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0800000009

第9章 谈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看法[1](1)

〔苏〕Е.Л.康捷尔

在改革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概念成了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因此,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表述,Г.A.巴加图里亚、R.德鲁贝克、R.麦科尔的著作已作了分析。[2]Г.Л.斯米尔诺夫、Л.H.费多谢耶夫、Л.Ф.尤金等人的著作也多少涉及这些观点。[3]然而,许多问题至今尚未进行过研究。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当前已成为苏联社会学家注意中心的一些方面。[4]这里着重论述的将是恩格斯的观点。但是恩格斯的观点同马克思的观点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也将大量援引马克思的著作。

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像某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曾经向自己提出了制定社会主义的模式,即社会主义的具体构想的任务。[5]依我所见,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与空想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就没打算勾画一幅未来社会的最终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批判了一些空想主义者,因为这些人竭力按照臆想的方案组建社会,幻想实现乌托邦社会。[6]恩格斯在给英国社会主义者爱·皮斯的一封信中说,他和马克思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都是从历史事实和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7]

1881年,卡·考茨基把自己写的《人口增殖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一书寄给恩格斯,请他提出批评意见,尤其是有关未来社会如何对付人口过剩的威胁的问题,恩格斯回信说,在未来的社会,人们自己会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我和您笨。”[8]另一位德国社会民主主义者康·施米特告诉恩格斯,他打算从理论上研究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的问题,当时恩格斯建议不要匆忙行事。他在1891年7月1日写道:“……这是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个,因为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例如,随着每一个新托拉斯的出现,情况都要有所改变,每隔十年,进攻的目标也会全然不同。”[9]在《论住宅问题》这部著作中,在回答米尔柏格关于恩格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住宅问题的责难时,恩格斯写道:“但是,我的确丝毫没有想到要解决所谓住宅问题,正如我并不想从事解决那更为重要的食物问题的细节一样。如果我能指出我们现代社会的生产足以使社会一切成员都吃得饱,而且有足够的房屋使现在就有可能给劳动群众以宽敞和合乎卫生的住所,那么我就已经很满意了。至于凭空推想未来的社会将怎样调整食品和住宅的分配——这就是直接陷入空想。”[10]1893年5月1日在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一次谈话中,恩格斯对此说得尤为明确:“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11]

因此,某些作者总是想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最一般的理论原理看做是具体的规划,我们认为,这种奢望是没有根据的。

在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及其社会主义阶段的观点是如何发展的这一问题时,决不能否认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1844—1848年),尽管空想共产主义受到了科学的批判,但是沙·傅立叶和罗·欧文的某些观点对未来无阶级社会概念的形成,毕竟还是颇有影响,尤其是对恩格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2]在经马克思最终定稿的《共产党宣言》中,可以看出对傅立叶和欧文的个别建议已经有所批判。[13]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理论尚未充分发展,同时缺乏历史经验,因此他们不能对未来社会提出较成熟的科学构想,也不能指出未来社会的形成道路。在40年代,他们对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程度估计过高,于是他们便认为在这些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物质条件业已成熟。历史经验证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1895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1845—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的导言中已经谈到了这一点。[14]

在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点是: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特别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中主张把工业、运输、信贷和国家银行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国家的手中。[15]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尚未战胜半封建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割据,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把一切经济和政治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国家手中对无产阶级是有利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才认为,无产阶级能够在本国和本民族范围内起领导作用。[16]至于民主自治的问题,无产阶级利用民主自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还没有提出。他们认为,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时,将建立严格集中的、革命的雅各宾专政式政府。在60—80年代,恩格斯在解决集中与自治相互关系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争取自治的问题时才作了某些纠正。当然,在40—5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未来社会的构想多少过分地带有国家的和集中的性质。[17]

1867年,《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和未来无阶级社会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开始进入新阶段。如果说在40年代和50年代,新的无阶级社会的出现多半被认为是无产阶级和它的共产主义政党自觉革命活动的结果,那么在第二个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注意的却是分析共产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形成的经济条件。如果说在40年代的一些著作中,公有制主要是作为国家所有制出现,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已注意到合作所有制,他写道:“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但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虽然起初只是在下述形式上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18]由于考虑到股份生产和工人合作社发展的经验,马克思做出了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途径的新的科学结论,这种途径是在19世纪最后30年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哥达纲领批判》、《论住宅问题》、《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在他们的大量往来书信中,描绘出了未来无阶级社会的最一般的轮廓,仔细研究了它的可能的成熟阶段,指明了它的形成道路。这些观点所依据的是马克思所制定的经济学理论。他们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自治的意义的问题,认为自治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成熟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他们在40—50年代初所提出的那些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最早的论点,至今仍未失去其科学意义。相反地,关于如何克服人剥削人现象的思想,关于消灭对抗的阶级和民族纠纷的思想,关于消灭造成各民族间兄弟相残的战争的社会根源的思想——所有这些思想使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规划的未来社会的最一般的轮廓有了明晰的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把他们的一些理论性的结论绝对化,强调指出这些结论只限于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的范围。在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1872年)临近结束时,马克思出席了阿姆斯特丹的一次工人会议,他说:“……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社会进行社会改造——笔者注),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欧洲大陆上大多数国家来说,马克思认为,暴力应当成为社会革命的杠杆,“为了最终地建立劳动的统治,总有一天正是必须采取暴力”。[19]

现在我们来具体地考察一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第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看法。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关于向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要求时,阐述了这个问题。这说明为什么他没有涉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不是具体地、历史地,针对某一个国家或某一类国家,而是从抽象理论角度提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问题。[20]这样提出问题是完全有理由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经验材料来制定具体的模式。于是应当得出结论:马克思不能阐释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他排除了可能有资本主义的包围、还可能有世界市场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的影响的问题,他也排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价值规律的作用、国家的存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已被提出的理论问题,我们还是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个概念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一些观点对比一下。最充分阐述这些观点的是《共产主义原理》[21]和《共产党宣言》。[22]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把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赢得民主。他们写道:“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3]我认为,这段话已经清楚地说明,过渡时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本来就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上述的过渡措施。这就是说,除了社会主义的生产,还将长期存在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小商品生产。在60—80年代,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将不具有国家的形式,而且具有合作社的形式。这个问题在《法兰西内战》和马克思的《米·巴枯宁〈国家制度与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说得十分清楚。[24]恩格斯在1886年l月20—23日给奥·倍倍尔的一封信中写道:“至于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事情必须这样来处理,使社会(即首先是国家)保持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样合作社的特殊利益就不可能压过全社会的整个利益。”[25]

可以想象,马克思和恩格斯似乎认为合作社所有制将是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形式而已。但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的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坚决拥护土地国有化的。但是其他的生产资料将属于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小农和中农的土地也将归合作社所有,而不是归国家所有。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这种措施非常称赞,说它把那些主人已逃遁的作坊和工厂交给了工人同志。他认为这种措施是公社的社会主义倾向。马克思写道:“如果合作制生产不是作为一句空话或一种骗局,如果它要排除资本主义制度,如果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制止资本主义生产下不可避免的经常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的痉挛现象,那么,请问诸位先生,这不就是共产主义,‘可能的’共产主义吗?”[26]

可见,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除了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小商品私有制(个体的小农民经济、家庭手工业者、小业主)还应该继续起作用。但是,如果存在着这些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那么,它们的交往方式将必然是市场交易的关系,因而,在这个阶段还将存在着价值和货币体系。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概念的制定有什么贡献呢?众所周知,对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关论点,恩格斯从来没有谈到过。因为马克思的这些论点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他又从来不表示不同意他的论点,所以应该说,他是同意这些论点的。

恩格斯说过,应该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在其中,生产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分配方式的重大改变。他特别嘲笑那些年轻的德国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人组织了一次讨论会,讨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产品分配,讨论是否将按照劳动的数量或者别的方式进行产品分配。尽管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采取了严格唯物主义的态度,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而这个数量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恩格斯指责了那些参加讨论会的人,说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东西,而是稳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它应当也有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但是,合理的辩论只能是:(1)设法发现将来由此开始的分配方式,(2)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此进行的总方向。”[27]

同类推荐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体性”观念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进程中产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对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居功至伟。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今天重新阐释“主体性”思想有什么价值?本书正是试图围绕上述问题,在当代哲学的历史语境中对“主体性”观念进行专门研究和当代阐释。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 发展伦理研究

    发展伦理研究

    本书研究对象是发展伦理学,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范式与理论研究,对发展伦理学的范式与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的主要范式、基本构架、基本视域等的构成特点及创新可能;一是现实与问题反思,以经过反思的发展伦理学为视域,对一些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关注现实、反思现实、切入现实的可能张力。
热门推荐
  • 帝姬风华之皇叔哪里跑

    帝姬风华之皇叔哪里跑

    她是楼兰古国的帝姬,本应无忧无虑,却被一张寻宝图弄得国破家亡……他是王爷,从出生开始便深受寒毒折磨,世人皆知七王爷杀伐果断,却不知他还有柔情一面……当两人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眸中客

    眸中客

    收了个白眼狼徒弟,日常求安慰求抱抱求原谅?不,不会的。再原谅你我就是兔子!!徒弟:“来,吃根胡萝卜压压惊?”我:“我才不…………emmmm,好吃。”——————————新书《有凤难逑》开书啦!顾南琴从小的愿望就是能为自己奋斗出一片自由天地,然而最终却变成了躺赢。某人:“怪我咯?
  • 三更夜半

    三更夜半

    本篇小说讲述的是军统上海站由于被叛徒出卖全军覆没,万般无奈军统只好紧急唤醒雪藏特工九影重组上海站,由此展开一系列暗杀与报复行动。然而,九影却屡屡受挫险些再次全军覆没,在危难之际以代号红木犀为代表的中共上海地下党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捍卫民族尊严。
  • 毒命圈子

    毒命圈子

    她,被养父母抛弃到国外,本是一身的骄傲却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养父母只手遮天,回国即是死,从那时起她便再也不敢回国,但是某一刻她的光出现了,他就像万丈光芒,把她的每一个角落照亮,让她知道原来还有人愿意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他,是堂堂大少爷,追他的人可以排到法国,腹黑冷漠是他的代名词,他以为自己永远不会付出真心,更何况是一个陌生人,但是他承认这个不算出众的面孔,却俘获了他的真心
  • 总裁老公太难甩

    总裁老公太难甩

    她八岁,他十岁凌可:以后我养你。萧天昊没有言语,但是手却紧紧的攥着凌可的衣角。她十三岁,他十五岁凌可:昊昊,你可别忘了是我把你养大的,你要孝敬我,伺候我一辈子,可不能轻易被别的女生拐跑了。她十八岁,他二十岁凌可:昊昊你是不是该谈恋爱了萧天昊:我们不是一直在谈吗!凌可:胡说什么,我说的是女朋友。萧昊天:没兴趣。凌可,是谁说让我伺候她一辈子的了,现在想反悔也要看我同不同意,说好的一辈子,时间没到,休想将我甩给别人。————凌可:昊昊,我交男朋友了,明天领来让你看看怎么样萧天昊拿起外套,冰冷的转身:我没你那么心大。凌可你还真懂得怎么伤我,可是我还是一样没办法不爱你,因为你就是我生命里唯一的光,恰巧,我怕黑!————凌可儿时的一时心软,本以为拐了个萌娃来养眼,谁承想养的冷酷腹黑不说,谁能告诉她,怎么还甩不掉了……
  • 天遗魔剑

    天遗魔剑

    年少轻狂的修魔者林昭,为了替父亲报仇,倾尽全力与自己的敌人征战,结果被杀了个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废人。然而,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大的陨石与火球从天而降……
  • 毓老师说

    毓老师说

    《毓老师说》为毓老师在台几十年讲学或谈论的语录,为毓老师思想言论的综述,由毓门弟子整理,一共十二辑。《毓老师说》中“思痛录”、“训勉录”、“用知录”为毓老师撰写的题名;“政事录”、“识往录”、“司铎录”、“奉元录”、“述学录”、“问心录”、“立本录”则是毓老师提撕众弟子的字词;“倚栏录”为毓老师对父母、妻子之情的动容记录;“俨然录”则是弟子记载毓老师的言行以及表达自己思慕之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想说的爱恋

    不想说的爱恋

    4个性格迥异的美丽女孩,在各自的感情道路上经历了无数不想说的爱恋,在这里有婚外情,有忘年恋,有姐弟恋,也许你会发现在她们的身上也会出现你的影子,那么她们就在你的身边,,,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