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300000030

第30章 打拼上海,风中扬起不屈的旗(2)

他依旧牵着我的手,掌心温热。此时此刻,他就是我的救世主。我情不自禁地靠向他,倚在他宽阔的肩膀上。多希望,这一刻,就此地老天荒……

川不善言辞,但十分善良。他生性随和,随遇而安,无欲无求,安于现状,他每天上班八小时。下午下班后,他总要在木工房锻炼两个小时的身体,他自制了一些简易的哑铃和杠铃。因为那时候还没钱去健美俱乐部,而那时的健身理念好像也没如今这般深入人心。他每天早上还要去跑步,坚持不懈,除非下很大的雨。如果下雨,他就去木工房跳绳。他还告诉我什么叫有氧运动,什么叫无氧运动,他也建议我跟他一起锻炼身体。但是,非常汗颜——我缺少他的坚韧意志。

也就是在材料处“蜗居”的那段日子,我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大锅饭”。川那时的工作非常清闲,有活了就忙一阵,没活了,就每天无所事事地混时间。而他们单位的人,也许因为是后勤部门,在我看来都十分清闲。那些坐办公室的干部,每天早晨都坐着班车来上班,中午下班了去食堂吃饭,然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下班后再坐着班车回家。单位有浴室,晚上也供应晚餐,住在外面的员工也可以在单位吃过饭、洗过澡再回家。晚上九点半,食堂还为住在宿舍区的单身职工供应夜宵。白天上班时,女职工打毛衣,男人喝茶、看报纸,这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他们单位的福利非常好,每个月都会发水果、毛巾、香皂、洗发水甚至卫生纸,凡是生活用品一样不少。这样的好单位,好工作,令我羡慕不已。

在材料处,我一度非常羡慕一个叫殷燕的上海女孩,听川说,她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材料处不久。殷燕长得不算漂亮,一口四环素牙,但皮肤白皙,身材高挑,她走路时高傲得像一只丹顶鹤,昂首挺胸,目不斜视,步子直成一条线。她的办公室在川的宿舍左侧那一排,她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川的宿舍门口。最让我受刺激的并非她的高傲,而是她有好多裙子啊!我刻意地帮她数过,整整一个星期,她没穿重样的裙子!那一周,她每天换一套裙子,连衣裙、长裙、短裙不一而足,让人眼花缭乱。并且,她的裙子大都是那种很飘逸的绵绸面料,上面有大朵大朵的彩色花卉,有的做成百褶裙,有的是大摆的太阳裙,长及脚踝,显得人的身材修长而飘逸,加上一双高跟鞋,简直美极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能拥有一条绵绸面料的花裙子,成了我的梦想。

而我,只有两套衣服换洗,并且最喜欢的那件衬衫的肩膀上还有一块补丁。这让我无比自卑。而殷燕每天上班时,似乎故意要让我看到她的漂亮裙子(也许是心理作用),总是妖娆地从川的宿舍门口招摇而过。如果有人喊她,她会从很远处就传来响亮的笑声,然后像一只燕子一样飞过来,漂亮的花裙子像一片彩云,翩翩飞舞。殷燕的裙子,是我在材料处见到的最漂亮的风景。每次看到殷燕从远处走过来,我就会闪进屋内,避免和她打照面,避免被她看见我一成不变的旧衣服,以及肩膀上的那块补丁。一度,我固执地认为:上海人是世界上最会打扮的人,他们了解时尚潮流,他们有着骄傲的资本。而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孩子,唯有藏起羡慕的眼神,自卑而隐秘地做着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在材料处的那些日子,除了殷燕的花裙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每天早晨的音乐广播。在收发室负责广播和收发信件的是一个来自湖南的小伙子,叫小龚,和川是好朋友。他每天早晨负责播放广播,叫醒宿舍区沉睡中的单身汉们。那时候,小龚每天早晨播放的就是钟镇涛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并且反复地播放,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偏执地喜欢这首歌。不过,听过一遍之后,我也莫名地喜欢上了。以后每当听到这首歌,就让我身临其境地回到了材料处,回到了那段初到上海的日子……

不知道你现在好不好

是不是也一样没烦恼

像个孩子似的神情忘不掉

你的笑对我一生很重要

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

偶尔偶而是不是也感觉有些老

像个大人般的恋爱

有时心情遭

请你相信我在你身边别忘了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过得比我好

什么事都难不倒

所有快乐在你身边围绕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过得比我好

什么事都难不倒

一直到老

……

这首歌的歌词实在值得人回味,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不会失去最初听到它时的感动心情。而钟镇涛略显沙哑的嗓音,更平添一股沧桑,让听过他歌唱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去体会他唱这首歌时的心情。偶尔,我会在这首歌里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比如那些我曾爱过、和曾爱过我的人。

45

为了缓解我找不到工作的郁闷,偶尔,川便推着他那辆花20元买来的二手自行车,教我骑。在宝钢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我不知摔了多少跤之后,终于稳稳地骑上了自行车。川说,会骑车,也许会容易找工作一些。

偶尔,川也会骑车带我月浦镇玩儿。宝钢实在太大了,从他的宿舍骑车出厂区,也得十五分钟左右。第一次我们骑车出去时没留意,被交警捉住,罚了五块钱。从那之后,我总是在距离路口很远的时候就下车步行,他骑过路口之后,再等我。等看不到交警后,我就“噌”地坐上车子,他就飞快地骑出去。坐在他的车后,依靠着他结实的后背,仿佛依靠着一座山峰。因为常练健美的缘故,他的身材非常匀称好看,腰细膀阔,胳膊上的肌肉如鹅蛋般隆起。“如果能这样依靠一辈子就好了。”每次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我都会涌起这样的幸福憧憬。

在材料处的那段日子,最幸福的莫过于和川在一起,随着我们相处时间的增多,他的“独身主义”信念,也慢慢开始动摇。

川在单位里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好友——洗澡堂守门人老王,收发室的小龚,还有室友小张。每月发工资后,川总是会去镇上买点菜,回来我们用电炉在宿舍里自己做,我一般都会做一个最拿手的雪里蕻烧仔鸡,再做几个蔬菜,满满的几大盆,然后喊来老王、小龚和小张一起喝酒吃菜。王叔叔非常喜欢吃我做的雪里蕻烧鸡,每次他都会带来一瓶二锅头,自斟自饮。王叔叔总喜欢拿我和川开玩笑:“看你这个女朋友,多能干,你要珍惜哦!”

小龚和小张也和我们打趣,问什么时候可以吃到我们的喜糖。而川总是看看我,然后很憨厚地笑笑,什么也不说。当然,他也从来没有否认过我是他的“女朋友”。他仿佛一块原先冰冷而顽固的石头,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温暖他,感化他,等待他带着滚烫的心来接受我。

在我还没找到工作的焦虑中,川给了我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他不善言辞,更不会说甜言蜜语,但从他的一言一行之间,我发现他真的在慢慢改变着,变得像个“男朋友”了。有一次,川找他的同事借了一部相机,帮我在江边拍了很多照片。那次是阴天,后来冲出来的相片一片灰色,不过我依然觉得很美,那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照这么多照片,我挑选了几张不错的寄给了家里。

我们的爱情,就像路边的蒲公英,朴素而自然地成长着。唯一的遗憾是,川从来没有对我说过甜言蜜语,也不会花前月下,他天生情商很低,而我却是个满脑子幻想的浪漫主义者,这也注定了我们的爱情永远不会合拍。

在材料处的日子里,最让我感到快乐的,除了和川在一起,就是可以读到很多书。材料处有一个电视房和一个阅览室,都属于一个姓刘的师傅管理,刘师傅平时比较严肃,喜欢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决定开电视房和阅览室的时间,因此惹恼了很多住在材料处的单身职工。但奇怪的是,他每次看到我,总是笑嘻嘻的。他知道我喜欢看书,只要我去借,他一般都会给三分薄面,虽然我不是材料处的职工。也就在材料处的阅览室里,我读到了《萌芽》、《十月》、《作家》、《小说选刊》等纯文学杂志,这些杂志又勾起了我的文学梦。所以,在没找到工作的那几个月里,我一边如饥似渴地读各种书籍,一边写着不断被退稿的散文和诗歌。

在煎熬般的一个多月等待后,川的一个朋友终于将我介绍到月浦公园旁边的一家小餐馆做服务员,老板夫妇是上海人。老板说,试用一个星期,没有工资,试用期过后,如录用,才付给工资,每月70元,包吃两顿,但不包住。尽管如此,我已经开心不已,心想,我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份工作坚持下去。面试时,老板问我什么学历,我硬着头皮说了高中。老板问我要毕业证看,我说忘记带了,于是把身份证压给了老板。那天,川陪我去面试的,老板当天就让我留下来试用。我和川都很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

这家餐馆只有五六张四人座的小桌子,生意不太好,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两口子每天都守在店里,平时就做一些早点和凉菜,如有客人要吃正餐,也炒菜,我是唯一的服务员。上班第一天,老板夫妇轮番对我问长问短,我有问必答,但不敢多话,手脚也不敢停下来。即使没活儿干了,也不敢坐着,而是站在门口,看到有人经过,就按照老板娘嘱咐的吆喝一声:“吃饭吗?这里有可口的小菜……”一开始,我不敢大声吆喝,有点羞涩,还有点自卑。老板娘一直冷冷地站在店里看着我,不时地冲我叫一声:“你声音能不能大一点?你这样像蚊子一样哼哼,人家怎么听得见?”说得我十分难堪,之后看到有人从门口经过,我只好硬着头皮招呼:“吃饭吗?进来看看吧,这里有可口的小菜……”如此喊了一天,胆子也大了,第二天就自然多了。万事开头难。

我是店里唯一的服务员,自然,扫地、洗碗、抹桌子、择菜、洗菜等活儿都由我包了,一天十个小时站下来,也够累的。但我想着: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坚持下去,挺过一周试用期,下周就可以算工资了——拿工资,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前五天我都做得十分顺利,老板还夸我手脚勤快。但第六天,我的一次“失误”导致我被炒了鱿鱼。

那天中午,有个人来买一斤油炸花生米。老板娘让我去称。我就去称了,然后收了钱,客人提着花生米走了。我去把卖花生米的两块钱递给老板娘的时候,她问我:“人家买了多少花生米?”我说一斤。老板娘不高兴地说:“秤尾巴翘得那么高,何止一斤?像你这样做生意,我的小店不赔光了?”我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老板娘不再理我,转过身,用上海话和老板嘀嘀咕咕起来,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我知道,他们肯定是在议论我。当天晚上下班时,老板娘便告诉我:“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

失去了第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我无比沮丧,不仅自己感觉没面子,也感觉非常对不起川帮我找工作的辛苦。川却不以为意,他反而安慰我:“我看那家餐馆因为生意不好,所以老板就有意找免费的帮工,干一个星期就换人,反正又不用付工资,要不然他们怎么连一个固定的服务员都没有?别着急,会找到合适的工作的。”

之后,他继续帮我四处打听工作情况。但我实在闲不下去了,决定主动出击,上门毛遂自荐去。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推着自行车,沿着月罗路往北一路走去,这条路边上,有很多小餐馆。因为毗邻宝钢厂区,加上建设上海的需要,来上海做建筑的江苏籍民工比较多,所以这些小餐馆的生意还比较红火。我们只要看到餐馆,就推门进去,问是否需要服务员,我们连续进了好几家餐馆,老板都面无表情地说我们不要。从餐馆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情说不出的沮丧和失望。如果不是川陪在身边,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勇气继续推开下一家餐馆的玻璃门。现在想来,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或是怎样的坎坷,身边有一个人默默地陪着你,就是一种动力和鼓励。

在路上,我很灰心地问川:“如果我一直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他很认真地说:“这不可能的,肯定会找到的。”我很固执:“万一就是找不到呢?”他憨憨地说:“你放心,即使你一辈子找不到工作,还有我呢,我不会扔下你不管的,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其实,潜意识里,我最想听到的就是这句话。恋爱中的女孩其实很傻,哪怕男孩的一句空头承诺,也能让她心花怒放。

好在,这天我们没有白跑,在宝钢三号门附近,终于有一家名叫“阿亮饭店”的小餐馆录用了我。餐馆包吃包住,每月给我80元工钱。尽管当着老板夫妇的面,我依然掩饰不住的欣喜——80元啊,是我在家乡需要砸近100吨石头、在破碎机上拉两个月翻斗车才能换来的。

第二天,我兴高采烈地带着换洗衣服、坐着川的自行车来到小餐馆报到。老板夫妇是江苏海门人,在上海开小餐馆多年,平时,老板娘掌勺,老板收钱,另有一个叫阿红的女孩配菜,之前有个小工刚刚被辞退,我正好作为替补。

川在临走前,一个劲叮嘱我:“帮人干活,小心着点,如果有什么委屈,就去找我。”我使劲点着头。老板娘笑嘻嘻地对他说:“放心吧,我们餐馆不大,也不会很累,她晚上就和阿红住一起,我们给她们租的房子就在这附近,走路十分钟就到。”川骑上车走了。看着他的背影,忽然,一种孤独和恐惧感油然而生——从此我将单打独斗了,我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我能独自面对这一切吗?可是,人这一生,总是有些旅途,必须是独自行走的,无论天多暗,路多远,谁也无法代替你去完成。

同类推荐
  • 生活的比喻

    生活的比喻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内心。畅销书作家、翻译家、摄影师陶立夏2018全新情感随笔集。生活里,都是隐喻。陶立夏用静谧的心,抒写隐喻背后的真实。这本书写给所有我在你生命里缺席的时刻。人生里总有想要放弃的时候,告别般挥手切断所有关联,不管它们是束缚也好,牵绊也好,温柔关怀也好。全部切断。于生活的细微处,留下独特的思考。神灵在微物之中,当我们能够潜心去观察,便能在这些小物或是泛着纸香的书中,找寻到自我。那些我们看过的书,遇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就像吃过的食物,给我们酸甜苦辣的滋味,最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人生的答案,投射在生活的琐碎之处,又映照回我们的内心。
  • 每一段时光都是限量版(唯美阅读)

    每一段时光都是限量版(唯美阅读)

    本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这里有体会幸福的生活感悟、有涤荡心灵的历练、有战胜挫折的勇气、有闪烁光辉的美德、有发人深思的人生智慧、有温馨感人的爱情、有荡气回肠的亲情……每则故事后还附有画龙点睛的哲理启示,帮助读者拨开理论的迷雾,直人心灵,获得人生感悟,轻松愉快的找到幸福和成功的答案。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

    本书以台港地区、东南亚地区、北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华侨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进行散点透视和个案解读。这些作家,大多具有中西文化的双重背景,从而决定了其小说创作的独特主题,即表现两种文化传统的对抗、共处或融合,表现了华侨群体复杂而暧昧的“文化认同”。而无论在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呈现出开放的多元书写特征。通过以上解读,从而能从总体上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一些共性特征。本书同时也对大陆经典作家在台港暨海外的接受进行深度研究。
  •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2012年岁末,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先生之邀,我第三次来中研院进行学术访问。此次访问除参加由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座谈会为“规定动作”外,其余时间均属“自选动作”了。“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如此闲适的学术之旅不仅使人感到摆脱喧嚣日常后的放松,而且似乎体味到了那种信马由缰思绪飞扬的内中自由。随谢先生一起去台南考察民俗、到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诚品书店购书、再去台湾大学及台大周围数不清的小书店看看,再就是在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近代史所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看书了。
热门推荐
  • 星界经销商

    星界经销商

    “有了未来科技你为什么不想做救世主?”“做什么救世主?闲得蛋疼?我只想赚钱!“
  • 她只是他的风

    她只是他的风

    承诺,只是一骗子说给一傻子听的谎言!可是我却用最美的时光去兑换...
  • 修仙那些儿事

    修仙那些儿事

    你瞧瞧,这人间风花雪月,我曾见过,红尘烟火,我也赏过,还得了一人倾心,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 续清凉传

    续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

    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

    在美丽的安达卢西亚橄榄农场生活了六年,艾伦和洛娜似乎已经适应了在西班牙的生活,但事情却从来没有顺利过。当羊驼莉莉怀孕的时候,他们好几个月都忧心忡忡地应付各种怪事,以保住羊驼宝宝。在系列第三部《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中,他们开始担心猫会统治整个农场。谷仓里是猫,花园里也是猫,甚至还有一群猫在一天夜里袭击了卧室。在这一集里,有爆胎事件、塞维利亚舞蹈、复活节宗教游行,当然了,你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们在这个人见人爱的英国移民故事里继续扮演着古灵精怪的角色。
  • 遇你,笑在春风喜在心

    遇你,笑在春风喜在心

    [本文纯属虚构]作为今世最强女道士,白茶自当起守护百姓的责任(实则是当家给的钱太多),咳咳。当然,她既收了钱,自然会把事做好。因为能力太强,名声太旺,被娱乐公司看重,给他们旗下的男团看风水?!好吧,看就看吧,结果还要住到人家家里?!怎么回事?虽然她不算是什么正派道士,但也是个女子,这样不太好吧!
  • 月满秀月宫

    月满秀月宫

    黄河肆虐,水淹八百里。宰相张世郁进言天子,恳求发放库银赈灾获准,且令他全权负责。朝廷大开国库,拨银百万发往灾区。由于天下盗贼猖獗,张世郁调派刑部总捕头铁三郎随镖局同往。浴血乱石谷镖旗在秋风中猎猎飘扬。开道的趟子手后,两骑并驾齐驱。左侧骑匹枣红马的是个年约五旬的魁梧壮汉,硬如刀子的寒风掀动着他下巴那束花白的山羊胡子,红黑的大脸膛冷峻得如一块花岗岩,一双鹰目盯着前方;此人便是江湖中无人不晓威震中原的京城耀扬镖局的总瓢把子何方,绰号“黑面神”。
  • 囚心孽妃

    囚心孽妃

    冷漠无情,沉默寡言的第一美男独孤霸辰却对她宠爱有加,只因她是一只刚出尘世的精灵?为她请先生,哄她睡觉,只不过是为了摧毁她甜美的笑容而已!单纯如她,沉浸在他的温柔陷阱之中,却不知他对她的好,只为了他的江山计谋!当爱已付出,江山美人,孰轻孰重?不知道爱是什么东西的她也会心酸心痛,一次次的伤害,让她对人类失去了信心,她的肉身死在了心爱的人的手中,留下那四处飘荡的魂魄。再次重生,已惘然。我的前生,你毁了我,那我就要毁了你的今世,你的霸业,你的所有。效仿妲己惑君主,毒辣狠心更胜之。再做下一个妲己,再做下一个武则天!
  • 北大微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

    北大微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

    古代中国的先民,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居住的地区就在天下的中心,观察太阳在地上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确认这一点。但古代的神话中又讲,“日下无影”的地方才是天下之中。同样的问题,不仅中国有过,在印度,在巴勒斯坦也都有过。这是想象,还是神话?它怎么又会与古代的天文观察有关?其中是否还有更多宗教的或者政治文化的意涵?讲演者将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的材料,提出这些问题,不指望得到肯定的结论,但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 给女白领看的职场减压书

    给女白领看的职场减压书

    现代女性,感情、婚姻、职场这三大方面成了压力的“制造源”。心理专家认为,女白领婚姻比较脆弱,第三者的介入,婚育期的限制等等,无论女性有多能干,多有才华,其职业上升的过程也会比男性更曲折。希望这本专为女白领们量身定做的减压书,能给在职场承受着压力、辛勤打拼的女士们的心灵带来春天般的慰藉。