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9200000002

第2章 我们的焦虑从何而来,源头在哪里

工作压力、生活琐事、内心欲望、对未知现实的恐慌以及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等,都是我们产生焦虑的根源。我们只有根据自我焦虑的症状,理性地认识它,挖掘出其产生的心理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平衡情绪的良方。

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生活的烦恼、工作的繁重以及考试的压力等,无不冲击着我们脆弱的心灵。与其他坏情绪一样,焦虑也时不时地向我们袭来,折磨我们的内心,冲击我们的快乐,折损我们的幸福,甚至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

我们总在为考试或工作忧心忡忡,总在担心自己职位不稳,担心孩子的教育,担心老无所依,担心不可预知的未来,担心天灾人祸……这些焦虑似乎总有理由,又似乎总没有来由,让我们在某个时间段内无所适从。

焦虑究竟从何而来呢?我们如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或消除焦虑,过上快乐的生活呢?这是困扰每个人的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L.莱希博士指出:要认识焦虑,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它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是人类众多种情绪之一。有史以来,我们的先辈们就生活在充满各种危险的世界中——天敌、饥荒、有毒植物、敌对的邻国、高寒之地、疾病、水灾始终困扰着他们。在应对这些危险过程中,人类的心理逐步得到进化,人类逐渐拥有了躲避和应对这些危险的能力。人类恐惧情绪的产生,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保护的反射。要祛除焦虑,首先我们要理性地看待现实世界,不杞人忧天,不过分地为不可预知的未来而担忧。

如果说恐惧是你知道自己害怕什么,那么焦虑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讲,焦虑是一种很深的恐惧。这种莫名的焦躁不安的状态,如果长期无法得到改变,那么就会给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危及到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甚至危害到身边其他人。

威廉从小就非常优秀,考试门门功课都是A。他顺利地考上一所一流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了几年,后进入一家全球著名的大企业工作,深受上司器重。

威廉的业务能力很强,业绩很好。公司内部用了一两年搞不定的项目,经他手之后,不到三个月就出色完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丝毫不狂妄自大,为人非常谦虚。同事们都很认可他,与他相处得很好。不仅如此,在家里,他也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深受家人信赖。

不过,威廉却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好——他也不可免俗地陷入了焦虑之中。

有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威廉的情绪不太好。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威廉成为主要负责人。项目催得很紧,需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于是,在几个月时间内,他都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耗在办公室里,没有星期天,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他感到压力很大,但从不注意去发泄、调节,更多的是回到家里对妻子发牢骚,甚至还发脾气,数落妻子将饭菜做得不合胃口等。平时不怎么抽烟的他,烟瘾一下子变大起来。

尤其是最近,威廉内心总感到莫名心慌、头痛,动不动就对项目小组中的成员训斥一番。有一次,他还与人动了手。这导致小组成员怨声载道,有几个人甚至辞职走人。为此,上司撤了威廉的职。威廉心中更烦闷,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没有一点进取动力,人也憔悴了不少。

如今的人总会被莫名的焦虑所困扰,总会莫名地感到不安。这些不安往往不是来自于眼前,而是源于对未来的担忧——为还未发生的事而发愁、焦虑,在为自己将来会走向何方而焦虑重重。

社会竞争压力大,我们产生焦虑是不可避免的。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焦虑情绪,那么遇到某个“引爆点”时,其负面情绪便会不可控制地爆发,最终给自己以及他人造成危害。如果懂得缓解焦虑,及时疏导负面情绪,那么焦虑就会很快消失,其生活也会很快回到原本平静的状态。

生活中99%的人都会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焦虑,但并非每个人都让焦虑较长时间存在,并为之坐卧不安。因为,很多人能够理性地认识焦虑,并针对具体情况采用相应办法消除焦虑。

心理学家将人分为理智人、原始人和纯真人。焦虑情绪的本质就是理智人和原始人发生了冲突后产生的心理反应。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很渴望成功,但不顺利的现实将我们那种渴望压制住了,这时,我们就可能会变得焦虑不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焦虑是在提醒我们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需要做出一定改变,才能让生活回归平常。

如何才能理性地认识焦虑呢?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中将焦虑分为三种:

1.现实焦虑,指人类对现实世界中危险因素的恐惧。当我们担心外部世界会发生一些危险时,大脑就会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这个信号就是现实焦虑。比如,在悬崖边上行走时,我们会害怕滑落下去;一个人在家待着时,我们会怕被盗窃;在陌生城市时,我们会没有安全感;在考试前,我们会焦躁不安;向爱人表白前,我们会焦虑不安;与陌生人见面前,我们会有种种担忧;面试前,我们会担心考不好等,这些都属于现实焦虑。

2.道德焦虑,指一个人在做错事或者自认为做错事时,其内心就会产生内疚、羞愧以及自卑感。这种焦虑是对来自自身良心惩罚的恐惧。比如,我们会因为在上司面前说错话而忧虑不止;我们会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而羞愧难当;我们会对自己内心一些不道德的想法而焦躁不已等,这些都属于道德焦虑。

3.神经焦虑,是现实焦虑的升级版,但它藏得很深,我们难以意识得到。对爱情、财富、成功、权力等,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拥有欲望。当这些欲望被现实残酷打击时,我们就很容易感到精神崩溃,此时,大脑所发出的信号就是神经焦虑。

在生活中,我们会莫名感到焦虑,却找不到焦虑源头,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此时,我们理性地认识焦虑,就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分析出焦虑所产生的原因,客观地看待自己面临的一切问题,采用理性思维去分析事情本身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放开自我,放松自我,学着改变、调适心态,舒缓和消除焦虑。

你的不安,往往源于内心的欲望

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99%的人都会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焦虑,那么我们的焦虑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产生焦虑的原因很多。焦虑是由自己的欲望所带来的,是最为普遍的一个原因。

我们要想过不焦虑的生活,要想消除内心的焦虑,就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们的焦虑是不是由自己的欲望带来的。如果是,我们该如何去消除焦虑。

杰瑞是一位年轻律师。他在纽约一家相当有名望的律师事务所上班,是其合伙人之一。在他的高级公寓里,纽约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遗。他用全款买了一部全新宝马还没两年,又贷款购买了一套纽约市中心的高级住宅。

为了准时支付高额的银行贷款,杰瑞不得不对工作付出极大努力——每星期至少工作60个小时,这令他每天都处于焦虑状态中。

杰瑞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未来——参加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连思考个人生活的一点点时间都没有。

有朋友问他:“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是什么?”

他说:“在画廊工作。”

朋友又问他:“在现实世界里,你无法找到画廊的工作吗?”

他回答:“不是的。我如果在画廊中工作,收入就会少很多,就根本无法享受到律师工作带给我的一切——豪房、豪车等,生活水平也会直线下降。我对律师的工作很反感,但我没有其他的选择。”

于是,杰瑞每天不得不从事自己反感的工作,还担心失去这种工作。

杰端对生活感到不安,是因为他内心的欲望。为了享受豪宅、豪车,他不得不被一个不喜欢的高收入工作所捆绑。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仅仅一部分人对他们的现状感到满意,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处在焦虑状态中。我们发现,这些有焦虑情绪的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因为他们的决定让自己很不开心——将物质与财富放在快乐和意义之上。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人的焦虑大多是因对外在欲望的追逐而产生的。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童年时期,因为无所欲求,我们倍感轻松和快乐;成年以后,因为内心的欲望太多,我们想拥有钱财、美色、饮食,想拥有权力、名望——凡是触及我们生活的东西,都想拥有,而一旦那些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变得异常沉重,心中就充满了焦虑的情绪、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因为内心的欲望操控着我们,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捡到自认为好的东西,导致心中承受的东西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及时消减内心的欲望,降低内心的奢求,才能缓解和消除焦虑情绪,让内心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对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从内心下手,将欲望和对别人要求的标准降低,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同时也不用自己内心的秤去称别人。

2.杜绝攀比心理。攀比是导致我们内心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要轻易与别人比较,尤其是拿自己“没有的”去与别人所拥有的比。如果非要去比不可,我们就多拿自己的“长处”去与他人的“短处”比。如此一来,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平衡许多,焦虑自然就会消失了。

3.在焦虑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真正的幸福并非是“能得到什么”,而是“现在拥有什么”。一切寄托在外在物质上面的快乐只能是短暂的,因为任何东西只是我们生活的“搭配”。幸福,是内心生长出的力量,那是一件只与自己有关的事。

当然,欲望是痛苦之源,并不是要让人完全彻底“禁欲”。因为欲望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如果彻底“禁欲”,那么就是阻碍人类发展。因此,我们要把握和控制好自身的欲望,使欲望既合理存在又能够减少我们心中的痛苦,不把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同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去侵犯其他人的利益,避免自己因背负太多而导致道德焦虑。

别因小事将生活扣上死结

在生活中,将我们置于焦虑、烦躁状态的,往往不是大事,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例如,早上起床晚了,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一整天的情绪都不高涨;上班路上挤公共汽车时,被人踩了脚,心情异常糟糕;上班途中堵车,心中的坏情绪随之而来;工作中被客户的一句话伤到了自尊心,抑郁难当……这些事看似很小,但足以打乱我们平静的状态,吞噬掉我们一时乃至一天的好心情,甚至让我们变得心神不宁、狂躁不安。

张静经常会被一些“小事”搞得心情烦躁。最近一周,她感觉到“诸事不顺”:周一上班期间,在装订文件时,她因为手被小刀划破了而沮丧不已;周二时,她因为迟到而遭到领导批评,心情一天都极其低落;周三时,她因为被客户拒绝而狂躁不已;周四时,她因为车被蹭了而暴怒不已;周五时,她因为孩子在学校与人打架,被老师通知到学校一趟……

类似的小事经常发生在张静身上。她感觉自己太倒霉了,内心经常不平静,心情时常很糟糕,动不动就想发脾气,莫名其妙地想骂人。可是,越是这样,她越容易出乱子,都觉得快撑不下去了……

生活琐事虽不起眼,却是使人发“脾气”的根源。我们的生活都是由诸多小事组成的。要想让生活不乱阵脚、快乐常在,我们就要学会去控制情绪与行为,尽力敞开心胸,不因小事将生活扣上死结,让自己抓狂。

对于此,两千多年前,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曾经留给人类一句忠言:“请注意啊,我们已经将太多的精力纠缠于一些小事情了!”至今,这句话仍然值得我们品味和借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由无数小事组合而成的。如果过多地拘泥、计较小事,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乐趣可言——触目所及的必然都是烦恼、痛苦、矛盾与冲突。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正在街上行走时,恰好被楼上居民随手扔掉的果皮砸到了头;去买菜时,有人不小心弄脏了漂亮的新裙子……此时此刻,如果我们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口出污言秽语,或者对别人大发雷霆,就可能会闹出更大麻烦或祸端,招来更大烦恼和痛苦。

报纸上就报道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女子与男友一起去看电影时,因为太拥挤,女子的脚被后面的一位男士无意间踩了一下。尽管那位男士已经道歉,但那位女子恼羞成怒,依旧不依不饶,竟然教唆男友对对方大打出手。结果,男友被判入狱,女子也非常悔恨,深感自己害了男友。

在小事上过于斤斤计较,是损害人际关系的一大诱因,也是阻碍我们获得快乐和幸福的重要因素。因此,被琐事缠绕的我们,还是宽容对待一切吧,切莫将之放在心上或者一直耿耿于怀,给自己戴上焦虑的紧箍咒,让自己的内心承受痛苦。

白落梅说:“许多人想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风波四起,劲浪不止。平和之人,纵然是经历沧海桑田也会安然无恙。敏感之人,遭遇一点风声也会千疮百孔。命运给每个人同等的安排,而选择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酿造自己的情感,则在于自己的心性。”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过怎样的生活,完全是由其内在的心性决定的,而与外在的境遇无关。当我们深陷焦虑时,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避免因小事而深陷焦虑,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医学和健康角度讲,那些事事爱计较、精于算计的人,其健康状况往往是令人担忧的。《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别人一句无意的话,她也会辗转反侧,难于入眠,抑郁不已,最终只落个“红颜薄命”的悲惨结局。因此,当我们为小事烦躁时,想想林黛玉,想想自己的身体,焦虑的情绪也就会很快消失。

2.学会忍让。古人云:“让一让,三尺巷。”对生活中的小事,让一让,忍一忍又何妨?人活在世上,理应开朗、豁达,活得超脱一些的。如果我们凡事都去斤斤计较,只会让自己变得更阴暗,给自己徒增烦恼。所以,我们要勇于放下,“糊涂”地对待一些小事,让自己更快乐和阳光。

学会放下,别为浮名虚利所累

一位商人在长江边一家客栈休息时,问客栈老板:“长江中的船每天都来来往往,河运如此繁忙,一天到底有多少条船呀?”

客栈老板说:“这里只有两条船经过。”

商人赶忙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

老板回答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江中来来往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商人若有所思,想到自己前半生忙碌的经商生涯,感叹道:“我前半生,颠沛流离,仅为了虚名浮利所累,从来没有认真地静下心来听过一曲音乐,和爱人在阳光下散过步,静下心来好好看过一本书……”

事实上,我们的一生何尝不是如商人所感慨的那样呢?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考核而焦躁不安,为升职加薪而忧虑,为未知的前途而迷惘,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过上轻松、清闲的日子,却因为放下权力而伤感不已……回想一生,貌似都在焦虑中度过,而这多数焦虑皆因为虚名浮利。

不过,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想想,这又是何必呢?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名与利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能带走,与其一生为它所累,不如放下负累,活得实在一点,快乐一点——泡一杯香茗,听一曲音乐,看一本好书,坐在窗边,让心灵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静静绽放,细细品味生活的真滋味。

萨克雷的《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叫丽蓓卡·夏普,其一生是在不断追求中度过的。但到最终,她的一切心机却全部白费了。最终,作者在书中以伤感而又无奈的语气说:“唉,浮名虚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谁又是真正快活地活着的?谁又是称心如意地活着的?就算当时遂了自己的心愿,以后还不是照样不知足?”这话道出了人性的悲哀,也是多数人的人生写照。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真谛。追逐名利,是误入歧途。因为淡泊名利,可能平凡,但还不至于会平庸,而追名逐利,可能会风光一时,但心灵不会自由,也活不出真正的精彩来。名利是身外之物,面对名利,我们要做到处之泰然,不惊不喜;失之淡然,不悲不怒,而为了名利而累心累身,致自己于焦虑不安的状态,是本末倒置的傻事。

在生活中,当我们在为“虚名浮利”而焦虑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人生真正需要什么?是过多的金钱和物质吗?即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无非也就是一日三餐,夜寐一床。就算我们有豪华的房屋,买回很多好吃的,到头来也是睡一张床,吃三顿餐。就算每次可以点上100道菜,我们又能吃多少呢?最多能撑饱一个胃,难道不是么?

美国好莱坞一位死于肥胖的明星曾经说:“富裕和肥胖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都不过是获得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的确如此,生命需要的是适当的营养,过多了同样也会扼杀它。我们生活得幸福需要适当的物质和名利,将名利和物质看得过重,也会让我们焦虑,摧毁我们的幸福。

因名利而焦躁不安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学会放下浮名虚利,平衡焦虑情绪,回归到自己的幸福吧!

以下几种方法,将会让我们大受益处:

1.比较法。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往后看看那些不如我们的人,然后再想想我们所拥有的。

2.凡事多往好的方向想。生活中有不顺利是难免的,遇到什么难以实现的愿望时,我们就多想想这些不顺或挫折所带给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也是一种收获。

3.为自己设定一个弹性的目标。人的一生总有起落,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总是向前走,总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制定目标,不要对自己太过苛求,过度的苛求只会让我们陷入不能完成目标的焦虑之中。

太看重“得失”,结果只会更糟糕

瓦伦达是美国最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极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妻子说:“我已经预感到他会出事了。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对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全身心地想着走钢丝,而不去管这件事所带给他的一切结果。”

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瓦伦达心态,即指一个人为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内心的焦虑何尝不是因为有瓦伦达心态而产生的呢?例如,马上要考试了,我们心中不停地告诫自己“一定要成功,绝不能失败”,结果在焦虑状态中考出了最差的成绩;一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在比赛前一刻不停地对自己说“只许射中,不能失败”,结果却脱了靶;明天要去面试了,晚上开始不停地嘱咐自己“别搞砸了,见面试官的时候一定要面带微笑”,结果真的没被录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大脑中某一个图像会如同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中”时,他的大脑中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中”的情景,而结果真的就将球打进了水中。这项研究从反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这告诫我们,如果一个人太看重“得失”,心中就会犹豫不决,就会患得患失,得到的结果往往就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刘丹是一家著名公司策划部门的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很强,也有个幸福的家庭。依她各方面的条件,她应该过得很快乐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来,刘丹在各方面都很出色,唯一令她苦恼的,是她在做事前总是顾虑太多,做任何决定前总是犹豫不决。有时候,虽然她做了决定,但心中总是不自觉地放不下,时常会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尽管她的同事都说她在各方面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但她仍旧害怕自己会出错,害怕出错后被别人嘲笑。

为此,她经常使自己陷入焦虑与苦恼之中。她内心越焦虑越苦恼,在做判断的时候,就越容易出错。有一次,一个很简单的策划方案,她因为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实施方案的时机,给公司带来损失。事后,她置自己于痛苦之中,以致陷入恶性循环中走不出来。

一年后,刘丹被降了职。

一个人考虑得越多,其心里的折磨就越大,其前进的步伐就越艰难。刘丹心理包袱产生的原因就是她太过于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和看法,也就是说,她太在乎一些东西,太害怕失去,患得患失,以致心理上受到了极大折磨。与其过得这样焦虑痛苦,我们还不如将得失看得淡一些,不太在乎结果。因为很多事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如果我们能享受做事过程中的快乐,那就不会常置自己于焦虑之中。

做到不看重得失,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保持平常心。每次参加比赛也好,去做事情也罢,都要告诫自己重要的是经历或过程,至于美名、金钱、结果等都是身外之物,不必太关注。

2.避免干扰。如果我们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脑中一直想着成功的喜悦与表扬,或失败后的痛苦与冷眼,那么,这一活动就难以顺利完成。为避免产生瓦伦达效应,在某项活动开始前,我们一定不要去想结果,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事情的进展或技能方面。

对现实的焦虑,多数都是“比较”出来的

许多人焦虑不安,都是“比较”出来的。因为,有很多人,哪怕收入微薄,哪怕身居陋室,哪怕粗茶淡饭,只要不去外面“比较”,一切都没问题,不会感到焦虑,但一到外面,众人扎堆一议论,他心中马上就会生出焦躁感和不平衡感。

“他职位比我高,收入比我多,事业比我做得好,怎么才能追得上人家呢!”

“她嫁的老公是金领精英,我老公只是普通小职员……她比我幸福!”

“她儿子上的是名牌大学,我的孩子连大学都难考上……真是悲催啊!”

“同学刚买了大房子,地段好,环境好,而我到现在房租都交不起了,真是悲哀啊!”

……

多数人现实的焦虑,都源于一串清单,而清单上的每一条款,都是与别人“比较”得来的。心理学家指出,人正是因为在人群中习惯了仰视,所以才滋生出许多忧虑来!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是用来感受的,并不是用来比较的。然而,我们总习惯与那些比我们强的人进行攀比。这样就常常会迷失自己,让本有的幸福、快乐与我们擦肩而过!

有道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比来比去何时休?“好”只是相对的,只要把握当下,谁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为何要比来比去的呢?人只有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幸福,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美好。

刘梅与丈夫一同用积累了十几年的工资在北京五环边上某小区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新房。房子是他们精挑细选买下来的。交房后,两人又一同商定了装修风格,一同买自己喜爱的家具。一切就绪,他们搬进了新家。每天下班后,看到与爱人一起筑起的“爱巢”,刘梅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温暖,脸上的笑容也变得甜蜜多了。

然而,没过多久,她这种美好的感觉却被朋友的另一套房子打碎了。原来,刘梅的好朋友也买了一套房。装修后,朋友打电话让刘梅到家里参观。朋友的房子地段很好,面积特别大,里面装修用的都是高档材料。

从朋友家里回去后,刘梅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她原本的幸福被好朋友“更好的房子”给冲击掉了。

比较心理会冲击掉原本幸福的感觉!别人的房子更好,花的钱自然要更多,付出的辛苦也更多,那就让对方“更好”吧!不想背负太大的负担,买一个舒适的小窝,独自感受当下的惬意生活,不也是很好、很幸福吗?

与他人比较,往往会让我们只看到别人的光环,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阴暗和不愉快的感觉,而怀有比较的心理去工作或者生活,即便再有优势,也难免会使自己的心理失衡,也不会有愉快的感觉。因此,比较是极为危险的,会让我们忽略或者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会让我们错失掉很多美好的东西,会挑拨起我们的野心,会诋毁我们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让我们所得的和已经拥有的变得毫无生机和意义。

我们要想永久地生活在幸福之中,就不要再去比较,而是要用心去感受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如何做到不比较,消除对现实的焦虑,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知足常乐。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比较”。正确乐观的比较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把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你努力过,且通过努力进步了、收获了,即便别人已达到小康而自己只达到了温饱,也丝毫没必要自惭形秽。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经历也不同。同样一双手,十个指头,哪能一般齐呢?

2.活出自己。人的一生,不追名,不逐利,只要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走自己的路,体味自己的精彩人生,就不会因为比较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3.当我们因为别人的“好”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慌时,就要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如,“怕什么,你所有的终有一天我也会有”、“我一定能行”等。当我们这样说时,全身就会充满力量,不平衡的心态便会消散。

“苛求”太多,你当然就会烦躁不安

在生活中,还有一些焦虑,是“苛求”出来的:苛求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苛求一段写满了“伤疤”的感情,苛求一段并不真诚的友谊,苛求自己做一件并不情愿的事……这都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雨果说:“苟求等于断送。”过分苛求,就是给生命套上枷锁,让自己变得烦躁不安。

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陈莉房间的灯还在亮着。她正在书房中拼命地攻读英语,神色有些憔悴。她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三个月。这段时间里,她脑子里总是重复着学习和考试。之所以如此紧张、勤奋,是因为她的成人英语资格证书考了四次都没有通过,这个月要考第五次。

其实,陈莉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平时工作出色,是企业的重点培养对象,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升职。她的工作用不到英语,但因为大学时她的英语资格证书没有考过,一直很不甘心。于是,她毕业后就与英语叫上了板,不考过决不罢休。

陈莉从小就受到极好的教育,做事也极为认真,责任心很强,但她从小到大都惧怕考试。她平时学习挺好,但一到考试就“落后”。尽管她惧怕考试,但她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什么遗憾。在每一次临考的前夜,她都会胡思乱想,而且想着想着就睡不着了,结果,第二天考试就考砸了。

几年下来,她仍然没能如愿拿到那个资格证书。如今,为了这个考试,她每晚都强迫自己去认真学习。

由于太过紧张和焦虑,她几乎每晚都会失眠,脾气也变得急躁了许多,且已经十分严重地影响了白天的工作,整个人都变得异常痛苦。

陈莉的痛苦主要源于她太过固执,过分去苛求不必要的东西。对于她来说,英语资格证书既然在工作中用不到,就没有必要那样去苦苦地折磨自己去学英语。

在现实生活中,像陈莉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总是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理由去强迫自己达到某一目标,过分地苛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在工作中,她们崇尚完美主义,不轻易去相信别人,事无巨细,大事小事总是一人包揽。他们甚至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长时间的压力与压抑让他们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心理反应。

其实,如果仔细静下心来想想,这又何必呢?我们不能做到最好,但完全可以放松心态做到很好;我们不能拥有伟大,但完全可以静守平庸,用轻松的人生规则主宰自己的快乐。这些又有何不可呢?

许多人在工作中经常会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例如“我一定要在一年内升职、加薪”、“我一定要在某个领域之中做出最大的成就,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等。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切合实际的理想尚不一定实现,不切合实际的理想就更实现不了了。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不切实际的理想与追求只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会羁绊我们实现那些切合实际的理想,给我们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执着于一个目标、一个信念那是大勇,但如果目标不合适或者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还不如干脆放下——放下那宏大的美丽理想,选择那些触手可及的目标,让自己的人生处于一种祥和自然的状态中,从中去体味生命的真义。

对自己不苛求,远离焦虑情绪,我们还可以尝试用下面的方法:

1.告诫自己:能够站在塔尖上的毕竟是世界上的少数人。只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坚守自己的梦想,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追求,只要为此付出努力了,就应该问心无愧,就应该知足,因为这样能让自己感受到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

2.千万不要给制定什么硬指标。比如,每月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完成梦想的具体额度,几年之内要达到什么位置,一生要留下多少财富等。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估,然后制定一个弹性且科学的目标,再去逐步实施,这样就会在过程中收获喜悦和快乐。

很多所谓的“忧虑”都是自找的

很多所谓的“忧虑”其实都是自找的。例如,丢了一单生意,明知事情已经发生,却不想着如何及时补救,而是唉声叹气或者烦躁不安;面对过世的亲人,我们明知不可挽回,但还是让自己长久性地陷入痛苦之中;面对一份无爱的感情,明知不可能回到过去,但还是苦苦在其中挣扎、不愿放手等。

世间本无苦,庸人自扰之,生活中那些让人痛不欲生的烦恼多数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肖萧在一家单位上班,每天都在想自己如何才能一举成名。他想了很多方法,但从来没认真地做过一件事。他每天都执着于空想之中,毕业三年了,还是没一点成就,工作也做得一塌糊涂。为此,他非常烦恼,内心焦躁不安。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名扬天下的大师级人物。肖萧兴高采烈地走向前,请教他是如何名扬天下的。

肖萧问大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成名,想了许多方法,但两年过去了为何一点成效也没有?”

大师了解了他的心理,便问他:“你是否真的很想出名?”

“对啊!我连做梦都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像您一样出名呢?”肖萧忙不迭地回答。

“等你死后,你很快就会出名。”大师不慌不忙地说。

“为什么我要等到死了以后才出名呀?”肖萧吃惊地问。

大师告诉他:“因为你一直想拥有一座高楼,可是从没有动手去建造这座高楼。所以,你一辈子都生活在空想之中。等你死后,人们就会经常提起你,以告诫那些只会做白日梦、不肯动手去做事的人。如此一来,你就名扬天下了。”

人的多数焦虑不安都是自己的意念制造出来的。它不会改变你的现状,只会让你的心灵被烦恼和焦虑所缠绕。所以,如果此刻的我们感到不快乐,有焦虑不安的情绪,那么就先扪心自问一下这些是否也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然后马上将其终止——只要我们不去刻意地想它,便可以立即恢复平静。

每个人都有过空想,适度的空想对人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如果一直执着于空想之中,那么就会被空想所累。因此,当我们的心灵被空想的烦恼盘踞时,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消除焦虑,将痛苦“枪毙”掉。

行动是治疗空想烦恼的最好良药,也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必经之路。我们时刻要清楚,不管我们的梦想有多么美好,它只是一个梦;只有行动起来,把它变成真实存在的,才是可以拥有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平衡情绪:

1.当我们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焦虑时,不妨做一次深呼吸,尽量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努力将自己的臆想拉回到现实之中。内心安定之人没有焦虑,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真切的世界中,能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身边的情势,决定自己的言行,挥洒自己的人生理想,脚踏实地地努力地活着,那些不必要的烦恼自然就不会来打扰了。

2.平时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音乐来化解我们心灵的疲惫感。因为,舒缓的音乐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够让人的精神得到有效的放松,进而让自己慢慢地丢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请慢一点,等一等灵魂

在忙乱的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变成了路上那个急匆匆的背影——似乎我们每天都很忙,忙得像一只一刻都不停止旋转的陀螺,步履匆匆,无暇侧目,没有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顿饭,没有时间与朋友聊天,忙工作,忙升职,忙孩子,来不及细品生活的滋味,来不及静品午后的时光。工作一天回到家后,我们内心还会莫名地陷入一种不安的状态中。于是,我们开始反思为何不安,但想了许久也找不出确切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总是苛求自己不停地忙碌,以至于使忙碌深深地同化到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位专栏作家曾这样描述过一个普通上班族的一天:

早上七点钟,闹铃声响起,开始起床忙碌——洗漱,穿职业套装,然后吃早餐,随后抓起水杯和工作包,急急忙忙跳进汽车,接受每天被称为上班高峰时间的煎熬。

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期间,不得不在工作中装得忙忙碌碌,极力掩饰错误,微笑着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工作压力。当“重组”或“裁员”的斧头落在别人头上时,自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再扛起额外增加的工作,不断地看表,并不断地与内心的良知做斗争,行动上却和老板保持一致,脸上时刻要挂满假意的微笑。

下午五点后,坐进车里,行驶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开始与家人或好友相处,吃饭、聊天、看电视。

十点钟开始睡觉,以防明天因迟到被罚当月奖金。

这种机械、无趣的生活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很多人都与这位上班族一样,每天都在大脑一片空白中忙碌着,置身于一件件做不完的琐事与想不到尽头的杂念中,整天都在忙忙碌碌,体验不到生活的丝毫乐趣。

就这样,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忙碌生活,将内心的弦绷得紧紧的,害怕一停下来就被社会所淘汰。然而,麻木与紧张并非是生活的本质。面对这样的生活,我们就要抛开一切,放开内心绷紧的弦,让自己清闲下来一段时间,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有一句说得“很文艺”的话:“请走慢一点,等一等灵魂。”这话说的就是现代人的身体一直朝着某个方向不停地奔走,而灵魂却一直在不远处若即若离。不知不觉中,我们在生活中渐渐地背离了自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并不顺心的事,被诸多的欲望追赶着脚步,没有幸福感,没有方向感,茫然而混沌。

同时,这句话也在告诫现代人要停下忙碌的脚步,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节奏,一起去体验生活的真滋味。比如,我们要时常停下忙碌的脚步给父母打打电话,多抽点时间回去陪陪他们,去感悟亲情的珍贵;我们要抽时间静坐下来听听朋友的絮叨,耐心地与他们聊聊天说说家常,去体味友情的真挚;我们要懂得与爱人分享生活的喜悦,认真地欣赏爱人今天的新衣服和新发型;我们要让自己停下来,静静享受阅读带给生命的欢悦与深刻;每天在上班的路上,适当地放慢你的脚步,看看路边开满鲜花的树,感受小桥流水的灵秀,仔细地品味种种生活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停下忙碌的脚步,认真仔细地去感受生活,感受细节,感受世间万物的美——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节和胸怀才是我们应该真正追求的财富。

要让自己慢下来,等一等灵魂,仔细体味生活的真滋味,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1.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除了工作外,我们一定要安排时间让自己合理地放松、旅行等,带着灵魂去赶路,带上心去生活,体验一下生活的另外一番景象。

2.别让忙碌锁住了亲情、友情和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逐渐忽视了父母长辈的存在和意见,少了许多用爱聆听、用心畅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随着现代信息工具的发达而习惯于用短信、电子邮件复制转发一些格式化的矫情或祝福给亲朋好友,而少了许多贴心的问候和亲切的关怀。而许多夫妻之间谈钱的时候要多过谈情。这些生活方式无意间锁住了我们通向温情、温暖、温馨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心门。

有些人活得不开心,整天都焦躁不安,郁郁寡欢。这个时候,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打开自己紧锁的心门,畅快地与周围的亲人、朋友聊聊天,说些开心的事,谈谈生活的体验等——如此一来,其焦虑、郁闷情绪就能在亲情或者友情中得到缓解。

别急躁,有耐心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一个牧师在布道辞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帝给我分派了一个任务,让我牵一只蜗牛出去散步。于是,我就照做了。在途中,我尽管走得很慢,蜗牛尽管已经在尽力地爬,可每次总是只能挪动那一点点距离。于是,我开始不停地催促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也只是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自己已经尽力了。我恼怒了,就不停地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也只是受着伤,喘着气,卖力地往前爬。

我想: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于是,我开始仰天望着上帝,发现天上一片安静。我想,反正上帝都不管它了,我还管它干什么,任由蜗牛慢慢往前爬吧!我想丢下它,独自往前赶路。我就放慢了脚步,想将它放下,静下心来……咦?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此刻的风如此温柔……而我以前怎么都没有体会到呢?

我这才想起来,原来是上帝叫蜗牛牵我来散步的……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遇事都急躁,这样是无论如何感受不到路途中的美景的。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欲求,放下急躁,让此刻的自己松懈下来,就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快乐。

事实上,过于急躁的情绪会扰乱我们的行动,不仅会影响我们去实现自我的目标,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情绪,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额外不必要的烦恼。

晓莉是某著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公司工作的四年中,领导对她的评价是思维敏捷,办事麻利,工作能力极强;而同事和下属对她的评价却是不够宽容,激动易怒,做事手段太强硬。领导与同事对她的评价有如此大的不同,就源于她急躁的性格。

在公司内部,只要上级部门向她下达工作任务,她总能够提前完成工作任务。为此,她总能得到领导的表扬。但是,为了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她对下属的要求十分苛刻,明明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她却要将工作任务压缩到两天,不仅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也让那些执行任务的员工忙得手忙脚乱,精神压力甚大。不仅如此,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拖延了时间,她不仅会大发雷霆,还会扣除相关员工的月奖金,让她的下属都苦不堪言。

对此,她有自己的理由:“我其实也不想把大家搞得那么紧张,但我就是忍受不了那种慢吞吞的样子……在公司里,我从不甘心自己落后,一看到那些效率低下的员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发脾气……对此,我也十分苦恼。我的工作压力大极了,头痛、失眠、焦虑经常伴随着我,而且整个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处于焦躁不安之中,动不动就想发脾气……”

这就是急躁带来的后果。其实,晓莉急躁性格产生的根源在于她苛求太多——她总不甘于落后,不满足于现状,只要有工作任务,就会马上动手去干,就想干好后得到领导的赞扬。不过,让自己背负着如此巨大的痛苦去换取领导的赞扬,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吧!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这样:只要有任务或者有事情等着去做,就会马上动手去做,既不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而遇到烦琐的事就恨不得来个“快刀斩乱麻”,想一下子把问题都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不了,又会产生挫败感,心神不宁。这时候,我们也时常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与建议,时常会对提意见或建议的人大发雷霆……神经好像上紧的发条一样仿佛永远无法平静下来。这种急躁表现说明我们身处在焦虑之中。

此时,我们要尽快平静下来,不要急着去做事,先努力舒缓自己的情绪——只要心中静静地默念:好,好,慢一点,不必急,并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放松神经,不刻意去思考什么内容,尽量使自己的思维维持在一种似有似无、天马行空的感觉里,或者集中精力听一种声音,比如钟的嘀嗒声。等精神松弛下来后,我们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想象事情发生的场景,将自己置身其中,最终找到更好的处事方式。

同时,我们要相信,耐心是可以培养的,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也不要过分地苛求他人,理性而积极地认识自己。在做事情时,我们一方面要有计划,另一方面计划又不可过于完备,要预留自由度。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个真正思考周到而有耐心的人,是善于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变通的。因为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在平静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去实现目标。

同类推荐
  •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的时候,你必须哪些问题?30几岁的时候,你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怎样的准备?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方向?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做出怎样的规划?30几岁的时候,你渴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做你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

    获得成功和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有人说是财富。不是。生活中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快乐者。事实上,获得成功和快乐的法则很简单:做你想做的事!唯有如此,你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过上精致的生活。你热爱你现在的工作吗?你正在做的是你想做的事情吗?如果是,即使目前的工作有困难,也不要放弃,要坚持,要全力以赴,要付出热情,要有积极的行动,要有健康的心态。当你拥有这一切时,成功便顺理成章——而这,也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本书是一本励志的小书,但它又是一本生活的大书。读懂它,你能感悟到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去对待生活和工作;拥有它,就如同在迈向成功的路上多了一位良师益友。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开始,伴随而来的各种痛苦也就应运而生。生活之苦、疾病之苦、对死亡的惧怕、对财富的贪恋、内心的烦恼、情感的波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殚精竭虑,叫苦不迭,挣扎在悲喜之间。每当痛苦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脆弱不堪甚至万念俱灰。其实,人生皆苦,苦就是人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学会接纳痛苦,增强战胜苦难的动力和信心,以及寻找到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和智慧。
  • 爱情赏味期限

    爱情赏味期限

    擅写职场专栏的YK中短篇小说集,精悍细腻,笔触犀利,描绘大都市职场中白领女性复杂多面的感情故事,高冷又挚情,悲伤又温暖。文章曾在《希望》等杂志上发表。《旧情人》职场和情场同时与旧情人狭路相逢。常苏想不想管住自己?《媒人》单身是病!姐帮你治。单身傲娇小公举和幸福已婚妇女的对决。《小团圆》这年头,结婚才两年,过得可是刀头上舔血的日子,女性能不强大吗你说……《爱情赏味期限》中篇小说:可能是史上最不狗血的小三故事。
  • 别让不会记笔记害了你

    别让不会记笔记害了你

    达·芬奇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的全才,现今保存下来的笔记手稿大约有6000页,爱因斯坦曾说,如果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人类科技将提前30~50年;我国李时珍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记下了千万字的笔记,终成《本草纲目》,为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巨著——《资本论》……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留下的笔记故事不胜枚举。本书主要介绍了笔记在提高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巧方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笔记记录、资料收集、笔记整理等方面的经验,内容详实丰富,语言风格轻松有趣。
热门推荐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是清朝咸丰时期的人,原本是文学批评家。在生活中,这位敏锐的批评家凭自己的才华和对世间的洞悉,给后人留下《围炉夜话》。在《围炉夜话》中,他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他把自己对时人、时事、文章以及文坛掌故等分段作了评议,语言亲切、自然、易读。真正让《围炉夜话》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是其中的“安身立业”话题,它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人生智慧,可谓最伟大的心灵成功学。
  •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北大荒”,这是一个令无数知青心动的名字。从1968年到1976年,54万来自大城市的知青奔赴黑龙江,踏进衰草寒烟的北大荒。1976年大批知青返城时,一部分知青却留了下来。40年过去,昔日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白发老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原本陌生的土地。从黑龙江畔到红兴隆垦区,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哑丈夫与哈尔滨之间如何选择?曾经许下的婚姻誓言在回城的诱惑下能否信守?让孩子呆在身边还是回城读书?被人指为“封锁毛泽东思想”的孙绩威为什么没有返城?还有“不要前程要爱情”的周军岳,勇挑重担抚养精神病人的康金环,不能床前尽孝只能面对母亲坟墓的张玉林……
  • 绝境狼王系列:影子

    绝境狼王系列:影子

    本书是美国“动物奇幻小说女王”凯瑟琳·拉丝基的力作,它以被弃小狼——福狼的传奇故事为线索,将狼族生活与文学想象巧妙融合,编织成一套磨难成就传奇的神奇小说。从狼的生存,到狼的等级,从狼的情感,到狼的战争——狼族生活在本系列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深沉的母爱,到坚定的信念,从温暖的友情,到超常的智慧——福狼与伙伴们不屈不挠的冒险经历被描写得细腻真切。
  • 后妈奋斗史

    后妈奋斗史

    坚决不当后妈,这是徐北的决心。但是事情果然可以如她所愿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游之顽石传说

    西游之顽石传说

    我们生来便是被赋予了某种使命的,而我们为之奋斗的故事,在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传说……致众生(群:157808778)
  • 神凰帝妃

    神凰帝妃

    一代杀手,灵魂却重生在一个受尽屈辱的叶家庶女身上,天生废柴?貌丑无颜?人尽可欺?且看她如何逆袭改写人生,那些欺她辱她者,终被她送进修罗地狱!可怎知随手勾搭上的俊美公子,竟是天帝那人间历劫的傻儿子帝泽?好吧,本姑娘勉强收了你,做你的六界帝王妃吧!
  • 了不起的修道模拟器

    了不起的修道模拟器

    修仙?不存在的。游戏?也不存在的。在游戏里修仙?这个可以有。在游戏里修仙顺带拯救世界?这个真的有。看主角如何在游戏世界中得道飞升,智斗ai,抱得美人归。 本书境界: 炼精化气:旋照丶开光丶融合; 炼气化神:心动丶灵寂丶元婴; 炼神返虚:出窍丶分神丶合体; 聚虚合道:渡劫丶大乘丶飞升。? 本书意境:初探,合一,化境,真人,登峰造极境。
  • 天之逆袭

    天之逆袭

    一代人渣莫寒烟穿越武侠世界之后逆天伐神,成了万神之王,世界在他的统治下混乱不堪。苍天被逆,唤醒了末日的天之子,企图在莫寒烟穿越之初将其抹杀。天之子顺利完成了任务,却也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莫寒烟一死,更多的穿越者接踵而至......
  • 我就是妖怪

    我就是妖怪

    我是一个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的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甚至倒退的妖怪。这些都没什么,我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神秘。我甚至想,那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玩味和感慨的——我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居委会主任……哎,所以我的同类都叫我:不堪回首何安忆。
  • 小儿疟门

    小儿疟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