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3500000001

第1章 同一条道路(1)

时光的指针定格在1922年。自辛亥革命起,在仅仅十一年光阴里,四川督军的更迭便达到九次以上,各方诸侯及势力你争我夺,各不相让,令巴蜀陷入了一个类似于春秋战国的混战局面。

到1922年6月中旬,川军史上又爆发了著名的一、二军之争。所谓一军,是指川军第一军,军长为但懋辛,以熊克武为领导,属于广东国民党体系。所谓二军,是指川军第二军,军长为杨森,以刘湘为领导,当时主要依附于北洋政府。

随着一、二军矛盾日趋激化,杨森计划乘对方不备,速战速决,一举击溃第一军主力。由于事出突然,刘湘闻之很是惊愕,他的幕僚李公度也劝谏道:“不能与一军轻启战端,杨森等如此骄横,你必失败无疑。”

刘湘的部将李树勋却支持杨森,他对刘湘说:“杨在为你打天下,如战胜,功归于你,战败,由杨负责,你又何必大惊小怪哩!”

刘湘一听,认为言之有理,遂同意杨森发起进攻。

7月9日,杨森正式宣布向第一军作战,并在告士兵书中夸口道:“田横五百,尚强海岛,少康三千,启夏中兴。本军有七十营之众,岂有不能消灭长衫军人乎?”

熊克武、但懋辛都是留日学生,系文人带兵,时称“长衫军人”。杨森则属于比较纯粹的职业军人,加上第二军的兵力也多于第一军,若发动突然袭击,在他想来,岂有不胜之理。

第二军先头部队星夜急进,然而攻入的却是一座空城,杨森这才知道熊、但二人早已有备。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继续统兵猛攻。

战事爆发之初,第二军完全占据主动,第一军有计划地节节后退,半个月后撤到了杜家岩。

杜家岩乃是熊、但所选择的决战之地。他们之所以对在杜家岩反败为胜抱有信心,不仅是因为此地居高临下,利于阻击,更是因为一位能打胜仗的勇士已经来援。

脑壳落了都不怕

熊克武起初并没有注意到手下这名勇士。直到在六年前的一次宴会上,他碰到了一名当地人称“阿医生”的德国医生。阿医生问熊克武:“贵部军官刘伯承近况如何?请代我向他问候。”

熊克武不知刘伯承为何许人也,只得含糊称谢。

据阿医生说,刘伯承右眼中弹失明,系由他负责施行手术,安装假眼。手术前,刘伯承为保护脑子免受损伤,希望不要用麻醉药,但阿医生考虑到眼部神经分布细密,属于极度敏感区,一般病人难以忍受疼痛,于是还是使用了麻醉药。

前后施行了两次手术,特别是第二次手术长达三个小时,麻醉药性因此消失。阿医生很是紧张,怕刘伯承休克过去,可是刘伯承非常清醒,这使得手术仍得以继续进行。

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始终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只是双手紧紧抓着椅子的扶手。阿医生眼看着他大汗淋漓,汗水不停地顺着扶手流淌下来。

手术结束后,对一个人竟然可以忍受如此的剜心之痛,阿医生感到不可理解,他问刘伯承:“你不痛吗?”

刘伯承笑了笑:“不过是割了七十余刀罢了。”

阿医生更加惊异:“你怎么知道?”

刘伯承答道:“你每割一刀,我就暗记一数,一定不会错。”

动过这么多手术,没见过这么刚猛的。阿医生简直难以置信,他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真是勇士!”

在赴宴之前,阿医生已经打听到刘伯承乃熊克武的部下。当着熊克武的面,他对刘伯承推崇备至:“刘先生的惊人勇敢及忍耐令我震骇,终生难忘。以西方的标准,他可称为‘军神’,贵军有勇士如此,将每战必胜。”

熊克武听后很是吃惊,回去便进行了查询。一查,阿医生所说完全属实。刘伯承是熊克武所办的蜀军将弁学堂学员,自熊克武在川中开始“二次革命”以来,他就一直随熊转战川中,但因为职务较低,所以没能引起熊克武的注意。

刘伯承所受的眼伤,来自于护国战争的酆都之役。当时刘伯承赤手空拳,在川东集合了一千多人的义军,靠着两百来支杂色破枪,硬是牵制了北洋正规部队六七个团。然而令人唏嘘的是,熊克武竟然仍旧不知道其帐下有这样一位骁勇之将。

熊克武在得知刘伯承的事迹时,刘伯承已不在军中。原因很简单,那些昔日的上级和同僚们都认为刘伯承少了一只眼睛,形同废人,没有人愿意再招纳和收留他。

熊克武力排众议,立即派人将刘伯承请回军中,并任命他为九旅参谋长。

如果不是阿医生的那番褒奖以及熊克武引起重视,刘伯承或许就要与军旅生涯告别了,现在即便重回军营,也还有一些人对他冷眼相看。刘伯承并不气馁,他付之以哈哈一笑:“脑壳落了都不怕,丢个眼睛算个啥哟!”

1918年护法战争,刘伯承所属的第九旅与敌交战,对方隔江瞰制。由于渡河点过于暴露,部队几次抢渡都未成功,组织抢渡的营长急得直哭。

第九旅旅长见状,断然将这名营长撤职,同时以刘伯承接替,再次组织渡江。刘伯承把部队稍加整理,厉声下令:“附北军队,乃帝制余孽。我将士当奋勇进击,冲过江去,不能怕死。后退者处以军法!”

刘伯承选定了新的渡江点。他自己乘上第一艘渡船,冒着枪弹向对岸驶去,最终九旅抢占滩头阵地,消灭了守敌。

其后,刘伯承又根据北洋军不善夜战的特点,以“摸螺丝”的方式亲自率部进行夜袭,同样大获全胜。

护法战争结束后,熊克武出任四川督军,随即建立督军署警卫团,任命刘伯承为副团长。

1920年,四川其他派系联合滇黔两军发起“倒熊战争”。刘伯承率警卫团与滇军激战。双方相持期间,恰逢刘伯承外出开会,滇军发动偷袭,前线动摇。刘伯承的部下派传令兵数人,手持大刀直奔前沿阵地,大声向士兵们呼喊:“奉刘长官命令,敢于后退者,不论官兵一律砍头!”

溃退官兵闻听,赶紧又跑回各自阵地坚守。刘伯承治军之严以及在军中的威信可见一斑。

当年10月,熊克武败退川北。他将警卫团扩编为第二混成旅,由原警卫团团长张冲任旅长,刘伯承任第一团团长。

熊克武在军中有一批同乡兼留日同学,这些人以熊为中心形成了“十人团”。张冲是“十人团”中除熊克武、但懋辛外的第三号人物,也是一个有名的长衫军人。他从不带兵打仗,更不会亲冒矢石冲锋陷阵,每遇战事,即将指挥权交给刘伯承,由刘伯承以指挥名义统辖全旅。

一发千钧

刘伯承勇猛但绝不鲁莽。每次作战前,他必定要亲临一线了解敌情,查看地形,大到敌军主阵地,小到一座小土坡、一条干河沟,都会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这时候的刘伯承显得极其投入和专注,常常不思饮食,不顾疲劳,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忘了吃饭。

一旦战斗打响,他又表现得镇静自若,不慌不忙。熟悉其脾气的部下都知道,如果刘伯承这样吩咐军需官:“快给我下碗挂面来,打几个鸡蛋。”通常就已经是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在1921年的“援鄂之战”中,刘伯承率第一团在湖北与北洋军作战,敌军凭借一大片水田实施阻击。刘伯承赶到前沿观察后,即以一部兵力绕道侧翼实施佯攻,并以主力从水田正面进行强攻。

事后有部下不解地问他:“团长,你向来不主张从正面硬攻,为什么这一次要冒险?”刘伯承回答道:“敌人满以为有水田可做障碍,我一定会从侧翼进攻。这种情况下,侧翼恰恰是敌人的硬脑壳,碰不得,所以我才要给它来一个出其不意。”

敌军果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第一团冲过水田,将其予以全部包围缴械。

经过援鄂一役,刘伯承以智勇之名闻于川军内外,按其战功,本应擢升,但刘伯承打仗前是团长,打完仗还是团长,并没有得到提拔。

在一军遭到袭击时,刘伯承正在成都休养,情绪有些不快。熊克武特地亲自赶到刘伯承的寓所,多方劝慰,催促其赶赴前线。

尽管心里的那块疙瘩仍未真正解开,但熊克武毕竟对他有识拔之恩,刘伯承知恩图报,遂不计前嫌,日夜兼程赶到杜家岩。

刘伯承抵达杜家岩的当天傍晚,但懋辛便下达了反攻命令,并任命刘伯承为第一路军指挥官。

刘伯承深知杜家岩一战性命攸关,从成都出发时,他就下令在嘉陵江上赶造浮桥,以便万一战事不利,可以为全军后撤预备退路。此时正是阴历六月,江水猛涨,浮桥屡被冲断,等刘伯承到达前线时,浮桥仍未架成,而但懋辛的反攻命令却已经下达。

刘伯承对本部官兵们说:“我们现在已是背水为阵,唯有死拼一战,倘若后退,这一河嘉陵江水,我们是喝不干的!”

他在前沿进行观察后,对战线正面的布置进行了调整,当晚就指挥部队向敌军阵地发起夜袭。刘伯承只有一个团,对方有两个团,但敌军在遭到奇袭的情况下,仓皇间不辨你我,两边自相混战起来。刘伯承抓住这一有利战机,趁势横扫敌阵,从而一举占领了杜家岩的前进据点。

第二天拂晓,第一军全面反攻,杨森所部大乱,不得不全线后移至中滩桥,与第一军隔河对峙。

隔开双方的只是一条浅水小河,第一军可以徒涉进攻,但攻守位置调换后,第二军极强的战斗力也开始显现无遗。刘伯承使用中央突破战术,指挥部队屡次猛攻,最后都归于无效,而己方的弹药却已耗费罄尽,官兵也气衰力竭。

第二混成旅旅长张冲认为战局已到了无可奈何的境地,因此下令辎重部队向后撤退。张冲此举遭到了第二军总司令部的反对,军长但懋辛坚持不许后退。与此同时,刘伯承也不甘心就此功败垂成,他打算发动最后一次总攻击,并以这次总攻击来决定全军的命运。

恰在此时,第一军第八混成旅张仲铭团驰援杜家岩。刘伯承如获至宝,立即决定将这支生力军加入前线,而且仍然准备实施中央突破。

张仲铭听后面有难色。他的部队通宵行军,士兵在彻夜奔驰之后,早已疲惫不堪,现在紧接着就要投入正面进攻,实在有些吃不消。

刘伯承则深知,虽然第二军被暂时逼退,但杨森手中尚有六个团的预备队没有动用,不管是比数量还是比实力,第一军都不及对手。如果相持时间过久,一旦被杨森看出破绽,第一军仍不免一败涂地。

张仲铭是刘伯承在蜀军将弁学堂的同窗,两人在军校时就交情甚笃。借着这层关系,刘伯承对张仲铭说:“目前除了中央突破,没有第二办法,值此一发千钧之际,唯靠你们集中一点做最后尝试了。老同学切莫扯筋,开玩笑了。”

张仲铭一听此言,即率所部一个营加入正面作战,将早已筋疲力尽,成强弩之末的刘团四个营给替换了下来。

可笑的失败

正午时分,趁对方忙于吃午饭,火力渐衰之际,张仲铭派敢死队发动进攻,夺下了敌军的机关枪阵地。

中央突破战术能否取得成效,就是看能不能撕开并扩大缺口。刘伯承随后不断将后续部队注入这一缺口,第二军很快被割裂成两半,且彼此不能相顾。

如同蚁穴溃堤一般,杨森的防线不可避免地崩溃了,部队也不得不向后溃退。第一军紧追不舍,不给对方稍事整理的机会,杨森一直退到夔府,才得以组织出新的防线。

夔府并不大,聚集在城内外的除了杨森溃部外,还有孙传芳从湖北派来的北洋援军的先头部队,总计有上万人之多,使得小小城池,俨成兵海。

兵多,但由于没有时间加以整理,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都已大打折扣。第二混成旅其时共有两员团长级别的猛将,除了刘伯承,就是刘慕贤。刘慕贤下属的叶绍尧营作为先锋率先赶到夔府,并在夔府北面一举攻克了号称鬼门关的天险南天门。

当叶绍尧营到达夔府城下时,天色已黑,大雨忽然倾盆而下,顷刻间平地水深尺许,部队攻城遇到了极大困难。叶绍尧绕城巡视,发现城内一股浊流正从墙脚的一处水洞中冲出,水洞很大,完全可以容人进出。

叶绍尧营的士兵多为犍为、乐山、荣县一带的土著,那里临近大江大河,懂水性的人不在少数。叶绍尧心生一计,他从士兵中选出二十多人,组成了一支泅泳敢死队。

敢死队由水洞潜入城中,先用一排枪声将守城门的士兵驱散,然后砍开城门,将部队放入城内,与守军展开了巷战。

第二军自兵败杜家岩后,官兵早已丧胆,乃至于畏刘伯承如虎,骤听得刘伯承的部队杀入了城内,更是慌了手脚。巷战打响时,许多人都跑到夔府河边争渡,大小船只因此被一抢而光。后来者找不到船只,只得凫水攀船,在不堪其重的情况下,船只又翻掉了不少。

杨森在黑夜中难辨虚实,便误以为刘伯承已率第一军主力赶到,于是也急忙仓皇出城。这个时候,他连凫水攀船的机会都没有了,靠临时找到的一块门板才得以渡过南岸,而行李文件则丢失一尽,情形十分狼狈。

杨森一走,守军无人指挥,只得胡乱应战。叶绍尧爬到屋顶进行指挥,混战至半夜,他让士兵们向对方呼喊:“弟兄们!不要打了,缴枪的每人发给五元,各自回家。现在你们都饥渴了,我们备有招待,赶快停战休息去罢!”

守军犹如惊弓之鸟,饥疲之余,本就无心再战,听到宣传之后,便纷纷缴枪投降。成捆的步枪被运交一座庙内存放,不一会儿把屋子都堆满了,事后检点,竟达到一万支左右。

叶绍尧事先并不知道城内有这么多敌军,随其进城的部卒一共也只有一二百人,大家之所以敢于独闯虎穴,凭的完全是一股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天亮后,刘慕贤率大队人马赶到,降兵们这才醒悟过来,均悔恨不已。

同类推荐
  • 麦克谦传

    麦克谦传

    本书是麦克谦(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纳根据麦克谦的日记以及通信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麦克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麦克谦是19世纪前期苏格兰国教牧师。虽然他任职时间并不长,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但对苏格兰国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国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评价年纪轻轻的麦克谦。麦克谦一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包括后来在中国作出有益贡献的宾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工作态度更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的表率。本书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后,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重印、再版。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褚时健传

    褚时健传

    本书讲述了昔日红塔集团掌门人、“褚橙”创始人、著名企业家褚时健精彩非凡、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作者是云南日报资深记者,跟随采访褚时健多年,尤其深度追踪调查“褚橙”从无到有,直至一“橙”难求、风靡全国的创业发展过程,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褚时健的故事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当代心怀创业梦想或已在路上的年轻人,以及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们。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创业金点子

    创业金点子

    2001年初春,二十一岁的我怀揣大专文凭离开山东烟台家乡,来到向往已久的广州寻求发展。在这座南国都市求职,竞争异常“惨烈悲壮”,二十多天过去了,一点眉目也没有。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只好放下女大学生的矜持,走进了天河区一家涉外家政公司。对方正在招收大学生保姆,据说是专门为高端的富豪级雇主服务。
热门推荐
  • 顾先生,请指教

    顾先生,请指教

    宋家独女宋楼歌,顾家三少顾寒舟。一位是活在传闻中不食人间烟火的清贵公主,一位是万千少女心中风光霁月的翩翩公子。2010年,命运之手翻云覆雨,宋家败落,生离死别,传闻中的公主变成人人同情的孤女。是他,仿若天神降临,把她从人间炼狱中拉出来,从此,他是光,是爱,是生命,是信仰。盛宠一时,她成为人人羡慕又嫉妒的顾少心尖宠。2012年,顾家三少疯了般寻找一个人,只为了将她剥皮抽筋,让她生死不能。此恨绵绵,深入骨血,断不能忘,断不能不报。2015年,已经没有顾家三少,只有正邪难分手段诡谲的顾三爷。也再没有清丽无双的宋家公主,只有美艳如妖伤人无形的Nicole·song【双洁1v1+前宠中间虐后相爱相杀+Happyending】ps:作者说是日更,但是经常拖更,小可爱们习惯就好。以及作者绝不弃坑,小可爱们总会等到结局的~另外还有一本新书《余生寂》,讲的是一个心理医生和妖孽帝都阔少的爱情,病娇,这本书写完之后会去更新,感兴趣的宝贝儿们可以先扔书架放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加坡风土记

    新加坡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郊庙歌辞 享龙池乐

    郊庙歌辞 享龙池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阴阳两界

    我的阴阳两界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自我对话式风格小说,充满对现实赤裸裸的讽刺!他说: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我的阴阳两界》就是为他们而写。与此相似,我的生活也有硬软两个时期,浑如阴阳两界。王小波对个人存在的追问是赤裸裸的。人们总是为性添加了很多的附加值,而王的小说使它回到了纯粹状态。在《我的阴阳两界》中,小孙是文化的代表,她深入到王二的地下室去,为他治病。当她治好了他的阳痿,使他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之后,同时也把他拉回到文化里去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羽神宗

    羽神宗

    我爱中国,我爱中国,我爱中国,我在中国。
  •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Life and Letters

    The Life and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