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2200000009

第9章 方厅

自从搬到新家以后,早晨总是赖着不起来。也是,又不用坐班,不像以前,需要六点就起来赶通勤车。尤其冬天,天还没亮,冻得躲在车站附近的小胡同里避风,有时通勤车还无故不来或晚来。晚上回来,也是天已经黑了。两头不见天日的就那么过了好几年。赖在宽宽的定做的大床上,阳光从明亮的玻璃上透进来,晒得小腿暖融融的。老伴每天都是早早起来,我就在迷迷糊糊中听着厨房里“滋滋”的油爆锅声、水声和轻轻的走动声,感觉那样的踏实。方厅和卧室都是朝东的,所以早上的光线特别的充足,加之现在的塑钢窗都很大,视野几乎没有什么遮拦。这样体会着慵懒和安宁的感觉,往往就是太阳大放光华的时辰。早晨的清新化为一片忙碌。我更喜欢六点多钟的阳光,清冷冷的,仿佛透明的水,蒙在万物之上。而八点过后的阳光则显得沉闷了,大概是热度使然吧!方厅里的阳光最早斜射进来,一直延伸到大半个地板。有时我穿着睡衣,或者光着身子,坐在棕红色的沙发上,观察阳光一点点缩短,直到最后集中在方厅窗户下约一米半的范围,就不再移动了,这样一直能持续很久。

新房在六楼,方厅和主卧室面向大街,马原的卧室向西。这样的选择也是我刻意为之的。诗人需要在闹市区居住,以抵消内心的寒冷。闹市区的房子太贵了,而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既能享受到新鲜的空气,窗下大街的车声人语,又足以让我们这些泡在文字里容易飘起来的人踏实下来。也可算做一种平衡吧。方厅的面积是整套房子里最大的,大约有37平方米。马原能和他妈妈在方厅里打羽毛球。夏天一进门就凉丝丝的,在外奔波的汗马上就消下去了。因为是明厅,方厅里的温度居然也分出了段数,靠近窗户的半段比较热些,越向门口(朝北)越为凉爽。我曾想在窗户下面安一张可以折叠的小床,或者是竹子的躺椅,阳光好的时候就躺那里晒晒太阳。后来比量了一下,太占地方了,干脆留着看风景吧!下雨的深夜,我有时就放着肖邦的夜曲,或是喜欢的伤感的蔡琴的歌曲,关上灯,看雨从路灯上落下来,看偶尔有出租车溅着水花、尾灯红红地慢慢驶过。我最喜欢待在方厅里享受凄凉的安宁。白色的墙壁,红色的落地窗帘,窗户上还有一层绿色的薄窗帘,平时也不怎么展开的,都束在一起。棕色的地板和胡桃木色的一排五组的书架,平衡了屋子里的色调,白色和棕色平衡起来,显得敞亮而踏实。电脑桌也是深棕色的。如果没有这些深色调的家具,方厅里的气氛会显得比较轻浮。方厅也兼具书房的功能。我的书和电脑(这是我家仅有的最贵重的东西)都放在方厅里。我会从早晨起来一直待到深夜,有时什么也不干,就坐在沙发上扫描一排排的书,每一本都是一个朋友,有的很熟悉了,有的只来得及交谈上几句,有的甚至还一直没有打开。我最喜欢看书封的颜色了,灰色的卡夫卡、蓝色的博尔赫斯、黑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有的就杂处在一起。我的阅读面其实不算很宽,基本上还是局限于外国诗歌、外国文艺理论上面,小说很少,中国人写的书几乎就没有,只有一格的古典作品。就是这么窄的范围,这辈子几乎已是无法全部读完了。想来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事,说是东方的一个皇帝想获得智慧,就命令一群贤士去把人类全部的知识收集起来。30年过去了,学者们用骆驼载回来5000册书。皇帝吩咐他们去压缩。15年后,书成了500卷。就又命令他们去压缩。又过了10年,书成了50本。然而皇帝老了,连看这几本书的精力也没有了。他让学者们再次压缩,要在一本书中提供给他人类智慧的精华。学者们又苦干了5年,可是这时皇帝已经气息奄奄,连这仅有的一本书也不能看了。有时我想,如果我只有时间读一本书,那么我要如何选择呢?对于在我,当然非《圣经》莫属了。可就是《圣经》,我也无法全部看完,尤其是那些仪式的细节,看了也记不住,只能跳读。

关于方厅,我在没有方厅的时候曾经梦想过这样的一个方厅。

它应该是朋友们谈话的地方

它应该有很小很小的杯子

和很大很大的椅子

一扇门通向洒满阳光的平台

另一扇通向漆黑温暖的卧室

阳光不能直接照亮它

黑白方格的地板

也不需要灯光

装饰空白的墙壁

那里有丝绸柚子的香气

凌乱的书,喝剩的酒

和许多不必说出的话

客人直接落座,不用脱鞋

不用向谁致敬

它应该属于老年,属于私生活

公开的部分,是诗人和死亡搏斗后

暂时休憩的内部广场

有纸折的麻雀散步,剥啄

有伟大先人的肖像,目光严肃

现在看来,许多想象都没有落实,比如黑白方格的地板就是一例。记得装修时我曾半开玩笑地建议老婆,运来一车白色的细河沙,铺在方厅里,也不用铺地板了。再比如进屋不用脱鞋一说,是万万办不到了。为什么我会向往那样一种不用脱鞋就可以进的方厅呢?有个很简单的原因,我是汗脚,穿袜子也费,经常是有洞的,有时大脚趾顶出个窟窿,就左右互换接着穿。这样,到人家脱鞋就很尴尬。至于“凌乱的书”,也未必凌乱了,它们都规规矩矩地待在书架里,等待有缘人的手轻轻翻开呢!方厅里还缺什么呢?徐元正大哥曾经建议我们买一套喝茶的茶几,是那种木头雕刻的。老婆去商店找了找,太贵了,也太占空间了。况且我是个生活上不太有情趣的人,根本不懂茶中真味。正如《红楼梦》里说到喝茶,一杯方为品,两杯则为解渴的蠢物了,三杯就简直是饮驴了。我喝茶就纯属于饮驴的那伙的。如果说以后还想添置什么的话,那就是要放个可以折叠的沙发床,可以躺在上面看书;下班累了,可以直接奔过去一倒;朋友来了,可以睡在上面,成双成对的也能睡得下。也许是少小离家,父母又过世得早,我非常喜欢人多,有时就算这个83平方米的房子,除了两张正式的床睡三个人(也就是主人三口),到底能睡下多少人——主卧室的地上能睡两个,马原屋的地上能睡一个,方厅则至少能睡8个人。我和大哥说过好几次了,哪年过年,大姐、二哥、大哥和我四家都在哈尔滨过,也住得下的。想想大姐在克山,二哥在长春,哪里有这么容易的机会呢?朋友们慢慢地了解了天性孤独的我其实很爱热闹,一来朋友就高兴。所以,在搬家后曾不是特意地和朋友们聚会了一次,有十几个人。钢克和老宋、老韦不是猫在卧室里听音乐,就是在厨房里喝茶。玉林、志伟他们就在方厅我的电脑桌上打扑克。几位女士坐在窗台上闲聊天。我虽然不擅待客之道,甚至都想不起给人添茶,心里却非常温暖。人生苦短,古希腊诗歌《幸福四要素》中说得好:“人皆有死,最重要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天生性情温和,第三是有一份并非来之不义的财产,第四是有一批朋友欢度春光。”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本书选取了舒芜先生论述唐宋诗的经典文章20多篇,内容涉及行旅诗人孟浩然、王维散论、李白诗中的白日光辉、高适与岑参、猛禽鸷鸟──杜诗中常见形象、论韩愈诗、细读元稹《行宫》、读郑嵎《津阳门诗》、谈《唐诗三百首》、帝里皇都和山川郊野、由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隔篱娇语、名句的后来居上、扁舟·轮舶·宇宙飞船、李清照的“扮演”、何用嫁英雄、花下一低头、彻底悲观的《人间词》等。
  • 最美元曲:我在白云下等你

    最美元曲:我在白云下等你

    世态苍凉,一灯如豆。素衣青袍的读书人,在辗转反侧中,提狼毫,磨端砚,属文作曲,在辞文作曲中聊以慰藉。有人说,要知人论世。但是作者寄托在作品里的情感亦可以让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曲一人生。本书选取了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六位元曲大家的作品,通过优美的笔触为读者解析他们的人间事。
  • 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朗读者系列)

    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朗读者系列)

    《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适合传递对长辈的情义——唏嘘时光匆匆、歌颂岁月铿锵、表达对他们的关怀、抒发对他们的敬爱……《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地下

    地下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1Q84》是《地下》的遗址。始自《地下》并不断发展的物语理念在《1Q84》中努力付诸实践,但并未充分实现。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比《1Q84》更成功。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贵女有恨

    贵女有恨

    大恩竟成仇?!封后前夜,渣妹渣母合力把她弄死,并代替她成为皇后?重来一世,她智斗渣母,恶整渣妹!不仅如此,还要找个硬靠山。等她拜了师,学了艺,却有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天!师傅救命!
  • 农家女的恬静田园日记

    农家女的恬静田园日记

    落香儿是南葡国一个偏远山区上河湾村人士,在她很小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时,她就已经被换了芯片。换成了从现代魂穿的落香儿,那个性格大大咧咧的男人婆。在贫穷生活的打磨之下,从此她的一生都跟着变化,连她的性格也给磨灭了棱角。只是初心不变,不管处于哪个年代,还是为着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着。。。
  • AR对决

    AR对决

    一款名为“二十一”的游戏上市,每个城市只能有二十一个玩家。在最初阶段电脑上的竞技之后,游戏进入虚实合一的第二阶段——AR世界,玩家可以在现实和游戏之间穿梭,而无需借助电脑。初中生郑毅对AR世界着了迷,为了成为游戏赢家,他隐藏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却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让他捉摸不透。友谊与利益纠缠,理想与阴谋混杂……在这亦真亦幻的世界中,郑毅能否走到游戏的最后?
  • 烈火女(卫斯理珍藏版)

    烈火女(卫斯理珍藏版)

    「烈火女」,苗疆蓝家峒倮倮人的精神领袖,极其怪异的是,她们的身体竟会冒出火焰。卫斯理、白素、红绫、蓝丝和良辰美景等人,先后远赴苗疆探险。在深山的洞穴内,他们发现了多具骸骨……追查下,原来「烈火女」传说的背后隐藏着不少秘密,当中竟包括降头女蓝丝的身世!烈火女这故事,当然是《探险》、《继续探险》的延续。除非是神仙,可以改造人的脑部,据许多外星人说,那是十分简单的手续,更改一下密码即可。但地球人如今既然做不到,地球父母也就最好不要太热切弄一踀模子让子女躺进去。那是没有用的。
  • 躲在尺子后面的恋人

    躲在尺子后面的恋人

    生活在西南边境的额西里斯人,自称是神荼的后人,会使用神荼文,制作符咒,召唤和驱使一切鬼灵。但是,额西里斯人在宋朝以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有一天,中学生郭逸和几个同学去“烂地”探险,而杨佳偷偷的把一张神秘的纸条塞入郭逸的衣兜里。学校的运动会上重现于世的神荼文又是怎么回事,这是一场阴谋吗?杨佳究竟是什么人?纸条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王的懒懒小兽妃

    鬼王的懒懒小兽妃

    前世为古武世家的她因为一场爆炸而重生在一个下人身上,见过穿越成千金小姐和王妃的,还没见过穿越成下人的。身份不过尔尔,只要能力强,还怕她搞不到一个身份吗?拥有血眸的她统领着万兽,血眸的背后竟是隐藏着巨大的身世。身世的背后,却是暗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想无忧无虑过一生,老天还真是惊喜不断,邪魅如修罗的鬼王不知是吃错什么药天天嚷嚷着给她暖床。”大哥,我体热,不用暖床。“”没事,我体寒,正好互补。“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Building Resilience with Appreciative Inquiry

    Building Resilience with Appreciative Inquiry

    Journey through hope, despair, and forgiveness Leaders cannot predict the complex challenges they are called on to face. Veteran consultants Joan McArthur-Blair and Jeanie Cockell show that Appreciative Inquiry (AI) is an invaluable tool to build resilience.
  • 最强超凡系统

    最强超凡系统

    【系统流】新人新书,写得不好勿喷,谢谢!小小工人,获得超凡系统,走上王者之路!【不会写简介,将就着看吧~】【QQ群:72280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