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00000042

第42章

格萨尔故里行

杲文川

汽车在盘山道上吃力上行,远处的雪山在湛蓝的碧空映衬下,愈加显得银光闪闪,英姿诱人。坡下是湍急的河流,巨大的咆哮之声。这一行车队的面包车上,“相约格萨尔故里”的大字格外醒目。

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而且是藏族、土家族和蒙古族地区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活形态的史诗。200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格萨尔王传》千周年纪念活动列入2002年—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项目。2002年春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在视察甘孜州时,曾亲笔题字“中国?四川甘孜州岭?格萨尔故里”。6月中旬,由全国格萨尔工作办公室和甘孜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相约格萨尔故里”活动,拉开了全国《格萨尔王传》千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十几位格萨尔学专家、全国7家电视台和12家报刊、电台的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翻越雪线以上的二郎山,沿着雅砻江上行,去寻找雪山大川之千年古国的神秘遗踪和蒙古族人民心中神圣的英雄格萨尔的遗迹。

沸腾的草原

车过德格县的措阿乡、马尼干戈、窝公乡、竹庆乡、浪多乡,我们好几次以为是到了目的地——格萨尔出生的阿须草原,因为欢迎的队伍越来越隆重,越来越盛大。汽车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天,忽见前面煨桑(用烧松枝升烟来迎祥祈福)之烟又起,几百辆摩托车前面插着大朵的塑料花束,车后插着缤纷的彩旗。热情的牧民们,身着盛装,手捧哈达,激情欢呼,“扎西德勒”。汽车飞驰而过,几百辆摩托车前呼后拥,夹道而行。到达阿须草原时,只见上千的牧民骑马前来欢迎,他们在马上挥舞着彩旗,高呼着:“扎西德勒!”,仿佛在迎接着格萨尔王的凯旋大军。由于山路不好走,牧民们已等了几个小时,可他们热情不减。可见格萨尔王在藏族人们心目中,具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鼓角、唢呐奏响了热烈欢迎的乐曲,长长的芒号低回的和声在山谷中回荡。喇嘛僧人们头戴龙、虎、豹、狼各式面具,手持各式法器,随队起舞。远近十里八乡的牧民也都赶到阿须草原,参加“相约格萨尔故里”的盛大庆典。当地牧民以古朴传统的藏戏来颂扬格萨尔王伏妖镇魔、拯救人民的英雄故事,扮演格萨尔妻子的演员通过激越高亢的唱词赞颂着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盛大的演出,沸腾的草原,独特的歌舞,热忱的牧民,使每位远方的客人激动得难以入眠。

翌日清晨,我走出帐篷,方才发现阿须草原的壮美、迷人。8万多公顷的阿须草原被四周的青山环抱其中,雅砻江水蜿蜒其上,映衬着蓝天、白云、骏马、肥羊……古朴肃穆的格萨尔纪念堂就坐落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我恍然大悟,只有在这样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才能产生出如此震撼世界的英雄史诗。据说《格萨尔王传》现已发现700多部,2000多万诗行,1亿多字。如以2000万诗行计算,将是《荷马史诗》的722倍。

在晨光中,我们参观了传说中格萨尔的出生地和他幼时射魔鸟时登踏过的脚印。1790年,岭葱土司在格萨尔出生地旁建起了“格萨尔王庙”。“文化大革命”时曾遭破坏,重建时改称“格萨尔王纪念堂”。堂中塑有格萨尔王骑骏马驰骋的巨像,靠背上塑有13座骑马战神,正墙左右方塑岭国12大佛,其左右各有能征善战的猛将和烈女数名。当地领导和专家学者在纪念堂附近举行了格萨尔青铜像奠基仪式,并种植了一小片生态林。

在龙灯大草原,我们观看了格萨尔王53米×53米的点将台;在翡翠海,我们聆听了格萨尔妻子珠姆的美丽传说;在砻垭乡,我们察看了格萨尔王大将甲察城堡遗址;在嘎拖寺,我们抚摩了传说中格萨尔王留下的铠甲、头盔;在德格街头每一位青年妇女的装饰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格萨尔妻子珠姆着装打扮的影子;在绒坝岔,我们听说了格萨尔王寄放战马,留下良种的故事……可以说甘孜州的一草一木,到处都流传着格萨尔王的神话传奇,康巴大地的山野、草原、湖海、江河,到处都遗留着格萨尔王的印记、典故。参观期间,我们无时不在感受着格萨尔文化对我们的感染和震撼。

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

与西藏只有一条金沙江相隔的德格县和拉萨以及甘肃的拉卡楞并称是我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坐落在德格县欧普龙山沟口的德格印经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完备、印刷技术最精湛、原材料最考究而居三大印经院之首,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等美誉。它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由德格第42代土司、第六代法王却加·登巴则仁创建。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它坐北朝南,红墙平顶,质朴而庄严。内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版29万余块,文字字数达5亿多个,这些典籍对于研究藏族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些收藏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为我国民族文化一株璀璨的奇葩。

修建德格印经院选用了400名木匠、瓦匠、雕刻匠、工匠,建了40个月才建成经院主体。又用136名工匠,干了两年,才完成内部装修。共计花费了38000公斤茶叶。印经院的一层是经堂和壁画,内有258年历史的观世音佛壁画;二层是经版库,经架上重重叠叠摆放着各种木刻经版。在二楼的印刷现场,两个工人一组,在用古老的方式飞快地印刷着经文。据说这里的印刷品流传到西藏、甘肃、青海、云南以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许多地方。在二层西厢房里,我们观看了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版版画印刷,版画内容大多数是佛像。德格印经院的手工印刷工艺十分讲究,刻版工匠是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出来的,印经院规定每天只许刻一寸版面,以保证刻深、刻准、刻得线条流畅。德格造的纸鼠不咬、虫不蛀、久藏不坏。原因是采用了一种名叫“阿胶如交”的草本植物根须,此物本身是一种藏药材,含轻微毒性,故而易于保存。印经院印刷工艺分为裁纸、泡纸、兑墨、研墨、兑制朱砂、取版、印刷、晾晒、洗版、归库、分页、核对、装订、打磨、刷色边、包装等十余道工序,在这里工作的人不多,但效率极高。

1996年德格印经院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国家、省、州有关单位投资80万元,集资200万元,开始对印经院进行维修。许多外国人都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一还在焕发生机的历史文化遗产。

说唱艺人阿尼

在去白玉县的路上,说唱艺人阿尼正好上了我们这一辆汽车。阿尼50多岁,15岁时梦见了格萨尔王,从此走上说唱艺人的道路。

《格萨尔王传》之所以成为活形态的史诗,它的流传方式除了以文本形式流传和发展,主要是靠艺人的口头说唱。这种说唱是一种韵文、散文结合的形式;用散文说白弥补音韵歌唱的叙述不足之处,使听众因唱调婉转多变,故事情节听不完整的缺陷得到了有机的弥补,达到说唱互补,高度的和谐统一。说唱艺人大多都有惊人的记忆力,他们虽然文化不高,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唱上三五天,甚至能说唱上数十天。他们不知疲倦,只要一说唱起格萨尔来,总是声情并茂,激情满怀。他们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风物传说、民情风俗、山川景色巧妙的融入到《格萨尔王传》故事之中,他们的创造性发挥,使《格萨尔王传》不断得以丰满和完善。

说唱艺人一般都相信“托梦说”,即认为自己的说唱本领是菩萨在梦里传授的。阿尼也这么告诉我们。说唱艺人在藏区一般都没有固定的职业,他们到处流动,过着云游四方的日子。阿尼是靠卖佛教信众所需的小工艺品挣钱度日的,说唱《格萨尔王传》完全是一种信仰与热情。阿尼说,他的妻子8岁就能说唱,他的孙女今年12岁,嗓音清脆嘹亮。我们头一天晚上观看节目,的确看过他孙女表演的珠姆形象,那个节目赢得掌声雷动,很受当地群众欢迎。阿尼曾去过西藏,参加过说唱艺人的演唱会,并获得过政府的表彰。说着,阿尼幸福地拿出那些荣誉证书,自豪地说,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现在我们说唱艺人也有了较高的地位,我说唱的劲头更大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记者)

同类推荐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借我一生》以这些普通人的群像。勾画了一部真切具体的现代民间生态史,由于一切从自我感觉出发,全书的主角很快从前辈转移到作家自身,因此,现代民间生态史只是成了背景,真正的着重点是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逐鹿为衣

    逐鹿为衣

    这是一个逐鹿学院肄业生不做统帅只做参谋外带一点科幻色彩的故事。(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
  • 新蜀山剑侠传

    新蜀山剑侠传

    传说之中紫郢和青索两柄上古神剑,乃是青龙与朱雀的化身,双剑合璧更是天下无敌。被世人嘲笑为与仙无缘的天生废材,万魔之王的李英琼偶得紫郢神剑,从此一飞冲天。在金顶论剑中,一鸣惊人,并列峨眉三英二云之一,而后遭受命运捉弄,为救魔教公主,成为天下公敌。何为正,何为邪,一念为善,一念为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开挂后我成了大师兄

    开挂后我成了大师兄

    重活一世,云朗决定活的肆意一点,学唱戏,学表演,背贯口,长大之后拍电影、拍电视。惹谁也别惹我,穿上大褂我就是相声演员,你让我不痛快,我能让你更不痛快。你说我没有男儿气概,我会告诉你什么是侠骨柔情,铁血硬汉也会细嗅蔷薇。你说我靠颜值成名,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打小的童子功,谁能比我强?女装大佬算什么?姐只是本色出演,因为姐上辈子就是个女的。敢叫天下无风尘算什么?谁让这辈子成了个男人,那就得让全天下都知道男人不全都是臭的,也有精致的。岁月情长竹马成双,衣香鬓影并肩为王,你陪我成长,我伴你成王。粉丝:自己捧的角儿,除了宠着,还能怎么办?要什么都给你,连命都给你,给你,都给你。
  • M is for Mama's Boy (NERDS Book Two)
  • 曦龙浴海上扶桑

    曦龙浴海上扶桑

    他是反抗命运而落魄出逃的王子,她是无数次行走人间只为寻找自己名字的龙族少女,桃林初见,他对她一见倾心,不过,出门在外怎么也得保持自己的君子之范儿吧,尤其是见到漂亮女人的时候,所以她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答,她问他是不是一个“人”,他还是不答,她无趣地皱着眉转身就走,他却拦住了她,笑容浮在脸上,“姑娘,我在梦里见过你。”
  • 时病论

    时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方

    南方

    我被绿火送上山顶,这个时候,山顶的那枚巨石已经摇摇欲坠。在一阵突如其来的震荡中,巨石裂开了;在那堆碎石块里,我见到了青翎鸟。尽管它的羽毛和嘴已经褪去了颜色,尽管它头上的翎毛早已凋落,但它没有脚,所以我认得出它。它的嘴里衔着一枚种子。那种子同它一样干瘪而了无生气。藏在巨石里的种子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了。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掉在我脚边。是那卷羊皮书。我捡起来打开看,一个字也不认识。我只能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沿着原路返回村子里去。整个村子都处于巨大的震荡中。人们惊慌失措。族长见到我,问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把羊皮卷递给他,并对他说:羊皮卷已经给你找回来了。但是,这里再也不能住下去了。赶快带领你的族人搬家,离开这里,另找活路吧。
  •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为作者于2009年所写的文艺杂笔作品集,有生活随感、游记散文.有工作体悟、文艺感想,也有为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图书或书法作品写下的序言,其中包含作者在自治区文联主席工作岗位上对文艺工作的总体思考与实践体会.对文联工作的整合想法与创作实践.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哲理感悟一一并辑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