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0300000009

第9章 1938年秋(1)

9

那年秋天,日寇从长江向武汉逼近,八十万中国军队集结阻挡,而我像河豚一样膨胀起来。我的肚子浑圆,脚踝肥大,就算有心救国,也无力穿鞋,更别提在腰间缠一圈子弹。更糟的是,我失去了斗争的动力。孕妇分泌的神秘物质让我变得更加关照内心,变得无可救药地温柔。一个月后,聿明并未如约归来,连封信都没有,要是在以往,我定会在房间里暴跳如雷。这不是他的错,我安慰自己。连内心活动的语调都一反常态地温情。他有机会一定会给我写信的。但我还是很担心他,随怀孕而来的温柔情绪对焦虑和伤感并无作用,它所带来的,只是比往常更泛滥的眼泪。

9月,我们听说国民政府放弃武汉,迁都到长江上游的重庆。这消息按说会让人火冒三丈,我也的的确确生气,但怒火随即被突如其来对芫荽的渴望取代了——经过几个月的食物短缺,原始的饥饿感让人魔怔。

10月,当武汉沦陷的消息最终传来,我已躺在产床上无暇他顾。这就是女人的命运。抗战英雄在为祖国流血牺牲时,我只能躺在床上,一边对将要出世的孩子说话,一边等着下一次宫缩。

“小可爱,”我呢喃着,“我的宝贝,该给你取个什么名字呢?”我搜寻着一个可以让人想起战前时光的名字。灵光忽闪,我记起和聿明在福州度过的那几个礼拜,就我们俩,郎情妾意,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充满希望。“你是妈妈在福州怀上的,小家伙,这就是你的名字:阿州。这是妈妈怀上你的地方。”

“歇会儿吧。”接生婆劝道,并将椰子油抹在我额头,帮我揉着太阳穴。

我想,将来等孩子上学时,我和聿明再给他取一个大名。我们会找出中国历史上的某位伟人,或是我们这个时代产生的英雄,一个能把日本鬼子统统扔进海里的人,我们将以他的名字给儿子命名。“我保证。”我大喊出来,想让全世界听到我的坚定决心。

“好了,少奶奶。”接生婆说,“您得保存体力。”她轻触我的眼睑,带着椰香的手指停留在那儿,直到我闭上眼睛。然后她揉捏我的胳膊,手在我的肩颈四周滑过,使我肌肉放松,能打一会儿瞌睡。正在这时……

啊!痛!仿佛某个掌管生育的神明正在控制我的身体,让它紧绷如盘蛇。哎!痛啊!我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哎呀!”

“少奶奶,”接生婆说,“您要放松一些,痛就痛呗,顺其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别的事情?”

“专注在呼吸上,或是想想风啊,树啊,随便什么都行。您不必担心下面,现在还不到时候,我会照看着。”

怎么可能专注别的事情?我松开拳头,伸展手指,与此同时接生婆的手指在我肚子上轻轻划着圈。我放松紧闭的双眼,努力凝神静气。

“很好。”她的声音离我稍远,那儿正是我的阵痛源头。“好多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逼迫自己做到心无旁骛。

“这次有进步。”宫缩停止后,她说道,“这个孩子好像挺大的呢。”

“别担心,王阿婆。”我告诉她,“我的孩子可能比一般婴儿要大,但我也比一般女人更强壮些。我保证,这个孩子生得跟其他孩子一样快。”分娩的亢奋正在血管中涌动着,我准备好了。

“等着瞧吧。”接生婆一边说,一边左右嘎巴嘎巴地转动脖子。

她直起身后,圆脸变得通红,与枯瘦的脖颈显得特别不协调。“好啦,王阿婆。”我说,“你先歇歇吧。”

她坐在我旁边,闭上眼睛。等我觉得口渴难耐时,她已经打起了呼噜。

“哦,宝贝。”我低语着,将双手放在鼓起的肚子上,“你在哪儿?”他这会儿很安静——没有蹬腿挥拳。可是,唉,我好渴啊!人都去哪儿了?聿明,你在哪儿?

我眯起眼睛看着远处墙上的画,画里的菊花和竹子都朦胧不清。纤纤月光从窗栏间隙溜进来,跌落在光秃秃的地板上。今晚的月亮什么样?上弦月、下弦月、半月还是满月?

远处传来另一种音律,警察在齐步走,皮靴的踢踏声在深夜的空巷里回荡。此时此刻,日军也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巡逻。脚步声停了下来。一个警察说了句什么,其他人笑起来。阵痛又开始了,剧烈到天地化为乌有,只留些许……是的,我还有一小部分的意识在远远观望着。在这当口,一种原始的母性本能复苏了,我开始明白怎样能做到既分散注意力,又用力分娩。

接生婆立即醒过来,在我的背后加了个枕头。她把手放在我胸口,微笑着试探我呼吸的频率,然后走过去站在我的两腿间。“顺其自然。”她说,“转移注意力。”

宫缩停止时,我睁眼看见素莉拿着托盘站在门口。“少奶奶要喝茶或是凉开水吗?”她问道。她的眼泡因睡眠不足而发肿,目光中闪着害怕的神色。

我接过凉开水呷了一口,便合上眼睛。过了一会儿,我梦到自己站在院门外的步道上,月光在睡袍上染了一层银辉。我要看看今晚是什么样的月亮,我告诉两个日本水兵。半月,一个水兵说着,举起步枪对准那半个惨白的月亮。另一半在哪儿?另一个士兵咯咯笑着,来回晃动他的枪,像是要打下另一半逃亡的月亮。不,我大叫,不要!我想抓他的手臂,却反被他擒住。这时我意识到,接生婆正在轻拍我的手,揉我的胳膊。

“少奶奶,”阿桂在门口说,“太太让我拿这个给你止痛。”她托着满满一盘吸鸦片的烟具。鸦片,中国人耻辱和虚弱之源。先是英国人,现在又是日本人强加给我们这些毒药。

“我不需要。”我倒抽一口气,疼痛再次来袭,像洪水一样升涨蔓延。我张开双腿,尽量凝神静气。

“很好,很好。”接生婆说道,“您跟乡下女人一样有韧性。孩子的头很快就能出来了。”

不久,阵痛变得几乎没有任何间歇。“用力!”王阿婆一遍遍大喊,“看到头了,用力!”不消她说,我的身体在自然而然地使劲。

“吸一口吧,孩子。”母亲的声音传来,“含着烟管深吸一口。好,再吸一口。”

“用力。用力。”

“再吸一口,孩子,再吸一口。”

我知道那是鸦片烟管,但已经顾不得了。我吸一口,用力推一次,再吸,再用力推。终于,身下传来响亮的啼哭声。

接生婆高高举着婴儿。我没戴眼镜,看不清。“是个男孩。”她说。

“我知道。让我抱抱。”

“得先剪掉脐带,把他洗干净。”母亲说,“素莉,水凉了,再添些热水,用手肘试试温度。”

她们转身背对着我,围在我儿子的澡盆边。

我抬起手,“眼镜,谁把眼镜给我?”

儿子啼哭着,拍打着洗澡水。大家都欢天喜地。接生婆用一条毯子将他裹紧,递给母亲。母亲坐在扶手椅上,不知道她和椅子是怎么上的楼。“我的小佛爷。”她轻唤。

“母亲,”我说,尽管没人在听,“我想叫他阿州。”

婆婆站在一旁,像我一样,等着看这个孩子。按照习俗,我儿子是属于夫家的,是韩家人。我婆婆是他的嫡亲祖母。不过,比起富裕的母亲,婆婆是清贫的。“王阿婆,”我叫道,“孩子奶奶想抱抱孙子。”

我在旁边桌上一通乱摸,想找到眼镜,总算素莉跑过来帮了忙。我戴上眼镜,看到婆婆朝她手中的孙子微笑着。他脸朝着她,磨蹭着她的胸口。“他饿了。”婆婆说,走过来把他放到我怀里,“他想要妈妈。”

你儿子生来就是个小馋鬼,两星期后我在信中写道。这是我给聿明写的第六封信,他离开后,我每个月写一封。一封信一页纸,都折好叠放在桌上的红漆盒子里。我用最细的毛笔,最薄的纸,写蝇头小楷,这样一页纸才能装下一整个月的牵挂。他上次离开后就杳无音讯,而这些信证明了我对他还活着的信念。

我蘸了墨汁继续写,我刚把他抱在怀里,他就开始找吃的——砸吧着嘴,用小鼻子拱着我的皮肤。生出来才一个小时,他就把我两边的乳汁都喝了。他胃口太好了,我只得找个奶妈。

我希望聿明知道我这次的变化。产后我几乎立即就下床走动了,兴高采烈地洗了脸、梳了头、分好发线。要不是阿州胃口太好,我都可以自己喂他。照顾他是件快乐又自然的事——只不过,现在敌人正在海峡那一头,而且食物短缺,供给不足。我不像刚生了阿梅时那样疲惫,那样莫名其妙地难过愤怒。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不肯抱她、喂她。这次我发现了自我,我想告诉聿明,我不再是那个终日沉睡、不愿照顾孩子的女人了。

我放下墨锭,把光滑温润的毛管搁在雪白的瓷架上,饱蘸墨汁的兔毛笔头掭得很尖。我多么在乎他对我的看法!聿明,只有聿明,别无他人。一阵风吹得百叶窗嘎吱作响,清凉的海风正从11月的蔚蓝天空下悄然拂过。

我又提起笔。他让我好快乐,我写道。我想告诉聿明,在敌占时期找个奶水充足的奶妈有多难,我们的小儿子肚子一饿就气呼呼的,简直是只小老虎!我会假装呵斥他的急躁,却暗自为他的劲头儿高兴。让虚弱安逸的人去夸耀那些美德吧:温和、顺从、节制,还有谨慎。这些谦谦美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小心翼翼唯命是从、恭恭敬敬听从使唤、皮笑肉不笑和新裁好的太阳旗?在我看来,那些汉奸们的所作所为,把这些美德变成了狗屎。而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勇气、忠诚、正义、希望和力量。

他的脖子非常有力气,他能自己抬着小脑袋,都不用靠着我的……

“妈妈。”阿梅推开门跑进来。

我转头看看她,“妈妈在写信呢,小宝贝。”

“我也要画。”她推搡着我的胳膊。

“我在写字,没有画画。奶妈在哪儿?”

“奶妈看弟弟。”她胖嘟嘟的、玫瑰花瓣儿一样的小嘴撅着,自阿州出生,她就常常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来,我把你抱到妈妈床上,这样你就能看妈妈写信。”我本想在奶妈这件事上为女儿考虑得更周全些,让宝萍至少待到月底。但宝萍母亲生病,所以离开得很仓促——阿州的奶妈都还没开工——我又能怎么办?“唱首歌给妈妈听吧。”我问阿梅。

阿梅站在床上,抬起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悲凄凄地看着屋顶。“你好比断线风筝……”她用颤抖的童音唱,“飘无际。”

我把毛笔蘸满墨,在砚台边掭匀。

“妈妈?你没有听!”

“在听,宝贝,我在听。再唱一遍。”

她双手祷告似地放在胸前,深吸了口气,“你好比断线风筝……”

我提起笔。

“妈妈。”她双膝跪在床上开始呜咽。

“好吧。”我把笔在水里涮了涮,搁在一边,跑到她身边学小狗叫,“汪!汪汪!”

她尖叫着爬到床的另一头,打了个滚儿,抬头望着我,大眼睛里满是期待。“不要,不要。”

“我要来咬你了。”我爬上床。

“不!”她尖叫,我假装要咬她的小腿,她扭来扭去,又躲又藏,“你坏狗。”

“真香啊!多好吃!还有,那些小牛在哪儿?”

她脱去一只袜子,露出玲珑的小脚丫。

“这个小牛儿吃草。”我边说边挠挠她的大脚趾头。“这个小牛儿吃料。”挠挠第二根脚趾头,然后一根一根挠下去。

这个小牛儿喝水儿,

这个小牛儿打滚儿,

这个小牛儿竟卧着,

我们打它。

我在她的另一只小脚丫上重复这个游戏。

“再来,妈妈。”

“等等,你听。”我站起来,“门口有人。你听到门铃响没?”

她光溜溜的小脚丫在空中扑腾着。

“快看。看见没?那个女佣手里的大白鸡长着黑爪子。”

她从床上溜下来跑到窗边,正好看见两个女人进屋,母鸡在女佣脚边扑腾。又是乌骨鸡。我好烦乌骨鸡汤啊。开始第一碗很好喝——汤浓肉香,中草药散发着芬芳,新鲜可口——但到了第二天,隔夜汤刺鼻苦涩,到第三天就简直无法下咽了。好在另一道月子餐——用酱油、糖、姜和蒜煨出来的鸡杂拌饭美味可口。

我把阿梅放到梳妆凳上,“妈妈给你梳头,然后我们下楼去。”她噘起嘴看着镜中的自己,她的头发柔软有光泽,我分出一缕用红丝带扎起来。随后梳理自己的头发,梳子轻松地滑过贴着头皮的直发和下半截发卷。我喜欢现在的样子,波浪柔顺了许多,显得不那么刻意了。聿明要是看见肯定也会喜欢。我牵着阿梅的手,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看写了半页的信纸。几周前往来厦门的邮船就恢复了,今天没准能收到聿明的信。

“安丽,乖孩子。”马太太看见我立刻站起身,“你不该为我下楼,你还在坐月子呢。”

“没事,伯母,您坐。外边兵荒马乱的,您才不应该这时候上街呢,几分钟前的轰炸您没听见么?”她垂下目光,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寒暄客套就讨论战事太有失分寸了。

“阿桂。”我叫道,“素莉,给客人上茶和点心。”素莉绕过墙角,端上一盘茶水和点心。“再切些橙子。”我低声说。

“希望你能好好休息。”马太太牵着我的手说。

“谢谢伯母。月子坐了两个礼拜,我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她低头看看正扯着裙角像是要行屈膝礼的阿梅。“这是谁家的漂亮小姑娘呀,还系了红丝带?”她问。

阿梅吮着手指。

“是不是阿梅呀?”

走廊那头一阵响动,传来单调的嘭、嘭、嘭,像是一个小脚巨人在蹒跚迈步,母亲拄着拐杖来到门口。“马宜欢!”她扔掉拐杖,合掌表示欢迎,“我听见是你的声音。吃了没?素莉,拿些橙子过来。”

我和马太太扶她坐到椅子上,我拾起拐杖,她叹着气将僵硬的小腿伸到身前。

同类推荐
  • 瑞贝卡

    瑞贝卡

    “我们都像笼子里的狗,都不在自己的疆域里溜达,李思,李想,还有我,也许还有你,做些和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烦死了,闷死了,憋屈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层阴影罩在我头上,散也散不掉,像阴魂不散的瑞贝卡,每天都缠住你!”向丽有些失控,她屈身向前,走出床沿。那条狗也紧紧地尾随她。“我是受够了,真是受够了……”她突然扯下她的头发,建平猛一惊,那如假包换的头套,才是让向丽使他觉得奇怪的原因吧。她朝阳台走去,那开阔的阳台,无遮无拦的阳台,在向丽的坚持下,让她能呼吸开阔空气的旷达的地方。她把假发就那样扔了下去。瑞贝卡飞身纵跃。
  •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古都》《漫游者》是上世纪末关于台湾书写的小说三部曲(王德威语)。此部小说集为开篇之作,它不只是“眷村文学”的代表作,收在集子里的六篇小说还容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老灵魂。时移事往,当世界已然不再年轻,“中年”似乎成为作家朱天心极为关切的书写场域,她笔下的中年人物像搜集骨董的玩家一般时时整理着自己的困境,悸惧老与死,珍视那些一去不返的事物:“眷村党”、“浦岛太郎”、袋鼠族妈妈、春风蝴蝶女子……朱天心忘情于她与时间的角力,为她熟识的老灵魂们立一尊时间老人的巨像。
  • 让我看看你的伤

    让我看看你的伤

    大家一起围了上去,喊着穆方的名字。护士喊道,让开让开,别挡路。穆方微微睁开眼睛。他向何雨露伸出手,眼睛里似有千言万语。何雨露只是随着大家跟着担架车急走,一时间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护士举着吊瓶,一边走一边冲她喊,握住他的手啊。何雨露这才醒悟过来,忙握着穆方的手。这是她第一次握着他的手。那手冰凉彻骨。他说,我,我救了她们。语气微弱得几乎听不清。何雨露的心忽然像被刀刺了一般疼痛,眼泪奔涌而出,她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地点头。穆方又挣扎着说,我,我救了,她们。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刘义庆。全书主要记载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丰富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魏晋清谈”的风貌。本书行文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这个夏天

    这个夏天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我在掌心找到你

    易烊千玺我在掌心找到你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
  • 好风正当时

    好风正当时

    她是一位乡村女教师,也是一位隐身的土豪。她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守护好她爱的那些人,一个是让帅得不要不要的他成为她孩子的爹。她高、她瘦、她不漂亮、不会做饭……被老妈骂了二十多年有些小小自卑的她担心他看不上她怎么办?好在咱有钱,就用钱砸晕他~谁知他竟然……而且他竟然……原本应该过上幸福生活的两个人毫无准备地被打入地狱,成为世界上最悲惨的人~难道真的“此题无解”吗?老天爷呀,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聪明,可以理解为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中国人造字就是想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耳聪目明就算聪明。但如今却造就出大批的精明之人,所谓精明我以为就是急于表现聪明,争名争利、争风争气,小胜一分便自以为得逞,聊以自慰,于是就不讲求规则,不顾及规范、标准甚至底线。其实,所有人只需要迟钝一点、愚笨一点、木讷一点,就会变得高明起来,高明实际上就是善于掩饰聪明,没有必要去耍弄脑子里头隐藏着的小聪明。数百年前的“权谋”,上个世纪的“厚黑”,近十几年的“忽悠”,实在害苦了中国人,实在深深地腐蚀了这个原本很伟大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啊,实在常常用得不是地方!
  • 重生一等妻:悠个老公去领证

    重生一等妻:悠个老公去领证

    结婚三年,从未同房,那夜,她被他联合亲姐,找人玷污她。面对满屋的狼藉,她第一次如此仇恨一个人。重生一世,她性子突变,发誓让前世欠她之人,血债血偿。
  • 幸福错觉是想你微笑的美好

    幸福错觉是想你微笑的美好

    【恋爱纪实】他是一个平凡的医学院学生,有一个活泼可爱、美丽大方的女朋友和一个讲义气的铁磁。原本波澜不惊的校园生活却因为另外一个女孩儿的出现变得跌宕起伏。这个女孩儿身上聚集了一切男人可以想象的美好,让他无法拒绝却又无法接受。在进退两难之际他选择了逃避,然而造物弄人,他和女孩儿总能机缘巧合地碰到一起。在这些偶遇中发生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而竭力维系的背后则充满了无奈的谎言。面对维系已久的爱情和突如其来的激情,他又该如何处理呢?
  • 正待拂柳满南城

    正待拂柳满南城

    【校霸x高冷转学新同学,甜宠,跌宕起伏,不傻白甜】顾南城第一次见柳何惜,就觉得这位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尽管是看着普普通通的长相,可就是招人喜欢。于是一见倾心的顾大少,从纷飞柳絮的四月开始,用尽一颗心,用心喜欢着这个女孩。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和莫名其妙被卷入的故事,都令顾南城忍不住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小女友。南区的南嫂,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 亮剑精神:向自己进攻、向对手进攻、向市场进攻

    亮剑精神:向自己进攻、向对手进攻、向市场进攻

    “亮剑精神”是无数精英人士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正被华为、联想、上海大众等众多优秀企业推广和学习。它体现的是气势、是人格、是胆略;是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是面对压力不服软,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决心;是勇往直前的斗志;是对事业的赤诚。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都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敢于亮出自己的气势,即便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出河!《亮剑精神》一书运用大量生活中的小品和古今中外的一些精彩故事,对“亮剑精神”做出了形象而深刻的诠释。
  • 诡途

    诡途

    公园里明明闹鬼,上司却非要让我去公园拍照。被公园里的美女强吻后,我的嘴腐烂了……
  • 末世最强进化论

    末世最强进化论

    地球自X病毒爆发以来!地球一片废墟,生灵涂炭!人们生存的越来越艰难。为了吃饱饭不得不去狩猎大型的变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