扣既定研究对象,同时注意联系当下的国情与世态,不少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者不刻意追求论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坚持从鲁迅研究的实际出发,突出问题意识,注重补苴罅漏,力求文章有开掘,有拓展,有新意;全书资料翔实,立论严谨,注重学术品质和学理内核,但远离艰涩生硬的经院文体,而采用散文随笔式的表达,行文简洁生动,文风舒展睿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海胆

    海胆

    《海胆》是一本人物特写集,收录了九篇文章,写出了九个人的秘密。之所以取名“海胆”,是因为这九个人都和海胆一样:有尖锐的刺,也有柔软的心。除了刷爆朋友圈的《和李安一起午餐》——对李安而言,电影的秘密可以讲,生活的秘密不可说。但他把生活秘密藏在电影里,看懂了,才是真正理解他了;还有:《Hello,朴树先生》——用两万字告诉你,一个40多岁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刘若英:每个女人心里都卧虎藏龙》——是做循规蹈矩的俞秀莲,还是自由肆意的玉娇龙?如果两个都想,就是太贪心吗?《侯孝贤:一根老骨头,知道自己的样子》——《刺客聂隐娘》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还有,他为什么从来不拍中老年人?……九篇文章,写了九个成功者内心的欲望、恐惧和挣扎。当你理解了他们,会更能应对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有情世间

    有情世间

    本书稿收录了近七十篇散文佳作,语言生动,全书稿分上下两辑,结构清晰,体例完整,取材广泛,有写景、有抒情。
热门推荐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我家竹马又又又吃醋了

    我家竹马又又又吃醋了

    (已完结)她和他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出生第一天,他们就被无良父母订下了娃娃亲。长大后,顾执寒却勾着她的下巴,把她抵在墙角,勾唇道,“萌萌,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我请你。”他们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中)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中)

    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讲述了因当年唐僧所取经文晦涩难懂,遂由唐半偈二度西行,求取佛经真解的故事。唐半偈先后收服了花果山灵石孕化的二世石猴孙小圣,并在小圣的帮助下收服上古驮负河图出水的龙马以及猪一戒、沙河忍者龟沙弥。而后,师徒四人西行,一路先是打败哼哈二将,后又大战媚阴和尚,之后,凿通阴阳二气、大战文明天王,夺回“春秋笔”……取经之路,可谓艰险重重。全书共四十回,影响虽不如《西游记》,但在针砭时弊、笑骂文采方面颇与《西游记》相比肩。
  • 流辰九月

    流辰九月

    阮流辰这半辈子有一信一问他坚信这辈子都会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不知道为什么打小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厮如此视财如命在第N次发现自己的行踪被出卖后他愤怒道:“本少爷的行踪就值这么点银子?就不能有点出息卖个好价钱!”九月一直以视财如命为己任九月的愿望是有一座房子,里面的床是金子做的,地是金子做的,桌子是金子做的,总之一切都要是金子做的当有一天身边的小厮变成了可爱的丫头曾经发誓的人垂头丧气的扶额道:“好吧,看来爷这次只能倾家荡产了”
  • 我不是奥创

    我不是奥创

    胡杨死了,重生成为奥创。这本是好事情,奥创这么强,可开局就差点被杀什么鬼?“幻视,你听我说,我不是奥创,真的不是啊!”胡杨刚穿越过来就看到幻视在打奥创,不对在打自己。赶忙解释,不然就要被打死了。有幸逃过一劫,胡杨赶紧想办法,让自己变回去,奥创这身份太他妈坑了。本书又名:《我!机器人????》《一个机器人的漫威之旅》《别打我,我真不是奥创》
  • 我能光合作用

    我能光合作用

    新书《小狗子永不言弃》 王信,行至一处楼台,但见匾额上书‘万紫千红春满楼。’知道是此处。便将老羊所授暗语吟了一遍:我欲寻芳在水滨,春夏秋冬四时新。量汝不识树神面,万紫千红只爱春。片刻一妇人出,立于栏杆处,将信看了仔细,忽道:树人是树人,可惜你不是人。信答:老葆是老葆,可惜你没吃饱。妇又道:汝脸怎么红辣辣?信答曰:屋里日头大。妇皱眉:怎么又变得黑漆漆?信答曰:赶跑了狐狸抓住了鸡。妇见四处无人,点手唤信入。信方踏入室内,大惊呼道,此何处耶?
  • 全球超凡世代

    全球超凡世代

    人生有第二次重来的机会,却发现眼前的世界已经不同,是为超凡世界。前身的遗馈,今世的努力,有了超越常人的超凡天赋,以此为起点,崛起其实没有那么难。
  • 楚史—乱国志

    楚史—乱国志

    要穿便不穿太平盛世,欲金戈铁马,当属赫赫三国;要做便不做牛鬼蛇神,志英雄丈夫,应为西楚霸王。君不见,两阵前,关公战秦琼,子龙搏高宠,霸王斗群雄!谁可想?帅帐中,文成计文成,鬼谷算太公,管子谋卧龙!何曾念!苍天下,兵仙征人屠,白袍伐武卒,卫公讨武穆!秦皇汉武,逐鹿中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这个疯狂的时代比三国杂,比战国乱,史称乱国时代。这本书,记载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 The Life of Horatio Lord Nelson

    The Life of Horatio Lord Nel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父子子

    父父子子

    本书由钱理群选编,收录了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鲁迅、傅雷等23位大家描写的“人生里基本的事实,单纯的,普遍的,平庸的,近人情的经验”,39篇关于亲子之情、母爱天性、师长观念和“爱”的哲学“的“人伦”题材作品,既“真”且“纯”,不仅表现了真挚的亲子之爱,尊父之情,而且有着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对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