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700000008

第8章 长期被忽略和低估的杰出音乐家张曙

抗战烈士张曙牺牲两周年时,在中国抗战的“陪都”重庆,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出席大会的中国共产党的周恩来副主席在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对张曙做出了“张曙先生和聂耳同为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的高度评价。

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时更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著名歌曲,反映了广大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成为时代的号角。周恩来在政治部三厅与张曙相处共事的时间,只有1938年的春天到秋天这短短的半年。周恩来为什么会那么看重张曙,而且把张曙与聂耳相提并论呢?

这是因为田汉与张曙有着十余年的交往关系。从1927年起,张曙就一直在田汉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左翼剧联的演出与活动,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登台参加《名优之死》等戏剧的演出,为田汉写作的《南归》等话剧作曲。张曙不仅是田汉最早发现的音乐人才,更是田汉当时在音乐方面最主要的助手。(冼星海1928年冬天也加入了南国社,但是次年夏天他就去法国留学了;1932年田汉才与聂耳相识,三年后聂耳就去世于日本。)

自五岁起张曙就在家乡安徽歙县师从民间艺人学习二胡等民族乐器,受到中国的戏曲等民族民间音乐长期的熏陶。1928年他以良好的二胡演奏技巧,考入中国当时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主考的代理院长萧友梅认为张曙的二胡已经演奏得很好,不需要再学了;他发现张曙的嗓音很好,就提议张曙改学声乐。(有人认为该院唯一的二胡教师吴伯超是张曙的老师,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推想。)

此后张曙师从俄籍斯拉诺娃及周淑安教授学习声乐,副科学习大提琴、钢琴,还选修了黄自先生的作曲课,黄自对张曙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非常欣赏。1930年张曙以传统的昆曲音乐为素材,创作了中国的第一部大型歌剧《王昭君》,还在演出时扮演剧中的男主角汉元帝。

含有侮辱中国人民内容的美国影片《不怕死》(由美国著名演员罗克主演),1930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上映。南国社的领导人田汉安排张曙与留学美国归来的戏剧家洪深、电影演员金焰、作家廖沫沙,去该电影院进行宣传、声讨。当银幕上出现侮辱中国人的镜头时,洪深、张曙等人站起来,挥拳高呼抗议口号,跳上舞台号召观众抵制该片、退票退场。终于迫使美国影片公司登报道歉,全部收回拷贝,不再放映,获得胜利,这一事件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不怕死事件”。

张曙两次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后一次与著名的“左联五烈士”关在同一监狱),经受了严刑拷打,在政治上愈加成熟。被田汉与父亲营救出狱后,他与聂耳都由田汉介绍于1933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此后他仍然在国立音专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张曙多次在学校组织的音乐会上演出独唱、二胡独奏、器乐合奏等节目。

在田汉领导下,张曙与任光、聂耳、安娥、吕骥等人先后组成了“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左翼剧联音乐小组”等中国早期的革命音乐组织,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开路先锋。他们聚集在任光家聆听苏联电台短波播放的苏联歌曲,观摩放映的苏联影片,学习探索其创作经验,致力于创作中国的革命歌曲。《渔光曲》、《开矿歌》、《码头工人》、《毕业歌》等歌曲,就是他们创作的早期成果。

1934年夏天张曙应聘去长沙明德中学担任音乐教员,他把爱好音乐的学生组织成歌咏队、指挥组、作曲班,很快就把学校里的音乐生活弄得热火朝天。他还以长沙的中小学教师为骨干组织了“紫东艺社”,开展音乐、美术、戏剧等多方面的活动。组织回家乡度暑假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在长沙举办音乐会,演出古典音乐与抗日救亡歌曲。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中他们在公园教唱抗战歌曲,带领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张曙在这些活动中都显示出了杰出的组织能力与才华。

田汉1935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押解到南京。经过友人徐悲鸿、宗白华和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次长张道藩出面担保,田汉被限制居住在南京保外就医,不允许从事政治活动。此后张曙两次应田汉的约请,由长沙去南京参加田汉组织的演剧活动,为田汉创作的话剧《洪水》、《械斗》、《复活》作曲并登台参加演出。

冼星海同为话剧《复活》写作的插曲《莫提起》,演出时也是由扮演波兰青年的张曙演唱的。作为国立音专的声乐高才生,此歌张曙演唱得浑厚有力,感情真挚充沛,许多观众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演出结束时冼星海也激动地握住张曙的手说:“唱得真好!我真没有想到这支歌能唱得这么感动人!”张曙还把歌词里原来的时间“1795年”,即兴地改唱成与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紧密相关的“1931年‘九一八’”,后来此歌就都是这么唱了。

1938年在武汉组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该部领导抗战宣传工作的三厅由共产党负责,郭沫若担任厅长。三厅的艺术处(处长田汉)里只设立了戏剧、美术、电影科,没有音乐科,张曙、冼星海、沙梅、林路等人都是在戏剧科里负责音乐工作。

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冼星海那时已经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著名歌曲,张曙也创作了《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洪波曲》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歌曲。但是在发动群众、组织活动等方面,张曙具有特殊的本事。三厅在武汉领导发起组织的“抗战扩大宣传周”、“抗战献金音乐大会”、“抗战周年纪念火炬游行”等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主要都是由张曙策划领导的。(从《冼星海全集》刊载的冼星海那时的日记可以看到,冼星海当时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创作与辅导歌咏队的演唱。)郭沫若对张曙的工作印象深刻,以至于郭沫若写作的这一时期的回忆录,也是以《洪波曲》作为书名。

张曙发表的《歌唱的声音与感情》、《怎样开展诗歌战线》等文章,认为歌唱者和作者都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刻地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歌词才能写得有血有肉,避免概念化;演唱者才能把歌曲唱得有感情、有生命。这些观点对当时和后来的音乐事业都具有指导意义。

按照周恩来的指示,三厅在原来民间“救亡演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10支“抗敌演剧队”。这些演剧队是打着政治部的旗号,穿着国民党的军服,由国民党支付经费,持有“特别通行证”能够深入到国民党严格控制的地区与军队里开展活动,却由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领导,宣传和执行共产党的主张的特殊文艺队伍。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这些演剧队为推进国共两党联合抗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张曙就是这些演剧队的重要组织者之一。

1938年秋末武汉将要沦陷前,三厅领导考虑人员的安排时,由于张曙在音乐方面多才多艺,除了歌唱、作曲,还会演奏多种中外乐器,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才能,特别是张曙早就加入了党组织,经受过多年的斗争锻炼甚至牢狱的考验,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能力,因此他更适合留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

冼星海则是从法国留学归来不久,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政治思想上还需要培养、提高,以便早日解决入党的组织问题。具有创作才能的冼星海,更需要一个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1938年春天在延安成立的高等文艺学府“鲁迅艺术文学院”,这时来函聘请冼星海去该院任教。在周恩来与三厅党组织的安排下,冼星海于1938年10月奔赴了延安。

张曙随着三厅撤退到长沙、桂林,1938年12月24日日本飞机轰炸桂林时,张曙不幸遇难,终年仅30岁。三厅厅长郭沫若专程从重庆赶来桂林主持了张曙的葬礼,并一气写作了“九歌传四海,一死足千秋……”等10首挽诗。田汉半夜在长沙闻此噩耗,顿时蒙头痛哭不已。延安也隆重举行了纪念张曙的追悼会。

综上所述,周恩来与张曙虽然只在武汉三厅交往了半年的时间,但是耳闻目睹,张曙的工作表现和能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郭沫若特别是田汉的介绍与肯定,使得周恩来对张曙做出了“张曙先生和聂耳同为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的这样高度的评价。

与张曙同时代的革命音乐家,聂耳由于致力开创中国革命音乐的新路,所作《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由于继承聂耳的事业,作有享誉世界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作品;加上他们的战友与学生许多都是音乐界的领导人,云南和广东都很重视自己的家乡之子,并且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所以多年来对聂耳、冼星海的宣传很多。

相比之下,这些年来对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杰出贡献的音乐家张曙,向后人宣传、介绍得就很不够。这次隆重纪念抗战烈士张曙100周年诞辰,终于使人们有了可以深刻了解这位杰出音乐家张曙的机缘,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原载《人民音乐》2010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舞台美术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当代舞台美术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舞台美术应属于相对偏远的学科,却又有悠久的历史。曹禺先生指出,“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通俗地对其作了艺术定位,又辩证地建构了与戏剧舞台的关系。本书以不同的学术视角,对当代舞台美术的创造,进行了整体性的剖析、读解,折映了当代舞台美术的生命状态、生存空间和未来前景。全书基于作者的创作实践,有论有述,史论并举,对当代戏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会有什么下场?/它会不会干瘪枯萎,/像阳光下的一颗葡萄干?”《阳光下的葡萄干》表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对美国梦的追逐。亲情、理想、现实在逐梦的旅途中相互冲突……梦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对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此剧在百老汇上演时一举成名,连演530场,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老雕和男孩第二天一清早就出发了。高尔果想,这一天他一定能够飞到维斯特尔堡登。在飞行过程中,他忽然听见男孩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他们穿越的这个地方是无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南麦德尔帕德。那里除了一片荒芜的森林,简直什么东西也没有。但是,当雕听见男孩这样说的时候,却立刻喊了起来:“在瑞典北部这个地方,森林就是人们的土地。”
热门推荐
  • 江湖秘事

    江湖秘事

    在我们还不知道“四大天王”的时候,就知道了江湖上的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他们神功盖世,独霸一方。对于他们的传奇故事江湖小报时时连载,可是在这一个个传奇故事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真相呢?
  • 云山之路

    云山之路

    作品讲述了崔云山当年在盐碱滩上养奶牛、养羊、养鸭的曲折历程。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与人合办起了服装裁剪培训班,由最初的8个学员,一直发展到分校近十个、学员数以千计的宏大规模。最后又成功转型,开办了服装厂、服装公司。其间,崔云山上过当、受过骗,经历过合作者的分道扬镳等种种考验。但他与爱人周凤仙齐心合力,咬紧牙关,渡过了一个个人生难关,终于走进了人生的阳光地带。创业成功后,崔云山不忘初心,热心公益,多年中,捐出善款以百万计,颇受社会好评。
  • 萌爸萌妈

    萌爸萌妈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搞定岳父岳母,处理婆媳关系,职场逆袭,hold住萌娃,这些世纪难题,你准备好了吗?在通向幸福的大道上,你有没有找到维护家庭幸福的诀窍?看年轻小夫妻,在萌的成长路上,如何修炼亲情和爱情,实现事业和家庭双丰收。
  • 上道修仙

    上道修仙

    别人穿越有钱、有权、有美眉,啥都有!为啥我穿越只有一件睡衣?这个神话世界有危险……赚钱、买房、娶媳妇!好吧,这些虽然也重要……但,首先是要活着……
  • 西点军校成功密码:精英是如何练成的

    西点军校成功密码:精英是如何练成的

    《西点军校成功密码》内容简介:失败,某种程度而言,每个人都会失败西点军校让你明白这样的事实:你能做的远甚于你想的——而在某些时刻,你就不能再做了,责任,这是一个基本理论如果你早点给人以责任,给他们闯荡的机会,他们就会去闯荡信赖,你是否有能力让人们跟随你冲进枪林弹雨或网络灾难,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让他们相信你心中装着他们的利益灵活性,组织结构是重要,但行为的可预见性则是关键,在混乱无序的情况下,领导者必须能在忙碌中决簧。
  •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女狂后

    医女狂后

    她,将军府小小庶女,因智商着急被未婚夫一脚踹死!再睁眼,她医术惊人,狠辣腹黑!爹不疼娘死早?后妈阴毒,兄弟姐妹还来踩几脚?她红唇微挑,厉眸横扫,欠她的一个都逃不掉!他,权高位重,高冷绝情太子爷!竟沦为这个小女子报仇泄愤的垫脚石?!还是始乱终弃的那一块!
  • 不生气的智慧

    不生气的智慧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宽大,智慧丰饶。一个人胸襟开阔,则事事如意,不论到哪里都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白雪编著的《不生气的智慧(典藏美绘本)(精)》是启迪大众的人生课堂,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为人处事的方法和道理,对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
  • 我生命中的王老

    我生命中的王老

    再过几十天,就是王老的百岁诞辰纪念日了。但我总也不愿相信,我亲爱的王老在他91岁时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些年来,老人慈祥的笑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娓娓的叙谈一直回响在我耳畔……我从来以为、直到今天也仍然以为,像王老这样热爱人生、热爱我们所有晚辈的老人,一定不会舍下我们而永远睡去的!我深知在他的心中,不管人生多么艰辛,这个世界都永远是一位美丽的新娘子,他的诗和他的生命都会因此而永远年轻,永远像朝霞一般璀璨绚丽……也许,他只是悄悄地闭上了一下眼睛,然后就会轻轻地说:“世界,我的新娘子,那是你吗?……请给我一秒钟,让我再想象一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