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4900000003

第3章 回望木井架

肉孜·阿尤甫是我认识的人中最老牌的石油人。他1939年就在督办盛世才独裁天山南北时当钻井工了。那时新疆省政府与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的一帮苏联人正在合作开发独山子石油厂。那时人们还不习惯油田一说。苏联人把石油厂叫石油康宾纳。那时苏联的巴库油田名气很大。

我1987年春天在肉孜·阿尤甫三拐两拐的庭院里找到他时,他正怡然自得地坐在沙发上,身体显得有些臃胖,但看上去精神十分抖擞,说话说到激动时,眼睛会闪烁晶莹的液体。他会一口气说很多话,并且用那种老干部爽朗的笑感染聆听他调侃的人。他和颜悦色,面部表情丰富而精彩。

这一年肉孜·阿尤甫已经六十五岁,他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一点没有颠三倒四的废话。我从心底敬佩他。

肉孜·阿尤甫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苏联人办石油厂并不是起点。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就有官方布政使派员采集过独山子的石油,还拿到沙皇俄国去化验,说是质地非常好,可以与美洲相抗衡。那时候独山子隶属于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就是现在的乌苏县。

肉孜·阿尤甫给我说这些话时,我并没有刻意铭记。我那时只一门心思地琢磨他个人的石油经历,一切与个人经历相悖的东西,我都有点排斥。不过,我还是将当时感觉不重要现在感觉极重要的东西记在了小笔记本上。这一年我家还没有搬进市区,我得每天早晨很早就挤班车进市区上班。这一年还实行着夏时制。当然,不是我不想搬进市区,而是我没有能力找到搬进市区的住房。

现在我翻出二十年前的那个小笔记本,感觉肉孜·阿尤甫的那些话语,分量远远在他个人经历之上。那个在夕阳照射下,有着一派黧黑剪影的木井架,那个闪烁着熠熠光泽的小油罐和釜式蒸馏装置,代表着东方大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起点之一,不管你是否认可,它可能就存在于九曲回旋的历史长河中,如果你不触摸它,它可能就会被湮灭。

肉孜·阿尤甫在我的生命中恍惚就是一个谜。虽然他后来于1993年谢世,但他那敛息静气的神情依然留在我心间。他叙述时虽然没有什么修饰词,汉语说得也有些磕磕绊绊,但那洪钟般的磁铁之声,使我多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

独山子油田就坐落在天山北麓一个倾斜的丘陵地带,近旁有一突兀而立的独山,俗称泥火山。因贴近天山山脉,气候温润清新,阳光充沛,没有大漠戈壁的干旱与酷热。独山子的原油色浅质轻,这里是油质清纯的精良油田。1906年曾有沙皇俄罗斯的商人阔阔巴夫请求清政府租开这个油田。那时衰败的大清王朝虽然腐朽与没落,但却也有几个骨性刚烈的新疆大吏阻挡了俄罗斯商人的觊觎之心。后来,我查阅了《新疆图志》、《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乡土志》和《清朝续文献通考》,那个阻止沙俄扩张行为的官员没查到,却查到了首先确定开采独山子石油的官员是主持新疆财政的藩司王树楠。

那位有着维新思想的近代学者,长相英武,眉宇间透着一股睿智和英气,嘴唇还有些微微上翘。他1909年刚刚到任,就马不停蹄地操办了一件大事,派人赴俄罗斯购置挖油机器,倡办新疆自己的石油工业。那时候新疆与内地相隔千山万水,道路崎岖遥远,舍近求远就是愚钝。用俄国那“挖油机开掘油井,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

1935年,耄耋之年的王树楠,依然惦念着新疆的石油,他在给游历了准噶尔盆地,也游历过巴库油田的吴蔼宸所著的《新疆纪游》作序时,仍然高呼一种阔大的理想:他说新疆“矿产之富,尤甲于全球,即煤油一项,足供五大洲之用而千百年不绝”。

这是1935年王树楠老先生的肺腑之声。按照王树楠的这个呼号推算,新疆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应该储量巨大,但浩浩五大洲之用显然是话大了。当然,那时石油之用与今天石油之用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新疆任职四年的王树楠是近代新疆石油工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称谓虽然有人认可,但仅仅生存在极小的石油圈子内。因为偌大的泱泱中国,有众多风云变幻的大事,这点区区石油小事早被闲置在一边了。

肉孜·阿尤甫荣幸地作为天山北麓褶皱带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油工业早期亲历操作者之一,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自豪,也显露出一种对早先石油钻井的怀恋之情。我在1987年春天对他采访时,完全没有想到二十多年之后,我会突发奇想地写这段鲜为人知的记忆。因为在我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到了那个小笔记本。我对当年我的幼稚和海阔天空般的责任感十分惊诧。我写到:石油,一条奇异的大河,你总有一天会让世界为你而战栗。今天,我看着这句可笑的话,隐隐感到暗藏着一种奇异的杀机,也隐隐有一种被击中的快慰。是的,今天的世界经济正在为突然膨胀又突然疲软的石油而心痛着。

肉孜·阿尤甫说,他十七岁到独山子当石油钻井工时,还是个毛孩子。那时他们用的还是木制井架和柴油机动力,更早一些是蒸汽机动力。木井架需要搭架子工用一段时间搭好后,钻井工才上井。那时他每天徒步翻山去南沟上井,而苏联人就坐老式嘎斯小汽车巡井和监督生产,中国职员们就骑马上班。那时油矿总计约有二百多名职员和工人。1941年他们打出一口高产井,就是赫赫有名的二十号井,日产原油四十余吨,据说还惊动了退缩在千疮百孔的山城重庆又忐忑不安的蒋介石。

肉孜·阿尤甫给我们叙述时,刚刚离休,正静静地坐在自己家里沙发上打发时光,虽然身体有些臃胖,但从骨子里能分辨出早年那精明强悍的风采。我尊重他的品德,是因为在对他前后九天的采访过程中,他居然没有说过他后来的官位和权力,他淡泊和清雅的心态让我钦佩,也让我多年之后仍对他怀有真挚的仰慕之情。

肉孜·阿尤甫干石油钻井近五十载,是最早看见石油从地底下咕嘟咕嘟涌冒出来挖油工之一,也是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新中国石油壮士的最早实施者。他裹着一件老羊皮站在油兮兮的木井架下提钻、打卡之后,又在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领导的三区革命军当军人,而当他于1951年重新回到独山子油矿时,看着那荒废又凄凉的旧日油井,心里虽然有一股苍凉感,但也有一种对未来大油田的美好憧憬。肉孜·阿尤甫这样想着,就绾起衣袖投入到新中国刚刚成立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向茫茫土地的探求之中。

这一天,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鹅黄色军服的肉孜·阿尤甫,快乐而充满朝气。他看到一位当年也在独山子油矿当技师的苏联人切那柯夫。肉孜·阿尤甫有些兴奋得不知所措。切那柯夫拍着他的肩膀说,当年的毛头小伙,今天白杨一样挺拔的汉子,你会用你隆起的肌肉去挖掘金子般的石油。我们当年是雇佣关系,今天是达瓦力西(同志)。肉孜·阿尤甫也高兴地回应道:达瓦力西!达瓦力西!是的,肉孜·阿尤甫没有忘记,眼前这个苏联老大哥钻井处处长切那柯夫,当年曾是个脾气颇大的技术权威,他曾暴怒着脸解雇过一名整天酗酒的浪荡青年。

肉孜·阿尤甫回忆着1939年的古旧记忆,他的一只眼睛有一些不太好。他看人时你会觉得似有更深一层意思潜伏在话语背后。后来,我们熟悉之后,我反而觉得那才是真实可信又独具魅力的肉孜·阿尤甫。他说:那时候机器都是从塔尔巴哈台(塔城)那边的巴克图运来的。苏联人很会算账,他们一边画图纸,一边支使年轻人卖力干活。我们当时吃的是从乌苏种植的粮食和蔬菜。于是,我们就不停地干活。我还知道一个秘密,我不曾告诉过任何人。包括我的家人。那一年,我曾听过新疆学院组织的讲演,那个讲演的人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讲的是怎么抗日,怎么多产石油,听得我心里一阵阵震颤。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呼图壁区块打井时,我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我一直把这件事珍藏在心底,它像一盏明灯,是点亮我几十年石油岁月的圣火和懊恼时追寻的精神支柱。

杜重远让肉孜·阿尤甫心存敬意也心存一角明丽的阳光。

肉孜·阿尤甫说的杜重远,就是那个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又为人正直豪爽的谦谦学子和实业家杜重远。杜重远曾经是新疆督办盛世才留学日本的老同学。在他的实业救国梦被日寇的铁蹄踩碎之后,他放弃了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来到偏远的迪化(乌鲁木齐),企图用他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和寓意深远的思想去开辟筑就美丽的抗日大后方。杜重远看中了同学情谊,也看中了云雾缭绕的天山之巅那抗日救国的火热环境。虽然那环境有些薄雾朦胧,但他还是走进了氤氲的迷雾。就是这一年夏天,身为新疆学院院长的杜重远,组织了一个二百人的“暑期工作团”深入伊宁、绥定、精河和热火朝天发展的天山北坡石油小镇独山子,宣讲抗日,痛斥日寇的强盗罪行,并且排演了大型话剧《新新疆万岁》。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晴朗明净的画面啊,杜重远以他意气纵横的才能,撼动着翠绿的天山松林,也撼动着浩浩旷远的大漠与戈壁。

杜重远当然逃不脱隐藏极深老同学盛世才的奸计,并且最终被盛世才以捏造的罪名套上了一副沉重的镣铐,于1943年5月2日被杀害。杜重远是一个被云雾缭绕的同学情杀害的冤屈者,更是一个英名永存的爱国勇士。杜重远后来成为了与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英勇就义的中共党员们齐名的盖世英杰。

肉孜·阿尤甫是幸运的,他居然能亲耳聆听杜重远那洪亮而才华横溢的演讲,亲自感受那硝烟弥漫年代的荡气回肠之正气,我为肉孜·阿尤甫的幸运而庆幸和欢悦,不管这个欢悦的结局如何,我都把它视为珍宝。也因为这次采访,我对肉孜·阿尤甫有了更深层意义上的崇敬。

后来我核实过一些肉孜·阿尤甫油田钻井工作历程,我发现,他的钻井经历也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甚至让我流连忘返。从1951年打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开始,他就转战于玛纳斯、呼图壁、托斯台、安集海等地,这一连串的地名让他变成了一位真正的钻井专家。最难忘的还是1955年打卡因地克构造,那时他已是勘探大队的大队长。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率领钻井队打出了当时全国的最深井卡4井,井深达3224米,也享受了密密麻麻的长脚大蚊子的叮咬。以后,他就带领着他的队伍来到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拉玛依,在克乌大断裂带上寻找和挥洒着他的宏图大志。他还说,1958年他被任命为第一钻井处处长,当时浩瀚的盆地西北缘矗立着几十个巍峨的钢铁井架,气势宏伟,场面热烈。那些喷涌不绝的一区、二区的许多产油井都是他们用不倦的激情打下的,那真叫过瘾啊。

我惊异地问肉孜·阿尤甫,你一共打了多少井?

他略微想了一下,说:算上新中国成立前用木井架打井,我真的记不清了,大概有七八十口井吧。

七八十口井,在那个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石油钻井是计算进尺的行业,它分为勘探井和生产井,它记录着钻头向下挺进的距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口二三百米深的井,需要打四五个月时间,而现在由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打一口三四千米深的井,也仅仅需要一个月时间。这就是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速度。肉孜·阿尤甫几十年下来打了或带领大家打了七八十口油井,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录。虽然它与如今的钻井速度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但它还是确立了肉孜·阿尤甫那个时代的历史高度。

这七八十口油井,如果有三分之一的油井出油,那它们流溢三十年下来就是一组不可低估的石油数据。在石油大亨、石油财团不断垄断着世界经济走向甚至搅动世界政治涡流的今天,石油的确蕴含着一股奇异又奇妙的惊人力量。

肉孜·阿尤甫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石油符号。

那是1987年春天,六十五岁的肉孜·阿尤甫显得还很健康,虽然身体稍稍有些臃胖,但行动依然敏捷和干练。如果肉孜·阿尤甫依然健在,2007年应该是八十五岁。

1939年,十七岁的肉孜·阿尤甫在独山子油田踩踏的那种木制井架高二十二米,动力装置是当时最先进的柴油机器,叫切留纳巴拉格列氏油机,有十八匹马力。钻机叫斯塔劳斯阿别,可钻井深三百余米。那时,出油井占六分之一,其余都是废井。如今,若要寻找这种古旧的石油钻井设备,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同类推荐
  • 愿有素心人 陪你数晨昏

    愿有素心人 陪你数晨昏

    当你越过高山,走到繁花深处,也别忘了那些陪伴过你的人,他们是岁月留给你的最好的礼物。本书精选了达达令、李梦霁、倪一宁、顾一宸、柒先生等20余位青年作者的25篇原创作品,从爱情、亲情、友情等多个角度讲述生活中暖心的陪伴故事。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愿这些温暖的文字能陪你度过漫长岁月,愿有人陪你数晨昏。
  • 乔茜的魔术

    乔茜的魔术

    我的同学乔茜第一次将我带到她的家里去时,我就意识到她是个充满了秘密的人。在一个书房里,我看到一个巨大的书橱占据了整整一面墙。乔茜碰了书橱里的一本叫《孤独的井》的书,书橱突然晃动起来,接着出现了一个大洞。“暗道,”乔茜笑着解释道,“魔术大师的家都会有这样的暗道。”她拉着我走了进去。我们一进去,书橱立即自动合上了。里面漆黑一片。乔茜打开了一种挂在脖子上的手电筒。在一面墙前,她打开一扇只有巴掌大小的小门,里面露出两个眼窝大小的孔。我凑上前,透过两个小孔,看到了乔茜家的客厅。
  • 林徽因散文集

    林徽因散文集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所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
  • 爱的赞美

    爱的赞美

    《暖情》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爸爸也选择了下岗。妈妈一气之下与旧恋人为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形下,平日与爸爸靠打工度日。之后,父子走上寻妻找母的征途。期间,为维持生计,冬冬和爸爸扫马路。《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今天下午,我们实验小学学生汇聚电影院,伴随纷纷泪水,观赏电影《暖情》。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梦计划书

    追梦计划书

    我有想过写穿越、重生、系统、女尊、都市、军事战争、游戏……等小说。随着时间推移,看得书越多想法越多,最后我想想还是随便写亿点点曾经的梦想或者说一些乱七八糟想法。拼凑在一起成为我的自传、日记?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笙歌散尽晨曦愿

    笙歌散尽晨曦愿

    他,是她整个青春认真喜欢的人。她,是他一直以来重要的红颜。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他们之间越走越远……他说:“顾小溪,我们不要再见了!”她说:“陆辰,我不要再喜欢你了!”后来,他们再次重逢;她,成为了他此生永远的回忆。他,再也没有遇到过更好的人……
  • 事中人

    事中人

    她是学习平平普通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来到了她从来没有幻想过的地方,遇上了他…
  • 半妆江山半为君

    半妆江山半为君

    于熊熊业火中重生的公主,为报亲人之仇,掩女儿之身,以胞兄之名登帝王高位。外戚强权,太妃狠辣。但,只要有那个人在身后……“我说过,帝王之路是血染骨砌而成的,既选择了,就收起你的慈悲。”“太子年幼,由本王代为摄政。”“皇帝太过仁慈,便是无能。”“商启,你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最后当尘封多年的真相浮出水面,当她的世界黑白颠倒,善恶不分,当所有她爱的,爱她的人都一一离去,当她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楚依安,其实我们都该死。”
  • 从武林外传开始的武侠之旅

    从武林外传开始的武侠之旅

    一个年轻的古武子弟,因灵气消散,无奈只好冒险修炼残缺笔记,意外得到了在武侠电视剧中穿梭的能力,他能走到最后一步吗?能回到他那家人身边吗?请关注本小说!谢谢!
  • 玻璃时代

    玻璃时代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不能完全理解一句话——文学来源于生活。那时我宁愿相信自己的心灵或者我不可知的远方。可是今天,当我真正经历了生活,我觉得文学需要的一切就在我的身边,在周围这些朴素、丰富、坚忍的生活着的人们身上,我做不到忽略他们的苦难而去描写我不知道的一切,或者低下头玩味滴落在我自己脚尖上的泪水和花瓣。我做不到,我更爱他们的苦难和喜悦,包括他们小小的狡猾和妥协。我爱身边的这些人。
  • 重生:青葱岁月

    重生:青葱岁月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你会干什么?是好好放肆一回,不再辜负曾经逝去的青春,还是努力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学霸千金?重活一世,原本受尽欺辱,性格懦弱的季小北决定不再顺从,不再随波逐流。既然来了,那么便好好的疯狂一回吧!江別月,顾凉薄,前世你们所带给我的痛苦,今生我必然加倍还来。不管别人,这是季小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世,她不再懦弱,不再受人欺压了!
  • 仙乡甜蜜坊

    仙乡甜蜜坊

    她,来自异界的强大元神借胎重生成普通人,却因命运的碰撞,从此改变一生。。。带着神秘的空间,一步步坚强的走下去。由下堂妇最终蜕变成快乐美丽的仙子。他,天之骄子,却从小失爱。冷峻霸道,却为她宁化绕指柔。。。七彩仙株育佳人 万载梦乡养神魂 一朝星动花甜意 今世并蒂蜜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