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4500000004

第4章 谒郑玄墓祠

写下这个题目,我突然感到羞愧,因为在去郑公祠之前,我除了知道郑玄是汉末的一位经学大师外,别无所知,他的名字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多余的符号,我从未有过深入了解他的欲望,更无从想到拜谒他的有关遗迹。只是因为一次游历中的偶然,我才站到了他的墓与祠前。

当时,我和友人们站在潍河的尽头,看着这条母亲河从我们脚下浩浩荡荡地汇入峡山水库——全省最大的水库之中。那真是一片世外桃源啊:水天相吻处,活泼的小舟是点睛的逗点,水鸟儿在飞扬似雪的芦苇荡里起起落落,苍凉的风吹得人翩然若仙。在这地肥水美、恬静和谐的地方,我们都相信会有奇迹。当地的一位文友说:这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它集天地之灵气,曾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文人雅士。1800多年前,一代经师儒圣郑玄便诞生于此。他的墓与祠至今尚存,就在不远处,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的话激起了我们寻古探幽的兴致。

我们的车在水库清新洁净的大坝上行驶,仿佛要一直驶到世外去。两岸是恬静如画的风景:桃园、池塘、麦田、挺拔清秀的树,还有圆圆的沙坟在阳光里打盹,阳光沁进每一颗沙砾,温暖抚慰着那些长眠的灵魂。这样的情景温柔温馨,丝毫也不荒凉凄厉,让人相信死和生是一样自由和安详,并不可怕,死者能和生者一样倾听这田园牧歌,迎送这日出日落。这一切仿佛不属于尘世而仅属于回忆。路的尽头,我们要去拜谒的那位古人,他和这些散落旷野的灵魂有何不同呢?

在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有一个雅静的院落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这便是郑公墓祠的所在地。院内有隐士般高雅的菊和朴素的草花,闲走的三五只笨鸡,使这埋葬古人的地方也充满人间烟火的生气。

郑公祠相传建于汉末,高约135米,青砖黑瓦,古朴静穆。进入墓祠大门,踏着陡峭的石阶层层上去,迎面是一位明眉朗目、容仪温伟的老人塑像,他深邃睿智的眼睛,从久远的历史深处向我们望过来。兀然地出现在他面前,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位陌生的古人。我羞愧于我对他的无知。我们这代人看着那些专拿老祖宗开玩笑的电视剧长大,真正的历史已被戏说得面目全非。是的,没有人亲眼看见过历史真实的模样,我们看到的所谓历史不过是现代人随心所欲的杜撰。为了挽回一个文化人的颜面,我像个考古者那样四处搜寻着有关郑玄的信息。郑玄祠碑上的文字已漫漶难辨,墙壁上只简单地刻着他的生平。从友人那里,我才对郑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他淳朴的讲述中,我的眼前真切地复活了那些湮灭已久的情节——

郑玄,字康成(127~200),生于北海高密的一个名门望族,是汉末最后的、也是最有成就的经学大师。他一生遍注群经,不仅是儒学集大成者,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语言学领域也皆有贡献。他自幼博学多识,被誉为“神童”。自20岁始,在外求学游历十几年,40多岁才回归故里,因家贫地少,只得“客耕东莱”,同时传经授徒,弟子多时达数百千人。在“党锢之祸”被牵连禁锢的14年间,他杜门不出,潜修经业,硕果累累。后人提起郑玄时,总好称他“郑司农”,其实是对他的亵渎。因为他一生淡泊名利,有多次入仕机会却甘为布衣,“大司农”之职于他不过虚名而已,当时他以病老为由自乞还家,并未上任。究竟是他真心不愿为官还是阴差阳错,众说纷纭,我宁愿相信那是他作为智者自知之明的人生选择。郑玄一生活得极其明白而且干净,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公元200年春,袁绍与曹操相持于官渡,为壮声势,绍令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欲借玄以收君子之望,而得万民之心”。玄无奈只得抱病卧车随行,行至元城时病卒,初葬于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民间传说为郑玄姥姥家),后迁回高密。袁绍之举虽遭世人唾骂耻笑,却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郑玄当时的声望、影响,和他在袁绍心目中的分量。袁绍死后也葬在了郑玄的故里,距郑玄墓不远的地方,据说那是他生前亲自嘱托后人的。

郑玄不仅为上层官吏所赏识,更为民间所景仰。据说他由徐州回乡时,路遇黄巾军数万人浩浩荡荡行进。当时,这位年迈体衰的老人担心被杀,哪知当黄巾军首领知道他是谁时,竟率领数万大军齐刷刷地跪拜,尊崇如见尊父,并发誓绝不骚扰高密百姓。究竟什么是混乱中的秩序、暗夜里的烛光?在那样一个群雄割据、情理无常的乱世里,这撼人魂魄的一幕如在眼前,令今天的我热泪盈眶。

在郑玄像左侧,是郑益恩的像。益恩是郑玄唯一的儿子,他出生时郑玄已44岁。当年,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时为北海相的孔融为见郑玄曾屐履造门,并为之特设“郑公乡”;多年后,郑玄的独子郑益恩为解救被黄巾军所困的孔融而赴难殉身。从这两代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士为知己者死、知恩图报、无怨无悔的士风气节。

在郑玄像右侧,立着一个明眸皓齿、英姿勃发的少年,那是他的嫡孙郑小同,益恩的遗腹子。郑玄于耄耋之年失子得孙,该是怎样的悲喜交集啊!独子英魂远去,却为他留下了这相传的血脉。一切的一切,都会因之传承下去。这位白发苍然的老人执烛相照,用满是褐斑的、战栗的手抚摸着这个懵懵无知的婴孩:他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注定要在没有荫护的环境中孤独地成长,迎接他的,将会是怎样凶险莫测的命运呢!老人掰开婴儿紧攥的小手——这位儒家的忠实信徒相信人手心的纹路里写着自己的命运。结果,他发现孙儿的手纹几乎与自己一模一样!冥冥中上天在向他暗示什么?对此,他当时一定思想了很多,一代经师大儒也难解开这神秘的谜底。现代人都知道人的手纹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像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有关祖孙同一手纹的奇事,书中有确切的记载,郑小同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只可惜郑小同与爷爷同一手纹,却并不同一命运。郑玄过世时,小同才5岁,乱世里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的凄凉无奈可想而知,好在长大成人后的小同传承家学,在民间的声望已卓然自立,后步入政坛,官至侍中,曾为曹髦讲授经业。中国文人的悲剧往往在于过于关心政治,并企图借此施展自己治国经世的抱负,结果一旦步入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便往往命不由己。郑小同没有逃过这个悲剧,在他62岁时,终被多疑的司马昭毒死,未能像他爷爷那样得以寿终正寝。

小同之死究竟是因司马昭猜忌而致,还是源于政治阴谋,已成千古之谜。他的死很可能并非司马昭一念之差的无妄之灾,在曹耄与司马家族的明争暗斗中,无辜的牺牲品还少吗?时势动荡、险象环生的时代,注定了一介文人书生在劫难逃的命运。郑玄曾在蔡邕遇害后发出“汉世之事,谁与正之”的悲愤慨叹,多年后他一脉相传的孙儿以他的死,重蹈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覆辙。站在郑公祠里,站在祖孙三人面前,面对着那三双穿透千年岁月向我望过来的苍凉的眼睛,我在俗尘中变得麻木不仁的心渐渐感到了疼痛,我为我对历史的无知而汗颜,为我一直张扬炫耀的享乐的人生观而羞愧。

一代代的先人如一节节的梯子,把我们送到今天的高度,而现代人对祖宗先贤的冷漠和无视,已经到了没有良心的地步。古代和现代是隔膜的,现代和现代也并非零距离。在很多现代人眼里,五千年的文明和智慧不过是历史留下的一堆垃圾,甚至是阻碍他们前行的大山……焚三炉香虔诚地置于炉中,让香气袅袅地升至古人灵魂所在的境界,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这种古老得近乎迷信的祭拜方式为什么会一直流传下来。

站在高达13多米的祠堂之上,我仿佛悬在历史与现实的半空中。一仰头,是那些灰飞烟灭的灵魂;低头,是蝼蚁般忙碌不休的人生——我庆幸我仍是那其中的一个,我从其中来,仍要回其中去。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可能。只有人世才是真实的,只有握住真实的纸笔,才能写出活的文字。

祠西南3米处,有一棵高约13米、粗可盈抱的柏树,虽枯,却并不腐烂,树叶已片迹不留,铜枝铁干仍硬骨铮铮地刺向天幕。友人突然指着半空中那斜逸而出的一截枯枝说:“你看,那多像小龙的头呵,你再看——”他的手指越过蜿蜒盘曲的枝丫,指向刚劲翘起的末梢,说:“那多像龙尾呵!”一阵秋风扫来,满院花草树木发出一片沙沙飒飒之声,仿佛来自远古的神秘暗示,唯有柏树凛然不动。

后来翻阅资料,看到有关这郑祠老柏的描述俱是“状若虬龙”,可见古今英雄所见略同。守祠的大娘说这柏树是当年郑玄从一个小花盆中倒出,亲手植于堂前的。莫非这树因之有了龙的风骨、龙的精神?清人夏畴曾为它赋诗曰:“枝近涛声远,龙盘黛色苍。几丛书带草,同此挹清方。”可见当时它还是极茂盛的,我惊叹于一棵树生命力的长久与顽强。试想树的喧响呼应着潍水的涛声,玄公在树下安眠,农人们在远处耕作,那是怎样生动的画面啊!那时,人虽死树犹生;而今,树虽枯骨仍在。

院中小路的西侧,种着一垄垄的白菜,如潍河边的所有植物一样,它们绿得俏、绿得纯、绿得生动无比,让人不由想起这儿的主人郑公曾有过的“客耕”岁月。圣人孔子看不起耕稼之事,而郑玄与一般儒者不同的正是他不慕仕途,甘以耕稼授徒为业。“一亩荒祠傍翠微,千秋经席归此依。”这或许正是郑公神往的境界。他曾在满院青翠里,栖息那颗宁静澄明的心,他亲手劳作,口中吃着简单粗糙的食物,脑中却产生出令日月生辉的智慧和思想。他的境界我们至今无法完全进入,他的高度我们或许再也不能企及。我们生逢盛世,心却是浮躁的,我们已不懂得什么是修炼,忙于生存的我们似乎没有时间思索,只有时间享受,而这位古人在生死难料、变幻无常的环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波澜不惊的心,平静安详、心无旁骛地做着学问,甚至在去世前的短短几个月间,他还抱病完成了对《周易》的训释。思想依赖肉体而产生,也能突破肉体而存在。郑玄死了,他的思想依然活着,活在万事万物、阴晴圆缺之中。

郑玄墓在祠的后面,高约8米,外围达40多米,墓上的枯草如一代经师的长发,被秋风胡乱地梳理着。“云愁庙古,月暗坟荒”——相对于死者生前的辉煌,他的坟冢实在太冷清了。生者对死者的凭吊拜奠是多么苍白无力呵。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先人们:焚纸、进香、屠牛宰羊,但是他们并不能真的享用;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庙宇祠堂修筑得古色古香富丽堂皇,可他们并不能真的住进去——那多是后人借祭奠先贤的名义而做的铺张,与旅游收入有关,与死者本身已无多大关系。人们在热热闹闹做这些的时候,却忽视了死者灵魂的居所始终是荒凉的,甚至几乎被风雨抹平。我们是多么虚荣和流于形式啊!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只需在他们的坟头撒一把草花的种子,他们的房顶上就会鲜花盛开,蜂蝶翩然,那美好的花香就会穿透沙土,温暖熏透他们已凉的骨!

南去的大雁在秋风里歌唱,歌唱着潍河两岸世代流传的歌谣。薪火相传的人类不会失去记忆,记住好的,也将记下恶的,哪怕当世混沌,也终将会渐渐明了,在后人那里泾渭分明地分出正邪两极。在历史的长河里,谁都不过是一粒微尘。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根有源的,所以每个人活着都有使命,不管他有心还是无意,不管他清醒还是无知。我活着,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挚爱着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弃恶扬善,取长补短。在祖宗遗留的天空下,在祖宗耕种过的厚土上,一代代的“我”们仍将活下去、爱下去、思想下去,并再次成为遥远的回忆……

同类推荐
  • 行走的野草

    行走的野草

    这是一本抒写岁月烟火、人间情感的灵魂之书。诗人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用高超的诗艺,多维度的真实,记录了灵魂飞舞状态下的镜像。诗人的情感是裸状的,透着原始状态的本真;刻画的意象是陌生的,带着强烈的原创力。全书氤氲着天道与人道的云翳,闪耀着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 贺拉斯诗艺研究

    贺拉斯诗艺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学术专著。第一章讨论了贺拉斯作品中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屋大维试图将文学纳入帝国秩序,贺拉斯却竭力维护艺术的独立。第二章考察了赞助体制和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流通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麦凯纳斯的扶持以及维吉尔等文学同道对贺拉斯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三章关注的是贺拉斯的诗学,他继承了泛希腊时代亚历山大诗派的观念,同时又极为崇拜古希腊诗歌,并充分吸收了以维吉尔为代表的罗马传统。第四章探讨了贺拉斯的艺术技巧,尤其是抒情诗的非个性化倾向、讽刺诗的戏剧化手段、作品结构的对话性以及移位和融合的艺术。第五章主要解读了贺拉斯以哲学为题材的诗歌,分析其中的黄金中道思想和主要哲学主题。
  • 思维的乐趣

    思维的乐趣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和理性的反思和书写。由李银河编选的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展示给我们的正是一座巍然屹立于戏谑的笑容和令人会心而战栗的幽默之后的智性的迷宫,并让我们在真切地体会到思维给人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的同时,从他那里学会如何去独立而自由地思考。
  • 戈登医生

    戈登医生

    读你的两篇小说,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充实。充实是个常识性概念,完全谈不上高深,甚至还有点老生常谈,无非是言之有物、真情实感一类为某些“新锐”作家与批评家不屑的的说辞。认同文学常识有时恰如带着镣铐跳舞,远不如天马行空、凌空蹈虚来得容易,尤其是在文学空心化被消解意义、消解内容的口号包装成为时尚的今天,避实就虚故作高深的花活儿往往能更轻易地获得掌声与喝彩。媒体的竞相媚俗、作家的趋名趋利,已悄悄溶蚀了小说的诗意品格,没有浪漫,没有想象力,没有激情,越来越多的被称为小说的东西其实只是酒吧调情指南和商场黑厚学教材,欲望之外一片空白。
  •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本书完整地记述了卡扎菲政权倒台前后一位中国女记者在利比亚的所见所闻,真实还原了西方刻板印象之外的阿拉伯人,还原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诉求和渴望,他们面对作者和其他外国记者时保有的朴实的善意和真挚的情感。作者作为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和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的国际记者一同被卡扎菲政府军围困了五天四夜,一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这一段惊险的经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选择和人性考验促使作者从一个怀抱新闻梦想的姑娘迅速蜕变成一名真正的战地记者。
热门推荐
  • 结婚吧,教授!

    结婚吧,教授!

    教授遇上萌妹子,爆笑狗血料很足,蜜里调油甜个透~?他沉着内敛很傲娇,腹黑高冷脸皮厚。她水嫩青葱小欢脱,胆肥澄澈软妹纸。*灰姑娘遇上王老三,各种“后妈”频使绊,事情成不成,关键得看决心坚不坚。他深眸凝视,诚挚温暖,拍胸握拳:“老婆,你坚,我也坚!”*她夹着书本去蹭课,他骑着单车去教学,莫名其妙她的衣服被拆成一堆毛线。她风中凌乱,“赔我衣服…”他淡然挑眉,“我脱下来赔你行不行~~”再然后,他不小心弄破她的户口本,她无语......“你赔我户口本!”“好,”他和颜悦色递过自己户口本,“来我的户口本,或者,让它住进你的户口本里。”*
  • 网游之星际在线

    网游之星际在线

    苏离的手指悬浮在保镖递上来的核弹发射按钮上,看着卫星显示的刚刚步入电气化时代的其他种田玩家们。“我这样是不是有点欺负人?”“不,陛下。为了帝国的星辰之梦需要碾碎一切阻碍的力量!”当对面堆成了砖房,发明了珍妮机,苏离的部族已经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当对面第一次进行远距离跨洋电报通讯。苏离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登月计划。在他的国度,建立了魔法界最古老的学院。在他的国度,创立了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天才学校。国策第一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书友qq群:982504169。欢迎各位书友前来一起探讨。
  • 无敌从当老祖开始

    无敌从当老祖开始

    穿越异界,夺舍玄天老祖,从此刻开始无敌。老祖,帮我看看功法·····老祖,帮我看看炼丹如何·····老祖·······叶十三真的很头大,自从当了老祖后,总有人跪着求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啼笑银缘

    啼笑银缘

    连着几天大雨,洪水猛涨,一夜之间兰溪城便成了洪水的游乐场,可怜十八巷的路家夫妇没跨出门坎,便被洪水请到阎王殿去了。留下一对儿女,女儿路春娘,十八岁,儿子路春水,十一岁,姐弟俩含着热泪,告别老家的一堆瓦砾,前往富阳投靠姨妈。哪知到了富阳一问,姨妈三年前富春江里翻船落了难。姐弟俩真是欲哭无泪,上天无门。不知哪个好心人说,好像在严州看到过姨妈,让她们去严州找找,还赠给姐弟俩点盘缠,也许姨妈有幸被人救了也说不定,姐弟俩千恩万谢,看到了一点希望,一路乞讨卖唱来到严州。严州城位于兰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口交叉处,商贾云集,交通繁忙。
  • 她们怎样了

    她们怎样了

    那些年我跟她们生活在一起,她们为爱情放弃了一切,我为我的家人放弃了学业,放弃了爱情,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存钱,最后还是不得不抬头问苍天,“我这么努力的活着,为什么生活还要这样对待我们。”后来结婚了,二胎开放了,90后是生育的主力军,我们这一群人又怎样了……
  • Double Tongue

    Double Tongue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eg Rosoff William Golding's final novel, left in draft at his death, tells the story of a priestess of Apollo. Arieka is one of the last to prophesy at Delphi, in the shadowy years when the Romans were securing their grip on the tribes and cities of Greece. The plain, unloved daughter of a local grandee, she is rescued from the contempt and neglect of her family by her Delphic role. Her ambiguous attitude to the god and her belief in him seem to move in parallel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god himself - but things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y appear. "A remarkable work...A compelling storyteller as well as a clear-eyed philosopher of the dangerous puzzles of being human." (The Times). "A wonderful central character. The story stretches out as clean and dry and clear as the beach in Lord of the Flies."(Independent). "Feline, deadpan and at moments hilarious." (Observer).
  • 若你也心动

    若你也心动

    一个平凡孤苦的贫穷面摊少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绝世音乐天才。他,给了她这世上没有人能给她的一切,以及疼爱,她,全心地依赖着他,接受着他所给予她的照顾与安排。他,一心所想的,是如何将她推上古典音乐界的高峰,而她,却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篮坛第一妖孽

    篮坛第一妖孽

    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华裔,于2003年白金一代进入联盟,兼具黄种人的灵性和黑种人的爆发力,而且还有一个球爹。他的选秀模版本来是皮蓬,但硬是把自己打成了罗德曼。因为马布里的关系来到菲尼克斯,而又因为纳什的到来逐渐兑现自己的天赋。当他从一个防守专家打成了联盟炙手可热的超级得分手之后,同年进入联盟的状元詹姆斯不得不提前做出决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