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700000010

第10章 水槛遣心

杜 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讲

①杜甫落脚在成都草堂后,颇花了一些心思经营自家的住处,还修了水槛(jiàn),即临水的槛屋(围有栏杆的房子),可供垂钓或赏玩风景。这首诗便是描写诗人在水槛所见的风光。

②郭:外城。古代城市规划一般有内外两重城墙,所谓内城外郭。轩:长廊。楹:柱子。赊:远。这一联是说自己的房子不在市区,所以盖得很宽敞;眼前没有村落,所以视野开阔。

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因为视野开阔,所以看到远处的江水似乎和江岸齐平,近处的树上开了不少花(这是远景和近景的对仗)。

④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一联把成都市区的繁华和草堂水槛的幽静做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照:城里有十多万户人家,我这里只有两三户人家。诗人没有作任何评论,既没有张扬幽静,也没有痛恨偏僻,意思是要让读者慢慢咀嚼。这样的诗,让人回味无穷。

名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这一联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不 见

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讲

①题下原注:“近无李白消息。”不见:取首句前二字为题,相当于“无题”。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为思念李白之作。李白第二年便卒于当涂。

②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安史之乱时,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阵营,决意助李璘平定叛乱,由此而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而李璘有觊觎帝位之心,终于被唐肃宗镇压下去。李白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杜甫是同情李白的,他相信李白只是意在安定国家,其狂态只是佯狂而已。

③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素来狂放不羁,得罪了不少人,在获罪之时有很多人觉得他罪有应得,应当从重惩处,只有极少数的人为了使李白脱罪而四处奔走。杜甫所谓的“世人皆欲杀”,确实符合当时的情形。在世人对李白的一片谴责声中,杜甫说出“吾意独怜才”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④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一联可谓对李白一生最简明的写照。

⑤匡山:四川大匡山,李白少年时曾经在此读书。杜甫此时正客居成都,希望李白能在垂暮之年返回故乡,或可樽酒论文。

名句

①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②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讲

①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其时客居成都。

②万方多难: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方告平定。但吐蕃军队突入长安烧杀抢掠,为唐朝另立新帝,唐代宗仓皇出逃。待郭子仪刚刚收复长安,吐蕃军队又连连攻破四川诸州。唐王朝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③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锦江、玉垒皆是诗人登楼所见之地。王嗣奭《杜臆》:“玉垒山在灌县西,唐贞观间设关于其下,乃吐蕃往来之冲。”

④北极:代指中央政府,典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即北极。所谓“北极朝廷终不改”特指当时发生的一件国家大事:广德元年十月,吐蕃攻陷京城,立广武王为帝。同年十二月,郭子仪收复京城,代宗复位。所谓“西山寇盗”也是特指一件具体的时事,即吐蕃于同年十二月入侵西山诸州。

⑤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后主”字面上是指蜀汉后主刘禅,暗喻唐代宗。“后主还祠庙”暗喻唐代宗在出奔之后又被郭子仪迎回了长安。梁甫吟:一作梁父吟,是古乐府曲名,是一种葬歌。《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在这一联里,杜甫哀叹唐代宗无力重振盛唐之风,而自己只能像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那样吟唱《梁甫吟》来排解家国忧思了。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讲

①这首诗大约是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后,经乐山、重庆到忠州的途中所作。

②危:高。樯:桅杆。

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因平野寥廓而感觉星星像垂下来一般,因大江奔流而感觉月光倒映在江水里仿佛在随江水奔涌。

④名岂文章著:杜甫以诗文成名,但这里偏说“名岂文章著”,是认为自己的追求,以及自己所应当借以成名的事情还要超乎诗文之上。官因老病休:这是反语,杜甫是因为上疏议论时政而遭到贬谪,并非因为老病。这次行旅漂泊与休官之事有关,故而有此一说。

名句

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②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咏怀古迹

杜 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讲

①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在夔州写成《咏怀古迹》五首,借夔州和三峡一带的古迹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怀、家国之忧。其中最优秀的是第二、第三首,分别吟咏宋玉与王昭君。

②宋玉:战国时楚国文学家,是继屈原之后的楚辞大家。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篇便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便是从当下的秋色咏起,悬隔千载而共鸣于宋玉的诗句。

③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自谓虽然与宋玉分属不同的时代,但惆怅失意的悲伤一般无二,故而在千载之后遥想宋玉的生平,不禁怅然落泪。

④江山故宅空文藻:指夔州山河虽然留有宋玉的故居,但人们之所以怀念他,只是因为欣赏他华美的文藻而已,并不了解他那孤忠之志。云雨荒台岂梦思:意谓宋玉的名文《神女赋》虽然写的是荒诞的故事,但用意在于讽谏君王不可溺于淫欲,怎么能将其当做轻浮文字来看待呢?

⑤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楚王的宫殿已经泯灭无存,连当地的船夫都指点不出准确的方向。杜甫以此来对比宋玉的故居与文辞留存至今,令无数后人缅怀。

咏怀古迹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讲

①这首诗吟咏王昭君的身世,不是把昭君作为一个饱受委屈的小女子来写,而是要将她写得惊天动地,写出深刻的家国之思。至于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清人李子德有过一段中肯的评语:“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

②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昭君村在荆门山附近,即今天湖北秭归的香溪,是王昭君的出生地。明妃:即王昭君,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

③去:离开。紫台:即紫宫,皇帝的居所。朔漠:北方沙漠。青冢:王昭君的墓地,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传说冢上草色长青,故名青冢。

④画图省识春风面: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时后宫女子众多,皇帝使画工画出每个女子的样貌,然后按图召幸。宫人因此都贿赂画工,希望画工将自己的容貌画得美丽些。只有王昭君不肯行贿,画工便将她的容貌画得很丑,使她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提出和亲的请求。汉元帝看过画册之后,安排王昭君出嫁匈奴。待王昭君临行之时,汉元帝亲见其面,容貌竟为后宫第一。汉元帝深深懊悔,但没法对匈奴反悔,只好送走了王昭君。事后,汉元帝追究起这件事情,杀掉了画工毛延寿。省识:认识。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环佩:女子佩戴的饰物。

⑤分明怨恨曲中论:“论”字读作lún。

阁 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讲

①阁夜:即阁中之夜。这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冬天杜甫在夔州西阁夜中所作,是时四川一带战乱方歇,杜甫的好友李白、高适,以及他在四川所依附的严武均已去世。这首诗从表现手法上看,八句诗构成了四组对仗,章法森严,但读起来气势磅礴,一点儿都不觉得呆板。胡应麟《诗薮》认为杜甫的七律有几首可称“千秋鼻祖”,这首《阁夜》便是其中之一。

②阴阳:日月。短景:即短影,冬天日短,故称短影。霁(jì):雨停。

③鼓角:军中用于报时和传令的乐器。

④夷歌:少数民族的歌曲,夔州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

⑤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语出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公孙述于西汉末年趁天下动乱之时割据蜀地,自称白帝,并大力营建白帝城,后来被刘秀所灭。公孙述在蜀颇有德政,蜀地人民为他建有祠庙,称为白帝庙,到唐代仍有祭祀。杜甫此时在夔州西阁,应当可以望见白帝城郊的武侯祠和白帝庙,故感而言此。漫:随便,随意。这一联的大意是说,诸葛亮、公孙述这样大名鼎鼎的豪杰人物终归一死,我自身这点儿坎坷,得不到朋友书信的这点儿寂寞,又算得了什么呢。

名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讲

①这是杜甫最有名的一首七律,把这种体裁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所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因而被前人推崇为古今七律第一。诗歌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登高,眺望长江景物。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夔州向来以多猿著称,附近巫峡则以风急而闻名。

③落木:落叶。

④常作客: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此时流寓夔州,抚今追昔,故称“常作客”。

⑤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此时刚刚因肺病而戒酒,诗句意谓潦倒之中想要借酒浇愁,却连酒也喝不得。

名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 梦

岑 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诗人小传

岑参(715—770),官宦家庭出身,因为长期做节度使的幕僚,所以对边塞生活非常了解,边疆的城堡、要塞没有他没去过的,所以写出来的边塞诗歌别具一格。岑参在当时就很有名,杜甫还向朝廷推荐过他,说他见识高远,希望朝廷能够让他出任谏官。岑参在55岁那年做到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而世称岑嘉州。岑参的诗歌由于风格过于独特而备受推崇,比如陆游就推崇岑参是继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人。

岑参之名,今人一般读作岑参(shēn),其实应该读作岑参(cān),因为古人诗词里韵脚处提到岑参的“参”押的都是an韵,如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有“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隠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

注讲

①岑参以边塞诗成名,但那些作品今天读来过于佶屈聱牙,所以本书特地选取了这样一首清新的小品。唐诗写梦的作品虽多,但基本都是抒发客愁与闺怨的,这首《春梦》的主题则相当独特。

②洞房:深邃的内室。古时“洞房”一词并不像今天这样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男人的卧室也可以称为洞房。

③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这两句诗曾经引发过一场颇有趣味的讨论,有人说世上最快的莫过于人的思想,可以在弹指之间飞跃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但反驳者说,思想并不曾真的跑去多远,在枕上片时春梦中并不曾真的行尽江南数千里,而仅仅是调出了对数千里外江南故人的印象而已。

名句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同类推荐
  • 愿留少年心,诗情染四季

    愿留少年心,诗情染四季

    书中包括对300余首诗词的赏析和解读,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和文化性为一体,在诗词中穿行四季,在风景中愉悦身心,在回忆中温馨生活,在阅读中丰盈人生。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见证光荣

    见证光荣

    2012年5月3日,中国,北京,地坛体育馆门前。上午8点,写有“神华集团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的巨幅红色背景板,赫然矗立,高高的台阶铺着鲜艳的红地毯,耀眼而夺目。那天的天空格外湛蓝,太阳闪着金色的光芒,一大早就把体育馆妆点得出奇的艳丽,似乎老天也知道,神华集团,作为世界煤炭最大的经销商,作为中国能源企业的超级“航母”,今天,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表彰典礼,天公也给足了面子……这是神华集团成立以来,为劳动模范、先进集体首次举行如此盛大的表彰典礼。
  • 军旅柳叶刀:周金芳诗词选集

    军旅柳叶刀:周金芳诗词选集

    中国的诗词,是华夏文学史上的一朵鲜花,她以有序的韵律、特有的格律独树一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无一不是文学精华。
  •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以作者本人的恋爱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考古队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为背景,描写了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女考古队员郑心怡与地方上的文物干部“我”相爱的故事。作者以务实的心态描写了那个转型时期新兴的考古和文博事业,青年人冲破世俗与偏见,终于在爱情中成为眷属,在事业上找到归属。他们执著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大环境中得以实现。该书是考古爱情书,以俩人的爱情发展为脉络,贯穿考古、人文的线索,对了解历史和文物也有较大裨益。
热门推荐
  • 风帆阴阳

    风帆阴阳

    (每周五更)墨离尘:“喂!下面的哪位校友,我爬上树后下不来了,你帮我一下,我有恐高症,等会导师来了就完蛋了!”上官风当做没有听见一样,走了过去。“喂喂喂,别走呀,你也知道,进了穆里尼奥学院的,修灵都被封了,要是没有被封,我也不会找你了,拜托了,帮帮忙好不好。”墨离尘不死心,想要挽留住上官风。可上官风却当他是空气,“要不这样,就当我墨离尘欠你一个人情。”……
  • 东之地魔法传奇

    东之地魔法传奇

    大山山脉隔断了大陆,东侧的东之地自古以来得到魔法眷顾。异世界人寄体,两大帝国的碰撞,魔法体术的结合,在夹缝中的主角们如何施展自己的青春?
  • 魔法师神探

    魔法师神探

    穿越到哈利波特的世界?可惜早了十一年。那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先看看我们的主人公,作为一名魔法世界的探员,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日常吧。
  •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本书是一部以儒家经典和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秩序为研究中心的政治哲学类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治理之道呈现在儒家十三经当中,构建今日中国优良治理秩序,须立足于中国经验,探究中国治理之道,会通中西,温故知新。作者从《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周易》中择取十章进行疏解,并运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从天下之大义、人心之趋向、君子养成之道、启蒙之道、客观规则之道、仁本宪政之道、健全的财政之道、治国平天下之大道、革命之道、华夏—中国之秩序想象等十方面进行阐述,从儒家的政治理论和经验中探究合理的现代治理秩序。
  • 爱在深秋,别在仲夏

    爱在深秋,别在仲夏

    爱情都是美丽的,虽然你们的爱情或者并不动人;恋爱中的人们都是美丽的,虽然你们或者都很平凡。舒婷描绘过这样一道风景:大街上,一个安详的老妇人和一个从容的老人微笑着,从不同的方向面对面地走近,走近;然后是微笑着,鼻间顶着鼻间地站着,双手紧紧地系在一起,身后西下的阳光把他们的头发和笑容染成一片暖暖的黄,身旁的人们被他们的幸福染成一片温暖。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现代女孩林绯洛,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的花痴蠢材三小姐,被嫡姐陷害,嫁给京城皆知的瘫痪王爷。她本想忍辱负重跟他和平相处,却意外发现,说好的下身不遂呢?“喂,你的手放哪?”她惊惧交加,喝斥道。他看着她笑的妖孽丛生,“长夜漫漫,本王怎能让王妃独守空房。”林绯洛悲哀的发现,他实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超级大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空侦探事务所

    时空侦探事务所

    在17世纪的伦敦,在27世纪的新纽约,不论何时何地,时空侦探静候你的到来。我们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你付出足够的报酬。现在,委托人。你有什么麻烦?
  • 王牌之帝少的纨绔娇妻

    王牌之帝少的纨绔娇妻

    穆家,名门望族,却出了个玩世不恭、浪荡不羁的二小姐。母亲端庄优雅,姐姐温婉如玉,而她……吊儿郎当。不但到处和人打架,还染了一头屌丝的红毛。遇上他,讨厌他的她瞧不起他……某人操着裤兜,唇角微勾,“某二小姐为什么一直这样盯着我看?”某二小姐一脸鄙夷,“我看你是暂时瞧得起你。”他却认为她是在欣赏他的盛世美颜……她,失忆前放荡不羁,是某市街头的一姐,然而一场变故,她变得阴晴不定。在别人眼里是个捉摸不透、淡漠清冷的女子。为达目的,不折手断,令人望而生畏、闻名丧胆。他,某校医学系学生,初次见时,瞧不上她。认识她后,他发誓天涯海角,誓死相随。起初某同伴提醒他说,“这女孩子太没形象,长得斯文,但太粗鲁。你将来可千万别找这么个老婆。”他满不在乎,神情讪讪,“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可能。”放下茶杯一脸淡然。除非他脑子进水了——低级、粗俗、又难看。后来另一个同伴又提醒他,“这女人太强了,怕是日后不是你娶她,而是你被她养。”他趟在沙发一脸满足,“没事,我喜欢。谁娶谁都一样。”
  • 我在修仙世界养猪

    我在修仙世界养猪

    “那个,我把我家海景别墅送你,给我一块肉吧。”“那个,我从米国来,我从非洲来,我从俄国来......求你们让我成为你们公司的员工吧。”秦午:“我希望我的猪肉能行遍天下,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满,还有我的员工能发自心底的幸福。”(舵主加更五章,盟主加更十章。??(??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