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2200000038

第38章 布莱恩特的水鸟

布莱恩特的名字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去年翻译《迪金森诗选》的时候,她在一首诗中提到过他。

诗人歌咏的秋天之外,

还有几个散文体的日子

略微在白雪的这一侧

在薄雾的那边。

几个锋利的早晨,

几个苦行的黄昏,

别了,布莱恩特先生的“黄花”,

别了,汤姆逊先生的“麦捆”。

静下来的是溪流的奔忙,

密封的是辛辣的阀门;

催眠的手指轻轻地触摸

众多小精灵的眼睛。

也许会有一只松鼠留下,

留下,分享我的悲伤。

哦上帝,给我一颗明朗的心,

去承受你狂风般的意志!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其中明朗与悲伤交织。布莱恩特第二次引起我的兴趣是昨天翻译惠特曼的时候,他有一则笔记为《威廉·库伦·布莱恩特之死》,里面引了布莱恩特的一节诗。

我凝视灿烂的天空,

四周绿色的山峰,

我想,当我终于躺下

在土地中静静安歇,

最好是在开花的六月,

小溪发出快乐的曲调,

树林传来愉快的声响,

掘墓人的手,为我掘坟,

青山上的草皮将会裂开。

诗显得有点旧,但最后一句却强烈地吸引了我。诗中流露的对死亡的达观态度,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凡真正的诗人,都会举重若轻,严重的事体在他们却如同玩笑一般轻松。即便在面对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灾难、威胁和大限时,他们依然能观照到自然的细节之美。记得阿赫玛托娃在战时转移的危急关头,依然兴致勃勃地指给女友看“火车车顶上特别白的雪”。

在布莱恩特的《致水鸟》中,诗人表达了对上帝存在的确信,他相信那引导水鸟飞越长天荒漠的无名力量,也将引导他走完人生艰难的漫长旅程。在这点上,迪金森显然不及布莱恩特,她诗中的松鼠是温暖的、抚慰性的,没有水鸟的那种坚定执著,但两位诗人对上帝存在的信念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便我们可以感觉到,迪金森多了份悲伤与犹疑。两者另一点共通之处是自然与神合而为一的宗教自由主义,从自然创化的生命中体会到上帝的伟力,从而强化自己的内心,体验自己也是上帝的永恒力量的一部分,也是他所眷顾的对象。正所谓,主不使一只麻雀落在地上。

现在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被美国两位大诗人所喜爱的布莱恩特先生吧!布莱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1794~1878年)出生于麻省的卡明顿。布莱恩特出生后时常生病,脑袋出奇的大。据说做外科医生的父亲为了使他的脑袋变小,每天早晨把他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泉水里。然而这个孱弱的孩子一直活到84岁。他学会了做艰苦的农活,坚持在树林中作漫长的散步以增强体质。这些散步发展了他对于自然的浓厚兴趣。他在家乡附近的乡村里流浪,沉思死亡,沉思他自己多病的童年。

21岁时他获得律师资格。结婚五年后应邀为一家新刊物《美国文学报》撰稿。1826年到《纽约晚邮报》担任编辑,并逐渐成为这家报纸的股东之一,声誉鹊起,成为纽约最显赫的人物之一。据说狄更斯访问美国时上岸的第一句话便是:“布莱恩特在何处?”1873年,他与朗费罗被俄国科学院双双选为荣誉院士。除他们两人之外,丁尼森是当时唯一得到这种荣誉的英语诗人。妻子死后,布莱恩特于76岁那年开始翻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844年,布莱恩特担任《纽约晚邮报》主编,成了美国早期环境保护主义者和首批环境新闻记者之一。在担任主编的近50年生涯中,他发表了大量文章来描绘纽约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土地保护意识。布莱恩特可能是利用媒体影响政府环境政策的首名新闻记者。他的评论《寻觅公园》,批评纽约市政建设不重视公共园林的地位,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1851年,纽约市政府拨出一块土地,后来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中央公园,这是当下美国最贵的地产之一。1878年,布莱恩特死于脑震荡,享年84岁。他在中央公园意大利爱国者马志尼雕像揭幕仪式上讲完话之后便摔倒在地。那一天天气炎热,布莱恩特没有戴帽子。曼哈顿城中现有一个纪念这位诗人的小公园——“布莱恩特公园”。

《致水鸟》

你要去往何方?露珠正在坠落,

天穹闪耀着白昼最后的脚步,

远远地,穿过玫瑰色的深处,

你求索着孤独的道路。

也许,猎鸟者的眼睛

徒劳地看着你远飞,想要伤害你,

当红色的天空衬着你的身影,

你飘摇而去。

你想要飞往何处?

要寻觅杂草丛生、潮湿的湖岸?

大河的边沿,还是磨损的海滩?

那里有动荡的巨浪起起落落。

有一种力量关照着你,

教导你在无路的海滨,

荒漠和浩渺的长空,

独自漫游,不会迷失。

你整天拍打着翅膀,

扇着远天那寒冷的稀薄大气,

尽管黑夜已靠近,你已疲惫

也不肯屈尊降落安全的大地。

不久那折磨就会结束;

不久你就会找到夏天的家,歇下,

在同伴间欢叫;不久

芦苇将弯下,在你隐蔽的巢上。

你消失了,天空的深渊

吞噬了你的身影;但在我心上

已深深留下你教给我的一课,

它不会很快遗忘。

谁引导你穿过无垠的天空,

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

也会在我必须独自跋涉的长途上,

正确地引导我的脚步。

同类推荐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并非完整的人物传记,而是重在介绍可供读者借鉴的大师成才之路;《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也不是普及大师们所掌握的艰深难懂的知识,而是描绘他们那令人景仰的品格风范。这是一位数学家写的一本散文集,讲述了12位科学与教育大师的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美丽人生。他们都是卓有贡献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今人正在享用他们的科学文化成果,应该认识并且走近他们。《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的主人公个个光彩照人,成就非凡,却也曾经历坎坷。他们之中有作者的师长、朋友。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饱含深情,更兼美的文笔。文章写得感人肺腑,每篇故事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与普适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无论为人师者或莘莘学子,都将在阅读《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时获得乐趣与激励。
  • 向命要诗(中国好诗·第二季)

    向命要诗(中国好诗·第二季)

    沈浩波的诗歌状貌尽管在诸多人看来还处于多变期,但是其创造力和写作的持续性在同时代人当中是罕见的。尽管他曾在上个世纪末的诗歌运动中嗓音突出、姿势怪异且最终赚尽眼球引风骚一时——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种青春期的写作策略和运动心态而已。他不同阶段的诗歌都带有强大的个体精神势能、生命意志、“现实感”、爆发式的想象力以及越来越突出的先锋精神和担当意识。他的一些诗歌尽管在题材和用语上有明显的“冒犯”,但是他的诗绝不藏污纳垢——这实际上是诗歌一种特殊的“还原”方式,有时候“现实”要比沈浩波的这些诗更荒诞更残忍更不可思议。他在冷峻、讥诮和戏剧化中压榨出的人的“小”和生存的“恶”以及历史的“黑”,甚至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痛彻心扉的。沈浩波越来越自觉地承担起个人化视阈中对现场的勘察者和自我发问者的责任。
  • 历代碑铭

    历代碑铭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历代碑铭》中记载的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碑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成为了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
  • 狄金森全集:卷三·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三·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热门推荐
  •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而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 隐医农女

    隐医农女

    穿越异世大陆,偶得一芥子空间,家徒四壁,不怕,现代知识随便用,没事修个仙,四处瞎转转,现代医术一现,病魔通通不见。这是一个女主一边种田修仙,一边隐秘医治病人的故事。
  • 神医凰后:最强炮灰女配

    神医凰后:最强炮灰女配

    前男友劈腿,十年后,苏般若有车有房有存款,忍不住的在前男友面前得瑟嚣张。结果,却被雷劈死了!再次睁眼,成了宰相府最无用的大小姐。 苏般若:“……” 没关系,本仙女自带仙气,专治各种不服,专业打脸二十年! 只是,当她发现她其实是某本书里注定被女主煎炸蒸炒焖的小炮灰后。 苏般若:“......”mmp! 天道,我跟你讲,你这样是会失去我的!!! 某王爷面无表情:“和本王在一起,本王保你千秋万代寿与天齐!”苏般若:“……”滚!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冲破最后幽禁

    冲破最后幽禁

    辽宁省政协的友人在春节前曾经向我诉说了关于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他于不久前前往美国夏威夷,在夏天的大海边上,他再次见到这位靠轮椅代步的老人。张学良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失去自由以来,在羁押和幽禁中生活了五十四个冷暖春秋,直到一九九〇年进位东北军少帅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才有了公开祝寿的自由。他的这一自由是如何得来的呢?多年来在海内外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也许有人会以为给张学良以真正自由是台湾当局的良心发现。
  • 我歌唱的理由

    我歌唱的理由

    27位国宝级诗人,冯至、北岛、卞之琳等27位灵魂译者,再现20世纪诗歌版图。六十多年,近四百期,日积月累,《世界文学》无疑已经绘制出一幅世界诗歌地图。依照车前子的说法,一个诗人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编选《我歌唱的理由》,就有点像是诗歌联合国召集了一场诗歌国际会议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编选过程中,我们既注重经典性,又看重代表性和丰富性,既注重诗人地位,同样也重视译诗水准。译者中大多是一流的诗歌翻译家,其中许多身兼诗人和译者双重身份。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作,一流的译笔,成就一本别具魅力的诗选集。这起码是我们的艺术追求。
  • 祖母绿

    祖母绿

    本书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个江西偏远山区男孩离家出走,走上偷盗之路,因为天赋高,开锁技术精湛,成为江洋大盗;因为同伙出卖落入法网,在狱中著书立说,出版《防盗手册》;出狱后运用智谋和技术,拆穿昔日同伙官商勾结的阴谋。
  • 罪恶终结2墓碑之礼

    罪恶终结2墓碑之礼

    神秘绑架,奇葩学院,疯子老师,怪胎学员,本着打算高考结束进行旅游的陆一鸣突然遭到绑架,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经身处一艘前往“海天学院”的海底高铁中。既来之则安之,当他平静下了心中的反抗,接受时,小世界的家伙们开始不安分,神秘世界的面纱也在向他慢慢拉开。
  • 乘风归安

    乘风归安

    飞升问道,自当逍遥长歌:师父,为什么我的历练,跟我想象中不一样? 古邺:那是你戏文看多了。 乘风欲见海上仙,岂能困于十里地; 年少多行高远见,自是不负此身行; 同道豪情美酒斟,悲悯痛论坡道处; 酒肆寒暄风雪停,牵马各自行归安。PS:特此声明本文无男主,被女主承包了。
  • 豪情丹心

    豪情丹心

    身怀绝顶轻功的洛川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江湖,强大的实力让他不惧任何对手,即便对方是江湖上顶尖的宗师洛川也能与对方打个五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