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500000005

第5章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就情节构思而言,《俄狄浦斯王》的机巧和恐怖无与伦比。它可被看做一个侦探故事,其中的侦探自恃有德,尽其义务,着手调查究竟是谁犯下那桩滔天大罪,但证据迫使他转而认识到罪犯不是别人,却是他自己。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待追查益加深入,他得知这一犯罪行为,正因为是他本人所为,愈加恶不堪言。

以如此抽象的方式来概述,俄狄浦斯的故事大抵搅动了我们最为深沉隐秘的情感,我们大多伴着不可告人的犯罪感生活,尽管我们并不清楚这秘密到底是什么。当然,这出戏使我们耿耿难忘,情绪骚动,多是由于俄狄浦斯所犯的奇罪。他犯下的不仅是可怕的罪行,更是可怕的罪孽,冒犯的不仅只是社会的法律,更是神祇的禁戒。即使对罪孽进行思考也无从理解弑父娶母的恐怖,这些行为,正如我们所说,简直难以想象;人的心灵对其无能为力。

俄狄浦斯可怖的罪行竟是无意为之的行为,思忖至此,我们的骚动便有增无减。在英雄之命运的所有境遇中,这一个案最显得天意弄人,令人困惑恐惧。有理由说——其实已经说过——俄狄浦斯不该为他的所作所为负责,他实在不应为弑父娶母而获罪,因为他并非有意为之;恰恰相反,他一听见这个可怕的预言,便殚精竭虑避免此语成谶。对俄狄浦斯的这番辩解依据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所阐明的学说,西方世界的法律和道德皆有的一个共识,即一件具有伦理意义的行为,或好或坏,做出此事的人行动时必须拥有意识和意志。基于这些理由,在索福克勒斯三十年后所写的剧作《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中,俄狄浦斯申辩自己的无辜。受尽苦楚,行将死亡,年迈的俄狄浦斯悲痛自哀,他说,他不应被判为有罪,因为他无作恶的意图。但在《俄狄浦斯王》里,他没有如此伸张他的清白。他没有洗刷自己的罪名,听由心灵沦入惊恐和自我厌憎之中。我们觉得这一反应合情合理。亚里士多德动机学说的唯理性似乎并不适宜解释俄狄浦斯当时的情感状态,它发生于理性无法穿透的内心深处。这出戏暴露了心灵深处的东西,具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引导我们去认识:人有可能犯罪,甚至犯下滔天大罪,即使有一套理性的伦理能够宣明他的无辜;我们不得不直面这样的一个可能:更黑暗的判断形式会取代理智。理性的伦理可能提供的安全离我们而去。

关于《俄狄浦斯王》,常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被提出,即它是不是一出命运悲剧。有人费尽才智来表明它不是命运悲剧。某些批评家觉得如果把此剧当做命运悲剧,它就不再那么有趣和感人至深,因为主人公会缺少我们认为与拥有自由意志紧密相连的尊严;他变成,如我们所说,被命运玩弄于股掌的傀儡。持有这种立场的人都相信自己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一致——他在《诗学》里说道:悲剧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值得尊重和敬慕的人,但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或缺陷,他悲剧性的灾难都要归咎于此。在某个重要的意义上,人们认为,他应为自己的遭遇承担责任。

俄狄浦斯的性格看上去当然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他的许多品质都令人敬慕。他智慧而英勇;正是他,当众人对祸害忒拜的斯芬克斯束手无策时,他破解了她的谜语,消灭了这头怪兽,解救了这片土地,成为它的统治者。身为国王,他德劭勤勉。显然,他被称为“僭主”(tyrannos),尽管它未被译为“暴君”(tyrant),却也意味着他是靠自身实力行使统治的国王,与凭律法执政的“巴塞勒斯”(basileus)判然有别[4]。然而,他毫不专断强横;他承认他的妻子可共同执政,并容许她的兄弟克瑞翁与国王夫妇几乎平起平坐。身为人夫人父,他尽责慈爱。他不乏虔诚;尽管他对阿波罗庇护的神圣先知忒瑞西阿斯出言不逊,他仍对众神怀着应有的敬畏,他迅速执行阿波罗在特尔斐的神谕,以求摆脱城邦的瘟疫之灾。

然而,俄狄浦斯仍然犯了一桩大错:骄傲,一旦他的骄傲遭到冒犯,他立刻就会愤怒起来。他在三岔口打死自己不认识的生父拉伊俄斯,就是骄傲的个性所致。这种易怒的骄傲,等同于专横的傲慢,阻碍他在追查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时留心任何告诫,结果他被迫面对他本人即为真凶的事实——当然,还不止于此。

但无论我们如何充分考量俄狄浦斯的性格缺点,我们都无法说是他的人格缺陷,而非预言所昭示的宿命给他带来了悲剧性的灾难。性格缺陷引燃这场灾难,此说固然不假,但爆发的祸根却要归结到那则关于俄狄浦斯的预言,我们只能称其为命运。年轻鲁莽的英雄回应拉伊俄斯的侮辱,暴力相向,使他杀了一个人,更糟的是,那人是一个国王;但真正导致他弑父的,却是他父母命定的无知以及父子间命中注定的相遇。任何一个骄傲鲁莽之人都会像俄狄浦斯一样冲动,犯下让人痛切谴责的罪行:独独俄狄浦斯,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弑父之后,他还要娶母为妻。

假如我们相信——俄狄浦斯在追查真凶时,拒绝听从谨慎从事的劝告,因而招来悲剧,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立场是在假想他只要谨慎地放弃调查,罔顾瘟疫肆虐的忒拜城,与妻儿生活在无知之中,就会心安理得,万事大吉。当然,我们可以假想世上没有弑父娶母的逆伦之事,然而,一旦这样的事情出现,我们怎会安心?我们不禁要向这个冲动的人大声疾呼勿要征召证人,勿要追问到底;我们畏惧这样的时刻:无比可怕的事实浮上水面,他终于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做过什么。然而,我们并不想俄狄浦斯浑然不觉关于自己的真相。一个谨小慎微放弃追查的俄狄浦斯将是一个我们垂怜甚至蔑视的对象:而那个死磕到底、引祸上身的俄狄浦斯却令我们敬畏尊重。

然而,说来说去,俄狄浦斯的故事当然算是一出命运悲剧。不过,说它算是,没错,但终归不能说它完全是。如果我们要叙述俄狄浦斯王的伟力,不妨把这个故事与另一个主题相似的著名传说比照,肯定另有心得。在波斯的伊斯法罕,一个奴仆过来对他的主人说:“我曾在集市里见到死神,他对我做出威胁的姿势。”主人说,“我们逃走吧”,便与仆人快马加鞭奔往撒马拉。一入城,他们就遇到了死神,主人对死神说:“为什么你要在伊斯法罕的集市里威胁我的仆人?”死神答道:“我的姿势并非威胁,而是惊讶,因为我与你在撒马拉有个约会,看到你仆人后,我很诧异地发觉你那时居然还在伊斯法罕。”粗粗看去,俄狄浦斯的故事与此并无不同——一个人,逃脱他的命运,最后还是与命运狭路相逢。但这个颇有挖苦味道的宿命论小寓言激起的反应无非是一个反讽式的不以为然;心灵没有投入其中,这个传说确实也没什么能让心灵投入。概括其隐义,则是所有人必须屈从命运的安排,有些人刻意逃避,不过成全了命运的安排,他们赢得了我们的赞同却引不起我们的兴趣。当一个像俄狄浦斯这样的人寻求逃离的方式成全命运时,我们的反应大为不同——这个人的骄傲、英勇、智识树立了一个完美人的典范,他所遭逢的奇特的命运表明人类特有的悔恨与自责之痛能够达到何等的深度。而从伊斯法罕逃往撒马拉的这个人着实没有尊严,是被命运玩弄于股掌的傀儡;他成了笑柄,被命运愚弄。但俄狄浦斯,他不能用智识和正义的意图拯救自己,受制于某种必然的秩序,它的进程不受人的掌控,不被人的理解力所影响,因而他的厄运愈加深重。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主要致力于讨论悲剧,显而易见,在雅典这一文类的所有成就中,作者把最高的赞赏给予了《俄狄浦斯王》。每个人都忍不住思索自己对这出戏的特别关注,因为它如此深刻地挑战了、如此成功地困扰了理性的有智之士,亚里士多德是有智之士的伟大典范,他钟爱此剧是因为它呈现了一种对人类理性不能理解的力量。假如他的精神如同心灵一样博大,他也许已经发现:对一种不听命理性智识的秩序进行沉思,自有其乐。

《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是索福克勒斯在九十高龄行将辞世之际写的一出剧作,它也谈论了一种与理性较量的秩序。俄狄浦斯已入暮年;他在尘世间颠沛流离,一个流放者,只有两个女儿照应他。尽管他年老体弱,他的易怒未有丝毫减弱,此时他的狂怒针对两个儿子,因为他们容许他继续这场自我判决的放逐。他怨叹自己命运多舛,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清白的——显然,他不是一个令人喜爱的人物。不消说,这座城邦将被佑护,它给予这位被诅咒的流放者以最后的憩息地,并礼葬了他。他在雅典郊区的克罗诺斯,死亡来临,这不是常人所知的死亡,而是最美时刻:神祇将他拔离尘世,封为半神,继续活着。这个结局并非是对俄狄浦斯的补偿——补偿他所受的苦楚,而是一种承认——承认他本性中的某些力量近乎神灵。留下我们去深思这个被诅咒之人如何成为一个福荫,这个负罪之人为何获得如此崇高的回报。

同类推荐
  • 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

    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书收录的都是朱自清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人生·追忆似水年华”收录的是朱自清经典写人、叙事散文,其中不乏《背影》《阿河》这样的经典名篇;“第二辑:游思·荷塘月色”收录的大部分是写景抒情散文,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春》《匆匆》《荷塘月色》;“第三辑:杂论·读书与做人”收录的是作者的杂文名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旅欧·欧洲杂记”收录的是作者旅欧游记,既是游记,又是散文,情之所至,感人至深,篇篇经典。
  • 贾宝玉论

    贾宝玉论

    1986年3月,我敬爱的忘年之交,也是许多人所热爱的作家聂绀弩去世之前,他生病并发烧到三十九度。家人要送他上医院,他却死死地抓住小床的栏杆,怎样也不肯走。他的夫人周颖老太太急了,求我帮助,说“你去劝劝,也许说得动他。”我立即跑到他的寓所。那时聂老很平静地对我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他说:“只要让我把《贾宝玉论》这篇文章写出来,你们把我送到哪里都可以,怎么处置都行,送到阎王殿也可以。”说完,仍然紧紧抓住小床。他去世后我写了五篇悼念文章,第一篇题为《最后一缕丝》,写的就是这个瞬间的事。
  • 唐诗新语

    唐诗新语

    本书作者陈忠来是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员,余姚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学术论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阳神的故乡》。本书精选了唐代百余诗人近600首诗作进行现代解读,其中单独列篇的有诗人25人,诗400余首;女诗人33人,诗40余首。视角独特,解读准确,阅读本书能领略唐诗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 东八号界碑

    东八号界碑

    在中国——越南漫长的边界上,以友谊关附近的平而河为起点,向东延伸至东兴,向西延伸到云南,分东路和西路,矗立着数不清的界碑。这些镌刻着“中国广西”字样的界碑,经亚热带风雨的洗礼和战火硝烟的熏陶,殷红的字迹仍然十分醒目,因为它们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通常情况下,边境是静谧而恬淡的,槟榔树婆娑的树冠在亚热带的季风中摇曳,世代有通婚习俗的边民自由往来,飞禽走兽倏尔隐现,呈现一派宁静和平的景象。然而。2005年4月20日下午,在东路八号界碑我方一侧,狙击步枪、手枪、“五六”式冲锋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夹杂着手雷震耳的爆炸声,撕破了边境的宁静。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巅峰剑神

    末世之巅峰剑神

    林近枫末世中含恨而死,没想到重生回到末世降临前。重新来过,林近枫漠然执剑,誓要剑斩天下!一只小蝴蝶的加入,展动羽翼,掀起惊涛骇浪。灵能复兴,百族现世,秘境齐显,一个泼墨般的上古时期逐渐浮现。众神的消失,天地的束缚,再现的灵能,以及上古骇人的神昭。百族兴,人族灭!浪沙中,林近枫该何去何从......
  • 理想主义罗曼史

    理想主义罗曼史

    该小说讲述了两位少女时代的闺蜜从23岁到33岁的十年人生,对准了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八五后女性的理想、爱情与现实的冲突。在书法协会打零工,聪慧敏感的孤儿远雪,以及满脑子花痴的官二代王欣淳。两人出身大相径庭,但却面临着同样的情感纠结。远雪的艺术型同居男友对于工作说辞就辞,弄得穷到快没饭吃;王欣淳则在局长父亲与医生母亲的安排下相亲结婚,考公务员,但王欣淳与丈夫徐立栋的婚姻是个笑话:除了条件合适,别的都不合适。机缘之下,被现实围剿得失意的两个女孩重拾旧日的友谊……
  • 安小妹的幸福史

    安小妹的幸福史

    简介:本文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希望大家看完这个故事能莞尔一笑,也希望这个轻松平凡而又温馨幸福的故事能给正在大学里恋爱的情侣们一些帮助和一些鼓励。每段爱情都会从开始的狂热最终化为平淡,不要在争吵,误会,矛盾下轻易地说分手,也不要有着现有的感情还惦记着下一个是不是更好的想法。决定了在一起就牵着手认认真真解决面临的所有困难,只要不放开彼此的手,荆棘小路终会变成康庄大道。爱来了,就抓住。在一起了,就珍惜。幸福之门不会把任何人拒之门外,只要你一心打开。安小妹本名安雨凌,因在宿舍排行老幺又名安小妹。进校第一天由于“老生接新生”的活动遇见学长季洋。又因小妹大条,神经带着点泼辣的性子,常常搞的季学长头大无比,迷迷糊糊的深陷其中,痛并快乐着。。。。。。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武圣门(全二册)

    武圣门(全二册)

    大唐开国,以武立宗,武风盛行,太宗赐姓,各大世家在数百年间争雄江湖。直至唐宋,开国四大武者绝学现世,以致天下群雄纷争,酿就乱世……一位自幼身中剧毒的少年,在求助各派宗主无望之下,终以生命为赌注,跃下华山之顶。然而上天却没有遗弃这位无助的少年,机缘巧合,万毒自解,红颜相助,智武并存,阴阳互调,共悟魔经,由魔入道,终至大成。
  • 初级符圣

    初级符圣

    一个从土匪窝里长大的小土匪头子,一支能吸血而且制符永远不会失败的“符笔之箭”,当他与它成为一个整体,会创造那些奇迹呢?
  • 溯明

    溯明

    还原真实明末,谱写历史悲歌。不让主角开挂,用力教他做人。
  • 应对每天的压力:知道这些就够了

    应对每天的压力:知道这些就够了

    如果你被每天的压力压弄得喘不过气,想了解缓解压力的知识,那么这本书正适合你。关于这个问题书里也会谈得比较深入,假如你已经对处理压力游刃有余了,你也同样能从这本书里得到收获。如果你正想找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如何应对压力的书,找到这本书你就找对了,现在就下载这本书吧!
  • 圣极武皇

    圣极武皇

    一剑斩尘殇,一念破万观。?一梦,觉千醒!五百年前,古雨只是一个放牛牧童。五百年后,他失去了所有。当步尘归来,挚友葬厚土,亲人已两隔,他也沦为一个时代的放逐者,但一切却从这里重新开始……
  • 穿到末世要带娃

    穿到末世要带娃

    平凡女孩宋菲穿书了,而且穿成第六章就死掉的小透明女配,另外还配备了一只6岁小正太弟弟。宋菲表示生活压力太大,只能靠抢白莲花女主的金手指了。第一次遇到大神秦生,宋菲就被套路了……这个人真的是小说里描写的大神吗?宋菲表示深深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