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5500000006

第6章 累职升迁

李林甫升为御史中丞,还不满足。他想:官不到极品,就权不能保,势不能固,所以仍设法钻营,谋求提升。

此时李林甫得出一条经验:要上青云,一不靠才能,二不靠政绩,靠的是香风吹送。

李林甫觉得武静、武惠妃这股风硬,就一意巴结武静和武惠妃。如今,武静已认鹦鹉为女儿,武惠妃已认鹦鹉为妹妹。他要靠武氏美言而升官,就索性把鹦鹉立为正室。

鹦鹉见李林甫扶自己为正,以为他真心相爱,更一心一意助他升官,常常奔走于裴府和武惠妃的宁秀宫。

御史中丞虽然还只是四、五品的官,但是因起京官,能日日随班上朝面见皇上。见皇上久了,便逐渐了解了皇上的性格、爱好、习惯等。

李林甫见个个谏诤之臣,如张说、宋璟,明皇倚重,但并不喜欢,他们终于权位不固,遭遣受贬。而见那些说话、行事先窥测明皇意图、佞谀顺旨的人,个个因明皇喜欢而得到提升。他想:向君王献媚,这是一条升官保权途径,我何不走?于是嘱咐鹦鹉,让她进宫时多带金银珠宝,除巴结武惠妃外,还要收买明皇身边的人,探听明皇的反应及动向、意趋等。鹦鹉虽知这是邪途,但是作为李林甫的妻子,她是愿意李林甫高升的,也就照李林甫的嘱咐行事了。

伺候明皇的宫女、太监得了鹦鹉的贿赂,便甘心为李林甫效劳,将明皇的言行,随时向李林甫密报。因此,李林甫在明皇面前奏事,总能符合明皇的心意,这让明皇很是喜欢。

明皇常常宠幸宁秀宫。武惠妃受鹦鹉之托,常虚构故事,向明皇吹捧李林甫的才能。一夜,武惠妃在枕上对明皇道:“我唐朝大臣中,宗室很少,皇上为何信任外人,不信任本家呢?”

明皇认为武惠妃说得对,不久,就封李林甫为吏部侍郎。

李林甫步步高升,庆幸自己升官之路走对了,便在此路上加紧步伐。

武惠妃生了两个皇子,一个皇子夭折了,还有一个皇子叫李瑁,封寿王。寿王相貌英俊,体态潇洒,天资聪明,明皇因武惠妃的缘故,非常喜欢他。

李林甫想:自古皇家多是母因子贵,当下皇后王氏无子,皇上若立寿王为太子,武惠妃大有被册封为皇后的可能。我若谋立寿王为太子,她一定喜欢。

管宁秀宫的中官叫牛贵儿。牛贵儿几次得鹦鹉的贿赂,已被李林甫收买。一天,李林甫请牛贵儿到李府款待他。

“牛公公在惠妃娘娘千岁宫中几年了?”李林甫边敬牛贵儿酒,边问道。

牛贵儿道:“五年了。这五年,我由一般待卫,升为宁秀宫总管。”

李林甫道:“牛公公在宁秀宫五年,觉得惠妃娘娘如何?”

牛贵儿喝了一口酒道:“惠妃娘娘深得圣上宠爱眷顾,但她不骄傲,对下人甚好,宫中的人都称道她。”

李林甫道:“那么牛公公愿不愿意惠妃娘娘好呢?”

牛贵儿道:“这还用李大人问吗?常言‘一人成仙,鸡犬升天’,我们宁秀宫的人,岂有不愿主子好的道理?”

李林甫未语先叹道:“只你们愿,无济于事啊!你们惠妃娘娘能不能贵,能不能荣,要看寿王的命运……”

牛贵儿道:“李大人此话怎讲?”

李林甫神秘地道:“历代皇朝中,母因子贵的事很多,这还用我细说吗?”

牛贵儿道:“李大人是说要让寿王当太子……”说到这里,意识到犯禁,吓得自己捂住了口。

李林甫道:“牛公公勿怕。在敝府语不达六耳,你说的话绝对泄露不出去的。你说得很对,若寿王能当太子,惠妃娘娘将来就是正宫国母。若是寿王不能当太子,惠妃娘娘将来失宠也未可定。”

牛贵儿道:“可是立不立寿王为太子,主意在皇上。现在太子已立,惠妃娘娘千岁怎能让皇上改变主意呢?”

李林甫道:“牛公公,这样讲就错了。什么事情都在人为。”

牛贵儿道:“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林甫道:“这种天意思想最误人。汉高祖宠爱戚夫人,想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而吕后想立己子为太子,就请商山四皓做儿子的老师。汉高祖尊老敬贤,见吕后给儿子请了商山四皓做老师,就立他为太子。戚夫人不用谋,儿子不得为太子,她也争宠失败。后来吕后用权,砍了戚夫人的手足,刺瞎了她的双眼,把她放在猪圈里,称为‘人彘’,死得很惨。戚夫人就是被‘富贵在天’的思想所误。惠妃娘娘可不要重蹈覆辙呀!再者,太子知道寿王是自己东宫主的威胁,寿王的安全就值得忧虑。”

牛贵儿道:“李大人说得对。咱家回宫就把李大人之意告诉主子。”

李林甫道:“请告诉惠妃娘娘,李某感念惠妃娘娘推荐之德,若能升任黄门主者,一定尽力保护寿王。倘能任宰相,一定劝皇上废太子改立寿王。”

牛贵儿道:“李大人这么有心,真是难得,惠妃娘娘一定愿意保李大人升官。”

牛贵儿酒足饭饱,就离李府回宁秀宫,趁着宫中无人时,将李林甫的话,对武惠妃说了。

原来武惠妃知道自己的父祖辈是明皇的仇人,自己现在所以得宠,靠的是姿色。她怕将来自己年老色衰,失去明皇的宠爱,非常忧虑。也想到,只要寿王能为太子,自己的宠就固、势就稳,所以日夜谋划让寿王当太子。李林甫的话,正中其心。她对李林甫非常感激,心想:只要李林甫能做宰相,我子当太子就有希望。于是她靓服巧妆、娇颜媚态,一意讨明皇欢心。

武惠妃本来美而媚,此时有意取欢争宠,更加妍媚,明皇更加宠爱,几乎是夜夜专房。每见明皇被她哄得欢喜,便给李林甫说好话。窥出明皇对李林甫印象好,索性说李林甫与她沾亲,向明皇买人情,给李林甫讨黄门侍郎。

明皇将欲升李林甫任黄门侍郎之事,商之于众大臣。吏部大臣奏道:“各部官员升降有制。李林甫未见政绩,连次升擢,有违大唐官制。”

明皇觉得李林甫并无显著政绩,也无超人才能,升得太快了,所以对升不升他为黄门侍郎,犹豫不决。

李林甫知道了此事,很焦心。正无可奈何,忽然接到一个太监的密报。密报说:银青光禄大夫通玄先生张果死了,明皇很失意。

原来明皇很信道,有一个叫张果的方士进宫见他。这个张果长眉下垂,白发披肩,神清气朗,道骨仙风。见了明皇不跪,只合掌为礼。

明皇问:“道长高寿几何?”

张果答:“贫道年龄已记不得了,只记得记事已来,沧海已为桑田。”

明皇很尊敬他,问道:“道长长生之术是什么?”

张果答道:“贫道长生无术,但懂神仙术,能制长生之药。”

明皇益敬,恭肃地道:“老神仙,能留在宫中,度朕为仙吗?”

张果道:“今天贫道来见陛下,就是因与陛下有仙缘,特来佑陛下安国,度陛下成仙。”

明皇大喜道:“好!好!朕喜老神仙光临,赐老神仙号通玄先生,敕封老神仙银青光禄大夫。”

张果谢封,从此不再去化缘,住在光禄寺接受朝廷供奉。可是这位“神仙”,长生药没制成,就自己先死了。

张果死后,明皇非常怅惘。

李林甫听到这个消息,凝神一想,计上心来。第二天上朝,他出班奏道:“臣李林甫给圣上贺喜!”

明皇心情不好,对李林甫很反感,“哼”了一声道:“朕有什么喜?!”

李林甫道:“有个叫张果的老神仙来度陛下,陛下就要成仙。”

明皇怒道:“大胆!敢来诳朕?!”

李林甫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道:“臣不敢。臣的确看见张果老先生倒骑毛驴,同太上老君玄元皇帝骑着青牛结伴走了。”

明皇喝道:“你这样欺朕就该开刀问斩!那个张果已经死了,你怎能胡说看见了他?!”

李林甫问:“那张果老先生是何时死的?”

明皇道:“昨天初夜。”

李林甫兴奋地道:“巧巧巧!臣看见那老神仙,也正是这个时候!昨天臣去访友,天黑才回。正在路上走,忽见一片金光照亮道路。臣抬头看,见金光里,一倒骑驴、一正骑青牛的老道长正从我身边飘然而过……”

明皇道:“你怎知他们便是张果老和玄元皇帝?”

李林甫道:“臣原来不知。臣是听了他们的谈话才知道的。”

明皇问:“他们谈了什么?”

李林甫道:“那骑青牛者说:‘张果老,你去度唐大明皇帝为仙,怎么又尸解逃遁?’那倒骑驴者道:‘太上老君,唐大明皇帝是你的后裔,他只封我银青光禄大夫,却封你玄元皇帝,度他成仙,本来该是你的事,你却把我这自在散仙羁在那里,我太闷了,才遁出来找你。李老儿,你快去替我,我要到蓬莱,找吕洞宾下棋去了!’那骑青牛者道:‘你去蓬莱,咱二人同行,我正想去和黄帝论阴阳之道呢。’那倒骑驴者道:‘那么大明皇帝不度了吗?那可是你选定的成仙目标啊!’那骑青牛者道:‘我的子孙大明皇帝虔诚信道,已有成仙根基。他一心向道,不度自仙,你看不出吗?他头上隐有紫气,就要成仙了。我们回来,稍加点化,他就会位列仙班!’听到这里,他们已拐过山角,后面的话,听不清了。听了他们的话,臣窃为万岁欢喜,今朝特来祝贺!”

明皇犹未尽信,又问道:“你看见的张果老和玄元皇帝什么样?”

李林甫不假思索地道:“那张果老长眉低垂,白发披肩,仙风道骨,丰神秀目却是农民打扮;那玄元皇帝广颡重眉,方脸大眼,略显苍老,却精神矍铄,老学究打扮。”

明皇信道,以与道教始祖李耳是本家为荣,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玄元皇帝,把他的像挂在家庙里。因明皇崇老子,有的人家也挂老子像,所以李林甫能说出他的仪表。至于张果老的仪表,他是问了明皇身边的一个太监才知道的。

听了李林甫的话,明皇喜得拍手道:“对对对!李爱卿遇到的两人,正是张果老与太上老君。李爱卿,你真听他们是那样说的吗?”

李林甫道:“臣句句听得清楚,他们确实是这样说的。臣自见圣上龙颜,也感到圣上头顶隐隐有紫气,只是恐遭物议,隐而未言。昨日太上老君这么一说,臣今日就仔细观察圣上头顶,见圣上头顶明明白白有紫气缭绕,大概心静眼亮的人都看得见。臣见此异兆,方信圣上就要成仙了,不禁为圣上无限欣喜!”

李林甫的假话,编得天衣无缝,哄得明皇大喜,笑眯眯地望着李林甫连道:“好!好!”

大臣们知道马上就有封赠降到李林甫头上,对他很羡慕。

当即有一个想讨明皇喜欢的大臣道:“李大人说得不假,臣也看清了,圣上头顶的确有紫气!”

另一个大臣跪下道:“吾皇万岁,万万岁!臣也看清了圣上头上的紫气。臣向圣上贺喜!”

接着,又有几个山呼贺喜。

这样一来,就弄假成真了。本来人们瞪大眼睛也看不见明皇头上的紫气,但怕道破实情,扫明皇的兴,遭比干之祸,所以大都随声附和,向明皇贺喜,就是几个耿直的大臣也钳口结舌,不敢说话。

李林甫见群臣附和,喜得心花怒放,跪下道:“臣贺圣上,请圣上加道君皇帝尊号!”

明皇正在兴头上,喜道:“好,朕准!”

于是李林甫率群臣跪在丹墀,山呼称贺。明皇高兴极了,到明堂大宴群臣。散朝后命玉工用一块和璧刻了“道君宝籙”的玉玺。

第二天,明皇即封李林甫为黄门侍郎。从此,李林甫可以天天见明皇,也能出入后宫,直接收买宫女、太监。

李林甫被封为黄门侍郎,一时心意满足,正用金色线条编织着美丽的升官梦,忽然霹雳一声,将他震醒。

一天,李林甫到宁秀宫去见武惠妃。他向武惠妃许愿扶寿王为太子,而武惠妃向他许愿保他做宰相。

他受武惠妃举荐,作为明皇的钦差大臣,到江南给咸宜公主办嫁妆。当他飘飘然从江南回来,正整理着沿途州县送的礼物的时候,忽然一个衣履不整的女子慌慌张张进来,见了他双膝跪倒,泪流满面,哭声道:“表少爷,大事不好……”

虽然这女子衣履不整,头发蓬乱,但李林甫还是从那丽比天仙的秀脸,一眼认出是凤儿。他没从倩雅手中讨来凤儿,只是妒恨倩雅,对凤儿仍有好感,和声问道:“凤儿,发生了什么事?快说!”

凤儿哭道:“我家老爷遭了祸,我家小姐、姑爷都受牵连。为救二小姐,凤儿特来求表少爷……”

李林甫听说舅父遭祸,并不动心,听说倩雅受牵连,反倒幸灾乐祸。但是他口里不说,却装作同情地道:“凤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详细说说。”

凤儿拭泪,说了姜皎遭祸的经过。

原来,明皇为临淄王时,定除韦后之计,王妃参与了帷幄中的秘密策划。明皇登大宝之后,封王妃为皇后,对她甚是宠爱。

几年以后,王皇后姿色渐衰,明皇对她的宠幸大不如前。此时武惠妃很受明皇宠爱,大有夺皇后位之势。武家本是明皇的仇家,王皇后对武惠妃的受宠心里甚是不平,常常对明皇语言不逊。

明皇渐渐对王皇后产生憎恶之感,暗地里与秘书监姜皎商议,打算以王皇后无子为由,将他废黜。姜皎以为此事很快就要诏告天下,回家后就对家人说了。家人不知厉害,把此事传了出去。

濮王李峤,是王皇后的妹夫,听到此事后,以为姜皎造谣,非常气愤,就把此事上奏给明皇。明皇很生气,召宰相张嘉贞商议此事。

张嘉贞对人峻激,迎合明皇旨意,把姜皎交大理寺审讯。张嘉贞想让姜皎承认“妄谈吉凶”,姜皎否认。

有人荐吉温来审,明皇看了吉温的相貌后对大臣道:“此人不像善类,朝廷永远不要用他!”把他打发走了。明皇让张嘉贞为主审,张嘉贞到底以姜皎“妄谈吉凶”定罪,大理寺判姜皎杖刑六十,流放钦州。姜皎又疼又气,在赴钦州的途中死了。

明皇不念姜皎的功劳,不念与姜皎的旧情,大肆株连。姜皎之弟姜晦由吏部侍郎贬为春州司马,姜皎家成年男子及亲戚、党羽,有的被处以流刑,有的被处以死刑,姜皎二女儿倩雅、女婿源二公子也在牵连之列。

此时,源乾曜早已罢相,源二公子在外任,因受牵连流放岭南。倩雅被判入宫为奴。芳雅的丈夫韦坚,因是太子妃的哥哥,才免受牵连。

倩雅得到噩耗,只是哭。哭了一会儿,要撞头自杀,被凤儿拉住。

凤儿劝道:“听说表少爷是武惠妃的红人,凤儿去求他,就是给他跪死,也让他设法救小姐!”倩雅这才苟活待救。

凤儿为救倩雅,才不计恩怨,来求李林甫。

李林甫听了凤儿的话,非常害怕,现在连他自己都怕受牵连,哪里还有心思去救倩雅?但是他却对风儿道:“凤儿,快回去告诉你家小姐,让她先到宫中去做女奴,我定托人去把她要出来。”

凤儿听了李林甫的话,这才放心,急忙回去告诉小姐。

凤儿走后,李林甫自语道:“啐!倒霉……”

他根本就不想去救倩雅,赶忙去宁秀宫,以先废王皇后为条件,求武惠妃为自己求情。此时,他完全忘了舅父姜皎对他的恩情,反而恨怨自己有这个舅父。对武惠妃道:“娘娘千岁!请您代罪臣向圣上奏明:我们虽是亲戚,但因感情不和,早已罢了庆吊。我们虽是甥舅,但却断了感情。为了证明我与他划清了界线,我要揭发他几处营私不法。”

武惠妃满口答应他可以不受牵连,保住官职。李林甫这才千恩万谢地去了。

倩雅被罚入宫为奴,凤儿也去陪小姐。二人同被分在织作坊为绩织奴,每天织绢绣衣,劳作甚苦。

她们天天盼望李林甫去救她们,可是二十多天过去了,佳音却杳如黄鹤。二人这才想到李林甫不念亲情,不伸援手。主仆二人恨透了李林甫,写信投匦,揭发李林甫求姜皎托源乾曜给他升官之事。

一夜,武惠妃为明皇侍寝,施房中媚术,讨得明皇欢悦,然后乘机给李林甫讨情,并把李林甫求她转告明皇的话,和盘托给明皇。

此时,恰好明皇接了匦中揭发李林甫的信未看。他从兜里掏出那信看了,勃然大怒道:“李林甫这厮好可恶!姜皎明明是他舅父,又对他有恩情,他因怕牵连,竟连什么都忘了,想揭发姜皎,这样忘恩负义,岂能为官?!”

武惠妃见明皇动怒,也很害怕,但她知道明皇宠爱她,哭着撒娇道:“妾妃是因李林甫对圣上忠心,又是圣上本家,才为他求情。圣上生这么大的气,是为妾妃吗?”

明皇喜欢武惠妃的丽质和娇媚,对她非常宠爱。见她哭了,不忍再动气,和言道:“朕是生李林甫的气,哪里是怪爱妃?”

武惠妃道:“圣上对臣子所要的,不就是‘忠’字吗?李林甫把其舅父的一切恩情都忘了,不是因为忠于圣上吗?妾妃是见他忠于圣上,又知他的确与姜家的感情不洽,才为他求情。圣上若因嫌妾妃而罪他,是殃及池鱼了。”

明皇重色,武惠妃这一撒娇,他便连道德、原则全丢了,把武惠妃揽在怀里,抚着她的满头秀发道:“曼儿,朕真拿你没办法。朕哪里是嫌你呢?好吧,朕去调查。李林甫若真与姜家不洽,朕便赦免他。”

武惠妃这才不哭了,拭着泪道:“圣上不信妾妃,尽管去调查。”

第二天早晨,武惠妃便派人把昨夜她与明皇的谈话,告诉了李林甫。

李林甫已测知投匦信必是倩雅所为,对她愤恨极了,他眨眼想了想,便生出一条计策——他让鹦鹉写一首诗。

自从李林甫升入高层,对鹦鹉的情淡了很多,又纳了几个美妾。

鹦鹉不知缘由,按李林甫嘱咐,写了一首诗交给他。

李林甫求武惠妃派一个宫女拿了鹦鹉写的那首诗去见凤儿。嘱吩她,见了凤儿,必须如此如此。

那宫女去了,李林甫派两个黄门卫士到正宫织作坊,叫出倩雅,将其带到一间僻静小屋。

一个卫士横眉立目地对倩雅道:“你是罪臣之女,尚敢投匦上书,诬告朝廷大臣,真是该死!皇帝有旨,令你自尽!”说着把一条白绫子扔在她面前。

倩雅生在名门,气质不凡,抗辩道:“我虽罪臣之女,但揭露是实,何为诬告?!皇帝有旨,请宣示!”

两个黄门卫士受了李林甫之托,哪里听倩雅的话,于是一起动手,将倩雅的臂扭住,拿过那条白绫,套住她的脖子,一个黄门卫士轻松地道:“你是就要死的人了,对你宣示圣旨何用?!”说完,两个卫士各抓白绫一头,用力一拉,倩雅一股气憋在喉下,连一声也没叫出就死了。

两个黄门卫士见倩雅死了,将她吊在梁上,关门出去。

第二天,明皇得知姜皎的女儿倩雅在织作坊为奴,就派人去问她家与李林甫的关系。

可是,派去的人到处找不到倩雅,最后才在那僻静小屋找到。见她在梁上吊着,尸体已僵,大家猜测,一定是倩雅受不了为奴隶的苦,心中怨恨,悬梁自尽了,于是便将倩雅死状回奏明皇。

明皇闻知倩雅死了,以为自杀,也不追究,只是设法调查李林甫与姜皎的感情。此事难了,明皇正不知怎么办,有人说织作坊有个凤儿,是姜倩雅的宠婢,她可知李林甫与姜家的感情。于是,明皇把凤儿诏来。

明皇问:“你如实说,李林甫与姜家的关系如何?”

凤儿道:“不好。”

明皇道:“你只是婢女,怎知你家主人与李林甫的关系?”

凤儿道:“是小姐说的。她写过一首诗,让我藏着,诗中说到两家的关系。”

明皇问:“在你身上吗?找来我看!”

凤儿道:“我家主人犯罪后,小姐受连累,被罚入皇宫织作坊,因此诗无处放,故常带在身上。”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折叠的纸。

明皇展开那张纸,只见上面写道:

早已姜李不共天,

今日何谈结姻缘。

因生吴越为敌国,

只做异池鸯与鸳。

明皇看罢暗想:看来,李林甫说他与姜家关系不洽是实。

原来,凤儿的话,都是李林甫吩咐那宫女教的。

那天,那宫女叫出凤儿,对她说:“我是鹦鹉派来救你家小姐的。李林甫因买官犯了罪,恐怕牵连你家小姐。你家小姐已受罚,如再受牵连,就非被流放到岭南受罪不可。为了你家小姐不受牵连,有人问你姜李关系,你必须说不好,并说因为两家关系不好,李林甫和你家小姐的婚姻都断了,再拿出这首诗证明……你家小姐就没事了。”凤儿怕倩雅受李林甫牵连,真的这样做了。

明皇早时就与姜皎有交情,想到姜皎的女儿因姜皎获罪而惨死,家人都受连累,心中不忍,也就不愿再牵连李林甫了。于是给武惠妃一个顺水人情,不降他的官,只把他由门下省调到中书省礼部。

明皇怜恻倩雅,下旨将她厚葬,又将凤儿从织作坊调出,让她去梅妃宫当宫女。

同类推荐
  • 云水飘缈书

    云水飘缈书

    她是一个女性杂志的周刊记者,丈夫因生意失败而失踪,她去岛城度假,在“遇巧”旅馆,与沈从文的神交,和302室男子的邂逅,以及写给W的笔记,甚至连W也都不再确定,在周遭不确定的游走中,在二人的飘渺交流中,唯一确定的是改变……
  • 大隐隐于婚

    大隐隐于婚

    阴差阳错,林晚晚去相亲的时候,去错了桌子见错了“顾先生”顾凯。第二次她被相亲对象鄙夷的时候,顾凯适逢经过,替林晚晚解围。不久后顾凯认出了她,又厌倦了无休止的相亲活动。于是提出跟林晚晚秘密结婚,就是所谓的“隐婚”,并替她承担成为植物人母亲的所有医药费。他说服顾家二老,将林晚晚调职到自己的身边,甚至将她“骗”至在外的公寓一起生活。因为工作的缘故,林晚晚重新遇上了四年前一起参加钢琴比赛的宋晨,并被这位“钢琴王子”热切追求。一边是新任的丈夫,一边是有着相同过去、曾经憧憬的同道中人,材晚晚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又会走向伺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孽海

    孽海

    孽海下了摩斯大街,拐进赫德路,市面的繁华和喧嚣便隐去了。嵯峨的楼厦不见了踪影,撞入眼帘的尽是花园洋房和西式公寓,有阵阵花香在空气中飘逸。车夫脚下原本尘土飞扬的士敏土路也变得温润起来,夕阳的柔光将路面映得亮闪闪的。路上是幽静的,偶有三两小贩的叫卖声,再无让人心烦的市声聒噪。只是洋车却明显少了起来,一路过去没见到几辆,朱明安便觉得自己坐在洋车上很扎眼。在白克路口,一辆黑颜色的奥斯汀迎面驰来,像似要和朱明安的洋车迎头撞上去,车夫扭住车把去躲,差点儿把朱明安扶在身旁的猪皮箱甩到地下。
  • 北京朝酒晚舞

    北京朝酒晚舞

    富二代少女,京城头牌名媛,官二代太子,钻石王老五,上下法拉利、迈巴赫,出入高级公寓、天上人间……隐身情人,搞暧昧,主题派对… …夜夜笙歌,情欲泛滥。他们个个聪明绝顶,精明到连爱都要算计,真爱一旦来临,立即很傻很天真,集体变成爱无能。这就是21世纪北京,欲望大过天,真爱却少得可怜,他们享受这样的生活,悲哀到谁都无力改变。直到一个天使般的女孩突然闯入他们的包围圈,爱情是她唯一的信仰,她是他们的异类,他们水火不容,却又相互纠缠,她究竟是被同化,还是绝地反击?本书描写了我们真实精彩的都市情爱生活!
  • 藏地密码5

    藏地密码5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藏獒之王海蓝兽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3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热门推荐
  • 一妃冲天:彪悍女的爆笑情路

    一妃冲天:彪悍女的爆笑情路

    多年以后,苏离离才相信,命运真tmd会玩人!你要想寻找的人,千山万水踏了好几遍,仍是错过错过再错过;不想见的人,却硬是碰在一起,撞在一起,绑在一起,赖在一起,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出彼此!
  • 游钟山记

    游钟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里的原地

    时光里的原地

    她曾说,她喜欢他。他曾说,他会在原地等她回来。最终,她没有回来,他没有等到她。自始至终,他们都是生命旅程的过客,却苍白了整个年华的灵魂。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

    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这是又一篇红楼故事。贾母定下双玉姻缘。没想到王夫人却说动了元妃赐婚金玉良缘。大观园中风刀霜剑,以后的黛玉又该如何的生活。朝廷战败,藩王和亲,那一己私利,又将黛玉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贾府的利益,贾母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外孙女…和亲的路上,在那个新家,绛珠仙子又该如何接受新的生活…第一卷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卷愿奴两肋生双翼第三卷娇羞默默同谁诉推荐自己的新作品:《情牵红楼》向大家推荐自己的旧作《新续红楼》《红楼别梦》《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瑜》哈哈,大神沧海明珠的佳作《雨落碧水凝黛情》《无敌女夫子》推荐溱潼的新作《丑妾不承欢》推荐好友玉人何处的佳作《玉落谁家》推荐好友蓝河星月的新作《浪子江湖》《浪子江湖》推荐安甜妮哥新文《三宫六院七十二宠》推荐一部别致的红楼故事,心随碧草的新文《红楼梦之千古情痴》推荐谨瑜的新红楼故事《情禛玉切指纤柔》推荐莲心新文《代嫁弃妇》推荐溱潼的新作《穿越之囧女嫁人记》推荐断崖的大作《红楼之倾尽天下》推荐泪语忧潭的新作《红楼之凰求玉》如果大家喜欢谈论红楼故事,就请到这三个群里来,大家一起聊红楼。红楼情思一群:36840339红楼情思二群:51526086红楼情思三群:121368703扫径烹茶,恭迎佳客
  • 雪地

    雪地

    那年北方的冬天老是下雪。气温很低使温度表形同虚设,全队仅有一只温度表,是李分田那次探家时带回来的,他说这是县里发给他奶奶的,他奶奶觉得做饭用不着便给了李分田。为此李分田十分珍惜也十分自豪,他认为他的温度表、老和的闹钟、胡兰的指南针、张国栋的手表是这个钻井队的四件宝物。平时李分田总是把温度表揣在怀里。有人问他温度的时候他就把温度表从贴肉的一个地方掏出来,双手举至头顶,用眼睛看看两头,再看当中,然后说。也就三十来度吧。直到有一天胡兰脖子上吊着那个微微摇晃的指南针对李分田尖锐指出:温度表是不能放在身上的,又不是体温表。
  • 走过小半生

    走过小半生

    回忆自己从走上社会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有自己的些许感悟。
  • 我在深山里种田

    我在深山里种田

    我在深山里有块地,周围遍地都是灵树仙草,有一只弑天魔狼和无极熊猫称兄道弟,一只身长三公里的庞大蜈蚣在纠结到底是在地下睡还是在地上睡,还有一只暖男异瞳白虎,经常陪着一群小鬼玩耍。而作为此地主人的罗白看着这一切,非常欣慰,并随手扔了一颗琼灵葡萄到嘴里。“这葡萄,你敢说它不香吗?”这是一篇慢热文,前期会有一些枯燥。然后推荐我另一本书《我后台是作者》
  • 天师王妃要崛起,王爷退散!

    天师王妃要崛起,王爷退散!

    独孤湛:“想要报仇?”凤一:“是。”独孤湛:“帮你报仇,本王有何好处。”凤一为低着头:“凤家有以命换命之法,从此之后,凤一的命便是王爷的。”独孤湛心生悸动,微沉着声道:“本王允了。”密室之中,独孤湛阴沉着脸:“为何推苏倾城落水。”凤一倔强的低着头:“她既然想让你看这一幕,我成全她罢了。”独孤湛气急随手拿起砚台扔了出去,虽不是对着她扔去的,但不躲不闪之下还是划伤了额头,流下鲜血。独孤湛不禁握紧双手,最终还是别开了视线冷声道:“不要再这么无理取闹了!”当两人在异世再次相遇,这次他们能否一起走到最后呢……
  • 化书

    化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