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9400000006

第6章 炼石补天靠母性

现在我们回到《大学》所引用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开始。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中,代表儒家的所谓万世师表的孔子,他对于人类社会的看法是如何呢?大家都知道,他曾经说过一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名言。尤其在他所研究的《易经·序卦》下篇,便更明白地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等等。换言之,他毕生是主张尽“人道”以明“天道”。但从人类社会的现实开始,“天道远,而人道迩(近)”。后来代表道家的庄子也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理念,都有类同之处。因此,孔子在他所整编的《诗经》第一部分的“国风”里,开头就引出与男女夫妇最有关系的《关雎》一篇,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乃至“求之不得”,又是“寤寐思服”啰!“辗转反侧”啰!比起现代男女恋爱的情歌,激情都是一样,并没有什么强调古人多是“圣人”,后人都是“剩人”的样致。

从“只知有母”到“女主内”的演变

简单扼要地讲,这个人类社会的天下,主要的是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平等!平等!女人并非是从男人拿出的一根肋骨变化出来,所以女人并非是永远附属于男人的。这都是传统文化很明显平实的基本原理。但是东西方的人类文化,自古以来如“宗教学理”以及“伦理道德”等的学说,甚至都把自然社会观念的形成,同样的“重男轻女”,变成了以男性社会为中心的现象。

其实,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自有上古的记载开始便很公平,认为远古人类的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开初原来都是以母性为中心的社会。但因男女天然的生理不同,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以及最为重要的怀孕和生育时期,乏力再去自谋饮食和其他劳务,很自然地必须要男性的帮助和照顾,因此就渐渐形成习惯,建立了男女结合共同生活的家。因为有了“家”的形成,又渐渐演变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初步习俗。然后为了饮食和生活,才自然地知道收藏、储蓄、占有、开发等行为,就初步形成了如后世所谓的“私有财产”或“家庭经济”的基本形态,这正是合于唯物史观发展的原理。但这是没有加入人性心理变化成分的观念,更没有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规律。有关这种综合性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进程,以及它的循环往复的法则,在孔子所著《易经·序卦》里,都早已有了很科学性的逻辑理念了!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远古、上古史,便都有对“母性社会”母系为中心的简单记载,称之为“氏”。我们姑且避开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来说,存在有巢氏、燧人氏,乃至伏羲氏、神农氏,直到黄帝有熊氏———因其母生“帝”于轩辕之丘(河南新郑),因名“轩辕”;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但从黄帝以后,仍称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直到帝尧开始,人类社会的文明渐盛,才改变以母系为中心的习惯,从其封地开始,改称为“唐尧”,乃至“虞舜”。可以说,从尧舜以后,以男姓为中心的“族姓”风俗,才开始建立。至于认为“氏”即是“姓”的观点,那是汉代儒家们从“重男轻女”的狭隘思想开始,才把母系为中心的“氏”,曲解改变过来的。事实上,中国历代历朝的政府所习用的,都是秉承上古传统文化的习惯而有分别,直到清朝末代还是如此。如男人冠“姓”,女人冠“氏”,男人称“丁”,女人称“口”,后来才统统混合通用,就叫某某“姓氏”的“人丁”或“人口”。其实,这种区分的称呼,不是阶级的观念作用,是适合逻辑的分类而已。

如果再向上溯,那就必须要如荷马的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或屈原的《离骚》一样,要推到远古流传的神话,才是代表历史的根源了。例如传统的古史神话之一,说黄帝和蚩尤的战争,那位被后世称为“战神”的蚩尤,头触“不周之山”,因此而使“天塌西北”、“地陷东南”,所以使中国变成了现在的地势,西北高,多沙漠,东南低,多海洋。好在感动了我们大家的老祖母女娲氏,看不下去了,才出来“炼石补天”哩!女娲称“氏”,仍是代表了上古以母系为中心的意义。而且人们所生存的最伟大的天地,有了严重的缺憾,还是要靠这位人神之间的老祖母出手撑持,才能挽回人类的浩劫。女祸氏,才是代表了人类母性的最伟大的光荣和功德。

好了,我又说累了,也觉得自己愈说愈远了,就到此打住。为什么我要从远古说起,以母系社会为中心是什么道理呢?简单总括一句,要特别提出声明,我是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继续保持了五千年,大半是靠过去历史上女性伟大的牺牲,以及她们“忍辱负重”的功劳。换言之,女性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的确犹如女娲氏“炼石以补天”的功德。但这是说过去,今后是如何?我也和大家一样,只能知过去,并不能知未来,更不明白现在。

可是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如从黄帝开始,下至夏、商、周三代前后,都是依循“重男轻女”的男性社会观念为中心,关于女性,大多只记其反面。对于因得力于母教的记载,少之又少,只有在商汤以一旅中兴邦国的故事,还稍微表彰了商汤革命的成功,是得力于母教的成就。其他所记载的,都是注重因女祸而破家亡国的故事,反加极力描写。如夏桀因嬖妹喜而国亡;商纣因嬖妲己而国亡;周幽王因嬖褒姒而国亡。看来夏桀、商纣、幽王,还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唐明皇,他却是:

空忆长生殿上盟 江山情重美人轻

华清池水马嵬土 洗玉埋香总一人

美女子和美男人,那是天地父母自然生成的艺术品之一,它本身并不一定有善恶好坏的作为。无论是普通老百姓,或是一个帝王,因为有了美女而终至于国破家亡,那是男人本身没出息,专门拿妇女来做代罪羔羊,不算是公允!

但到了西周的古公亶父东迁岐山,再到周文王、武王的兴起,总算在历史上有了公平的记载,极力赞扬周朝初期的“三太”(古公亶父的后妃太姜、文王的生母太任,以及文王的后妃太姒,事见前述),外带及周武王的贤后邑姜,她是太公望之女,“贤于治内,辅佐武王。有妊,立不跛,坐不差,笑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詈”,生太子诵,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因此在孔子的思想观念里,对于“治国齐家”的重要,不要忽略女性的功劳,并且极力赞颂周初姬家母教和母仪的伟大,关于周武王革命事业的成功、周朝的兴起极力推崇,因他有了十位最重要的贤臣,其中一位,还是女性呢!

周武王革命成功,建立了周室王朝的政权以后,开始整理自上古以来一脉相承的道统文化,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传统文化,那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后世所谓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周礼》,据说是由周公姬旦所汇集主编,然后才规定发布。当然啰,也许有些是出于他人之手,后来又经过孔子删订改编而成的。这是属于考据学专家博士的事,我是“后进于礼乐”的野人,也是粗人,就不必细心专说了。不管如何,由周初周公“制礼”开始,照孔子的观念来说,中国人才真正开始有了一套整体的文化体系了。因此他郑重赞叹周朝是“郁郁乎文哉”的开始。“三礼”制定了政治、社会、经济等等礼仪,可说是一部“宪法”法理的大原则。同时在婚丧等等礼仪以外,制定男人成年的“冠礼”(等于后世的法定,有了成人资格,可以行使选举权或人权了)以及“婚礼”,乃至女子的“笄礼”等,相当繁琐,别成一套体系的学问。但如仔细“好学、审问、慎思、明辨”一番,其中所包含的生理、物理,以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等学问都有,并不是一部陈腐不堪的老账簿。

“三从四德”的时代意义

好了,单说我们过去所要打倒的“孔家店”有关女性的问题吧!“五四”当时,搞妇女运动的人,一听到女子要有“三从”“四德”,就大喊打倒,而且都盲目地归罪到“孔家店”里去。其实这都出于《礼记》《仪礼》上的记载。而且“三从”“四德”的内涵,并没有一点轻视或是压迫女性的意思。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或谓老来)从子”,就叫“三从”,那有什么错?你把“从”字换做现在流行的法律术语,变成“负担”或“负责”来想想就通了,那真是对女性的尊重啊!女子在未嫁之前,应该由父母负担生活和教养,有什么不对?结婚出嫁以后,做丈夫的就应该负担起妻子一切的生活及安全,那又有什么不对?难道男人要靠妻子生活的才对吗?丈夫死了,当然妻子自身的父母也老了,不靠子女的照应,怎么办?

当然啰!从现在来说,可以靠政府所办的社会福利,但真是一个男子汉或好儿女,把父母养老的感情和责任完全推之于社会,也未免有点那个吧!尤其在父母子女的情感上说,恐怕不是味道吧!为别人、为大众争福利的养老是大好事,如果是只为自己,那便不算是“民主”的本意,只能算是个人自由(自私)主义的什么吧!也许我又错了!不过,如从上古的历史社会来设想,三千年前,教育并不普及,尤其女性根本无法受教育。而且基本上,上古是全靠人力的古老农业经济社会,女性更没有自由独立谋生的能力,那么在家不从父,又要从谁呢?出嫁,当然也就是要有取得长期饭票的需要,不从夫,又如何呢?至于夫死从子,事实很明显,就不要多说了。但是还要知道,夫死、子小,还要“母兼父职”,抚养子女成人,试想那又是究竟谁从谁呢?如果你把“从”字只当做“服从”、“盲从”的意义来解释,那你这个中国人还没有弄通中国字的内涵,还需要再回去在“孔夫子师母”那里多学习学习吧!

说到“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四德”,这是有关妇女人格和人品养成教育的目标,不只适合于女性,男儿也同样需要有这种教养。一个人的品德有了问题,不论是男女,当然是不受人欢迎。言语粗暴,或是刻薄贫嘴,或是出言不当等等,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没有口德,那也当然不行。至于“妇容”一项,更不要误解是在选美。古文简略,它所谓“容”,是指平常的“仪容”整洁,不要故作风骚,给人做笑料。“妇功”一项,过去在有的书上,要把“功”字读成“红”字,那是专指刺绣,或裁缝和精工纺织的技能。尤其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农村社会里,这对于充实家庭经济更为重要。古老的妇女“四德”中的这一项,我觉得对于现代和将来社会中的女性,更为重要。简单地说,还在二十多年以前,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大学毕业了,和一位在外国的华侨青年结婚。他们在出国以前,奉父母之命向我辞行。我就对那位朋友的女儿说:你出国第一件最重要的事,还要去求学。我不是叫你去读一个什么博士或硕士的学位,我希望你去学习一种个人独立谋生的技术,如依一般女性来说,学会计也好。因为时代到了现在,尤其是婚姻制度快要破产了,爱情是抵不过面包和米饭的。所以现代的女性,从小开始必然要学会一项专业独立谋生的专长,才能保障自己和夫妻的关系,这就是“妇功”的重要。这位小姐后来照我的话做到了,固然不负所望,也不出所料。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古老社会里,虽然不是政府的明文规定,但在自然形成的风俗中,对于幼小男女的教育,尤其是“妇功”方面,早已自成为一种当然的行为。长话短说,我们只举南宋诗人范成大一首《田家》的诗,便可呈现出一幅江南农村社会教育的真实画面了,诗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另如清末的名臣曾国藩,当了那么大的官,但是对家中的女儿媳妇,每天要绩多少麻(做布的原料),织多少布,或者做鞋底,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其余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就不用多说了。

同类推荐
  • 孔子这样说

    孔子这样说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该书选取了《论语》中为国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章句,针对孔子中庸、修身、齐家、孝悌、仁爱等思想,借助于古今之生动实例,准确严谨地予以分析解读,给读者以思考空间。
  •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本书是法国著名博物学者布封所写的一本关于动物之美的小册子,分为文艺理论、动物肖像、科学论文三个部分。布封对于动物的描写全部来自于对描绘对象认真充分的科学观察,是透过人生写出来的,往往借物讽世,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动物肖像》译者为著名翻译家范希衡,他的译文文雅而情感充沛,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法国十八世纪博物学著作的风貌。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回到今生

    回到今生

    布莱恩·魏斯凭借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带领我们进入前世回溯的惊奇之旅,见识到前世如何影响今生的生活。与“前世今生”系列的前三本书不同的是,《回到今生》将主题落在了今生的爱、喜悦与理解上。他在书中揭开宇宙基本的生命动力及疗愈的能量——“爱”,这股能量使人们经历无数次生命。他强调通过前世回溯重新去扩张与体验爱的经验,并且教导我们如何“灵性自助”,告诉我们放掉愤怒,建立相爱的家庭,培养丰富的爱与同情心的重要性。此外,魏斯特别教授了回溯前世的自我冥想练习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他还传达了许多灵性大师(高层次的存有,不具形体的灵魂)的信息,以便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进而超越自己,彻底转化生命。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草图,是一次永远无法正式上演的彩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接近没有判断的依据。我们既不能把它们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人生是从生到死的过程,对人生多一些思考,生活才会少一些盲目。
热门推荐
  • 异能女王驾到冷殿下请回

    异能女王驾到冷殿下请回

    一朝穿越,一夕重生,竟遇到了前世的的对手……可为什么与我想的不同呢?
  • 仙侠怪异志:女配修仙传

    仙侠怪异志:女配修仙传

    这年头,穿越啥的都不稀奇了,黎轻风也跟了把潮流,穿进了书中世界。身为女配的黎轻风表示,没得啥子好怕滴。毕竟她姐姐是女主,她姐夫是男主,咳,废话了。只要不作死,她觉得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1v1】
  • 牵只皇室小奶狗做相公

    牵只皇室小奶狗做相公

    出个任务也能出出幺蛾子,本想着这单做完,就退隐深山。谁知昔日的好队友突然背叛,让她被困深山老林之中也就罢了,突然天降横祸,将她瞬间传输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不过让她觉得有点庆幸的是,一落地就遇到了一只小奶狗。奈何小奶狗对她千依百顺,万般宠爱。让她原本忐忑不安的内心找到了寄托,找到了依靠。小奶狗,小奶狗,走吧!!姐娶你回家做相公吧!!
  • 带个系统暴打全球

    带个系统暴打全球

    你说你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军事科技?我不怕,我有极限暴力系统!你说你有世界上最强的武学秘籍?我不怕,我有极限暴力系统!自从有了极限暴力系统,装逼打脸,暴打全球,走向人生的巅峰!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与美女的孤岛生活

    与美女的孤岛生活

    公司的一次大抽奖,我竟然抽到了头奖,水机跨国太平洋到欧美的7日游,但是刚上填不就,就下地了,到了一个不知道是哪的荒岛,手机不能用,只好按着鲁宾逊漂流记的方法生存,但也不全是坏事,我竟然和国民女神,娇小萝莉,漂亮御姐她们一起生活......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大家买个面子,帮我看看好好点评。谢谢。
  • 不要镇压我

    不要镇压我

    重生西游,身怀不死技能。闪开,我要开始装逼开始浪了!猪刚鬣大佬,白骨精大佬,牛魔王大佬…我错了,求不要镇压我。……哈哈,我脱困了,你们这些妖孽,受死吧……
  • 特种部队异界行

    特种部队异界行

    当一支特种部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意外地来到了异世大陆,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主角将何去何从。现代化武器遇到魔法斗气又将发生什么?组建各种势力团队,收服各个异族部落,建立一支大陆第一的军队,并在魔兽森林外面建立龙城,成为全世界无人敢攻的坚固堡垒!为了不使大陆变成人间地狱而与亡灵圣魔导师开战,为了给死去的好友讨回公道,龙城大军攻打大陆的第一强国,从此不理大陆死活!恶魔军团在更强大的首领的率领下卷土重来,大陆联军拼死抵抗,联军死伤无数,节节败退,恶魔军团如入无人之境!
  • 梦鱼堂诡话

    梦鱼堂诡话

    她不违天道,万物之本原,天道明也。她而感刚柔,顺以承天。所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她亦知:五行之气有偏全,万物之命有吉凶。她尽可能做到还其本原,不乱世间苍生。善来,善待,恶来,除之。她不会受气摆布。自己的路必须自己一步一步去走。谁的人生又能够一番风顺呢。她喜欢烟火气,人间的悲苦如是受,她还是她。自己的小天地,低调的风生水起。因为有他,她心安处。不管他是谁,只要对她好就足矣。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闺谋》,请放心跳坑。^_^
  • 管理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管理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共性,总结和提炼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水平。为更好地向读者展现管理学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以及对管理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书分五个篇章,即导论篇、计划篇、组织篇、领导篇、控制篇,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管理所包含的基本职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因此,本书既作为中高等院校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一般性读物进行知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