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7200000004

第4章 多少素笺寄深情——沈从文与张兆和(3)

他于是变得义无反顾,下定决心要去北京读书。当他向陈渠珍说起这个决定,这个凤凰出生的军人给了他有力的支持和温暖的鼓励。随后,带着几十块钱薪水,和陈渠珍给他的一个手谕以及一份勇气,他离开了生养他的凤凰小城,离开了沅水流经的故乡土地。

十九天后,一个风尘仆仆的青年,站在了北京前门火车站。

他在歇脚客店的旅客薄上一笔一划地写: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他终于来到了北京。他曲曲折折走了那么久,终于,走进了梦想那扇大门。

此时,正是1922年北京的夏天。

那时他并不知道,他写下的那个名字,将是一个传奇。

三、合肥张家的三小姐

此时,我仿佛坐在时间的荒涯里,闭上眼,耳畔有忽忽的风声。时光多么无情,就像浩荡长风,不停歇地疾飞而去,吹皱了多少胭脂面,吹过了几多离合,几多悲欣。

每天穿过柳林,仰头就能看见小城的钟楼,分分秒秒在眼前不急不忙地流走。我总要发一会呆。前一分,还是今生今世,这一秒,已是旧梦前尘。

身后,似乎涌起了一座时间海,分分秒秒的浪花,都在唱着远逝的曾经。

有些事情,有些风韵,只在历史的某一段缝隙中,才能被完美地雕刻诠释。

数年前一个深秋,夜宿一处前清老宅。良夜幽静,老宅内漏了一天井的月光。坐在旧式紫檀木大靠椅上,抬眼看天井上四方的星空,看到痴绝处,竟恍惚是坐在光阴的井底,刹那间,遍野都是漫漫时空的孤寂,浩瀚无垠。

那一刻,无我。在那样古旧的老宅,我显然是个多余。

只适合时光退转回去——纸糊的灯笼,穿旗袍的闺秀,咿咿呀呀的昆曲,和一大院子当时的月色。那时,没有我们。

我们穿不起那样的时光。它太含蓄典雅,太有内涵和风韵,是一袭端淑的旗袍,只有名门闺秀,才能与它两相合契。

合肥张家的世家名媛,民国最后的大家闺秀们,个个都是风华绝代,后世里再也找不到那样的佳人。曾有新时代的导演想拍“合肥四姐妹”,但他知道,他拍不了。他找不到那样的演员,可以演绎那个年代的优雅和记忆。

那么,只能原谅文字的贫乏,让旧时光幽长的影子在这里隔世重现。

就从这里开始翻页吧——辛亥革命前夕,合肥龙门巷张家府宅,诞生了一位三小姐。

1910年,夏末秋初。那时,远在凤凰小城的沈从文已满八岁,他正想着法子逃学,和野孩子们四处疯玩,或者趴在学校的孔夫子牌位前罚跪受笞……他不知道,那个将使他无比甜蜜又无比心痛的女子,来到了这个人世。

9月15日,合肥张家年青美丽的少夫人陆英撑起产后虚弱的身体,只看了一眼刚落草的小人儿,失望地哭出了声。又是个女孩,这已经是第三个了。婆婆很不高兴,她只希望添个孙子。

父亲张武龄倒十分开心,他给三女儿取名兆和。虽然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他却是个含蓄儒雅之人,既博学多才,又开明民主,给子女们取名也极为讲究。张武龄一生共有子女十人。大女儿元和(字伯元),二女儿允和(字仲允),三女儿兆和(字叔兆),后来出生的四女儿取名充和(字季充);六个男孩,分别取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女孩的名字不仅没有半点含花带草的妩媚,并且都有两条修长的“腿”,张武龄希望女儿们读书成才,像男子那样走向社会,立足名世;男孩的名字都有家字头,显然,儿子们长大后是要光大祖业、承继家声的。自不必说,这是他的愿望。

合肥张家是名门望族。张武龄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清末淮军将领张树声,是仅次于李鸿章的淮军第二号人物,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他留给后世最大的亮点是“儒将”之名,爱好昆曲,重视文化,曾主持重修了苏州沧浪亭内的五百名贤祠,并亲自撰写了宝带桥碑记。

张树声共有九子,长子张云端曾任四川川东道台。巧的是,张云端与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一样,声名显赫却膝下无子,更巧的是,也如沈宏富那样,他过继了自己的侄儿为子承继家业,这便是五房所生的张武龄。

仗着张树声创下的一份庞大基业,张家成了合肥的望族门第。张家拥有的万顷良田,仅归在孙辈张武龄名下的每年就有十万担租。难得的是,张家少爷没有半点纨绔之气,那些抽鸦片逛窑子玩纸牌的陋习,与他两不相沾;与他相投的,是报章杂志、诗词书画,以及从祖上传承沿袭的昆曲爱好。

十七岁那年,张武龄大婚,娶的是扬州大户陆家的二小姐陆英。陆英原也是合肥名门之女,因外祖父做盐务官,才举家搬迁去了扬州。陆英小姐才貌出众,贤淑能干,声名早播。尽管她比张武龄大了四岁,但在那个年代,女大男,反不失为好姻缘。张云端于是托了媒人,定下了这桩门当户对的姻亲。

由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的《张家旧事》一书,收录了陆英唯一一张照片。很文静优雅的一个女子,身穿束腰垂结西式洋裙,头戴盘花西式凉帽,左手拎一只小小坤包,修长的身段,温婉沉静,清丽自谨,是个受过良好教育、古典又新潮的世家名媛。在黑白底色的衬托下,仍能感觉她孤清面庞上的肌肤,有着青春饱满的光泽。

张武龄儒雅清朗,浑身散发学者的沉静气质。他和陆英一样,都有这种沉静博雅之美。他们的儿女,很好地承袭了这一份优点。

陆英出嫁时,“嫁妆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婚礼的隆重程度,数十年间无出其右。

据说,外婆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置办嫁妆,东西多得吓死人。陆府从扬州雇船装载嫁妆运到合肥,婚期前雇夫用抬盒装摆好,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张家所在的龙门巷外到十里长亭摆满了嫁妆,全城轰动。光紫檀家具,就有好几套,不光新房里是全新的,因为张家是几进的大院子,陆家就连大堂、二堂也都陪了全套的家具。金银首饰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翠,因为母亲喜欢翠。嫁妆中一应俱全,扫帚、簸箕也都是成套的,每把扫帚上都挂了银链条。(《张家旧事》)

这样隆重的婚礼已让人目不暇接,然而直到见着了新娘,众人才体会到什么叫艳惊四座。红盖巾揭去,一屋子人都愣住了!那凤眼含羞、眉梢微挑的新娘子,如芙蓉出水、霞光照梁,美得不似凡间人。这光芒四射惊人的美,却让新娘的姨妈隐隐有了不祥预感:太露了,留不住的,怕是不会长寿。

似乎真应了天妒红颜这句话,三十六岁,这位美丽优雅的女子便因拔牙引起的败血症,早早夭亡。十六年间,她为张家留下了四女五男共九个子女,也把自己世出名门的典雅气质,留给了她的孩子。

母亲离世的哀伤,二小姐允和记忆犹新。悲痛欲绝的父亲坐在母亲的棺木旁,久久凝视着那张美丽苍白的脸,任人怎样劝也不让盖上棺盖。后来某一天,他盘腿坐在一张矮方凳上,看着小姐妹们玩耍,眼里泛着泪光,那是允和唯一一次看见父亲饮泣。

再后来,丧妻之痛渐渐平息,他终于再娶了继室韦均一,并生下一子,此后,张家府宅芝兰玉树,姐弟们个个出类拔萃,便有了世人称赞的张家十姐弟。

三小姐兆和出生的季节,已临初秋。燠热开始散退,合肥龙门巷早晚时分薄凉如水。在朱门大户的张家,她似乎不再像两个姐姐那么受呵护,奶奶一直盼着张家添个孙子,盼了好久,落地后居然又是一个胭脂面。这失望或多或少对她有一些影响,自小她便很少被娇宠,甚至家里的下人和干干(保姆)们,对她的照看也比两个姐姐随意和怠慢了许多。

兆和五岁时,家里请来一位十六岁姓万的无锡女教师。刚开始教姐妹们认字,女教师以为兆和是男孩,便总将她搂在怀里,后来知道她是女孩,便再也不搂了。这忽然间被宠爱的欣喜、又忽然间被冷淡的失落,对幼小的兆和来说,是多么让人心酸的打击。

母亲虽然很爱她,却又总是忙得无暇顾及。于是母亲常常将她放在自己房间里,丢给她一串糖葫芦,随便她一玩多久。家里的男仆拨自己碗中的糙米饭给她,她也一样吃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过多地关注她,也没有人为她心疼。

然而,这份漫不经心的疏简,对培养她宽容忍耐的性格却极为有利。儿时的兆和脸庞微黑,温厚善良,全然没有世家小姐的娇贵任性。无论家庭教师拿木尺打她手心,还是姐姐们欺负她,她情愿保持沉默,不哭,也不埋怨。因而,日后她变成一个沉静谦和,不拘小节的柔韧女子,与幼年所受的教育不无关联。

也许是合肥当时的文化氛围不太合张武龄的理想,一九一一年,他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离开了祖辈在此生活并创下基业的合肥,搬到上海居住,彼时,美丽优雅的陆英尚在人世,三小姐兆和也才刚满八个月。一家人先住在麦根路,后又转至铁马路图南里。两层七楼七底的大房子,院子大得足可以摆下十几桌酒席,这在现今寸土寸金的上海,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几年后,祖母去世时的一场意外,改变了张武龄在上海长住的打算。丧事办得极排场,那几日,张家的大院里每天都有十几桌宾客,还请了僧人做法事、放焰口,一时人来人往,隆重而忙乱。就在这忙乱中,张家的大门口居然出现了一颗炸弹!这猝不及防的惊吓,让全家人以为将有巨大的祸端来临,于是,只能将出丧的日子仓促提前,连孝棚里摆放的东西也都是假的。所幸终于平安无事,张武龄却决意要搬出这是非之地。

于是,兆和七岁那年,张武龄再度举家搬迁,来到了柔润秀丽的苏州。对张家儿女来说,若不是一九二一年母亲离世,在苏州的好时光,完全可以用幸福两字来形容。

人杰地灵的苏州,很适合儒雅的张武龄。他在苏州的生活,闲适而充实。除了去会馆看昆曲、浏览当地的报纸,稍有空闲,他还喜欢带着男仆逛书市,后来与书店混得熟了,只要进了新书,书店会直接将书成捆地送到张家,以至张家的藏书在苏州是出了名的富有。

基于张武龄对文化的这一份痴迷,他后来成为著名的开明教育家,一点也不意外。此时,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他怀着对新生活的希冀,以及民主进步人士革新中国的一份使命感,改名张冀牖,字吉友。一九二一年,他在苏州投资创办乐益女中,开学不久,妻子陆英离世而去。从此他看淡得失名利,只专注办学,在书画诗词和水磨昆腔中消弭着生命热情,日复一日送走岁月长流。

寿宁弄八号,这花园式的宅第以及宅第中的童年时光,像一叶载着月光的小舟,在张家名媛们的回忆中搁浅,散发着温馨梦幻的光芒。

回忆,一如往昔,仍有初春的欣喜弥漫开来。

唔呀唔呀踏水车,

水车盘里一条蛇。

牡丹姐姐要嫁人,

石榴姐姐做媒人。

桃花园里铺房架,

梅花园里结成亲。

……

彼时,月光多么美。幽凉如水的夏夜,花园一样的宅院,年幼的兆和与姐姐们睡在竹凉床上,一边看夜空数不清的繁星,一边跟干干们学唱这首苏州话民谣。

萤火虫儿,举着一盏又一盏小灯笼飞过来又窜过去,花园里杏树枣树和各种花草的芬芳,一阵阵袭来,像一个染着悠香的清寂美梦,也像童话里的城堡,住着英俊的王子,也住着美丽的公主。

这座宽敞的花园式宅院,张家在此一住数年。四小姐充和因出生不久,便过继给了合肥的二祖母当孙女,一直在合肥接受最好的教育,直到二祖母去世才与家人团聚。因此她的童年,缺失了姐弟们的这场盛宴。

三姊妹的闺房在第三进房子的楼上,开窗便可看见后花园,花园里楼阁亭台,花廊水榭,似乎是旧戏文中富贵人家的一幅画,然而,彼时还不曾上演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它只是才子佳人童年的摇篮。

花园大极了,有水阁凉亭,有假山,有花草,有果树,粉墙黛瓦幽美雅静,此景只应天上有、梦中有、书中有、戏中有。可它不是“牡丹亭”中的花园,小姐们进去也不必红娘引路偷偷摸摸。每天我们只要离开了书房,放鸟归林,这里就不再安静。我们有时学王羲之“临池洗砚”,更多的时候是疯疯癫癫爬山、玩水。(《张家旧事》)

最有趣的当数拜堂娶亲的游戏。那时节,优雅年轻的陆英还在。仆人用竹片扎了个小花轿,小佳人们便兴冲冲将家里的洋囡囡穿上滚了花边的衣帽,安坐在小花轿里,保姆走在前面“哐哐”地学着敲锣声,张家的小姐弟则抬着花轿,浩浩荡荡从花园这边,走到花园那边。那情景,真是娇憨可爱得惹人畅怀。

后来,玩得不过瘾,三姐妹便将六岁的大弟打扮成新娘,从母亲房中取来胭脂花粉刨花水,搽得大弟小脸儿红一块白一块;母亲找来红头绳,给他扎上四根朝天辫,又取一块绸手帕,塞在他的小裤带上做花裙……直到像个俊俏的小新娘了,便请来二弟当新郎,与小新娘拜堂成亲。一本正经地拜了祖先、父母、客人,磕好头爬起来时,小新郎一不小心,踩掉了小新娘腰上别着的那块手帕裙子,一屋子人便再也憋不住地哄笑起来。委屈的小新娘瘪瘪嘴想哭,大姐一把搂在怀里哄:“弟弟不哭,新娘子不能哭。”

花园里的花厅,是三姊妹读书的地方。书房门前有两株玉兰树,一株紫玉兰,一株白玉兰。一到春天,便开了满树灿烂花朵,似乎闭上眼都是一树一树的花影。实在是美丽得过了分,姐妹们会捡来落了满地的玉兰花瓣,求伙房的厨子放在油锅里炸来吃,又脆又香,居然是爽口的美味。

同类推荐
  • 繁星 春水

    繁星 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代表作,也是她流传最为广泛的作品,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她受泰戈尔哲理小诗的影响,兼采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歌吟母爱、童真、自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繁星格,春水体”(茅盾)。她的作品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感受和思考。诗歌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而情韵悠长。本书采用孔雀的插画,其作品构思奇异,色彩明丽,清新时尚。
  • 开卷书坊·闲话八编

    开卷书坊·闲话八编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在读书界著名的“开卷闲话”读书随笔选集之续。收入《开卷》二〇一二年六月至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以来每期“开卷闲话”的内容,其间蕴含了大量的当代稍纵即逝的人文信息,既可作小品文品读,也可作为文史资料,可读性甚佳。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被重置的人生

    被重置的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白血病男孩阿布在治病期间记录的对过去的回忆和治病的过程,从开始得病的绝望,到希望,到最后的平静,共分为“死前写个回忆录”“希望记事本”和“被重置的人生”三个部分。文章乐观、积极、幽默,不知不觉成为了很多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改变了很多健康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田园喜事

    重生之田园喜事

    一朝重生为农女,死了爹,病了娘。孤儿寡母还落了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半袋粮,一破房,二只鸡,六张嘴,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哼,分家不给田怕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让你们看看本姑娘如何脱贫致富,一步一步奔小康!*一不小心捡回只戒指,竟是神仙的储物袋!家畜野味猛兽珍木,仙丹法宝神兵利器,各种奇珍异宝砸了她个眼花缭乱。金山有了,银窝有了,这下子亲奶奶、大伯娘、小姑姑全都上了门。就连那个死得不能再死的老爹都死而复生,带着太太姨娘衣锦还乡来了…*
  • 战神圆梦曲

    战神圆梦曲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纵观世界上下三万年,无一能像此时那般蔚为壮观,波澜壮阔,这是梦想的聚集,也是希望的泯灭。生不逢时你会感觉遗憾,生于此世你会感觉艹蛋。选择?不,是接受!在这无垠的世界里,魔兽咆哮于大地,巨龙划过天际,天使与恶魔在轮舞,只有人类在挨揍。如何生存,如何战斗,如何挺直脊梁,如何不再挨揍……
  • 我等夫君金榜题名时

    我等夫君金榜题名时

    林秋意穿越成倒霉农女,醒来就被胖揍。真是欺负人!她凶狠这么多年,大米饭是白吃的吗?于是,受气小包开始逆袭,手拾锅铲,名震四方,躺着数钱,小日子有滋有味。说她嫁不出去的人,都想跟她攀关系,成为她的小夫君!见她如此风光,张婆婆狠狠道,“大逆不道之女,卖给人牙子最好!”林小蝶咬着手帕,“居然不分我胭脂钱,我要将你便宜嫁出去!”混蛋老爹为了赌钱喝酒,更是不留余力想要将她贱卖出去,懦弱娘亲傻乎乎帮把手,还觉得是为她好。极品一家人,林秋意护着妹妹艰难前行,表示真的心塞,为何她的人生如此廉价。牛角村小算盘趴在她墙头,笑眯眯道:“秋意别怕,等我考上状元,你就做状元夫人,那时无人左右你的命运。”
  • 吹哨人(雷佳音、汤唯主演同名电影)

    吹哨人(雷佳音、汤唯主演同名电影)

    雷佳音、汤唯主演同名悬疑犯罪电影12月6日上映。吹哨人,是指所在企业或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勇敢举报揭露的人。在小说《吹哨人》中,一场意外的空难、一次“普通”的跨国交易、一个竞争对手的离奇死亡,让在澳洲工作的华人员工马珂渐渐察觉到其中的蹊跷,发现公司正在推广销售的新型技术背后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为了寻找真相,马柯开始调查公司背后的层层黑幕……此时,神秘女人中方代表周雯带来更多线索,一桩事关几百万人性命的巨大阴谋开始浮出水面……在影片之外,2019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制度,这是国务院层面首次对建立“吹哨人”制度作出部署。
  • 向南还是以北

    向南还是以北

    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不是南极和北极,而是我们面对面时却不知道彼此。有一种距离叫向南以北,有一种悲伤叫来不及……
  • 末世女王:我是大反派

    末世女王:我是大反派

    伊雪是个网络作者。她无意得到一个系统,系统说:“末世即将到来,请做好准备。”听他说完,伊雪的记忆里多出一份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接收完这份记忆之后,伊雪忍不住破骂。“这是什么狗血剧情呀!”(本文女主爱装逼第一,打架开溜。女强男强。欢迎入坑)
  • 快穿之诠释每个角色

    快穿之诠释每个角色

    黎糖去世了,自幼父母双亡的她没人安葬。一觉醒来,突然来到了一个白色的世界。谁能告诉她这里是哪里?“叮,系统已跟你绑定”绑定什么鬼?黎糖很困惑。“你好,我是系统1086,带你穿越每个世界。开始穿梭每个世界吧”什么穿越每个世界?没有反应过来的黎糖已经卷入每个世界中…
  • 女权世界的攻略系统

    女权世界的攻略系统

    秦慕,将中庸思想发挥到极致的一名高中生,意外得到系统,在女权世界开始了天堂般的主角人生。可是,他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世界的崩坏,战神的苏醒……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书友群:936310570)
  • 撒乌耳亡

    撒乌耳亡

    一位邮递员总能在邮筒收信时发现一些没封口的旧信,信里记录了许多令人费解的事情:一个具有预知能力的神秘女人、一个胸膛挂着一摊烂肉的老头、一道可以找出匿名情书写作者的菜、一种能置人于死地的慢性毒药。随着时间的推移,邮递员逐渐意识到,那些来自于不同时期的旧信存在着某种联系,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死亡。更为恐怖的是,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故意让邮递员偷看那些旧信……
  • 带着天使彦重生从复仇者联盟开始

    带着天使彦重生从复仇者联盟开始

    沃德天,这是谁写的小说,怎么会这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