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7200000005

第5章 多少素笺寄深情——沈从文与张兆和(4)

彼时,最爱这快乐城堡的,是兆和小姐。人生无常又有常。这位名门闺秀的童年,除了像男孩子一样无拘无束地玩耍,竟没有半点名媛的影子。而远隔湘江沅水的沈家少年,也只在逃学撒谎中懵懂长大,没有丝毫后世人眼中著名文学家和学者的迹象。

也许,这便是前世注定。人世间相遇,忽然间一见钟情,或者忽然间爱上一个人,是因为从对方眼眸中,蓦然发现了似曾相识的气息,恍如隔世,似乎在哪里见过,便勾起了你冥朦如初的记忆,于是那亲切幸福的感觉,让你再也不愿放开。

多年后,当沈从文疯狂地爱着兆和小姐,也许正因了冥冥中那一丝久违的相似气息,使得兆和小姐周身散发的气质,那样灿烂迷人,恰如他别离已久的曾经。

童年的张兆和虽不像沈家少年那样四处疯野,在张家,却也是出了名的调皮。从小,她便不十分文静,也不喜欢女孩的小玩意儿。曾经,她用自己的小凳子将泥娃娃砸个粉碎,又赤手空拳将一个布娃娃撕成了碎布。后来,领教过她厉害的父母给她买来个橡皮娃娃,她只研究了一会儿,便找了把剪刀,喀嚓一刀,就干净利落剪掉了娃娃的头。

即便坐地花厅的书房中读书,她也并不安分。一边朗声念着先生教的课文,一边侧耳聆听后花园的声音。果实成熟季节,后花园的核桃树、杏树、枣树和柿树,时不时“扑扑”地落下果实,她暗暗记下果实掉落的方位,下了课,便和姐妹们飞快地跑去花园,抢着去捡。

童年最安静的时光,是她傍晚和父亲一起出门散步,和姐妹们坐在一起读经书,是每天“大字写两张,小字抄一张”地临帖练字,那一刻,她名门闺秀的优雅韵致,才微微地露了一丝端倪。

从曾祖张树声开始,昆曲一直是张家不离不弃的挚爱。这古老声腔的魅力,也一样让张冀牖醉心钟情。早年搬到上海,张冀牖曾长年包下戏园子第三排整排座位,带着全家老少,去看戏台上的红脸关公和美貌温静的杜丽娘。

水软风轻的苏州,本就是昆曲的发源地,走在苏州城,似乎每一条街巷,每一处水榭亭阁,都有昆腔的低吟浅唱。张冀牖历来志趣高雅,他觉得,家里的几个女儿,应从昆曲艺术中得到熏陶,这优良传统的古老艺术,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她们高贵不俗的气质。

全福班名伶尤彩云,是张冀牖为女儿请来的启蒙昆曲师傅。初时学曲极为辛苦,甚至大年初二,也要关在父亲书房中咿咿呀呀地学唱。小姐妹们想偷懒,父亲总是连哄带劝:“好好学,以后我替你们做花花衣服上台演戏,多好玩!”

许多年后,父亲应该可以为当初的决定抚掌含笑了。张家四姐妹长大后个个高贵典雅,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声誉,仅次于“宋氏三姐妹”,是张家的良好家风和教育方式,成就了这些优雅的闺秀们。

小时候的兆和,似乎是姐妹中最懵懂的一个。她不太喜欢昆曲中娇弱忸怩的丫环小姐,不习惯那拖长音调的唱腔,每回分角色演出,她要么粘上假胡子演老薛保,要么就将脸上画得乱七八糟,演滑稽戏中的“万能博士”、“天外来客”,倒演得异常开心。有一次姐妹们演《风尘三侠》,她分的角色是李靖。那时她还小,坐在“龙椅”上,两只脚够不着地,悬空荡来荡去,一副羞人答答的样子,弄得大英雄李靖像个没断奶的孩子。

除了兆和,张家另三位姐妹的一生都与昆曲有关。大姐元和参加曲社,拜名师,习身段,最后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的夫婿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她一生酷爱昆曲,一九五六年与俞平伯在北京创立昆曲研习社,后来担任社长,为弘扬昆曲艺术功不可没;四妹充和嫁给美籍德人傅汉思后,长年在耶鲁、哈佛等大学教授昆曲和书法,2004年回国举办书画展,即兴清唱了一回《琴挑》和《惊梦》,那份知性优雅的古典美,让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一个世纪以来“最后的闺秀”。

尽管,兆和不似她的三位姐妹,沿袭和传承了整个家族对昆曲的热爱,但她的人生,有另外的戏份。冥冥中,这是一种命定。在遇到沈从文之前,命运带给她的所有特质,所有喜好,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一场相遇而筹备,直到所有这些特征,组合成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她,让另一个人着迷;直到生命中注定要到来的那个人,出现在她面前。

恰是幼年这一份不太细腻、稍嫌粗砺的性格,才使她多年后面对世上最炽热缠绵的情书,居然雪封冰冻,无动于衷;也恰是这一份不过分敏锐的温厚,才使她最终接纳了与她家世悬殊的沈从文——那个未曾受过良好教育、浑身散发苗乡的朴野、充满自然灵性的才子,作为她的终生伴侣。

她只是按照命运安排的方式在成长,选择了一条能与他相逢的路,山环水绕地向前走,直至找到他的方向。

张冀牖投资的乐益女中建成后,张家老少从寿宁弄8号搬进了五卅路的九如巷3号。此后,关于张家姐妹,就有了叶圣陶著名的那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而叶圣陶,曾在乐益女中教过书。

苏州的烟柳画廊,长亭短亭,一回回在春光里醒转;苏州城里最优雅的女子,也一天天在长大。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比苏州更适合张家的闺秀们,它的小桥流水、曲榭回廊,以及吴侬软语、短棹轻歌,是一幅写意水墨,是一卷长轴,一曲昆腔,多少世纪过去,也一样不疾不徐,缓慢舒展最优雅的江南风韵。

身处那样的水墨江南,伴着那样的杏花春雨,从那样幽深小巷走出的名门淑媛,必是最温婉蕴藉、古韵流芳的女子,是一个世纪的惊鸿丽影,绝代传奇。

在苏州长大的三小姐兆和,从她懵懂淘气的童年,走向她一生最灿烂的年华。她在成长,打开一道门,又一道门。进了苏州女子职业中学,又进了乐益女中。数年后,考取了位于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她打开了最后这道门,瞬间,一片辉光耀眼。一个等待了她许久的崭新世界,伸开双臂,拥她入怀。

她十八年无拘无束的时光,至此忽然变得美妙而轻柔。那样长久的准备,只为着这一刻。她美丽的人生,此时才真正开始。中国公学,万流汇聚,而她,是千万朵浪花中的一滴,却带着使命而来。

此刻,她已蜕变成清丽脱俗的女子,是一朵长在春风崖畔的黑牡丹,那样显眼,那样特别。她绽放的青春在等待一场传奇。

人生的舞台,已准备就绪,接下来的时光,她将是无与伦比的主角。

[第二章]美丽总是愁人的

一、原谅我这样与你相遇

今生,我只为梦中人来到这世间。

我历经磨难,流浪漂泊,只为等你出现,带着你越陌度阡。只想在我疲惫时,匍匐来到你面前,为你唱忧伤心曲。

他说过,美丽总是愁人的。有一种深情,如初春山谷中的晨雾,袅袅自谷底升起,那不染烟尘的一抹柔嫩,似情人眼中的幽潭,将凡心打动。

他们的情缘,是一座美丽忧伤的湖,泊在寂静的时光中,温柔,无声。我沉醉在他们的故事里,翻越千重山万重岭,站在万山之巅去看那一湾宁静的湖水,只觉得,当尘世的烟火散尽,人世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时,那宁静又无处不在的温柔,恰似两颗心杳然初逢,眼底最深的柔情。

沈从文,这个敏感深情的男人,他带着湘西苗乡的赤子情怀,越过沱江沅水,怀着纯粹的理想来到了北京。他期待用写作来证明信仰和希望,但在动荡的时局背景下,这简直是一个单纯可笑的游戏。到北京最初的日子,他像一粒灰尘,潦倒落魄,只和阳光空气做知己。

尽管他的生活已到了饥寒交迫的边缘,却有毅力蜷缩在“窄而霉小斋”,没日没夜地写,又用各种笔名寄给报章杂志。1924年,他终于领到了第一笔稿费;后来,《晨报》开始刊登他的文章;再后来,他的作品在周作人担任主编的《语丝》上发表,当胡也频拿着《语丝》跑来告诉他这个消息,这个怀揣纯洁梦想的湘西人,感动得只想抱着他的朋友哭泣。

在这段艰难日子里,他认识了丁玲、胡也频,又认识了郁达夫、徐志摩,认识了五四新文化时期最优秀的一批精英。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后,他成了得力作者;1927年,他先后出版《鸭子》、《蜜柑》两本文集,从此开始在文坛展露头角;1928年,他离开北京去上海,与丁玲、胡也频创办《红黑》月刊时,已是声名鹊起的青年作家。

《红黑》月刊创刊第一期,上海一个星期就销售了近千份,这个消息让他们兴奋得满脸通红,然而为了坚持可贵的新文学理想,这份不愿因销量而俯就趣味的刊物,只办了八期便停了。生活再度陷入窘境,为了偿还欠下的一千元钱,他要寻找新的工作。

但人生就是这样奇怪,众生世相、因缘生法,明明是磨难与坎坷,却又仿佛都是前奏,回旋跌宕而来,只为了铺垫一场绚烂花事。

就像,他明明不喜欢教书,他的正式学历明明只有小学毕业又内向口讷,徐志摩却偏偏将他引荐给了胡适,推荐他去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给大学一年级学生教现代文学选修课。

记得几年前,他初到北京,曾梦想成为一所大学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虽历尽艰辛却无法如愿;但谁也不曾料到,仅事隔数年,他真的如愿进了大学,却居然去当一名教师!无法用常理来解释这其中的必然,只能说,这大概就是造化弄人。像一片雨云与远山的缘分,谁也不明白,它偶然飘临远山,为何会情不自禁潇潇然下得那样欢畅。

尽管那么不适合,尽管因缺乏自信而稍有疑虑,但谁也无法否认,1929年9月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是他一生最美的转折。

然而,他登上讲台的第一节课,却糟糕透顶。

他临时租住在法租界。那天,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备了很久的课,可以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够几十分钟;换了干净整洁的长衫,将自己收拾得十分妥帖;而后,虽然一小时讲课的薪金只有六元钱,他却花了八块钱雇了辆车赶到学校。他怀着一颗庄重且忐忑的心做这一切。他知道这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

教室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在此之前,学生们早已得知青年作家沈从文即将来校任教,对这些受新文学思想启蒙的青年学生来说,这是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他们更想知道,那个以休芸芸、甲辰等笔名写出美妙文章的作家,究竟怎样的与众不同,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挤满了目光炯炯的学生。

他走上讲台的瞬间,脑海一片空白。这场面,超乎他的设想。他没有料到,他人生的第一堂课,居然一点过度都没有,来得这么正式而隆重。他是个内心丰富的人,却还不曾学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游刃有余地释放这丰富。

他茫然无措,空白在他脑海蔓延。他准备好的开场词,此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尴尬地站在讲台上,终于轻声说出几个字:请给我五分钟……

他需要五分钟让自己平静,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他仍然无法开口。学生们开始小声议论,他们难以想象,台上这位让他们景仰的青年作家,竟然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此时,一位脸庞微黑、俏丽沉静的女生,坐在人群中,目光闪烁地看着他。她便是刚从预科升入大学部英文系一年级的学生张兆和。老师的难堪让她很不安,体会着他此刻的心境,她有些难过。她甚至觉得,即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等候,对老师都是一种折磨。她不忍心见证一位已有成就的年轻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铩羽挫败,生生磨灭了那点光芒。

多么漫长难捱的十分钟!那一刻的沈从文,自卑得想遁入九天云外。比起他年少时辗转沅水十三县的军营生涯,经历过的血腥屠杀和生死磨难,比起他在阴湿寒冷的“窄而霉斋”,一边流鼻血一边写作的情景,此时这一双双炯炯看着他的眼睛,似乎更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他终于可以嗫嚅着说话了,只用了十多分钟,便飞快地讲完了一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而后,又是令人难堪的沉默。

他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第一次讲课,见到这么多人,我怕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相遇——沈从文和张兆和,他们的第一次相遇,竟在这样难堪的场景中。尽管彼时,他并不知晓一个即将让他爱到痛苦的女孩正坐在台下的人群中;她也并不知晓,这位虽儒雅却万般尴尬的老师,将会向她炽热地求爱。

彼时的兆和小姐,已是中国公学才貌出众的黑牡丹。这位脸庞微黑、健美又不失清丽的女子,浑身散发着独特的典雅气质,在校园里,是一道惹人心驰的风景,让人不由自主地为她着迷。然而,她从不故作娇矜,沉静得像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进校不久,她便收到一封封滚烫的情书,她漫不经心地拿给二姐允和看,又漫不经心将这些求爱者的姓名写在日记本上,列成一长串黑名单,编成frog No1、frog No2……(青蛙一号、青蛙二号),直至收到沈老师那封没头没脑的信,允和逗她:“沈从文该排到癞蛤蟆13号了吧?”

都说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然而,不幸被编为癞蛤蟆13号的沈从文,后来居然成了她的青蛙王子。

也许是失败的第一堂课,影响了沈从文在兆和小姐心中的形象,又或者是她如烟的情窦尚未开启,对老师的这封情书,她既不回应,也懒得退信,带着几分漠然的孤傲,如往常一样在校园里穿行。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这是一句让人心动的情话,却来得突兀,像高天上的一朵云,忽然间在明澈的潭心照见了自己的影子。

同类推荐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又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这本小书精选了词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评注者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 恩兄义弟

    恩兄义弟

    2008年农历正月十一,春节的年味正浓,可浙江宁波王龙集团总裁王国军,却挟裹着南方冰雪的寒气,隐忍着无限悲痛,决绝地奔赴黑龙江七台河桃山煤矿,心急火燎地去祭奠已故十七年的亲人。王国军的感恩行动,像一束腾空升起的璀璨礼花,给冰封的龙江大地带来了一片喧闹春意。
  •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还生活一个微笑、爱一转身就是痛、感悟幸福,感悟爱、女人,很特别、天使在人间、妇人的幸福……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心境,探微新女性的精神世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

    本书共三个部分,上下篇及附文。上篇《极地英雄》主要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先遣连进入西藏、解放西藏的一些事件。在严寒、缺氧、食物和水短缺、高山反应等困难面前,先遣连的官兵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生命的极限,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先遣连的官兵们用生命换来了进藏后续部队的顺利进军;用温情和无私奉献打动了藏胞;用睿智稳定住了西藏的反动势力。《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主要讲述了堆拉雷达站、甘巴拉雷达站、亚东边防派出所的一些感人事迹,显示出了新时期西藏边防工作的重要性,讴歌了新时期边防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附文则介绍了地球第三极的绿飘带“一江两河”工程的建设及给西藏地区带来的繁荣和作者在加查采访的纪实,真切朴实。
  • 奔赴岗位

    奔赴岗位

    写下这十天的日记之后,按照编辑部的安排我已从震区返回北京进行暂时休整。今天,当我把十天来的抗震日记整理出来时,我的自我评价是:一位摄影记者震后奔赴岗位的文字写真。我以为,汶川地震发生后摄影记者的岗位一定是在灾区的最前沿,而不应该是别处。所以,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到达现场,否则就是失职。事实上,和我一样无论是先行一步到达现场,还是稍后一点赶到现场的同行们,目前,他们仍然还有成百上千的人继续奔波在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进行着艰苦的采访。
热门推荐
  • 余生朝暮不负卿

    余生朝暮不负卿

    三年前,沈洛寒和时慕烟的订婚之夜,他被戴上一顶大大的绿帽子,风华绝代举世无双的他一夜之间成为全城人的笑柄,而她也从云端跌落到万丈深渊……此后她成为他恨入骨髓的女人!三年后,他才醒悟,他是彻底的输给了她! 而当年他亲眼目睹的事情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颠倒了他自以为是的认知!他以身替她挡子弹,在她面前忏悔,心如死灰的她又该做何抉择?
  • 凤兮凤兮

    凤兮凤兮

    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风神秀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魏晋,是个风姿飘摇的年代。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思想,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衣着,风流的年代里甚至盛行着风流的药物——当然,风流的年代里最不应当缺少的,就是风流的灵魂。这许许多多的灵魂中,有一个,非常安静。他活了二十七岁,长眠了一千八百年。他活着的时候,名满天下,游洛阳、到南京,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自己却“终生喜愠不行于色”,成为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谜语;后来他死了,谜底也就破了。人们忘记了他的身世、思想、经历、才华,只记得他传奇般的容貌。卫玠的名字,从此变成了一个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象征美男子的符号。关于他的那些曾经生动真实过的东西,只能在文字里复活——因此,有了这篇野史乱弹的传记。
  • 九阳剑神

    九阳剑神

    作为北极天域第一剑神,陈常惺已无欲无求,岂料爱人妩姬却为了飞升至高神界,联手野男人背叛并偷袭了他。天无绝人之路,陈常惺的魂魄重生在了偏僻小国的一个落魄家主身上。“这一世,我不仅要重新登顶北极天域,还要杀上神界!我要当着你的面将那至高无上的神王宝座砸得粉碎,再问一问你,这匍匐在我脚下摇尾乞怜、衣衫褴褛的众神,是否还如你心中所想的那么高贵!”
  • 爵爷别这么霸道行吗

    爵爷别这么霸道行吗

    “不准用杯子喝水。我喂你。”“不准与别的男人在两米以内,我有洁癖。”“不准把带有一分钱的卡带回来,通通给我花光。不然,自己在床上等我。”“不管在哪,什么时候,我的电话必须接,短信必须回,还有,我的吻必须接。”安语缇呆呆的望着眼前邪魅的男人,表面上笑得那么开心,其实暗地里无时无刻不在抱怨:“我去,每天几百万的卡塞给我,那么容易就花完么,我也很累的好不好?”呵呵,总裁大人别这么霸道行吗?
  • 我的神级主宰系统

    我的神级主宰系统

    被女友抛弃了不说,她还带人来打我,让我赔偿她损失费,我突然觉醒神级系统,纵横都市无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与袖

    风与袖

    太平盛世下的暗流涌动,家族联姻与金钱交易,亲情、友情、爱情,全交织在一个少年的身上……
  • 劫蜕

    劫蜕

    如果正视现在的自己已到了垂暮之年,回首往事重重,是不平心中所愿而重新抉择,还是结果安好而意犹未尽呢?亦或是舍我其谁从而心安理得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苍穹之屿

    苍穹之屿

    苍穹之上,所创桃源;苍穹之下,方为故土。圣灵,传说中来自于旧世界的高智慧生物,具有庞大的身躯和神一般毁天灭地的能力。在新世界的人类近似屠杀式的侵略下,所有圣灵全部被捕获,其首领被永远镇压于雪山之底,为了继续镇压其余圣灵,他们被封印进人类体内。一个自出生起就被当作容器的少年——龙皓辰,饱受着人们的排斥和疏远。但因为村子领袖神武月的极力袒护,及时制止了村民们的极端行为,他才没有被驱逐出境,两人因此成为了忘年之交。龙皓辰在神武月的耳濡目染之下,决心要摆脱别人成见对自己的桎梏,成为村子领袖——火之元圣。然而,自始至终他都在前方的道路上迷茫,徘徊不定,又或许,他在前进着,变强着,同时也在堕落着。于是乎,他不再紧盯着前方的道路,而是注视着身边的同伴、老师、长辈,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前行而前行。世事无常,原本只是怀揣着纯真梦想的龙皓辰,却也不难免卷入权力的游戏之中。“我们胸怀着大公凛然的正义,殊途同归,一起呼号曙光;我们坚定着与日同辉的信仰,改变时代,始终追随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